湖南省常德一中2023年高考模拟生物试卷(6月份)(解析版)_第1页
湖南省常德一中2023年高考模拟生物试卷(6月份)(解析版)_第2页
湖南省常德一中2023年高考模拟生物试卷(6月份)(解析版)_第3页
湖南省常德一中2023年高考模拟生物试卷(6月份)(解析版)_第4页
湖南省常德一中2023年高考模拟生物试卷(6月份)(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湖南省常德一中2023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6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2分)水和无机盐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成分,对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结合水通过氢键与细胞内的蛋白质、脂肪等物质相结合而失去流动性 B.植物组织中的含水量及水的存在状态是植物代谢活动的重要生理指标 C.参与生命活动的无机盐常常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生理功能 D.急性腹泻患者输入含特定无机盐的生理盐水可能恢复机体的水盐平衡〖答案〗A〖祥解〗1、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有的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重要重要作用,有的无机盐还对于调节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具有重要作用。2、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与结合水,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解答】解:A、脂肪不是亲水性物质,水不与脂肪结合,A错误;B、植物代谢活动越旺盛,组织中的含水量越多,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就越大,B正确;C、无机盐常以离子形式存在,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参与生命活动的无机盐常常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生理功能,C正确;D、急性腹泻患者丢失了大量水和无机盐,输入含特定无机盐的生理盐水可能恢复机体的水盐平衡,D正确。故选:A。2.(2分)基底膜是防止外来细胞和有害化学物质进入身体的屏障。若用特异性裂解药物清除基底膜干细胞旁边的衰老细胞,小鼠干细胞就无法正常修复基底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衰老也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在胚胎发育早期有部分细胞已经衰老 C.有害化学物质是细胞衰老的诱因之一 D.衰老细胞的存在不利于干细胞的分裂〖答案〗D〖祥解〗细胞衰老是人体内发生的正常生命现象,正常的细胞衰老有利于机体更好地实现自我更新,例如人体皮肤生发层细胞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以替代衰老的细胞;血液中的红细胞快速地更新,可以保障机体所需氧气的供应;但是机体中众多细胞及组织的衰老,就会引起人的衰老;人衰老后就会出现免疫力下降、适应环境能力减弱等现象。【解答】解:A、细胞衰老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相关,细胞衰老过程合成细胞所需的蛋白质,A正确;B、多细胞个体生长发育各阶段均发生细胞衰老,故在胚胎发育早期有部分细胞已经衰老、死亡,B正确;C、细胞衰老也受到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有害化学物质是细胞衰老的诱因之一,C正确;D、若用特异性裂解药物清除基底膜干细胞旁边的衰老细胞,小鼠干细胞就无法正常修复基底膜,说明衰老细胞的存在有利于干细胞的分裂,D错误。故选:D。3.(2分)控制实验条件对生物科学研究至关重要。下列实验中相关处理错误的是()选项生物学研究实验条件A恩格尔曼研究叶绿体的功能先将含水绵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小室中B希尔探索光合作用原理充足的H2О和适宜浓度的CO2C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先将黑藻放在光照、室温条件下培养后再观察D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先用含15NH4Cl的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多代A.A B.B C.C D.D〖答案〗B〖祥解〗光合作用的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解答】解:A、为排除空气对好氧细菌分布的影响,应先将含水绵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小室中,A正确;B、希尔反应在充足的H2О和无CO2的条件下进行,B错误;C、将黑藻放在光照、室温条件下培养后容易观察到细胞质流动,C正确;D、先用含15NH4Cl的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多代,再放到含14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观察离心后DNA在离心管中的位置,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D正确。故选:B。4.(2分)信号肽假说认为,翻译时,编码分泌蛋白的mRNA首先合成信号肽,信号肽与信号识别颗粒(SRP)结合,SRP再通过与内质网上的SRP受体结合,将新生肽引导至内质网,肽链在内质网腔中继续合成并被初步加工,同时核糖体发生解聚,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在内质网中的初步加工只有ATP供能 B.过程③在信号肽酶的作用下肽链的信号肽被切除后即为成熟的分泌蛋白 C.若基因中编码信号肽的序列发生改变,可能导致内质网无法对多肽进行加工 D.信号肽借助信号识别颗粒将信息传至内质网膜上,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答案〗C〖祥解〗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解答】解:A、如图GTP参与了蛋白质(多肽)进入内质网加工的过程,图中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在内质网的加工需要GTP供能,A错误;B、过程③在信号肽酶的作用下肽链的信号肽被切除后,还需高尔基体进行加工,才能得到成熟的分泌蛋白,B错误;C、若基因中编码信号肽的序列发生改变,多肽链可能无法进入内质网中进行加工,C正确;D、信号肽借助信号识别颗粒将信息传至内质网膜上,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交流功能,D错误。故选:C。5.(2分)甲硫氨酸是构成人体的必需氨基酸,R基为﹣CH2CH2SCH3,相应密码子是5'﹣AUG﹣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甲硫氨酸的蛋白质,其组成元素仅有C、H、O、N、S五种元素 B.每个甲硫氨酸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两个游离的羧基 C.转运甲硫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为5'﹣UAC﹣3' D.人的血清白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说明该蛋白合成时经过了修饰加工〖答案〗D〖祥解〗真核生物的起始密码子是AUG,对应的氨基酸是甲硫氨酸。【解答】解:A、含有甲硫氨酸的蛋白质,其组成元素一定有C、H、O、N、S五种元素,但也可以有别的元素,如P,A错误;B、甲硫氨酸的R基中不含氨基或羧基,所以每个甲硫氨酸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B错误;C、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5'﹣AUG﹣3',碱基互补配对时链反向,因此转运甲硫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为5'﹣CAU﹣3',C错误;D、因为起始密码子对应的就是甲硫氨酸,肽链合成时第一个氨基酸是甲硫氨酸,所以人的血清白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说明该蛋白合成时经过了修饰加工,D正确。故选:D。6.(2分)用转基因技术将抗虫基因A和抗除草剂基因B成功导入植株W(2n=40)的染色体组中。植株W自交,子代中既不抗虫也不抗除草剂的植株所占比例为。取植株W某部位的一个细胞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产生4个子细胞。用荧光分子标记追踪基因A和B(基因A和B均能被荧光标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某细胞有4个荧光点,则可能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 B.若4个子细胞都含有2个荧光点,则取材部位可能为根尖分生区 C.若4个子细胞分别含1、1、1、1个荧光点,则细胞分裂过程中没出现过四分体 D.若4个子细胞分别含2、1、1、0个荧光点,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过基因重组〖答案〗C〖祥解〗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该实验的目的基因是抗虫基因A和抗除草剂基因B,将两者成功导入后产生的子代中既不抗虫也不抗除草剂的植株所占比例为1/16,相当于两对基因都是杂合子的个体自交后代中的隐性性状的个体,说明两个目的基因导入了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解答】解:A、植株W自交,子代中既不抗虫也不抗除草剂的植株所占比例为,相当于两对基因都是杂合子的个体自交后代中的隐性性状的个体,说明两个目的基因导入了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若某细胞有4个荧光点,则可能是A和B同时存在的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A正确;B、若4个子细胞都只含有2个荧光点,说明子细胞都含有A和B,说明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取材部位可能为根尖分生区,B正确;C、若4个子细胞分别含1、1、1、1个荧光点,说明每个细胞只有一个基因,说明进行的是减数分裂,故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过四分体,C错误;D、若4个子细胞分别含2、1、1、0个荧光点,说明有一个细胞同时含有A和B,两个细胞只有A或B,一个细胞没有A和B,说明进行的是减数分裂,故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过基因重组,D正确。故选:C。7.(2分)甲、乙、丙三岛之间相互隔绝,甲岛上某种昆虫的一部分个体被人为地迁移到乙岛和丙岛上。这种昆虫体色受A(黑色)、a(白色)、a1(灰色)控制,分别统计3年和20年后相关的基因频率或基因型频率,其中甲岛基因频率一直不变,乙岛、丙岛数据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20年间,乙、丙两岛昆虫都一定发生了进化 B.丙岛这种昆虫全部个体的A、a、a1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 C.三个岛上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指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a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a1基因频率升高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D〖祥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甲岛A的基因频率=60%,a的基因频率=40%,20年后乙岛A的基因频率=36%+×48%=60%,a的基因频率=1﹣60%=40%;丙岛的基因频率A=5%,a的基因频率=40%,说明乙岛都没有发生进化,A错误;B、种群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丙岛这种昆虫全部个体的A、a、a1基因不能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B错误;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因此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不仅仅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C错误;D、a和A等是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1基因频率升高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故选:D。8.(2分)青光眼是主要致盲原因之一,其与房水过多导致眼压增高有关。房水源于血浆,由睫状体分泌,充满在眼前、后房,经后房→瞳孔→前房角排出进入血液。房水中蛋白质的含量为血浆中的,葡萄糖含量约为血浆中的80%,房水的主要作用是为虹膜、角膜和晶状体供应营养,并把这些组织的代谢产物运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房水中的蛋白质、葡萄糖等成分可作为维持渗透压平衡的物质 B.房水与血浆的化学成分基本相似,但无机盐的含量可能高于血浆 C.房水和泪液都是外分泌液,都属于细胞外液 D.睫状体分泌过多房水或房水排出受阻都会导致或加重青光眼〖答案〗C〖祥解〗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为了区别于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人们把这个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解答】解:A、房水渗透压取决于其中的蛋白质、葡萄糖等成分,故房水中的蛋白质、葡萄糖等成分可作为维持渗透压平衡的物质,A正确;B、据题干信息“房水中蛋白质的含量为血浆中的,葡萄糖含量约为血浆中的80%”,可推测无机盐的含量可能高于血浆,以维持渗透压的平衡,B正确;C、泪液是泪腺分泌的,属于外分泌液,房水源于血浆,属于细胞外液,C错误;D、睫状体分泌过多房水或房水排出受阻,都会引起眼压增高,从而导致或加重青光眼,D正确。故选:C。9.(2分)结核分枝杆菌为胞内感染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其细胞壁脂质含量较高,约占干重的60%。卡介苗是由减毒牛型结核杆菌悬浮液制成的活菌疫苗,可预防结核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结核分枝杆菌合成细胞壁的脂质需要内质网的参与 B.人的免疫系统清除胞内菌只能靠T淋巴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 C.巨噬细胞能吞噬结核分枝杆菌,也能激活周围T淋巴细胞 D.卡介苗可直接与细胞毒性T细胞接触,使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答案〗C〖祥解〗体液免疫过程会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再由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病毒侵入细胞后会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与被病毒侵入的靶细胞结合,使得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解答】解:A、结核分枝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所以合成细胞壁的脂质不需要内质网的参与,A错误;B、人的免疫系统清除胞内菌需要靠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为主的特异性免疫,B错误;C、巨噬细胞能识别并吞噬病原体,并且可以将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所以巨噬细胞能吞噬结核分枝杆菌,也能激活周围T淋巴细胞,C正确;D、卡介苗能刺激机体产生抗相应病原菌的抗体和记忆细胞,D错误。故选:C。10.(2分)在一个群落中,当一个早到物种耗尽系统资源,从而抑制了晚到物种在该群落的建立,这种情况称为“抢占生态位”;当一个早到物种改变环境,使另一个晚到物种受益的情况称为“促进生态位”;当一个早到物种改变了环境状况(而不是资源水平),以减缓或阻止晚到物种在该系统的建立,这种情况称为“抑制生态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要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种群密度、植株高度、在研究区域内出现的频率等 B.“抢占生态位”可通过营养竞争,空间竞争等形式发生 C.泡菜中,乳酸菌大量繁殖消耗氧气,迫使后续到达的细菌无法繁殖,这属于“抑制生态位” D.群落演替过程中,地衣分泌有机酸腐蚀岩石、增加土壤,此后到达的苔藓有了更高的存活概率,这属于“促进生态位”〖答案〗C〖祥解〗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生态位重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生态位相似的物种生活于同一空间时分享或竞争共同资源的现象。【解答】解:A、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据此推测,要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种群密度、植株高度、在研究区域内出现的频率等,A正确;B、在一个群落中,当一个早到物种耗尽系统资源,从而抑制了晚到物种在该群落的建立,这种情况称为“抢占生态位”,因此可通过营养竞争、空间竞争等形式发生,B正确;C、乳酸菌为厌氧微生物,进行无氧呼吸,因而氧气的存在对其生长繁殖起抑制作用,C错误;D、当一个早到物种改变环境,使另一个晚到物种受益的情况称为“促进生态位”,如地衣分泌有机酸腐蚀岩石、增加土壤,此后到达的苔藓有了更高的存活概率,这属于“促进生态位”,D正确。故选:C。11.(2分)科研人员为研究江苏近海食物网的季节性变化,采用测量生物不同组织中稳定性同位素13C、15N的含,按公式计算获得了部分生物的平均营养级,结果如图。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生生物的分层与阳光、溶氧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B.图中所有生物不能组成生物群落,也不能组成完整食物网 C.春季三梭蟹的营养级高于夏季,说明其拥有的能量比夏季少 D.不同季节小黄鱼的营养级差异较大,可能与其食物来源改变有关〖答案〗C〖祥解〗在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中,碳元素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往复循环的。在生物群落内部则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食物网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的,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解答】解:A、在垂直方向上,水生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与光照、水体温度、盐度及溶氧量等密切相关,A正确;B、图中纵轴上的生物缺乏生产者和分解者,因此,既不能组成完整生物群落,也不能构成食物网,B正确;C、春季三梭蟹的营养级高于夏季,但其食物来源有差异,其拥有的能量不一定少于夏季,C错误;D、由于某种生物在不同季节生态系统中食物的种类和数量会因气候、光照等的变化而改变,因而小黄鱼食物来源可能会发生改变,导致统计结果中不同季节营养级发生较大差异,D正确。故选:C。12.(2分)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有F和S两种类型,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XF和XS编码。基因型为XFXS的女性体细胞中的两个X染色体,会有一个随机失活。将基因型为XFXS的女性皮肤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后先进行细胞的原代培养,再对不同的细胞分别进行单克隆培养。分别对原代培养和单克隆培养的细胞进行G﹣6PD蛋白电泳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2培养箱中加入5%的CO2的主要目的是刺激动物细胞进行细胞呼吸 B.用胃蛋白酶处理皮肤组织可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C.单克隆培养的细胞1、2、4、5、8、9与3、6、7所含基因不同 D.原代培养细胞电泳图有2个条带是因为同时检测了多个细胞〖答案〗D〖祥解〗1、动物细胞培养过程:取动物组织块→剪碎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2、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增殖。【解答】解:A、CO2培养箱中加入5%的CO2的主要目的是维持培养液的pH,A错误;B、由于pH的原因,应该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皮肤组织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而不能用胃蛋白酶,B错误;C、单克隆培养的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得到的增殖的细胞,故单克隆培养的细胞1、2、4、5、8、9与3、6、7所含基因相同,表达的基因不一定相同,C错误;D、结合题干,基因型为XFXS的女性体细胞中的两个X染色体会有一个随机失活,故一个细胞中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电泳后应该只显示一个条带,而原代培养的细胞电泳后有2个条带,说明同时检测了多个细胞,D正确。故选:D。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可能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意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多选)13.(4分)气孔开闭的调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研究者利用拟南芥进行了相关研究。以光照12h/黑暗12h为光照周期进行实验,结果如图1、2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气孔白天打开,晚上开度小,既保证CO2的供给,又防止水分过多散失 B.野生型植株保卫细胞中的淀粉在开始光照后1h内开始降解 C.TOR激酶促进光照下保卫细胞中淀粉的迅速降解,使气孔打开 D.光照结束后淀粉含量继续增多,达到一定的峰值后保持相对稳定〖答案〗BD〖祥解〗在图1中,野生型植株保卫细胞中的淀粉在开始光照后1h内迅速降解,随后又开始积累,达到峰值又开始缓慢降解。图2中,开始光照时,对照组和抑制剂处理组保卫细胞气孔开闭情况一致,光照1h和3h后,对照组保卫细胞气孔增大,抑制剂处理组保卫细胞气孔打开程度基本无明显变化,结合图1、2所示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TOR激酶促进光照下保卫细胞中淀粉的迅速降解,使气孔打开。【解答】解:A、气孔是气体进出和水分散失的门户,气孔白天打开,晚上开度小,既保证CO2的供给,又防止水分过多散失,A正确;B、在图1中,野生型植株保卫细胞中的淀粉在开始光照后1h内曲线下降斜率增大,说明淀粉迅速降解,光照前淀粉也在降解,B错误;C、结合图1、2所示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TOR激酶促进光照下保卫细胞中淀粉的迅速降解,使气孔打开,C正确;D、淀粉含量的变化具有光周期,光照结束后淀粉含量继续增多,达到一定的峰值后又开始缓慢降解,D错误。故选:BD。14.(4分)真核生物基因转录需顺式调控元件和反式调控因子的共同调控,顺式调控元件是位于基因上游的一段DNA序列;反式调控因子是一种蛋白质分子,与顺式调控元件特异性结合后激活下游基因转录过程(如图所示),小鼠肢体发育关键基因(D)及其顺式调控元件(C)和反式调控因子基因(T)发生基因突变均会使D基因无法正常表达,引起前肢畸形。现将两只表型正常的突变杂合子小鼠甲(CcDDTT)乙(CCDdTy)杂交,得F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顺式调控元件即为启动转录过程的启动子 B.基因型为CcDdTt的个体发育正常 C.F1中肢体畸形小鼠的基因型有两种 D.F1表型及比例为发育正常:肢体畸形=3:1〖答案〗B〖祥解〗分析题干:小鼠肢体发育关键基因(D)及其顺式调控元件(C)和反式调控因子基因(T)发生基因突变均会使D基因无法正常表达,引起前肢畸形,说明含有基因D、C、T的个体发育正常,肢体畸形小鼠的三对基因中至少有一对是隐性纯合。【解答】解:A、启动子位于基因内的非编码区,而顺式调控元件是位于基因上游的一段DNA序列,反式调控因子与顺式调控元件特异性结合后会激活下游基因转录过程,所以顺式调控元件不是启动子,A错误;B、由题可知,含有基因D、C、T的个体发育正常,所以基因型CcDdTt发育正常,B正确;CD、由题可知,肢体畸形小鼠的三对基因中至少有一对是隐性纯合,而小鼠甲和乙杂交,F1小鼠均为C_D_T_,所以不会产生肢体畸形小鼠,C错误;D错误。故选:B。15.(4分)隐花色素2(CRY2)是一种蓝光受体。对野生型和CRY2功能缺失突变体拟南芥在不同光周期诱导下的开花时间进行研究,结果如图,开花时茎基部叶片越多代表开花越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长日照条件下CRY2参与拟南芥开花的调控 B.长日照、16℃是最适宜拟南芥开花的条件 C.相对于长日照,短日照下拟南芥开花延迟 D.蓝光、温度都可作为信号调节生命活动〖答案〗B〖祥解〗据图分析,野生型在长日照、22℃条件下,开花时茎基部叶片最少,说明野生型在这个条件下开花最早。野生型和突变体相比,开花时茎基部叶片不同,说明收到CRY2功能缺失的影响。【解答】解:A、据图分析,长日照条件下,在两个不同温度,野生型开花时茎基部叶片都较少,开花较早,野生型跟突变体相比,野生型有CRY2,说CRY2参与拟南芥开花的调控,A正确;B、野生型在长日照、22℃条件下,开花时茎基部叶片最少,说明野生型在这个条件下开花最早,B错误;C、相对于长日照,短日照下,两个不同温度,野生型跟突变体开花时茎基部叶片都较多,说明开花延迟,C正确;D、隐花色素2(CRY2)是一种蓝光受体,有无CRY2和不同温度下,开花时茎基部叶片数目不同,说明蓝光、温度都可作为信号调节生命活动,D正确。故选:B。(多选)16.(4分)《逍遥游》中惠子和庄子有段对话“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庄子曰:‘……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樗树形态、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体现了生物的物种多样性 B.樗树叶片的臭味属于一种化学信息,可调节生态系统中的种间关系 C.惠子强调樗树没有直接使用价值,庄子强调樗树具有间接生态价值 D.樗树光合作用同化的能量除用于生长发育繁殖外,还会流向下一营养级〖答案〗ACD〖祥解〗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解答】解:A、不同樗树形态、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体现了基因的多样性,A错误;B、树叶片的臭味是一种化学信息,可调节生态系统中的种间关系,B正确;C、惠子强调樗树没有制作家具等实用性直接价值,庄子强调樗树具有提供休闲场所等非实用性直接价值,C错误;D、樗树光合作用同化的能量一部分被自身呼吸消耗,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又可流向下一营养级和流向分解者,D错误。故选:ACD。三、综合题:此题包括5小题,共60分17.(12分)某科研小组新合成了一种叔胺类有机物DCPTA,为研究其对甜瓜光合作用的影响,将生长状况相同的甜瓜幼苗均分为四组,各组实验条件为①不遮光+清水,②不遮光+DCPTA,③遮光+清水,④遮光+DCPTA,其余实验条件相同且适宜。分别测定了四组幼苗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Rubisco(固定CO2的酶)活性、丙二醛(膜脂过氧化产物,其含量与生物膜受损程度正相关)含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DCPTA对Rubisco活性的影响在(填“不遮光”或“遮光”)条件下影响幅度更大。(2)与①②④组比较,第③组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最低,气孔导度(填“是”或“不是”)影响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原因是;第③组光合速率最低的具体原因有(说出3点)。(3)通过对本实验中自变量的研究进行分析,在温室栽种甜瓜提高产量的措施有(说出2点)。(4)高温、干旱条件下该植物叶片气孔数量变化较小,但气孔会出现周期性的开放与关闭,即“气孔振荡”现象。“气孔振荡”是植物对高温、干旱条件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有利于植物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原因是°〖答案〗(1)遮光(2)不是气孔导度虽然最低,但胞间CO2浓度却最高遮光导致光照减弱会降低光反应;Rubisco活性最弱会抑制暗反应;丙二醛最高说明生物膜受损程度最大,会降低光反应(3)喷洒一定含量的DCPTA;阴雨天适当补充光照(4)既能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或减少水的散失),又能保障CO2供应〖祥解〗1、光反应:叶肉细胞的光合色素位于类囊体薄膜上,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将水分解。水分解为氧和H+的同时,被叶绿体夺去两个电子,电子经传递,可用于NADP+与H+结合形成NADPH,在暗反应NADPH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暗反应:在这一阶段,CO2被利用,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后生成糖类。绿叶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的CO2,在特定酶的作用下。与C5(一种五碳化合物)结合,这个过程称作CO2的固定。一分子的CO2被固定后很快形成两个C3分子。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C3接受ATP和NADPH释放的能量,并且被NADPH还原。随后,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在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糖类;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经过一系列变化,又形成C5这些C5又可以参与CO2的固定。2、影响光合作用的外因包括CO2浓度、光照、温度、矿质元素、水等,CO2通过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影响光合作用,光照强度通过影响光反应进而影响光合作用,温度通过影响酶活性而影响光合作用。【解答】解:(1)据图可知,实验组②不遮光+DCPTA,④遮光+DCPTA,结果显示④组Rubisco活性低,说明DCPTA对Rubisco活性的影响在遮光条件下影响幅度更大。(2)与①②④组比较,第③组光合速率最低,气孔导度虽然最低,但胞间CO2浓度却最高,说明气孔导度不是影响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遮光导致光照减弱会降低光反应;Rubisco活性最弱会抑制暗反应;丙二醛最高说明生物膜受损程度最大,会降低光反应,是第③组光合速率最低的原因。(3)通过对本实验中自变量的研究进行分析可知,喷洒一定含量的DCPTA、阴雨天适当补充光照是温室栽种甜瓜提高产量的措施。(4)高温、干旱条件下该植物叶片气孔数量变化较小,但气孔会出现周期性的开放与关闭,即“气孔振荡”现象。“气孔振荡”是植物对高温、干旱条件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有利于植物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原因是气孔振荡既能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或减少水的散失),又能保障CO2供应。18.(12分)科研人员研究玉米籽粒性状时发现,其饱满程度由大到小有饱满、中度饱满、干瘪等性状,为探究这些性状出现的原因,进行系列研究。(1)玉米籽粒的饱满程度由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3个基因(S、S1、S2)决定,以上等位基因的出现是的结果,同时也体现了该变异具有特点。(2)科研人员分别利用野生型、突变体1、突变体2进行研究,实验步骤及结果如图1所示。①突变体1基因型为S1S1,干瘪个体基因型为S2S2,根据杂交1、杂交2的结果,判断S、S1、S2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②上述杂交实验说明控制籽粒饱满程度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证据是:。③进一步研究发现,杂交2的子二代中方框内的“中等饱满”籽粒中约有三分之一饱满程度略高,从基因型差异的角度,解释出现该现象的原因。(3)科研人员推测突变体1籽粒中等饱满是由于基因S中插入一段DNA序列(BTA)导致。如图2。检测野生型和突变体1的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已知S基因编码某种糖类转运蛋白,推测突变体1籽粒饱满程度降低的原因是。〖答案〗(1)基因突变不定向性(2)S对S1为显性,S1对S2为显性(S>S1>S2)饱满杂交2中饱满籽粒自交后代出现饱满:中等饱满=3:1,中等饱满自交后代出现中等饱满:干瘪=3:1S1对S2表现为不完全性,S1S1表现为中等满,S1S2表现为低等饱满(3)BTA插入基因S中导致S基因突变,糖类转运蛋白异常,糖类转运到籽粒中受限,籽粒饱满程度降低〖祥解〗1、基因分离定律实质: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当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突变是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少利多害性、不定向性。【解答】解:(1)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不同形态的基因,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并不是任意方向),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因此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3个基因(S、S1、S2)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2)①突变体1为中等饱满,基因型为S1S1,干瘪个体基因型为S2S2,据此可知,S1决定中等饱满,S2决定干瘪,因此S决定饱满,根据杂交2可知,饱满的后代出现中等饱满,说明S对S1显性,中等饱满的后代出现干瘪,说明S1对S2显性,因此S、S1、S2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S对S1为显性,S1对S2为显性。②杂交2中饱满籽粒自交后代出现饱满:中等饱满=3:1,中等饱满自交后代出现中等饱满:干瘪=3:1,说明控制籽粒饱满程度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③杂交2中等饱满自交后代出现中等饱满:干瘪=3:1,说明就中等饱满基因型为S1S2,后代中等饱满基因型为S1S1和S1S2,由于S1基因的作用存在剂量效应或者S1、S2基因表现为不完全显性,S1S1表现为中等饱满,S1S2表现为低等饱满,因此杂交2的子二代中方框内的“中等饱满”籽粒中约有三分之一饱满程度略高。(3)据题意可知,突变体1籽粒中等饱满是由于基因S中插入一段DNA序列(BTA)导致,导致S基因突变,S基因编码某种糖类转运蛋白,S基因突变,糖类转运蛋白异常,糖类转运到籽粒中受限,该糖类可能是亲水性较强的糖类,籽粒中该糖类较少,吸水能力较若,籽粒饱满程度降低。19.(12分)我国科研人员初步揭示了生物体摄入受毒素污染的食物后,机体恶心、呕吐等防御反应的神经机制,如下图所示。小鼠肠道上皮中存在着一类肠道内分泌细胞——肠嗜铬细胞,这种细胞合成了占机体90%的5﹣羟色胺(5﹣HT)。在肠嗜铬细胞周围分布着具有5﹣HT受体的迷走神经元末梢,5﹣HT诱发了迷走神经元的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接收迷走神经传入兴奋的是脑干DVC区,DVC区的有关神经元传递信息到邻近的rVRG区和LPB区。研究者特异性激活或抑制DVC﹣rVRG环路,将分别诱发或抑制小鼠呕吐现象,特异性激活或抑制DVC﹣LPB环路,则分别诱发或抑制小鼠“恶心”样行为。请回答下列问题。(1)科研人员先前研究发现:先给小鼠品尝樱桃味糖精溶液后,随即在肠道内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小鼠出现呕吐现象。多次重复后,小鼠出现味觉回避反应,即饮用樱桃味糖精溶液的次数和用量显著减少,表现出“恶心”样行为。①根据以上内容,完成如表:现象反射类型相同点不同点小鼠摄入樱桃味糖精溶液时,糖精溶液引起小鼠分泌唾液a.c.d.小鼠多次摄入有肠毒素的樱桃味糖精溶液后,产生味觉回避反应b.②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味觉回避反应的生物学意义是。(2)含肠毒素的饮料诱发小鼠出现呕吐反应过程中,rVRG区细胞的兴奋经(选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传导至消化道平滑肌,导致呕吐现象。(3)小鼠出现“恶心”样行为的调节机制是:肠毒素进入消化道→→迷走神经将信息传递到DVC区→→出现“恶心”样行为。(4)下列实验结果都发现小鼠对含毒素饮料的恶心、呕吐反应大大下降,其中可为上述神经调节机制提供证据的是。①敲除肠嗜铬细胞中合成5﹣HT的关键酶基因②给小鼠注射大剂量的胰岛素③切断肠嗜铬细胞周围的相关迷走神经④用药物抑制脑干DVC区的神经元活动(5)癌症患者化疗时,药物会使癌症患者产生强烈的恶心、呕吐反应,基于上述调节机制,请写出一种止吐药物的作用机理:。〖答案〗(1)a.非条件反射c.反射的结构基础都是反射弧d.非条件反射是先天性的,条件反射是出生后通过学习和训练形成的;非条件反射是通过遗传获得的,不会消退,条件反射是后天建立的,可能会减弱甚至消退,非条件反射可以由低级中枢完成,条件反射由高级中枢完成b.条件反射通过建立条件反射,使机体能识别有害物质并预先作出反应,增强了动物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个体生存(2)副交感(3)肠嗜铬细胞释放5﹣HT增加激活DVC﹣LPB环路(4)①③④(5)特异性一直DVC﹣rVRG环路(或抑制肠嗜铬细胞合成或释放5﹣HT;或特异性阻断5﹣HT的作用)〖祥解〗1、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速度快、作用范围更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1)有的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2)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两者常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解答】解:(1)①a是小鼠生来就有的反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b是经多次摄入有肠毒素的樱桃味糖精溶液后形成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都需要经过反射弧来完成,不同点是非条件反射是出生后无需训练就具有的,条件反射是出生后通过学习和训练形成的;非条件反射是通过遗传获得的,不会消退,条件反射是后天建立的,可能会减弱甚至消退;非条件反射可以由低级中枢完成,条件反射由高级中枢完成;非条件反射数量是有限的,条件反射的数量几乎无限。②动物通过建立条件反射,使机体能识别有害物质并预先作出反应,扩展了动物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范围,有利于个体生存,所以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味觉回避反应。(2)交感神经兴奋使消化系统活动减弱,副交感神经兴奋使消化系统活动增强,则rVRG区细胞的兴奋经副交感神经传导至消化道平滑肌,导致小鼠的呕吐反应。(3)小鼠出现“恶心”样行为的机制是通过反射弧行动的反射活动,其反射过程为:肠毒素进入消化道→肠嗜铬细胞释放5﹣HT增加→迷走神经将信息传递到DVC区→激活DVC﹣LPB环→“恶心”样行为。(4)呕吐反应是一个反射活动,则只要阻断了反射弧中的任意一个环节就可以防止呕吐,所以①敲除肠嗜铬细胞中合成5﹣HT的关键酶基因,抑制肠嗜铬细胞合成5﹣HT,③切断肠嗜铬细胞周围的相关迷走神经,能特异性抑制DVC﹣rVRG环路;④用药物抑制脑干DVC区的神经元活动等均可止吐,②给小鼠注射大剂量的胰岛素不影响反射活动,不能止吐,①③④符合题意。故选①③④。(5)只要阻断了反射弧中的任意一个环节就可以防止呕吐,所以特异性抑制DVC﹣rVRG环路;抑制肠嗜铬细胞合成或释放5﹣HT;特异性阻断5﹣HT的作用均可止吐。20.(12分)某湖泊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过度流入造成严重污染,研究人员利用生态工程原理进行生态修复并建成了人工湿地公园,既实现了污水净化,同时又为人们提供休闲的场所。(1)在生态修复过程中,“高滩建设林带,低滩栽水生植物”体现了群落各种群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结构。这样的分布使不同种群的重叠较少,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照、水分、营养物质等资源。(2)生态修复后,湖泊水清鱼肥,带来了经济效益。为合理的利用渔业资源,研究人员对湿地内湖泊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构建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模型(数值代表能量,单位为kJ)。①流入湿地内湖泊中的总能量为。湖泊中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保留一位小数)。②捕鱼时网眼的大小会对湖泊中鲢鱼种群的(填种群数量特征)产生影响,从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采用标记重捕法对鲢鱼种群数量进行调查时,首捕时用大网眼渔网捕捞80条并标记,重捕时用小网眼渔网捕捞825条,其中小鱼(不能被大网眼渔网捕到)725条,带标记的鱼5条,则湖泊中鲢鱼数量约为条。③养鱼时,需要根据能量流动特点,合理确定鱼的放养量,才能保证鱼的持续高产,这说明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为。〖答案〗(1)水平生态位(2)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中有机物中的能量16.1%年龄结构13200帮助人们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祥解〗1、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