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学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荷塘月色教学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荷塘月色教学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荷塘月色教学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荷塘月色教学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进入荷塘月色1/25导入课文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铮铮铁骨,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助粮”,“表现了我们民族英雄气概”。他就是写出了《背影》、《绿》等著名作品散文大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今天我们学习他另一篇散文名作《荷塘月色》。2/25作者介绍3/25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当初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为著名散文家。1928年8月病逝于北京。作者介绍4/25

1916年12月15日,朱自清在扬州琼花观街朱宅与武钟谦女士完婚。武钟谦曾随朱自清辗转杭州、台州、温州、白马湖、北京等地,夫妻感情甚好。1929年11月26日,武钟谦因肺病逝于扬州家中。朱自清有小说《笑历史》、《别》、散文《给亡妇》和一些旧体诗词记述了他们美好而深厚感情。5/25创作背景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时候。面对“这一年变动”,朱自清以为是“人意想所赶不上”。他认为:“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还未到来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处理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哪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6/25能够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那里去》)“这几天心里似乎有些异常……心里是一团乱麻,也能够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一封信》)简而言之,此时朱自清正处于反感于国民党“反革命”,又对共产党革命心存疑虑。陷入了不知道往“哪里走”“惶惶然”中。7/25初读感知1:怎样了解题目《荷塘月色》?题目“荷塘月色”可了解为:荷塘和月色;荷塘上月色;月色下荷塘。这就巧妙交代了文章主要内容,也点出了主要内容写作次序,即先写:“月色下荷塘”,后写“荷塘上月色”,可见作者艺术匠心。2、文中那些段落写了荷塘月色?本文第四、五、六自然段写荷塘。3、在以前后写了什么?作者依次描写对象是:(离)家—煤屑路(荷塘周围)—(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四面—江南采莲—(回)家结论:本文写是作者漫步荷塘时所见所闻所想。8/25从写景状物角度上看,第4—6段显然是文章主体内容,应归为一部分。前三段,写夜赏缘由。7、8两段,由现实写及想象中古时候旧俗,突转一笔(回到家门)收束全篇。这么分析,全文能够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写“观荷缘起”(情)第二部分(第4—6段)写“荷塘月色”(景)第三部分(第7—10段)写“月下遐思”(情)2、综合、归纳。9/25荷塘月色

第一大段落(不宁静→静)

第二大段落(静→受干扰)

第三大段落(由想象动态作结)第一段:月夜前往荷塘缘由第二段:前往荷塘小路景物第三段:心境转折─由不宁静渐渐平静而自由,方可仔细观察荷塘夜景第四段:以极细腻文笔描写荷叶、荷花、及微风吹拂过荷塘景象第五段:月光下荷塘景象与气氛第六段:荷塘四面景物,再以蝉和蛙喧华作一转折第七八段:由荷塘色联想到江南采时流风余韵,热闹喧哗场景与此时幽静荷塘形成对比。第九十段:由江南采莲想到故乡而行至家门口,迎接他仍是一片寂静。3.文章结构表10/25

明线:游踪(外结构)暗线:情感(内结构)出家门踱小路观荷塘赏四面不宁静寻宁静得宁静失宁静文章结构11/25再读探究

1、开头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有何用意?①交代观赏荷塘月色缘由。(内容)②奠定了全文感情基础。是全文文眼(结构)12/252、朗诵四五六小节。

思索:各段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13/25月下荷塘弥望田田出水很高

零星点缀缕缕

颤动看不见脉脉静动幽雅宁静()()()

()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结构详解14/25

荷塘上月色()()月光月影如流水静静地泻薄薄青雾浮起叶子和花好像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梦灌木黑影杨柳倩影光和影友好像名曲虽是满月,却有一层淡淡云实虚实虚朦胧友好15/25荷塘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阴阴乍看像烟雾般清幽热闹杨柳树梢远山树缝灯光树上蝉声水里蛙声由远及近、由静及动16/25

3.作者从家里出来,心情发生了那些改变?煤屑路幽僻、寂寞、阴森森、怕人今晚却很好(自由人,独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荷香月色好了(月下)荷塘(荷塘)月色

(荷塘)四面——(灯光)没精打采热闹是它们,我什么也没有(江南)采莲—热闹风流有趣可惜无福消受(回)家——什么声息也没有(苦闷)(喜悦)喜悦)(喜悦)(苦闷)(向往、遗憾)(愈加寂寞苦闷)17/25

明线:游踪(外结构)暗线:情感(内结构)出家门踱小路观荷塘赏四面不宁静寻宁静得宁静失宁静淡淡忧愁淡淡喜悦文章结构18/25经过以上分析可知,作者因内心痛苦烦恼而去观赏荷塘月色,当他面对荷塘时也感受到了淡淡喜悦,但这种喜悦伴随他离开荷塘而很快消失。他想经过观赏美景来摆脱现实烦恼企图不但没有实现,反而使他陷入更深痛苦之中。本文反应了作者对当初严酷现实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环境中寻求精神上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矛盾心情,抒发了关心国家前途与命运、追求自由思想情感。文章小结19/25语言品析分小组讨论,思索。找出“你认为最精彩句子”,并说明理由。修辞、炼字、叠词、描写手法,抒情手法······20/25艺术表现手法

通感是一个特殊修辞。通感是把人们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经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修辞方式。通感就是移觉。例(1)她笑得很甜。

(2)人靓歌甜。(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好像远处高楼上渺茫歌声似。(4)塘中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友好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名曲。1、通感(视觉转为味觉)(听觉转为味觉)(嗅觉转为听觉)(视觉转为听觉)21/25本体喻体原句相同点荷叶

白花(荷花)清香舞女裙一粒粒明珠碧天里星星渺茫歌声……………………裙与叶子自然舒展形态很相同月光下,白色荷花与一粒粒明珠相同白花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星星相同渺茫歌声和微风中荷香断断续续,若有若无22/252、叠词使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语言平实自然。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景物特点,不但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夜色浓重气氛。叠词叠字利用,不但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特征,而且照应了第二段中”蓊蓊郁郁”树,”阴森森”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23/253、写景特点

第一,融情入景,情景交融。作者将自己此时感情巧妙融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