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2020年秋高一语文11月模块联考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日照市2020年秋高一语文11月模块联考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日照市2020年秋高一语文11月模块联考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日照市2020年秋高一语文11月模块联考卷附答案解析_第4页
日照市2020年秋高一语文11月模块联考卷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照市2020年秋高一语文11月模块联考卷2020.11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吴祖光:旷世才情不平则鸣吴祖光,当代中国影响最大、最著名、最具传奇色彩的文化老人之一。戏剧导演牟森曾这样评价他:“吴祖光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作家,极具名士风范。”吴祖光的祖籍是江苏省武进县(现武进区)。父亲吴瀛是位饱学之士,以诗、文、书、画闻名,又是一位文物鉴赏家。母亲也识文断字,经常念诗给他听。家庭的文化氛围给少年吴祖光以一定的熏陶和影响。他酷爱戏曲,常泡在戏园里看戏,接触了大量戏曲。中学毕业后入中法大学文学系,在抗战全面暴发..之际,二十岁的吴祖光完成了他的话剧处女作《凤凰城》。该剧是根据东北抗日义勇军苗可秀烈士的事迹写成的。剧中歌颂了苗可秀领导“中国少年铁血军”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寇展开的坚苦卓绝....的斗争。该剧成为全国戏剧界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的有力武器。这部剧作,曾得到当时戏剧大师曹禺的大加称赞。曹禺称他“一出手就是战士”。但对这部剧作,晚年的吴祖光在《“投机取巧”的〈凤凰城〉——我从事剧本写作的开始》一文中介绍说:“这个剧本写得太幼稚,今天一看会让我感到脸红耳赤。譬如剧中苗可秀别家出征总带着义仆张生,完全是旧戏里公子与随身的书童那样的主仆关系。”随后几年间,他笔耕不辍....,陆续创作了《正气歌》《林冲夜奔》《牛郎织女》《少年游》和《风雪夜归人》等声震文坛的剧作。其中完成于1942年的《风雪夜归人》是吴祖光的代表作。这部剧作集中体现了吴祖光以戏曲思维创作话剧的另一种思路,他将中西戏剧“写实”与“写意”艺术手法相融合,尝试不同题材和富有异趣的创作风格,对民族戏剧的现代化和现代话剧的民族化作出了有益的探索。除了艺术上久负盛名,吴祖光还被称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作为剧作家,吴祖光连续撰文抨击国民党统治之下的审查制度,称之为“奴隶的审查制度”。他抨击国民党删除曹禺之作《蜕变》中“打游击”的情节;他嘲讽蒋介石因自己是秃头而将张天翼的童话《秃秃大王》改成《猴儿大王》;他愤怒自己创作的《正气歌》被国民党删去关于朝廷昏庸的所有内容。对当时的政治形势,吴祖光有自己的判断和立场。1945年,他冒着生命危险率先发表了毛主席的词《沁园春·雪》。毛主席诗词的突然发表,极大地改变了共产党的政治形象与文化形象,为此他遭到国民党通辑..追杀。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拐点,作为社会中的个体,难免也会身随其中而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1957年吴祖光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北大荒劳动。对于这种不期而来的遭遇,他以诗明志。诗云:眼高于顶命如纸,生正逢时以至此。行船偏遇打头风,不到黄河心不死。“生正逢时”,正是他一生最喜欢的词语。唐代王维在《酬张少府》云:“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但吴祖光即便到了晚年也绝非万事不关心的人。1991年12月23日,两位女顾客在北京国贸中心购物,遭到服务员无端怀疑,并受到解衣、开包检查的侮辱。关于此事,吴祖光写了题为《高档次的事业需要高素质的职工》一文,发表在《中华工商时报》上。这就是吴祖光,虽然和他没有关系,但是他也要说出来。未被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吴祖光作为一代大师,风雨动荡,而良知不失。如今斯人已逝,但精义长存。(选自《大公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①黄佐临在《吴祖光剧作选》序言中评价道:“他的每个戏里都有一种统一的格调,字里行间都洋溢出一种诗情,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情,从中挖掘出一种美来。”(摘自百度)②北京京剧院院长王玉珍这样评价吴祖光:“吴老是一个在艺术上要求极为严格的人。记得当时我曾因不理解他的剧本而将其中的念白做了改动,后来吴老师跟我说,我剧本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才确定的,可以说是字斟句酌。”(摘自百度)1.文中加点的词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3分)A.暴发

B.坚苦卓绝

C.笔耕不辍

D.通辑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中国影响最大、最著名、最具传奇色彩的文化老人之一”,三个“最”的使用,高度评价了传主。B.吴祖光晚年对自己的早期作品《凤凰城》感到不满意,指出不足,体现了他在创作方面的态度。C.《风雪夜归人》集中体现了吴祖光在戏剧创作思路上的转变,他开始以西方戏剧的思维创作话剧。D.吴祖光即便到了晚年仍不平而鸣,他发表的《高档次的事业需要高素质的职工》一文即为证明。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吴祖光之所以能够在戏曲上取得巨大的成就,根本原因是他戏曲天赋极高,对戏曲有着独特的感悟力。B.《凤凰城》成为全国戏剧界抗日的有力武器,适应了人民和时代的要求,得到了曹禺的认可。C.文章引用王维的《酬张少府》,写王维晚年好静,是为了与传主形成反衬,从而表现传主的性情。D.文章围绕吴祖光的才情和性情,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明。4.“相关链接”引用了他人对传主的评价,请谈谈这些引用有什么作用?(4分)5.吴祖光“极具名士风范”,你认为他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哦,香雪

铁凝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村。这条线正式营运后,人们挤在村口,看见那绿色的长龙一路呼啸,挟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列车时刻表上,多了“台儿沟”这一站,每晚七点钟,由首都方向开往山西的这列火车在这里停留一分钟。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她们洗净了一天蒙受的黄土、风尘,露出粗糙、红润的面色,把头发梳得乌亮,然后就比赛着穿出最好的衣裳。有人换上过年时才穿的新鞋,有人还悄悄往脸上涂点胭脂。然后,她们就朝村口,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隔壁的凤娇第二个就跟了出来。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的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日久天长,她们又在这一分钟里增添了新的内容,她们开始挎上装满核桃、鸡蛋、大枣的长方形柳条篮子,站在车窗下,抓紧时间跟旅客和和气气地做买卖,换回台儿沟少见的挂面、火柴,以及姑娘们喜爱的发卡、纱巾,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袜。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又小,但做起买卖却是姑娘中最顺利的一个,有时她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台儿沟没有学校,香雪每天上学要到十五里以外的公社。公社中学虽然女同学不少,但她们的言谈举止,一个眼神,一声轻轻的笑,好像都是为了叫香雪意识到,她是小地方来的,穷地方来的。“你上学怎么不带铅笔盒呀?”她们问。每到这时,香雪的同桌就把自己那只宽大的泡沫塑料铅笔盒摆弄得哒哒乱响。香雪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她好像忽然明白了同学们对于她的再三盘问,明白了台儿沟是多么贫穷。深秋,山风渐渐凛冽了,天也黑得越来越早。但香雪和她的姐妹们对于七点钟的火车,是照等不误的,她们仿照火车上那些城里姑娘的样子把自己武装起来,整齐地排列在铁路旁,像是等待迎候远方的贵宾,又像是准备着接受检阅。火车停了,香雪顺着车身一直向前走去。她认清了,放在一个女学生面前的真是一只装有吸铁石的自动铅笔盒。不知怎么的,她就朝车门跑去。当她在门口站定时,还一把扒住了扶手。香雪终于站在火车上了,这时车身忽然悸动,接着车门被人关上了。香雪扑到车门上,看见凤娇的脸在车下一晃。她拍打着玻璃,冲凤娇叫喊着:“凤娇!我怎么办呀!”列车无情地载着香雪一路飞奔,下一站叫西山口,西山口离台儿沟三十里。这里上车的人不少,下车的却只有香雪。她胳膊上少了那只篮子,她已经把它悄悄塞在了女学生座位下面。在车上,当她红着脸告诉女学生想用鸡蛋换铅笔盒时,女学生一定要把铅笔盒送给香雪,但香雪收下了铅笔盒,到底还是把鸡蛋留在了车上。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她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她忽然感到心里很满,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而被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鈴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她不再害怕黑幽幽的大山,不再害怕小树林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台儿沟走去。她边走边想,台儿沟将来一定会是“这样的”: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台儿沟在哪儿?香雪向前望去,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黑点在铁轨上蠕动。再近一些她才看清,那是台儿沟的姐妹们。香雪忽然觉得心头一紧,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来,那是欢乐的泪水,满足的泪水。面对严峻而又温厚的大山,她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她举起铅笔盒,迎着对面的人群跑去。迎面,那静止的队伍也流动起来了。同时,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哦,香雪!香雪!(有删改)6.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是(3分)A.看见那绿色的长龙一路呼啸,挟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B.她们仿照火车上那些城里姑娘的样子把自己武装起来,整齐地排列在铁路旁,像是等待迎候远方的贵宾,又像是准备着接受检阅。C.而被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鈴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D.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铁轨铺进深山,火车为台儿沟带来了外面世界的信息,山里人接触到了更多的现代文明,产生了对山外世界的憧憬。B.姑娘们在火车到来之前精心打扮自己,表现了姑娘们爱美的天性,侧面表现了生活环境的艰苦,反映了台儿沟的贫穷、闭塞。C.“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香雪认定白拿铅笔盒是不光彩的事,坚持把鸡蛋留下,使双方达成“平等”。D.作者选取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叙写每天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给封闭山村生活带来的冲击,故事情节跌宕曲折,引人入胜。8.

小说写香雪边走边想象“台儿沟将来一定会是‘这样的’”,表现了香雪怎样的内心世界?(4分)9.

小说以“哦,香雪!香雪!”反复呼告收结,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田文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从横者。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史记·孙子吴起列传》)10.“谢”是形声字,从言射声,本义为认错、致歉。后来“谢”的意思延伸开来,文中“君疑之,谢吴起”的“谢”是

的意思。随着词义的不断演变发展,现在“谢”已有很多意思,如《陌上桑》中“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中的“谢”是

意思,“及花之既谢”中的“谢”是

的意思。(3分)11.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田文/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B.

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田文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C.

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田文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D.

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田文/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1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则诸侯图.鲁矣图:谋算B.属.之于子乎属:叮嘱C.楚悼王素.闻起贤素:平时D.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坐:因……而获罪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起遭到怀疑。齐军攻打鲁国,吴起被任命为将军,率领军队打败齐军,鲁国国君却听信别人的话,怀疑吴起,不再重用他。B.吴起怜恤士卒。他为生恶性毒疮的士兵吸吮脓液,士兵母亲听后痛哭,认为儿子将会为吴起效死。这是他屡建奇功的原因之一。C.吴起劝谏魏侯。魏武侯认为江河之固是魏国之宝,他表示治国依据山河险固不如推行德政,修德就能使国家免于灭亡。D.吴起被害致死。楚悼王死后,楚国贵戚大臣暴乱攻击吴起,吴起走到大王尸体旁趴在上面,却仍旧被施暴者乱箭射死。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4分)(2)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登楼①

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②注:①本诗为杜甫客居成都所作。②梁甫吟:《三国志》记载诸葛亮躬耕南亩时,好为《梁甫吟》。15.“花近高楼伤客心”,以乐景写哀情。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B.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C.“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D.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16.请简要分析整首诗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12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1)《归园田居(其一)》中描写常见的乡村声音的句子是: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

。(3)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4)

《短歌行》中运用比兴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诗人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的诗句是:

。(5)

《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环境的寂静衬托出音乐带给人们强大的感染力。(6)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回想起刘裕挥师北伐、收复中原故土的历史事实,把其形象地概括为振奋人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青的青翠,黄的金贵。在希望的田野上,玉米从破土出芽到拔节吐穗,模.样昂扬,气质清新,颇得庄稼人的喜爱。()是平原地带那成千上万亩的阵势,宛如一望无际的海洋。庄稼人爱玉米,玉米却从不骄傲。(),山川平原,玉米入土即生,是非常好养活的“硬核”庄稼。播种其间,一两场雨水过后,田里就会齐刷刷地露出青嫩的小脸。食指中指那么长的两片小芽,虽不如豆苗那般壮实,却也清清爽爽,浑身()着灵气。待到一簇簇的幼苗抱团共生,越长越密,间.苗就摆上了重要日程。有经验的庄稼人这时候会教导你:“舍不得苗,抱不到瓢。”小时候理解不了其中的奥秘,帮着大人到地里间苗,总下不了狠心。一墩苗三四棵,棵棵都长得喜人。倘若()的还好选择,但长得齐整的往往就无从下手。间苗后的玉米,一天一个样。六七月份雨水多、光线足,一场雨水后,玉米就能蹿出几节高。夜晚走到地头,层层蓬勃舒展的叶子随风舞动,墨绿色的波涛此起彼伏,“咔咔”的拔节声让人陶醉。18.

请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模.(

)样

②间.(

)苗19.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

尤其

天涯海角

张扬

良莠不齐B.

尤其

天南海北

张扬

参差不齐C.

何况

天南海北

宣扬

良莠不齐D.

何况

天涯海角

宣扬

参差不齐20.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划横线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掩着耳朵去偷铃铛,这个法子太“巧妙”了。B.

坚守工匠精神,……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C.

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中国科学家之一,他正在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D.

1964年7月5日,“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21.

家乡的许多风物,如银杏树、磨盘、小溪等,总在牵动着我们的情思。请从以上三个事物中任选一个,仿照下面的示例创作一首小诗,以备入编《家乡风物记》诗集。要求:运用比喻或拟人手法,富有韵味。(6分)示例:枫树真是一个淳朴的山里女子秋风,一句悄悄的情话便让她羞红了整个季节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毛泽东的青春在湘江“中流击水”,袁隆平的青春在田间地头研究水稻,钟阳的青春在青藏高原收集种子,张秉贵的青春在北京百货大楼的柜台前服务群众……每个成功人士的青春都闪耀着光芒。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与感受?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以“让青春在

中闪光”为题,写不少于800字的记叙类文章。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等信息;不要套作。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C【解析】A项,爆发。B项,艰苦卓绝。D项,通缉。2.C【解析】“开始以西方戏剧的思维创作话剧”表述有误,原文是“以戏曲思维创作话剧的另一种思路,他将中西戏剧‘写实’与‘写意’艺术手法相融合”。3.A【解析】吴祖光成为一代戏剧大师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和不断追求创新的思想等,而不能仅归功于天赋及感悟力。4.①引用黄佐临在《吴祖光剧作选》序言中对吴祖光追求诗意的艺术观的评价,侧面突出吴祖光独特的艺术观。②引用王玉珍的话,侧面突出吴祖光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5.关键词:治学严谨,善于反思,勇于创新;胸怀家国,不畏强权,仗义执言,有良知,乐观坚韧。(共6分,意思对即可)评分:回答问题必须扣住题干中“优秀品质”。从“做学问”和“做人”两个方面组织答案。答出任一个关键词(意思相近即可)1分。“做学问”这个点2分,关键词:治学严谨(精益求精),追求创新,善于反思等。“做人”这个点4分,关键词:胸怀家国,不畏强权,仗义执言(有良知),乐观坚韧等。6.B【解析】A项,比喻拟人。B项,比喻拟人。D项,拟人。B项没有比喻和拟人。7.D【解析】“情节跌宕曲折”错。8.①表达了香雪渴望改变山村封闭落后的面貌及摆脱贫穷的迫切心情(热爱家乡想改变家乡面貌)。②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向往现代文明)。③拥有纯洁美好的心灵。(每点2分,共4分,答出两点即可)9.①呼应题目“哦,香雪”,富有诗意。②紧承上文,写姑娘们的呼唤与山的回音交织,营造出温馨的氛围。③蕴含作者复杂的情感,有对香雪美好心灵的赞叹,有对贫穷落后的怜悯和现代文明的召唤等。④更能引发读者的沉思。(每点2分,共6分,答出三点即可)10.

①拒绝(疏远)②询问(问)

③凋落,凋零。(每空1分,共3分)11.A【解析】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田文,(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12.B【解析】属:托付。13.C【解析】“修德就能使国家免于灭亡”说法绝对。14.(1)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比您高的原因啊。”吴起这才明白在这方面不如田文。(4分)(2)于是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吞并了陈国和蔡国,打退韩、赵、魏三国的进攻;向西又讨伐了秦国。(4分)参考译文: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奉事鲁国国君。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任命他做了将军,率领军队攻打齐国,把齐军打得大败。鲁国就有人说:“鲁国虽然是个小国,却有着战胜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鲁君怀疑吴起,拒绝(疏远)了吴起。这时,吴起听说魏国文侯贤明,想去奉事他。魏文侯就任用他为主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就放声大哭。说:“往年吴将军替他父亲吸吮毒疮,他父亲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敌人手里。如今吴将军又给他儿子吸吮毒疮,我不知道他又会在什么时候死在什么地方。”魏文侯因为吴起善于用兵打仗,廉洁不贪,待人公平,能取得所有将士的欢心,就任命他担任西河地区的长官,来抗拒秦国和韩国。魏文侯死后,吴起奉事他的儿子魏武侯。武侯泛舟黄河顺流而下,船到半途,回过头来对吴起说:“山川是如此的险要、壮美哟,这是魏国的瑰宝啊!”吴起回答说:“殷纣的领土,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有太行山,常山在它的北边,黄河流经它的南面,因为他不施仁德,武王把他杀了。由此看来,政权稳固在于给百姓施以恩德,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武侯回答说:“讲的好。”吴起做西河守,取得了很高的声望。魏国设置了相位,任命田文做国相。吴起很不高兴,对田文说:“请让我与您比一比功劳,可以吗?”田文说:“国君还年轻,国人疑虑不安,大臣不亲附,百姓不信任,正当处在这个时候,是把政事托付给您呢,还是应当托付给我?”吴起沉默了许久,然后说:“应该托付给您啊。”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比您高的原因啊。”吴起这才明白在这方面不如田文。田文死后,公叔出任国相,娶了魏君的女儿,却畏忌吴起。吴起怕招来灾祸,于是离开魏国,随即就到楚国去了。楚悼王向来听说吴起贤明,一到楚国就任命他做宰相。吴起便申明法度,赏罚分明,裁减冗员,废除那些疏远的王族们的爵禄,用来供养作战的将士。重在强兵备战,摒弃那些宣扬合纵连横到处奔走的说客。因此,楚国的贵族都想谋害吴起。于是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吞并了陈国和蔡国,打退韩、赵、魏三国的进攻;向西又讨伐了秦国。诸侯各国对楚国的强大感到忧虑。以往被吴起停止供给的疏远王族都想谋害吴起。等悼公一死,王室大臣发动骚乱,攻打吴起,吴起逃到楚王停尸的地方,附伏在悼王的尸体上。攻打吴起的那帮人趁机用箭射吴起,同时也射中了悼王的尸体。等把悼王安葬停当后,太子即位。就让令尹把射杀吴起同时射中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由于射杀吴起而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15.B16.①客居他乡的羁旅之愁。诗人客居成都,漂泊流离;②国家灾难重重的忧伤。“万方多难”,时局动荡,诗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