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理论在实践当中的应用研究_第1页
文本解读理论在实践当中的应用研究_第2页
文本解读理论在实践当中的应用研究_第3页
文本解读理论在实践当中的应用研究_第4页
文本解读理论在实践当中的应用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近几年来,语文教育学界对“文本解读”的研究开始活跃,但具体应用的效果却不甚理想,主要原因是缺乏实际理论和方法的支持。上世纪末,著名学者孙绍振、钱理群加入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行列并成为此次课改的主力军,贡献了不少优秀且实用的文本解读理论,本文将对这些文本解读方法作进一步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具体的文本分析中,检验其可操作性。关键词:文本解读孙绍振还原法比较法钱理群知人论世

AbstractInrecentyears,thestudyof"textinterpretation"inChineseeducationhasbeguntobeactive,buttheeffectofspecificapplicationsisnotverysatisfactory.Themainreasonisthelackofpracticaltheoryandmethodsupport.Attheendofthelastcentury,famousscholarsSunShaozhenandQianLiqunjoinedtheranksofmiddleschoolChineseteachingreformandbecamethemainforceofthiscoursereform.Theycontributedmanyexcellentandpracticaltextinterpretationtheories.Thisarticlewillfurtherstudythesetextinterpretationmethods.Andapplyittospecifictextanalysistoverifyitsoperability.Keywords:Textinterpretation;SunShaozhen;QianLiqun

目录一、文本解读的背景 1(一)中学语文文本中存在的问题 1(二)文本解读理论概述 2二、孙绍振名作细读的方法体系 3(一)一元与多元 3(二)真善美的“错位” 4(三)还原法 5(四)比较法 6三、钱理群文本解读的方法体系 7(一)“知人论世”说 7(二)比较分析法 8四、文本解读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思考 9参考文献 11致谢 12

第文本解读理论在实践当中的应用研究一、文本解读的背景(一)中学语文文本解读中存在的问题几乎所有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有一个相同的愿望,就是他们所献身的这个学科,能与其他自然学科诸如数理化一样平起平坐,是一门令人敬仰的“科学”,学生感兴趣,教学有成效。语文学科向来都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基础之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这门课程性质的定义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师教授语文,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运用中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同时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它不仅传授给学生语文知识,更启发着学生的思维、情感、意志乃至方方面面。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大致已经有了一百年历史,在这一百年里,我们不断地暴露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完善,不断探索新的方法理论,也在不断地实践进步。自第八次课改以来,虽说语文学科科学化教育已经卓有成效,但还是难以将其笼统状况一扫而尽,而占据语文学科一大版块的文本解读,也依然是令每位任课教师感到棘手的难题。在中学文本解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基于本学科的特殊性而衍生出来的,首当其冲的就是教师自身的问题。语文本身就是一门“活”的学科,并不是单纯的运用语言文字的工具,作为包含于学科中的主要板块,文本解读更是让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面临着极大考验,宏观上不仅要具备深厚的学养,涉及到某些具体细节,更要有具体分析的功夫,所谓细微之处见真知,在文本解读中,这种细微或是体现在一个字词,一个音节,越是细微,就越有学术水平。但长期以来,大学课堂对于文本解读、微观分析的粗暴,教师招考制度的僵化,以及教师个人成长中所受到的应试教育,使得大多数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和文本解读能力大打折扣,没有体系的方法论支持,缺乏微观分析的文字敏锐度,造成了今天反映在中学文本解读课堂中的困局。大多教师只意识到了学科的工具性,认为只要依照考纲将考点传授给学生即可,拿着教材解析照本宣科,教授方法千篇一律,丝毫不顾学生个人的情况,追求功利性和实用性。对于考试之外、但在文本之内的部分却尽可能少地涉及甚至不涉及,给出的所谓标准答案单一且片面,匪夷所思,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养成了定式思维,创造力被生生扼杀,将文本解读看作与数理化学科一般,追求唯一的解,热衷于教参上的绝对答案。由此一来,恶性循环链又开始转动,周而复始,源远流长。因此,笔者认为,文本解读的突围之路唯有从文本解读自身出发,摸清它的理论体系,再试图循迹找到合适的方法论,让每个人在做文本解读亦或只是单纯日常阅读时,能够更好地体会到文本的秘秒之处。(二)文本解读理论概述文本解读是指从某种理论出发,采用特定的方法,全面详尽地对文本进行研究和分析,最早是来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语义学,其中,英美新批评派的"细读"(closereading)法影响尤为显著。语义分析是这一流派进行文学批评的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文本细读也是语义学对文本进行分析的重要方法和显著特征。米克巴尔对文本作的定义是"由语言符号组成的一个有限的、有结构的整体",而所谓细读,就是要面向文本,深入文本,不惜篇幅尽可能地对文本的语义、结构进行研究和阐释。作为一种语义学解读,文本细读的特征有三,一是“向心式批评”,即以文本为中心。文学批评的本质是对文本本身进行分析和阐释,必须围绕文本,以其为中心进行展开,因为文本细读理论认为,文学文本是一个独立且自足的存在,任何解读都是从文本自身出发且始终以文本为基础的,至于作者的真实意图,也只能以作品为依据。保罗·科利在《解释学与人文科学》中曾提到著名的“作者已死论”:“读一本书就是把它的作者看作已经死了,是死后发表的书。因为当作者死了时,对于书的关系就变成了完全的,并且实际上就是完整的。作者不再回答了,只剩阅读他的著作了。”也就是说,不管作者事前对作品的设想及事后对作品的回忆如何,不管作者原本在写作时抱有何种意图都不足为据,只有在作品中实现的意图才是作者真正要表达的。其二是只论及孤立文本,不涉及文类的“个体批评”。文本解读不光要以文本为中心,还要是只讨论孤立的、单个的文本。若是要谈论一个作家的文学作品,那就绝不会将该作家的其他作品,或者将其他同时代同类型的作品放在一起对比,迫使解读者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这单个文本上。其三是以语言技巧为核心的语言批评。语言技巧即文本呈现出的语言形式,而形式和内容又成一组对立的辩证关系,黑格尔曾讲:“特定的语言形式只能承载特定的内容。”但反过来说,特定的内容也就只能经由这种特定的形式来传达,所以,在文学文本中,形式即内容,内容即形式,没有必要将这二者对立看待。新批评派的细读理论虽只谈语言技巧,看起来是形式,但也早已将内容包含在内。现代人往往喜欢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凡事都喜欢将其分为二元甚至多元去看待,比如男与女、物质与精神。不能说它不好,我们之所以一直沿用这种思维方式,是因为“二元对立”切切实实帮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但同时,其存在的弊端也不容忽视,我们总在将事物一分为二的时候,不自觉地将这二者分个等级高下,例如,大部分人会认为“精神”高于“物质”、“内容”高于“形式”。从这一点来看,“二元对立”其实是要不得的,因此,在文本解读中,要放弃这种非此即彼的方式,尽量做到即此即彼。孙绍振名作细读方法体系及应用(一)一元与多元孙绍振对文本之美的探寻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庸俗社会学的思维在国家政治领域中仍然存在,清除“庸俗社会学”这个隐晦话题也波及到了文学领域。孙绍振正是在此时挺身而出,他已有了主动打破机械唯物主义的觉悟,并作为文本解读界的“时代先锋”,用大量的解读实践印证自己的思想正确,在那个时代发出呐喊的声音。他一反旧式政治社会学的逻辑思维,打破了常规用外部解读进入诗歌的方式,回归到文本的审美本体,通过这种与众不同的思路,解读舒婷的诗歌,重新阐释其诗歌的独特魅力,并据此提出了“让艺术思想再解放一点的任务”,在“读者中心”派站稳了脚跟,这也与前面提到的“作者已死论”大同小异。孙绍振始终坚信一篇文章被写成之后,作者就退出了,留下的实际上是一种召唤读者精神的框架,这个框架召唤读者在自己的涉猎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去丰富、补充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而这种“对话”必定是无限的、多元的,因为不同时代的读者主体,其文化背景、文学素养、价值取向都各不相同,所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的意义实际上是由读者来决定的。然而现代人,大多从中小学阶段开始就养成了一种陋习,即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必须向老师、向教材寻求唯一的解,对此,在文学文本解读的问题上孙绍振明确地提出了要批判这种“一元”,更要打破“一元”,实现“多元”。每个读者在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都应确信自己的解读能够逼近该文本的真理和内涵,抱有这样的信念之后,面对同样的文本,不同的读者主体就会从各自的角度和经验出发,对文本作出属于自己的回答,这就是解读的多元化,尽管每个读者的理解都不一样,但它们都是能够并存的,都在为文本做“意义增值”。(二)真善美的“错位”“错位”一词在《新华字典》中有两个释义:一是骨骼因跌打损伤等而造成移位;其二是泛指事物位置、方向等的颠倒、错舛。孙绍振把这种“错位”投掷到文本解读中,这个想法最初来源于阅读海明威的小说,他发现小说中主人公的对话往往都不是心口如一,所说的的对话常常掩盖了他们的真实意图,不止是海明威笔下的人物,这种“心口误差”在一切经典小说对话中都存在,呈现一种“心心相错”的特点。在1986年的《文学创作论》中,孙绍振的“错位”观念初步形成,同时,他又将“错位”理论升华成为文本解读的一种方法并引申到“真善美三维错位”的宏观结构中。朱光潜先生曾就人对待世界的三种价值观念作出通俗的解释——面对同一棵树,植物学家首先会鉴定这棵树的品种和树龄,这是一种科学价值;如果是一个商人,他会看到这棵树作为木材的用途并对其进行估价,这是一种实用价值;如果是一个画家,他会看到这棵树的色彩,欣赏它的每一个分支之于整体的搭配,这是一种审美价值。审美的情感既不科学也不实用,所以很难被读者发现,但如果只在乎科学与实用价值,忽视审美情感,也不能称之为一个全面的人。孙绍振将这三种价值分别对应真、善、美。传统的文学理论都追求真善美三者统一,但这种统一并非是三者完全重合的关系,而是呈现一种错位结构。1988年,孙绍振在《美的结构》中给真善美的“错位”下了定义:“真善美三者之间的关系,即非完全同一,或者只有量的差异,也并非完全脱离,如交错的三个圆圈,部分重合,部分分离。”三者错位之后,便打破了科学真实、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一部小说的故事情节越是平顺,越是统一,读起来反而索然无味。所以,文学之美往往就是来自真、善、美三者的不统一,在解读文本的时候,我们可以从这三者的不统一处入手,错位地进行解读。孙绍振就将“错位规律”做了总结:“在不完全脱离的前提下,错位的幅度与审美价值成正比,反之错位幅度越小,则审美价值越小,而完全重合或者完全脱离则审美价值趋近于零。”通俗地讲,如“善”与“美”的错位,越是“不善”,则越“美”,越不实用,越无功利的,其情感价值和审美价值往往也就越大越动人。如朱自清的《背影》里,老父拖着臃肿肥胖的身躯,不顾交通规则冒险上下月台只为给儿子买橘子,此举是完全不必要且绝不实用的,让年轻体壮的的儿子自己去不是更快更便捷吗?可就是这样,父亲越执意自己买橘子,越不考虑自己的安全和不雅观的姿态,流露出对儿子的爱意才越深刻感人。反之,试想如果父亲身体康健,去商店给儿子买橘子,过程轻松潇洒,很快就把橘子买来,这样便利和安全的事件就只剩下了实用性,恐怕就缺乏诗意了。(三)还原法还原最早出现在现象学中,即海德格尔所说的“去蔽”。通过想象还原事物的原貌,揭示事物本真,是人们研究现象学中所陈述的现象不容跳过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以发现现象与本质的差异。有了差异,就不用担心没有矛盾。还原就是要找出文本中隐藏的矛盾和断点。孙绍振的“还原法”的方法理念渗透了明确的“矛盾”分析意识,如他在《还原分析和微观欣赏》中所说:“所谓还原法,即指读者阅读文本是,要把作家创造的、主观的成分从艺术形象体系中剥离出来,厘定出未经作者主观处理的原生状态、字典语义、客观境况,然后将之与“主观化”的艺术形象再加以对比,揭示出差异和矛盾来。”简而言之,就是还原出被描述的对象的客观原状,将它与作品世界相比较,看看客观原状进入作品后发生了什么变化,由此发现作品的思想倾向、情感特征、表达的重点和特点。此法因其实践难度不高且易于接受,也成了如今在中学文本解读课堂中被广泛推崇和应用的方法之一。用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试作举例。这一脍炙人口的名篇写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此诗为诗人在流放途中遇政治大赦后所作,描写诗人在白帝至江陵这段水流湍急的江面上舟行若飞的情景,其轻松愉悦的心情和顺水行舟的迅捷畅快以及江山的婀娜壮丽猝然遇合,融为一体,全诗四句皆为流水句式,没有一句对仗,束缚少,笔触行云流水,恣意畅快。但我们知道,凭借当时的条件,要做到来去自由潇洒的“一日还”是绝无可能的,值得一提的是,古时的瞿塘峡口,以三峡最为凶险,江中巨礁密布,江面万水奔腾,可以想象,以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这三峡江陵定是险象环生,稍有不慎便连人带船落个粉身碎骨,杜甫就有诗云:“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年牢。”而诗人却乘坐着“轻舟”驶上了这样湍急的江流,照理说危险只多不少,但在李白看来,为何一切凶险都不在话下,甚至眨眼间就“已过万重山”呢?这里还能再还原当时诗人的感觉和知觉,李白是在被判流放夜郎的途中获赦的,一番大起大落之后突然“中道遇赦”,没有了政治上的压力,还能立刻回家与家人团聚,此时诗人心境应是无比轻松的,归心似箭的情况下,江中险滩和巨礁也就不足为惧了。通过这样一种方法还原诗中所描绘情景的原貌以及诗人作诗时的心境之后,再读此诗就清晰得多,原本一轻舟在三峡行船绝无可能日行千里,但诗人却通过这种无比轻快的夸张异变以及挣脱束缚、相对自由的形式特征,突出他的愉悦心境。还原法的使用离不开关注文本语言,针对不同的文本,其还原的角度也不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并非文本中存在的所有语词都值得被还原,只有那些语境意义与原生含义,即与常规的字典含义或日常通俗含义有较大差异的语词才需要我们关注。大致来讲,孙氏的还原还能分为艺术感觉、审美价值、情感逻辑、历史条件、流派及风格这几部分的还原,具体应用还需视不同类型文本而定。(四)比较法除了以揭示矛盾为突破口、以反推情感为基准点的还原法,孙绍振的比较法也是文本解读的另一种相当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在他与钱理群、王富仁等人共著的《解读语文》中提到:“还原不够用了,就用比较的方法。”在上述几个方法都不足以支撑一个文本解读的工作时,比较法就派上用场了。但是,比较并不是一个让我们退而求其次的方法,它是让我们跳脱出文本解读时单篇、孤立地分析作品的思维局限,站到某一处制高点,从宏观上去比较同时代或不同时代的作品,相互对照地观察个中差异,这样便能弥补用还原法解读作品时无法发现文本更深层次内涵的缺陷。关于比较法,孙绍振虽不能说是首发创新,但也绝对是他的擅用方法。他将比较分为两种,“一是同类比较,二是异类比较。同类比较要容易些,异类比较,需要的抽象力度要高得多。这是因为,比较不同类的作品,要在相似点上进行,这需要撇开各自丰富的属性,仅仅抓住一个共同点,这是需要抽象的魄力的。同类比较,相似点是现成的,比较就相当容易。”再细分比较法,除了同类、异类比较,还有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历史比较、流派比较、风格比较、艺术形式比较。现在我们试用比较法分析文本,以郁达夫《故都的秋》为例,如果孤立地看该文本,并不容易看出它的特点,大多数人读完该名篇,只觉得“很好”,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到底好在哪里?我们找个同类作品进行比较,选取老舍的同样写秋的现代散文《济南的秋天》,同中求异地将二者进行对照解读,矛盾的契机便悄然显现出来了。秋天在郁达夫笔下表现出来是诗意的,开头他就这样写道:“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同样的主题下,老舍所描写的秋也极有温情,倍感诗意:“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个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你到济南来吧。”二者都称赞了秋天的“清”,秋天的“静”,但是细看却不难发现,郁达夫看到的秋,比起老舍的秋更多了一种“悲凉”的蕴味,这种“悲凉”在老舍描绘的秋日里是寻不到半点踪迹的,相反《济南的秋天》给人一种清新明丽、开朗活泼的感觉。这样的对照,不由得让人心生疑问,郁达夫此处把“悲凉”当作秋天之美,到底是作者的无心之笔,还是有意渲染?可不可以将其作为探究点切入解读?有了这个突破口,接下来就好办多了。为了进一步体会郁达夫的“悲凉”,我们再选择这二者均有着墨的对秋之色彩的描写,老舍通篇的秋色都是色调浓艳、明丽动人的,“红袍绿裤的小妞儿”、“那份儿绿色”、“淘气的鸭子”无不显现一种清新愉悦之感,相比之下,郁达夫故都的秋之颜色就暗淡得多了,他不像老舍一般追求鲜艳,反而给人感觉在刻意地逃避鲜艳,他不爱那热情洋溢的玫瑰,对陶然亭朴素淡雅的芦花情有独钟,最喜蓝色或者白色的牵牛花,“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通过对照,不难发现二者对秋天的色彩笔触一个明亮,一个暗淡;一个浓烈,另一个却舒缓。也正是通过比较二者色彩的运用,郁达夫“悲凉”的美学特色才被我们挖掘出来。三、钱理群文本解读方法体系及应用(一)“知人论世”说“知人论世”,最早出自《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原意是指与人交往、相处之道,后来大多数文学批评家在各自所处的文学批评领域都提到过它。古往今来,不同的文人学者对“知人论世”都有自己的理解,虽然他们表述各异,但对其内在意蕴的理解却是一致的,即文学作品与其作者所处时代及人生经历有着很强的相关性。基于这一理论,读者在阅读经典作品的同时,也需要从作者的生平,思想精神,写作动机等方面出发,并将文本投掷于整个大时代背景,对作品的内容及其包含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研究。“知人论世”这一说法,对文学批评界有着深远重大的影响,批评家们在分析一个文本作品的时候,往往都要自觉或不自觉地用上这种方法。然而,就在它盛行到一种程度时,有人站出来指出此法的弊端,此人就是钱理群。钱理群对“知人论世”说颇有心得,不仅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而且运用该方法解读文本的数量也十分可观。在“知人论世”说席卷文学批评领域之后,许多批评家们无意识地陷入了一种机械思维,即无论任何作家所作的任何文学作品,拿到手里无一例外地首先分析作家身世与社会背景,一番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看似深奥难以理解,实则早已脱离了解读文本的初心,与所要分析的文本内容差之十万八千里,导致“知人论世”一开始的实用功能逐渐变弱,转而成为一种为契合意识形态的批评而批评浮夸方式。钱理群就指出:“这些观点根本不符合作品的描写实际,是为了某种政治需要外加的标签。”这一弊端的提出警醒我们,在使用“知人论世”方法时务必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要始终以文本作为分析的基础和中心,只有这样才不会让文本分析走向极端。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知人论世”这一解读方法必定还需要强大的文学素养和相当的学科涉猎范围才能支撑起来,对于普通读者来说难度较大,这里仅作介绍。(二)比较分析法上文介绍了孙绍振的比较法,虽然可以作为文本解读时所能凭借的一股巧劲,但因其理论性较强,专有名词更多,对于大多数普通学生读者来说,尤其是应用于中学课堂的教学时,就显得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不符了。钱理群在运用分析比较法时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没有使用专业晦涩的语言和理论,而是用最简洁明了、最贴近学生读者的认知理解水平的语言去表达他对文学文本的独特理解,不仅能让学生在认知上缩短与作品的距离,真正找到文本分析的契机,还能引导学生从自身感受出发去亲近文本、理解文本,提高对文本审美的体验并作出属于自己的思考。下面介绍钱理群比较分析法的主要方法特征。一是将作家的思想与文本主旨进行比较,深化文本主旨。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被奉为经典,不仅在于文本本身包含的深刻内蕴,还负载了作家寄托于其中的思想体系,而这种思想体系与作家创作文章时的思想是具有直接关联性的,所以,通过对比作家本人的思想精神和包含于文本内容中的意旨,便可以作为另一个切入点丰富我们对文本的解读。钱理群认为,在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时,不仅要读懂文本内涵,体会作品内蕴,同时还要感受到隐藏在作品之下的作家的温度。二是将文学背景与文本内容进行比较,拓宽阅读视野。这种方法与前面所说的“知人论世”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是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融合了比较法,再对文本进行解读分析。设若一部文学作品足够伟大经典,那么其包含的价值肯定是超越作品本身的,不仅是文学价值,它流传下来的永久的艺术魅力也将被历代读者共享。而正是作家丰富的精神和细腻的感触赋予了这样伟大的文学作品最初的生命力,因此,了解作家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他本人的人生历程就成了解读文学文本的必要条件。三是将读者的生活体验与文本情感作比较,丰富情感内涵。用钱理群的话说,“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对话”,语文学科向来最忌空泛,学生之所以感觉语文枯燥无味,抗拒文本解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并不了解作者,提到鲁迅、老舍等作家,仅存在脑海里的只有几部作品的名字,对作家本身确实完全陌生的,这问题或许不全出在学生本人,或是教师、教材和现行考试制度的共同责任。所以,无论是文本解读教学还是单纯满足自己的阅读需要,都应该抱有一种自觉亲近文本、亲近作家的意识,将自身实际与文本情感进行比较,找到之间的契合点,才能更好地体验文本情感。四、文本解读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思考上文所提及的两位学者,都是国内文学文本解读领域的领军人和开拓者,理论方法之所以被创造发明出来,为的就是让我们能够科学地、正确地认识文本内涵,帮助我们更好地对文本进行全面解读。在做文本解读时,一篇文本拿到手,并不是无目的地阅读的,而是要深入文本中心,与内容进行对话,与作者对话,以期体会作品的思想内蕴,欣赏文学之美。那么要选用何种方法作为钥匙,打开文学文本之门,体会其中的秘秒之处呢?我以为此处不应有绝对的定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并不适用于文本解读领域,因为文本解读本来就鼓励多元化,提倡“二式二度”。首先是提倡立体式的解读,我们总说看问题的时候要点线面结合,争取面面俱到,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文本解读,“点”在文本中对应的就是某个字词,“线”是这些字词串起来形成的语句,“面”则是将所有字词、语句包容其中的整体意境或背景,在解读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点与点、线与线、面与面之间的联系,更要从这所有零散的元素中引申出交集,多角度、多侧面地构建文本解读的立体模型。其次是提倡纵深式的解读。语文课堂上,针对一篇文本,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高效而保质地教会学生怎么读、作何解,这对语文教师来说,任重道远,对学生来说,同样也是知识汲取过程的考验。所谓“高效”,是要在限定时间里将一篇文本“点线面”分别的含义及之间的联系说尽道明,而“保质”就是在“高效”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出隐藏于点面之下的更深层的文本意蕴,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作出的引导和学生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如今的教学方式都存在一种通病,就是过度依赖教参,无论师生。教参是作为一种辅助性工具存在的,旨在为一篇文本的解读提供多个侧面的角度以作参考,这种“参考”的意义是帮助师生拓宽思维,启发师生更深入地对文本进行独立思考,未曾想教参大量出现在市面上却造成了如今这种“反辅为主”的局面,师生以教参给出的答案作为文本解读的标准,停留于文本解读的表面浅尝辄止,直接导致了中学文本解读课堂的粗鄙浅薄。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提倡纵深式的文本解读是很有必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解读文本的时候不要只满足于发现句段的表面涵义,还要有独立思考能力和钻研精神,尽可能充分地挖掘出冰山一角之下的文本意蕴全貌,更透彻、更全面地完成对文本的解读。此外,还应提倡有宽度、有创新度的文本解读。宽度决定的是对文本作出的解读的格局大小,与前文提及的“纵深式”关系紧密,如果一位语文教师的学术涉猎足够广泛,在解读文本的同时还能做到旁征博引,借助各种资料辅助、加深对文本的认识,这就是有宽度的解读。创新度则可谓是一个文本解读中的点睛之笔,对一篇文本的解读不一定非要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