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培训《发展心理学》课件_第1页
心理咨询师培训《发展心理学》课件_第2页
心理咨询师培训《发展心理学》课件_第3页
心理咨询师培训《发展心理学》课件_第4页
心理咨询师培训《发展心理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1发展心理学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婴儿期的心理发展☆☆☆☆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发展☆☆☆第四节:童年期的心理发展☆☆☆第五节:青春发育期的心理发展☆☆第六节:青年期的心理发展☆第七节:中年期的心理发展☆第八节:老年期的心理发展☆23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以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心理发展的规律。

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心理发展的概念和性质4(一)心理发展的内涵

心理发展的含义广义狭义心理的种族发展:

心理的种系发展:

个体心理发展:

是指动物种系演进过程中的心理发展是指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心理发展比较心理学(动物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

研究它的学科领域51.整体性2.社会性3.活动性4.规律性():(1)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2)方向性和顺序性(3)不平衡性

(二)心理发展的性质6(一)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

1.年龄特征

2.年龄阶段的根源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7(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1)心理发展的动因问题: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2)心理发展过程的问题: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3)心理发展的动力问题: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4)关键期问题8第二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和特殊性(一)功能: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二)特殊性:发展性(从新生儿到老年人)9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方式

优点缺点

横向①适用性②时效性①人为的联结性②组群效应纵向①能够系统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②能够揭示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①时效性较差②被试者容易流失③可能出现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交叉把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设计相结合的一种研究设计(取长补短)10三、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不考)(一)跨文化比较研究(二)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三)研究方法的整合(四)训练研究和教育实验越来越受重视11第三单元心理发展的动因(必考)一、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其主要观点如下:1.心理发展是受遗传因素决定的;2.心理发展过程只是这些先天内在因素的自然显现;3.环境(包括教育)只起一个引发的作用,最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因素的自我显现而已;代表人物:高尔顿12第三单元心理发展的动因二、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其主要观点如下:1.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2.片面地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3.否认遗传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代表人物:华生13第三单元心理发展的动因三、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心理发展(二因素论)其主要观点如下:1.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的2.把遗传和环境视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同等成分;看作两种各自孤立存在的因素;3.企图揭示各因素单独发挥作用的程度;14第三单元心理发展的动因四、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1.观察学习2.替代性强化其主要观点如下:代表人物:班杜拉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模仿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榜样示范作用和观察模仿学习15第三单元心理发展的动因五、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理论观点:文化-历史理论、高级心理机制标志、语言质变作用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代表:维果茨基(前苏联):16第三单元心理发展的动因六、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一)儿童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二)认知发展本质的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

图式----同化---顺应---平衡(三)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四)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平衡化代表人物:皮亚杰17第四单元心理发展过程一、心理发展的连续论二、心理发展的阶段论三、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心理发展中的量变、质变关系四、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18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阶段特征和主要成就感知运动阶段(0-2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前运算阶段(2-6、7岁)运用简单的符号思维思考事情①泛灵论②自我中心③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④思维不可逆⑤未掌握守恒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具有守恒性、脱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及以后)(1)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2)能进行假设——演绎推理1、以认知结构发展特点为标准划分192.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年龄阶段阶段主要发展任务人格特征婴儿前期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希望品质婴儿后期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意志品质幼儿期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目标品质童年期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能力品质青少年期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诚实品质成年早期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爱的品质成年中期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关心品质成年后期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感智慧、贤明品质20艾里克森划分年龄阶段的特点:心理发展阶段是从出生到衰亡整个人生历程的划分横向人格发展动态过程,人各维度上成功与不成功两极之间具体变化个体一生发展是连续一生的渐进发展进程,先前的各阶段发展得好与不好,会影响以后的发展阶段21第五单元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一、内动力:人类所具有的自生成、自发展的心理动力。二、外动力:家庭和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和教育作用三、内动力和外动力的相互作用。良性互动的结果形成新质的发展动力,这才是制约并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动因22第六单元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儿童早期发展对毕生发展的关键意义对毕生心理发展的质量有重要影响是独特的发展时期既迅速又显著对环境改善和负面影响最为敏感23第六单元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关键期: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习得某种知识和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错过了这个时期有关方面的发展会出现障碍,且难以弥补。关键期是特定学习机会的一段时间的“窄窗口”敏感期:儿童在某个时期学习某种知识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某些方面发展迅速的时期,错过了敏感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发展比较缓慢。敏感期是特定学习机会的“宽窗口”。24第七单元发展心理学简史诞生的思想基础:人本主义思想和儿童教育的需求诞生的研究基础:达尔文的《一个婴儿的传记》(1876)德国普莱尔:《儿童心理》1882(诞生标志)儿童心理的发展:霍尔、荣格、艾里克森25练习题单选:1.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

)A.情绪B.动作C.后天的经验D.先天的经验单选:2.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

)A.人群中每个人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B.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C.心理过程的发展速率不一样D.人一生各个阶段智力发展的速率不同多选:3.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儿童习得社会行为的主要方式是(

)A.观察学习B.替代性强化C.机体成熟D.社会环境BBAB26单选:4.前运算阶段的年龄是(

)A.0-2岁B.2-7岁C.12以后D.6-12岁单选:5.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A.班杜拉B.维果茨基C.普莱尔D.皮亚杰BC27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28第二节婴儿期的心理发展(0-3岁)第一单元新生儿的发展第二单元婴儿生理和动作的发展第三单元婴儿的学习第四单元婴儿的认知发展第五单元婴儿的言语发展第六单元婴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2930第二节婴儿期的心理发展(0-3岁)婴儿期的年龄范围是0-3岁。这个时期的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都非常迅速,是人生发展的第一个非常重要的历程。31第一单元新生儿的发展产前期(约280天)胚种期(0-2周)、胚胎期(3-8周)胎儿期(9-38周)3233新生儿:出生到1个月的婴儿一、新生儿的反射行为无条件反射:第一类反射:生存反射(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定向放射)第二类反射:原始反射(抓握反射、行走反射、游泳反射、围抱反射、巴宾斯基反射)34二、新生儿的生活行为模式睡眠-觉醒周期模式睡眠不规律可能是出现某种异常问题的征兆。35第一单元新生儿的发展三、新生儿的心理发生以感觉的产生为指标以无条件反射为指标以出现明确而稳定的条件反射为指标总之,可以将新生儿期看作是心理发生的时期36第二单元婴儿生理和动作的发展一、婴儿大脑的可塑性、可修复性37383940意义心理发展的源泉心理发展水平的指标使婴儿获得探究环境的新手段和主动权促进婴儿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二、婴儿的动作发展41二、婴儿的动作发展主要动作发展手的抓握技能和独立行走遵循:头尾原则、近远原则、大小原则影响因素:成熟程度、刺激物的支持、环境提供的动作活动机会、探究愿望、抚养方式等42大动作的发展是按照从头部到躯干再到四肢的顺序发展的。个体首先是头部和躯干部分的发展,随后是爬、走等自主位移动作的发展,最后才是跑、跳及其其他动作的发展大动作技能的发展4344454647第三单元婴儿的学习一、模仿学习模仿是婴儿的一种天生学习能力48婴儿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最早是对喂奶姿势做出食物性条件反射二、条件反射学习方式49三、偏好新颖刺激的学习形式呈现新刺激,反应强度提高(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方法)喜新厌旧.习惯化:随着对刺激的熟悉,人们越来越注意不到这种刺激。去习惯化:熟悉的刺激发生变化,使人们再次注意刺激。50一、婴儿感知觉的发展婴儿感觉的发展视觉技能:视觉集中、视觉追踪运动、颜色视觉等听觉技能:听觉辨别能力、语音感知、音乐感知等第四单元婴儿的认知发展51婴儿知觉的发展模式知觉:偏爱人脸(范兹:视觉偏爱程序)深度知觉:约从六个月开始具有(吉布森:视觉悬崖装置)一、婴儿感知觉的发展跨感觉通道的知觉:手眼协调和视听协调5253二、婴儿注意和记忆的发展婴儿的注意内容的选择性(转头):受刺激物外部特征的制约受知识经验的支配受言语的调节和支配54第四单元婴儿的认知发展婴儿的记忆(胎儿末期)12个月以前: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12个月以后:表象记忆和词语记忆二、婴儿注意和记忆的发展55情绪记忆:是对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的回忆,这种回忆出现的比较早。例如刚出生的宝宝已经出现快乐情绪的记忆,因为婴幼儿对带有感情色彩的东西,容易记忆动作记忆:是指宝宝记住自己的运动或动作,宝宝最早出现的是动作记忆。比如有一个小宝宝把奶瓶扔进浴盆,瓶子落入水的时候,发出的溅波声让她觉得很有趣,于是记住了这件有趣的事,当同样的场景出现时,原有的记忆就提醒她重复这个动作。56表象记忆:是指根据具体形象来记住各种材料。2个月的宝宝已经能够认识奶瓶了,妈妈一把奶瓶放在她的嘴边,她就笑着张开嘴巴,有时候还轻轻地眨巴着。这就是婴儿的形象记忆。宝宝认识妈妈,知道谁是自己熟悉的人,谁是陌生人,这就是形象记忆的表现。词语记忆:词语记忆以语言材料作为记忆的内容,这种记忆在宝宝掌握语言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因为语言比较抽象,所以宝宝的词语记忆发展也最晚,并且要求宝宝的语言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够出现词语记忆57三、婴儿加工信息和解决问题(不考)9-12月:食品、动物归类8-11月:尝试行为和策略发展58第五单元婴儿的言语发展一、婴儿的发音学话萌芽阶段:听起来像说话,没有明确意义婴儿发音的阶段性简单发音阶段:基本韵母为主,很少有声母连续音节阶段:多音节发音59最初的发音呈现出普遍的规律真正掌握母语的各种发音,要到第一批词出现时才能开始3岁左右的婴儿基本上能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婴儿发音的特点60二、婴儿词汇的发展词汇量的发展从熟悉的事物的名称开始,如人、事物、玩具等理解的词义与成人不尽相同,扩大、缩小词义等掌握词汇的特点1-1.5岁:第一批词汇,50至60个左右3岁:1000个左右61三、婴儿句子的发展从单词句到多词句从简单句到复合句62四、婴儿与成人之间的言语交往(不考)婴儿与成人之间的前言语交往利用手势,将注意引向特定物体或事件婴儿与成人言语交往说出知道的内容,表达愿望及要求63成人与婴儿的言语交往策略:把孩子看作是对话的交谈对象;对话应辅以姿势、游戏、演示、示范等活动;进行问答式对话;将单词句和双词句加以扩展和引申内容:贴近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一般限于眼前的事物交流技能:诱导注意,叫名字、运用感叹词、调整说话语速语用技巧:句子简短,基本合乎句法;语速慢,增加停顿,话语多重复64五、语法的获得(不考)3岁末:基本上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1.5-2.5岁:是掌握母语基本语法的关键期65第六单元婴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一、婴儿的气质情绪性:情绪反应突出,负面情绪反应占优势活动性:积极探索周围环境,乐于从事运动性游戏冲动性:情绪反应强烈,极易冲动,不稳定而又多变社交性:具有强烈的社会交往要求,主动和他人交流婴儿的气质类型按活动特性划分(巴斯等)66婴儿的气质类型按三种类型划分(托马斯和切斯)一、婴儿的气质发展缓慢型:对环境变化适应缓慢、情绪常不甚愉快容易抚养型:生活规律、节奏明显、容易适应新环境抚养困难型:生理节律、生活规律性差、负面情绪多67出生后第一年,气质的稳定性连续增长中等程度的稳定性婴儿气质的稳定性特征一、婴儿的气质婴儿气质的可控性和可变性及其与教养的关系(不考)不同气质类型的婴儿对早期教育的适应性和要求不同“拟合优化模式”:以符合其气质发展需要的方式,鼓励并促进婴儿表现出更多的恰当行为68婴儿兴趣的发展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出生至百日前后)相似性物体再认知觉阶段(半岁前后)新异性事物探索阶段(1岁前后)二、婴儿基本情绪的发展69婴儿的社会性微笑自发性微笑阶段(0-5周)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1月-6月):社会性刺激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熟悉人和陌生人的声音和面孔70婴儿的社会性哭泣自发性的哭:生理反射性哭应答性的哭:向抚养者表达需要的信号主动操作性的哭:从经验中学到的哭婴儿啼哭的5种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聊71分离焦虑最初阶段:啼哭、悲伤,拒绝陌生人、抗议第二阶段:希望破灭、减少啼哭,情感冷漠第三阶段:寻找可亲近的人,企图适应新的环境72情绪是婴儿早期适应环境的首要心理承担者情绪是激活婴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驱动力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功能情绪对婴儿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不考)73三、婴儿的社会性依恋依恋是婴儿与特定对象之间的情感联接,最多发生在母婴之间依恋发展阶段(鲍尔比)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个月)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选择地对人反应(3-6个月)第三阶段:特殊情感连接阶段(6个月-3岁)把母亲作为安全的基地第四阶段:互惠关系形成阶段,能把母亲当作交往的伙伴,能接受母亲的暂时离开74婴儿依恋的类型安斯沃斯:陌生情景法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表现分为不同的类型:三、婴儿的社会性依恋安全型依恋(占65—70%)回避型依恋(占20%)反抗型依恋(占10—15%)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回避型和反抗型均属消极的不安全型依恋。75衡量婴儿期母亲教养方式的三个标准反应性—情绪性—社会性刺激早期教育对依恋的影响(不考)早期社会性依恋的重要意义人格特征个体内在工作模式76四、婴儿自我的发展主体我的自我意识客体我的自我意识

(客体我自我意识的出现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次飞跃)促进婴儿自我的健康发展婴儿自我的发展过程77练习题单选:1.(

)是各种认知能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A.婴儿期B.幼儿期C.童年期D.少年期多选:2.婴儿12个月以前的主要记忆包括(

)A.动作记忆B.情绪记忆C.形象记忆D.词语记忆多选:3.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包括(

)A.头尾原则B.反射原则C.大小原则D.近远原则AABACD78多选:4.婴儿的气质按活动特性划分(

)A.情绪性B.活动性C.冲动性D.社交性多选:5.婴儿依恋的类型包括(

)A.安全型依恋B.回避型依恋C.反抗型依恋D.抵抗型依恋单选:6.婴儿在(

)开始,就有深度知觉A.9个多月B.5个多月C.6个多月D.7个多月ABCDABCC79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发展第一单元幼儿的游戏第二单元幼儿的认知发展第三单元幼儿言语的发展第四单元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8081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发展幼儿期的年龄范围是3-6、7岁,这个时期儿童心理发展仍属于快速发展的阶段。82第一单元幼儿的游戏一、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主导认知和社会性发展在游戏中学习是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83二、对游戏的理解和解释古典游戏理论现代游戏理论

精力过剩论重演论

精神分析学派论:调节情绪、释放压力、补偿愿望认知学派理论:练习巩固能力、创造最近发展区84规则性游戏:游戏规则外显,童年及以后为主三、游戏的发展85四、幼儿期象征性游戏的特点主题游戏代替物虚假游戏情景富有创造性动机重在活动过程86五、游戏的社会性发展87是幼儿的精神寄托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渠道是幼儿之间社会交往的最佳园地是幼儿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载体六、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88第二单元幼儿的认知发展一、幼儿记忆的发展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无意识记忆为主,有意识记忆发展较迅速形象记忆为主,词语记忆逐渐发展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同时发展并相互作用89儿童的记忆策略的发展基本没有记忆策略:5岁以前经指导能够运用记忆策略:5-8、9岁主动自觉地运用记忆策略,10岁以后稳定发展幼儿后期能运用的主要记忆策略:视觉“复述”--复述--特征定位90二、幼儿思维的发展具体形象性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思维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可塑性、动态性)幼儿认知发展的趋向性近-远表-里片面-比较全面浅-深自我中心现象: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91“三山”实验92逻辑思维初步发展(开始萌芽)

幼儿所提问题类型的变化幼儿概括能力发展幼儿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幼儿最初的推理是转导推理对熟悉事物的简单推理93第二单元幼儿的认知发展三、幼儿想象的发展(不考)无意想象经常出现,有意想象日益丰富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幼儿的创造想象会得到显著发展(新颖性-神奇性-超越性-指向未来)94第三单元幼儿言语的发展一、言语发展对儿童人际交流的重要意义语言是儿童人际交流的工具言语是有助于儿童适应环境的重要工具在儿童超越具体环境,进入新的境界过程中,言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言语发展是幼儿期心理发展的助推器9596二、幼儿词汇的发展词汇数量的增加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3岁,一千个左右;

6岁,三千个左右

7岁,四千个左右3-4岁增长最快,平均每天增加数个词97词类范围的扩大二、幼儿词汇的发展先实词,再虚词、动词、形容词。幼儿期的儿童已经可以掌握各种最基本的词类。98词义的深化幼儿期掌握词汇的特点消极词汇和积极词汇的消长儿童真正理解和正确使用词汇的指标理解词使用词99三、理解句子的策略理解句子的策略语义、词序、非言语策略掌握句法结构的发展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从简单句到复杂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从无修饰语发展到有修饰语100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从情景语向连贯语发展独白语与连贯语的发展是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101五、语用技能的发展早期沟通的手势听的语用技能说的语用技能对影响有效沟通的情境因素十分敏感对同伴的反馈易于作出积极的反应能够有效地参与谈话102第四单元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一、个性的初步形成显示出较明显的气质特点表现出一定的兴趣爱好差异表现出一定的能力差异最初的性格特点的表现103二、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自尊是最值得重视的幼儿情绪体验,是自我对个人价值的评价和体验。自尊感随年龄的增长而迅速发展自尊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以后的情绪发展和适应性影响儿童自尊的因素父母的教养方式同伴关系因素104三、幼儿期儿童认同的发展认同及其对儿童发展的意义带给儿童以归属感和成就感认同使儿童获得榜样的力量和发展的力量认同对儿童的性别意识和道德意识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105幼儿期儿童认识的对象

父母、教师、喜欢的叔叔及阿姨、较大年龄差的哥哥、姐姐富有“心理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对象106四、儿童发展的第一逆反期年龄:3-4岁反抗对象:主要是父母,其次是其他养育者107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积累的心理资源构成发展的驱动力,趋向新的发展阶段第一逆反期的发展特点有其特殊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表现心理需求:实现自我价值感,我长大了行为表现:参与成人的生活活动,自认为别人能干的事自己也能干108父母应对措施认识第一逆反期是儿童发展的正常现象正确认识幼儿期矛盾焦点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地帮助儿童109练习题单选:1.()是幼儿的主导活动A.学习B.游戏C.运动D.想象单选:2.()是幼儿期的游戏特点A.机能游戏B.象征性游戏C.规则游戏D.机动游戏多选:3.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两个主要发展趋势是()A.从对白语到独白语B.从独白语到对白语C.从连贯语到情景语D.情景语到连贯语BBAD110多选:4.幼儿期儿童认同的对象包括()A.父母B.教师C.弟弟妹妹D.大哥哥单选:5.第一逆反期,幼儿反抗的对象主要是()A.父母B.教师C.伙伴D.哥哥姐姐ABDA111第四节童年期的心理发展第一单元儿童期的学习第二单元童年期的认知发展第三单元童年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1122021/10/10星期日第一单元儿童期的学习五、学习促进小学儿童心理积极发展一、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二、教和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三、小学儿童的学习逐渐转向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四、“学会学习”是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小学儿童学习的一般特点:1132021/10/10星期日第二单元儿童期的认知发展一、记忆的发展学龄儿童的主要记忆策略有:复诵策略:大部分童年期儿童都能自发运用组织策略:归类系统化策略:按体系关系整理组成知识系统帮助记忆巧妙加工策略:联想、谐音、拆分、重组1142021/10/10星期日二、童年期思维的发展童年期儿童思维的基本特征思维的本质特征:具体运算阶段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思维类型变化的转折年龄在9-10岁,即小学中年级阶段1152021/10/10星期日阶段思维形式特点幼儿期具体形象性思维1.具体形象性思维

2.逻辑思维开始萌芽童年期具体运算阶段1.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

2.从具体形象思维想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是思维的主导类型发生质变的过程

3.转折年龄在9-10岁,小学中年级阶段少年期形式运算阶段1.思维形式摆脱了具体内容的束缚

2.假设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1162021/10/10星期日思维形式的发展推理能力的发展演绎、归纳、类比(发展水平低于演绎和归纳)概括能力的发展直观形象水平:外表直观形象形象抽象水平:外部直观and内部本质初步本质抽象水平:本质特征and内在联系词语概念的发展1172021/10/10星期日新的思维结构形成掌握守恒6-8岁:数概念和长度7-9岁:液体和物质8、9岁-10岁:面积和重量11-12岁:容积形成守恒概念的推理方式形成守恒概念的推理方式可以分为三种:恒等性、可逆推理、两维互补推理1182021/10/10星期日自我中心表现和脱自我中心阶段4-7岁儿童具有自我中心现象9岁以后基本上摆脱了自我中心的影响8岁儿童处于脱自我中心化的转折时段儿童的自我中心式表现是脱自我中心化的过程,是认知发展机制的转折1192021/10/10星期日第三单元儿童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评价包括多个方面社会支持因素对儿童自我评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同学的作用最重要对自我价值的评价与情感密切联系小学儿童自我评价与学业经验、同伴交往、自信心等都有密切关系自我评价能力的特点:1202021/10/10星期日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延迟满足(罗腾伯格)影响因素认知策略(转移注意)榜样的作用家庭教育1212021/10/10星期日二、道德发展道德情感的发展道德认知的发展前道德--他律道德--自律道德道德行为的发展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攻击行为是指针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其基本要素是伤害意图欺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攻击行为,其主要类型包括:直接身体欺负;直接言语欺负;间接欺负1222021/10/10星期日三、童年期的同伴交往童年期同伴交往的重要意义是童年期集体归宿感的心理需求促进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增进良好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1232021/10/10星期日同伴交往中的人气特点:受欢迎的儿童不受欢迎的儿童受忽视的儿童影响儿童是否受欢迎的基本因素是儿童本人的社会交往能力1242021/10/10星期日四、友谊的发展(高级形式)友谊对童年期儿童的重要性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第一阶段(约3-5岁):短期游戏伙伴关系第二阶段(约6-9岁):单向帮助关系第三阶段(约9-12岁):双向帮助关系(功利性)第四阶段(约12岁以后):亲密而又相对持久1252021/10/10星期日影响选择朋友的因素相互接近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人格尊重、心理和谐并相互敬畏1262021/10/10星期日五、家庭人际关系对儿童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亲子关系的发展变化直接交往时间明显减少父母教养关注重点的转移父母对儿童控制和儿童自主管理的消长变化:父母控制(6岁以前);共同控制(6-12岁);儿童控制(12岁以后)1272021/10/10星期日五、家庭人际关系对儿童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童年期亲子关系的特点

家长的素质决定亲子关系的质量1282021/10/10星期日六、儿童人际交往的发展变化趋势儿童与父母: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与同伴:随年龄的增长而快速上升与教师:小学中年级以前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之后一直维持在交往比率的20%左右1292021/10/10星期日练习题多选:1.学会学习包含的要素是(

)A.学会思考B.学会合理安排和分配时间C.学会学习方法D.复述策略多选:2.儿童记忆的策略包括(

)A.复诵策略B.组织策略C.巧妙加工策略D.系统化策略多选:3.形成守恒概念的推理方式包括(

)A.恒等性B.守恒性C.可逆推理D.两维互补推理ABCABCDACD1302021/10/10星期日单选:4.受欢迎的儿童不包括(

)A.沉默寡言B.学习成绩好C.独立活动能力强D.乐于助人多选:5.童年期概括水平包括(

)三个阶段A.直观形象水平B.形象抽象水平C.初步本质抽象水平D.逻辑思维水平AABC1312021/10/10星期日第五节青春发育期的心理发展第一单元少年期的生理发育加速第二单元少年期的认知发展第三单元少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第四单元少年期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1322021/10/10星期日第一单元少年期的生理发育加速身体成长加速:身高、体重生理技能发育加速性的发育和成熟加速一、生理发育加速1332021/10/10星期日第一单元少年期的生理发育加速二、青春发育期提前的趋势三、容易出现的身心危机心理生物性紊乱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偏差1342021/10/10星期日第一单元少年期的生理发育加速四、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心理断乳与精神依托之间的矛盾心理封闭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1352021/10/10星期日第二单元少年期的认知发展记忆广度达到一生中的顶峰初中阶段的成绩是一生中最高(11.04)对各种材料记忆的成绩都达到高值一、记忆的发展1362021/10/10星期日二、思维的发展形式运算阶段思维的特点思维形式摆脱了具体内容的束缚假设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抽象逻辑推理能力显著发展第二单元少年期的认知发展1372021/10/10星期日第三单元少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一、少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少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第二飞跃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深切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强烈关系自己的个性成长有很强的自尊性1382021/10/10星期日第三单元少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二、情绪的变化情绪和心境的发展呈现出动态的发展趋势青春早期消极情绪较多,稳定性较差,青春后期起伏变化趋缓情绪变化的特点烦恼增多:个人形象、社会地位和个人尊严、与父母情感疏离孤独感、压抑感增强1392021/10/10星期日第三单元少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三、少年期的自我中心性特点独特自我:将自我的情绪、情感体验扩大化、绝对化假想观众:在心理上“制造想象中的观众”1402021/10/10星期日第三单元少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四、第二逆反期反抗心理: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强加的力量和父母的控制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少年期逆反期的表现为独立自主意识受阻而抗争为社会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满而抗争观念上的碰撞1412021/10/10星期日反抗的主要对象:父母,但也具有迁移性反抗的形式:外显行为上的激烈抵抗将反抗隐于内心,以冷漠相对第一、二两个逆反期的异同第三单元少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四、第二逆反期1422021/10/10星期日第三单元少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四、第二逆反期帮助少年儿童顺利度过叛逆期父母要认识和理解逆反期对心理发展的意义父母要正确面对儿童逆反期这一客观现实父母要理解少年期多重矛盾的焦点所在父母必须正视少年儿童独立自主的需求1432021/10/10星期日第四单元少年期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不考)一、网络成瘾不由自主的强迫性网络使用在网络游戏中获得强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一旦停止网络游戏会出现心理和生理方面明显或严重的不良反应在网络游戏中所获得的虚拟感受反过来会强化无限上网的欲望,造成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网络成瘾者的主要表现1442021/10/10星期日网络行为表现出一定的发展过程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第四单元少年期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一、网络成瘾网络游戏本身的特征青少年本身的特点及个体的人格特征家庭不良和学校压力过大1452021/10/10星期日第四单元少年期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二、青春期精神分裂症三、自杀倾向

四、反社会行为与青少年犯罪1462021/10/10星期日

练习题单选:1.人的记忆广度达到人生中的顶峰是在(

)A.青年期B.童年期C.少年期D.幼儿期单选:2.少年期的思维发展水平属于(

)A.具体运算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感知运动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多选:3.少年期情绪变化的特点包括(

)A.烦恼增多B.易发脾气C.孤独感

压抑感增强D.抑郁CDAC1472021/10/10星期日多选:4.少年叛逆期的表现包括(

)A.为独立自主意识受阻而抗争B.为社会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满而抗争C.观念上的碰撞D.动作和行事不自由而抗争多选:5.少年期的自我中心性包括(

)A.独特自我B.假想自我C.假想观众D.以自我为中心ABCAC1482021/10/10星期日第六节青年期的心理发展第一单元青年期的一般特征第二单元青年期的认知发展第三单元青年期的社会性发展1492021/10/10星期日1502021/10/10星期日第一单元青年期的一般特征一、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二、进入成人社会,承担社会义务三、生活空间扩大四、开始恋爱、结婚1512021/10/10星期日第二单元青年期的认知发展二、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一、青年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二元论阶段相对性阶段约定性阶段1522021/10/10星期日青少年思维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表现:随年龄增长而迅速发展,发展速度比小学儿童快得多自我监控能力具有良好的计划性、准备性、方法性和反馈性青春初期的思维自我监控能力已经接近成人水平第二单元青年期的认知发展三、思维监控能力的发展1532021/10/10星期日第三单元青年期的社会性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概念的特点自我概念的抽象性日益增强自我概念更具组织性和整合性自我概念的结构更加分化1542021/10/10星期日自我概念认识水平提高的主要途径第三单元青年期的社会性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概念是自我认识发展的内动力透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通过对同龄人的认同感来认识自己1552021/10/10星期日第三单元青年期的社会性发展二、确认自我认同感是青年期的重要发展任务自我分化是把整体的我分化为“主体我”和“客体我”。通过自我接纳和自我排斥达到自我认识的整体统一不能确立自我同一感艾里克森认为青年期自我同一感的确立是自我分化和整合统一的过程1562021/10/10星期日第三单元青年期的社会性发展解决自我同一感危机的方式确立-延续-封闭-混乱(扩散)二、确认自我认同感是青年期的重要发展任务艾里克森认为青年期自我同一感的确立是自我分化和整合统一的过程1572021/10/10星期日第三单元青年期的社会性发展同一性征候群同一性认识过剩选择的回避和麻痹状态与他人距离失调时间前景的扩散(时间意识障碍)勤奋感的丧失否定的同一性选择延缓偿付期:暂缓履行成人责任和义务的机会既是社会的延缓,也是心理上的延缓二、确认自我认同感是青年期的重要发展任务1582021/10/10星期日第三单元青年期的社会性发展三、青年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青年期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稳定时期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价值观是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部尺度1592021/10/10星期日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的因素第三单元青年期的社会性发展三、青年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受个体成熟因素的制约受社会背景和文化条件的制约受家庭教育环境的制约个体的自我调节因素社会历史事件和个人遭遇的非规范事件的影响1602021/10/10星期日第三单元青年期的社会性发展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柯尔伯格)水平一:前习俗水平:阶段1-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2-功利取向水平二:习俗水平:阶段3-“好孩子”取向阶段4-“好公民”取向水平三:后习俗水平:阶段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6-普遍道德原则取向

六、道德认知-道德推理的发展1612021/10/10星期日练习题多选:1.影响青少年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因素包括(

)A.社会文化因素与智力水平B.领会和掌握知识的广度

深刻性和系统性C.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D.个体思维品质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单选:2.青少年的延缓偿付期是一种(

)延缓A.身心的B.心理的C.社会的D.既是心理的,也是社会的多选:3.青年期的思维发展分为(

)三个阶段A.二院论阶段B.相对性阶段C.约定性阶段D.发散性阶段BCDDABC1622021/10/10星期日多选:4.同一性候群的特点包括(

)A.与他人距离失调B.勤奋感的丧失C.时间意识障碍D.选择的回避和麻痹状态单选:5.解决自我同一感危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