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四川省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高三下第一次测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四川省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高三下第一次测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四川省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高三下第一次测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四川省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高三下第一次测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四川省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高三下第一次测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四川省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高三下第一次测试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面是探究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设计思路,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方法1:纯合显性雌性个体×纯合隐性雄性个体→F1方法2:纯合隐性雌性个体×纯合显性雄性个体→F1结论:①若子代雌雄全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②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③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④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A.“方法1+结论①②”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B.“方法1+结论③④”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C.“方法2+结论①②”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D.“方法2+结论③④”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2.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根据杂交结果可知,本实验中植物的花色至少受对等位基因的控制。A.2对 B.4对 C.3对 D.6对3.将两种仓库害虫拟谷盗和锯谷盗共同饲养于面粉中,两者数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A.拟谷盗种群增长速率的最大值出现在第50天以后B.拟谷盗种群似“S”型增长,其增长受种内斗争因素制约C.拟谷盗种群和锯谷盗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D.调查拟谷盗和锯谷盗种群数量可采用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4.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部分DNA片段进入R型菌内并整合到R型菌的DNA分子上,使这种R型菌转化为能合成荚膜多糖的S型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R型菌转化为S型菌后,其DNA中嘌呤碱基总比例发生改变B.整合到R型菌内的DNA分子片段能表达合成荚膜多糖C.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与TMV感染实验两者的实验设计思想一致D.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5.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线粒体膜上均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B.主动运输可使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异加大C.叶肉细胞吸收Mg2+所需的ATP不会来自光反应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主要位于拟核DNA上6.大豆中含有大豆异黄酮,其分子结构与人体雌激素相似,进入人体后能发挥微弱的雌激素效应。下列有关大豆异黄酮作用的推测,错误的是()A.能与人雌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B.可缓解雌激素水平降低者的症状C.可能作用于下丘脑的雌激素受体D.会引起垂体分泌更多的促性腺激素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模式生物是科学家选定的用于研究具有普遍生命规律的生物,如果蝇、酵母菌、小鼠等。某一果蝇新品系,圆眼和棒眼是关于眼型的一对相对性状,现用一只圆眼果蝇和一只棒眼果蝇进行杂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圆眼♀:圆眼♂∶棒眼♀∶棒眼♂=1∶1∶1∶1(不考虑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的情况)。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果蝇作为遗传学模式生物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相对性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现有纯合圆眼和纯合棒眼雌雄果蝇若干只,请设计杂交实验,以确定控制果蝇眼型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研究发现控制圆眼和棒眼的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以题中所述F,为实验材料,请设计一次杂交实验,确定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下表是某山区在农田退耕后,第1.10及20年的群落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类型1年群落10年群落20年群落优势种物种数优势种物种数优势种物种数草本青蒿262418灌木9马桑1613乔木111松树23(1)20年间,发生在退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经历了__________三个阶段。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群落演替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20年间,该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用样方法调查优势种的种群密度时,为减小调查误差,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3)20年间,退耕农田上的植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分层现象越来越明显,这种变化提高了__________。(4)我国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系统退化问题。请从生态功能的角度分析,退耕还林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科学家发现,单独培养的大鼠神经元能形成自突触(见图甲)。用电极刺激这些自突触神经元的胞体可引起兴奋,其电位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神经元产生和维持-68mV膜电位的主要原因。(2)胞体受刺激后,电位变化出现第一个峰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此时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至轴突侧支的突触小体,引起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胞体膜(突触后膜)上_____________结合,引发新的神经冲动,产生第二个峰值。(3)谷氨酸也是一种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能使带正电的离子进入神经元,导致其兴奋。利用谷氨酸受体抑制剂(结合上述实验),证明大鼠自突触神经元的神经递质是谷氨酸。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回答有关微生物的问题.Ⅰ、凝乳酶是奶酪生产中的关键性酶.培育产高酶活力凝乳酶微生物菌种是目前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图1为产高酶活力凝乳酶的枯草芽孢杆菌培育过程.(1)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是__________.A.休眠体B.营养繁殖体C.孢子D.营养体(2)图1所示的b过程的目的是为__________,接种用的平板培养基在制备时需注意的是__________.A.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进行倒平板B.倒好的培养基和培养皿要进行高压灭菌处理C.等到平板培养基冷却凝固后才可以盖上培养皿的皿盖D.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10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Ⅱ、在35℃、40分钟内能凝固1mL10%奶粉所需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图2表示图1中提取得到的各种凝乳酶活力检测结果.(3)据图2所示,酶催化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__组,而各组酶催化能力存在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4)A2、A5组酶活力与A0组芽孢杆菌相同,两位同学对此做出了推测:①同学甲:A2、A5组芽孢杆菌可能未发生基因突变,用__________技术检测即可证实.②同学乙:A2、A5组与A0组酶活力虽然相同,但也可能存在不同的基因突变,理论上的解释是__________.11.(15分)2008年5月4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造成唐家山大量山体崩塌,两处相邻的巨大滑坡体夹杂巨石、泥土冲向湔江河道,形成巨大的唐家山堰塞湖(因地震而造成的山体滑坡,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堰塞湖两边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几年之后,堰塞湖两边稀稀疏疏长出了小草,现在该堰塞湖两边灌木和小树开始生长。(4)该堰塞湖形成后,堰塞湖两边的变化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_演替,灌木丛中蛇的天敌从蛇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______固定的能量。(2)当堰塞湖两边几年后长出小草时,生态环境工作者想用样方法调查某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你认为____________(填“单子叶”或“双子叶”)植物更适合用此方法调查,理由是____________,用此样方法调查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____________。(3)堰塞湖中某种鱼种群的能量流动关系如下表所示(单位402J/m2·a)摄食量粪便量呼吸散失流向下个营养级4.82.63.24.2该鱼种群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____402J/m2·a。(4)近期调查发现,尽管有少数垂钓爱好者到该堰塞湖中垂钓,但该堰塞湖中各种鱼的种群密度比较稳定,这说明该堰塞湖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

分析题意:方法1为正交,则方法2为反交,亲本均为纯合子,如果正反交结果一致,说明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若正反交结果不一致,则基因不在X、Y同源区段,在X染色体上。【详解】方法1:纯合显性雌性与隐性纯合雄性:

①若子代雌雄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或仅位于X染色体;

②雄性个体表现不可能为隐性性状,②结论错误;

③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③结论错误;

④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或仅位于X染色体,④结论错误。

因此,方法1和题中的4个结论均无法完成此探究实验;

方法2:纯合隐性雌性与纯合显性雄性:

①若子代雌雄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②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上没有相关基因;

③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③结论错误;

④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或仅位于X染色体,④结论错误。因此,方法2+结论①②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

故选C。2、B【解析】

根据题意“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若子代红花占3/4,说明F1含一对等位基因,其它各对基因为显性纯合,若子代红花占3/4×3/4=9/16,说明F1含两对等位基因,其它各对基因为显性纯合,以此类推,根据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F2代中红色个体占全部个体的比例为81/(81+175)=(3/4)4,可推知F1含有4对等位基因。【详解】根据上述遗传图解可知,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F2代中红色个体占全部个体的比例为81÷(81+175)=81÷256=(3/4)4,根据n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完全显性时,F2代中显性个体的比例为(3/4)n,可判断这两个杂交组合中都涉及到4对等位基因,即本实验中植物的花色至少受4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3、B【解析】

两种仓库害虫拟谷盗和锯谷盗都以面粉为食,为竞争关系,但竞争实力悬殊,由图我们可以看到最终拟谷盗的数量很多,而锯谷盗的数量趋于零,是一种“你生我死”的竞争方式。拟谷盗的最大数量在100只附近波动,说明该值为环境容纳量。【详解】A、据图分析50天以后拟谷盗种群达到K值,增长速率最大值应该出现在2/K,应该在第50天之前,A错误;B、空间资源有限条件下,当种群数量较大时,引起种内斗争加剧,限制种群增长,B正确;C、拟谷盗种群和锯谷盗种群为竞争关系,刚开始两种虫子都很少,资源相对丰富,竞争较弱,后期锯谷盗种群密度极低,竞争程度也弱,所以竞争强度的变化是由弱到强再到弱,C错误;D、拟谷盗和锯谷盗,有爬行和飞行行为,活动能力也较强,应用标志重捕法调查,D错误。故选B。【点睛】样方法多用于植物,调查植物种群密度。也可以用于昆虫卵的密度,蚜虫、跳蝻的密度等,要求调查目标不移动或者移动范围很小。标志重捕法反之,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种群。4、C【解析】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R型细菌和S型细菌的DNA都是双链结构,其中碱基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R型菌转化为S型菌后的DNA中,嘌呤碱基总比例不会改变,依然是占50%,A错误;B、整合到R型菌内的DNA分子片段,直接表达产物是蛋白质,而不是荚膜多糖,B错误;C、在“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中和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实验设计的关键思路都是把DNA和蛋白质分开研究,C正确;D、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细菌,导致小鼠死亡,而不是S型细菌的DNA导致小鼠死亡,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5、A【解析】

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故细胞膜上有它的载体而线粒体上没有其载体等。主动运输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离子,使得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详解】A、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因此线粒体膜上没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A错误;B、主动运输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营养物质,可逆浓度梯度进行运输,使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异加大,B正确;C.真核细胞叶绿体光反应中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植物叶肉细胞吸收Mg2+所需的能量可由线粒体合成的ATP提供,叶肉细胞吸收Mg2+所需的ATP不会来自光反应,C正确;D、细菌是原核生物,无染色体,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主要位于拟核DNA上,D正确。故选A。6、D【解析】

性激素的分级反馈调节:下丘脑通过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则可以促进性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性激素,当性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性激素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详解】A、由于大豆异黄酮发挥微弱的雌性激素效应,能与人雌性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A正确;B、由于大豆异黄酮,其分子结构与人雌性激素相似,进入人体后能发挥微弱的雌性激素效应,故可缓解雌性激素水平降低者的症状,B正确;C、由于雌性激素可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故可能作用于下丘脑的雌性激素受体,C正确;D、大豆异黄酮进入人体后能发挥微弱的雌性激素效应,通过反馈调节会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量减少,D错误。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果蝇的生活史短、易饲养、繁殖快、染色体数目少、突变型多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取圆眼果蝇与棒眼果蝇进行正交和反交[即圆眼(♀)×棒眼(♂)和棒眼(♀)×圆眼(♂)],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若正、反交后代性状表现相同,则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反交后代性状表现不同,则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方案一:任取相同性状的雌雄果蝇杂交,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若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亲本性状为隐性;若子代出现两种性状,则亲本性状为显性。方案二:任取不同性状的雌雄果蝇杂交,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若子代雌雄果蝇表现出不同的性状,则亲本雄果蝇表现的性状为显性;若子代雌雄果蝇均有圆眼和棒眼,则亲代雄果蝇表现出的性状为隐性【解析】

判断基因位置:若已知显隐性,则可通过隐性做母本,显性纯合作父本的杂交实验进行确定,若未知显隐性则可以通过正反交实验确定。【详解】(1)因为果蝇的生活史短、易饲养、繁殖快、染色体数目少、突变型多,所以果蝇常作为遗传学模式生物;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2)圆眼和棒眼的显隐性未知,因此确定控制果蝇眼型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常用正反交的方法:取圆眼果蝇与棒眼果蝇进行正交和反交[即圆眼(♀)×棒眼(♂)和棒眼(♀)×圆眼(♂)],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若正、反交后代性状表现相同,则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反交后代性状表现不同,则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3)因已知圆眼和棒眼的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则可通过子代性状进行判断。方案一:任取相同性状的雌雄果蝇杂交,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若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亲本性状为隐性;若子代出现两种性状,则亲本性状为显性。方案二:任取不同性状的雌雄果蝇杂交,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若子代雌雄果蝇表现出不同的性状,则亲本雄果蝇表现的性状为显性;若子代雌雄果蝇均有圆眼和棒眼,则亲代雄果蝇表现出的性状为隐性。【点睛】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性状遗传与性别有关,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与性别无关。8、草本、灌木、乔木群落中优势种的取代增大随机取样、取平均值群落利用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解析】

1、据表格分析,群落演替的起点是农田,属于次生演替,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2、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主要受阳光的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详解】(1)从表中看出,退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经历了草本、灌木、乔木三个阶段,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群落演替的实质是群落中优势种的取代,而不是完全取代。(2)20年间,该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增大;用样方法调查优势种的种群密度时,为减小调查误差,应注意随机采样、样本足够的多和取平均值。(3)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4)退耕还林的意义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点睛】本题考查了群落演替的类型,群落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难度适中。9、K+外流Na+内流特异性受体将单独培养的大鼠自突触神经元随机分为A组合B组,用谷氨酸受体抑制剂处理A组神经元,B组神经元不做处理,用电极刺激两组自突触神经元胞体,测量其电位变化A组神经元的第二次电位变化明显小于B组的(或A组神经元不出现第二次点位变化)【解析】

兴奋传导和传递的过程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详解】(1)图中-68mV电位是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K+外流是神经元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的主要原因。此时膜内的Na+浓度比膜外的低。(2)胞体受刺激后,Na+内流,使细胞膜内侧阳离子的浓度高于膜外侧,形成动作电位,与相邻部位形成电位差,从而形成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又刺激相近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依次将兴奋沿着神经纤维传导下去。兴奋传至轴突侧支的突触小体,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胞体膜(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新的神经冲动,产生第二个峰值。(3)题意显示,谷氨酸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正常情况下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加入谷氨酸受体抑制剂后,谷氨酸无法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膜不产生兴奋。据此设计实验如下:将单独培养的大鼠自突触神经元随机分为A组合B组,用谷氨酸受体抑制剂处理A组神经元,B组神经元不做处理,用电极刺激两组自突触神经元胞体,测量其电位变化。实验结果为:B组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如图乙,而A组神经元的电位变化为第二次电位变化明显变小,甚至不出现第二次电位变化。【点睛】熟知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正确解读题中的相关信息并能利用信息合理分析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0、(1)A(2)获得单个菌落AD(3)A6基因突变具有多向性(4)①PCR(DNA测序)②一种氨基酸可能对应多种密码子(或基因突变发生在非编码区)【解析】(1)芽孢是细菌在恶劣环境中的意在休眠体.A.(2)图1所示的b过程为菌落的稀释,目的是为获得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