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第三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福建省福州第三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福建省福州第三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福建省福州第三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福建省福州第三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第二学期初一历史适应性练习(一)(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一、选择题(本题共计27小题,每题2分,共计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2.“结束了数百年的政权分立局面,创立的制度成为后世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社会风气开放,文化发达,中外交流活跃,在当时世界上有巨大影响力。”材料描述的是()A.秦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3.隋朝和秦朝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耀眼的光芒,以下关于两个朝代说法正确的是()A.都定都长安 B.都出现盛世局面C.都实现制度创新D.都推行三省六部制4.央视《国宝大会》(第二季)“舟楫千里”节目介绍:隋炀帝开了许多新的河道,连接了原有的自然和人工河道,开通了一条北到涿郡、南到余杭的最主要的交通大动脉。该“大动脉”指()A.都江堰 B.赵州桥 C.大运河 D.长城5.在大运河的修建过程中,我们的祖先遇到了许多难题,如所连接的海河、黄河等五大水系的海拔不同,如何控制水的流向等等。但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修成了直到今天我们都为之骄傲的大运河。材料强调大运河的开通()A.维护了社会秩序的安定 B.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C.大运河沟通了黄河海河等五大水系 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以下材料体现的共同思想是()·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吴兢《贞观政要》卷1《君道》A.以民为本 B.崇德尚贤 C.天人合一 D.兼爱非攻7.在评价唐太宗时,《旧唐书》主要肯定了他的善于用人和虚心纳谏;《新唐书》主要肯定了他在平隋建唐和国家治理方面的贡献,同时也提到了他好大喜功等不足。由此可以看出()A.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 B.两部史书对唐太宗的评价完全一致C.《新唐书》的史学价值高于《旧唐书》D.历史评价带有主观性,需多方考证8.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强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下列举措体现了这一观念的是()A.兴建皇家宫殿 B.创立科举制度 C.减免农民租税 D.加强军备建设9.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还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这些现象表明()A.唐太宗比较重视发展生产 B.唐太宗比较注重整顿吏治C.唐太宗比较注重任用贤才和纳谏 D.唐太宗比较注意减轻人民负担10.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错误的观点是()A.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B.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C.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D.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11.唐代以前,耕犁需要两头牛才能牵引,对于长江下游地区的水田来说难以推广使用。唐代以来,耕犁逐渐被长江下游地区的农民所接受。下列农具与此变化有关的是()A.耦犁 B.曲辕犁C.耧车 D.筒车12.下图所示唐朝前期户数的变化主要是由于()A.文化教育昌盛 B.少数民族内迁 C.中外交流频繁 D.社会经济发展13.“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材料描述的生产工具是()A.耧车 B.翻车 C.曲辕犁 D.筒车14唐三彩是盛唐气象的一个缩影,它延续了秦汉以来彩塑的写实风格,又创造性地运用了低温铅釉的绚丽、斑斓色彩和略带夸张的手法。这折射出唐朝注重()A.传承与创新 B.交流与传播 C.改进与推广 D.开放与互鉴15.下图是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唐三彩骑驼乐舞俑。高大雄伟的骆驼,四肢强劲有力,驼首上扬,仰望长空。四个人俑中,两人为汉人乐俑,另两人为胡人乐俑,左侧前乐俑手托琵琶,后乐俑双手作吹笛状,右侧前乐俑着圆领长衣,中间的胡人乐舞俑正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这件乐舞俑折射出唐朝()A.边疆巩固 B.国力强盛 C.兼容并包 D.重文轻武16.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开创科举取士制度”“文成公主入藏”“开元盛世”“遣唐使”等资料,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17.《步辇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品真实地记录了1300多年前唐太宗会见吐蕃使者的场景,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这幅名画创作的历史背景是()A.文成公主入藏 B.安西都护府设立C.鉴真东渡日本 D.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18.如图所示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A.打破贵族对教育的垄断 B.以门第作为主要参考标准C.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D.延续了宋代重文轻武政策19.唐代进士科的考试着重于文学写作,也要考帖经(儒家经典基础知识测验)。唐玄宗统治时期,允许考生以作诗代替考帖经。唐代的这种做法()A.推动了经济繁荣 B.有利于尚武风气的形成C.促进了民族交融 D.有利于文学艺术的发展20.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唐朝在书法艺术方面建树颇丰。下列书法家中都属于唐代名家的一组是()A.钟繇、王羲之 B.颜真卿、柳公权 C.王羲之、怀素 D.钟繇、欧阳询21.某同学搜集了玄奘、鉴真、遣唐使、崔致远等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学习主题是()A.唐朝多彩的文学艺术 B.唐朝的民族交往与交融C.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D.唐朝发达的科学与技术22.“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备受后人称颂,其最根本的原因是()A.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B.有高深的佛教学识C.研究和弘扬佛学的执着追求 D.不畏艰难的精神23.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隆重仪式欢迎印度总理莫迪访华,莫迪的访华促进了中印经济文化交流。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A.《史记》 B.《大唐西域记》 C.《西游记》 D.《金刚经》24.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事件是()A.黄巢起义 B.玄武门之变 C.陈桥驿兵变 D.安史之乱25.下列历史人物中,属于唐末农民起义领袖的是()A.安禄山 B.史思明 C.郭子仪 D.黄巢26.从右表可获得的结论是()①五个政权先后出现②五个政权的开嗣国君都是手握重兵的武将③这些政权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④这一时期政局相对稳定政权名称存亡时间开国国君国君身份后梁907~923年朱温宣武节度使后唐923~936年李存勖河东节度使后晋936~947年石敬瑭河东节度使后汉947~950年刘知远河东节度使后周951~960年郭威邺都留守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7.公元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正式灭亡。公元907年是()A.公元9世纪初期 B.公元9世纪后期 C.公元10世纪初期 D.公元10世纪后期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46分。28.(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1)写出材料中鉴真“航东海”的目的地。(2分)(2)小历认为,鉴真东渡,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小历的看法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8分)29.(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赵嘏材料二……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试“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之十开辟了登仕之途。——摘编自杨齐福《制度与近代文化》(1)根据材料一,写出唐太宗的“长策”所指的我国选官制度的名称,以及这种这种选官制度正式诞生的时期。(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该选官制度的特点。(4分)30.(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李世民大帝是中国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他用他高度的智慧,般勤而小心地治理他的帝国,不久就为中国开创了一百三十年之久的第二个黄金时代。——摘自柏杨《中国人史纲》材料二下图材料三中国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活跃期。据史料记载,唐代中国通使交好的国家多达70多个,那时候的首都长安里来自各国的使臣、商人、留学生云集成群。这个大交流促进了中华文化远播世界,也促进了各国文化和物产传入中国.——摘自2014年3月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内容(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李世民大帝一起缔造“一百三十年之久的第二个黄金时代”的两位杰出帝王,以及这一时代包含的两个治世局面的名称。(8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该新农具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对农业生产所起的作用。(4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唐代对外大交流的历史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朝对外交流的主要特点。(3分)(4)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其所反应“盛唐”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3分)31.(10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