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甘肃省兰州市市区片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年甘肃省兰州市市区片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年甘肃省兰州市市区片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年甘肃省兰州市市区片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年甘肃省兰州市市区片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甘肃省兰州市市区片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在中,平分,,则的周长为()A.4 B.6 C.8 D.122.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若,则 D.若,则3.如图,在▱ABCD中,E为边CD上一点,将△ADE沿AE折叠至△AD′E处,AD′与CE交于点F,若∠B=52°,∠DAE=20°,则∠AED′的大小为()A.110° B.108° C.105° D.100°4.如图所示,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交线段AB于点D,∠A=40°,则∠BDC=()A.40° B.80° C.100° D.120°5.甲乙两城市相距600千米,一辆货车和一辆客车均从甲城市出发匀速行驶至乙城市.已知货车出发1小时后客车再出发,先到终点的车辆原地休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设两车之间的距离为s(千米),客车出发的时间为t(小时),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货车的速度是60千米/小时B.离开出发地后,两车第一次相遇时,距离出发地150千米C.货车从出发地到终点共用时7小时D.客车到达终点时,两车相距180千米6.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那么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7.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的取值范围是()A. B. C.且 D.且8.分式有意义,则的取值范围为()A. B. C.且 D.为一切实数9.已知一组数据45,51,54,52,45,44,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分别为()A.45,48 B.44,45 C.45,51 D.52,53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y轴交于点A,如图所示,依次正方形,正方形,……,正方形,且正方形的一条边在直线m上,一个顶点x轴上,则正方形的面积是()A. B. C. 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如图,一根垂直于地面的木杆在离地面高3m处折断,若木杆折断前的高度为8m,则木杆顶端落在地面的位置离木杆底端的距离为________m.1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BC=7,将矩形ABCD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得到矩形A′B′CD′,点E、F分别是BD、B′D′的中点,则EF的长度为________cm.1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且AD=12cm.点P从点A出发,以3cm/s的速度在射线AD上运动;同时,点Q从点C出发,以1cm/s的速度在射线CB上运动.运动时间为t,当t=______秒(s)时,点P、Q、C、D构成平行四边形.14.如图,四边形ABCD、DEFG都是正方形,AB与CG交于点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有______;15.化简的结果为_____.16.如图,▱ABCD的顶点B在矩形AEFC的边EF上,点B与点E、F不重合,若ΔACD的面积为4,则图中阴影部分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和为17.已知反比例函数y=的图像都过A(1,3)则m=______.18.函数与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的值为____.三、解答题(共66分)19.(10分)如图,直线y=x+b,分别交x轴,y轴于点A、C,点P是直线AC与双曲线y=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过点P作PB⊥x轴于点B,若OB=2,PB=3.(1)填空:k=;(2)求△ABC的面积;(3)求在第一象限内,当x取何值时,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20.(6分)如图,正方形AOCB的边长为4,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E(3,4).(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线段BC交于点D,直线过点D,与线段AB相交于点F,求点F的坐标;(3)连接OF,OE,探究∠AOF与∠EOC的数量关系,并证明.(4)若点P是x轴上的动点,点Q是(1)中的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图象上的动点,且使得△PD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请求出点P的坐标.21.(6分)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O是AD的中点,点P从A点出发沿A→B→C→D的路线移动到点D时停止,出发时以a单位/秒匀速运动:同时点Q从D出发沿D→C→B→A的路线匀速运动,移动到点A时停止,出发时以b单位/秒运动,两点相遇后点P运动速度变为c单位/秒运动,点Q运动速度变为d单位/秒运动:图2是射线OP随P点运动在正方形ABCD中扫过的图形的面积y1与时间t的函数图象,图3是射线OQ随Q点运动在正方形ABCD中扫过的图形的面积y2与时间(1)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______.(2)求P,Q相遇后∠POQ在正方形中所夹图形面积S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22.(8分)如图,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相交于点,且.(1)菱形的周长为;(2)若,求的长.23.(8分)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点E,O,F分别是边AB,AC,AD的中点,连接CE、CF、OE、OF.(1)求证:△BCE≌△DCF;(2)当AB与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EOF正方形?请说明理由.24.(8分)在正方形ABCD中,E是△ABD内的点,EB=EC.(1)如图1,若EB=BC,求∠EBD的度数;(2)如图2,EC与BD交于点F,连接AE,若,试探究线段FC与BE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5.(10分)感知: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和等腰直角△EBF,点E在正方形BC边上,点F在AB边的延长线上,∠EBF=90°,连结AE、CF.易证:∠AEB=∠CFB(不需要证明).探究:如图(2),已知正方形ABCD和等腰直角△EBF,点E在正方形ABCD内部,点F在正方形ABCD外部,∠EBF=90°,连结AE、CF.求证:∠AEB=∠CFB应用:如图(3),在(2)的条件下,当A、E、F三点共线时,连结CE,若AE=1,EF=2,则CE=______.26.(10分)定向越野作为一种新兴的运动项目,深受人们的喜爱.这种定向运动是利用地图和指北针到访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以最短时间按序到达所有点标者为胜.下面是我区某校进行定向越野活动中,中年男子组的成绩(单位:分:秒).9:0114:459:4619:2211:2018:4711:4012:3211:5213:4522:2715:0017:3013:2218:3410:4519:2416:2621:3315:3119:5014:2715:5516:0720:4312:1321:4114:5711:3912:4512:5715:3113:2014:5014:579:4112:1314:2712:2512:38例如,用时最少的赵老师的成绩为9:01,表示赵老师的成绩为9分1秒.以下是根据某校进行定向越野活动中,中年男子组的成绩中的数据,绘制的统计图表的一部分.某校中年男子定向越野成绩分段统计表分组/分频数频率9≤x<1140.111≤x<13b0.27513≤x<1590.22515≤x<176d17≤x<1930.07519≤x<2140.121≤x<2330.075合计ac(1)这组数据的极差是____________;(2)上表中的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3)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C【解析】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平分∠DAB,则四边形ABCD为菱形,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周长.【详解】解:∵在中,平分,∴四边形ABCD为菱形,∴四边形ABCD的周长=4×2=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定理,注意:菱形的判定定理有:①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④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2、D【解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实数的性质即可判断.【详解】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正确B.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正确C.若,则,正确D.若>0,则,错误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命题的真假,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实数的性质.3、B【解析】

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B=∠D=52°,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DEA的度数,由折叠的性质可求∠AED'=∠DEA=108°.【详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D=52°,且∠DAE=20°,∴∠DEA=180°﹣∠D=∠DAE=108°,∵将△ADE沿AE折叠至△AD′E处,∴∠AED'=∠DEA=108°.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折叠的性质,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B【解析】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A=D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CA=∠A,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计算即可.【详解】解:∵DE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DA=DC,∴∠DCA=∠A=40°,∴∠BDC=∠DCA+∠A=8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

通过函数图象可得,货车出发1小时走的路程为60千米,客车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为6小时,根据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可以求出货车和客车的速度,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及一元一次方程即可解答.【详解】解:由函数图象,得:货车的速度为60÷1=60千米/小时,客车的速度为600÷6=100千米/小时,故A错误;设客车离开起点x小时后,甲、乙两人第一次相遇,根据题意得:100x=60+60x,解得:x=1.5,∴离开起点后,两车第一次相遇时,距离起点为:1.5×100=150(千米),故B错误;甲从起点到终点共用时为:600÷60=10(小时),故C正确;∵客车到达终点时,所用时间为6小时,货车先出发1小时,∴此时货车行走的时间为7小时,∴货车走的路程为:7×60=420(千米),∴客车到达终点时,两车相距:600﹣420=180(千米),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的读图能力,要能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和图象上的数据分析得出函数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得到正确的结论.6、A【解析】

二次根式有意义,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即x-2≥0,解不等式求x的取值范围.【详解】∵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x−2⩾0,解得x⩾2.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7、D【解析】

根据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结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即可求出m的取值范围.【详解】解:∵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解得:,∵,∴的取值范围是:且;故选:D.【点睛】总结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8、B【解析】

直接利用分式有意义则分母不等于零进而得出答案.【详解】分式有意义,

则x-1≠0,

解得:x≠1.

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正确把握分式的定义是解题关键.9、A【解析】

先把原数据按由小到大排列,然后根据众数、中位数的定义求解.【详解】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44,45,45,51,52,54,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为45,中位数为×(45+51)=48,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众数与中位数,熟练掌握众数与中位数的概念以及求解方法是解题的关键.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数(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10、B【解析】

由一次函数,得出点A的坐标为(0,1),求出正方形M1的边长,即可求出正方形M1的面积,同理求出正方形M2的面积,即可推出正方形的面积.【详解】一次函数,令x=0,则y=1,∴点A的坐标为(0,1),∴OA=1,∴正方形M1的边长为,∴正方形M1的面积=,∴正方形M1的对角线为,∴正方形M2的边长为,∴正方形M2的面积=,同理可得正方形M3的面积=,则正方形的面积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规律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发现题目中面积之间的关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答.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4【解析】

由题意得,在直角三角形中,知道了两直角边,运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斜边,从而得出木杆顶端落在地面的位置离木杆底端的距离.【详解】一颗垂直于地面的木杆在离地面处折断,木杆折断前的高度为,木杆顶端落在地面的位置离木杆底端的距离为.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对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力.12、5【解析】【分析】如图,连接AC、A′C,AA′,由矩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出AC长,由矩形的性质得出E是AC的中点,F是A′C的中点,证出EF是△ACA′的中位线,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出EF=AA′,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A′=AC,即可得出结果.【详解】如图,连接AC、A′C,AA′,∵矩形ABCD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得到矩形A′B′CD′,∴∠ACA′=90°,∠ABC=90°,∴AC=,AC=BD=A′C=B′D′,AC与BD互相平分,A′C与B′D′互相平分,∵点E、F分别是BD、B′D′的中点,∴E是AC的中点,F是A′C的中点,∵∠ACA′=90°,∴△ACA′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A′=AC==10,∴EF=AA′=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由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求出EF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3、3或6【解析】

根据点P的位置分类讨论,分别画出对应的图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列出方程即可求出结论.【详解】解:当P运动在线段AD上运动时,AP=3t,CQ=t,∴DP=AD-AP=12-3t,∵四边形PDCQ是平行四边形,∴PD=CQ,∴12-3t=t,∴t=3秒;当P运动到AD线段以外时,AP=3t,CQ=t,∴DP=3t-12,∵四边形PDCQ是平行四边形,∴PD=CQ,∴3t-12=t,∴t=6秒,故答案为:3或6【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与动点问题,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应边相等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4、

【解析】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然后求出,再利用“边角边”证明和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判定正确;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再求出,然后求出,判定正确;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判定正确;求出点D、E、G、M四点共圆,再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可得,判定正确;得出,判定GE错误.【详解】四边形ABCD、DEFG都是正方形,,,,,即,在和中,,≌,,故正确;,,,,故正确;是正方形DEFG的对角线的交点,,,故正确;,点D、E、G、M四点共圆,,故正确;,,不成立,故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有.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以及四点共圆,熟练掌握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5、x【解析】

先把两分数化为同分母的分数,再把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即可.【详解】,故答案为x.16、1【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AD=BC,DC=AB,证△ADC≌△CBA,推出△ABC的面积是1,求出AC×AE=8,即可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详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DC=AB,∵在△ADC和△CBA中AD=BCDC=AB∴△ADC≌△CBA,∵△ACD的面积为1,∴△ABC的面积是1,即12AC×AE=8,∴阴影部分的面积是8﹣1=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性质,平行四边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运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题型较好,难度适中.17、1.【解析】

把点A(1,1)代入函解析式即可求出m的值.【详解】解:把点A(1,1)代入函解析式得1=,解得m=1.

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18、1【解析】

将x=1代入可得交点纵坐标的值,再将交点坐标代入y=kx可得k.【详解】解:把x=1代入得:y=1,∴与的交点坐标为(1,1),

把x=1,y=1代入y=kx得k=1.

故答案是: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两条直线的交点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三、解答题(共66分)19、(1)6;(1)6;(3)0<x<1【解析】(1)∵PB⊥x轴于点B,OB=1,PB=3,∴P(1,3),∵点P是直线AC与双曲线y=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k=1×3=6,故答案为6;(1)∵直线y=x+b经过点P(1,3),∴×1+b=3,∴b=1,即y=x+1,令x=0,解得y=1,即C(0,1);令y=0,解得x=﹣4,即A(﹣4,0);∴AB=6,CO=1,∴S△ABC=×6×1=6;(3)由图象及点P的横坐标为1,可知:在第一象限内,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时,x的范围为0<x<1.20、(1)y=;(2)点F的坐标为(2,4);(3)∠AOF=∠EOC,理由见解析;(4)P的坐标是(,0)或(-5,0)或(,0)或(5,0)【解析】

(1)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把点E(3,4)代入即可求出k的值,进而得出结论;(2)由正方形AOCB的边长为4,故可知点D的横坐标为4,点F的纵坐标为4,由于点D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所以点D的纵坐标为3,即D(4,3),由点D在直线上可得出b的值,进而得出该直线的解析式,再把y=4代入直线的解析式即可求出点F的坐标;(3)在CD上取CG=AF=2,连接OG,连接EG并延长交x轴于点H,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知△OAF≌△OCG,△EGB≌△HGC(ASA),故可得出EG=HG,设直线EG的解析式为y=mx+n,把E(3,4),G(4,2)代入即可求出直线EG的解析式,故可得出H点的坐标,在Rt△AOF中,AO=4,AE=3,根据勾股定理得OE=5,可知OC=OE,即OG是等腰三角形底边EF上的中线,所以OG是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由此即可得出结论;(4)分△PDQ的三个角分别是直角,三种情况进行讨论,作DK⊥x轴,作QR⊥x轴,作DL⊥QR,于点L,即可构造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出P的坐标,根据点在图象上,则一定满足函数的解析式即可求解,【详解】解:(1)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y=,∵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E(3,4),∴4=,即k=1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y=;(2)∵正方形AOCB的边长为4,∴点D的横坐标为4,点F的纵坐标为4,∵点D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点D的纵坐标为3,即D(4,3),∵点D在直线y=﹣x+b上,∴3=﹣×4+b,解得:b=5,∴直线DF为y=﹣x+5,将y=4代入y=﹣x+5,得4=﹣x+5,解得:x=2,∴点F的坐标为(2,4),(3)∠AOF=∠EOC,理由为:证明:在CD上取CG=AF=2,连接OG,连接EG并延长交x轴于点H,,∴△OAF≌△OCG(SAS),∴∠AOF=∠COG,,∴△EGB≌△HGC(ASA),∴EG=HG,设直线EG:y=mx+n,∵E(3,4),G(4,2),∴,解得,∴直线EG:y=﹣2x+10,令y=﹣2x+10=0,得x=5,∴H(5,0),OH=5,在Rt△AOE中,AO=4,AE=3,根据勾股定理得OE=5,∴OH=OE,∴OG是等腰三角形底边EH上的中线,∴OG是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EOG=∠GOH,∴∠EOG=∠GOC=∠AOF,即∠AOF=∠EOC;(4)当Q在D的右侧(如图1),且∠PDQ=90°时,作DK⊥x轴,作QL⊥DK,于点L,则△DPK≌△QDK,设P的坐标是(a,0),则KP=DL=4-a,QL=DK=3,则Q的坐标是(4+3,4-3+a)即(7,-1+a),把(7,-1+a)代入y=得:7(-1+a)=12,解得:a=,则P的坐标是(,0);当Q在D的左侧(如图2),且∠PDQ=90°时,作DK⊥x轴,作QR⊥x轴,作DL⊥QR,于点L,则△QDL≌△PDK,则DK=DL=3,设P的坐标是b,则PK=QL=4-b,则QR=4-b+3=7-b,OR=OK-DL=4-3=1,则Q的坐标是(1,7-b),代入y=得:b=-5,则P的坐标是(-5,0);当Q在D的右侧(如图3),且∠DQP=90°时,作DK⊥x轴,作QR⊥x轴,作DL⊥QR,于点L,则△QDL≌△PQK,则DK=DL=3,设Q的横坐标是c,则纵坐标是,则QK=QL=,又∵QL=c-4,∴c-4=,解得:c=-2(舍去)或6,则PK=DL=DR-LR=DR-QK=3-=1,∴OP=OK-PK=6-1=5,则P的坐标是(5,0);当Q在D的左侧(如图3),且∠DQP=90°时,不成立;当∠DPQ=90°时,(如图4),作DK⊥x轴,作QR⊥x轴,则△DPR≌△PQK,∴DR=PK=3,RP=QK,设P的坐标是(d,0),则RK=QK=d-4,则OK=OP+PK=d+3,则Q的坐标是(d+3,d-4),代入y=得:(d+3)(d-4)=12,解得:d=或(舍去),则P的坐标是(,0),综上所述,P的坐标是(,0)或(-5,0)或(,0)或(5,0),【点睛】本题是反比例函数综合题,掌握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1、(1)6;(2)见详解.【解析】

(1)从图3中可以看出射线OQ前面6秒扫过的面积为9,则可以得到12×12AD∙AD=9(2)仔细观察函数图象可知点P点Q是在点C处相遇,并由(1)中得到的正方形边长可求得,相遇前后P,Q的速度,再画出图形列出式子求解即可.【详解】解:(1)由图3可知△OCD的面积=9.∵O是AD的中点,∴OD=12∵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CD,∠ODC=90°,∴12AD∙1解得:AD=6.故答案为6.(2)观察图2和图3可知P,Q两点是在点C处相遇,且相遇前P,Q的速度分别为2和1.相遇后P,Q的运动速度分别为1和3.①当6≤t<8时,如图1,S=正方形的面积-△POD的面积-梯形OABQ的面积.∵PC=t-6,CQ=3(t-6)=3t-18.∴PD=12-t,BQ=24-3t.∴S=36-32=36-18+32=212②当8≤t≤10时,如图2,S=正方形的面积-△POD的面积-△AOQ的面积.∵PC=t-6,BQ=3(t-8)=3t-24,∴PD=12-t,AQ=30-3t.∴S=36-32(12-t)-3=36-18+32t-45+9=6t-27.当10<t≤12时,如图3.S=正方形的面积-△POD的面积.∵PC=t-6,∴PD=12-t,∴S=36-32=36-18+32=32综上所述,P,Q相遇后∠POQ在正方形中所夹图形面积S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为:当6≤t<8时S=212t-63;当8≤t≤10时,S=6t-27;当10<t≤12时S=3【点睛】本题为一次函数综合运用题,涉及到图形的面积计算等,此类题目关键是,弄清楚不同时间段动点所在的位置,确定线段相应的长度,进而求解.22、(1)1;(2)AC=【解析】

(1)由菱形的四边相等即可求出其周长;(2)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AO的长,进而解答即可.【详解】解:(1)∵四边形ABCD是菱形,AB=2,∴菱形ABCD的周长为:1;故答案为1.(2)∵四边形ABCD是菱形,BD=2,AB=2,∴AC⊥BD,BO=1,∴AO=,∴AC=2AO=.【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菱形的性质,能够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O的长是解题关键,此题难度一般.23、(1)证明见解析;(2)AB⊥BC时,四边形AEOF正方形.【解析】

(1)根据中点的定义及菱形的性质可得BE=DF,∠B=∠D,BC=CD,利用SAS即可证明△BCE≌△DCF;(2)由中点的定义可得OE为△ABC的中位线,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可得OE//BC,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AEO=90°,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BC=∠AEO=90°,即可得AB⊥BC,可得答案.【详解】(1)∵四边形ABCD是菱形,点E,O,F分别是边AB,AC,AD的中点,∴AB=BC=CD=AD,∠B=∠D,∵点E、F分别是边AB、AD的中点,∴BE=AB,DF=AD,∴BE=DF,在△BCE和△DCF中,,∴△BCE≌△DCF.(2)AB⊥BC,理由如下:∵四边形AEOF是正方形,∴∠AEO=90°,∵点E、O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OE为△ABC的中位线,∴OE//BC,∴∠B=∠AEO=90°,∴AB⊥BC.【点睛】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正方形的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对角相等;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熟练掌握菱形和正方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4、(1)15°;(2)【解析】

(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EBC=60°,根据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平分内角可得∠CBD=45°,根据角的和与差可得结论;

(2)连接AF,证明△AB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