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2024年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2024年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2024年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2024年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2024年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2024年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甲、乙、丙三位选手各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统计如表:选手甲乙丙平均数9.39.39.3方差0.026a0.032已知乙是成绩最稳定的选手,且乙的10次射击成绩不都一样,则a的值可能是()A.0 B.0.020 C.0.030 D.0.0352.如图,点O是AC的中点,将面积为4cm2的菱形ABCD沿对角线AC方向平移AO长度得到菱形OB′C′D′,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1cm2 B.2cm2 C.3cm2 D.4cm23.对一组数据:2,1,3,2,3分析错误的是()A.平均数是2.2 B.方差是4 C.众数是3和2 D.中位数是24.下列x的值中,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是()A. B.2 C.3 D.5.如图,中,,在同一平面内,将绕点A旋转到的位置,使得,则等于()A. B. C. D.6.如图在▱ABCD中,已知AC=4cm,若△ACD的周长为13cm,则▱ABCD的周长为()A.26cm B.24cm C.20cm D.18cm7.下列交通标志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8.如果(2a-1)2=1-2a,则A.a<12B.a≤129.如图,在中,,,,将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连接,则的长为A. B. C.4 D.61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是边CD上一点,将沿AE折叠至处,与CE交于点F,若,,则的度数为A. B. C. 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若一次函数y=(2m﹣1)x+3﹣2m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2.如果直线y=kx+3与两坐标轴围成三角形的面积为3,则k的值为_____.13.某书定价25元,如果一次购买20本以上,超过20本的部分打八折,试写出付款金额y(单位:元)与购书数量x(单位:本)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14.如图,在菱形ABCD中,AB=4,线段AD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N,△CND的周长是10,则AC的长为__________.15.一次数学测验满分是100分,全班38名学生平均分是67分.如果去掉A、B、C、D、E五人的成绩,其余人的平均分是62分,那么在这次测验中,C的成绩是_____分.16.x的3倍与4的差是负数,用不等式表示为______.17.在一次射击比赛中,甲、乙两名运动员10次射击的平均成绩都是7环,其中甲的成绩的方差为1.2,乙的成绩的方差为3.9,由此可知_____的成绩更稳定.18.若矩形的边长分别为2和4,则它的对角线长是__.三、解答题(共66分)19.(10分)如图,在中,,D在边AC上,且.如图1,填空______,______如图2,若M为线段AC上的点,过M作直线于H,分别交直线AB、BC与点N、E.求证:是等腰三角形;试写出线段AN、CE、C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20.(6分)甲、乙两位同学同时从学校出发,骑自行车前往距离学校20千米的郊野公园。已知甲同学比乙同学平均每小时多骑行2千米,甲同学在路上因事耽搁了30分钟,结果两人同时到达公园。问:甲、乙两位同学平均每小时各骑行多少千米?21.(6分)如图,在中,点分别在上,点在对角线上,且.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2.(8分)如图,已知△ABC中,三个顶点的坐标是:A(-3,6)、B(-5,3)、C(-2,1).(1)画出△ABC向右平移五个单位得到的,并写出的坐标;(2)画出△ABC关于轴对称的,并写出的坐标.23.(8分)某校在招聘数学教师时以考评成绩确定人选.甲、乙两位高校毕业生的各项考评成绩如下.如果按笔试成绩占30%、模拟上课占60%、答辩占10%来计算各人的考评成绩,那么谁将优先录取?考评项目成绩/分甲乙理论知识(笔试)8895模拟上课9590答辩889024.(8分)八年级物理兴趣小组20位同学在实验操作中的得分如表:得分(分)10987人数(人)5843(1)求这20位同学实验操作得分的众数,中位数;(2)这20位同学实验操作得分的平均分是多少?25.(10分).已知:如图4,在中,∠BAC=90°,DE、DF是的中位线,连结EF、AD.求证:EF=AD.26.(10分)某图书馆计划选购甲、乙两种图书.已知甲图书每本价格是乙图书每本价格的2.5倍,用800元单独购买甲图书比用800元单独购买乙图书要少24本.(1)甲、乙两种图书每本价格分别为多少元?(2)如果该图书馆计划购买乙图书的本数比购买甲图书本数的2倍多8本,且用于购买甲、乙两种图书的总经费不超过1060元,那么该图书馆最多可以购买多少本乙图书?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B【解析】解:∵乙的11次射击成绩不都一样,∴a≠1.∵乙是成绩最稳定的选手,∴乙的方差最小,∴a的值可能是1.121.故选B.2、A【解析】

根据题意得,▱ABCD∽▱OECF,且AO=OC=AC,故四边形OECF的面积是▱ABCD面积的.【详解】由平移的性质得,▱ABCD∽▱OECF,且AO=OC=AC,故四边形OECF的面积是▱ABCD面积的.,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cm1.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菱形的性质及平移的性质的综合运用.关键是得出四边形OECF的面积是▱ABCD面积的.3、B【解析】

根据平均数、方差、众数、中位数的定义以及计算公式分别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A、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1+3+2+3)÷5=2.2,故正确;B、这组数据的方差是:[(2−2.2)2+(1−2.2)2+(3−2.2)2+(2−2.2)2+(3−2.2)2]=0.56,故错误;C、3和2都出现了2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则众数是3和2,故正确;D、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1,2,2,3,3,中位数是2,故正确.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方差、众数、中位数的含义和求法,熟练掌握定义和求法是解题的关键,是一道基础题4、A【解析】

根据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不等式x-1<1的解集为:x<1.

所以能使不等式x-1<1成立的是-2.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不等式的解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不等式的解的概念,本题属于基础题型.5、A【解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CD=∠CAB=63°,根据旋转变换的性质求出∠ADC=∠ACD=63°,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CAD=54°,然后计算即可.【详解】解:∵DC∥AB,∴∠ACD=∠CAB=63°,由旋转的性质可知,AD=AC,∠DAE=∠CAB=63°,∴∠ADC=∠ACD=63°,∴∠CAD=54°,∴∠CAE=9°,∴∠BAE=54°,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旋转变换,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旋转变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D【解析】

根据三角形周长的定义得到AD+DC=9cm.然后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的性质来求平行四边形的周长.【详解】解:∵AC=4cm,若△ADC的周长为13cm,∴AD+DC=13﹣4=9(cm).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D=BC,∴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2(AB+BC)=18cm.故选D.7、A【解析】

根据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详解】A、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B、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经过中心对称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这个图形叫做叫做中心对称图形;一个图形的一部分,以某条直线为对称轴,经过轴对称能与图形的另一部分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8、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1可知:(2a-1)2=|2a-1|=1-2a,即2a-1≤0故答案为B.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9、B【解析】

根据条件求出∠BAC=90°,从而利用勾股定理解答即可.【详解】将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在中,.故选:.【点睛】本题考查旋转和勾股定理,解题关键是掌握旋转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公式.10、B【解析】

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由折叠的性质得:,,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出,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得出的大小.【详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由折叠的性质得:,,,,,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求出∠AEF和∠AED'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m<【解析】

∵y=(2m﹣1)x+3﹣2m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2m﹣1)<0,3﹣2m>0∴解不等式得:m<,m<,∴m的取值范围是m<.故答案为m<.12、±【解析】

找到函数y=kx+3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表示出面积,解方程即可.【详解】解:∵直线y=kx+3与两坐标轴的交点为(0,3)(,0)∴与两坐标轴围成三角形的面积=·3·||=3解得:k=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属于简单题,明确函数与x轴的交点有两个是解题关键.13、【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采取分段收费,根据20本及以下单价为25元,20本以上,超过20本的部分打八折分别求出付款金额y与购书数x的函数关系式,再进行整理即可得出答案.解:根据题意得:y=,整理得:;则付款金额y(单位:元)与购书数量x(单位:本)之间的函数关系是y=;故答案为y=.考点:分段函数.14、6【解析】∵菱形ABCD中,AB=4,AD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N,∴CD=AB=4,AN=DN,∵△CDN的周长=CN+CD+DN=10,∴CN+4+AN=10,∴CN+AN=AC=6.故答案为6.15、1【解析】

先根据平均数公式分别求出全班38名学生的总分,去掉A、B、C、D、E五人的总分,相减得到A、B、C、D、E五人的总分,再根据实际情况得到C的成绩.【详解】解:设A、B、C、D、E分别得分为a、b、c、d、e.则[38×67﹣(a+b+c+d+e)]÷(38﹣5)=62,因此a+b+c+d+e=500分.由于最高满分为1分,因此a=b=c=d=e=1,即C得1分.故答案是:1.【点睛】利用了平均数的概念建立方程.注意将A、B、C、D、E五人的总分看作一个整体求解.16、【解析】

“x的3倍”即3x,“与4的差”可表示为,根据负数即“”可得不等式.【详解】x的3倍为“3x”,x的3倍与4的差为“3x-4”,所以x的3倍与4的差是负数,用不等式表示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读懂题意,抓住关键词语,弄清运算的先后顺序和不等关系,才能把文字语言的不等关系转化为用数学符号表示的不等式.17、甲【解析】

根据方差的定义,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详解】解:因为S甲2=1.2<S乙2=3.9,方差小的为甲,所以本题中成绩比较稳定的是甲.故答案为甲;【点睛】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18、2.【解析】

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出∠ABC=90°,AC=BD,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即可.【详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90°,AC=BD,在Rt△ABC中,AB=2,BC=4,由勾股定理得:AC=,∴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题目比较好,难度适中.三、解答题(共66分)19、(1)36,72;(2)①证明见解析;②CD=AN+CE,证明见解析.【解析】

(1)根据题意可得△ABC,△BCD,△ABD都是等腰三角形,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BA=∠DBC=∠ABC=∠C,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得解;(2)①通过“角边角”证明△BNH≌△BEH,可得BN=BE,即可得证;②根据题意可得AN=AB﹣BN=AC﹣BE,CE=BE﹣BC,CD=AC﹣AD=AC﹣BD=AC﹣BC,则可得CD=AN+CE.【详解】解:(1)∵BD=BC,∴∠BDC=∠C,∵AB=AC,∴∠ABC=∠C,∴∠A=∠DBC,∵AD=BD,∴∠A=∠DBA,∴∠A=∠DBA=∠DBC=∠ABC=∠C,∵∠A+∠ABC+∠C=5∠A=180°,∴∠A=36°,∠C=72°;故答案为36,72;(2)①∵∠A=∠ABD=36°,∠B=∠C=72°,∴∠ABD=∠CBD=36°,∵BH⊥EN,∴∠BHN=∠EHB=90°,在△BNH与△BEH中,,∴△BNH≌△BEH(ASA),∴BN=BE,∴△BNE是等腰三角形;②CD=AN+CE,理由:由①知,BN=BE,∵AB=AC,∴AN=AB﹣BN=AC﹣BE,∵CE=BE﹣BC,∴AN+BE=AC﹣BC,∵CD=AC﹣AD=AC﹣BD=AC﹣BC,∴CD=AN+CE.【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此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其知识点.20、甲平均每小时行驶10千米,乙平均每小时行驶8千米【解析】

设乙平均每小时骑行x千米,则甲平均每小时骑行(x+2)千米,根据题意可得,同样20千米的距离,乙比甲多走30分钟,据此列方程求解.【详解】设甲平均每小时行驶x千米,则,化简为:,解得:,经检验不符合题意,是原方程的解,答:甲平均每小时行驶10千米,乙平均每小时行驶8千米。【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注意检验.21、证明见解析.【解析】

根据SAS可以证明△MAE≌△NCF.从而得到EM=FN,∠AEM=∠CFN.根据等角的补角相等,可以证明∠FEM=∠EFN,则EM∥FN.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即可证明.【详解】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在与中:∴,∴,∴,∴,∴,∴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点睛】此题综合运用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发现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2、(1)作图见解析,;(2)作图见解析,【解析】

(1)分别将A、B、C三个点向右平移五个单位得到对应点,顺次连接即可得,再写出坐标即可;(2)分别作出A、B、C三个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顺次连接即可得,再写出坐标即可.【详解】(1)如图所示,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坐标系中的平移与轴对称作图,熟练掌握坐标系中点的平移与对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3、甲优先录取.【解析】

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甲、乙两人的成绩,再进行比较即得结果.【详解】解:甲的考评成绩是:88×30%+91×60%+88×10%=92.2,乙的考评成绩是:91×30%+90×60%+90×10%=91.1.答:甲优先录取.【点睛】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应用,属于基础题型,熟练掌握计算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4、(1)众数是9分,中位数是9分;(2)这20位同学的平均得分是8.75分【解析】

(1)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而中位数是指在将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