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献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1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献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2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献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3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献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4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献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献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1.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

献,目前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发现于中国的是()

A.稻、粟B.小麦、核桃C.玉米、蚕豆D.马铃薯、芝麻

2.“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

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这段材料说明()

A.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B.华夏族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

C.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的D.炎帝黄帝只是传说中的人物

3.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

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4.春秋时期社会动荡,诸侯国实力崛起,分封制逐渐瓦解。分封制最早确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5.嬴政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据

如图判断公元前221年属于()

—3世总才21fr/公元无不公至也a公元j也t

立3»军的200年计1004100+M0年秋年

A.公元前3世纪前期B.公元前3世纪后期C.公元前2世纪前期

D.公元前2世纪后期

6.都江堰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感受“智慧”所在,重点应探究都江堰的()

A.修建背景B.修建者C.工程技术D.灌溉面积

7.“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这一内容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

A.原因B.措施C.过程D.影响

8.下列朝的措施与秦朝速亡有关联的是()

①行县制②统一货币③严刑峻法④统一文字⑤强征赋税⑥修骊山陵

A.①③⑤B.①②④C.③⑤⑥D.③④

9.对于“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的解释,下列最合理的是()

A.张骞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使汉朝了解了西域的情况

B.这条路沟通了欧亚的陆上交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随之日益频繁

C.这条路把西域的物产和特产运到中原

D.这条路将汉朝的物品和技术传到西域

10.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逐渐在社会上传播开来。下列历史古迹,不能反映这一现象的

是()

11.对于如图图片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二手;

4*\।.后乙

A.其作者是司马迁B.这部书最早应该写在竹简上

C.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D.这部书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

12.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统治残暴B.外族进攻C.内部纷争D.天灾人祸

13.有人说: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

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这一时期”是

()

A.夏商周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史前时期

14.西汉中期至西晋,中原王朝先后允许己归附的匈奴、鲜卑族内迁到陕北、晋北等长城一

带,羌族、氏族内迁到关中地区聚居。这一做法()

A.加快了国家大一统的出现B.导致了民族危机的加重

C.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D.促进了分封制度的强化

15.江南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史记》中江南地区被描述为人烟

稀少的落后地区,这个地区到了东晋南朝时期才得到了开发,成为富饶的地方这个地区能够

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C.北方人南迁,带去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

D.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七个大国中,秦国相对落后。东方各国都看不起秦国,认为它是边远地方的一个

野蛮国家,连会盟都很少让它参加。魏国军队渡过黄河,占领秦国大片土地,秦国无力还击。

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支持下,商鞅开始在秦国变法。

材料二:北魏统一北方后,各族人民交往增多,民族交融的趋势明显增强。但北魏贵族用落

后的方式统治各族人民,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北魏政权面临着危机。为改变这种状况,孝

文帝拓跋宏在位时,北魏进行了改革。

(1)据材料一,分析秦孝公支持改革试图达到哪些目的。不得抄写原文,至少概括两点。结合

所学知识,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2)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一座城市发展,成为北方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写出这座城市的名字。

结合材料二,分析孝文帝改革得以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通过以上问题,请你谈谈一场改革或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具备哪些条件。

17.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相互学习借鉴、交流交融、共同发

展繁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

文化交流日趋频繁。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

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

材料二:(东晋建立后)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

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土地,荆城(今荆州)跨南楚之

富,扬州有全吴之沃,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什么道路。据材料一,概括这条道路的开通在当

时发挥了什么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东晋建立后,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

(3)从西域道路的开通、江南经济的开发,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其中不包括菽。我国是世界上

最早种植水稻、粟、黍的国家。中国原始农业兴起于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原始农业为古代

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故选:Ac

本题考查了中国最早人工栽培的农作物。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2.【答案】C

【解析】据材料“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

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可知,华夏民族的形成的特点是由错居杂处的众多民

族的不同部落在不断的交流交往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

故选:Co

本题考查华夏族的形成,知道华夏民族的形成所具有的特点是多元一体。

本题考查华夏族的形成,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答案】A

【解析】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

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题目给出的“元

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都属于史前时期的史实。

故选:Ao

本题考查了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注意全面分析题目给出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需要全面分析题干相关内容,寻找共同之处,确定主题。

4.【答案】C

【解析】公元前11世纪,在牧野之战中周人战胜了曾经相当强大的商人,获得了对中原地区的统

治权。为了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迅速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推行了分封制,“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故选:Co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熟知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西周的分封制的理解掌握。

5.【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图片和公元纪年法可知,一百年一个世纪,十年一个年代,公元前221年应属

于公元前3世纪,因为公元前的时间数越小离现在越近,所以公元前221年属于公元前3世纪后

期。公元前221年是公元前三世纪后期,所以B是正确的选项。

故选:Bo

本题主要考查公元纪年和世纪的换算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公元纪年和世纪的换算的相关史

实。

6.【答案】C

【解析】都江堰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感受“智慧”所在,重点应探究都江堰的工程

技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渠首

工程建于岷江之中,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3个主体工程。鱼嘴是在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坝,

形似大鱼卧于江中,将岷江分成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宝瓶口是在内江下

游人工凿山开出的出水口,引水流入网状的渠道,灌溉农田。飞沙堰是分水堤坝与宝瓶口之间长

120米的滚水坝,在洪水期用于分洪,并减少泥沙淤积。这一工程技术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

智慧。C符合题意。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水利工程,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7.【答案】D

【解析】“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意思是商鞅担任秦孝公的国相,为秦国开启了帝王之业,

其含义商鞅变法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国力大增,为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影响深远。因此评价说明的是商鞅变法成效巨大。

故选:D。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为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题以商鞅变法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8.【答案】C

【解析】秦始皇穷兵献武、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沉重

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大量的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驰道、建陵墓;其刑法极其严

酷。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秦朝的措施与秦朝速亡

有关联的有③⑤⑥。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秦的暴政的相关史实。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秦的暴政的相关史实。

9.【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

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成为古代东西方交往的大动脉,B符合题意。张骞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使汉朝了解了西域的情况表述正确,但是题干“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强调的是

丝绸之路的作用和影响,排除A;丝绸之路是双向交流,故C、D不够全面,排除CD。

故选:Bo

本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往的大动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丝绸之路的识记情况,进而考查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10.【答案】D

【解析】根据图示展示的信息,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名山,不能反映佛教信息,故D符合题意;洛

阳白马寺、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都与佛教有关,不符合题意,排除ABC。

故选:D。

本题考查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青城山是中国道

教名山。

11.【答案】C

【解析】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这部书最早应该写在竹简上,

《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其为“史

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选项C对题干的图片《史记》的解读不正确,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史记》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史记》的作者和历史地位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史记》的相关史实。

12.【答案】A

【解析】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统治残暴。夏朝最后一位国王桀建造许多豪华宫室,

无休止地征发百姓,强迫他们服劳役,平民和奴隶纷纷怠工,反抗桀的暴政。商朝的最后一个国

王商纣王是个有名的暴君,他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尽情享受,施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周

幽王沉湎酒色,不理国事,在位期间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为政贪婪腐败,加重

对百姓的剥削,激起百姓怨愤,最终致使西周灭亡。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本题考查夏商周的更替,知道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统治残暴。

本题考查夏商周的更替,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3.【答案】C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

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

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

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故选:Co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4.【答案】C

【解析】西汉中期至西晋,中原王朝先后允许已归附的匈奴、鲜卑族内迁到陕北、晋北等长城一

带,羌族、氏族内迁到关中地区聚居。这一做法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推动了北方

民族大融合。故C符合题意;题干现象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不能加快国家大一统的出现、导

致民族危机的加重、促进分封制度的强化,排除ABD。

故选:Co

本题考查北方民族大交融,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北方民族大交融,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现象推动了北方民族

大融合。

15.【答案】C

【解析】促使此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主要因素有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发展农业的条件优越、

北方人为躲避战乱大量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等、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秩序

比较安定。其中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是江南地区开发的最主

要原因。

故选:Co

本题以江南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史记》中江南地区被描述为人烟稀

少的落后地区为切入点,考查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主要因素。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相关史实。

16•【答案】【小题1】改变落后面貌;提高秦国在七国中的地位;收复被魏国占领的土地。(答

出任意两点且大意相同即可)内容: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

特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