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氧化与燃烧(原卷版)_第1页
3.2氧化与燃烧(原卷版)_第2页
3.2氧化与燃烧(原卷版)_第3页
3.2氧化与燃烧(原卷版)_第4页
3.2氧化与燃烧(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2氧化与燃烧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氧化反应。2、了解缓慢氧化与燃烧的异同点。3、知道燃烧的条件。002预习导学知识点一: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作氧化反应。类型:①缓慢氧化:氧化过程进行得非常缓慢,甚至在短期内不易察觉,如钢铁生锈、塑料和橡胶制品的老化等。②剧烈氧化:氧化过程进行得很剧烈,如燃烧。知识点二:燃烧及燃烧的条件1.燃烧的概念: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作燃烧。2.燃烧的条件:可燃物、助燃剂、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物质白磷红磷汽油木材木炭硫酒精无烟煤着火点℃40240250250~330320-370260558700-7503.可燃物的着火点:物质燃烧所需达到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异同点:①本质一样,都是与氧气发生反应;②现象不一样,在氧气中燃烧剧烈一些原因: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自燃:由于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被积累后,温度升高达到该可燃物的着火点时,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不经点火就自发燃烧起来的现象爆炸:如果燃烧以极快的速率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瞬间内累积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剧地膨胀,就会引起爆炸。化学变化:鞭炮物理变化:高压锅爆炸知识点三:灭火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之一,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2)隔绝空气(或氧气)(3)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促进燃烧:(1)增大氧气的浓度(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2)增大可燃物和氧气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知识点四: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伴有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即有放热现象或吸热现象放出热量的反应:(1)如燃料的燃烧,生石灰与水结合成氢氧化钙,镁与盐酸反应等。(2)吸收热量的反应:如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CO,Ba(OH)2与NH4Cl反应。0303考向释疑(2023春•西湖区校级期中)如图是我国古代人所使用的火折子。竹筒帽盖上时,内部可燃物保留火星,使用时只需打开竹筒帽,对着火星轻轻一吹,可燃物就燃烧起来。其主要原因是()A.提供了充足的助燃剂 B.隔离了二氧化碳气体 C.可燃物的着火点变低 D.升高了可燃物的温度(2023春•西湖区校级期中)燃烧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水可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C.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D.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2023春•嵊州市期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2023春•下城区校级期中)用研钵将约20g氢氧化钡[Ba(OH)2]晶体磨成粉末,倒入小烧杯中。在一玻璃片上洒上少量水,并将小烧杯放在玻璃片上。再向小烧杯中加入约10g氯化铵[NH4Cl]晶体,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后静止片刻,提起小烧杯。下列对如图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中,正确的是()A.反应物的总化学能低于生成物的总化学能 B.该反应和燃烧一样是放热反应 C.反应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用手触摸杯壁,能感觉到发热(2023春•诸暨市期中)小明旅游时经常使用一种用纸代替金属材料制成的锅煮面,轻便易携带,你觉得煮面时纸锅不会被烧掉的原因是()A.纸锅的着火点很高 B.面汤使纸锅的着火点升高了 C.面汤隔绝了氧气使纸锅不能燃烧 D.加热时面汤蒸发吸热使纸锅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2023春•金华期中)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微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1)挤压滴管,观察到左侧装置中产生大量气泡,微热燃烧管,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2)打开燃烧管左侧胶管,通入氮气,燃烧的磷很快熄灭,体现出的灭火原理为。(2021春•瑞安市校级期中)科学课上,老师向大家演示了两个化学反应实验。(1)实验一中,将混有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烧杯放在玻璃板上,快速搅拌玻璃棒后静止片刻,提起小烧杯,发现玻璃板粘在烧杯底部一起提起。可见,氢氧化钡和氯化铵反应能(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2)实验二中,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写出氧化钙的化学式。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将气球中的生石灰倒入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有。(2021春•柯桥区期中)请根据所学知识对烟花和燃烧作出正确的评价:(1)某烟花的配方中含有硫、木炭粉、硝酸锶[Sr(NO3)2]等成分,其硝酸锶中Sr的化合价为价。(2)烟花燃烧后,空气中弥漫着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的这种气味的气体主要是。(3)有人得知市民在广场燃放孔明灯,马上到现场制止。因为孔明灯燃烧时外焰温度高于300℃,一旦飘落到加油站、液化气站、油库等,会引发火灾,其原因是(填编号)。A.孔明灯使可燃物的着火点升高B.孔明灯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孔明灯提供了可燃物D.孔明灯提供了氧气00401强化训练(2023春•定海区校级期中)下列说法:①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②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③急速的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④自燃是缓慢氧化所引起的;⑤白磷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的着火点不同;⑥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并都有热量产生。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⑥ D.②③⑤(2023春•柯桥区期中)温州苍南碗窑已有600多年的传统制碗工艺,烧制碗、盘、杯、盏等陶瓷器皿,尤以青花瓷碗闻名。烧窑过程中,窑工通过减小窑炉风机的转速减弱火势过猛现象。这是因为使()A.燃料降低了着火点 B.燃料升高了着火点 C.陶瓷接触更少空气 D.陶瓷接触更多空气(2023春•永嘉县校级期中)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与助燃剂接触,二是温度达到着火点。图中t℃是某物质的着火点,则图中表示该物质一定不能燃烧的点是()A.N、P点 B.M、P点 C.P点 D.Q点(2022春•上城区校级期中)探究燃烧的条件便于控制燃烧。可燃物燃烧的一般条件是①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②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用如图装置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欲证明条件①:先通入N2,再点燃酒精灯,然后立即改通O2 B.欲证明条件②:先通入N2,再点燃酒精灯 C.欲证明条件①②:先通O2,再点燃酒精灯,然后立即改通N2 D.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木炭燃烧生成的CO2(2022春•浦江县期中)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C.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D.现象③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2021春•钱塘区期中)2020年3月底,四川西昌突发森林火灾,造成19人遇难,过火面积约1000公顷。下列关于森林火灾应急措施或原因不合理的是()A.用沙土灭火,达到隔绝空气的目的 B.飞机播撒干冰,达到降低可燃物着火点的目的 C.紧急疏散火灾周围地区的人群及贵重物品,达到减少损失的目的 D.砍掉或清理大火前面的干枯树枝、树叶等可燃物,达到隔离可燃物的目的(2021春•瑞安市校级期中)元宵佳节,很多地方有放孔明灯(如图)祈福许愿的习俗,但孔明灯属于明火,极易引发火灾!孔明灯的灯芯燃烧时,火焰温度可达到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其原因是()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灯芯燃烧时灯罩不接触空气 C.风吹灯罩降低了灯罩的着火点 D.热量散失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2022春•萧山区期中)某同学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棉花的着火点是210℃,大烧杯里分别装有15℃的冷水和80℃的热水。实验操作如下表:步骤操作现象①将U型管放入冷水中,打开K1,关闭K2无现象②打开K2,关闭K1?③将U型管放入热水中同步骤②现象④?裹入白磷的棉花燃烧⑤打开K2,关闭K1裹入白磷的棉花熄灭(1)步骤②的现象是:。(2)步骤④的操作是:。(3)比较分析步骤①、③、④,可以得出的结论是:。(2022春•西湖区校级期中)小金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燃烧需要哪些条件”的探究实验。升温至4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40℃的过程中,③也燃烧;④一直未燃烧。请你利用这个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将装置的温度调到40℃,发现:①燃烧,③没有燃烧,说明燃烧需要。(2)将装置的温度调到240℃,对比(填序号)两组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你认为④一直未燃烧的原因是。(2023春•上城区期末)燃烧现象非常常见,下列四幅图中分析错误的是()A.图一所示实验现象,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有可燃物 B.图二烧杯中蜡烛渐渐熄灭,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要有氧气 C.图三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图四是实验中所用的药品,白磷保存方法正确的是图B(2023春•临海市期末)“火折子”被称为古代的打火机,它的主要材料为白薯蔓汁浸泡过的土纸加棉花、苇絮等,晒干卷成长杆状,点燃后吹灭成暗火,装入竹筒内,需要时取出一吹就能复燃。下列关于火折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土纸、棉花是可燃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