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题_第1页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题_第2页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题_第3页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题_第4页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技术学概述我国教育技术领域中的两本最著名的杂志分别是中国电化教育和电化教育研究。从逻辑学角度上讲,教育技术是指人类在教育教学所运用的一切物质手段、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AECT指的是什么?1994年,AECT出版了《教育技术:领域的定义与范畴》一书。在这本书中,提出了著名的‘94’AECT’94定义的中英文表述。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这里的学习过程是指广义的学习过程,学习资源是指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并非仅指用于教学过程的设备材料。判断:教育技术中的学习资源是指用于教学过程的设备材料,主要指的是媒体。教育技术领域的五个范畴包括: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教育技术中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生成策略或产品。开发是把设计好的方案予以实施并将其转化为物理形式的过程。利用是指通过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活动的过程。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来控制教学的过程。评价是指对计划、产品、项目、过程、目标或课程的质量、有效性或价值的确定。教育技术的五个范畴,是相互独立,同时又相互渗透,其中设计、开发、利用是教育技术研究中相对独立的内容或阶段,前者的输出是后者的输入,后者的输入是前者的输出。管理和评价贯穿于上述内容和阶段中。这五个范畴的关系不是一个线性的关系,它们围绕“理论和实践”开展工作,并通过“理论和实践”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AECT’05定义的中英文表述94定义和05定义的联系和区别教育技术是指运用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率的理论和实践。这里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形态的技术(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又包括无形的智能形态的技术(绩效技术和教学设计)。(尹俊华)何克抗认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是“借助技术的教育”活动。教育技术学(技术化教育学)是通过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来促进学习并提高绩效的理论与实践。一般认为,加涅的是教育技术学独立的标志。简述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一般而言,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哲学方法、一般研究方法、专门研究方法。简述教育技术的研究取向1986年,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北师大等高校设立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硕士学位授予点,明确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1993年,原国家教委正式将电化教育专业更名为教育技术专业。2003年,教执委初步确定教育技术有五个研究方向,分别是: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教育软件工程、远程教育。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本主要包括:哲学基础、系统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等。德国哲学家E.卡普于1877年出版的《技术哲学纲要》,被认为是技术哲学诞生的标志。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因此,具有技术特性的教育技术一定可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效率。系统科学主张把事物、对象看做一个系统,通过对系统的整体的研究来分析系统中的成分、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来实现某种控制作用,以达到有目的地影响系统的发展并获得最优化的效果。当前系统科学包括控制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超循环理论等。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整体原理、反馈原理和有序原理。简述“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对教育技术领域的意义。信息论为解决教学信息的分析与处理、教育教学系统中信息传播特点与规律的分析等问题提供思路与方法。控制论为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及建构优化的教育教学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系统论促使我们以整体的观点、综合的观点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简述系统科学“三原理”对教育技术领域的意义。反馈原理重视对反馈信息的收集、处理,并用以实现对教学系统的控制。整体原理注意发挥教学系统内各要素的功能,更注意各要素的最优配合与协调一致。有序原理重视教学系统内各要素的合理组织,注意教学系统与环境的关系是系统的本质特征,是系统理论的核心。(1)整体性(2)反馈性(3)有序性(4)层次性判断:根据系统的整体性原理,任何系统的整体功能应该等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综合考虑教学过程中的诸要素,并优化组合,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这运用了系统原理中原理。(1)整体性(2)反馈性(3)有序性(4)层次性判断: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对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判断:如果反馈信息能够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这种反馈被称为正反馈。正反馈使系统偏离目标,容易使系统走向崩溃。判断: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反,这种反馈被称为负反馈。负反馈能维持系统的稳定,使系统健康发展。系统方法的概念系统方法的一般步骤p24教学系统方法:是一种系统地设计、实施和评价教与学全过程的方法。教育传播:p25传播理论对教育技术学的主要贡献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说,传播理论是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p25“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说明了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1)共识律(2)谐振律(3)选择律(4)匹配律一般认为,报纸是第一媒体,广播是第二媒体,电视是第三媒体,网络媒体是第四媒体网络媒体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的文化载体。网络媒体具有数字化、网络化、多元化、全球化、多媒体化、实时化、交互性和及时反馈的特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过程是一种试误的过程,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依据的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顿悟和理解的过程,学习是信息加工的过程,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激发体现了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社会文化背景)下,以个人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为基础,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理念是:情景是学习的一部分,脱离情景的学习是错误而缺乏成效的;学生是完整的个体,其主动探索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影响学习成效的关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情景”“协作”“会话”“资源”是建构主义学习情景中的基本要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以学习者为中心:(2)强调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3)学习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建构:旧知识的改组和重构,新信息的意义构建(4)学习既是个别化行为,也是社会性行为,学习需要交流和合作(5)强调学习的情景性(在尽量符合真实情景的环境中学习)(6)强调资源对意义构建的重要性第二章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关于教育技术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技术起源于远古时代,另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技术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发端于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视觉教学运动。我国教育技术发端于电化教育。根据美国AECT’72定义,美国教育技术的形成与三种实践有关:教育技术的发展与三种实践有关:利用学习资源、个别化学习、利用系统方法。这三种实践就是:媒体教学技术、个别化教学技术和教学系统方法从媒体技术的角度分析,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直观教学、视觉教学、视听教学、视听传播和教育技术等阶段。什么是直观教学?夸美纽斯根据直观教学的原则编写了带有150幅挂图的教科书——《世界图解》,这本书被认为是教育技术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提出“充分运用直观形象或直观教具是教学工作的金科玉律”的学者是:(1)夸美纽斯(2)福禄贝尔(3)裴斯泰洛奇(4)第斯多惠直观教学的基本观点是:理性认识离不开感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教学要从直观开始。什么是视觉教学?视觉教学运动最早使用“视觉教学”是在。(1)1905年(2)1906年(3)1907年(4)1908年世界上第一本有关视觉教学的书籍是。(1)《世界图解》(2)《视觉教学》(3)《教育银幕》(4)《公立学校中的视觉教学》1923年7月,美国教育协会成立了“视觉教学部”,简称“DVI”,这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的前身。霍本等人在1937年出版的《课程的视觉化》,是一本关于视觉教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文献。在这本书中,提出了视觉教材的分类模型和选用原则。学术界普遍认为,在1918年到1928年期间,美国兴起的视觉教学运动,标志着美国教育技术的发端。1946年,美国学者戴尔出版了《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书中提到的“经验之塔”理论是视听教学的重要理论依据。1947年美国教育协会将视觉教学部更名为视听教学部。简述“经验之塔”理论的主要观点视觉教学和视听教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重视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所不同的只是媒体的范围不同而已。简述传播学对教育技术的发展产生的影响。P48传播学的引入,使得教育技术从静态的媒体论过渡到动态的过程论。1956年,霍本在第一届全美视听教学领导者大会上首次阐明了他的系统思想,他也被认为是视听教学领域第一个明确表示应该用系统论观点发展视听教学的学者。因此,1956年也被认为是系统方法最早引入视听教学领域的年份。系统论的引入,使得教育技术从有形的媒体论发展到无形的系统论。简述早期的系统论对视听教学的影响。P491961年,全美教育协会视听教学部成立了“定义与术语委员会”。1963年,提出了视听传播的官方定义p50视听传播和视听教学有本质的区别:视听传播不再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视听媒体上,而是研究完整的传播过程和教学系统。从理论演变的角度看,由视听教学发展到视听传播,是教育技术史上第一次重要的理论变革。(1)直观教学视觉教学(2)视觉教学视听教学(3)视听教学视听传播(4)视听传播教育技术1970年,6月25日,美国视听教育分会(DAVI)更名为“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AssociationforEducationalCommunicationsandTechnology简称AECT)。1972年,该协会将其实践领域定名为“教育技术”从传播理论来认识教学过程,媒体已成为教学传播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之一,从而形成了促进有效教学的一种模式——依靠教/学资源来促进有效教学的思想。什么是个别化教学?简述早期个别化教学的特点程序教学及其特点一般认为,普莱西是世界上第一台教学机器的发明人和使用者,因此,他被称为教学机器的鼻祖。(1)普莱西(2)斯金纳(3)克劳德(4)彼特逊被称为程序教学之父的学者是:(1)普莱西(2)斯金纳(3)克劳德(4)彼特逊程序教学的模式主要有两种:直线式和分支式。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强化理论程序教学既可以在程序教学机器上来实现,也可以用程序课本上的形式实施。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AL计算机辅助学习个别化教学实践,形成了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学习效果是教学目的和衡量标准的指导思想和个别化教学模式。形成了初步的系统分析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开始关注对学习者特征和学习过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教学系统方法:是一种系统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学与教全过程的方法。亦称作系统化设计教学。简述教学系统方法的步骤:阐述、分解既定目标;分析满足目标所需的教育任务和内容;根据学习者特征制定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安排教学顺序;选择教学媒体;开发、确定必要的学习资源;评价教学策略和学习资源的效果;修改策略、资源直到有效简述系统方法对教育技术发展的影响:系统方法的引入,促使教学系统开发的系统方法更加完善,从而在理论上形成教育技术学鉴定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论。促成视听教学向视听传播和教育技术的过渡。直接促进教育技术学的核心——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形成与发展。我国的教育技术源于欧美的视听教育。我国的电化教育和国外的视听教育所使用的媒体是一样的。我国的电化教育初期主要使用四种媒体:幻灯、电影、播音(广播)、电视等。一般认为,我国正式使用电化教育一词始于1936年。我国学者认为,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研究应该包括硬件、软件和潜件。潜件主要指的是各种观念、方法、理论体系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等。判断:教育技术就是一种教育手段。辨析下列概念之间的联系、区别:视听教育、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学媒体的开发与应用是我国电化教育区别于国外教育技术的根本点。我国的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专业始建于1983年。试述教育技术发展的“2×3”模型。教育技术包括两个方面的技术:物化形态的技术和观念形态的技术。物化形态的技术主要指的是视听媒体,观念形态的技术主要指的是系统方法。从技术发展的历史来看,教育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传统教育技术、视听媒体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教育技术等三个阶段。评论:赖泽在《教育技术学基础》一书中指出:“教育技术学被看做既是系统方法的同义语,也是视听设备的同义语。”简述信息化教育技术阶段的特征p39简述教育技术发展的特点p39判断: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的劳动将被技术所替代,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弱。辨析:桑新民曾经说:“造成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悲惨命运’的主要原因不在技术本身,而在技术之外”。教学资源什么是教学资源。是指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支持教与学的所有资源,即一切可以被师生开发和利用的、在教与学过程中使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依据教学资源的表现形态可以把教学资源分为: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教育技术领域中的软件资源主要包括:媒体化的教学材料和支持教学活动的工具性软件。支持教学的工具性软件可以分为:认知工具、交流工具、问题解决与决策工具、效能工具等。根据教学资源的本质属性分,教学资源可以分为: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非人力资源主要由教育信息、教学媒体、教学场所组成。教师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什么是媒体?现代教学系统包括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什么是教学媒体?教学媒体经历的四次飞跃:教科书的产生、直观教具的使用、音像教材的涌现、多媒体计算机和因特网的发明。根据媒体的表达方式分,媒体可以分为:口语媒体、印刷媒体、电子媒体。根据媒体作用的感官和信息的流向分,媒体可以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交互多媒体等。光盘属于:(1)视觉媒体(2)听觉媒体(3)视听媒体(4)交互多媒体按照媒体的物理特性分,教学媒体可以分为:光学投影媒体、电声媒体、电视类媒体、计算机类媒体等。提出“媒体是人体的延伸”观点的学者是:(1)麦克卢汉(2)克拉克(3)南国农(4)板元昂简述教学媒体的特性(何克抗的观点)p81“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体现了媒体的特点。(1)稳定性(2)传播性(3)重复性(4)组合性(5)工具性(6)独立性简述教学媒体的特性(李运林、李克东的观点)简述多媒体与超媒体对教育应用的作用。P83判断:当前,计算机媒体是最好的教学媒体。()简述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因特网上的资源可以分为: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人力资源等。我们经常利用的是因特网上的软件资源中的教育信息资源。第四章教学过程以布卢姆为代表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等三大领域的目标。他们认为教学目标分类的作用在于向教师提供一套统一的术语,并为测量评价教学效果和编制测验题提供客观标准。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根据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理论,“回忆”属于下列哪个目标层次?(1)知道(2)领会(3)运用(4)分析根据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理论,英语考试中的“找出可替代的词”属于检测哪个层次的目标?(1)知道(2)领会(3)运用(4)分析根据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理论,“判断正误”属于检测哪个层次的目标?(1)知道(2)领会(3)运用(4)分析根据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理论,语文教学中的“造句”属于下列哪个目标层次?(1)知道(2)领会(3)运用(4)分析根据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理论,语文教学中的“划分段落”属于下列哪个目标层次?(1)知道(2)领会(3)运用(4)分析根据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理论,语文教学中的“概括中心思想”属于下列哪个目标层次?(1)知道(2)领会(3)运用(4)分析(5)综合(6)评价根据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理论,考试中的“材料分析题”属于检测哪个层次的目标?(1)知道(2)领会(3)运用(4)分析(5)综合(6)评价根据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理论,考试中的“指出文章的寓意”属于检测哪个层次的目标?(1)知道(2)领会(3)运用(4)分析(5)综合(6)评价加涅根据学习结果的不同特点,概括出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事实上,布卢姆目标分类理论中的知道层次和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体系中的言语信息是一致的。都是关注对事实、名称、过程的记忆。加涅将所获得的言语信息分为:事实、名称、原则和概括。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体系理论中,智力技能的实质是人们应用符号处理信息或问题的能力。比如:根据某种语法规则说话或造句,或运用某些数学、物理、化学等规则解题等。智力技能与言语信息不同,言语信息与知道“是什么”有关,智力技能与知道“怎么做”有关。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体系内,智力技能可以分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等层次。比较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理论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体系的异同。相同点:都把学习结果分为三类。其中,认知领域所涉及的范围是一致的,都把智力技能分为从低到高的不同层次,层次的分类是累积性的,每一层次的行为都包含了低层次的行为,这对学习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习不能止于“知道”和对于语言信息的回忆水平上,还应该重视智力技能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布卢姆的情感领域目标就是加涅的学习结果中的态度,二者在动作技能中的表述是一样的。不同点:认知领域中各子类的划分标准和目的不同。布卢姆所采用的标准是测量学的,无论是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还是评价,都是围绕着如何测量或操作的角度提出的。因此,有利于指导对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价,但是由于分类系统没有涉及知识的本质,也未阐明知识和智慧技能是怎样习得的,所以在具体指导学与教的过程中缺乏可操作性。加涅提出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吸收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成果,在对学习结果进行划分时,不仅考虑了结果的测量,同时也阐明了每类学习结果的学习过程、条件和相互间的层次关系,因此,既能对学习结果进行测量和评价,还有助于指导实际教学。简述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过程模型在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过程模型中,“执行控制”和“期望”的作用是激活和调节学习中的信息流程。根据加涅的信息加工过程模型,学习过程是由一系列事件构成的。加涅认为,每一个学习过程都可以被分解为八个阶段:动机阶段、领会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作业阶段和反馈阶段。这八个阶段分别对应八个内部心理加工过程:期望、注意、编码、记忆、提取、迁移、反应、强化等。解释:学习生成过程p108学习生成过程模型比较集中而全面地反映了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成就。对应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人类学习的生成过程,帮助我们组织好各种类型、各门学科的教学活动,以及帮助我们开展网上课件的研制和开发活动等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简述学习生成过程的步骤p108了解学习者的原有的认知结构有助于设定学习过程的起点,即教学的起点。在构成学习风格的成分中,哪个成分是对学习影响最大的部分。(1)认知结构(2)情感成分(3)意动成分(4)生理性和社会性倾向成分第五章教学系统设计一般认为,教育技术学的核心内容是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由各组成要素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的、具有一定教学功能的整体。教师、学习者、教学内容、媒体构成了教学系统的四个核心要素。根据教师和学习者之间教学内容的表达和传递方式的不同,教学系统可以分为:闭环结构、开环结构、探究结构、习作结构和传递性结构等。(了解)提出教学系统设计“计划说”的教育技术专家是:(1)肯普(2)梅瑞尔(3)史密斯(4)何克抗提出“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用以开发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的技术”的教育技术专家是:(1)肯普(2)梅瑞尔(3)史密斯(4)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的概念教学系统设计是介于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或中间环节。教学系统设计的意义或价值:p140系统方法是教学系统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教学系统设计的理念主要来自于系统方法。影响教学系统设计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系统方法、学习理论、信息技术、传播理论和教学理论。瑞格鲁斯认为,影响教学系统设计的变量主要有: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和教学结果。教学条件变量包括:内容特点、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实际约束等。教学方法变量包括组织策略(微策略和宏策略)、传递策略、管理策略等。教学结果变量包括教学效率、教学效果和教学吸引力等三个方面。当前,主要的教学设计理论有:加涅的“九五矩阵论”、瑞格鲁斯的精细加工理论、梅瑞尔的成分显示理论和教学处理理论等。简述加涅的教学设计的“九五矩阵理论”。加涅的教学设计理论为我们设计教学过程的阶段或者顺序提供了理论基础。瑞格鲁斯认为,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包括概要设计和细化等级设计两个过程。每个设计都包括选择、定序、综合和总结等四个阶段。瑞格鲁斯的精细加工理论为我们设计教学内容提供了策略和方法。简述梅瑞尔的成分显示理论(cdt)。梅瑞尔认为可以从行为水平和内容类型两个维度对知识进行分析。行为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