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名校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名校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名校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名校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名校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名校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Na2O2的电子式:B.Al3+的结构示意图:C.CH3COOCH3的名称:乙酸甲酯D.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2、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Lv的名称为鉝。关于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子序数116 B.中子数177C.核外电子数116 D.在周期表中处于0族3、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化合价为+2,R元素位于周期表的A.ⅠA族 B.ⅡA族 C.ⅢA族 D.ⅤA族4、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错误的是()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B.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呈紫色,则原溶液中一定只含有K+C.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5、乙烯和苯能够共同发生的反应类型有()①加成反应②取代反应③聚合反应④氧化反应.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等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补充土壤中的钾元素,可在田间焚烧秸秆B.煤经过气化、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变为清洁燃料C.聚乙烯、聚氯乙烯均可作包装材料,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D.在食品包装时放入盛有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7、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M)的单质及其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A.随核电荷数递增单质的熔点依次降低、硬度依次减小B.化合物中M的化合价均为+1价C.单质在空气中都剧烈反应,生成M2O2D.随核电荷数递增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变强8、反应CH3OH(l)+NH3(g)===CH3NH2(g)+H2O(g)在某温度自发向右进行,若反应的|ΔH|=17kJ·mol-1,|ΔH-TΔS|=17kJ·mol-1,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ΔH>0,ΔH-TΔS<0 B.ΔH<0,ΔH-TΔS>0C.ΔH>0,ΔH-TΔS>0 D.ΔH<0,ΔH-TΔS<09、研究人员研有出一种可在一分钟内完成充放电的超常性能铝离子电池,充放电时AlCl4-和Al2Cl7-两种离子在Al电极上相互转化,其他不参与电极反应,其放电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有机阳离子向铝电极方向移动B.充电时,铝电极连接外加电源的正极,石墨电极连接外加电源的负极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A1-3e-+7AlCl4-=4Al2Cl7-D.该电池的工作原理:3Cn+4Al2Cl7-3CnAlCl4+Al+AlCl4-10、在373K时,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2和SO2,发生如下反应:NO2+SO2⇌NO+SO3,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

)①NO和SO3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②NO2和SO2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③体系中的总物质的量一定等于反应开始时总物质的量④SO2、NO2、NO、SO3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③11、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作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Ⅰ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B.元素周期表有18个族C.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D.短周期是指第1、2、3、4周期12、为纪念DmitriMendeleev发明的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分别位于三个周期,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原子半径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a为氢元素B.原子半径c<dC.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D.a与c组成的一种化合物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13、TK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COCl2,反应COCl2(g)Cl2(g)+CO(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t/s02468n(Cl2)/mol00.160.190.200.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在前2s的平均速率v(CO)=0.080mol·L-1·s-1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Cl2)=0.11mol·L-1,则反应的ΔH<0C.TK时起始向容器中充入0.9molCOCl2、0.10molCl2和0.10molCO,达到平衡前v正>v逆D.TK时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0molCl2和0.9molCO,达到平衡时,Cl2的转化率为80%14、下列关于反应2Na2O2+2H2O=4NaOH+O2↑的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 B.过氧化钠是还原剂,水是氧化剂C.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水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5、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水溶液显酸性B.所有原子一定共面C.能够发生加成反应D.能够发生酯化反应16、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装置作为制取少量二氧化硫的尾气吸收装置B.用图装置进行二氧化碳喷泉实验C.用图装置进行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取氯气的实验D.用图装置进行石油的分馏实验17、萜品醇可作为消毒剂、抗氧化剂和溶剂,已知α-萜品醇的结构简式如下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mol该物质最多能和1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该物质不属于烃C.该物质能使溴水褪色D.分子式为C9H16O18、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A.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B.单质常用作左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C.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D.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19、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且无正价,Z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W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W、Z、Y、X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Y、X、W、ZC.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Z、W、X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X、Y、W20、根据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原子半径最高价或最低价

A.元素形成的氢化物稳定B.元素的非金属强,所以氢化物的沸点高C.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强21、下列条件中,锌和硫酸开始反应时放出氢气的速率最大的是选项

金属

酸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温度/℃

A

2.4g锌片

3mol·L-1硫酸50mL

40

B

2.4g锌粉

1mol·L-1硫酸200mL

30

C

2.4g锌粉

3mol·L-1硫酸50mL

40

D

5.6g锌片

3mol·L-1硫酸100mL

30

A.A B.B C.C D.D22、原电池原理的发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关于下图所示原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电子由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C.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D.该装置使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常见有机物A、B、C、D、E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已知D是有香味且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E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请回答:(1)A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2)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3)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E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b.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D中混有的Cc.②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24、(12分)现以淀粉或乙烯为主要原料都可以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1)C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其中⑤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25、(12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制备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设计了下列装置,并查阅到下边资料:在加热情况下氯气和碱溶液能发生反应:3Cl2+6OH-5Cl-+ClO3-+3H2O。请回答下列问题:(1)连接好装置,装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2)圆底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试管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4)在制取C12时,实验室中若无MnO2,可用KMnO4粉末代替,发生下列反应: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则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26、(10分)Ⅰ.我国的青海省有许多盐湖盛产食盐,人类与食盐关系密切,食盐在老百姓生活和现代社会的工农业生产中均有重要作用。粗盐中含Ca2+、Mg2+、SO42-以及泥沙等杂质,为了除去可溶性杂质,有以下实验步骤进行提纯: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1)以下操作顺序不合理的是_______。A.②⑤④③①B.④⑤②①③C.⑤②④①③D.⑤④②①③(2)用提纯的NaCl配制450mL4.00mol·L-1NaCl溶液,所用仪器除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填仪器名称)。(3)通过步骤①中过滤后的滤液,检验SO42-是否除尽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向100mL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2.0mol/L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关系如图所示(图中x、y、m、m均表示NaOH溶液与CO2反应后的溶液中某溶质的物质的量)。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2)图3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Ⅲ.已知氮化镁极易与水反应:Mg3N2+6H2O===2NH3↑+3Mg(OH)2↓。将足量的镁条置于空气燃烧,可能会发生下列反应①2Mg+O22MgO;②3Mg+N2Mg3N2;③2Mg+CO22MgO+C;④Mg+H2O(g)MgO+H2。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产物中含有氮化镁(Mg3N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12分)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在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如下图所示),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己知: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沸点依次是78.4℃、118℃、77.1℃(1)在烧瓶中除了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外,还应放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2)在烧瓶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3)在该实验中,若用lmol乙醇和lmol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充分反应,能否生成lmol乙酸乙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4)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请在图中圆括号内填入适当的试剂,在方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分离方法。试剂a是__________,试剂b是_______________;分离方法①是________,分离方法②是__________,分离方法③是________________。(5)在得到的A中加入无水碳酸钠粉末,振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6)写出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28、(14分)现有下列三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是①3和9;②17和12;③6和8。(1)其中能组成XY2型的共价化合物分子的是__________,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能形成XY型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电子式表示第②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10分)H、C、N、O、Na、S是常见的六种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S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2)上述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3)下列事实能说明O的非金属性比S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a.O2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b.加热条件下H2S比H2O更容易分解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O2比1molS得电子多d.H2O的沸点比H2S高(4)一定条件下,Na还原CCl4可得到金刚石与一种可溶性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5)肼(N2H4)是一种无色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其具有碱性和极强的还原性,在工业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①已知肼的球棍模型如图1所示,试写出肼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②目前正在研发的一种肼燃料电池的结构如图2所示,________(填“a”或“b”)电极为电池的负极。③在1L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1molN2H4,在303K、Pt催化下发生反应N2H4(l)N2(g)+2H2(g),测得容器中的与时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则0~4min内氮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析】分析:A.根据过氧化钠是由2个钠离子与1个过氧根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离子化合物分析判断;B.根据铝离子为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分析判断;C.根据CH3COOCH3的结构简式结合酯的命名分析判断;D.根据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分析判断。详解:A.过氧化钠是由2个钠离子与1个过氧根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故A错误;B.铝离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且最外层有8个电子,据此书写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B错误;C.CH3COOCH3是乙酸甲酯的结构简式,故C正确;D.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氯化氢分子中不存在阴阳离子,用氯化氢的形成过程为:,故D错误;故选C。2、D【解析】

根据核素的表示,左下角116为质子数,左上角293为质量数,由于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得中子数为177。【详解】A.据分析,116为质子数,也为原子序数,A项正确;B.据分析,中子数177,B项正确;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116,C项正确;D.第七周期的稀有气体是118,故116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ⅥA主族,D项错误;答案选D。3、B【解析】

对于主族元素而言,最高正价等于其族序数(O、F除外),R的最高正价为+2价,则该元素位于IIA族,故答案选B。4、B【解析】分析:A.先加入稀盐酸,排除干扰离子碳酸根、亚硫酸根等离子,然后加入氯化钡,若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根离子;B.焰色反应中,火焰颜色为紫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钾离子,也可能含有钠离子;C.铝离子先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若氢氧化钠过量,氢氧化铝沉淀会逐渐溶解;D.能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为氨气,原溶液中一定存在铵根离子。详解: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排除了干扰离子,如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为硫酸钡,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A正确;B.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时,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呈紫色,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K+,由于蓝色钴玻璃能滤去黄光,所以不能排除Na+,B错误;C.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铝,由于氢氧化铝能够溶于强碱,所以氢氧化钠过量后氢氧化铝沉淀逐渐溶解直至消失,C正确;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一定为氨气,则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D正确;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离子的检验,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熟练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如硫酸根离子、氯离子、铵根离子等,在离子检验中经常涉及,离子检验时必须排除干扰离子,做到检验方案的严密性。5、D【解析】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够发生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苯能够与氢气加成,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聚合反应,苯和乙烯都是烃,能够燃烧即发生氧化反应;①④符合题意;正确选项D。点睛:乙烯和苯都能够发生燃烧氧化反应,但是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苯没有碳碳双键,所以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6、D【解析】A.直接在田间焚烧秸秆会造成大气污染,同时也会破坏土壤中的微生物,虽然草木灰中含有少量的钾肥,但是得不偿失,所以不符合“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主题,故A错误;B.通过煤经过气化、液化等化学变化可转变为清洁燃料,故B错误;C.聚乙烯、聚氯乙烯均可作包装材料,但造成白色污染,故C错误;D.铁粉有还原性,在食品包装时放入盛有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故D正确,答案为D。7、C【解析】A.碱金属元素(M)的单质随核电荷数递增单质的熔点依次降低、硬度依次减小,A正确;B.M的最外层电子数均是1个,化合物中M的化合价均为+1价,B正确;C.单质在空气中都剧烈反应,不一定都生成M2O2,例如Li生成Li2O,C错误;D.随核电荷数递增金属性逐渐增强,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变强,D正确,答案选C。8、A【解析】

反应能自发进行,应满足△H-T△S<0,以此解答该题。【详解】该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能够自发的向右进行,这说明△H-T△S一定是小于0,根据方程式可以知道该反应的ΔS>0,所以如果ΔH<0,则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是自发进行的,而该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能够自发的向右进行,因此该反应的反应热ΔH>0;

答案选A。9、C【解析】试题分析:A、放电时,铝是活泼的金属,铝是负极,被氧化生成Al2Cl7-,不活泼石墨为正极,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有机阳离子向石墨电极方向移动,A错误;B、充电时,铝电极连接外加电源的负极,石墨电极连接外加电源的正极,B错误;C、放电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铝离子,铝离子与AlCl4-结合生成Al2Cl7-,所以电极反应式为Al-3e-+7AlCl4-=4Al2Cl7-,C正确;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电池的工作原理为:3CnAlCl4+Al+AlCl4-3Cn+4Al2Cl7-,D错误,答案选C。考点:考查二次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知识10、D【解析】

①根据方程式可知平衡时NO和SO3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①正确;②起始量未知,则平衡时NO2和SO2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②错误;③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不变,体系中的总物质的量一定等于反应开始时总物质的量,③正确;④平衡时SO2、NO2、NO、SO3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④错误;答案选D。【点睛】明确可逆反应的特点以及平衡状态的特征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其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与起始量以及转化率有关系。11、C【解析】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周期、18个纵行,16个族,短周期为一、二、三周期,第IA中含H元素,第ⅢB族中含锕系、镧系,以此来解答。详解:A.第ⅠA族的元素含碱金属元素及H元素,H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B.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第ⅤⅢ族,共16个族,故B错误;C.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则有七个周期,故C正确;D.短周期是第一、二、三周期,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把握元素的位置、周期表的整体结构为解答的关键,注意选项A为解答的易错点。12、C【解析】

题中已经说明四种短周期元素分别为三个周期。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也要增大,原子半径在逐渐减小。a的化合价为1,且原子半径是最小的,则a一定是H;d的原子半径比c大,最外层电子数比c多,则c一定在第二周期,d在第三周期;c、d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4和6,则c为C,d为S;b的原子半径最大,最外层电子数为1,则b为Na。综上所述,a为H,b为Na,c为C,d为S。【详解】A.a为H,b为Na,c为C,d为S,A正确;B.如图所示,c的原子半径小于d,B正确;C.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NaOH,是强碱,C错误;D.a、c组成的化合物中,除了甲烷之外,都具有C-C键和C-H键,即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D正确;故合理选项为C。【点睛】要注意题中是否说明是短周期元素。此外,再根据元素周期律推断出各个元素。13、C【解析】

A、反应在前2s的平均速率v(CO)=v(Cl2)===0.04mol·L-1·s-1,错误;B、平衡时c(Cl2)==0.1mol·L-1,升高温度,c(Cl2)==0.11mol·L-1,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应为吸热反应ΔH>0,错误;C、COCl2(g)Cl2(g)+CO(g)起始(mol·L-1):0.500转化(mol·L-1):0.10.10.1平衡(mol·L-1):0.40.10.1该温度下,若起始向容器中充入0.9molCOCl2、0.10molCl2和0.10molCO,此时<0.025,则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正确;D、TK时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0molCl2和1.0molCO,应等效于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COCl2,达到平衡时Cl2的转化率等于80%,如加入1.0molCl2和0.9molCO,相当于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小0.1molCO,平衡在原来的基础上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Cl2的转化率小于80%,错误;答案选C。14、C【解析】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其中过氧化钠中-1价氧原子部分化合价升高为0价,被氧化为氧气,部分化合价降低为-2价,被还原为氢氧化钠,故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本身作还原剂;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本身作氧化剂。据此判断此题。15、B【解析】分析: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羧基,结合相应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解答。详解:A.含有羧基,其水溶液显酸性,A正确;B.含有甲基,则所有原子一定不共面,B错误;C.含有碳碳双键,能够发生加成反应,C正确;D.含有羧基,能够发生酯化反应,D正确。答案选B。16、A【解析】

A项,SO2不加处理即排放会污染环境,选择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SO2,该装置可以用于吸收SO2尾气,且防倒吸,故A项正确;B项,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应该利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喷泉实验,故B项错误;C项,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取氯气的实验需要加热,故C项错误;D项,石油的分馏不能用水浴加热,蒸馏时为使物质冷凝彻底,水从下口进上口出,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A。【点睛】蒸馏实验中要注意:溶液中要加入沸石,防止溶液暴沸;温度计的水银球要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测量的是蒸汽的温度;冷凝管中冷却水的流向采用逆流原理,即从下口进入,上口流出,保证冷凝效果好。17、D【解析】A.含有一个碳碳双键,所以1mol该物质最多能和l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A正确;B.该分子中除了含有C、H元素外还含有O元素,所以不是烃,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故B正确;C.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C正确;D.根据结构简式知,其分子式为C10H18O,故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该分子中含有醇羟基、碳碳双键,具有醇和烯烃性质,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加成反应、还原反应、加聚反应、酯化反应等。18、A【解析】

短周期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一半的元素有Li:、Si:两种,非金属元素为硅,据此分析。【详解】短周期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一半的元素有Li:、Si:两种,非金属元素为硅,A项,硅为亲氧元素,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A正确;B项,Si单质可用作半导体材料,而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SiO2,B错误;C项,Si的最高价氧化物为SiO2,可与氢氟酸反应,C错误;D项,硅的非金属性比碳弱,故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SiH4<CH4,D错误;答案选A。19、B【解析】Y是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那么Y是F,X最外层有6个电子且原子序数小于Y,应为O,Z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且为短周期,原子序数大于F,那么Z为Al,W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那么W为Si,据此推断X、Y、Z、W分别为O、F、Al和Si。A、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原子序数越小,原子半径越大,即原子半径关系:Al>Si>O>F,即Z>W>X>Y,故A错误;B、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6、7、3和4,即最外层电子数Y>X>W>Z,故B正确;C、同一周期,原子序数越大,非金属性越强,即非金属性F>O>Si>Al,因此X>W>Z,故C错误;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F>O>Si>Al,即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X>W,故D错误;故选B。20、D【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推断可知,短周期元素中,①只有最低价−2,处于ⅥA族,则①为O;③⑥都最高正价+1,处于ⅠA,⑥的原子半径较大,③原子半径不是所有元素中最小,故③为Li、⑥为Na;⑤有+7、−1价,则⑤为Cl;④⑦都有最高价+5、最低价−3,处于ⅤA族,且④的原子半径较大,则④为P、⑦为N;②有最高价+2,处于ⅡA族,原子半径大于Li,则②为Mg;⑧有最高价+3,处于ⅢA族,原子半径大于P,则⑧为Al.A.元素④、⑤形成的气态氢化物分别为PH3,HCl,其中非金属性Cl>P,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Cl>PH3,故A错误;B.⑦为N元素,④是P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间氢键有关系,NH3分子间有氢键,则NH3的沸点高于PH3,故B错误;C.元素①⑧形成的化合物为Al2O3,Al2O3是离子化合物,故C错误;D.元素⑥为Na,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NaOH,碱性最强,故D正确;故选D。【点睛】依据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化合价规律,推断出元素种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进而联系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21、C【解析】试题分析:Zn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2H+=Zn2++H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浓度及固体的表面积的大小。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当温度相同时,固体物质的表面积越大,反应接触的就越充分,反应速率就越快。对表格的反应条件进行观察,分析确定锌和硫酸开始反应时放出氢气的速率最大的是C。考点: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因素的判断的知识。22、B【解析】该装置为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该原电池中锌是负极,电子由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故B错误;铜片是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2H++2e-H2,故C正确;原电池中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D正确。点睛: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活泼的一极为负极,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羟基CH3CHO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ab【解析】

根据物质的分子结构与性质可知A是CH3CH2OH,乙醇催化氧化产生B是乙醛CH3CHO,乙醛催化氧化产生的C是乙酸CH3COOH,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产生的D是乙酸乙酯,结构简式为CH3COOCH2CH3,E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则E是乙烯CH2=CH2,乙烯与乙酸发生加成反应产生D是CH3COOCH2CH3。【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CH3CH2OH,B是CH3CHO,C是CH3COOH,D是CH3COOCH2CH3,E是CH2=CH2。(1)A是CH3CH2OH,官能团是-OH,A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羟基;(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B的结构简式是CH3CHO;(3)①反应是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形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4)a.E是乙烯,该物质分子是平面分子,键角是120°,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a正确;b.乙酸乙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而乙酸能够与碳酸钠溶液发生产生可溶性乙酸钠、水、二氧化碳,因此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b正确;c.②的反应为乙酸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故其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c错误;故合理选项是ab。【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推断、转化关系及反应类型的判断的知识。掌握物质官能团的性质与相互关系、常见化学反应的特点是判断、推理的依据。24、羧基酯化反应2CH3CH2OH+O22CH3CHO+2H2OCH3CH2OH+CH3COOHCH3COOC2H5+H2O【解析】

淀粉是多糖,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乙醇,则A是乙醇;乙醇含有羟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则B是乙醛;乙醛含有醛基,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则C是乙酸;乙酸含有羧基,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酸和乙醇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和水加成生成乙醇;由于D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E,所以乙烯和氯化氢发生的是取代反应,生成氯乙烯,则D是氯乙烯;一定条件下,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氯乙烯,则E为聚氯乙烯。【详解】(1)C是乙酸,结构简式为CH3COOH,官能团为羧基;反应⑤为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酸和乙醇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故答案为羧基;酯化反应;(2)反应③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反应⑤为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酸和乙醇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CH3COOC2H5+H2O,故答案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CH3CH2OH+CH3COOHCH3COOC2H5+H2O。【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注意掌握糖类、醇、羧酸的性质,明确官能团的性质与转化关系是解答关键。25、检查装置的气密性MnO2+4HCl(浓)MnCl2+Cl2↑+2H2OCl2+2OH-=Cl-+ClO-+H2O除去Cl2中的HCl气体防止溶液温度升高而发生副反应AD【解析】

(1)连接好装置,装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产生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大试管内发生反应是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3)在制取氯气的反应中浓盐酸易挥发,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温度较高时,能够发生副反应3Cl2+6OH-5Cl-+ClO3-+3H2O,因此冰水的作用是防止溶液温度升高而发生副反应;(4)根据反应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可知,不需要加热,所以图2中AD装置都可以。【点睛】本题借助制备消毒液考查了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气的化学性质,充分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思维能力和规范答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不大,注意题干已知信息的提取和灵活应用。26、AB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取少量滤液于一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若试管中的溶液无明显变化则证明SO42-已除尽,若试管中的溶液出现浑浊则证明SO42-未除尽。Na2CO3Na2CO3和NaOH取适量产物放入试管中,滴加蒸馏水,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可以证明有氮化镁生成【解析】

Ⅰ.(1)在粗盐提纯时,要在最后一步加入盐酸,碳酸钠加在氯化钡的后面,根据除杂原则分析作答;(2)根据配制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的基本操作步骤分析所缺少的仪器;(3)检验SO42-是否除尽,即判断氯化钡是否过量,据此分析作答;Ⅱ.当向100mL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25mL时,可能发生的反应有:2NaOH+CO2═Na2CO3+H2O或NaOH+CO2═NaHCO3,可能的情况如下为①n(CO2):n(NaOH)<1:2时,溶质成分为Na2CO3和NaOH;②n(CO2):n(NaOH)=1:2时溶质成分为Na2CO3;③1:2<n(CO2):n(NaOH)<1:1时,溶质成分为Na2CO3和NaHCO3;④n(CO2):n(NaOH)>1:1时,溶质成分为NaHCO3,结合图像关系,分析作答;Ⅲ.结合已知信息根据氮化镁极易与水反应生成碱性气体氨气作答。【详解】Ⅰ.(1)在粗盐提纯时,要在最后一步加入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碳酸钠加在氯化钡的后面,除去钙离子和加入的过量的钡离子,NaOH溶液除镁离子,顺序在过滤前即可,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⑤②④①③或⑤④②①③,故C、D项正确,A、B项错误,答案选AB;(2)配制450mL4.00mol·L-1NaCl溶液,需要500mL容量瓶,定容时需要胶头滴管,则所缺少的仪器为: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3)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是否除尽,可通过滴加过量氯化钡方法判断,其具体操作方法为:取少量滤液于一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若试管中的溶液无明显变化则证明SO42-已除尽,若试管中的溶液出现浑浊则证明SO42-未除尽,故答案为取少量滤液于一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若试管中的溶液无明显变化则证明SO42-已除尽,若试管中的溶液出现浑浊则证明SO42-未除尽;Ⅱ.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图1中加入HCl时,开始没有二氧化碳生成,排除第③、④种可能情况,继续滴加HCl时,有二氧化碳生成,且前后消耗HCl的体积比为1:1,据此可知第②种情况,即二氧化碳刚好与氢氧化钠按1:2反应完全的情况,则其溶液溶质为:Na2CO3;图3信息显示,x:y=1:1,采用逆向思维分析,则应为盐酸与碳酸氢钠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过程,设此阶段反应的盐酸体积为V,可以看出未生成二氧化碳之前,反应消耗盐酸的体积为2V,应为氢氧化钠与碳酸钠分别消耗V体积盐酸所致,综上所述,图3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为Na2CO3和NaOH,故答案为Na2CO3;Na2CO3和NaOH;Ⅲ.由于氮化镁极易与水反应,结合化学方程式Mg3N2+6H2O=2NH3↑+3Mg(OH)2↓易知,若产物中有氮化镁,则会水反应生成氨气,设计一个实验,借助是否有氨气来检验是否有氮化镁生成,具体操作为:取适量产物放入试管中,滴加蒸馏水,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可以证明有氮化镁生成,故答案为取适量产物放入试管中,滴加蒸馏水,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可以证明有氮化镁生成。27、防止烧瓶中液体暴沸先在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慢慢将浓硫酸加入烧瓶,边加边振荡否,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到底饱和碳酸钠溶液硫酸分液蒸馏蒸馏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水2CH3COONa+H2SO4=Na2SO4+2CH3COOH【解析】

(1)酯化反应需要加热,在烧瓶中放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防止烧瓶中液体暴沸。(2)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应该将浓硫酸慢慢的加入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