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心肺复苏》教学实施报告_第1页
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心肺复苏》教学实施报告_第2页
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心肺复苏》教学实施报告_第3页
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心肺复苏》教学实施报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基础生命支持》教学实施报告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报告的内容是《基础生命支持》。一、教材的分析与处理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课题选自高教出版社出版,由谭进老师主编的《急救护理》(第二版)第七章第二节心肺脑复苏。《急救护理》是一门新兴的跨专业的临床护理学科,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近几年来在我国发展较为迅速。其中心肺脑复苏(CPCR)是对突发性猝死这一濒死状态的急救措施,而基础生命支持又是是脑复苏的开始,是迅速恢复有效通气和循环的急救技术,以维持脑组织灌注,最终完全恢复脑功能复苏,因此基础生命支持是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急救技能之一,在临床急诊医学专业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推荐作为医学教学的必修内容和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功。2.学情分析授课的对象是我校护理专业二年级第四学期的学生,他们有如下特点:专业能力需求:学生跨出校门将走进各级各类护理服务岗位,有部分同学尤其是男生,很大可能将从事急救护理工作,他们需要具有独立、正确、规范的完成急救护理技术操作的能力。学习态度分析:近70%的学生愿意学习专业课,特别是和临床结合紧密,且实践技能性强的课程;同时对外界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学习起点能力分析:经过解剖、生理、病理等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脑等在生命过程中的解剖位置、生理机能,知道了缺血缺氧后的病理变化。护理学基础的学习,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不够稳定。思维的发展以逻辑思维为主,但知识的积累不够,自信心和自觉性较差,容易接受视觉和听觉的刺激。经过第一节心脏骤停的学习,为本节课“基础生命支持”的分析和学习奠定了基础。3.教材处理根椐学情、《急救护理大纲》的要求,对教材做如下处理:处理一:将心脏骤停的病因及类型留给学生自学。依据:与日常生活衔接密切,学生容易理解;目的:削弱理论教学,增加有效教学时间。处理二:将基础生命支持的程序和要点总结成口诀,配以快板音乐。依据:配以快板进行表述,朗朗上口。同时,基础生命支持的操作程序和要点本身较为多,原理较为深奥,学生容易遗漏步骤。目的:学生喜闻乐见,便于记忆。处理三:加入环境评估的内容,而将复苏成功的标志一带而过。依据: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目的:环境评估是操作的前提,操作前使患者脱离危险环境,同时保护救护者的安全。4.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学情分析、教学内容特点及《急救护理》的要求,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层法,将教学目标制定如下:认知目标:掌握判断心搏骤停的方法;熟悉操作原理;了解最新发展动态。能力目标:正确实施基础生命支持。情感目标:树立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操作中态度认真,关心爱护病人。5.教学的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确定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及复苏的三个步骤作为重点。依据: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在大脑缺血缺氧后4~6分钟内,脑细胞将出现不可逆的损伤,因此能否在10秒钟内作出诊断并在4—6分钟内进行有效的初期复苏,以恢复大脑的有效血流灌注对能否挽救病人的生命和获得良好愈后至关重要。(2)难点: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技术作为难点。依据:由于在实际操作中,没有电子辅助教学系统的提示,加之病人昏迷,不能做出有效应对。如果实施人工呼吸不当,容易引发无效呼吸或肺大泡,胸外心脏按压部位和深度不当易引发肋骨胸骨骨折等并发症,其频率、节律对恢复有效循环有重要的影响。通过重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在操作练习中进行分析,加深理解,提高复苏效率。二、教法分析“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结合学生实际本着教为学服务的原则,本课选择使用的教法是:小组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示教法。目的:使学生在视、听、行、思有效结合的切身体验中攻破重、难点。通过情景教学开展教学互动,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三、学法分析基于学情分析和上述教学方法,本课学生将采用:反馈练习、分组讨论、考核评价等方法进行学习。目的:让学生在考核评价的督促下积极参与实践,发现问题、讨论问题、总结规律,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从感性到理性,从感性认识到技能形成的过程。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的设计主要以护理职业岗位能力需要为基点,贴近学生实际,贴近临床。为着力营造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创设学有所用的教学情境,设计了如下几个个教学阶段:(一).教学准备:为完成这项实训项目的教学,需用《急救护理》教材、多媒体课件、还有实训用复苏模型、诊察床、踏凳、按压板、手电筒,为防止交叉感染还要准备纱布和污物桶等。(二)激学导思(2分钟)1.课堂提问:(1)什么是生命体征?(2)正常成人的脉搏和呼吸正常值分别是多少?目的:检查学生对护理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为本节课内容讲解做好知识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2.设疑引导:如果一个人心跳呼吸的停止后,会出现什么后果?应如何急救?导入新课。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知心跳呼吸骤停的严重后果和学习“基础生命支持”技术的必要性。(三)讲授新知(40分钟)1.教师讲解演示(5分钟):通过课件讲解概念、原理、发展动态和基本步骤。目的:通过讲授法和示教法,使学生对基本生命支持达到从感知到认知的过程。2.分步示教,突出重点,化解难点(35分钟)为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生命支持的操作程序和要点,制作了一个图文并茂、生动逼真课件,并在复苏模型上进行分步示教讲解。在讲授中我始终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以提问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对于重点和难点的步骤,请学生回示、分析和讨论,加深印象。这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思考空间和问题探究的情境。如:=1\*GB2⑴病人昏迷但如果还有脉搏时不可实施基础生命支持,否者会反射性引起心搏骤停,而心搏骤停的判断需要在5~10秒内完成,才能提高复苏成功率。通过总结的八字口诀——一拍、二唤、三摸、四看,结合清晰的图片和老师的示教,使学生迅速掌握判断心搏骤停方法及步骤。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拍双肩并双耳大声呼唤?在拨打“120”急救电话呼救时应说清那些内容?颈动脉搏动点的定位是难点,可鼓励护生动手,跟随老师一起寻找自身颈动脉搏动点。目的:即可通过讨论法,集思广益,又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和对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2)开放气道:是复苏的关键,是教学的重点。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在模型进行示教,请学生回示。在讲解清理呼吸道与口对口人工呼吸内容时,可讲述“感动中国”人物李春燕奋力抢救窒息婴儿的事迹,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使护生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在讲开放气道的三种方法时,以案例:因开放气道方法不对而导致三十岁醉酒青年高位截瘫事件使学生认识到开放气道方法的重要性。目的:强化学生对操作规范性的认识,并树立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3)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是重点,也是难点。分四步示教完成。第一步,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由易到难讲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的原理及注意事项,介绍如果操作不当可能给病人带来哪些并发症。特别提醒若昏迷病人还有脉搏,不能进行心肺复苏术,并告知原因。这是护生听与想的阶段,既初步接受知识。第二步,教师边讲解边在模型上演示,这是护生听、想与看的阶段,既进一步接受知识;第三步,请学生回示,这是护生动手做的阶段,既进行知识的内化。第四步:分析评价,这是对知识的巩固。通过循序渐进的讲解与引导,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既掌握知识又提高能力。目的:老师及时点拨指导,逐一破解重点和难点。(四)教学巩固(8分钟)教师在教学结束后,通过视频播放、课堂练习、归纳总结和回示应用的方式与学生沟通,进行教学反馈。《急救超人》动画片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同时又将整个操作程序和要点给学生以强的视觉刺激,气道了强化记忆的效果。习题的设计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编制的。,主要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进行。目的:教学反馈,强化练习,及时巩固。以操作流程图的形式引导学生经归纳总结,并创设情景加以回示应用。目的:由学生进行总结,即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揭示重点、难点,又培养了学生分析、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件中以框图的形式总结补充,创设情景加以应用,又将知识点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用运动变化的思想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从一般到具体、从感性到理性上升。快板小结,配以快板音乐进行播放。目的:口诀朗朗上口,配以快板播放,形式新颖,学生喜欢,容易记忆。同时基础生命支持技术本身的程序繁多,操作要点不易把握,操作原理深奥,学生难以理解。以这种形式,可帮助学生在强化记忆、反复记忆,并在后期的实践操作中进行理解。(五)教学提升(分组练习与考核评价)(100分钟)根据我校实训室数、学生数和模型的数量,将全班学生分成8个组,对照CPR操作评分表,分单人和双人进行院内急救和院外抢救练习。分组练习时可能出现的问题:1.当出现学生程序步骤难以确定等情况时;2.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操作要点、操作力度较难把握;3.面对模型练习,没有时间上的紧迫感;没有操作成败的压力感。应对措施:将操作程序总结在黑板上,必要时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创设情景,严格要求,充分利用电子辅助教学系统考核评价时可能出现的问题:1.操作步骤紊乱;2.实施按压和呼吸循环比例错误;3.病人抢救失败;应对措施:老师及时作点评并将批注和评分写在个人实训反馈表上目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突出职教特色,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形成技能。教学程序设计意图:根据根据加涅的学习过程阶梯模式,即学生在学习中所发生的心理活动的顺序,将教学分阶段式、阶梯式进行,使每个阶段有相应的心理过程,达到在阶梯式学习中形成知识的积累和内化,形成技能。激学导思:2分钟讲授新知:40分钟SHAPE教学巩固:8分钟教学提升:100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板书内容主要侧重授课的主要内容和整体思路,突出教学的重点。五.教学反思通过完整的知识链教学思路,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