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浙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浙江省浙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浙江省浙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浙江省浙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浙江省浙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浙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单选题

我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发射升空,9月21日

(农历八月初七)下午15时45分,航天员景海朋鸟、朱杨柱、桂海潮开讲“天宫课堂”

第四课,飞船于2023年10月31日返回。完成下面小题。

1、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和其围绕飞行的中心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所处的最低一级天

体系统是()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2、航天员开讲“天宫课堂”第四课的当天傍晚,浙江学生观测到的月相是()

A.①B.②C.③D.④

3、“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时,从距地面50千米高度起,向下穿越的地球大气层

气温变化为()

A.上升——下降——上升B.上升——下降

C.下降——上升——下降D.下降——上升

4、人类利用的下列能源中,来源于太阳辐射的是()

①柴草煮饭

②风力发电

③战斗机燃料

④地热能发电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科学家预测,未来人类可能从地球迁移到相邻的“第二行星家园”(如下图所示)。“第

二行星家园''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有大气层。完成下面小

题。

5、“第二行星家园”属于()

①地内行星

②地外行星

③类地行星

④远日行星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6、若“第二行星家园"成为生命宜居的星球,则需具备()

①充足的水分

②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③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

④自西向东自转和公转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科学家根据研究数据认为:最近的太阳活动低峰年将出现在2024~2026年间。下图为

太阳活动的一张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H处斑点区域的太阳活动为()

A.黑子B.耀斑C.日珥D.太阳风

8、当太阳活动进入低峰年,则()

A.磁暴和太阳风格外强烈B.地球上天气变化相对平稳

C.全球农业生产倾向于增产D.南北极地区极光现象增加

下图为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速度(千米/秒)

03691215

真誉巢而

1000

2000

3ooo

深占登隼界面

度4ooo

(

千5ooo

)6OOO

9、莫霍界面的平均深度约为()

A.5~10千米B,17千米C.27千米D.39~41千米

10、下列关于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上往下通过古登堡面纵波速度增加

B.①圈层和②圈层组共同组成岩石圈

C.由上往下通过莫霍界面横波速度增加

D.③圈层物质全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下图为地质时期的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60040002500

11、恐龙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点是()

A.暖干B.暖湿C.冷干D.冷湿

12、图中甲时期()

A.形成铁矿重要时代B.海平面大幅度下降

C.裸子植物迅速发展D.大陆冰川面积减小

下图为4幅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①②一一③④

13、图中属于风成地貌景观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4、图中景观④按其成因为()

A.冰川地貌B.喀斯特溶蚀地貌C.风成地貌D.喀斯特沉积地貌

内蒙古高原东部草原是蛇曲形河流最多的区域之一,图为该草原上某处河曲形河段景

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5、该处草原上蛇曲形河流分布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下切强烈B.植被覆盖率高C河流落差较小D.气候较为干旱

16、蛇曲形河道的演化顺序一般是()

下图示意地球大气的受热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属于长波辐射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8、若某地出现雾霾天气,使大气能见度下降,是因为()

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减弱

一高中生暑假赴舟山普陀岛旅游后写道:“普陀岛真不愧是避暑胜地,无论是白天还是

夜晚,这里的风都凉爽柔和,让人感觉十分畅快。但白天和夜晚的风向是完全不同

的。”下图为该学生绘制的普陀山一日内大气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序号表示“凉爽柔和”晚风的是()

A.①B.②C.®D.@

20、海陆风对普陀岛小区域气候的主要影响为()

①空气湿度增加

②降水日数减少

③冬夏温差增大

④昼夜温差减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地球上的极光是太阳风被磁场捕获,轰击大气层,使大气电离产生的发光现象。金星

是我们观测到的除日、月之外的最亮天体,金星大气层比地球大气层浓密,导致只有

少量的太阳辐射能到达金星地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金星上没有极光现象,其最合理的解释是()

A.距太阳远B.大气稀薄C.夜短昼长D.没有磁场

22、关于金星亮度大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身能够发光B.大气反射作用强C大气逆辐射强D.地面反射作用强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同学根据教材活动安排,准备了相关实验用品,设计地理实验,用

来模拟流水地貌的形成。下图是该实验模型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3、该实验模拟的地貌最可能是()

①V形谷

②冲积扇

③江心洲

④三角洲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4、该实验中调整活动支架的高度,主要是为了改变模拟河流的()

A.流向B.流量C.流速D.含沙量

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

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完成下面小题。

25、歌谣中反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变化状况的是()

A.古城气候总无常B.一日须携四季装C.山下百花山上雪D.日愁暴雨夜愁霜

26、“日愁暴雨夜愁霜”,形成当地“夜愁霜”的原因是夜间()

A.太阳辐射弱B.大气削弱强C.大气保温强D.大气逆辐射弱

二、多选题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0年4月1日7时52分,美国爱达荷州发生6.6级

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2019年初,洛杉矶成为美国第一个拥有地震预警应用程序

的城市,在监测范围内发生震动时向手机、应急广播和专用接收终端等发出预警预

报,为公众提供宝贵的秒数时间。完成下面小题。

27、本次地震震源位于()

A.地壳B.地幔C.岩石圈D.软流层

28、地震预警应用程序可向手机、应急广播和专用接收终端等发出预警预报,说明()

A.人类已可预报地震B.地震波比电波传播慢

C.地震的破坏程度大D.地震波传播速度差异

29、若某地发生破坏性地震,在救灾中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可()

A.利用GIS确定震中距B.利用RS获取灾区道路受损情况

C.利用RS统计受灾人口D.利用GNSS监测山体滑坡体位移

30、下图为课堂上老师让4位同学画的热力环流模式图,其中需修改重画的是()

几乎每架飞机驾驶舱内都有气压高度表,用来为飞行员指示飞机的飞行高度。一般商

用飞机在5.5千米高度以上是沿着标准大气恒定气压的航线飞行。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

31、当飞机飞行在不同地区时,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其所在地气温垂直方向变化的

有()

A.①BeC.③D.④

32、当商用飞机在8千米高空从暖空气区飞入冷空气区时,飞机一般会()

A.降低飞行高度B.拉升飞行高度C.沿等高面飞行D.沿等压面飞行

三、材料分析题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黄河流域部分区域图(图1)、图1中甲乙丙三地的地貌景观图(图2、图

3、图4)、图5为图3中沿AB一线的冲积扇剖面示意图、图6为图4的地貌景观放

大图。

(1)图2为图1中甲地主要分布的地貌名称为,按成因

属于(风蚀或风积)地貌,该地通过设置

草方格沙障增大,达到

(2)图3为图1乙处由于地形,流速

,(外力作用

类型)形成的冲积扇地貌。

(3)据图5描述图3中冲积扇沉积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4)图1中丙地形成三角洲(图4)按成因属于地貌,

据图6描述该地貌的景观特点。

(5)黄河从乙处附近进入下游河段,主要流经华北平原。从流水侵蚀和流水堆积强度

差异的角度简析黄河下游河床高出堤外两岸地面成为“地上河”的原因。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下图为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各点气压分布图,图中A、B、C、D、E位于同

J5J度—t。

高空"J

1500m

近地面_1_

(1)请在答题卷上用圆滑的曲线画出气压值为850百帕的等压面。

(2)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判断:近地面的甲、乙两地中,受热较多的是

地,气压较高的是地,天气最可能以晴天为主的是地。

(3)B、D两点之间的水平气流方向是,形成该水平气流的原因是

(4)若该气压分布图位于某大城市上空,则甲、乙两地中,位于城市中心地带的是

,位于郊区的是,甲乙两地间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5)若甲地位于陆上、乙地位于海上,甲地白天多雨、夜间多晴朗,请运用海陆风形

成的原理,分析图示时间甲地的天气状况和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围绕飞行的中心天体是地球,处于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太

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并列,所以所处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

地月系,故选A。

2、答案:C

解析:航天员开讲“天宫课堂”第四课为农历八月初七,月相为上弦月,上弦月时,弓

弦在东侧,弓背朝西弯曲。午时,月球升起,但是不可见。日落时月球在最高处(上

中天),月落时太阳在最低处(下中天),也就是午夜时分。因此月亮在上半夜可

见,图中③为上弦月,C正确。①为满月,②为渐盈凸月,④为新月蛾眉月。故选

Co

3、答案:D

解析:从距地面50千米高度起,向下穿越的地球大气层依次是平流层、对流层。在平

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在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所以向下穿越的

地球大气层气温变化为下降——上升,故选D。

4、答案:A

解析:柴草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生物能;风能是间接形式的太阳能;战斗机燃料多

为航空煤油,由石油提炼而来,石油是地质时期生物所固定的太阳能;地热能的能量

来自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无关。故选A。

5、答案:D

解析:“第二行星家园”紧邻地球绕日公转轨道外侧,应为火星,属于地外行星和类地

行星,②③正确,故选D。

6、答案:A

解析:需要具备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以及适宜的太阳光照和

温度范围,从而有利于生命的生存和繁衍,①②③正确;与自转和公转方向关系不

大,④错。故选A。

7、答案:A

解析:图中H处斑点区域是光球层上亮度相对较暗的区域,应为太阳黑子,A正确。

太阳耀斑是色球层表面忽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B错误;日珥是在色球层上发生的

一种剧烈太阳活动现象,喷射的气体呈弧状,C错误;太阳风是从太阳上层大气射出

地超声速等离子体带电粒子流,D错误。故选A。

8、答案:B

解析:当太阳活动进入低峰年,太阳活动相对较少,磁暴和太阳风减弱,A错。地球

上天气变化与太阳活动有一定的相关性,太阳活动相对较少时,地球上天气变化相对

平稳,B正确。根据统计发现,太阳活动峰值年份,全球农业生产倾向于增产,C

错。当太阳活动进入低峰年,太阳活动相对较少,南北极地区极光现象减少,D错。

故选B。

9、答案:B

解析: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莫霍界面的平均深度即为地球地壳(包括陆

地地壳和海洋地壳)的平均厚度,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地球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17千

米,故选B。

10、答案:C

解析:由上往下通过古登堡面时,纵波速度减小,横波突然消失,A错。①圈层为地

壳,②圈层为地幔,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不包括全部的地幔,B错。由上

往下通过莫霍界面时,横波和纵波的速度均增加,C正确。③圈层为地核,只有外核

的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D错。故选C。

11、答案:A

解析:恐龙繁盛时期为中生代。读图可知,中生代全球气候特点是暖干,A正确,

BCD错误,故选A。

12、答案:B

解析:图中甲处于新生代第四纪,形成铁矿重要时代为太古代,A错误;中生代裸子

植物迅速发展,C错误;气候总体偏冷,海平面下降,大陆冰川面积增多,B正确,D

错误。故选B。

13、答案:C

解析:①是海蚀崖、海蚀柱等,属于海浪侵蚀地貌;②为冲积扇,为河流堆积地貌;

③是风蚀蘑菇,为风力侵蚀地貌;④是峰林,为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作用下形成

的地貌。故选C。

14、答案:B

解析:景观④是峰林,为地表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作用下形成的地貌,B正确。

与冰川地貌和风成地貌无关,AC错。峰林为地表喀斯特地貌,是喀斯特溶蚀地貌,而

不是喀斯特沉积地貌(典型的喀斯特沉积地貌如石笋、石钟乳、石柱等),D错。故

选B。

15、答案:C

解析:蛇曲形河流的形成主要与河流的侧切关系较大,流水下切强烈多形成深切河谷

(V形谷),A错。该河流地貌的形成与植被覆盖率关系不大,B错。内蒙古高原地

区地势坦荡,河流落差较小,侧蚀作用较强,易形成蛇曲形河流,C正确。如果考虑

气候干旱,则水量较小,侵蚀能力较弱,河流侵蚀地貌发育缓慢,不能很好解释该处

草原上蛇曲形河流分布较多,排除D。故选C。

16、答案:D

解析:当河床坡度降低时,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增强,流水不断侵蚀河

岸,凸岸凹岸形成,河水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随之不断的发展,河曲愈来愈

弯,河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的河岸,河流遂截弯取直,原有的河曲被废弃,原有被废

弃的河曲成了牛辗湖。结合图中河道弯曲形态以及牛辗湖的位置可知,丁图中尚无牛

辗湖,形成最早,排除AB;甲丙两幅图右侧河段发生裁弯取直,已形成牛辗湖,但

相比于丙,甲图左侧河段也开始发生裁弯取直(但该处尚未形成牛猴湖),而丙图左侧

河段相同位置尚未发生裁弯取直现象,由此可知,甲河段形成比丙河段晚;乙形成最

晚。所以河道的演化顺序为丁丙甲乙,C错,D正确。故选D。

17、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②为云层反射的太阳

辐射,为短波辐射;③为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也为长波辐射。

故选B。

18、答案:B

解析:大气能见度下降表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雾霾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

射作用强(②增强),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能见度下降,B正确;①为到

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其多少不因雾霾发生变化,A错;雾霾天气到达地面的太阳

辐射减少,地温降低,地面辐射减弱(③减弱),但能见度主要与太阳辐射有关,与

地面辐射强弱关系不大。同理,雾霾天气,大气逆辐射增强(④增强),但能见度与

大气逆辐射关系也不大,CD错。故选B。

19、答案:D

解析:夜晚,陆地降温快,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为高压;海洋盛行上升气流,近地

面为低压;近地面气流由陆地吹向海洋(陆风),“凉爽柔和”晚风指的是陆风,④正

确。②为海风,多出现在白天,B错。①③属于高空气流,这里的“晚风”指的是近地

面水平气流,AC错。故选D。

20、答案:B

解析:白天吹海风,水汽被带至陆地,使得普陀岛空气湿度增加;且白天陆地热,海

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普陀岛白天气温。夜间吹陆风,陆地冷空气被带至海洋,海洋部

分热量储存在水气中,通过高空气流带至陆地,使得夜晚陆地相对温和,降低了昼夜

温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陆地上空空气湿度,①④正确。降水日数和冬夏温差主

要由区域大气候决定,海陆风属于小空间尺度和短时间尺度的大气环流,对降水日数

和冬夏温差的影响不大,②③错。故选B。

21、答案:D

解析:极光是太阳风被磁场捕获,轰击大气层,使大气电离产生的发光现象。金星大

气层比地球大气层浓密,金星上没有极光现象,其最合理的解释是没有磁场,D正

确。

22、答案:B

解析:行星不能自己发光,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金星大气层浓密,大气对太阳光的

反射作用强,亮度大,B正确。

23、答案:A

解析:该实验模拟的地貌位于山前,即河流流出山口,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同

时,斜面上铺设较厚的土壤,倒入的水流呈线状,流水侵蚀斜面土层,形成V形谷,

①②正确;江心洲是江河中的沙洲,由河漫滩相和河床相沉积而成,它是由心滩不断

增大淤高而成;三角洲位于入海口或入湖口,该实验不能模拟江心洲和三角洲的形

成,③④错。故选A。

24、答案:C

解析:活动支架的高度变化,会引起图中斜面的落差变化,从而改变流速,C正确;

流向均是自高处向低处流,没有改变,A错误;流速改变后流量和含沙量随之有所改

变,且改变流量和含沙量不需要非调整支架的高度,BD错。故选C。

25、答案:C

解析:“古城气候总无常”以及“日愁暴雨夜愁霜”反映天气多变,“一日须携四季装”反

映昼夜温差大,“山下百花山上雪”表明山下气温较高,百花盛开,而山上气温低,尚

有积雪,反映了对流层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的特点。故选C。

26、答案:D

解析:夜间无太阳辐射以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所以与太阳辐射弱以及大气削弱

无关,AB错。夜间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降温幅度大,气温降低到

霜点以下,水汽易凝华在物体或地面上形成霜,D正确,C错。故选D。

27、答案:AC

解析:美国爱达荷州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陆地地壳的平均厚度约

33km,所以震源位于地壳;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上部,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所以震

源也位于岩石圈,AC正确。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地幔位于地壳下部,此次震源并

非位于地幔或软流层,BD错。故选AC。

28、答案:BD

解析:地震预警应用程序可向公众的智能手机发出警告,利用了地震波中横波和纵波

的传播速度差异,也利用了电磁波传播速度远高于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特征,BD正确;

人类目前还不能准确预报地震,排除A;地震的破坏程度大属于地震本身对人类社会

造成的影响,不是地震预警应用程序向手机、应急广播和专用接收终端等发出预警预

报所说明的事物,C错。故选BD。

29、答案:BD

解析:观察点到震中的地球球面距离称为这一点的震中距,确定震中距需要定位,主

要借助GPS等定位系统,A错。可以借助RS第一时间对受灾区道路受损情况进行远

距离获取,为后续救援提供参考依据,B正确。统计受灾人口需要对相关数据进行统

计分析,而RS主要对面状地理信息进行远距离获取,C错。利用GNSS可以监测山体

固定位置的定位数据变化,从而监测山体滑坡体位移,D正确。故选BD。

30、答案:BC

解析:白天,陆地盛行上升气流,海洋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高

空气流由陆地流向海洋;夜间,陆地降温快,盛行下沉气流,海洋盛行上升气流,近

地面气流由陆地吹向海洋,高空气流由海洋流向陆地,①绘制正确,②绘制错误。城

区由于人为废热的排放,气温较郊区高,城区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低压,郊区

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高压,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区,高空气流由城区流向

郊区,③绘制错误,④绘制正确。所以需要修改重新绘制的是②③,故选BC。

31、答案:A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递减;对流层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

度为17~18千米,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千米,高纬度地区平均为8~9千米,即

对流层高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由图示四地的近地面温度和气温随高度升高递减的高

度可知:①地近地面气温低于0℃,故该地纬度较高,对流层高度在8千米左右,与

高纬度地区对流层平均高度相符,A正确;②地近地面气温低于0℃,故该地纬度较

高,但对流层高度在17千米左右,与高纬度地区对流层平均高度不符,B错;③地近

地面气温20℃,故该地纬度较低,对流层高度在17千米左右,与中低纬度地区对流

层平均高度相符,C正确;④地近地面气温20℃,故该地纬度较低,对流层高度在8

千米左右,与中低纬度地区对流层平均高度不符,D错。综合上述分析,本题选AC。

32、答案:AD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一般商用飞机在5.5千米高度以上是沿着标准大气恒定气压的

航线飞行",故飞机一般会沿等压面飞行,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