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一中2024学年化学高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湖南省郴州市一中2024学年化学高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湖南省郴州市一中2024学年化学高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湖南省郴州市一中2024学年化学高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湖南省郴州市一中2024学年化学高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郴州市一中2024学年化学高一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C1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以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1O2:2KC1O3+H2c2。4+

H2sO4===2CK)2f+K2so4+2CO2T+2H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IO3在反应中失去电子B.此反应中每生成1molCKh转移的电子数为1mol

C.C1O2是氧化产物D.H2c2。4在反应中被还原

2、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A该溶液中一定含Ag+

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

铁钉浸没于植物油液封的水中或置于干燥环境

B铁的锈蚀需要氧气和水

中均不易生锈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集气瓶中的气体为CO2

该溶液中一定含Na元素,一定

D某溶液的焰色反应为黄色

不含K元素

A.AB.BC.CD.D

3、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贡献,下列说法中不正碗的是()

A.舍勒——研究软镒矿时发现了氯气

B.汤姆生——根据a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的葡萄干面包模型

C.维勒——合成尿素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D.玻尔一一研究氢原子光谱提出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模型

4、多种氧化剂和还原剂相遇时,存在“争先恐后,强者优先”的现象。请预测,在含CuCL、MgCk和HC1的溶液中加

入适量Zn粉,首先置换出来的是()

A.Cu

B.H2

C.Mg

D.不能确定

5、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是()

A.氯水B.溪水C.碘水D.食盐水

6、有NaCl、KSCN、NaOH、AgNCh四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把它们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A.盐酸B.Na2cCh溶液C.氯水D.FeCb溶液

7、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向某无色液中加入BaCL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SO4*

B.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CO3方

C.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再滴加氯水,溶液变红,则说明有Fe2+

D.将淀粉溶液和食盐溶液混合装入半透膜,浸入纯水中,过一段时间,取半透膜内的液体滴入碘水呈蓝色,说明利

用渗析可提纯胶体

8、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是电解质,第二种是分散系,第三种是合金的是()

A.硫酸、CUSO4-5H2O>生铁B.酒精、空气、铜绿

C.二氧化碳、明矶、熟石灰D.硝酸钾、食盐水、黄铜

9、能与Sth气体发生反应且有沉淀产生的是

①NaOH溶液②H2O2和BaCL的混合溶液③BaCL溶液④BaCL和NaOH的混合液

A.①②③B.②④C.全部D.①③④

10、下列关于从碘水中萃取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使用苯、酒精等有机溶剂完成萃取

B.使用四氯化碳进行萃取后,下层呈棕色,含有较多的碘

C.使用四氯化碳进行萃取后,上层呈棕色,含有较多的碘

D.萃取后得到四氯化碳的碘溶液可以采用蒸储的方法获得碘单质

11、下列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其中是利用强氧化性来漂白的是

①活性炭②过氧化钠③氯水④二氧化硫⑤臭氧

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12、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用途正确的是()

A.用铝制餐具做酸辣凉拌菜B.钢铁是我国发明使用最早的合金

C.氧化钠用于潜水艇中做供氧剂D.氧化铝是一种耐高温材料

13、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XYZW

原子半径/pm1601437066

主要化合价+2+3+5、+3、一3-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Y元素的金属性:X<Y

B.一定条件下,Z与W的氢化物稳定性:Z>W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D.一定条件下,Y单质可以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

14、工业上冶炼铝的化学原理为:

①2McS,+7CK△2MoO3+4SO2

②MOO3+2NH3・H2O=(NH4)2MOO4+H2O

③(NH4)2MOO4+2HC1=H2MOO41+2NH4cl

④H2MOO4‘3M0O3+H2O

⑤用还原剂将Moth还原成金属铝。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0S2燃烧产生的尾气可以直接排到空气中

B.Moth是金属氧化物,也是碱性氧化物

C.H2M0O4是一种强酸

D.利用H2、CO和铝分别还原等量的MOO3,所消耗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3:2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5molCh的体积约为33.6L

B.NaOH的摩尔质量是40g

C.100mL水中溶解了5.85gNaCI,则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D.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同

16、用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正确的是

XYZ

A水单质纯净物

B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氧化物

C电解质化合物纯净物

D化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

A.AB.BC.CD.D

17、将4gNaOH完全溶解于水配成IL的溶液,从中取出100mL,所量取的100mL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Imol/LB.0.1mol/LC.0.01mol/LD.lOmol/L

18、N2O俗称“笑气”,医疗上曾用作可吸入性麻醉剂。下述反应能产生N2O:3CO+2NO2=3CO2+N2OO下列关于

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是氧化剂B.N2O是氧化产物

C.NO2被还原D.常温常压下,生成6.72LCO2转移0.6mol电子

19、常温下,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Br?〉Fe3+〉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2

A.在溶液中Fe3+可以将Br-氧化:2Br+2Fe=Br2+2Fe-

B.将足量的C4通入FeBr2溶液中,只发生反应C12+2Fe2+=2Fe3++2Cl

C.Cl2和Br?都可以将Fe?+氧化成Fe?+,而L不能

D.r可以被Fe3+还原成L

20、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NaCl的摩尔质量:58.5gB.有18个中子的氯原子的符号:落C1

+

C.“领餐”的化学式:BaCO3D.NaOH的电离方程式:NaOH^Na+OH-

2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以下操作导致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小的是

A.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储水

B.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线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凹液面的最低处

D.定容后摇匀液面下降补加蒸储水至刻度线

22、取两份铝片,第一份与足量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标准状况下均产生5.6L气体,则两份铝片

的质量之比为

A.一定为1:1B.可能为2:3C.一定为3:2D.可能为1:6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某混合物甲中含有明研[KA1(SO4)2・12H2。]、AI2O3和FezCh。在一定条件下由甲可实现如图所示的物质

之间的转化:

I

Ln溶试剧;

♦丽]蒸发,结叽而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的化学式:A—,B——o

(2)试剂a曩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NaOH溶液B.稀盐酸C.二氧化碳D.氨水

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反应②(生成溶液C和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4)固体D可以作为复合性的化学肥料,D中所含物质的化学式为

24、(12分)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C同族,B和D同族,C离子和B离子具

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A和B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C和E形成的化合

物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调味品。回答下列问题:

⑴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非金属性最强的是(填元素符号)。

⑵由A分别和B、D、E所形成的共价型化合物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用化学式表示)。

(3)A、B、E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其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o

(4)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o

⑸单质D在充足的单质E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在不充足的E中燃烧,生成的主要产

物的化学式为o

(6)单质E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5、(12分)某同学为了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选用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品红溶液A酸隹诬01品红溶液B足量澄清石灰水

溶液

⑴写出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2)①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o

⑶②中酸性KMnCh溶液的作用是o

(4)②中两次用到品红溶液,它们的作用分别是A—、B—o

⑸③中出现的现象是一o

26、(10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并验证二氧化硫的某些性质的装置,试回答:

(1)在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2)②中的实验现象为紫色石蕊试液,此实验证明二氧化硫是气体。

(3)③中的品红溶液,证明二氧化硫有_______性。

(4)④中的实验现象是,证明二氧化硫有__________性。

(5)⑤中的实验现象是,证明二氧化硫有___________性。

(6)⑥的作用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7、(12分)漳州市海水资源丰富,漳浦盐场是福建省第三大国有盐场,盐田面积达700万平方米,每年产盐5万多

吨。海水化学资源(主要为NaCl和MgSO4及K、Br等元素)的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NaCl80七电解

--------------►NaClOj

溶流

d

海洋无水MgCljMg

资源

"MgCl?溶液

(Mg2-、Br、K寺)

,、*,+gz、z1、*b_

♦(Mg*sK*等)-----*Mg(OHT):

a

回答下列问题:

(DNaCIO3中氯的化合价o

⑵在a、b、c、d提取镁的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填序号)。

①分解反应②化合反应③复分解反应④置换反应

⑶苦卤中通入氯气发生的主要离子反应方程式为o⑷步骤a中的沉淀剂是

⑸步骤d中,电解熔融MgCb得到的镁需要在保护气中冷却,下列气体可以作为保护气的是(填序号)。

①N2②H2③CO2④空气

⑹假设该海域海水中MgCb浓度9.5X10VL-1,欲获得24g金属镁需要L海水。

28、(14分)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A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C、D为钠盐,两种物质中除钠、

氧外的元素最外层都为4个电子。它们之间有如下的反应关系:

B—3

(1)画出A原子结构示意图

(2)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o

(3)D物质的俗名是=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o

29,(10分)高钛酸钾是一种常用氧化剂,主要用于化工、防腐及制药工业等。可将软镒矿(主要成分为MMh)和KC1O3

在碱性介质中制得K2M11O4,然后通入CO2制备高镒酸钾。已知:

温度溶解度/g

K2c03KHCO3KMnO4K2SO4CH3COOK

20℃11133.76.3811.1217

(1)制备镒酸钾的主要反应为:3MnO2+6KOH+KClO3=3K2MnO4+KCl+3H2O

①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还原剂是o

②每生成ImolRMnCh转移_______mol电子。

(2)通入少量CO2气体时,镒酸钾发生歧化反应,生成KMnCh,MnO2,K2cO3。

①则生成的KMnO4与MnC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②若CO2过量会生成KHCO3,导致得到的KMnCh产品的纯度降低,其原因是,可

以把通CO2改为加其他的酸。从理论上分析,选用下列酸中,得到的产品纯度更高。

A.醋酸B.浓盐酸C.稀硫酸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B

【解题分析】

根据题目所给方程式,C1元素由氯酸钾中的+5价,降为二氧化氯中的+4价,氯酸钾被还原,作氧化剂,二氧化氯为

还原产物;C元素由草酸中的+3价,升高为二氧化碳中的+4价,草酸被氧化,作还原剂,二氧化碳为氧化产物。

【题目详解】

A.氯酸钾中C1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A错误;

B.此反应中每生成1molCIO2转移的电子数为1mol,B正确;

C.根据分析,二氧化氯为还原产物,C错误;

D.草酸在反应中被氧化,D错误;

故答案选B。

2、B

【解题分析】

A.滴加BaCL溶液,可能生成氯化银或硫酸锁沉淀,如检验银离子,应加入氯化钠或盐酸,并加入硝酸观察沉淀是否

溶解,故A错误;

B.铁钉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应在潮湿空气中,有氧气和水参加反应,可知铁钉浸没于植物油液封的水中或置于干燥环

境中均不易生锈,故B正确;

C.木条熄灭,说明气体不支持燃烧,可能为二氧化碳或氮气等,故C错误;

D.某溶液的焰色反应为黄色,说明含有钠元素,如观察钾的焰色反应现象,应透过蓝色钻玻璃,滤去黄光,故D错误。

故选:Bo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把握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检验、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

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易错点D,某溶液的焰色反应为黄色,说明含有钠元素,无法确定是否含有钾元素,应透过

蓝色钻玻璃,滤去黄光。

3、B

【解题分析】

A.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镒矿(主要成分是MnCh)的过程中,将它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刺激

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为氯气,故A正确;

B.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建立的基础是a粒子散射实验,汤姆生提出了葡萄干面包模型,故B

错误;

C.维勒用无机物般酸钱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可利用无机物得到有机物,故C正确;

D.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卢瑟福的学生)引入量子论观点,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系

统只能具有一系列的不连续的能量状态,当原子从一个具有较大能量的定态跃迁到另一个能量较低的定态时,它辐射

出具有一定频率的光子,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和电子沿不同的圆形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氢原子光谱指的是氢原子内

的电子在不同能阶跃迁时所发射或吸收不同波长,该光谱的发现在玻尔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模型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中,

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故D正确。

故选B。

4、A

【解题分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Mg>Zn>H>Cu,所以氧化性Cu2+>H+>Zn2+>Mg2+,把锌粉加入CuCL、MgCL和HC1的混

合溶液中,先和CuCL反应置换出CuCb中的Cu,然后和盐酸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不和溶液中的MgCb发生反应。

【题目详解】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Mg>Zn>H>Cu,则氧化性Cu2+>H+>Zn2+>Mg2+。

A.Zn粉先跟氧化性最强的CiP+发生置换反应,Zn+Cu2+=Zn2++Cu,故A正确;

+2

B.与铜离子反应完后再与H+发生置换反应,Zn+2H=Zn+H2T,故B错误;

C.锌不与镁离子反应,故C错误;

D.锌粉会优先和跟氧化性最强的CiP+发生置换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A。

【题目点拨】

还原剂遇到氧化剂反应时,会优先和氧化性强的先反应。

5、D

【解题分析】

具有氧化性的物质,能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或存在碘单质,则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以此来解答。

【题目详解】

A.氯水中氯气能氧化KI生成碘单质,则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故A不选;

B.滨水中单质澳氧化KI反应生成碘单质,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故B不选;

C.碘水中有碘单质,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故C不选;

D.氯化钠溶液与KI不反应,不生成碘单质也不存在碘单质,则不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故D可选;

故答案选D。

6、D

【解题分析】

A.盐酸只能鉴别硝酸银溶液,A错误;

B.碳酸钠溶液只能鉴别硝酸银溶液,B错误;

C氯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氯水褪色,和硝酸银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但不能鉴别氯化钠和KSCN,C错误;

D.FeCb溶液与NaCl没有明显现象、与KSCN溶液显血红色、与NaOH生成红褐色沉淀、与AgNCh生成白色沉淀,

可以鉴别,D正确。

答案选D。

7、C

【解题分析】

A、和BaCL溶液反应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的可以是AgCL也可以是BaSCh,A不正确;

B、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可能是是碳酸盐,也可能是碳酸氢盐,B不正确;

C、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说明不含Fe3+,再滴加氯水,变红,说明溶液中生成了Fe3+。因为氯水

具有氧化性,可以将Fe2+氧化生成Fe3+,C正确;

D、淀粉溶于水所得到的分散系是胶体,而胶体是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溶液可以透过半透膜,D不正确;

答案选C。

8、D

【解题分析】硫酸、生铁分别是电解质、电解质和金属单质,错误;酒精、空气、铜绿分别是

A.CUSO4-5H2O,AB.

非电解质、混合物、混合物,B错误;C.二氧化碳、明矶、熟石灰分别是非电解质、纯净物、纯净物,C错误;D.硝

酸钾、食盐水、黄铜分别是电解质、溶液、合金,D正确,答案选D。

9、B

【解题分析】

①NaOH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但没有沉淀产生;

②H2O2和BaCb的混合溶液能与SO2气体发生反应且有硫酸钢沉淀产生;

③BaCL与SO2气体及其水溶液均不能发生反应;

④BaCb和NaOH的混合液能与SCh气体发生反应且有亚硫酸领沉淀产生;

因此符合条件的是②④,答案选B。

10、D

【解题分析】

A项,酒精与水互溶,不能萃取碘水中的碘,故A项错误;

B项,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在下层,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碘易溶于四氯化碳,在下层呈紫色,故B项错误;

C项,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在下层,因此下层呈紫色,含有较多的碘,故C项错误;

D项,四氯化碳和碘互溶,且沸点不同,萃取后得到四氯化碳的碘溶液可以采用蒸储的方法获得碘单质,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11、B

【解题分析】

强氧化性漂白的是②③⑤,①活性炭为物理吸附,④二氧化硫为化合褪色,故B项正确。

12、D

【解题分析】

A.A1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可以与酸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用铝制餐具做酸辣凉拌菜,A错误;

B.青铜器是我国发明使用最早的合金,B错误;

C.氧化钠不能与CO2、匕0反应产生氧气,因此不能用于潜水艇中作供氧剂,C错误;

D.氧化铝熔点很高且化学性质稳定,因此可用于做耐高温材料,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o

13、D

【解题分析】

W主要化合价为-2价,没有+6价,故W为氧元素;Z元素化合价为+5、+3、-3,Z处于VA族,原子半径与氧元素

相差不大,Z与氧元素处于同一周期,则Z为N元素;X化合价为+2价,应为周期表第DA族,Y的化合价为+3价,

应为周期表第mA族元素,二者原子半径相差较小,可知两者位于同一周期相邻主族,由于X、Y的原子半径与W、

Z原子半径相差很大,则X、Y应在第三周期,所以X为镁元素,Y为铝元素,据此分析解答问题。

【题目详解】

A.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所以X、Y元素的金属性X>Y,A选项错误;

B.非金属越强,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O>N,则稳定性:H2O>NH3,B选项错误;

C.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铝,稀氨水碱性较弱,不能与氢氧化铝发生反应,C选项错误;

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NO3,A1可与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选项正确;

答案选D。

【题目点拨】

主族元素若有最高正价,则其最高正价=族序数,若有最低负价,则其最低负价=族序数-8。

14、D

【解题分析】

A.从反应①看,M0S2燃烧后的产物中有SO2,它是大气污染物,因此尾气不能直接排入空气中,故A错误;

B.所谓碱性氧化性,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但从反应②可看出,Moth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M0O3

应该是酸性氧化物,又从反应③看,MoCh是H2MoO4的酸酎,因此不可能是碱性氧化物,故B错误;

C.由③可知,强酸制弱酸,所以H2MoO4的酸性比盐酸弱,无法确定是不是弱酸,故C错误;

D.因为MoCh中铝元素显+6价,ImolMoCh能得到6mol电子,而Imol%、CO、Al分别失去的电子数为2mok2moK

3moL根据电子守恒规律可知所消耗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3:2,故D正确;

答案选D。

15、D

【解题分析】

A.通常情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不等于22.4L/moL则1.5mol。2的体积不等于33.6L,A项错误;

B.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单位错误,B项错误;

C.溶液的体积不等于100mL,C项错误;

D.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同,D项正确;

答案选D。

16、C

【解题分析】

A、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

B、氧化物根据性质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根据组成分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C、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根据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是否导电,可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两类;

D、化学反应按基本反应类型分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反应,按化合价是否变化分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

应。

【题目详解】

A、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水不属于单质,故A错误;

B、非金属氧化物有些不是酸性氧化物,如CO等气体,故B错误;

C、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两种,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D、化合反应有些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故D错误。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17、B

【解题分析】

一m4g

4gNaOH的物质的量御肃二:।=0.1mol,完全溶解于水配成1L的溶液,溶液中NaOH浓度为

M40g/mol

lmol

0-=0.1mol/L,因溶液为具有均一性,故取出的100mL溶液中NaOH的物的量浓度为0.1mol/L,故答案为B。

1T

18、C

【解题分析】

3cO+2NO2=3CO2+N2O中N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1价,C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4价,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

规律分析解答。

【题目详解】

A.反应中C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4价,被氧化,CO是还原剂,故A错误;

B.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1价,被还原,N2O为还原产物,故B错误;

C.Nth中N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1价,被还原,故C正确;

D.常温常压下,6.72LCO2的物质的量小于0.3mol,由方程式3cO+2NO2=3CO2+N2。可知,转移电子数少于0.6mol,

故D错误;

故选C。

19、C

【解题分析】

3+

A、因为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l2>Br2>Fe>I2,所以在溶液中Fe3+不能氧化,A错误;

B、因为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12>Br2〉Fe3+>l2,所以将足量的通入FeB%溶液中,反应为:

2+3+

3C12+4Br-+2Fe=2Br2+2Fe+6CF,B错误;

C、因为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12〉Br2〉Fe3+>12,所以CL和Bo都可以将Fe?+氧化成Fe3+,而L不能,C正确;

3+

D、因为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l?>Br2>Fe>I2,所以r可以被Fe3+氧化成I2,D错误;

答案选C。

【题目点拨】

多种氧化剂和多种还原剂混合,氧化性强的和还原性强的优先反应,本题的关键是确定氧化性强弱顺序和还原性的先

后顺序从而判断粒子之间能否进行反应。

20、B

【解题分析】

A.摩尔质量是指的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的质量,单位为g/mol,故NaCl的摩尔质量为58.5g/mol,故A错误;

B.氯的质子数为17,若其原子中有18个中子,质量数为17+18=35,所以原子符号为衿C1,故B正确;

C.碳酸领会溶解在胃酸中,造成重金属中毒,领餐应使用硫酸钢BaSO4,故C错误;

D.氢氧化钠为强碱,会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OH=Na++OH-,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21、D

【解题分析】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结合c=n/V及不当操作对n、V的影响可知,n偏小或V偏大均导致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小。

【题目详解】

A.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储水,对实验无影响,故A不选;

B.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线,n偏大,导致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大,故B不选;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凹液面的最低处,V偏小,导致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大,故C不选;

D.定容后摇匀液面下降补加蒸储水至刻度线,V偏大,导致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小,故D选;

故选D。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误差分析,解题关键:把握溶液配制的操作、步骤、误差分析,注意结合公

式分析误差。

22、A

【解题分析】

铝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2Al+6HCl=2AlCI3+3H2t,与烧碱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

3H由方程式可以看出,反应关系式都为2Al〜3H2,同温同压下放出相同体积的气体,需要铝的物质的量相等,质

量相等,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3++

23、Fe2O3AI2O3DA1+3NH3H2O=A1(OH)3;+3NH4AIO2+CO2+2H2O=AI(OH)3;+HCO3

K2sO4和(NH62SO4

【解题分析】

KA1(SO4)2溶于水,ALCh和Fe2O3均不溶于水,混合物甲加水溶解后,溶液中是KA1(SO4)2,沉淀是AI2O3和Fe2(h;

向沉淀中加NaOH溶液,Fe2O3不反应,AbCh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Ch,AFe2O3,为向NaAKh溶液中通入

过量CO2可得A1(OH)3沉淀和碳酸氢钠,Al(OH)3受热分解生成B为AI2O3;向溶液中加过量氨水,溶液与过量氨水

反应,AF+被沉淀,得到氢氧化铝沉淀,溶液中剩余的是K2s04和(NH4)2SO4,经过蒸发、结晶,得到的是K2SO4和

(NH4)2SO4,以此来解答。

【题目详解】

(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Fe2O3,B为AI2O3,

故答案为:FeiOs;AI2O3;

(2)依据流程分析,向溶液中加入的试剂a应沉淀铝离子,应向溶液中加过量氨水,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AF+被沉

3++

淀,得到氢氧化铝沉淀,反应方程式为Al+3NHyH2O=Al(OH)3;+3NH4,

A.NaOH溶液若加入过量会使氢氧化铝沉淀溶解,故A错误;

B.加稀盐酸不能得到氢氧化铝沉淀,故B错误;

C.通入二氧化碳不能得到氢氧化铝沉淀,故C错误;

D.加入氨水可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且过量氨水不与氢氧化铝反应,故D正确;

3++

故答案为:D;A1+3NH3H2O=A1(OH)3;+3NH4;

(3)反应②中二氧化碳过量,反应生成沉淀和碳酸氢钠,向NaAK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可得A1(OH)3沉淀和碳酸氢

钠,其离子方程式为A1O2+CO2+2H2O=A1(OH)3;+HCO3,

故答案为:A1O2+CO2+2H2O=A1(OH)3;+HCO3;

(4)向溶液中加入的试剂a应沉淀铝离子,应向溶液中加过量氨水,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AF+被沉淀,得到氢氧化

铝沉淀,溶液中剩余的是K2s04和(NH4)2SC>4,经过蒸发、结晶,得到的是K2s04和(NH4)2SC)4;固体D可以作为复合

性的化学肥料,D中所含物质的化学式为K2s04和(NH4)2SO4;

故答案为:K2s04和(NH4)2SO4。

H

、][:&:[离子键和共价键H3P042P+5C12星型2PC15PC13

24NaClPH3H:N:H

+

C12+H2O=H+C1+HC1O

【解题分析】

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B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则该化合物为氨气,因

此A为H元素,B为N元素;A和C同族,B和D同族,C离子和B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C为Na元素、

D为P元素;A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C和E形成的化合物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调味品,则E为CI元

素,据此进行解答。

【题目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H,B是N,C是Na,D是P,E是C1元素。

⑴原子核外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当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时,元素的核电荷数越小,原子半径越大,因此在

上述元素中,Na原子半径最大;在同一周期中,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在同主族中,原子序数越大,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故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C1;

⑵非金属性C1>P、N>P,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其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差;在P、N、C1三种元素中,P

的非金属性最弱,因此热稳定性最差的是为PH3;

(3)H、N、Cl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是NHQ,NH4+与C1-之间通过离子键结合,在NIV中N与H原子之间通过

H

共价键结合,所以氯化核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其电子式为:H:N:H

(4)P元素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最高化合价为+5价,所以P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3P04;

(5)P在充足的氯气中燃烧生成五氯化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5Cb基婺2PCk;P在不足量的氯气中燃烧,其主

要生成物为PCh;

(6)E的单质为氯气,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与次氯酸,HC1O为弱酸,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12+H20=H++C1+HC10O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了元素的位置、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及应用。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及相互关系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元

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及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侧重考查学

生对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及分析、推断及应用能力。

A

25、C+2H2so4(浓)=2SO2t+C(ht+2H2O检验反应生成的水蒸气除去混合气体中的SCh检验生成的

SCh气体检验SO2是否除尽溶液变浑浊,出现白色沉淀

【解题分析】

A

木炭粉与浓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2H2s04(浓)=2SO2t+CO2t+2H2O,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用品红溶

液检验二氧化硫,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也产生白色沉淀,故检验二氧化碳前需要

除去二氧化硫,品红溶液A检验SO2,通过酸性高镒酸钾溶液除去SO2,品红溶液B检验二氧化硫除尽,品红溶液B

不褪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二氧化碳,据此解答。

【题目详解】

A

=

⑴木炭粉与浓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2SO2t+CO2t+2H2O;

⑵实验利用白色硫酸铜遇到水变为蓝色证明含有水蒸气,①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检验反应生成的水蒸气;

(3)因SO2和CO2都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因此要想检验出CO2,就要先把SO2检验了,并除掉SO2,这样石灰水变浑浊

才能说明有CO2,所以高镒酸钾溶液是吸收二氧化硫的作用;

(4)②中两次用到品红溶液,品红溶液A检验生成的SO2气体,通过酸性高镒酸钾溶液除去SO2,品红溶液B验Sth

是否除尽检验生成的SO2气体;检验SO2是否除尽;

2

⑸③是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存在的实验装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Ca+2OH=CaCO3I+H2O,反应现象是溶液

变浑浊,生成白色沉淀。

26、NazSOs+HzSO式浓)=Na2sO4+H2O+SO2f变红酸性褪色漂白有淡黄色沉淀生成氧化高

镒酸钾溶液褪色还原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环境S02+2Na0H=Na2S03+H20

【解题分析】

由实验装置图可知,装置①中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亚硫

酸,使②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③中的品红溶液褪色,SO2具有氧化性,能与④中具有还

原性的氢硫酸反应生成S沉淀,SO2具有还原性,能与⑤中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反应,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二氧

化硫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用⑥中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环境。

【题目详解】

(1)①中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气体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O3+H2sO4=Na2sO4+SO2t+H2O,故答案为Na2s(h+H2sC>4=Na2sO4+SO2t+H2O;

(2)②中为紫色石蕊试液,二氧化硫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中强酸亚硫酸,亚硫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答案为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酸性;

(3)③中为品红溶液,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使品红溶液褪色,故答案为褪色;漂白;

(4)Sth中+4价S具有氧化性,硫化氢中-2价S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硫能把硫化氢氧化成单质硫,本身被还原成单

质硫,反应方程式为SO2+2H2s=3SI+2H20,③中的现象是有淡黄色沉淀生成,故答案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氧化;

(5)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使高镒酸钾溶液褪色,故答案为高镒酸钾溶液褪色;还原;

(6)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⑥中氢氧

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故答案为吸收

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环境;2NaOH+SCh=Na2sO3+H2O。

【题目点拨】

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能表现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二氧化硫中+4价硫为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二氧化

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

27、+5②④Ch+2Br-===Br2+2C1石灰乳或Ca(OH)2②1.0xl()4

【解题分析】

本题就是课本上的海水提盐的流程图,据此来作答即可。

【题目详解】

(1)钠为+1价,氧为-2价,所以氯酸钠中的氯是+5价的;

(2)a是将镁离子引入沉淀池变成Mg(OH)2沉淀,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b是将Mg(OH)2加酸转变为MgCk,依

然是复分解反应;c是将含水的氯化镁分解变成无水氯化镁,属于分解反应,d是电解将氯化镁分解成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