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年居住建筑模式文献调研_第1页
日本老年居住建筑模式文献调研_第2页
日本老年居住建筑模式文献调研_第3页
日本老年居住建筑模式文献调研_第4页
日本老年居住建筑模式文献调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老年居住建筑模式文献调研罗佳丽建筑1001201004150113内容摘要: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在众多国外的老年住宅的开展方面,日本的经验最值得中国借鉴,由于两国的老龄化程度,文化都和生活方式都较为接近。日本的老年住宅主要包括二代居住宅产品、通用住宅产品和老年公寓产品;使得老年人能够在生活中充分实现自助和自理,这是日本老年住宅的最大特点;但是在借鉴的同时要考虑到两国的国情和建造的水平差异。日本老年居住建筑的开展日本不仅是亚洲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而且也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从1970年开始,日本就已经迈入了老龄化社会,故而对老年主站的建设格外的重视。日本的老年居住设施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养老院时期(1896年~20世纪40年代);老人之家时期〔50~70年代〕;多类型时期〔始于80年代〕。而日本的老年公寓作为一种新类型的老年居住设施开始于80年代。早于63年,日本就公布了“老人福利法,至今形成了日本独特的具有东方文化传统特色的居住福利政策,它由在宅养老福利政策和设施养老福利对策两局部组成。据福利对策,在住宅供给方面采取倾斜政策,为老少同居形成亲子家庭互助网络,制订优惠开发新型住宅和新社区方案。在兴建各类“老人之家”方面,与日本年金制度改革适应,70年代开始实施,80年代有了迅速的开展,其建筑型制最初以仿效欧美为主,近年已开始注探索适用于本国的决策理论。日本老龄问题还在继续开展,关于21世纪长寿社会对策的研究也已开始。老年居住建筑的现状根据居住的模式,日本的老年住宅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两代居”模式两代完全同居型指老年家庭同他们的子女同住在一栋楼里或一个街区,即老少两代分开居住,但相距不远。从居住模式上来说,日本为适应家庭核心化倾向,采用老少两代在生活上适度别离,而研发建造了一批与家人同居的新型住宅。这种“两代居”形态的亲子家庭住房空间大致可以分为:同居寄宿型:同户门、同厨房及起居室,老人居室仅附厕所或简易烹调设备;同居分住型:同户门,厨房、浴厕及起居室全局部开各自配套;邻居合住型:分户门,同起居室,浴厕及厨房分用;完全邻居型:分户门,起居室相通,浴厕及厨房分用;这种“两代居”形态的亲子家庭住房既保存东方家庭模式,又适应现代人的需求。随着亲子居室和辅助使用空间独立成套程度的提高,两代家庭的独立性也逐步增强,而上述四种形式其独立性随序增加,如此可适合于不同年龄和健康状况的老年家庭使用。长寿型住宅长寿型住宅,又称“通用住宅”,即是在设计和建造时,就把将人一生的经历---从幼年、青壮年到老年人的需要考虑进去,让老年人能自己照顾自己,但并不需要在一开始就把这些考虑全部做上去,而是逐步地来实现。所有这些考虑的实现可能要增加投资,据日本专家研究,全部考虑这些要求,所增费用不会超过房屋造价的10%;如在开始时只考虑根本要求,所增费用不会超过房屋造价的1%。这种居住形式在日本还是相当普及的,由于人们往往对居住过的地方怀有一定的情感,故而并不愿意总是搬家。通过设计让房屋满足人们一生各个阶段的要求,特别是要预留年老后的所需,如增加扶手、增加门或过道的宽度以便于轮椅通过等潜伏性设计。老年公寓老年公寓又称老人之家,有公立、低费和私立之分。老年人可根据自己各方面的条件和经济情况进行选择。这类居住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九大类:护理型老人福利设施这是日本法律规定的老人福利设施,主要接受需要护理的65岁以上的老人入住,并提供饮食、洗浴等必要的生活效劳。老人保健设施主要接受处于病情安定期、没有必要住院治疗、需要康复训练的和护理的65岁以上老人,为老人提供医疗护理和生活效劳。介护疗养型医疗设施以需要长期疗养的患者作为对象,经医疗机构确认,适用于介护保险的以治疗为主的设施。护理院主要接受因身体机能衰退而无法独立生活,家庭照料又有困难的60岁以上的老人。护理员属于老人居住设施,入住费用由个人负担,但收费较低。一般设有谈话、娱乐、集会以及餐厅等共同活动的空间。养护老人之家养护老人之家只接收65岁以上,由于身体上、精神上、环境上或者经济上的理由居家生活有困难的老人,提供日常生活上必须的效劳。养护老人之家的收费较低,与过去的收容型、救济型养老院比拟接近,根本属于社会福利型。生活援助小规模老人之家这是一种与老人日间效劳结合的小规模、多功能的高龄者设施。规模大多比拟小。全自费收费老人之家全自费老人之家不同于以上几种,没有国家的补贴金,以具有社会信用的民间企业为经营主体。入住对象没有限制,但要求支付高额入住费用,所以多为富裕阶层。根据老人需要护理的程度,又分为健康型、住宅型、介护专用型三种。认知症老人之家这是以认知症〔老年痴呆症〕老人作为对象的小规模生活场所,入住者自行洗衣、清扫卫生、帮厨等,营造温馨的家庭气氛,到达安定病情和减轻家庭护理负担的目的。同时,还要根据认知症老人的特点,在空间和色彩上加以区分,设备设施要有所考虑。出入口的平安性也很重要,以防止老人擅自离开设施而找不到回家的路。面向高龄者的优良租赁住宅根据高龄者的身体特征建设的住宅,具备相应的建筑方法、材料及设备,并实施紧急时的对应措施。以60岁以上的高龄者为对象,规定每户的使用面积不少于25m2,每栋内不少于5户。高龄者住宅模式示意日本除了社福设施网络较完善外,其最值得敬佩之处就是日本政府单位如东京都老人总合研究所,以及私人企业如积水社,均对老居住的住宅设计花了相当的工夫,设想其设备依老人体能变化而弹性改变,以及与子孙家庭合住时,生活历程与住宅室内空间设备的弹性适应。老年住宅不同于一般房地产工程,它不仅要求住宅本身要满足老年人需求,同时还要增设相应的老年人效劳配套工程,要在设施规划设计、安装方面结合老年人特点。如老年人室内、室外活动中心、老年人保健中等。由于日本的人工费贵,日本住宅的技术和电器化程度很高。这特别表达在老年住宅和为老年人提供的公用设施上,使得老年人能够在生活中充分实现自助和自理,这是日本老年住宅的最大特点。日本的建设省在1995年发布了“长寿社会住宅设计方针”,对老年人住宅从各房间的配置、台阶的处理、扶手的安装、过道的宽度、墙壁及地面的装修及厕所、浴室的安排到室内照明、隔热、换气,甚至到橱柜的设计等,都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制定了具体要求。目前日本老年户占全国户数1/4以上,其中纯老户1/3以上。由于日本提倡老年人和家人住在一起,居住在普通住宅的老人占94.6%。虽然家庭结构与社会生活方式在变化,但顾老人仍是普遍的社会问题。(日本老年人居住模式状况)上图为日本老年人居住模式状况图,由上图可见,大局部的日本老人都选择与家人同住,有4.3%的人选择与老人之家等设施,而住在高龄者住宅的的有1.1%的人。日本居住建筑典型案〔NursingHome“Sincre’Kourien日本,大阪,寝屋川〕建筑设计:株式会社昭和设计客户:松下护理效劳株式股份完成时间:2007建筑面积:2252m2结构及容量:疗养院,60人该工程的设计和建筑中,考虑的最多的是:如何在有限的生活空间里,为老年人创造出丰富的生活环境和设施,让他们更舒适地度过他们的余生。基于这样的考虑,设计者在狭小的空间范围里,充分利用建筑内外有限的庭院,尽可能处置绿化地带,种植多种植物,创立一个绿色多姿的环境。让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使得老年人感受阳光、清风、绿色,努力构造一个精神祥和并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活空间。庭院为建筑内部引入了自然阳光和舒适的自然风,对于身体不方便,不能单独行动的老人,由于出门自由活动受限制,只能在建筑内度过一天的大局部时光,考虑到这点,设计者在每个楼层都设计了形态各异的阳台,阳台铺设的是木质地板和木质的手扶墙,而且,阳台和木质的建筑材料随着建筑的形态起伏变化多样,为这局部老人提供了一个户外舒适的空间,也给前来探望老人的家属和朋友留下轻柔温暖的印象。居住平面的效劳单元由十人一组的共同生活单元构成,每个单元包括老人一起共同生活的食堂、起居室、聊天场所。个人护理室如共同生活空间一样,在周围排列布置。因此,在这个建筑里,不管是生活其中的入住者还是护理人员,护理单元的分组都是容易区分的空间格局。HonanNichomeWelfareFacility日本,东京建筑设计:株式会社昭和设计完成时间:2006年占地面积:1279.14m2建筑面积:1379.2m2生活在杉木林荫路之中的互相依存的街区人们需要生活在具有亲近感的街区,从小型街区到周边的街区,创造出不断拓广的相互依存的街区。与周围街区协调的分散住宅街区该方案将建造两栋为患有痴呆症的老年人提供居住的养老院;一栋为规模较小的多功能型住宅护理、短期居住、日常效劳;一栋为地域综合支援中心;其余四栋为复合设施,每栋建筑设施都分别独立,建筑之间设置了广场和小路,连接着公园,附近的人们可以自由地来往。建筑高两层,接地性较好,便于老年人出行。建筑的尺度与街区相融,营造出一种家的感觉。建筑之间注重距离感,保持如同以前邻居的感觉,很自然地容易与近邻交往。面向广场及小路方向配置玄关、起居室、阳台、走廊,这样易形成亲和的人际关系。设计统一主题及各栋特色的街区基地周边是以分东住宅为中心的娴静居住用地。周围的熟识景观互相依存,贴近生活,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在统一的主题中,街区中的每栋建筑分别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该工程包括四个局部:地区综合医疗效劳中心,地区亲和“丸子茶屋”、位于养老院西楼和东楼面向街道的“长屋”的街道,并于公共广场的“正屋”形成连续的空间。从设施转变为家建设方从传统的设施概念摆脱出来,打造家的感觉。例如,玄关门窗的处理,尽可能地通过与使用者的共同生活、互相帮助,创造出了适合使用者自身条件的各种设施。该规划中将建筑分期建造,木结构采用传统的方法,走廊宽度及天棚高度尽可能的适度,创造家庭空间的感觉。另一方面,根据使用者年龄变化来设置轮椅:在浴室、卫生间等空间采用可以方便使用的扶手和坡道。而且,除了一般的浴室,还没有普通家中所没有的房间,如温泉室等,这是为了区别于家而设计出的户外空间。外部与自然相连接的开放空间:自然采光、自然通风与室内设计该规划中,可以看到很多开放空间,面向共享广场的起居室以及日间护理房间都设置了宽敞的开口,还些开口与阳台连接。在走廊的尽头设置开口和长椅、天窗。这些开口可以保证自然风和采光。室内主要墙壁涂以白色的硅藻土涂料,使内部空间明亮,这些涝料具有吸收臭气及化学物质的效果。尽可能地在室萨采用木材及木材色调之类的材料,营造出温暖的内部空间。对我国老年居住建筑设计的启示中国和日本的老龄化速度大致相同,文化上也具有血缘关系,所带来的家庭、亲子关系甚至老年人心理价值取向都十分近似。中国〔特别是南方地区〕和日本在地理气候上的接近,使得老年的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惯也大致相同。但中国社会现状,使得我们没有、条件去探索这方面的问题,故而我们必须借鉴日本在老龄设施以及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教训。1〕住宅的软硬件设施及本钱中国现阶段众多开发商只注重中青年购房者的当前需求,而疏于关注老年人的特殊需求,造成老时居住不便、状况;需要花大力气予以解决同时老年住宅建造标准较高,对周边配套设施和住宅本身的软硬件设施要求高,其建造运营本钱也高。同时,对于其维护和管理也相对普通住宅的维护和管理而言更复杂。但日本长寿型住宅的改造,所增费用不会超过房屋造价的10%,如在开始时只考虑根本要求,那么所增费用不会超过房屋造价的1%,两者的差距巨大,哪一种形式更符合中国的现实值得继续探讨研究。2〕中日制度的不同,供求双方观念差异大健全的养老制度和住房保障制度是老年人解决住房问题的前提条件,日本老年人的住房条件是在良好的社会保险保障体系的根底上实现的。中国建国时间不长,虽然已经建立了社会保障体制,由于实行的年限还很短,更多的人处于社保养老体系之外,老年人单独的财产很少。从房地产开发商的角度来看,老年人购置力的限制,不可能把老年住宅开发档次提高到足以开掘土地开发价值。结果是,已经开发出来的许多老年人住宅,客户定位相对较高,效劳群体有限。面对这种形势,中国的养老制度和住房保障制度如何健全,老年住宅政策如何制定,需要进一步挖掘。3〕中国政策标准开展滞后中国社会养老政策并未完善,老年人住宅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健全,消费的配套效劳和标准也相对滞后,因此制约了老年人住宅的开展。有关部门在政策制定和操作方面相对滞后,一般开发商在税费减免、金融支持方面得不到相应的优惠,。因此,推进老年住宅的开展,要建立和完善中国老年人住房的法律和法规,并要认真执行。4.2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