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广东省佛山市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广东省佛山市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广东省佛山市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广东省佛山市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二)高三语文

2024.4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后面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年少时读书,特别热衷于寻找某个“简单的结论”,觉得一本书的价值就在于能够“千头万绪,归结为一句话”。书读多了,渐渐意识到,这是一种要不得的肤浅读书习惯,是带着中学时代“总结中心思想”“找关键结论”的应试惯性。真正的读书,需要戒除那种“找简单结论”的简化诱惑,而是要读到复杂性。深刻的读书过程,应该总能在掩卷之余在脑海里盘旋这句话:这事儿没那么简单,那么,问题又来了!所谓认知肤浅,就是对世界的了解冻结于某个简化的结论。读一本书,如果读到的仅是某个简单的结论,说明我们对一个问题的认知仍停留于薄和浅的“表层”,没有对“已知的已知”形成某种冲撞、侵犯、挑战,它只是既有认知区中某种“熟悉而愉快的确证”“未增加新知的浅阅读”,没有在冲撞已知上飞跃到“未知的未知”。很多时候我们貌似读书和思考了,实际上只不过是重新整理了一下既有的偏见、狭隘,强化了一种闭环中的偏执。这个过程并没有真正的“思想”——思想是什么?思想就是一个“越过简单结论”的过程,抵制某种未经思考、未经论证之结论的思维行动。

比如我读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就是一个看见思想史之复杂性的过程。起初也是想找到“中国思想史”的一根线,一个结论,一个可作为规律的因果脉络,可这本书告诉我们,“思想史”不是“在历史时间中制作思想路程的导游图”,当书写者在其编撰之初将历史脉络化的时候,就已经改变了思想史的原生状态。真实的历史不是连续的、线性的,所谓的“历史的原因”常常是后来的、选择的、理性的解释,它们需要把很多“偶然的”事情“淘汰”出去才能成立或凸显。跟着这本书的思想钩沉,打捞那些被淘汰的“偶然”,重新“去熟悉化”,了解“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历史”,就是一个看见复杂传统的思想历程。好书就能起到这样的效果,让头脑变得复杂起来。复杂是什么?就是跳出粗糙而简单的是非,看到事物内在的多元、矛盾、张力、褶皱、弯曲和肌理。将问题置于某种“冲突的语境”中去思考,才能看到问题的复杂性。我们经常听到“问题意识”这个词,实际上,问题意识,就是一种“敏锐地意识到某个问题中所包含的复杂性”的问题直觉。它须具备这些特性:这类“问题”没有一个肯定或否定的答案;这类“问题”的内部必然充满了张力;这类“问题”没有终结,对这类“问题”的释放,将意味着迎接更深层次问题的到来。它的出现往往意味着“问题越来越多”,虽然未必存在一个答案,但能在思辨中把你的思考推向新的思想层次。“判断不能那么丝滑,只有放到张力场中才能呈现它的复杂性”。一本好书,就是一个矛盾冲突的“张力场”,它在不断的“那么问题又来了”的追问中,将思考推向深刻。(摘编自曹林《读书要读到复杂性》,《中国青年报》)材料二:

从思想史的叙述形式上说,也许是因为天才思想的缺席,使习惯于过去按照思想家来分配章节的撰述者觉得无从措手,于是使思想史不得不出现“空白”:从思想史的叙述观念上说,也许是因为进化论的乐观主义使思想史家相信,这只不过是可以省略的时段,他们的责任是把思想史写成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大链条;从思想史的写作心情上说,也许是这个时代的平庸难以激动历史学家,千人一面的沉闷打消了他们深入探究的欲望。可是,这一方面是由于“由今溯古”的思路,今人预设它是“空白”,往往是因为先已在心中预存了一个对思想历史的价值判断尺度,另一方面是“因人设岗”的写法,撰写者断定没有足够设置到章节的思想家,于是把这些“二三流”的思想一概忽略不计,于是,思想史仿佛有了断裂,有了空白。可是,如果换一种思路,也许“空白”恰恰是一种有意思的内容,而“断裂”恰恰是一种有意义的连续。在中国书论画论中有一种据说是最中国化的理论,就是画的空白处也是画,字的笔断处即见精神。纸上未曾着色的地方,可能是云天水色,也可能是需要阅读者以体验补充与想象的地方,蕴涵了最富有包孕性的内容,飞白恰恰特见意趣。笔笔丰润饱满,可能就有夯实之嫌。问题是,思想史并不是艺术性的书画,它不能总是一笔带过,去指望阅读者自己想象和填充思想史的空白,照理说,思想史不仅要写那些充满“变异”的时代,而且要写那些平缓地“绵延”的时代,历史阅读者和艺术欣赏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不能随意想象空白处的历史。可是,似乎思想史写作者很看不上那些平庸和停滞的历史时段,于是思想史也留下了一些空白,然而这些空白并没有像书画中的空白和飞白那样,给人深刻的意味,却使得思想史显得上气不接下气。这可能并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因为,思想的历史常常在保持存在与改变存在之间来回摇摆,表面上看来有起有伏有张有驰,所谓稳定秩序和改变秩序之间的紧张,延续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打破固有的社会架构之间的紧张,每一个思想时代都被这两种倾向所笼罩,时而寻求保守既定的文化秩序,思想史表现出平庸似的稳定,时而努力寻求创新的文化形式,思想史又表现出异乎寻常的跳荡,在“变异”与“绵延”“凸显”与“垫伏”之间,思想始终书写着自己的历史。因而,在那种似乎停滞的年代,思想的历史恰在前行,“空白”的背后,其实写满了未发表的文字。(摘编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总结中心思想和找关键结论的阅读方式是一种肤浅的读书习惯,找到的结论往往也是简单的,不利于形成深刻的思想。B.复杂性的“问题”具有尚无明确答案、内部充满张力、难以被答案终结等特点,这些“问题”能使思考往纵深处推进。C.某些时代缺少天才的思想家,而历史学家习惯按照思想家编排的范式进行思想史的书写,于是他们就直接选择了跳过。D.历史常常在“变异”与“绵延”之间来回摇摆,这让思想的发展处于停滞的状态,给我们书写思想史带来了一些困难。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认为把问题置于某种“冲突的语境”中去思考,才能跳出粗糙而简单的是非判断,最终达成问题的彻底解决。B.材料二认为思想史的写作者如果只是按照一种既定的习惯认知进行思想史的书写,将不利于呈现思想史的真实面貌。C.材料二中提到每个时代都有保守和变革两种思想倾向,并会或强或弱地左右这个时代的思想走向,这是历史的常态。D.两则材料均谈及认知的“复杂性”,读书要意识到得出结论过程的复杂性,书写思想史要意识到思想史发展的复杂性。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划线句子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加强集权统治,打击不同政见,奉行实用主义,制造了“焚书坑儒”事件。

B.唐代思想从隋代直接跳至中唐,存在两百年的空白,思想史的发展停滞不前,思想的开创性不足。C.反映明末剧变的历史学著作《万历十五年》英文版书名翻译是“1587年,一个没有重要意义的年头”。D.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1916年9月出版第二卷第一期时,改名为《新青年》。4.结合材料一内容,对于“判断不能那么丝滑,只有放到张力场中才能呈现它的复杂性”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阅读后得出结论是一件复杂且困难的事情。B.实际的阅读过程可能会对“已知的已知”形成某种挑战。C.值得阅读的好书应该具各相当的矛盾冲突。D.通过阅读对某些复杂问题形成判断,也是阅读的应有之义。5.材料二在谈论“思想史写作”时,隐含着三个不断“将思考推向深刻”的问题。据材料二内容,概括推动作者深刻思考“思想史写作”的三个具体问题。(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太阳发芽红柯老人一直望着外边的树,整个夏天他都这样看树。夏天悄悄逝去,秋天间了进来,树叶一下子变黄了。两个中年人走进院子,一个是老人的儿子,一个是连里的木匠。他们从东边空房子里抬出又宽又厚的干木板。全是白松木,一条一条摆开,院子里亮晃晃。女孩问老人:“这是干什么呀?”老人说:“给爷爷做棺材。”“爷爷你很健康呀。”女孩眼睛湿了。“健康的时候才能做出好棺材。”几年前,木料从林场拉回来的时候是湿的,女孩可以闻到树液的清香。那时她只有十岁,现在她十五岁了,跟一棵小白桦树一样了,走到哪里都是亮亮的。女孩说:“爷爷你不害怕吗?”“爷爷不怕,爷爷打过仗种过地,爷爷用枪和锄头对付过死亡。“可它又缠上你了。”“这可不一样,爷爷自己去,”老人敲敲那些木料,“爷爷坐车去。这是我的坦克。”木匠说:“咱给你弄个好坦克。”院子里全是叮叮的斧子凿子声和嗡嗡的锯子声,两个中年人叼着烟卷一声不吭干活儿。老人坐在小板凳上,半闭着眼睛,里边有一种柔和沉静的光,跟海子里的水一样。老人又干又瘦,可老人很结实。太阳和风把他打磨成现在这个样子。他老得不能再老了,太阳和风也啃不动他了。他坐在阳光和风里,他就跟外边的大戈壁一样,坚硬而辽阔。院子里的木料不见了,棺材蹲在地上,让人望而生畏,就像那里蹲着一头金黄的狮子,威风凛凛。女孩从来没见过这么厚实的木头,女孩用手卡一下,板子很厚,把她的手都卡疼了。老人说:“薄板子盛不下爷爷,爷爷会把它压塌。”来一帮人抬棺材,他们都是连里最壮实的汉子,他们给棺材捆上粗绳,前后两根杠子,壮汉们嘿嘿用劲往前挪。棺材离地面只一道缝,昂首挺胸就像要下水的巨轮。棺材滑进屋里。连长揭掉黄帽子:“当年咱们的万吨巨轮就是这样下水的。”女孩不懂这些,连长叔叔就告诉她:“那是一艘很大很大的船,是咱中国人的骄傲。”女孩说:“我爷爷就是连里的骄傲。”

“爷爷打过仗,爷爷在战场上就跟狮子一样;爷爷也能种地,爷爷种的庄稼个个都是好样的。”爷爷说。“你把它们说得跟人一样。”“庄稼是有生命的,只要是你种的你就能听见它们拔节抽穗长个子。”阳光一下子把窗户挤破了,跟彩釉一样浇在棺材上,棺材雄浑而明亮。女孩回到自己屋里画画。她喜欢画画,她的画在整个团中学还是挺有名的,有小画家之称。老人听见梨子咚咚的落地声。梨子很黄很肥,就像毛色光滑的鼠趴在树上。老人吃了一个很大的梨子。他的牙齿只剩下几颗,他的嘴巴几乎是个黑洞洞,梨子喜欢这个黑洞洞,梨子一直钻到老人的脚后跟,老人浑身上下甜丝丝的。有些梨子大半埋在土里,甜甜的梨肉让虫子咬得千疮百孔。梨子在下沉。沉没的地方梨肉变成棕褐色那已经接近泥土的颜色了。老人看自己的手脚,干硬粗糙黑乎乎的。他也在接近泥土。老人穿过果园,来到荒凉的墓地。他们刚来这里的时候,地上只有一寸厚的土,撒下的种子长不出庄稼。就在上级命令他们撤离的时候,老连长病逝了,老连长成了大漠深处第一个死者。他们挖很深的墓坑,里边全是沙石。大家就刮地上那层薄土,垫在墓坑里,在棺材上也覆了土。他们严守入土为安的古训,谁也不想让自己的老连长风干成木乃伊。他们要看着青草长出来再撤走。那已经是第二年春天了,青草果然爬上连长的坟头。这无疑是一种信号,一种绿色田园的信号。地上的土年厚起来。土是从连长的坟墓开始变厚的,就像连长身上长出来的。老兵们说:“人都要变成土,埋在新疆变的土就更多。”老兵们全都躺在那里了。活着的寥寥无几,他是这里惟一的老兵。他得好好看看这个秋天。天是青的地是黄的,天地之间的那颗太阳丰满而悠闲。太阳再也不是狮子了,狮子蹲在他家里。女孩问老人:“你干吗要离开我们?”老人说:“人老了就得死,爷爷已经活得太久了。“我会死吗,爷爷?”“你不会死,死亡不认识你。”“死亡认识你吗?”“死亡认识年纪大的人,它不认年轻人,好孩子你好好活吧,活着是很有意思的。”“我还是感到害怕,爷爷。”

“活得越有意思,死亡才会有意思。”“我知道了爷爷,我要画画。”女孩回到她的小屋,继续画画。老人一个人坐在屋里,棺材蹲在他的身边,就像一匹骏马在等待骑手跨上去。老人睡着了。睡眠中的老人依然能听见梨子咚咚的落地声,梦中的梨子金光灿烂,又圆又大,散发甜丝丝的芳香。酥软的梨子一点一点融入泥土,跟积雪消融一样。太阳也是酥软的,太阳的一半被地平线咽下去了,大地在吮吸黄澄澄的阳光,太阳被大地吸到肚子里去了。老人告诉他的孙女:“爷爷睡一会儿就起来。”老人相信他还会升起来。别人不信,女孩绝对信。这时候,女孩已经画出了那颗太阳。女孩画的是一颗梨形太阳,一头大一头小,大的那头沉下去了,地面露出一点点金黄,太阳好像在发芽。太阳确实在发芽。只有成熟而饱满的种子,才能顶破泥土从大地里长出来。女孩用笔在画面下边写一行字:太阳发芽。(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人一直盯着树看,感受时节的微妙变化,发现树叶变黄,他自知时日不多。B.老人说“这可不一样,爷爷自己去”,这体现了老人积极而豁达的人生态度。

C.“薄板子盛不下爷爷”,因为老人认为只有厚棺材才配得上自己辉煌的一生。D.老连长坟头长出的青草,承载着老兵的期望,激励战士长期守土,接续奋斗。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中把棺材比作“坦克”“狮子”“骏马”“巨轮”等,形象地表现了爷爷的心理状态和精神气质。B.文中划线句子中“挤”“浇”两个动词,使静态之景富有动感,张力十足,描绘出一幅壮美的画面。C.爷孙的对话充满情趣与哲思,展现了老人对孙女进行生命教育的历程,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D.小说按照时间推移进行叙述,节奏自然,同时注重场景的细节描写,为读者呈现了边疆的独特风貌8.请结合全文,依次分析女孩对不同生命状态的感悟与理解。(5分)

9.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太阳发芽》也是一个与死亡有关的故事,“眼前的一切”也同样“不再那么可怕”,这样的表达效果是如何达成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十三年冬,晋荐饥,使乞籴于秦。秦伯谓子桑:“与诸乎?”对曰:“重施而报,君将何求?重施而不报,其民必携,携而讨焉,无众必败。”谓百里:“与诸乎?”对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丕郑之子豹在秦,请伐晋。秦伯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秦于是乎输乘于晋,自雍及绛相继,命之曰“泛舟之役”。十四年冬,秦饥,使乞籴于晋,晋人弗与。庆郑曰:“背施,无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四德皆失,何以守国?”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庆郑曰:“弃信、背邻,患孰恤之?无信患作,失援必毙,是则然矣。”虢射曰:“无损于怨,而厚于寇,不如勿与。”庆郑曰:“背施,幸灾,民所弃也。近犹仇之,况怨敌乎?”弗听。退曰:“君其悔是哉!”十五年壬成,战于韩原,秦获晋侯以归。(节选自《左传·僖公》)材料二:惠公始以甘言重赂诱秦,既得国而尽食其言,秦穆公之心未尝一日忘晋也。至晋饥而秦输之粟,非忧晋也,积我之厚,形彼之薄,所以怒其众而将使之也。斯怨也,岂祷请所可谢,言语所可回乎?幸而秦饥,乞籴于晋,此天赐晋以释怨之资也。使君子为晋谋,必曰:“吾久负秦约,常患无以自解,苟因其乞籴,亟如其请而振其急,则秦将见今日之思,而忘前日之怨,政使怨不尽解亦可以杀其怒而缓其毒虽锋刃相向其致死于我必不力矣。”彼虢射乃谓“无损于怨,而厚于寇”,吁!是何言欤?虢射徒知与粟之无损于怨,不知闭籴之增其怨也。择祸莫若轻,择怨亦莫若轻。虽使果如虢射之言,无损于怨,亦犹愈于增其怨,况与之粟乃所以损其怨乎?庆郑虽欲救之,然其气暴,其辞悍,适所以起晋惠之怒而已。惜乎!庆郑有救之之心,而未得救之之道也。(节选自吕祖谦《东莱博议》)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政使怨不尽A解B亦可以杀C其怒而缓D其毒E虽锋F刃相向G其致死H于我必不力矣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携,指离心、背离,与《归去来兮辞》“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中的“携”意思不同。

B.诸,相当于第三人称“之”,与《愚公移山》“投诸渤海之尾”中的“诸”用法相同。C.形,文中指表现、显露、显示,与“喜形于色”“形诸笔端”等中的“形”意思相同。

D.振,同“赈”,赈救、救济,与《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中的“振”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晋国连年款收,向秦国请求援助,子桑认为,应该把粮食卖给晋国,如果晋国多次受恩却不思报答,就会失去了民心,遇战必败。B.百里奚认为,天灾流行,各国都会发生,救济本国受灾民众,支援相邻国家,是应有的道义,丕郑的儿子丕豹赞同百里奚的看法。C.秦国既帮晋惠公即位,又在晋国闹饥荒时施以援手,但当秦国闹饥荒,晋国却拒绝卖粮食给秦国,后来秦国讨伐晋国,晋国大败。D.晋惠公当上国君后,长期违背对秦国的约定,若能在秦国危难之时,听从庆郑建议,则可能不会成为四德皆失、守不住国土之人。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无信患作,失援必毙,是则然矣。

(2)幸而秦饥,乞籴于晋,此天赐晋以释怨之资也。

14.吕祖谦对虢射所持“无损于怨而厚于寇"之论进行了批驳,请简要概述吕祖谦批驳虢射的理由。(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航

海①陆游我不如列子,神游御天风。尚应似安石②,悠然云海中。卧看十幅蒲,弯弯似张弓。潮来涌银山,忽复磨青铜。饥鹘掠船舷,大鱼舞虚空。流落何足道,豪气荡肺胸。歌罢海动色,诗成天改容。行矣跨鹏背,弭节蓬菜宫。【注】①作于诗人仕闽时期。②东晋重臣谢安,字安石,曾隐居会稽东山,临东海之滨,后东山再起。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虽不能如列子般御风而行,但仍期望像谢安般处变不惊,待时而发。B.“歌罢”两句与杜甫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具有异曲同工之妙。C.“行矣”两句构思奇特,“蓬菜”等意象,表达了诗人渴望得道成仙之志。

D,诗中运用了比喻、互文、夸张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增强语言感染力。16.《航海》一诗充溢着激荡肺腑的“豪气”,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成人礼仪式上,校长引用《论语·泰伯》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寄语广大同学,认为只有胸怀天下、意志坚强的青年,才能承担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2)高适在《燕歌行》的结尾写出了保家卫国的志士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赤诚报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春草是一个有深厚意蕴的审美意象,可寄托相思之情,也可带来生机勃发之喜悦,还可……阳春三月,小桢漫步郊外,满目绒绒青草,不禁想起古典诗词中含有“草”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素纱襌衣作为湖南省博物馆的馆藏珍品之一,被誉为“世界上最轻薄的衣服”,整件衣物薄如蝉翼仅重49克。20世纪80年代,湖南省博物馆委托南京云锦研究所复制素纱襌衣。但该研究所复制出来的第一件素纱襌衣的重量超过80克。后来,专家共同研究才找到答案,原来现在的蚕宝宝比几千年前的要肥胖许多,A,所以织成的衣物自然也就重多了。紧接着专家们着手研究一种特殊的食料喂养蚕,控制蚕宝宝的个头,成功为蚕宝宝“减肥”,得到了现代社会能够获得的最细的蚕丝——只有平时蚕丝的五分之一,解决了材料问题。他们又按照当时的门幅装造,定制了一台48厘米幅宽的机台。纹样参考考古报告中的记载,经电脑测绘,一比一还原。织工师傅花了三个月时间提前训练手感,方才上机织造。染色时,经多次试验,最后选用化学染料和红茶浸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面料染色做旧处理。前后耗13年之久,这件薄如蝉翼的复制品方才大功告成。尽管如此精心,最后织成的复制品B,达49.5克。霓裳羽衣,锦绣华裳,素纱襌衣能够走出历史,让我们有幸目睹其美丽与风采,背后是一代代考古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辛付出与坚韧追求。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19.请用5个动词性短语概括素纱襌衣复制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步骤。(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是不是夏天被钉子钉住了?每天都是二十四至三十二摄氏度。不算太热,热得并不极端,但是没有喘息,没有变化,没有哪怕是短暂的缓解。而居然有了转机:今晚有阵雨,转中到大雨。太好了,太好了,下场痛痛快快的大雨吧!便抬头看西北方,有云吗?快来了吧?等了一个夜晚,又一个白天。十点钟的时候来了一阵雨,轻描淡写,点点滴滴,来得麻利,去得轻巧。这样的阵雨好洒脱哟,它似乎代表着一种飘逸、自由、灵巧的风格,它简直是一个梦。这样的阵雨好不负责任哟,它干脆只是走一走过场,它像一个骗局。此夜星光灿烂,莫非预报了又预报,等待了又等待的中雨大雨又“黄”了?便无奈地躺在床上,体味汗与被褥特别是与枕头结合起来的陈年芳馨。嗒。嗒嗒。嗒——嗒——嗒。什么?有一本书落到地上了么?是雨!是雨点声清晰可辨的雨。

嗒嗒嗒嗒嗒……听声音就是大雨点。雨点愈来愈密,雨点愈来愈混成一片一团,而且声音变得响亮和尖厉起来。突然一道青绿色的强光,一声炸雷震响在屋顶上,大雨像敲击重物一样砸在地上,没有节奏,没有间歇,没有轻重缓急,只有夹带着哗啦哗啦的乒乓叮咚。

睡意全无了,只觉得高兴,觉得有趣,觉得老天爷还是有两下子,便光着脊梁去淋雨去了。2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和文中加点字“钉”,用法上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B.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C.春、夏、秋、冬,都是在他们的竹枝扫帚下,一个一个地被扫走了,又被扫来了。D.手拿针线灯下久坐,为我熬夜缝制军衣;线儿缝在军大衣上,情意全缝在我心里。21.“这样的阵雨好洒脱哟”“这样的阵雨好不负责任哟”两句中的“哟”字看似随意,实则别有意趣,请简要分析。(3分)

22.文中画横线句子如合并为一段,改成“嗒。嗒嗒。嗒——嗒——嗒。”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独立成段,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5分)

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Ⅰ提到,读书需要在不断的“那么问题又来了”的追问中,将思考推向深刻。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恩格斯也曾这样评价马克思:“在前人认为已有答案的地方,他却认为只是问题所在。”读书如此,个人成长、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等,也会面临“问题又来了”的思考追问。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D解析:根据材料二,尤其是第三自然段的表述,虽然“思想的历史常常在保持存在与改变存在之间来回摇摆”,但是“在“变异”与“绵延”、“凸显”与“蛰伏”之间,思想始终书写着自己的历史。因而,在那种似乎停滞的年代,思想的历史恰在前行,“空白”的背后,其实写满了未发表的文字”的表述,尽管历史常常在“变异”与“绵延”之间来回摇摆,但是并没有让思想的发展处于停滞的状态。“思想始终书写着自己的历史”,甚至在似乎停滞的年代,思想的历史依然在前行。因此D选项的表述不正确。2.A解析:根据材料一第四自然段关于“问题意识”的相关内容表述,有些“问题”或许没有一个肯定或否定的答案,这些“问题”没有终结,乃至也有可能“问题越来越多”,未必存在一个答案,根据材料内容,有些问题是无法彻底解决的,但能在思辨中把我们的思考推向新的思想层次。因此“最终达成问题的彻底解决”的判断过于绝对,A项不正确。3.C解析:C选项,《万历十五年》英文版把书名翻译为“1587年,一个没有重要意义的年头”,言下之意就是“万历十五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许是“一个没有重要意义的年头”,容易被历史研究者忽略,但正如选项所言,其实看似没有重要意义的年头其实隐含着历史的剧变,符合划线句子““空白”恰恰是一种有意思的内容,而“断裂”恰恰是一种有意义的连续”的观点内涵。A项,划线句子中的“空白”“断裂”在文中是有特殊内涵的。结合本段“思想史不仅要写那些充满“变异”的时代,而且要写那些平缓地“绵延”的时代,历史阅读者和艺术欣赏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不能随意想象空白处的历史”的表述,“空白”“断裂”指的是那些平缓地绵延而非充满变异的时代,是容易被研究者忽略的历史。而“焚书坑儒”事件在历史研究中其实是属于充满“变异”的时代的历史事件,是众多历史研究者关注、研究的大事件,并非是被研究者忽略的“空白”“断裂”的历史。

B项,“唐代思想从隋代直接跳至中唐,存在两百年的空白”,此处表述符合“空白”“断裂”的内涵,但“思想史的发展停滞不前”的表述无法体现“一种有意思的内容”“一种有意义的连续”的观点表述。

D项,与A项错误相似,《青年杂志》创刊以及改名为《新青年》,这是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性事件,并非是被研究者忽略的“空白”“断裂”的历史。4.A解析:A项需结合材料一的整体内容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材料一谈及的“阅读后得出结论”其实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停留于薄和浅的“表层”,冻结于某个简化的结论,这是一种肤浅的阅读,一种是“越过简单结论”的阅读,阅读过程中把问题置于某种“冲突的语境”中去思考,看到问题的复杂性,并通过阅读思考推向新的思想层次。如果是后者,“阅读后得出结论”是一件复杂的且困难的事情,这样的理解与判断是有道理,而如果按前者般的阅读,根据材料一的内容,“阅读后得出结论”,则并非是“复杂且困难的事情”。A项的表述对于“判断不能那么丝滑,只有放到张力场中才能呈现它的复杂性”的理解与判断不够准确,因此,A项不正确。5.①思想史(为何)常常不愿叙述某些看似停滞或平庸的时代(或:思想史为什么会出现断裂与空白);②思想史上的空白和书画上的空白存在差异(有何差异);③(为何)思想史书写留下了一些空白是不正常的。

(1点2分,大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6.C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内涵的能力。“只有厚棺材才配得上自己辉煌的一生”错误。“薄板子盛不下爷爷”,是为了衬托老人“成熟而饱满”的生命质量。7.D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按照时间的推移进行叙述”错误。小说并非完全按照自然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中间有插叙,如:木料从林场拉回来、老兵们安葬老连长。8.①对生命流逝的感伤,听到要为爷爷做棺材,替爷爷担心,为生命的衰亡而感伤;(1分)

②对生命不凡的骄傲,从连长叔叔和爷爷口中了解到爷爷丰厚的一生,为此感到骄傲自豪;(2分)③对生命延续的理解,通过爷爷的话语,感悟到生命也是昂扬而充满希望的,理解了生命的延续。(2分)(大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9.①叙述视角:采用儿童视角,用女孩的天真烂漫和独特的想象力淡化了死亡的悲剧色彩;②人物形象:用老人丰盈的生命历程,表现了他面对死亡的达观和安然(或:通过女孩从担心恐惧到平静坦然的心理变化,衬托了老人达观的生死观);③表现手法:把老人比作太阳,老人就如落下又升起的太阳,肉体死亡但精神传承;④语言特色:用诗意、温情、激昂的语言,冲淡了死亡带来沉重感;(一点2分,任意三点6分,大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10.BEG解析:本题画波浪线的部分正确的标点是:“政使怨不尽解,亦可以杀其怒而缓其毒,虽锋刃相向,其致死于我必不力矣。”文句大意是:纵使他的怨忿不能完全化解,也可以消减他的怒气,延缓他的怨毒,即使刀兵相向,他致我国于死地的心也必定不会坚定。试题设置八个断句点,要求考生从中选取三个正确的断句点。“政使怨不尽解”是第一个断句点,从材料二上文可以看出秦国对晋国是有怨恨的,那么此处“不尽解”就是没有完全化解,而“政使”与后面的“亦”搭配,构成让步(假设)关系,通过对“尽解”的理解和对关联词的把握,可以判定B是正确的断句点。

“亦可以杀其怒而缓其毒”是第二个断句点。“杀其怒”与“缓其毒”结构一致,语意紧密承接前面的“可以”,由此可以判定C、D两处不可断,而“虽”放在句首引出转折关系的句子,可以判定E是正确的断句点。“于我必不力矣”里的“于我”是“对于我”的意思,那么前面应当连接主语(动作的发出方),故H处不可断,可以判定G是正确的断句点。11.B解析:

A项的“携”出现在材料一“其民必携”中,“晋国的百姓一定会离心”,“携”表示离心、背离是正确的。“携幼入室,有酒盈樽”来自《归去来兮辞》,“携”是拉着的意思。B项,“诸”出现在材料一“与诸乎”中,相当于第三人称“之”,“投诸渤海之尾”中的“诸”是兼词,相当于“之于”,用法不同。因此说两处“诸”用法相同,不正确,为答案项。C项,“形”出现在材料二“形彼之薄”中,文中指表现、显露、显示,与“喜形于色”“形诸笔端”等中的“形”意思相同。D项,“振”出现在材料二“亟如其请而振其急”中,同“赈”,赈救、救济,《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中的“振”是举起的意思。12.B解析:B项错误。原文是“丕郑之子豹在秦,请伐晋”,晋国大夫丕郑的儿子丕豹当时也在秦国,请求乘此机会攻打晋国。(父亲丕郑被晋惠公杀死后,丕豹投奔秦国,被秦穆公委任为大夫。)13.(1)不守信义,祸患就会发生,失去援助必定失败,这是必然的结果啊。(2)遇上秦国闹饥荒,向晋国请求买入粮食,这是上天赐给晋国来化解嫌怨的机会啊。解析:第(1)题关键词语有:①“作”,发生,发动。如《过秦论》中“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的“作”。②“是”,这。如《赤壁赋》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的“是”。译出大意给2分,“作”“是”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第(2)题关键词语有:①“饥”,名词作动词,闹饥荒。②“释”,化解,消融。可通过联想“冰释前嫌”等成语来推断。译出大意给2分,“饥”“释”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14.①支援秦国粮食,可以减少嫌怨;②不支援会增加嫌怨;③即使援助不能减少嫌怨,但也胜过不援助增添嫌怨。(每答出一点给1分。大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要概述昌祖批驳虢射所持“无损于怨而厚于寇”之论的理由,先要理解虢射所持的是怎样的观点。结合材料一虢射提出的“无损于怨,而厚于寇,不如勿与。”可知虢射认为如果支援秦国粮食,不仅不能减少怨恨,反而增加了敌人的力量,因此他反对支援秦国。而在材料二中吕祖谦认为,首先不支援秦国是会增加对方的怨恨的,应当避重就轻,支援秦国;另外,支援秦国粮食,是可以减少秦国对晋国的怨恨的。并且,退一步说,即使援助不能减少嫌怨,但也胜过不援助增添嫌怨。

【参考译文】材料一:晋僖公十三年冬天,晋国连年歉收引起饥荒,派人到秦国请求购买粮食。秦穆公问子桑:“要卖给他们吗?”子桑回答说:“如果多次给予恩惠而后报答我们,君王您还有什么祈求的呢?多次受到恩惠而不报答,晋国的百姓一定会离心,离心之后再去讨伐它,失去民众支持,必然失败。”秦穆公又问百里奚:“要卖给他们吗?”百里奚回答说:“天灾发生,各国都会发生,救济国内灾民,救援邻国,本是正道。实行正道会得到福报。”丕郑的儿子丕豹正在秦国,请求乘此机会攻打晋国。秦穆公说:“我们厌恶他们的君主,他们的百姓有什么罪呢?”秦国于是把粮食运到晋国去,运粮的船队从雍城到绛城接连不断,并把它叫作“泛舟之役”。鲁僖公十四年冬天,秦国发生饥荒,派人到晋国请求购买粮食。晋国不卖。庆郑说:“背弃恩惠,就会失去亲人;幸灾乐祸,就是不仁;贪图所爱,就是不祥;激怒邻国,就是不义。这四种德行都失去了,你凭什么守护国家?”虢射说:“皮都不存在了,毛还能依附在哪里呢?”庆郑说:“丢弃信义,背弃邻国,有祸患时谁来同情你?不守信义,祸患就会发生,失去援助必定失败,这是必然的结果啊。”虢射说:“(就是给粮食),也不会减少秦国的怨恨,反而增加了它的力量,不如不给。”庆郑说:“背弃恩惠,幸灾乐祸,民众也会抛弃你。国内百姓尚且仇视,更何况是怨恨你的敌人呢?”晋惠公还是不听。庆郑退出来说:“国君一定会后悔这件事的!”鲁僖公壬戌日,晋公和秦公在韩原交战,秦国生擒了晋惠公而回。

材料二:

晋惠公开始时用动听的言语和丰厚的财物诱惑秦国,而得到晋国后便完全食言,秦穆公的心里没有一天忘记晋国的。等到晋国发生饥荒,秦国援助晋国粮食,并不是忧虑晋国,而是积累秦国的宽厚来显示对方的浅薄,用来激怒并利用他的人民。这种怨念,岂是祈祷所能消解,言语所能挽回的?遇上秦国闹饥荒,向晋国请求买入粮食,这是上天赐给晋国来化解嫌怨的机会啊。假使有君子为晋国谋议,一定会说:“我国长久地违背对秦国的约定,常常担忧没有办法解脱自己,假如借着他请求援助粮食的机会,就答应他的请求,赈救他的危急,那么秦国将会看到今日的恩情而忘记以前的怨恨。纵使他的怨忿不能完全化解,也可以消减他的怒气,延缓他的怨毒,即使刀兵相向,他致我国于死地的心也必定不会坚定。”而那个虢射却说“不能减少怨恨,反而增加了敌人的力量。”唉!这算什么话呢?虢射只知道卖给秦国粮食不能减少怨恨,却不知道不卖粮食会增加秦国的怨恨。选择祸患不如选轻小的,选择怨恨也不如选轻小的。假使果真像虢射所说的那样,不能减少怨恨,也好过增加对方的怨恨,何况给他粮食会减少他的怨恨呢?庆郑虽然想补救过失,但他脾气暴躁,言辞强硬,只能激发晋惠公的愤怒罢了。可惜啊!庆郑有挽救晋国的想法,却没有挽救的方法。

材料一:十三年冬,晋荐(频频,一再)饥,使乞(求,讨)籴(dí,买进粮食。粜,tiào,卖出粮食)于秦。秦伯谓子桑:“与(给)诸(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们”)乎?”对曰:“重施(既使夷吾回国即位,又给他们粮食。重,再一次。)而报,君将何求?重施而不报,其民必携(离,分离。),携而讨焉,无众必败。”谓百里:“与诸乎?”对曰:“天灾流行,国家代(交替、轮流。《离骚》:“春与秋其代序”)有,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丕郑之子豹在秦,请伐(讨伐,进攻)晋。秦伯曰:“其君是(恶(wù)其君。宾语前置的标志。如:唯利是图)恶,其民何罪?”秦于是乎输粟(泛指粮食)于晋,自雍(秦都)及绛(晋都)相继,命之曰“泛(浮)舟之役”。十四年冬,秦饥(灾荒,年成不好),使乞余于晋,晋人弗(不)与。庆郑曰:“背施(背弃恩施。背,背弃。),无亲;幸灾(因别人的遭灾而高兴),不仁;贪爱(吝啬。《齐桓晋文之事》:“何爱一牛?”),不祥;怒邻,不义。四德皆失,何以(宾语前置,以何,凭借什么)守国?”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将,将要。傅,义同“附”。安傅:附在哪里)?”庆郑曰:“弃信、背邻,患孰恤之?无信患作(发生,兴起),失援必毙(死,这里指灭亡),是则然矣。”號射曰:“无损(减少)于怨,而厚(重,深,这里指加强)于寇(敌寇,敌人),不如勿与。”庆郑曰:“背施,幸灾,民所弃也。近犹仇之,况怨敌乎?”弗听。退曰:“君其(句中语气词。表示揣测、期望或命令语气。这里翻译为“一定”)悔是哉!”十五年壬戌,战于韩原,秦获(擒获)晋侯以归。(节选自《左传·僖公》)材料二:惠公始以甘(美好,动听)言重赂(财物)诱秦,既得国而尽食(吃。《短歌行》:“食野之苹”。成语:食言而肥)其言,秦穆公之心未尝(不曾)一日忘晋也。至晋饥而秦输之粟,非忧晋也,积我之厚,形(表现,显露、显示。成语:形诸笔端,用笔墨把它们写(表现)出来)彼(第三人称代词,他,他们)之薄,所以怒其众而将使之也。斯怨也,岂祷请(祷告,乞请)所可谢(衰亡,凋谢,这里指“消灭”),言语所可回乎?幸而秦饥,乞籴于(向,到)晋,此天赐晋以释(排解,解除)怨之资(凭借的条件,这里指机会)也。使君子为晋谋,必曰:“吾久负(辜负,对不起)秦约,常患(担心)无以(没有……的办法)自解,苟因(趁着)其乞籴,亟(赶快,急)如(按照)其请而振(通“赈”,赈济,救济)其急,则秦将见今日之思,而忘前日之怨,政使怨不尽(全)解,亦可以杀(shài,减少,减弱)其怒而缓其毒,虽(即使)锋刃相向,其致死于我,必不力矣(一定没有多少力量)。”彼虢射乃谓“无损于怨,而厚于寇”,吁!是何言欤?虢射徒(只,仅仅)知与粟之无损于怨,不知闭(禁止)籴之增其怨也。择祸莫若(不如,比不上)轻,择怨亦莫若轻。虽使果(果然,果真)如虢射之言,无损于怨,亦(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减弱,不过,只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亦各言其志也”)犹愈(越,更加)于增其怨,况与之粟乃(是,就是)所以(用来……的、凭借它来(他)来……的)损其怨乎?庆郑虽(虽然)欲救之,然其气暴,其辞悍,适(恰好)所以(用来……的、凭借它来(他)来……的。《师说》:“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起晋惠之怒而已(罢了)。惜乎!庆郑有救之之心,而未得教之(代词,指秦国。)之(助词,的)道(方法)也。

(节选自吕祖谦《东莱博议》)

15.C

解析:C项“表达了诗人渴望得道成仙之志”错误。以“骑鹏而行至蓬莱”的独特构思,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这里的“蓬莱宫”象征诗人的理想,而非现实中的道教仙境;“弭节蓬莱宫”象征诗人理想的实现,而非“得道成仙”。16.①用典:借用谢安的典故,表现自己在困境中依然葆有希望的浩然之气;

②意象:船帆像拉满的弓弦、涌起的浪花像银山等,气象恢弘,豪情万丈;③情感:“诗成天改容”等句表现了诗人理想必然实现的豪情壮志;④语言:“涌”“磨”“掠”“舞”等动词,富有气势和力量。(一点2分,任意三点6分,大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17.(1)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2)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3)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青青河边草

绵绵思远道(《饮马长城窟行》)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18.①吐出的蚕丝过于粗重

②仍比原件重了0.5克解析:①处需要补充衔接句,从下文“得到了现代社会能够获得的最细的蚕丝”可以反推上文主语为“吐出的蚕丝”,从“原来现在的蚕宝宝比几千年前的要肥胖许多”“织成的衣物自然也就重多了”可知,吐出来的丝“粗重”。得分点落在“吐出的蚕丝”和“粗重”(单独写“粗”或“重”亦可)。

②处补写涉及逻辑关系把握、前后内容勾联、跨学科融合等能力考查。根据“尽管如此精心”逻辑提示,可知②空需补出与“尽管”相应的“仍(仍然)”,转折关系。根据本句已有的“复制品”的表述,结合前文内容,可推知此处应写“原件”,而根据前文“整件衣物薄如蝉翼仅重49克”以及后面“达49.5克”的表述提示,再结合前后句的转折关系理解,简单的数学运算可得出原件与复制品相差“0.5克”的判断。最后,综合考虑,②处补写的句子应为“仍比原件重了0.5克”,得分点落在“仍(仍然)”和“重0.5克”(缺乏“0.5克”的表述,但写出了“重”的意思,同等给分)。“原件”的表述可灵活处理,只要前后内容贯通,对象合理,皆可。19.寻找细丝;定制机台;还原纹样;上机织造;染色做旧。(写出一步得1分,三个步骤以上顺序错误酌情扣1分。)解析:首先定位原文,答案出现的区间是“为找到符合要求的细丝”到“最后选用化学染料和红茶浸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面料染色做旧处理”,然后从中分出5个不同的步骤,逐一归纳,注意使用以动词为主体的短语。部分可以直接从原文摘抄,如“上机织造”“染色做旧”。20.B解析:文中的“钉”是把抽象概念“夏天”当成物来写,ACD项中的动词也是如此(抽象概念当作物来写),而B项中的“长”字是把“人”当成物来写。

21.两个“哟”字增强了戏谑(否定)的语气,有利于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阵雨时间短、雨量小的不满和对大雨的渴望。(“戏谑”或“否定”1分,“情感抒发”1分,“不满”1分,“渴望”1分。答出任意三个要点3分。)解析:“哟”作叹词用时,表示轻微的惊异,也可表示带玩笑的语气,这里是后一种。“这样的阵雨好洒脱”“这样的阵雨好不负责任”表达了否定的态度,结合上下文炎热多时、等待大雨多时却只得了“轻描淡写,点点滴滴,来得麻利,去得轻巧”的阵雨,可见作者的不满,还有对来一场真正的大雨的渴望。“哟”这一口语化的表达增强了语气,使情感的抒发更充分。22.①听觉效果:独立成段拉长了感知的节奏,突出了雨点由稀至密的渐次变化过程;②视觉效果:独立成段形成塔形结构,突出了雨点渐密的画面感;③心理感觉:符合作者对雨点从疑惑到确认的心理感知过程。(答对1点2分,2点4分,3点5分。大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从听觉效果来看,原文在每段之间造成了停顿,使下雨的节奏拖长,更贴合下雨时雨点越来越稠密的现实情况。从阅读视觉效果来看,原文的排版看起来恰似一个“塔形”或“T型”结构,让人想起雨滴落下的场景,生动而具有画面感。听觉和视觉的双重作用凸显了作者的心理,从一开始单一“嗒”的疑惑到连续“嗒——嗒——嗒”的确认无疑。23.本次作文是一道读写结合类作文题,作文材料从试卷的现代文阅读I中牵引而来。作文材料共4句话,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层次一为第1句,交代写作议题的出处,摘取现代文阅读I材料一的文末一句,“读书需要在不断的‘那么问题又来了’的追问中,将思考推向深刻”,强调读书不能停留、满足于“简单的结论”,而应在不断地“问题又来了”的追问中,把阅读思考往深刻处推进。层次二为第2、3句。第2句话引用马克思的话语,“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从理论上强调发现问题是重要的,同时也是困难的。从马克思的话语中,也可以进而推断,我们大都满足于答案的获取,而缺乏在现有答案基础上追问的意识与行动,这制约了我们对人、对事乃至世界万象的深刻认识。第3句话通过恩格斯的评价,既印证了马克思在“问题”认知上的非凡眼光,同时也再次强调答案的获取并非是思考的终结,而是另一个思考的开始。层次二在层次一提出“问题又来了”这一核心议题的基础上,为写作提供了思考的路径与审题立意的指引。一是出现了与“问题”相关联的“答案”,把“问题又来了”的思考置于“答案(已有答案)”的基础上纵向延伸,实现由“已知的已知”到“未知的未知”的飞跃。二是层次二对“问题”和“答案”之间逻辑关系的表述支撑了“问题又来了”,尤其是“又”的理解。

层次三为第4句。第4句话提示考生,“问题又来了”的思考追问所适用的范围不囿于读书,帮助考生发散思维,启发联想,在个人成长、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等更广阔领域进行深入思考。就审题立意而言,“问题”是一个核心概念,结合材料语境,此处的“问题”内涵有一定的指向。现代文阅读I,尤其是材料中出现了一个与“问题”相关的概念——“答案”,此处的“问题”倾向于指不满足已有的答案(结论),或者说在已有答案(结论)基础上的思考追问。这样的“问题”,不是思考的终结,而是另一个深层次思考的开始,借由新“问题”的思考追问,实现由“已知的已知”的答案(结论)到“未知的未知”的纵深思考与探索开创。同时“又来了”的表述,尤其是“又”字,暗示理想状态的审题立意及写作应该呈现问题思考的持续性与递进性,由一个具体问题的思考,到阶段性的答案解决,再到在已有答案解决的基础上,结合状态的改变、目标的调整等因素,再度思考追问,把思考与实践往纵深处推进。

因此,与传统话题作文不同,本次测试的读写结合类作文题需要重视阅读材料这一“命题之源”,意识到为了写作而指定的阅读内容,是写作无法忽视的基础存在。“问题又来了”,是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是“又来了”?要理解这些,需要基于材料理解“问题又来了”的内涵和意义指向。从以上可以看出,作文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是“问题”“又来了”,如果说作文材料的第1句话是写作的起点,那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话则是写作的基石,建构了“问题又来了”的底层逻辑。马克思强调了发现问题是主要的困难。问题为什么是主要的困难?一是人们通常习惯寻求简单结论式的答案,而不是去发现问题,缺少问题直觉,更遑论“敏锐地意识到某个问题中所包含的复杂性”。二是问题的作用并非人人皆知,“问题就像是一把钥匙,能够解锁各种各样的新洞见”。恩格斯的话则告诉考生,马克思就是善于突破简单找寻答案的惯性,总是“在前人认为已有答案的地方”,找寻新的问题,让问题带动思考。这是突破旧知的洞见,是见微知著的创举。一旦我们执意寻求正确答案,就会不可避免地忽视有关“未知的未知”,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问题在哪里。于是,马克思启示我们,要及时从所谓的正确答案组成的信息泡沫中清醒过来,看到一个又一个具有催化作用的问题,以此驱动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问题意识是带着对世界的重大关切,以一种感同身受、如坐针毡的深层思考,为世界找寻新的出路。钱学森在病患期间,依然发出“为什么我们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的疑问。“钱学森之问”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必然会伴随在中国的全面发展中,始终启发我们的思考和创新。而在科技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生活福祉的今天,“问题又来了”思考追问更有其现实针对性。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要有创造性思辨的能力、严格求证的方法,不迷信学术权威,不盲从既有学说,敢于大胆质疑,认真实证,不断试验。”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问题就好像是创新的“支点”,只有以问题为导向,才能锻炼解决问题、改变现状的能力。问题的价值已经成为共识。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牛顿问“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于是发现了万有引力;达尔文问“为什么加拉帕戈斯群岛有这么多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物种”,于是进化论找到了灵感;爱因斯坦问“如果我骑着一束光穿过宇宙,宇宙会是什么样子”,于是有了相对论;毛泽东问“大革命失败后红色政权何以存在”,于是有了农村包围城市战略;迈克尔·戴尔问“为何电脑的价格是其全部配件价格的5倍?如果把电脑拆开……”,于是开启了电脑配件的生产。提出问题的重要性,不一而足。不过本作文题还不仅仅停留于此,而是穿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寻下一个好问题从何而来。本次写作不能完全等同于类似“问题意识”的写作。在“问题意识”的基础上,还有对“答案”与“问题”的逻辑关系的思考。已有的答案,是新的“问题”思考的起点、触发点、延伸点……这也是“问题又来了”中“又”的落实与体现。提出问题、阶段性答案、发现新问题,形成“问题—答案—问题”的认知逻辑链条,这才是“问题又来了”的题中之义的精准理解。

世界是复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没有见微知著的洞察能力,没有持之以恒的探究意识,没有乘风破浪追求真相的执着精神,就不能发现问题,不能“在前人认为已有答案的地方”发现下一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问题意识、不断解答时代之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立足新时代中国国情、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钥匙。只有带着“问题又来了”的追问探求意识,才能在问题的不断追问中逼近真相,趋于完善。“问题又来了”,今天,培养下一代提问者刻不容缓。标杆作文:

1追问求索开新局,接续奋斗谱新篇无产阶级革命先驱马克思曾言:“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谆谆教诲吾辈青年:“已有”的答案不应让我们探索的脚步止息于有限,而是应大胆追问,敏锐思考,如此,思考的深度才能得以推进,发展进步的脚步才得以铿锵而有力。

“问题又来了”的思考追问,是突破前人既定“答案”条框限制的大胆探索,是个人独立思考的智慧结晶,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前人的“答案”受制并服务于前人的“时代”,倘若不加思索地将前人的“答案”生搬硬套地应用于当代的生活情境,抛开是否适宜的问题,可能会阻碍甚至危害个体社会的发展。君可见,马克思以如炬目光审视前人经验,以问题的分析视角分析社会主义先驱们的“智慧”,最终提出阶级斗争这一有力武器,为工人斗争点亮前行的灯塔;君可见,爱因斯坦面对看似坚不可摧的力学理论大厦并没有盲目跟风,而是提出量子力学这一崭新问题,促进物理思想的纵深发展……时代发展的洪流浩浩汤汤,在淘去旧有答案光辉外表的同时,亦会暴露其于新时代下的积弊,等待我们不断发现其中的问题,推动发展纵向延伸。而从提出“问题又来了”的思考追问,再到执着探寻问题的破解之法,不断解决新问题,创造新问题,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生动注脚,亦是探索思考精神的传承延续。古有屈原对天发问求索不息,今有科研航天工作者攻克飞天路上的种种“问题”,用科技创新回答“天问”的同时,亦将目光放向更辽远的宇宙空间,寻找生命起源“问题”的答案;古有京剧吸收各大剧种精华,在戏剧创造家的雕琢之中,“飞入寻常百姓家”,解决了“受众缺少”的问题。今有面对京剧不再受年轻人追捧渐渐成为记忆的问题,京剧家创新表演形式,推动京剧与现代科技的融合碰撞,让古老剧种焕发生机。沿历史的甬道回溯,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贯穿人类发展的始终,构成发展强音。“问题又来了”的思考追问,继往开来,延续求索信念的火种。

身于矞矞皇皇之现世,前人已然为他们所处的时代给出了他们的答案,而吾辈青年亦应当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勇于发问,将“答案”变成“问题”,再持问题变成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答案。思考追问的精神一刻不断,文明之河必将源源不断,精神的高地必将郁郁葱葱。继往开来,不忘求索初心。谨愿新时代青年,都能追问求索打开全新局面,以如铁双肩续毕夏芳华!得分:58分简评:文章审题精准,紧扣“问题又来了”的核心内涵展开论证。首先肯定了对“问题又来了”的思考追问的价值是突破前人既定“答案”条框限制的大胆探索,不仅是个人独立思考的智慧结晶,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其次作者从时间维度历史意义对“问题又来了”作出了高度评价,并指明这是一个不断解决新问题,创造新问题的过程。最后从时代青年所处的时代表明了青年责任。该文最可贵之处,是呈现了“问题-答案-问题”的思维逻辑链条,第三个自然段的举例论证尤为严密,如:古有屈原“发问”,今有航天工作者攻克“问题”;在回答“天问”的同时,也在寻找生命起源“问题”的答案。整段论证切中材料要害,体现了作者清晰的论证思维,严谨的论证逻辑。同时文章语言流畅,表达形象;说理精当,例证丰厚,引证合理,这些使得文章读起来颇有感染力。

2追问以成深思,尽逐沧海云山天地苍穹,星辰石斗,发问自古是求知的启程。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先贤便已知求知的无穷,故思考与追问才是探寻真谛的关键。“问题又来了”的思考追问,是对已知的深化,是对认知边界的拓展,是发展生生不息的契机。

追问并不完全等同于问题,问题的提出也许是具有独立性、零散性的,而追问之“追”本身便蕴含着连续与承接的性质,是饱含了对原有事物的思考之后的发问,故从深思中来,又有成深思的可能。思考追问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中皆有贯穿,推动着个人乃至社会、文化与科学的发展。

追问是对原有思考结果的挑战,促成深思。对原有结果的追问能令此前忽视或探讨不足的部分得到研究,提出相反的追问甚至是确证的过程,这些都令思考深化,也令事物发展。回首历史,在西方炮声中展开的中国近代史,面对“学习西方”的结论,一代代仁人志士发出追问,洋务运动的学习器物是对“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追问思考结果;学习技术为何不足以救中国?戊戌变法追问提出变革;西方的民主制度为何没有使中国强盛?新文化运动在追问中提出启发民智……无数救国志土对“学习西方以兴中华”的结果发出追问,思考的火炬传递在代代人手中,终促进“振兴中华之道”问题的不断深化,走向更成熟的结论。故追问以成深思。追问亦是对认知边界的拓展,是在思考中走向新领域的契机与可能。如马克思指出那般:“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唯有不断追问,认知与思考才能得以拓展最终走向新生。泱泱华夏的崛起,饱经近代战火洗礼,而有志于国的人们在对救国之道的无穷追问之中开拓出独属炎黄子民的道路,除了民主共和资产阶级国家,中国是否有别的路可走?怀揣着如此追问,李大钊担当宣传马克思主义先锋,为中华大地增添生机新路;中国是否适合苏俄的城市道路?心有如此追问,毛泽东在一次次反思中毅然转向农村,开辟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走向现代新生的中国,亦于追问之中开拓创新;市场与计划如何兼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向新生发展;中华文化如何跟上时代?数字技术、互联网云展览给出了今人的答案;水稻增产,真的不能利用杂交种吗?袁隆平躬身实践,在追问之中开拓水稻的全新认知。如此种种,都说明了追问在事物发展中对肯定性的拷问,辩证发展,因而为创新开拓出可能性。立足当下时代,问题与结论的获取似乎早已不是困难,然具有审辩态度的追问却弥足珍贵,“问题又来了”的思考追问为联系发展提供新路,吾辈若想逐山追海,需常怀追问以成深思。得分:57分简评:本文的优点非常突出,审题精准,结构清晰完整,对“追问”价值的挖掘有深度,例证充分且阐述到位,所见社会、所析问题表现出大视野、大格局。标题准确且有文学意趣。首段紧承标题的意境,以典雅之语紧扣题目的核心句“问题又来了”,用三个短句直接指出追问的三种表现和意义。首段起到很好的纲领性作用。第二段阐释段,从“追问”和“问题”两个概念的比较分析切入,对“追问”的本质作准确解读,并指出“追问”在各个领域中的作用。本段为下文展开论述做好了铺垫。第三、第四段,分别从追问“对原有思考结果的挑战,促成深思”和“对认知边界的拓展,是在思考中走向新领域的契机和可能”两个角度展开论述。这两个分论点辨识度很强、交叉范围很小,呈现出对两个分论点展开说理的价值。两个角度的论说结构比较整齐,都采用观点、阐释、摆事实讲道理、结论的结构方式。材料的使用是这两个角度的亮点。第一个角度主要以中国近代史为例,较具体地列举仁人志士的一个个追问,论述这些追问促进了振兴中华之道问题的不断深化、思考不断成熟。第二个角度从纵向、横向拓宽材料,使视角转向当代,增强说理的当代价值。最后一段总结段,立足当下,再一次明确有审辩态度的追问的价值。

不足之处:说理稍显薄弱,有些语句表达欠准确、流畅。

3大道行思,以问逐远帕斯卡尔有言,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定夺之间,始悟其意蕴之深。马克思的一句“主要的问题不是答案,而是问题”振聋发馈(聩),细思之,不禁拊掌而悟:世界充满答案,却往往引领人们走向浅薄;惟有以问题为导向,才能充分让“认识”的飞轮转得更快,走向深刻。回视自身,在对人生课题的问题上深刻思考,才能为人生成长打上丰厚的哲学基底。《吕氏春秋》有言:“东面望者不见西墙,南乡视者不睹北方,意有所在也。”斯言不谬。生处现代社会,关于人生的价值所在的答案,似乎己于网络的言论之间泛滥。许多网红会通过各种视频告诉你,人生的意义在于及时行乐,浮生若梦,必以娱乐贯之,这就是答案。然而不妨想起“浮士德难题”中关于人生价值的不断追问与思考,当他被魔鬼靡菲斯特给予超越现实生活的感官刺激后,不禁陷入了深思:人究竟是应当沉溺于爱与感官的享受当中,还是回归理性,追求智识?于是在一番新的经历与思考后,他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人应当自持于书斋生活,还是投入火热的社会生活?“问题又来了”的追问,将终极意义的拷问推向深入。放眼科技,在科学的道路上不被已成答案定义、持续提问,方能寻悟科学的真理,洞见世界奥秘的复杂性。叔本华的至理真言如今仍于耳边回响:“不要让你的思想成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在科技道路上行走的人们,更是应当警惕他人既成答案的干扰,形成良好的“屏蔽力”,在思考追问之道上笃行不息。当美国现成的科技教材上明白无误地表明杂交水稻是不可行的时候,许多人认为这便是标准答案,袁隆平却提出自己的问题:雄性不育株真的不能完成水稻杂交的使命吗?当他完成一番事业后,他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提问:海水稻的方案是切合实际的吗?凡此种种,永不停歇。由是观之,科技的巨轮在问题之力下被推动。

环顾社会,在社会发展的问题上不被答案束缚,以洞若观火的目光投射以思考追问,是社会进步的不二法门。古语言:“勿因未候日光暖,擅自轻言世间寒。”被定论定义是许多人的“阿喀琉斯之踵”。当社会在新的历史阶段三峡中漂流,有人认为文学已经失去了它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可在与南方周末记者对谈中,格非先以小说家的身份提出问题:小说在当代社会的价值是什么?话题纵深,他又提出更深层次的思考:也许当代社会的人不再把小说当作解答人生问题的场所,这是福音还是缺憾?社会发展的问题复杂,何不以问题为导向,深挖本质?罗素在《哲学问题》中说:哲学不会告诉你答案,只会提供许多问题,以及问题的思考方向。我们何不用哲学武装头脑,让“问题又来了”点燃思维?得分:56分简评:本文针对材料引导的延展方向,从个人成长、科技创新、社会发展三方面平行展开,体现了一定的丰富性。每一板块内部由一个具体问题的提出,并引发对此问的进一步追问,两问之间存在着关联和递进,选例准确。文章旁征博引,且引用恰当,可见作者知识面广博。结尾不仅回扣材料中的关键词,且以反问结尾,引人深思。文中有一处错别字。

4又一个问题,又一束光明我们总在追寻各种各样的答案,自以为获得“正确答案”后便万事大吉,却往往忽略了问题本身。正是一个又一个问题推动着求索的浪潮,所谓“百忧解”也许正是不断诞生的下一个问题,又一个问题,又一束光明。内审自身,“又一个问题”促进的是个人思考的深入,收获的是打破“已知”的成长。我们强调理性精神,强调批判性思维,而最好的锻炼方式正是向自己、向外界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以此修炼得到智慧的提升、人格的升华。苏子于赤壁之下借主客之谈探讨“吾生须臾”后的“下一个问题”,思考生命与精神的存在,终明悟“物与我皆无尽也”,为自己带来格局与胸怀提升。亦可见史铁生于地坛之中追问毕生的意义,又迎来“如何生活”的“下一个问题”。终感悟向死而生之升华,同时也体味出母亲的爱与深意,完成了人生之境的提升。向自己问出的“又一个问题”为我们的成长开创更远的目的地,为自己照一束光。

瞻仰科学,“又一个问题”推进求知的脚步不断向前,于个人收获的基础上为无穷真理作出开拓。近代西方曾有“李约瑟之问”:为何古代中国科技成果璀璨,近代科学与工业革命却未在华夏大地上发生?缺乏对“又一个问题”的探索难辞其咎。千百年积累下来丰富的经验科学蒙蔽了近代人的双眼,在已有知识上若能提出“又一个问题”,也许就能将经验科学推进至理论科学,使中国近代形成有关科学的原理体系。反观当时的西方,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诞生让时代的蒸汽机滚滚向前。特斯拉在爱迪生直流电的基础上生发又一问题,成为交流电之父;在内燃机家族中,汽油机柴油机踩在前人面临的问题上出生,推陈出新。“又一个问题”在科学发展上功不可没,象征的是不迷信权威,勇于开创的智慧之光。放眼社会,“又一个问题”引导人们追求幸福美好,惠及的是更广泛的人民。恩格斯评价马克思:“在前人认为已有答案的地方,他却认为只是问题所在。”正是这样不断提出“又一个问题”的思考方式,让马克思这位巨人能身处看似已繁荣美丽完美无缺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提出震古烁今的建设共产主义的社会的目标方向。身处社会之中如何保持清醒而促其向好?唯“又一个问题”而已。然而,如今越来越多人已陷入社会生活的规训,忘记思考其是否正确而只知遵循,成为马尔库斯笔下单向度的人,“又是重新整理已有之见解”。如此,社会还有何活力可言?诚应使“又一个问题”之光照彻,指向未来!得分:54点评:全文从个人、科学、社会三个角度紧扣“问题又来了”展开联想和思考,共三个层次:内审自身,“又一个问题”促进的是个人思考的深入,收获的是打破“已知”的成长;瞻仰科学,“又一个问题”推进求知的脚步不断向前,于个人收获的基础上为无穷真理作出开拓;放眼社会,“又一个问题”引导人们追求幸福美好,惠及的是更广泛的人民。突出了主旨“问题来了”是个人成长、科学开拓发展和社会幸福美好的动力。作者思维严谨,逐步推进,思维开阔,引用古今中外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能够很好地运用引用、例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语言比较理性,应尝试力求生动,适当运用修辞,形成语言形式上的语势。

5莫为答案遮望眼,思考追问展虹霓回溯千年历史,我感慨喟然于三闾大夫向天穹的连连追问,翻开盛世卷轴,我喜望赞叹人们于“那么问题又来了”的追问中将思考推向深刻。在这风起云涌,问题重重之时代,我们当何去何从?以我之所见:莫为答案遮望眼,思考追问展虹霓。今之时代,更应关注的,不是答案,恰是问题。当我们将考场上的应试思维放入社会,希望找到一个标准答案应对一切时,便于歧路渐行渐远。世上没有太多肯否分明的问题,它们不会被人们终结,反而会催生出新的问题。对待接踵而至的复杂问题,唯不断思考追问,才能让思考走向深刻,趋向问题的核心与本源。善于思考追问,不啻灼灼之灯燃永夜而耀四方,横历华夏方方面面。你且听,“如何为华夏觅得出路?何以让马列主义润泽千里?如何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代代“建设者”们于一个个追问中探寻前路,锻自烈火,履过薄冰,让今日之中国傲立世界东方;你且听,“传统文化如何传承?如何创新?如何发扬光大?”于是有一群人便用韶华和血汗在思考与笃行中重绽千年的韶光,非遗遍地生花,文创走进互联网与青年心中;中国技艺惊艳世界。更有中国航天团队在一次次思考追问中夕昧(寐)宵兴,焚膏继晷,才有了嫦娥奔月、羲和逐日等盛举。问题到来时,我们不应该选择逃避,更不能一味追求所谓的答案,忽视追问与思考的过程。当如恩格斯所言“在前人认为已有答案的地方”,认为只是问题所在,去追问,去思考,不惧困难。

然而,这种“问题又来了”的思考追问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意发问。仍叹惋,网络喷子站在道德制高点对社会善举不断质问,“问题又来了”就成了恶语伤人的利器;仍叹惋,不少人固执己见,钻牛角尖,把注意力放在无价值的问题上思考追问,并不能让思维更深刻。追问的前提,其实是思考,思考问题的意义,找到主要问题的所在,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只有当追问的我们倾尽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享受思考与发问的过程,才能在复杂问题的张力场中不失己之坐标。这并不是不重视答案,相反,我们在思考与追问中,煅造磨砺思维的利刃,丰盈自我的灵魂,也将热望同帆篷扯满,书写着自己的答案。

一砖一瓦,长城巍峨,沧海浮沤,几度春风吹世换,然思考追问之智慧代代相传。吾辈青年,生于长空,长于烈日,处于百年未有之变局时代,切莫为答案遮望眼,尽心尽力,思考追问,定能“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得分:52分简评:文章开篇跨越历史,思及“我们当何去何从”,明确提出观点:莫为答案遮望眼,思考追问展虹霓。接着第2段谈及今之时代,具有当下视野。第3段阐释善于思考追问,文章体现为一系列问题的罗列而非在已有答案基础上进行思考追问,此处可优化调整,以更切合题意。第4段能够进行辩证思考,体现作者相当的思维深度。结尾情之所至,文句表达酣畅,极具表现力。文中有一处错别字。

6临不竭之问,做更深刻思考周国平曾引用诗人顾城的话:“在这个到处是水的时代里,却一滴水也没有。”而这或许便展现出泥沙俱下时代思考的匮乏与空虚。对此,曹林说我们要在“那么问题又来了”的不竭追问中走向更加深刻之思考,便是为一剂良药。我辈青年唯着眼于问题,方得引灵魂近入更为深邃之思考殿堂,充盈自我,做时代发展之思。“问题又来了”,是对某一未解对象的疑问与困惑,是马克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