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小丽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滑轮的摩擦和绳重,则()A.W1=W2η1=η2 B.W1=W2η1<η2C.W1<W2η1>η2 D.W1>W2η1<η22.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有一个圆柱体,把它从盛水的烧杯中缓慢提升,直到全部露出水面,该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上升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N/kg)()A.圆柱体的高是5cmB.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6NC.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4ND.圆柱体的密度是1.5g/cm33.如图所示,下列情景中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下滑的小朋友的惯性越来越大B.乙图中小朋友玩的跷跷板利用了杠杆原理C.丙图中滑雪手套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D.丁图中硬币跃过木块,利用了流速越大流体压强越大的知识4.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先后两次沿同一个水平木板匀速直线滑动相同的距离.乙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次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B.两次木块受到的拉力一样大C.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D.两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一样大5.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左边的钩码个数和位置保持不变,且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右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点位置固定,改变测力计的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则能描述拉力力臂与θ角间的变化关系图像是选项中的()A. B. C. D.6.一本物理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书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对书的引力B.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书受到的重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7.沙漠之舟骆驼,能在松散的沙漠中顺利行走而不会陷下去,这是因为A.骆驼的重量轻 B.骆驼跑得快C.骆驼的耐力大 D.骆驼脚掌面积大压强小8.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倒人不同液体,烧杯中放人相同的木块之后两烧杯液体深度相同,而木块在甲烧杯中露出较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烧杯中液体密度小于乙烧杯中液体密度B.盛乙液体的烧杯对桌面的压强较大C.乙烧杯中木块排开液体重力较大D.甲液体对烧杯底部压强大于乙液体对烧杯底部压强二、多选题9.如图所示,将一壶水放在燃气灶上加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沸腾前不发生汽化现象B.水沸腾后继续吸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C.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方的气压有关D.燃气燃烧释放的热量可以被水全部吸收10.如图所示,把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天平的左盘,调节砝码后使天平平衡,在溢水杯的水面轻轻放一木块,木块浮于水面,同时,一部分水从溢水杯中溢出流到旁边的空的小烧杯中。则()A.天平失去平衡,左盘下降B.天平仍保持平衡C.木块所受的浮力等于小烧杯中的水所受的重力D.木块所受的重力等于小烧杯中的水所受的重力三、填空题11.乘坐公共汽车,若公共汽车紧急刹车,乘客会向前倾倒,这是由于乘客具有_____乘客突然向右倾倒,说明此时汽车正在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拐弯12.据报道,我国科学家造出世界上最轻材料“全碳气凝胶”,这种材料密度仅为0.16mg/cm3,据此信息,请回答:(1)“0.16mg/cm3”表示的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个中学生体积约为50L,与中学生体积相同的“全碳气凝胶”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g。13.如图所示,用导管将自来水龙头与玻璃管相连,在玻璃管粗细不同的位置上分别有竖直玻璃细管C、D与其连通。打开水龙头,待水流稳定后,C管中的水面比D管中的水面______(选填“高”或“低”)。14.“粘”字常用来表述一些物理现象,例如: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是由于______的作用;胶水可以把纸张粘在一起,这是因为______。15.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的长度315m,宽度75m,吃水约10.5m,2018年5月13日离港海试.航母静止在海面上时所受海水的浮力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其水下部分距海面深9m处承受海水产生的压强为_______Pa.(ρ海水=1.03×103kg/m3,g取10N/kg)16.如图所示的仪器是____,此时示数为____,读数时它___离开被测物体(选填“能”或“不能”)。图是“____”(填写实验名称)的实验装置,实验前,应先向_____调节平衡螺母(填写“左”或“右”),使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将一木球置于水中,松手后木球上浮,如图,请作出木球此时受力的示意图。(____)18.站在地上的小芳想用最小的力利用图示滑轮组成滑轮组提升一定质量的钩码,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19.(10分)小明用如图甲、乙、丙的步骤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实验中,他应将弹簧测力计沿________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运动,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比较________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有关,且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比较甲丙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__________有关,且接触面越_____________,摩擦力越大.五、计算题20.(6分)如图是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建筑材料的场景,在10s的时间内,工人师傅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将建筑材料匀速提升了1m,已知拉力F为400N,建筑材料的重力G为900N,求这个过程中:(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2)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拉力F的功率;21.(6分)小龙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将一个重为600N的物体沿着水平地面匀速拉动了4m,拉力F做的功是1440J,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0.4m2(不计绳重和机械摩擦)计算:(1)物体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2)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多少?(3)拉力F的大小是多少?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解析】

由于小丽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所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相同;当有用功一定时,利用机械时做的额外功越少,则总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因为乙滑轮是动滑轮,所以,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即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故W1<W2η1>η2故选C。2、C【解析】

A.由题图可知,圆柱体上升2cm时,开始露出水面,上升5cm时,恰好完全露出水面,则圆柱体的高度圆柱的高度为2cm,故A错误;B.当圆柱体完全露出水面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等于重力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10N,故B错误;C.当圆柱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最大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4N,故C正确;D.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圆柱体的体积圆柱体的质量圆柱体的密度故D错误。故选C。3、B【解析】

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所以,下滑过程中惯性不变,故A错误;跷跷板利用了杠杆原理,因为在左右两个压力的作用下,跷跷板绕着中间的固定点转动,故B正确;滑雪手套表面具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错误;口吹硬币跃过木块,是利用了流速越大流体压强越小的原理,故D错误。4、D【解析】

AB.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论其速度大小如何,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且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摩擦力大小相同,故两次实验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故A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在相同拉力作用下,木块两次运动的距离相同,由W=Fs可知,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从图象中可看出,相同时间内第一次通过的路程大于第二次,所以第一次的速度大于第二次的速度,木块所受的拉力不变,根据公式P=Fv可知,第一次拉力做功的功率大.故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5、C【解析】

杠杆的力臂是支点到力所在直线的垂线,由此可知力臂应先增大后减小,当θ等于90°时力臂最大,故选C。6、B【解析】

书受到了重力和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故选B。7、D【解析】

本试题考查的是如何减小压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详解】骆驼的脚掌大约是马蹄的3倍,由于受力面积的明显增大,对沙地的压强减小许多,所以骆驼在沙漠里行走自如.8、D【解析】

A.由图可知,相同的木块放入不同的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有即木块所受浮力相等,但是根据可得即甲烧杯中液体密度大于乙烧杯中液体密度,故A错误;B.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因为烧杯和木块均相同,所以与相同,又因为且甲、乙烧杯中液体体积根据,甲、乙烧杯中液体重力则有甲、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又因为两烧杯的底面积一样,根据,可得故B错误;C.相同的木块放入不同的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所以即两个烧杯中木块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相等,故C错误;D.因为两烧杯液体深度相同,且,根据,可得即甲液体对烧杯底部压强大于乙液体对烧杯底部压强,故D正确。故选D。二、多选题9、BC【解析】

A.水沸腾前,水变成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故A错误;B.水沸腾后,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B正确;C.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方的气压有关,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故C正确;D.燃气燃烧释放的热量不可能被水全部吸收,有一部分热量散失掉,故D错误。10、BCD【解析】

当木块放入溢水杯后,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木块受到浮力大小等于排开水所受的重力,即F浮=G排故C正确;又因为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木块所受的重力等于水对它的浮力,即F浮=G木所以G木=G排故D正确;当天平第一次平衡时说明左盘中杯子与水的总重力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重力,天平达到水平平衡;当木块放入溢水杯后,木块浮于水面,同时,一部分水从溢水杯中溢出流到旁边的空的小烧杯中,因为G木=G排左盘中的总重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天平会重新达到平衡,故A错误,B正确。故选BCD。三、填空题11、惯性左【解析】

第一空.乘坐公共汽车,当汽车紧急刹车时,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身体会突然向前倾倒;第二空.当身体突然向右倾倒时,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说明此时汽车正在向左转弯。12、1cm3含碳气凝胶的质量为0.16mg8【解析】

(1)[1]“0.16mg/cm3”表示的物理含义是1cm3含碳气凝胶的质量为0.16mg。(2)[2]一个中学生体积约为50L,由密度计算公式可知,与中学生体积相同的“全碳气凝胶”质量13、高【解析】

由题意知,由于两处是在同一水管中,在相同的时间内流过的水量相同,由于2处水管最细,所以2处的水流速最大。由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此处的压强最小,即D管水柱的竖直高度最低,C管中的水面较高。14、大气压分子间有引力【解析】

(1)大气压的存在能够解释很多现象,这些现象有一个共性:通过某种方法,使设备的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出现了这种现象;(2)构成物体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引力。【详解】[1]把吸盘紧压在光滑的墙上,把吸盘内的空气排出,大气压就把吸盘紧压在了墙上,在钩上可以挂衣服,利用了大气压。[2]胶水凝固以后变为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得更强,分子间的引力将两张纸粘合在一起。15、等于9.27×104【解析】

由液体压强公式计算距海面深9m处承受海水产生的压强;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分析当航母漂浮在水面上时,其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详解】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航母静止在海面上时,处于漂浮状态,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距海面深9m处承受海水产生的压强:【点睛】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公式、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均为基础知识,关键是要想到航母是漂浮在水面上.16、体温计37.8℃能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左水平【解析】

[1][2][3]该测量工具是体温计,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它的作用是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细管内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仍然指示原来的温度,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温度为37.8℃;[4][5]如图示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由图可知,杠杆的左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左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6]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力臂的测量。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