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1页
浙江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2页
浙江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3页
浙江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4页
浙江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苏秦为赵合从,说楚威王曰:“楚,天下之强国也。大王,天下之贤王也。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夫以楚之强与大王之贤,天下莫能当也。今乃欲西面而事秦,则诸侯莫不南面而朝于章台之下矣。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故为王至计,莫如从亲以孤秦。大王不从亲,秦必起两军:一军出武关;一军下黔中。若此,则鄢、郢动矣。臣闻治之其未乱,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后忧之,则无及已。故愿大王早计之。“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令山东之国,奉四时之献,以承大王之明制,委社稷宗庙,练士厉兵,在大王之所用之。大王诚能听臣之愚计,则韩、魏、齐、燕、赵、卫之妙音美人,必充后宫矣。赵、代良马,必实于外厩。故从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今释霸王之业,而有事人之名,臣窃为大王不取也。“夫秦,虎狼之国也,有吞天下之心。秦,天下之仇雠也。横人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事秦,此所谓养仇而奉雠者也。夫为人臣而割其主之地以外交强虎狼之秦以侵天下卒有秦患,不顾其祸。夫外挟强秦之威,以内劫其主,以求割地,大逆不忠,无过此者。故从亲,则诸侯割地以事楚;横合,则楚割地以事秦。此两策者,相去远矣,有亿兆之数。两者大王何居焉?故敝邑赵王,使臣效愚计,奉明约,在大王命之。”楚王曰:“寡人之国,西与秦接境,秦有举巴蜀、并汉中之心。秦,虎狼之国,不可亲也。而韩魏迫于秦患,不可与深谋,与深谋恐反以入于秦,故谋未发而国已危矣。寡人自料,以楚当秦,未见胜焉。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然如悬旌而无所终薄。今君欲一天下,安诸侯,存危国,寡人谨奉社稷以从。”(选自《战国策·楚策》)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夫为A人臣B而割C其主D之地E以外交F强G虎狼H之秦I以侵J天下K卒L有秦M患N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害,是“担忧”的意思,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君亦无所害”的“害”意思不相同。B.诚,是“诚心诚意”的意思,与《陈情表》中“愿陛下矜悯愚诚”的“诚”意思相同。C.危,是“危险,不安全”的意思,与《赤壁赋》中“正襟危坐”中的“危”意思不相同。D.安,是“使⋯⋯安定”的意思,与《谏太宗十思疏》中“则思知止以安人”的“安”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秦极力奉承楚王是贤君,楚国有称霸天下的国力,没必要侍奉秦国,相反地应该成为其他国家侍奉的对象,为后面游说作了铺垫。B.苏秦指出秦国贪得无厌,视楚国为最大对手,秦、楚两国的国力此消彼长,两国不能和平共处,而合纵可以孤立秦国壮大楚国的力量。C.苏秦的游说打动了楚王,楚王表示早就看透秦国的野心,但韩、魏等国畏秦,担心与他们深入谋划合作反而会让自己落入秦国的圈套。D.苏秦采用“破立”结合的方式进行游说。他在极力渲染合纵的美好前景后,集中攻击连横战略的弊端,使楚王确信合纵是正确的选择。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横人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事秦,此所谓养仇而奉雠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故敝邑赵王,使臣效愚计,奉明约,在大王命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苏秦向楚王所说的“合纵之利”。(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浙江省台金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节选自李密《陈情表》材料二: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①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节选自《触龙说赵太后》)[注]①赵太后的女儿,嫁给燕王为后。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写出应断之处的对应字母。(3分)今媪尊长安A君之位B而封之C以膏腴之地D多予之E重器F而不及今G令有功于国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伏惟,下对上陈述时表敬之辞,与《孔雀东南飞》“伏惟启阿母”中的“伏惟”意同。B.“今臣亡国贱俘”的“亡”与《离骚》中“宁溘死以流亡兮”的“亡”意同。C.结草,出自《左传》,后与“衔环”合二为一,指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D.填沟壑,指死后无人埋葬,尸体丢在山沟里,文中是对自己死亡的谦虚说法。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密为了消除晋武帝的误解,说自己希望做官显达,不在乎名节;继而又承诺待终养祖母之后应召出仕,以报答知遇之恩。B.触龙借劝谏太后之机,表面上向太后请托让其子替补上黑衣卫士的空额,实际上是借题发挥,委婉劝谏赵太后。C.燕后远嫁后,赵太后从燕赵两国的长远利益考虑,每次祭祀都为女儿哭泣祈祷,祝告女儿不被送回。D.本文意在告诫为人父母者,爱子女就要为子女作长远的打算,不可一味庇护。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4分)(2)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4分)14.劝说是一门艺术,不仅仅需要口若悬河,机智聪明,更需要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李密和触龙都在各自的历史情境中,运用此策略完成了劝说。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分)浙江省G5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此岂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虽小邑,伐并大城,得阨塞而守之。诸侯起于匹夫,以利会,名曰亡秦,其实利之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为禽者,救败非也。(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下》)材料二:严安上书曰:“及至秦王,蚕食天下,并吞战国,称号曰皇帝,一海内之政,坏诸侯之城,销其兵,铸以为钟虞,示不复用。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向使秦缓其刑罚,薄赋敛,省徭役,贵仁义,贱权利,上笃厚,下智巧,变风易俗,化于海内,则世世必安矣。秦不行是风……当是时,秦祸北构于胡,南挂于越,宿兵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行十余年,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及秦皇帝崩,天下大畔。……秦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灭世绝祀者,穷兵之祸也。”(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材料三:自五帝三代相承而不敢破,至秦有天下,始皇帝以诈力而并诸侯,自以为智术之有余,而禹、汤、文、武之不知出此也。于是废诸侯、破井田,凡所以治天下者,一切出于便利,而不耻于无礼,决坏圣人之藩墙,而以利器明示天下。故自秦以来,天下惟知所以救生避死之具而以礼者为无用赘疣之物何者其意以为生之无事乎礼也。苟生之无事乎礼,则凡可以得生者无所不为矣。呜呼!此秦之祸,所以至今而未息欤!昔者始有书契,以科斗为文,而其后始有规矩摹画之迹,盖今所谓大小篆者。至秦而更以隶,其后日以变革,贵于速成,而从其易。又创为纸,以易简策。是以天下簿书符檄繁多委压,而吏不能究,奸人有以措其手足。如使今世而尚用古之篆书简策,则虽欲繁多,其势无由。由此观之,则凡所以便利天下者,是开诈伪之端也。嗟乎!秦既不可及矣。苟后之君子欲治天下,而惟便利之求,则是引民而日趋于诈也。悲夫!(节选自苏轼《始皇论》)10.材料三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天下惟知A所以,B救生避死之具C而以礼者为无用D赘疣之物E何者IF,其意以为生之G无事乎E礼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居然”,指平安、安稳,和现在的“居然如此”中的“居然”意思不同。B.“元元”,指善良。元有初始的意思,“人之初,性本善”,因此可称百姓为“元元黎民”。C.“所以”,表原因,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与其所以失之者”的“所以”用法相同。D.“藩墙”,原指篱落、垣墙,这里用来比喻圣人制定的礼节规矩。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中贾谊认为,秦国自穆公到秦始皇的二十多任国君中,并非每个都是贤能的,却经常能成为诸侯中的霸主。B.材料二中严安认为,秦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割据称雄的局面,稳定了社会秩序,有利于百姓的安定。C.材料三中苏轼认为,从秦开始,世人只懂得如何救生避死,而把礼看作是没有用的多余的东西。这个祸患延续至今没有平息。D.三篇文章体裁和写作动机都相同,都是以史为鉴,借古讽今,表现出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时济世的情怀。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诸侯起于匹夫,以利会,名曰亡秦,其实利之也。(4分)(2)苟后之君子欲治天下,而惟便利之求,则是引民而日趋于诈也。(4分)14.对于秦朝灭亡的原因,三段材料各有什么看法?请简要概括。(3分)浙江省三锋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10-14题。文本一: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文本二:邑之有观游,或者以为非政,是大不然。夫气烦则虑乱,视壅则志滞。君子必有游息之物、高明之具,使之清宁平夷,恒若有馀,然后理达而事成。零陵县东有山麓,泉出石中,沮洳污涂①。群畜食焉,墙藩以蔽之,为县者积数十人,莫知发视。河东薛存义以吏能闻荆、楚间,潭部举之,假湘源令。会零陵政庞②赋扰,民讼于牧,推能济弊,来莅兹邑。遁逃复还,愁痛笑歌,逋租匿役,期月辨理;宿蠹藏奸,披露首服。民既卒税,相与欢归道途,迎贺里闾。门不施胥吏之席,耳不闻鼛鼓之音。鸡豚糗醑③,得及宗族。州牧尚焉,旁邑仿焉。然而未尝以剧自扰,山水鸟鱼之乐,澹然自若也。乃发墙藩,驱群畜,决疏沮洳,搜剔山麓,万石如林,积坳为池。爰有嘉木美卉,垂水映峰,珑玲萧条,清风自生,翠烟自留,不植而遂。鱼乐广闲,鸟慕静深,别孕巢穴,沉浮啸萃,不蓄而富。伐木坠江,流于邑门,陶土以埴,亦在暑侧。人无劳力,工得以利。乃作三亭,陟降晦明,高者冠山巅,下者俯清池,更衣膳饔,列置备具。宾以燕好旅以馆舍高明游息之道具于是邑,由薛为首。在昔裨谌谋野而获,宓子弹琴而理④。乱虑滞志,无所容入。则夫观游者,果为政之具欤?薛之志,其果出于是欤?及其弊也,则以玩替政,以荒去理。使继是者咸有薛之志,则邑民之福,其可既乎!予爱其始,而欲久其道,乃撰其事以书于石。薛拜手曰:“吾志也。”遂刻之。(柳宗元《零陵三亭记》)【注释】①沮洳(jùrù):低湿的地方。②庞(páng):混乱。③糗(qiǔ):干粮,炒熟的米或面等;醑(xǔ):美酒。④裨谌、宓子:裨谌,郑国大夫,善于与诸侯交往,常乘车到郊野游赏,往往获得成效;宓子,鲁国人,为单父县令,喜欢抚琴娱乐,却将单父治理得很好。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宾以【A】燕好【B】旅以【C】馆舍【D】高明游【E】息之道【F】具于【G】是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理,非吾业也”和“然后理达而事成”中的“理”意义不相同。B.“飧饔”是古时招待宾客的两种礼宴,“飧”是早饭,“饔”是晚饭,引申为吃饭。C.“假”是代理官职的意思,古代表示此意思的还有“领”“摄”“权”等,但意思并不完全相同。D.“鸡豚糗醑”中的“鸡豚”是古时农家所养禽畜,“豚”指小猪,与“遂而鸡豚”中的“豚”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种树郭橐驼传》节选中,作者通过对话,运用“养树”与“养人”互相映照的写法,把种树、管树之理引申到吏治上去,从而揭示主旨。B.《零陵三亭记》开篇写县里有的人认为观光旅游会消磨志气,耽误政事,作者对这种观点持肯定态度。C.零陵县政治混乱、赋税扰民,民众向郡守诉讼,要求推荐能够解决弊端的人到这个县来当县令。薛存义到任之后民风吏治得到了很大的改变。D.零陵县虽有泉水但环境恶劣,薛存义上任后率百姓着手改造,于是有了嘉树美花、瀑布映照山峰等美景可供观赏,百姓的工作也获得了很大便利。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遁逃复还,愁痛笑歌,逋租匿役,期月辨理。(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和《零陵三亭记》中,借郭橐驼的话语和薛存义的行为介绍了为官之道,请将这些为官之道分点阐述出来。(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田单将攻狄,往见鲁仲子。仲子曰:“将军攻狄,不能下也。”田单曰:“臣以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破亡余卒,破万乘之燕,复齐墟,攻狄而不下,何也?”上车弗谢而去,遂攻狄,三月而不克之也。齐婴儿谣曰:“大冠若箕,修剑拄颐,攻狄不能下,垒枯丘。”田单乃惧,问鲁仲子曰:“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闻其说。”鲁仲子曰:“将军之在即墨,坐而织蒉,立则丈插,为士卒倡曰:‘无可往矣,宗庙亡矣,去日尚矣,归于何党矣。’当此之时,将军有死之心,而士卒无生之气,闻若言,莫不挥泣奋臂而欲战,此所以破燕也。当今将军东有夜邑之奉,西有淄上之虞,黄金横带而驰乎淄、渑之间,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田单曰:“单有心,先生志之矣!”乃厉气循城立于矢石之所乃援桴鼓之狄人乃下。(节选自《战国策·田单将攻狄》,有删改)材料二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故往见郭隗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节选自《战国策·燕昭王招贤》,有删改)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乃厉气A循城B立于矢C石之所D乃援桴E鼓之F狄人G乃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城,与后文“郭”的词义相近但又有所不同,“城”指内城,“郭”指外城。B.虞,通“娱”,表示快乐、欢娱,此处作名词,与“无冻馁之虞”词义相同。C.致,指招纳、招揽,与“致天下之士”中的“致”在词义、用法上完全相同。D.宗庙,是古代人们为亡灵建立的寄居之所,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仲子战前依据敌我双方的具体情况,得出田单“攻狄,不能下”的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将士心态和处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B.田单在攻打狄前后对鲁仲子的态度迥然不同,由对鲁仲子的回答极为不悦、扬长而去到虚心求教、躬身反省,最终打败敌人。C.燕国虽然地处遥远偏僻,但因燕王与贤才共掌国家大权,士人争相趋燕,经过长期休养生息,最终燕国殷富,士卒舍命报效。D.燕国与秦、楚、三晋合谋痛击齐军,燕国军队单独追击到北方,一直打到齐国都城临淄,烧毁齐国宫殿和宗庙,得以报仇雪恨。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14.从材料二看燕昭王能击败强齐的原因是什么?这在当今有什么现实意义?(3分)▲答案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0.EIK11.B【解析】B项“大王诚能听臣”,诚,连词,表假设推论,果真、如果。A项“君亦无所害”,害,损失,形容词作动词。12.C【解析】“深入谋划合作恐怕反而会让自己落入秦国的圈套”错。“与深谋恐反以入于秦”,意思是说“深入谋划合作恐怕反而会让韩、魏投入秦国的怀抱”。13.(1)而主张连横的人却想以割让诸侯土地去讨好秦国,这实在是所说的奉养仇敌的做法。(“横人”“事”、判断句各1分,大意1分)(2)因此敝国国君赵王,特派我献上愚计,(想共同)遵守盟约,任凭大王裁断。(“故”“效”“命”各1分,大意1分)14.①其他各诸侯国的美女可充实后宫,赵国代郡良马可充满马厩;②楚国可称王;③其他诸侯国会割地给楚并听从楚国。(一点1分)【参考译文】苏秦为赵国推行合纵联盟,去游说楚威王说:“楚国是天下强国。大王是天下的贤主。全国土地方圆五千里,甲兵百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可供十年,这是建立霸业的资本。凭楚国的强大,大王的贤能,天下无人能够抵挡。现在你却打算向西边的秦国称臣,那么诸侯就会都面向南拜倒在秦国的章台下了。秦国担忧的莫过于楚国,楚国强盛则秦国削弱,楚国衰弱则秦国强大,楚、秦两国势不两立。所以为大王考虑,不如六国结成合纵联盟来孤立秦国。大王如果不合纵联盟,秦国必然会派出两路军队进军楚国:一路从武关出发,一路从黔中而下。这样,楚国鄢、郢必然会引起震动。我听说平定天下,在它还未混乱时就要着手;做一件事在未开始时就要做好准备;祸患临头,然后才去发愁,那就来不及了。所以,我希望大王及早谋划。大王如果真的能听取我的建议,请允许我让崤山以东的各国奉上四时贡品,奉行大王的诏令,将国家和宗庙委托给楚国,训练士兵,磨砺兵器,听凭大王使用他们。大王如果真的能听从我的愚计,那么,韩、魏、齐、燕、赵、卫各国的音乐和美人必定会充满您的后宫。赵国、代地的良马一定会充满您的马厩。所以说,实现了合纵联盟,楚国就能称王;实现了连横联盟,秦国就会称帝。现在您放弃称王、称霸的大业,反而落个‘侍奉别人’的名声,我私下认为大王不该这样做啊。秦国是如同老虎豺狼一样贪婪的国家,有吞并天下的野心。秦国是各个诸侯共同的仇敌。主张连横的人却想割让诸侯的土地去侍奉秦国,这就是所谓的奉养仇敌的做法啊!身为人臣却要主张割让主人的土地,来结交虎狼一样的秦国并使它强大起来,来侵略天下各国,最终遭受到秦国侵略的祸患,这是没有顾及可能到来的灾祸啊。至于对外依靠强秦的威势,对内胁迫自己的国君,来割让自己国家的土地,大逆不道、不忠不义,没有比这种人更厉害的了。所以说,实现合纵联盟,那么各个诸侯国就会割让土地来侍奉楚国;实现连横联盟,楚国就得割让土地来侍奉秦国。合纵与连横这两种谋略,所达到的结果相距真是太远了,有亿兆那么多。对于这两个谋略,大王如何取舍(占居哪一个)呢?因此,敝国的国君赵王,特派我来献上这个愚计,想坚定地遵守盟约,听凭大王的裁断(决定)。”楚王说:“我的国家,西边与秦国相接,秦国有夺取巴蜀、吞并汉中的野心。秦国是如同老虎豺狼一样贪婪的国家,不可能和它友好。而韩、魏两国迫于秦国的威胁,不能和他们深入地谋划合作,恐怕他们反而会投入秦国的怀抱。这样,计谋还没有付诸实行,楚国就会大祸临头。我自己考虑,单凭楚国来对抗秦国,未必能够取得胜利;与群臣的谋划,也没法依靠。我寝食难安,心神不定,好像风中旗子飘荡不定,终无所托。现在您想统一天下,使诸侯安定,拯救危国,我完全同意参加合纵联盟。”浙江省台金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0.BDF句意:现在您把长安君的地位提的很高,并且把肥沃的土地封给他,还给他很多贵重的宝器,却不趁现在让他有功于国。“长安君之位”是“尊”的宾语,后面B处断开:“以膏腴之地”“作封”的状语,状语后D处断开;“之”和“重器”一起作“予”的宾语,宾语后面F处断开。(每对一处给1分)11.BB项“意同”错。“亡”,前者是“灭亡”之意,后者是“消逝”之意,二者不同。12.CC项“每次祭祀都为女儿哭泣祈祷”错。原文“祭祀必祝之”,意思是“祭祀时一定为她祝告”,不是“为女儿哭泣”。13.(1)希望陛下怜恤我愚拙的诚心,应许我实现这个微小的心愿,希望刘氏能幸运地(蒙您恩典),(得以)终其余年。(“矜愍”,怜恤;“愚诚”,愚拙的诚心、诚意、衷情;“听”,应许;“庶”,希望。各1分,共4分。)(2)一旦您去世之后,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我觉得您为长安君考虑得太近了。(“一旦”,万一;“山陵崩”,指赵太后去世;“何以”,以何,宾语前置,凭什么;“计短”,考虑得太近。各1分,共4分)14.①李密为了打消晋武帝的疑虑,从晋武帝拉拢旧臣,收服人心的立场出发,大表忠心,否定了蜀汉朝廷的正统性,不惜自贬身份,表达自己对晋朝的敬畏和臣服。②由文章最后一小节可以看出,触龙站在赵太后和长安君的立场上陈利弊,从而让赵太后明白,派长安君做人质是让长安君为国家立功,增加长安居的威望,进而阐明“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道理。(答对一点给2分,两点给3分)材料一:臣想到圣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元老旧臣,均受到怜惜养育,何况臣的孤苦,情况特别严重。再说臣年轻时曾在伪朝做官,历任郎官之职,本来就希图官位显达,并不想自命清高。如今臣是卑贱的亡国之俘,极为卑微鄙陋,过分地受到提拔,荣宠优厚,怎么敢犹豫徘徊,另有所图呢?只因刘氏已如迫近西山的落日,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臣没有祖母,就无从长大以至今日;祖母没有臣的照顾,就不能尽其余生。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因此就臣内心而言不能够废止奉养、远离祖母。臣李密今年四十四岁,祖母今年九十六岁,这样看来臣在陛下面前尽忠的时日很长,报答奉养刘氏的时日却很短了。臣怀着像乌鸦反哺一样的私情,希望求得奉养祖母到最后。臣的辛酸苦楚,不仅蜀地人士和梁州、益州的长官明白知晓,天地神明实在也都看得清清楚楚。祈望陛下能怜恤臣的衷情,准许臣实现卑微的志愿,希望祖母刘氏能够侥幸保全她的余生。臣生时应当献身,死后也当结草报恩。臣怀着像犬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谨地上奏章以达天听。材料二: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就加紧进攻赵国。赵太后向齐国求救。齐国说:“一定要用长安君做人质,援兵才能派出。”赵太后不答应,大臣们极力劝谏。太后明白地告诉身边的近臣说:“有再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的人,我一定朝他脸上吐唾沫!左师触龙说希望去见太后。太后气势汹汹地等着他。触龙进入殿内,缓慢地小步快跑,见到了太后主动请罪说:“我的脚有毛病,连快跑都不能,很久不能来见您。私下里我自己宽恕自己,又总担心太后的贵体有什么不舒适,所以想来看望您。”太后说:“我全靠坐车走动。”触龙问:“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太后说:“吃点稀粥罢了。”触龙说:“我现在特别不想吃东西,自己却勉强走走,每天走上三四里,就慢慢地稍微增加点食欲,身上也比较舒适了。”太后说:“我做不到。”太后的怒色稍微消解了些。左师说:“我的儿子舒祺,年龄最小,不成才;而我又老了,私下疼爱他,希望能让他替补上黑衣卫士的空额,来保卫王宫。我冒着死罪请求太后。”太后说:“可以。年龄多大了?”触龙说:“十五岁了。希望趁我还没入土就托付给您。”太后说:“你们男人也疼爱小儿子吗?”触龙回答说:“比妇女还厉害。”太后笑着说:“妇女更厉害!”触龙回答说:“我私下认为,您疼爱燕后超过了疼爱长安君。”太后说:“您错了!不像疼爱长安君那样厉害。”左师公说:“父母疼爱子女,就得为他们考虑长远些。您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拉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这是惦念并伤心她嫁到远方。她出嫁以后,您也并不是不想念她,您祭祀时一定为她祝告说:‘千万不要让她被赶回来啊。’难道不是为她作长远打算,希望她有子孙一代代地做国君吗?”太后说:“对。”左师公说:“从这一辈往上推三代,一直到赵氏家族建立赵国(的时候),赵国君主的子孙被封侯的,他们的继承人还有在侯位的吗?”赵太后说:“没有。”触龙说:“不仅是赵国,其他诸侯国君的(被封侯的子孙的后继人)有还在的吗?”赵太后说:“我没听说过。”触龙说:“难道国君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这是因为他们地位高而没有功勋,俸禄丰厚而没有劳绩,占有的珍宝太多了啊!现在您把长安君的地位提得很高,又封给他肥沃的土地,给他很多珍宝,而不趁现在这个时机让他为国立功,一旦您去世之后,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我觉得您为长安君考虑得太近了,因此我认为您疼爱他比不上疼爱燕后。”太后说:“好吧,任凭您指派他吧。”于是就替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子,送他到齐国去做人质,齐国的救兵才出动。浙江省G5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略浙江省三锋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0.BDF11.B【解析】:“飧”是晚饭,“婆”是早饭。12.B【解析】:县里有观赏游览处,有的人认为观光旅游不利于政事,这种观点很不对,“是大不然”说明作者对这种观点持否定态度。13.(1)但是我住在乡里,看到做官的人喜好多发政令,好像是很怜爱百姓,但到头来因此害了他们。(得分点:长人者,做官的:烦其令,多发政令:若,好像:卒以祸,因此害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