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时作业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时作业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时作业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时作业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时作业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时作业一、单选题1.1946年,美国外交家乔治·凯南在致美国国务院的电报中指出,虽然苏联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但他坚信美国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该外交家的自信表明(

)A.美国妄图推卸冷战的责任 B.苏联的世界影响尚不及美国C.军事遏制苏联并非美国上策 D.美国称霸世界具有整体优势2.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说:“目标是要一步一步地,首先通过经济一体化,随后政治一体化,最后军事一体化,而达到欧洲的统一……”。这一主张(

)A.是在美苏争霸的背景下提出的 B.是为了反对苏联的渗透和控制C.是为了对抗美国对欧洲的威胁 D.是为了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3.1985年以后,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多层次对话机制。1987年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91年两国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裁军取得重要进展。美苏的这些举措A.是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 B.有利于国际局势的稳定C.加速了两极格局的瓦解 D.解除了世界性的核威胁4.二战中,苏美英法四大国对奥地利实行了分区占领.战后大国在奥地利问题上展开了角逐.除了奥地利赔款问题苏联占了上风外,在如奥地利新政府的组成、奥地利的货币改革、在奥地利“德国资产”的界定等问题的较量中,苏联都处于下风.这说明A.综合国力对大国关系影响巨大 B.欧洲是美苏两国争夺重点C.谈判使奥地利问题获妥善解决 D.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5.有学者认为,中国对万降会议的立场和态度,集中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对民主中立国家的认识和对国际格局发展新变化的战略判断。这表明万降会议A.是特殊时期外交战略的有效探索B.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C.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实践的开始D.打破了美国对新中国的孤立与封锁6.1957年初,美国国防部与负责可口可乐广告营销的“杰米·汉迪”公司签订合约。该公司很.快策划出一套系列宣传片,名为“为自由而战”。宣传片的主题涵盖挑战(共产主义)、宗教、经济秩序、教育、公民、社会秩序、法律和规则等多个领域。这表明A.美国借助广告推销本国产品 B.美国借助商品渗透冷战思维C.美苏间意识形态外交白热化 D.冷战对峙完全渗入民众生活7.下表为1947-1950年美国的活动。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1947年3月总统杜鲁门发表“杜鲁门主义”的演说1948年4月实施“马歇尔计划”1949年4月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0年6月通过“国际开发法案”A.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B.美国在全球进行扩张C.第三世界力量兴起 D.东西方关系出现缓和8.德国国际与安全事务研究所所长沃尔克·佩茨认为,自拜登出任美国总统以来,面对中美竞争,欧洲国家既不愿意二选一,同时也难以采取等距离政策。因此,欧洲正在加大努力定义自身既包括地缘经济也包括地缘政治的利益和优先事项。这论述折射出当前(

)A.美德外交政策趋近 B.欧洲一体化程度加深C.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欧盟趁机向东方扩张9.1947年,美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针对本国的一项政策解释如下:就像被病菌污染了的一桶苹果,希腊的颠覆会影响伊朗和整个东方……自罗马和迦太基时代后,世界上还没有这样的霸权。这项政策的出台意味着A.冷战序幕的拉开 B.冷战的开始C.德国的分裂 D.两极格局的形成10.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的演说中提到,“现在,如果苏联政府试图单独行动……就将给英美两国占领区制造严重的苦难……不论我们从中得到什么结论,这肯定不是我们进行武装斗争所要建立的解放的欧洲,也不是一个具有永久和平必要条件的欧洲。”苏美英的行动直接导致:A.德国分裂 B.朝鲜半岛分裂C.越南战争 D.两极格局形成11.下图所示为苏联政治讽刺漫画《沿着挨打的老路》,漫画中美国将西欧各国拉上了战驴,旗帜上写着“美国夺取世界霸权”,驴头是一颗炸弹。该漫画讽刺的是()A.西欧的法西斯势力仍然存在 B.马歇尔计划促进了欧洲的联合C.马歇尔计划给欧洲带来危机 D.美国加强了对西欧的经济控制12.如图为漫画《不可被战胜的力量!》,图中由中、苏等国组成的阵营高居画面中央上方,下方为美国为首的对方阵营,写有“原子弹”的气球快被吹破了。该图意在A.歌颂中苏同盟关系正式形成 B.说明新中国成立打破美苏平衡C.表达对抗美战争的必胜信念 D.揭露美国发动战争的非正义性13.1975年,来自苏联、波兰、英国等33个欧洲国家和美国加拿大的代表齐聚赫尔辛基,参加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并签署了《最后文件》,内容涉及欧洲安全经济合作、技术交流等多方面。由此可知(

)A.美苏两国放弃了冷战思维 B.谈判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主流C.欧洲一体化格局已经形成 D.两大阵营的紧张关系有所缓和14.牛军在《论1945年至1955年中国外交的“内向性”》中说:“为了改善与周边非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中国相继提出了解决与邻接国家的边界问题的政策、处理与一些东南亚国家中华侨双重国籍问题的政策、以及不干预亚洲非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的政策,等等。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的确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中国在亚洲地区的影响迅速扩展,到1955年的□□□□达到了最高潮。”文中的“□□□□”应该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C.上海亚太经济合作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15.以下是20世纪50-60年代在世界各大洲流行的部分歌曲名称。根据歌名判断,这些歌曲的思想核心主要表达了人们(

)人物作品约翰·列他《给和平一个机会》,《想象》鲍勃·迪伦《随风而逝》《战争的主人》《敲开天堂的大门》菲尔·奥克斯《战争结束了》约翰·丹佛《我们制造式器干什么》A.对美苏冷战的反思 B.对世界和平的向往C.对民族独立的追求 D.对战争迫害的控诉16.1945年2月,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说:“波兰问题对于俄国人不仅仅是个荣誉问题,而且是个安全问题……因为苏维埃国家一些极为重要的战略问题都与波兰有关……波兰问题对苏维埃国家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这表明苏联(

)A.利用波兰问题来应对冷战 B.努力扩大在世界的影响力C.扩大社会主义阵营的范围 D.与美国团结合作反对德国17.1956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5607号文件(NSC-5607)出台,最高决策者开始把实现两大阵营的“文化交流”作为对外政策的重要基础。此后,美国便开始以“人民资本主义”为口号,开展对外传播美国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宣传运动,攻击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已不再是宣传重点。这说明(

)A.美苏逐渐放弃冷战政策 B.美国生活方式影响广泛C.冷战形式逐渐趋于隐蔽 D.苏联阵营宣传能力不足18.“华盛顿和莫斯科都需要改造这个世界以证明他们意识形态的普世性,而新兴国家则为他们的竞争提供了场所。”该论述可用于(

)A.证明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的依据 B.说明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C.评价第三世界国家崛起的影响 D.分析美苏冷战对抗的必要性19.20世纪60~80年代,在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十月革命胜利纪念日,苏联每年都要在红场举行规模浩大的阅兵式。专家指出,这一时期的阅兵式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特殊的意义”是指A.宣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 B.表明捍卫社会主义革命成果的决心C.展示军事实力增强抗衡西方的资本 D.震慑民族分裂势力以维护国家安全20.斯大林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将导致“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的瓦解”,其表现是“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英、法)夺取世界资源的范围将不会扩大而会缩小,两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将会形成”。据此言论可以挂断A.战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日趋扩大化B.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经贸关系特点C.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D.战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依赖性二、材料分析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二战后美苏不同时期核弹头拥有数量对比图(单位:枚)材料二

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企图在古巴建立导弹发射场,被美国U-2侦察机发现。在美国总统肯尼迪不惜一战的威胁下,苏联被迫撤走导弹。古巴导弹危机表明,当时的战略优势在美国。1969年尼克松上台后,面对国内外严峻的形势,开始着手对外交策略做出调整。7月,尼克松在关岛就美国的亚洲政策发表讲话,表示美国对亚洲友邦将恪守“条约义务”,同时也希望友邦国家对自身的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卫负起主要责任。关岛讲话的精神随即成为被称为“尼克松主义”的美国对外战略的核心。——摘编自卢道平《尼克松主义与美国全球扩张策略的转变》(1)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核武器拥有量第一个波峰形成时期的世界政治形势,并说明古巴导弹危机的影响。(2)据上述材料,结合美国核武器拥有量第一个波谷形成时期的世界政治状况,分析“尼克松主义”提出的历史原因。22.材料

随着法国实力的不断增长,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世界局势的不断变化。一直对美国怀有不满的戴高乐在重新执政后,开始从各方面进行调整。特别是调整了第四共和国时期法国历届政府在外交上追随美国的做法,从各方面向美国的霸权进行挑战,奉行抗美独立的外交政策。反对美国把法国变成北约在欧洲的工具,谋求军事上的自主权;反对美国在西方的核垄断,发展独立的核力量;反对美国冷战政策,推行普遍缓和的政策。戴高乐通过一系列的外交动作,不断地从各方面向美国发出挑战,以彰显法国的与众不同,并且获得了一定的成效,最终动摇了美国在西方的霸主地位。——摘编自王稳祥《试论戴高乐对美国霸权的挑战》(1)根据材料,概括戴高乐挑战美国霸权的表现。(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戴高乐挑战美国霸权的影响。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从1968年开始,美国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简称“北越”)在巴黎举行秘密谈判。撤军、推翻南越阮文绍政权、美国对越赔偿等问题成为双方争执焦点。经过双方多轮谈判,1973年1月27日,《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即《巴黎协定》正式签署。《巴黎协定》规定,美国结束军事干涉;南方与北方停火;承认南越人民的自决权;美国不承担战争赔偿,但愿意参与战后重建计划。同年7月,北越重新确立以军事手段实现统一的指导方针,越南形势迅速发展。除了让美军安然撤离越南外,《巴黎协定》的其他条款很快沦为一纸空文。——摘编自邵笑《巴黎谈判中美国对越战争赔偿问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巴黎协定》正式签署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巴黎协定》沦为一纸空文的政治影响。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D2.D3.B4.A5.A6.B7.B8.C9.B10.A11.C12.C13.D14.B15.B16.B17.C18.B19.C20.B21.(1)形势:美苏冷战对峙;苏联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美国占据优势;受美苏影响,世界分裂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并进行对抗。影响:促使美苏关系走向相对缓和;加剧了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基本保障了古巴的生存和安全;促使古巴采取更加独立的立场。(2)原因: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美国陷入越南战争泥潭,国内反战呼声高涨;西欧、日本以及第三世界崛起,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