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学习目标】1.通过罗马帝国在具体时空条件下的政治、经济、思想上产生的变化,能简要叙述西欧封建社会的一般特征;对比拜占庭帝国与西罗马帝国版图,从经济、文化角度理解拜占庭帝国得以存续的原因;通过分析俄罗斯帝国的形成历程,从政治、文化方面理解俄罗斯帝国对前一文明阶段的继承与独特性。2.通过观察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俄罗斯帝国版图变化,进一步提高从历史地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结合具体的时空条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通过西欧、东欧社会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进一步感知人类社会文明多元的特性。【教学过程】1.导入-亚欧民族大迁徙东汉时,与匈奴战争不断,匈奴在战败后,不断西迁,西边的游牧民族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也纷纷开始西迁,除了哥特人之外其他的日耳曼、斯拉夫蛮族纷纷在匈人的战略压力下逃到罗马帝国境内躲避。3世纪以后罗马帝国危机不断,统治岌岌可危,终于在和日耳曼人的斗争下,于476年灭亡。从此在这片国土上,成立了一系列日耳曼人的国家,欧洲社会从此开启新的篇章。概念释义:中古时代材料一:中世纪(theMiddleAges或Medieval)一词最先是由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学家比昂多于15世纪提出来的。他把西欧5~15世纪的那一千年称作中世纪,意为希腊罗马文明与文艺复兴两个文化高峰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侯健新《关于“中世纪”这个概念》,历史教学问题2014(5):20材料二:在世界历史上,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引言【师】通过对比两则材料,可知,中古世界时间段为5-15世纪,而这一时期在西欧历史上又被称为中世纪,这也是定位西欧社会的专有名词,但随着学界的研究,中世纪的名称逐渐淡化。2.新课讲授(1)西欧封建社会特点【学习任务】通过文字或图片史料分析西欧封建社会三大特征的形成过程,建立封君封臣制度与庄园制度的联系。①封君封臣制度形成背景:日耳曼人入侵西罗马帝国以后,并没有全盘抛弃罗马帝国的一些传统,比如奴隶制,就保留下来,并做了改良,奴隶也可以分到一些土地,逐渐成为国家的生产者阶级。(日耳曼因素与罗马因素的结合)绘画作品-中古西欧的“三种人”,为我们展示当时西欧社会重要的三个阶层,右边侧耳倾听姿势的是农民,负责种地,农业对当时西欧社会来说仍然非常重要。(自然经济为基础)中间一位是骑士,专门负责打仗,说明当时社会需要这样一种专门从事武力的群体保障领主的安全,社会比较动荡,在这样的环境下,西罗马帝国发达的商品经济已经衰落(社会动荡,商品经济衰落)在三个条件的共同作用下,一种属于西欧独特的制度产生,即封君封臣制。内容:国王把土地和人民赐给效忠于他的贵族、臣子,或者地方领主把土地赐予亲兵,得到土地的便成为“封臣”,可以把他所拥有的土地继续赐给他的臣子,以此类推。(展示封君封臣关系的图片)【指导阅读】“学思之窗”关于封君与封臣的史料【引导回答】封君与封臣各有义务,封臣的义务更重。国王和各级封建主成为西欧的统治阶级,各级封建主的领地并不受国王管控,在领地内拥有独立的行政、司法及财政权。一些封建主为了得到更多的土地,往往从不同封建主那里同时领受土地,就会出现一个封臣拥有两个及以上的封君,这样最终导致分裂割据局面的出现。②庄园制度【过渡】封君分封土地时,连同土地上的农民一道分给封臣,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生产单位-庄园。庄园伴随封君封臣制度而产生。【指导阅读】“西欧封建庄园示意图”【问题】土地分为几类?如何耕种与分配?在庄园生活的有几类人?【引导回答】1.土地分为两类,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2.领主的土地有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农民的份地分为农奴份地和自由农份地,自由农比农奴拥有更多的自由,但两者都要为领主提供劳役。3.庄园内设有教堂,以及神父的房子,农民、领主、神父是在庄园内生活的群体。宗教生活也是西欧庄园重要的组成部分。特点:1.西欧庄园的基本设置满足领主和农民的日常生活需要,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产单位。2.为了维护庄园秩序,设有庄园法庭,是一个独立的司法单位。③农奴制度【指导阅读】阅读“探究与拓展”史料,理解农奴的地位。【引导回答】农奴被固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需要向主人交租纳税,可以掌控自己的生产,有自己的财产,生产积极性相对较高。农奴还有自己的家庭,不能被主人随意拆散。还有机会参与司法审判,从各方面来说,比奴隶的境遇要好得多。所以,农奴制度是在更先进的生产关系中而出现的。以奴隶为主的生产关系演变为以农奴为主的生产关系。【过渡】以上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制度以及农奴制度就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三大特征。梵蒂冈,世界最小的国家,也是教皇国,只有0.44平方公里,但在世界各地拥有房地产超过5000处,也是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其中,圣彼得大教堂不仅是梵蒂冈的教堂,也是罗马城的教堂,此外,罗马还拥有700多座教堂和修道院。足以看出,基督教在罗马以及西欧社会的重要地位。而在绘画作品-中古西欧的“三种人”中,左边这位是僧侣,神职人员负责与上帝进行沟通,在西欧宗教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现实中天然存在着历史的端倪。(2)基督教在西欧的发展【基督教发展示意图】基督教的传播:公元1世纪,基督教在巴勒斯坦地区产生,逐渐扩展到欧洲国家,中古时期,成为西欧社会最重要的宗教。基督教对西欧的影响:(经济、思想、政治角度分析)第一,教会同样拥有大量地产,并对信徒征收什一税,加重农民负担;【解释】《圣经》中“农牧产品的1/10属于上帝,”教会据此开始向教徒征收什一税,所征实物按照产品性质分为大什一税(粮食)、小什一税(蔬菜、水果),血什一税,税额负担很重。第二,通过繁琐的教会礼仪控制民众精神生活,宗教戒律束缚人性的发展;【举例】由简单的洗礼和圣餐礼至13世纪发展成7种仪式,分别是洗礼、圣餐礼、坚信礼、悔罪礼、婚礼、终敷礼、授升职礼。通过这7种宗教礼仪,教会在思想上、言论上、行动上牢牢地控制每个教徒,使他们不敢有自由、自主的非分之想,以巩固教俗封建主的政治统治。第三,影响世俗政治,教权与王权开始相辅相成,后来教皇在政治生活中要求更多的权力,自然会与国王产生冲突。【举例】从丕平献土(教权与王权的第一次合作)到卡诺莎之辱(王权受制于教权的表现)【过渡】尽管在中古西欧,我们看到教会对教徒严苛的控制、农奴悲惨的生活,但对于任何一段历史时期,我们都不能一概而论,任何事情都处于发展变化中。正如两位学者所说: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只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充满变化,迎接曙光的年代。—朱迪斯·M·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即使早期中世纪也不是“黑暗时代”,而是“现代欧洲文明的漫长早晨”。黑暗中透着曙光,野蛮的行径中体现着某种观念和原则。—侯健新《关于“中世纪”这个概念》下面来看中古晚期西欧社会出现的变化。(2)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学习任务】通过中世纪庄园示意图、英格兰、法兰西地图,理清这一时期西欧在政治、经济与思想方面的主要特点。①王权的强化封君封臣制度造成分裂割据,国王开始强化王权,以英格兰与法兰西为例。【任务一】观察四幅图片,对比英格兰和法兰西控制地域有何变化【问题1】:英格兰在法兰西的领地有何变化?法兰西王室在15世纪后半期的领地有何变化?【引导回答】:法兰西强化王权的途径—通过征服与联姻扩大王室领地,通过地图可以得知,12世纪下半期英格兰在法兰西的领地很多,其中有一块领地是亨利二世之妻阿奎丹女公爵的领地,可以得知联姻在当时被当作扩大领地的一种手段。12-14世纪,法兰西的领地领地逐步扩大,英格兰在法兰西的领地急剧减少。15世纪后半期,法兰西独立封建主的领地已经很少,王室领地再度扩大。【问题2】:英格兰在15世纪后半期领地如何分布?【引导回答】:英格兰强化王权的途径—英格兰在与法兰西争夺领地的战争中陷入不利,国内的封建主与贵族不断与王室进行斗争,为了缓解与贵族的争端,1295年,国王召开贵族、骑士与市民组成的议会,广泛参与国家政治、司法、财政活动,议会成为英国重要的国家机关。15世纪后半期陷入了贵族内战,之后通过两大家族联姻结束战乱,兰卡斯特家族建立都铎王朝,开启了英国王权强化的顶峰时代。除了英法两国,15世纪末,西班牙与葡萄牙也形成独立国家。【问题3】王权不断强化,会产生哪些影响?【引导回答】从强化王权的过程中寻找答案,例如对于教会的冲击、议会的发展、领土主权意识的强化方面。第一,结束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国家逐步走向统一。第二,王权集中国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会对西欧国家的控制,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在加强王权的斗争中,法国和英国出现等级代表制,成为西方近代议会制度的起源。第四,葡西王权的加强,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支持力量。【过渡】王权加强的过程中,经济不断发展,于是庄园的形式不再满足封建主的日益丰富的生活,城市应运而生。②城市的出现【任务二】观察图片史料、结合西欧庄园的特点,解释城市出现的原因和发展概况,建立城市发展与王权强化的联系。出现原因:【观察绘画作品“耕种的农民”】第一,铁犁牛耕的使用更加广泛,还有马耕,耕地面积扩大,实行三圃制,谷物的生产成倍增加,葡萄种植和园艺果业也得到广泛发展,生产工具进步,耕地面积增加,手工业和商业复兴并繁荣。第二,西欧社会发展进入稳定时期,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自治原因:庄园的基础上,西欧各地兴起了城市,依然是封建主对城市进行控制,居民没有完全脱离农业,也有一些从事手工业和商业,但是封建主对城市居民的控制对他们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自治过程:市民开始反抗封建主,争取自治。谈判、武装暴动、金钱赎买是主要方式。而城市往往会支持王权以此来对抗封建主。城市取得自治的形式是国王授予特许状。【举例法国琅城起义】【材料阅读】课本“学习拓展”,“英王亨利二世给予林肯城之特许状”和“法国北部瓦朗西安城市民合约”,引导分析中古时期欧洲市民的法律地位。【引导回答】城市市民合法买卖土地的权力得到国王保护;城市市民有经营工商业的自由,这种自由以及他们的财产权收到了法律的保护;对市民的审判由城市进行,不受领主或其他市镇司法机关的审判,说明城市市民的基本特征是拥有自由人身份。自治影响:【阅读材料】“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市民反对封建割据,反对领主特权,支持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而建立新城市符合国王们削弱诸侯势力的政治考虑,因而国王成为城市的长期盟友。”第一,为城市大学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和宽松的社会环境,打破了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第二,培养出市民阶级,逐步发展成资产阶级,并支持国王加强王权。③基督教会与王权的斗争—以阿维农之囚为例,王权的不断强化,使得教权对于世俗政治的干涉逐渐减弱。③文艺的复兴加洛林文艺复兴,发生在公元8世纪晚期至9世纪,由查理大帝及其后继者在欧洲推行的文艺与科学的复兴运动。查理曼结束了这片土地上长达三个多世纪的战乱。在他统治期间,社会秩序被重建,城市经济开始繁荣,在此基础上,查理曼及其儿子路易一世开始资助扶持文化事业的发展。这一期间内,文学、艺术、建筑、宗教研究等都有了大幅发展,因为这些文化发展的灵感都来自于罗马帝国,因此这一文化运动也被称为“加洛林文艺复兴”。“加洛林文艺复兴”这一名称并非是当时的人对此的称呼,实际上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国学者让-雅克·安培在1830年左右提出,并在20世纪被学界广泛接受。虽然名称中借用了“文艺复兴”一词,但正如文艺复兴并非对古希腊古罗马文明进行复刻一样,“加洛林文艺复兴”也并非是罗马帝国时期文明的重现,它实际上欧洲文明的一次自我发展。【过渡】罗马帝国395年分裂,西罗马帝国因蛮族的入侵彻底灭亡,东罗马帝国依然存续直到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同时俄罗斯也开始逐渐兴起并强大,跟随这两大帝国,了解东欧社会的发展概况。(3)拜占庭与俄罗斯【学习任务】通过拜占庭帝国的领土变化以及俄罗斯的扩张进程,了解东欧社会的基本情况。①拜占庭【任务一】观察6-7世纪的包占廷帝国,分析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对经济、文化有何影响【引导回答】经济:位于亚欧非三洲交界处,交通非常便利,商业贸易繁荣,首都君士坦丁堡,是重要的商业城市。文化:继承了古希腊文化,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军事:抵御了蛮族的多次入侵,还能不断扩张,国王查士丁尼在位,拜占庭最为强盛,疆域包括北非、意大利等;法律:注重用法律手段治理偌大的帝国,在位期间编写的《查士丁尼法典》、之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延伸】罗马法的发展过程及影响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查士丁尼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民法大全》完成体系影响:对罗马帝国:维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对后世:对世界的司法和立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征服战争消耗了自身的势力,领土广大,被统治者起义不断,还有斯拉夫人的入侵,种种打击之下,拜占庭帝国失去往日的辉煌,13-15世纪的拜占庭,遭到艾斯曼土耳其的侵扰,双方的斗争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最终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②俄罗斯【过渡】在拜占庭的落日余晖中,东面的斯拉夫国家逐渐发展并壮大,就是后来的俄罗斯。【师】结合历史纵横,基辅罗斯的发展,标出时间节点,概括发展过程9世纪,基辅罗斯形成,受到拜占庭帝国的影响,斯拉夫字母是对希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