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练习 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
+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练习 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
+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练习 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
+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练习 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
+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练习 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选必第4课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023·山东高考·10)自罗马共和国晚期起,拱门形制逐渐成为古罗马建筑的一个显著特色。据图3可知,人类文明交往图3A.促进了文化艺术的融合B.推动了区域文化的统一C.改变了文化中心的分布D.重塑了民族文化的内核2.(2023·江苏徐州模拟·13)在古希腊人看来,对诸神的崇拜并非由于诸神在精神或道德方面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而是诸神比人更强壮,更健美,战斗起来比人更勇猛,享乐起来比人更奢侈。这表明古希腊A.不具有大一统的政治传统B.具有建立民主政治的环境C.忽视人伦道德观念的培育D.崇尚自由乐观的人文精神3.(2024·辽宁鞍山高三上期末·11)对古希腊的历史研究发现,公元前8世纪的希腊雕刻与埃及雕刻风格几乎完全一致,希腊人把古埃及的测地学发展成了几何学,早期希腊的创世以及世代更替的神话可能受到了两河流域的神话影响,希腊对西亚的天文、历法、货币和计量单位的借用更为明显。这表明古代希腊A.对区域文明交融做出突出贡献B.逐渐成为世界文化的中心C.注重以文化发展稳定城邦秩序D.文化存在机械模仿的缺陷4.(2024·浙江嘉兴一模·10)史书是记录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载体。某史书在深入调查各族人民文化和历史的基础上撰写而成,探究了希腊人和异族人以及异族人之间纷争的起因和过程,被公认为西方史学史上第一部叙事体历史巨著。关于该史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希腊神话诸神为故事主角B.其作者首创了“历史”一词C.代表了古罗马史学的最高成就D.描绘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场景5.(2024·浙江台州一模·21)19世纪的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坚信荷马史诗并非虚构,一心向往特洛伊城。1870年后,他开始自费进行考古发掘。对照《伊利亚特》故事里的描写,他把希腊军队的行军路线标注在地图上,最终认定小亚细亚半岛东岸的西萨立克就是特洛伊城址。经过发掘,他终于发现了与荷马史诗描写基本一致的城垣街道遗址,特洛伊城被成功找到。之后,谢里曼又在希腊发掘出迈锡尼城。谢里曼靠着相信荷马而证明了荷马,这是考古学史上的一次奇迹。这说明A.历史研究者在现实社会中的体验和感受往往激发研究动机,其推测定得以证实B.历史研究者的历史认识是自觉的、有计划、有目的的,自身感知能力是无限的C.历史研究中可以借助史诗、文物、遗址等历史遗存客体完全再现历史原型客体D.史诗蕴含许多真实的历史内容,它不单单是“文学”,也可能是一种“历史”6.(2024·浙江新高考名校联盟联考一·11)“辉煌属于古希腊,伟大属于古罗马。”古罗马文明是西方古典文明发展的又一个高峰,从而也被视为西方文明的重要起源之一。下表所列古代罗马文明成就,符合实际的是①国家政体先后出现了具有浓厚民主政治色彩与君主独裁专制的政体②土地制度除贵族私有外,还有村社公有土地及家庭主人获得的份地③天文历法吸收古埃及历法成就的儒略历后经修订成为世界通用公历④公共设施重视城镇管道建设,把修建饮水道、下水道当作重要工程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7.(2023·河北承德高二下期末·12)《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二十七条规定:“团体成员彼此之间有缔结契约的权利,只要他们不把它用来破坏任何涉及社会秩序的法令。”该规定A.维护了罗马皇帝的专制统治B.注重协调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C.将民主政治原则引入成文法D.旨在促进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8.(2023·江西赣州高二下期末·12)古罗马的雕刻艺术深受古希腊的影响,但两者的雕刻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古希腊的雕刻形象以健壮、优美的男女体形为主,坦荡无邪;而古罗马人的雕刻形象大多为贵族、帝王,喜爱炫耀个人权威、制造个人崇拜。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两者社会性质的差异性B.两者历史发展阶段不同C.受东方文化的影响不同D.两者政治体制的差异性9.(2024·北京朝阳区高三上期末·6)某学生在学习中古时期世界历史时,对不同地域文明特征概括如下。表述正确的一组是①东欧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融合美洲、北非文化②南亚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成为东西文明的纽带③西欧基督教成为文化符号,教权与王权竞争共存④东亚融汇华夏文明的因子,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10.(2024·山东济南高三上期末·11)西欧基督教堂在中世纪前期严峻、清寒、简朴的罗马式建筑风格逐渐被后期复杂、讲究、雅致的哥特式所取代。这在本质上反映了A.教权与王权间的斗争B.社会环境的变迁C.市民阶层的审美变化D.罗马文化的没落11.(2023·山东名校联盟高二下3月质检·6)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对国人说,在神圣的基督教里面,从来就未听说过一个人敢骄傲地对别人说“你是我的”。因为无论是谁,贵族或非贵族,富人或穷人,一受洗礼,一信基督,他们就成为基督的肢体。这一言论A.蕴含着人人平等的思想B.适应了文艺复兴的发展C.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D.迎合了资产阶级的需求12.(2023·江苏无锡高二下期末·13)文艺复兴时期,西欧教堂采用了拜占庭式的穹顶,与此同时,拜占庭则出现了与西欧人文主义近似的倾向,即所谓“拜占庭文艺复兴”。据此可知,当时欧洲A.思想解放植根于东欧文化B.东正教文明区域扩展C.文化的同源异流特征明显D.东西欧文化遥相呼应13.(2023·浙江杭州六县九校高二下期中·17)不少欧洲学者在论及拜占庭时,认为它的历史文化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下列描述符合拜占庭实际情况的有①继承古代希腊、罗马文化②融汇基督教文化和西亚,北非文化③基辅罗斯是东正教的中心④圣索非亚大教堂以哥特式风格闻名A.①②B.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14.(2023·福建宁德三模·12)拜占庭帝国的世俗教育体系中,《荷马史诗》既是初等教育的阅读和背诵内容,还是中等教育逻辑学读写训练的必备内容;《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的经典演说词也被列为修辞学校的主要学习内容。这说明,拜占庭帝国的世俗教育A.旨在沿袭传统的历史书写B.重视培养理性的思维方式C.力图设置系统的课程体系D.致力复兴希腊的古典文化15.(2023·浙江宁波高三11月选考·19)创作于12世纪的史诗《伊戈尔远征记》,是基辅罗斯时期最杰出的文学作品。对此说法正确的是A.主要叙述中世纪民众的爱情生活和悲欢离合B.此书会涉及到基辅罗斯反抗蒙古西征的相关史实C.书中反映了古代斯拉夫民族的历史、传说和风土人情D.所在地区逐渐受罗马天主教会影响,哥特式教堂林立16.(2023·浙江诸暨高三12月考试·14)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它可用于研究A.文化的传播与交融B.文化的碰撞与冲突C.文化的交流与互鉴D.文化的多元与统一

选必第4课测试试题评分参考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ADABDBBDDB题号111213141516答案ADABCA1.【答案】A【解析】据题干图片可知,亚述宫殿门、安息宫殿门和罗马凯旋门在形制上具有相似之处,这说明人类文明之间存在着交流,进而有利于促进文化艺术的融合,故选A项;题干图片仅是述及亚述、安息、罗马在拱门形制上具有相似之处,并不能据此扩大为区域文化的“统一”,排除B项;亚述、安息、罗马在拱门形制上具有相似之处,仅能够说明不同地区的文明之间存在着交流现象,并不能据此扩大为“改变了”世界文化中心的分布,排除C项;拱门形制是民族文化的表现之一,但是仅依据图片并不能得出“重塑”的结论,排除D项。2.【答案】D【解析】据所学可知,古希腊是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据题干可知,希腊人之所以崇拜神,是因为“诸神比人更强壮,更健美,战斗起来比人更勇猛,享乐起来比人更奢侈”,说明“强壮”、“健美”、“勇猛”等被希腊人所重视,据此可知,古希腊崇尚自由乐观的人文精神,故选D项;题干述及的是古希腊思想文化方面(人文主义)的相关内容,与政治无关,排除A项;题干仅是述及希腊人重视对神的崇拜,但是并没有述及该现象对政治的影响,并且自然地理环境对其民主政治有较大影响,排除B项;题干中“(希腊人)对诸神的崇拜并非由于诸神在精神或道德方面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说明希腊人比较重视精神或道德,排除C项。3.【答案】A【解析】据材料“希腊雕刻与埃及……一致”、“早期希腊……两河流域的神话影响”、“希腊对西亚……借用更为明显”可知,希腊文明借鉴了埃及文明和西亚文明,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这表明古代希腊对区域文明交融做出突出贡献,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古希腊对埃及和西亚文明的借鉴,并没有与其它地区文明进行对比,不能据此认为古代希腊是世界文化的中心,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古希腊对埃及和西亚文明的借鉴,并没有关于古希腊文化发展与城邦秩序关系的相关描述,此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据材料“希腊人把古埃及的测地学发展成了几何学”可知,古希腊人对其它文明的学习并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在借鉴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排除D项。4.【答案】B【解析】据材料“深入调查各族人民文化和历史”“希腊人和异族人以及异族人之间纷争”“西方史学史上第一部叙事体历史巨著”等并结合所学可知,希罗多德浏览历史古迹名胜,总汇了希腊与波斯大大小小的战争,他的《历史》使用了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的历史叙述体,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被公认为西方史学史上第一部叙事体历史巨著,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故选B项;《历史》是叙事体史书,以希波战争为主线,详尽记录了西亚、北非以及希腊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等等,《荷马史诗》以希腊神话诸神为故事主角,排除A项;李维的《罗马史》和塔西佗的《编年史》代表了古罗马史学的最高成就,排除C项;修昔底德创作的历史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描绘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场景,排除D项。5.【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谢里曼基于荷马史诗对特洛伊城的描绘,经过研究和发掘,成功找到特洛伊城,说明荷马史诗中的诸多内容来自现实,其包含着真实的历史信息,故选D项;“在现实社会中的体验和感受”不合题意,与材料“谢里曼坚信荷马史诗并非虚构,一心向往特洛伊城”相悖,排除A项;“自身感知能力无限”说法绝对,历史研究需要依据充足的证据做出推测和判断,排除B项;“可以完全再现历史原型”不合史实,历史研究者只能接近历史真实,无法完全再现历史原型,排除C项。6.【答案】B【解析】古代罗马先后出现的是具有浓厚贵族寡头特征的共和政体(罗马共和国)与君主独裁专制的元首制(罗马帝国),故①错误;据选必二第1课所学可知,古罗马在很长时期内实行土地国有,美洲阿兹特克人除贵族私有外,还有村社公有土地及家庭主人获得的份地,故②错误;据选必三第4课所学可知,凯撒时期制定的儒略后经修订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故③正确;据选必二第10课所学可知,古罗马重视城镇管道系统建设,把修建饮水道、下水道当作重要工程,古罗马城市的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7.【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十二铜表法》规定,只要不破坏社会秩序,团体成员彼此间是有缔结契约的权利,这体现出《十二铜表法》注重协调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故选B项;《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法律,排除A项;材料并无民主政治原则,排除C项;《十二铜表法》的出台旨在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国统治,斌不是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排除D项。8.【答案】D【解析】据材料“古希腊的雕刻形象……”“古罗马人的雕刻形象……制造个人崇拜”并结合所学可知,前者雕刻体现人文主义精神,后者体现个人权威和个人英雄主义,究其原因是因为古希腊建立了民主政治,而古罗马发展成为帝制,二者政治体制的巨大差异直接造成了两者艺术上的差异,故选D项;两者都处于奴隶社会,排除A项;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并不是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并且材料并没有明确指出比较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具体时间段,排除B项;希腊最初的雕刻模仿埃及,古罗马的雕刻艺术深受古希腊的影响,即使受东方文化的影响不同也只是影响因素之一,并不是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9.【答案】D【解析】中世纪时,美洲尚未被发现,所以美洲文化不可能融入到东欧文化中,故①错误;南亚位于恒河、印度河流域,在东西方主要通过陆路交通进行交流的中世纪,其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东西方文明的纽带,故②错误;西欧在中世纪的文化符号主要是基督教,而教权与王权的竞争并存也是其典型特征,故③正确;东亚以中国为中心,融汇了华夏文明的因子,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10.【答案】B【解析】据材料“严峻、清寒、简朴”“复杂、讲究、雅致”可知中世纪前期教会控制人们的思想,宣扬禁欲主义的神学居于统治地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再加上蛮族入侵导致社会局势动荡,发达的罗马文明被湮没,所以当时的教堂风格比较简单、清寒,但是中古欧洲的欧洲社会局势逐渐稳定,封建王权逐渐增强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兴起,城市和商品经济日趋活跃,冲击了传统神学的统治地位,所以当时的教堂变得雅致和讲究,故选B项;教权与王权之间的相互结合和斗争贯穿了整个中古时期的欧洲,排除A项;复杂、雅致的建筑风格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市民阶层的审美,但这只是表象,无法说明发生变化的内在根源,而且市民的审美变化主要体现在城市生活,排除C项;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教堂盛行是蛮族入侵的结果,是蛮族文化与罗马文化相互结合的产物,反映了罗马文化对欧洲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排除D项。11.【答案】A【解析】材料中“因为无论是谁,贵族或非贵族,富人或穷人,一受洗礼,一信基督,他们就成为基督的肢体”体现了一定的平等性,故选A项;“适应了”不合时空,材料的时间为中世纪,排除B项;“浓厚的专制色彩”不合逻辑,与材料蕴含了平等思想相悖,排除C项;“资产阶级的需求”不合时空,资产阶级产生于欧洲近代,排除D项。12.【答案】D【解析】据材料“西欧教堂采用了拜占庭式的穹顶”“拜占庭则出现了与西欧人文主义近似的倾向”可知,西欧借鉴了拜占庭帝国的建筑形式,拜占庭出现了西欧人文主义倾向,体现了东西欧之间文化往来,故选D项;欧洲思想解放植根于古希腊罗马文化,并非拜占庭文化,排除A项;拜占庭帝国信仰东正教,但材料不涉及东正教在西欧的传播,排除B项;西欧文化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拜占庭虽传承着希腊文化,其还吸收了来自其他地区的文化,两者并非同源,排除C项。13.【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拜占庭的史实可知,拜占庭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故①正确;拜占庭融会基督教文化和西亚、北非文化,具有包容性,故②正确;基辅罗斯是俄罗斯的前身,与拜占庭帝国无关,故③错误;圣索菲亚大教堂以拜占庭风格闻名,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14.【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在拜占庭帝国的世俗教育体系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