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_第1页
辽宁省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_第2页
辽宁省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_第3页
辽宁省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_第4页
辽宁省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文字运用Ⅰ辽宁省辽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的情绪与外界环境有密切联系,当遇到持续高温天气和外界大环境变化时,人体这一小环境受到影响也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①,相反,一旦温度上升的变化幅度增大后,人的精神、情绪就会产生波动,不仅会给人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应,还会对人的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以致出现情绪烦躁、乱发脾气、记忆力下降等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情绪中暑”。情绪中暑在夏季,由于高温天气影响了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一些人会出现心烦的表现。有的人即使本身所处环境并不热,也会因为看到窗外强烈的光照等而产生烦躁的情绪。除了气温变化,不良情绪还与人出汗较多、睡眠缺乏和饮食不足有关。①这些不良因素会导致人体电解质代谢紊乱出现障碍,②影响大脑神经活动,③从而出现情绪和行为。④夏季,人的植物神经系统也容易紊乱。⑤植物神经系统主管人的消化系统,⑥也影响着内分泌系统,⑦植物神经紊乱会使人夜晚梦多,⑧减少人的睡眠质量。另外,影响人的情绪的因素,②,还有城市环境和社会压力。高压力、高速度还是一些大城市的主要生活节奏,高速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环境、资源和社会问题,在一段时间内还将存在。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19.文中第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①低温环境有利于人的精神稳定;②不仅仅有自然高温19.①这些不良因素会导致人体电解质代谢紊乱。③从而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⑧降低人的睡眠质量。【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此句与“相反,一旦温度上升的变化幅度增大后,人的精神、情绪就会产生波动”相反,说明低温环境对人的情绪稳定有利,可填:低温环境有利于人的精神稳定;②由“另外”可知,此句是对上文自然因素的补充;由后面的“还有”可知,此处应有“不仅”等关联词;内容上,“城市环境和社会压力”都属于非自然因素,可填:不仅仅有自然高温。【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①句式杂糅,“这些不良因素会导致人体电解质代谢紊乱出现障碍”中“出现障碍”赘余,可删除;③成分残缺,“出现”缺宾语,可在最后加“异常”;⑧搭配不当,“减少”不能与“睡眠质量”搭配,可把“减少”改成“降低”。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临松”是古地名,__A__就是临近松树的地方。以此推断,在遥远的古代,这里应该有茂密的原始森林①。冰雪下面的幽谷,小河淙淙,塔松林立,②悬崖的影子笼罩着万古不变的岑寂。黄昏或黎明,早獭独立于西风,蓝马鸡悠闲散步,在它们的眼里,世界就是蓝天和雪山、野花和蝴蝶组成的风景,永远美丽、恬谥、安静。③山谷中何时有了人烟,不得而知,或者说,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从未有过__B__的记载,就连所有的民间传说也云里雾里,也语焉不详。但事实是,在一个日子里,有一个胡人部落,从遥远的地方迁徙于此,这以后,④临松山谷的河滩上便有了穹庐、祭坛、马匹和羊群,炊烟沿着山坡向四下里飘散,风中不时传来咿呀呼噜的游牧歌谣,如果在雾岚迷蒙的黄昏,还可以看到身着狼皮袍子的匈奴兵卒,骑马射箭、挥刀逐鹿的身影__C__。后来,史书上就把这个部落称为卢水胡。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下列句子中的“或”和文中加点的“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我们看不惯的事越来越多,或是因为我们的心态出了问题。B.《朝花夕拾》文体大概很杂乱,因为是或作或辍,经了九个月之多。C.敏锐的直觉和细腻的思维,使他们成为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D.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哪一种学问或事业。20.“树荫密匝,苔藓青碧,流水潺潺”这句描写句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答案】18.示例:A.顾名思义B.只言片语C.若隐若现19.D20.A【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语境是指看到“临松”就想到它的含义,应用“顾名思义”。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想到它的含义。B.语境是指从未有过个别词句或片段的记载,应用“只言片语”。只言片语:很少的话,指个别的词句和片段的话语。C.语境是指身影隐隐约约,看不清楚,应用“若隐若现”。若隐若现:隐隐约约,看不清楚。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不同语境下同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的能力。文中加点的“或”是连词,或者。A.副词,“也许”之意;B.代词,有时;C副词,表示程度低、范围小,相当于“稍微”,多用于否定式;D.连词,或者。故选D。【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的能力。“树荫密匝,苔藓青碧,流水潺潺”是原始森林的特点,①此处为总写,体现原始森林的特点。故选A。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24届高三联考模拟(第二次)预测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我诞生于江苏省宜兴县闸口乡北渠村,地地道道的农村,典型的鱼米之乡。河道纵横,水田、桑园包围着我们的村子,春天,①。我家原有十余亩水田,父亲也种田,兼当乡村小学教员。家里平常吃白米饭,穿布衣裳,生活过得去,比起高楼大屋里的富户人家来我家很寒酸,但较之更多的草棚子里的不得温饱的穷人,又可算小康之家了。很幸运。我7岁就上学了,私立吴氏小学就设在吴家祠堂里,父亲当教员,兼校长。小同学都是赤脚伙伴,流鼻涕的多,长疥疮的也不少。我们玩得很欢,很亲密,常说悄悄话。我至今忘不了他们的②,他们永远跳跃在我对故乡和童年的怀念中。鬓色斑白时我回过家乡,人生易老,父母及叔伯姑舅们大都已逝世。但我在路上常见到一些熟悉的背影,那满脸的皱纹,粗嗓门的音调仍没有变,照样咳嗽,大笑大骂。我于是追上去,正想叫唤,他们却惊讶了,原来并不是我的长辈,而是我小学同窗的那些拖鼻涕的小伙伴们。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19.文中画横线句子“他们永远跳跃在我对故乡和童年的怀念中”中的“跳跃”如果换成“活”可以吗?为什么?(5分)18.(2分)①绿意盎然/绿意盈盈 ②音容笑貌【解析】第①个横线处,根据前文水田、桑园包围村子,可知春景绿意一片,可以填“绿意盎然”或“绿意盈盈”。第②个横线处要填的成语应该是用以怀念故人的声音容貌和神情,可以填“音容笑貌”。第①个横线处填“万象更新”不可以,因为此处的语境没有一切景象都改变的意思。19.(5分)不可以。(1分)理由:①如果改为“活”意味着“他们”已经不在人世了,从后文看,“他们”还活着;(2分)②使用“跳跃”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保存在“我”记忆中的小学同学,还是当初孩童时代打打闹闹、蹦蹦跳跳的样子。(2分)辽宁省沈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他是个锁匠。姓王,一般称之为王锁匠,或锁匠小王。从前,他是个挑锁匠担子的,但锁匠担子常常也称为铜匠担子。锁匠也是一种铜匠,而且与真正的铜匠有一部分的工作是相同的,简直大部是相同的,所以王锁匠未始不可以称为王铜匠。比如北平市口角有一个矮子铜匠,职业性质与王锁匠①而人不称之为矮子锁匠,称之为矮子铜匠。王锁匠的“锁”字有一点标榜的意思,因为他配锁配的特别好。你见过那种锁匠担子么?长方的两个木箱子,底微阔大,渐上渐小,四边都是梯形。一边一个,挑着时咔——咔,咔——咔的响声。箱子上头有个架子,横挂一长串钥匙之类,互相擦击,发出声音,极有节奏。木箱的一头各有许多小抽屉。我多想把那些小抽屉一个一个的抽出来看看啊,这些小库房里简直是②。并不乱搁的,每一格都是一定有东西。那每一个锁匠担子都是完全一样的。这一个锁匠跟那个锁匠若是换一付担子用一两天绝对没有问题,没有甚么不方便。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我曾想:在水底的鱼群中可能有一些鲤鱼“科学家”。B.这里离前沿有三里路,包扎所设在一个小学里,大小六个房子组成“品”字形。C.在中世纪的德国曾有过一种叫作“菲默法庭”的秘密法庭。D.一般地讲,殴打的事情已经渐渐地少了,可是这种“幸福”只局限在外头工人身上。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那种锁匠担子是底微阔大的长方的两个木箱子,四边都是渐上渐小的梯形。”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答案】18.①别无二致②包罗万象19.B20.①原文使用设问句,自然而然引出对锁匠担子的介绍;②原文与上下文多用短句的风格相一致。【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根据前文“锁匠也是一种铜匠,而且与真正的铜匠有一部分的工作是相同的,简直大部是相同的”可知,锁匠和铜匠的工作大部分是相同的,即二者的工作性质是一样的,所以矮子锁匠被称作矮子铜匠爱那个的原因是他的职业性质和王锁匠是相同的,可填“别无二致”。“别无二致”,是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②根据后文“并不乱搁的,每一格都是一定有东西”可知,那些小抽屉每一格都是一定有东西,说明包含了很多的东西,可用“包罗万象”。“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无所不有。【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原文中引号表示强调。A.引号表示特殊含义。B.引号表示强调。C.引号表示特殊称谓。D.引号表示反语。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表达效果的把握能力。“你见过那种锁匠担子么?”“长方的两个木箱子,底微阔大,渐上渐小,四边都是梯形”有问有答,运用了设问的手法。“长方的两个木箱子,底微阔大,渐上渐小,四边都是梯形”是对锁匠担子的描写,“一边一个,挑着时咔——咔,咔——咔的响声。箱子上头有个架子,横挂一长串钥匙之类,互相擦击,发出声音,极有节奏。木箱的一头各有许多小抽屉”是对锁匠担子的介绍,所以原文对锁匠担子的描写自然而然引出对锁匠担子的介绍。改写后的句子是两个长句,而原文是五个短句,而后文对锁匠担子的介绍也是运用了短句,所以,原文与上下文多用短句的风格相一致。辽宁省锦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二模)(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有一次我碰上巩乃斯草原夏日迅疾猛烈的暴雨,那雨来势之快,可以使悠然在晴空盘旋的孤鹰来不及躲避而被击落;雨脚之猛,竟能把牧草覆盖的原野一瞬间打得烟尘滚滚。就在那场暴雨的豪打下,我见到了最壮阔的马群奔跑的场面。仿佛分散在所有山谷里的马都被赶到这儿来了,好家伙,被暴雨的长鞭抽打着,被低沉的怒雷恐吓着,被刺进大地倏忽消逝的闪电激奋着。马,这不肯安分的生灵从无数谷口、山坡涌出来,山洪奔泻似地在这原野上汇聚了,小群汇成大群,大群在运动中扩展,成为一片喧叫、纷乱、快速移动的集团冲锋!争先恐后,前呼后应,披头散发,淋漓尽致!有的疯狂地向前奔驰,像一队尖兵,要去踏住那闪电;有的来回奔跑,俨然像______、收拾残局的大将;小马跟着母马认真而紧张地跑,不再顽皮、撒欢,一下子变得老练了许多。牧人在不可收拾的潮水中被裹挟,大喊大叫,却毫无声响,喊声像一块小石片跌进奔腾喧嚣的大河。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要求写出两个满足要求的成语)(2分)19.上文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请简要分析它的语言特点。(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ROMANI(本题共2小题,7分)18.冲锋陷阵或临危不惧或沉着冷静或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