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课时作业 第1章_第1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课时作业 第1章_第2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课时作业 第1章_第3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课时作业 第1章_第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课时作业 第1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1化学反应的燃变热化学方程式

1.下列反应中,反应物的焰大于生成物的焰的是()

A.硫酸与NaOH反应

B.NN2N

C.反应过程中,系统从环境吸收能量

D.反应物总键能大于生成物总键能的反应

2.反应A+B―►]△“<())分两步进行:①A+B—►X(A//>0),②X—►C(AHVO)。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方程式2H2。⑴=2H2(g)+O2(g)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

B.该反应的△为大于零

C.该反应△H2=-571.6kJ-moL

D.该反应与上述反应互为可逆反应

5.甲烷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0.2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22.5kJ热

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2CH4(g)+4O2(g)=2CO2(g)+4H2O(1)AW=+890kJ-moL

B.CH4(g)+2O2(g)=CO2(g)+2H2O(l)AW=+890kJmor'

C.CH4(g)+2O2(g)=CO2(g)+2H2O(l)A/7=-890kJmor'

D.2CH4(g)+4O2(g)=2CO2(g)+4H2O⑴△"=-890kJmor'

6.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s)+O2(g)=SO2(g)A//=akJmor'(tz=-297.2)«分析下列

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S(s)在Ch(g)中燃烧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S(g)+O2(g)=SO2(g)△H=bkJ-mol-i,贝U

C.hnolSCh®所具有的能量低于ImolS(s)与ImolCHg)所具有的能量之和

D.16g固态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吸收148.6kJ的热量

7.根据如图所示能量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molC(s)+1mol02(g)

1molCO(g)+0.5mol02(g)

393.5kJ-----------------1------------------

282.9kJ

IlmolCO,(g)

反应过程

A.lmolC(s)与lmolO2(g)的能量之和为393.5kJ

B反应2co(g)+O2(g)=2CC)2(g)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C.C(s)与02(g)反应生成C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s)+O2(g)=2CO(g)&H=一

221.2kJ-mor'

D.CO(g)与02(g)反应生成CO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O2(g)=2CO2(g)AH=

-282.9kJ-mor'

8.己知在25℃、l.OlXloRa下,imol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气态水的能量变化如下

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1

,I吸收436kJ能城OU1____

H2;*

(g)!释放930kJ能显

H2O

1c:吸收249kJ能员(g)

2°2\--------------------------------O।­

---------1—

甲乙丙

A.H2O分解为出与02时放出热量

B.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H=-490kJ-mo「i

C.甲、乙、丙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大小关系为甲>乙>丙

D.乙一丙的过程中若生成液态水,释放的能量将小于930kJ

9.根据合成氨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能tImolN+3molH

s1------------r

ymolN2(g)+-ymolH2(g)

1molNH3(g)AE=ckJ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molNH3(l)

反应过.

A.断裂0.5molN2(g)和1.5molH2(g)中所有的化学键释放akJ热量

-1

B.NH3(g)=NH3(l)AH=ckJmol

1

C.N2(g)+3H2(g)=2NH3(g)\H=~2(a~b)kJ-moP

1

D.2NH3(l)=N2(g)+3H2(g)\H=2(b+c-ci)kJ-mol-

10.以必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C2H2(g)+|02(g)=2C02(g)

+H2O(1)△H=-1300kJ-moL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转移IONA个电子时,该反应放出13OOkJ的能量

B.生成NA个液态水分子时,吸收13OOkJ的能量

C.有2必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OOkJ的能量

D.有1OM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OOkJ的能量

11.如图是一个简易判断物质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的实验装置,利用此装置可以很方便

地测得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将镁片加入小试管内,然后注入足量的盐酸,请根

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

(2)U形管中左侧液面(填“上升”或“下降”),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此反应是(填“放

热”或“吸热”)反应。

(3)由实验推知,MgCL溶液和比的总能量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12.在一定条件下,A和B反应可生成C和D,其能量变化如下:

A+B发生反应A+B—C+DIc+D

总能量E]总能量为E,

(反应前)(反应后)

(1)下列关于反应A+B=C+D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

B.该反应若有热量变化,则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不需加热反应就一定能进行

D.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一定相等,且该反应遵循能量守恒

⑵若EE,则该反应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热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13.请写出298K、lOlkPa时,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l)lmolC与Imol水蒸气反应生成ImolCO和lmolH2,吸热131.5kJ:

⑵用CO(g)还原lmolFe2O3(s),放热24.8kJ:

(3)lmolHgO(s)分解生成液态汞和氧气时,吸热90.7kJ:

(4)500℃,30MPa下,将0.5molN2和l.S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生成0.5molNH3,放

热19.3kJ:

⑸含20.0gNaOH的稀NaOH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28.7kJ的热量:

14.⑴硅粉与HC1在300℃时反应生成ImolSiHCb气体和H2,放出225kJ热量,该反

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0.1molC12与焦炭(s)、TiCh⑸完全反应,生成CO气体和TiCL液体,放热4.28kJ,该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CuCl(s)与。2反应生成CuCL(s)和一种黑色固体。在25℃、QlkPa下,已知该反应

每消耗ImolCuCl(s),放热44.4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4)晶体硅(熔点1410℃)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由粗硅制纯硅过程如下:(SiCLi沸点为

280℃)

Si(粗)枭SiChEsiClM纯)盖Si(纯)

在上述由SiCL,制纯硅的反应中,测得每生成1.12kg纯硅需吸收“kJ热量,写出该反应

的热化学方程式:

15.甲醛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可利用甲醇催化脱氢制备。甲醛与气态甲醇之间转化

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

(1)甲醇催化脱氢转化为甲醛的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⑵过程I与过程n的反应热(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

(3)写出甲醇催化脱氢转化为甲醛的热化学方程式:

(4)甲醇催化脱氢转化为甲醛的过程中,如果要使反应温度维持在700℃,需向体系中通

入空气,通过计算确定进料中甲醇与空气的物质的量理论比值为多少?[假设:H2(g)+1

O2(g)=H2O(g)△"=—qkJ・mo「,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0%]

课时作业1化学反应的婚变热化学方程式

1.答案:A

2.解析: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的高低来分析、解决问题。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变

化,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当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

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①的△”>(),为吸热反应,故可排除A项和

C项。反应②的△”<(),为放热反应,B项错误。

答案:D

3.解析:D项中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后生成H2,能够推动针筒活塞向右移动,不能确

定该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D错误。

答案:D

4.答案:B

5.答案:C

6.解析:由题中条件可知:反应的热效应△//=akJ-mo「i=-297.2kJ-molI可知该反

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错误。

答案:D

7.解析:由图可知ImolC(s)与ImolCh(g)的总能量比ImolCCHg)的总能量高393.5kJ,

故A项错误;由图可知2co(g)+O2(g)=2CO2(g)AH=-565.8kJ-molI生成物的总能量

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B、D项错误;由图可知hnolC(s)与O2(g)反应生成ImolCO(g)放

出的热量为393.5kJ—282.9kJ=110.6kJ,则C(s)与C>2(g)反应生成C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s)+O2(g)=2CO(g)A//=-221.2kJ-mor',故C项正确。

答案:C

8.解析: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Imol气态水的反应的4"=反应物的总键能一生成

物的总键能=436kJ-moL+249kJ-moli-930kJ-mo「=-245kJ-moir<0,反应放热,所以

水分解吸热,故A错误;由题图分析可知,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

O2(g)=2H2O(g)AH=-490kJ-mo「i,故B正确;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释放

能量,甲、乙、丙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故C错误;水蒸气变成

液态水会放热,则乙一丙的过程中若生成液态水,释放的能量将大于930kJ,故D错误。

答案:B

9.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判断。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

能量,则断裂0.5molN2(g)和1.5molH2(g)中所有的化学键吸收〃kJ热量,A错误;NH3(g)变

13

成NH3⑴放出热量,则有NH3(g)=NH3(l)A4=-ckJ-moL,B错误;反应小2包)+5

H2(g)=NH3(g)的正、逆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kJmol1.Z?kJ-mol1,则反应Nz(g)+

3H2(g)=2NH3(g)的A/7=2(6/kJmol-1-fekJ-mol-*)=2(a-b)kJmol_1,C错误;反应

NH3⑴^=^N2(g)+,H2(g)的正、逆反应活化能分别为(8+c)kJmol\akbmolI则该反应

的△H=S+c)kJmol「一〃kJ・moli=S+c—a)kJmol1,故有2NH3(l)^=N2(g)+3H2(g)

△”=2(b+c—a)kJmol*,D正确。

答案:D

10.解析:IONA个电子的物质的量为lOmol,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由一1价升高为十

4,参加反应的乙族的物质的量为^=lmol,放出的热量为1300kJ-mo「iXlmol=1300kJ,

ZAj

故A正确;热化学方程式中△”<()表示放热,C2H2(g)+102(g)=2C02(g)+H2O(I)\H=

-1300kJmoir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有N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放出1300kJ的能量,

故B错误;1个CO2分子中含有4个共用电子对,有8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说明

有2moicCh生成,放出1300kJ的能量,有2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说明有0.5molCC)2

生成,放出臂处=325kJ的能量,故C错误;1个CO2分子中含有4个共用电子对,有IONA

25

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说明有2.5molCO2生成,放出的能量为1300。><亍=1625口,

故D错误。

答案:A

11.解析:镁片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是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放出的热量使锥形瓶内气压增大,导致U形管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

答案:(l)Mg+2H+=Mg2'+H2t镁片溶解,有气泡产生

(2)下降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锥形瓶内气压增大放热

(3)小于

12.解析:(1)每个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故A、D两项正确。任何反应都

伴随着能量变化,B项错误。某一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加热是为

了使旧化学键断裂,引发反应,C项错误。

(2)

答案:(1)4。

(2)吸热JH=(E2-E!)kJ/mol

13.解析: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注意①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②焙变的单位

为kJ/mol,放热反应为负值,吸热反应为正值,焙变的数值和化学计量数成正比。(4)注意

M和“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要根据生成0.5〃血NH3放热19.3心计算。

(5)20.OgNaOH生成H20的物质的量为0.5mol,放出28.7打的热量,则生成\molHiO放出

57.4U的热量。

答案:(l)C(s)+H2O(g)=CO(g)+42(g)

/H=+131.5kJ/〃?。/

⑵3co(g)+Fe2Q(s)=3CO2(g)+2Fe(s)

/H=-24.8k//〃m/

(3)Hg0(s)="g(/)+g02(g)AW=+^.1kJ/mol

(4)M@+3磁%0G:化工J。⑹

4H=-772kJ/moI

(5)NaOH(aq)+HCl(aq)^=NciCl(aq)+”2。(/)

AH=-51AkJ/mol

300C

14.解析:(1)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心)+34C/(g)三=SiHa3(g)+42(g)JH=-

225kJ-mo「。

(2)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a2(g)+77O2(.v)+2C(.v)=7ia4(/)+2CO(g)JH=-

85.6V-zwZ'o

(3)由题意知,生成的黑色固体是氧化铜,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化学方程

式。再根据反应每消耗lmo/C〃C7(s)放热44.4AJ可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4CuC/(s)+

O2(g)=2CuCl2(s)+2CuO(s)4H=-177.6

(4)根据每生成1.12kg纯硅需吸收a灯热量,求出生成1"/纯硅需吸收0.025akJ热量,

1100℃

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iCU(g)+2,2(g)=Si(s)+4HC/(g)/H=+0.025aU-mol'。

300.C

答案:⑴Si(s)+34C/(g)=SiHC/3(g)+H2(g)

JH=-225V-/H6>/-1

(2)2Cb(g)+7702(S)+2C(5)=77C/4(/)+2CO(g)

JH=-85.6Wm«/-1

(3)4C〃a(s)+O2(g)=2CMC72(s)+2C"O(s)4H=-171.6"〃町门

i!()()℃

(4)SiCl4(g)+2H2(g)—Si(s)+4HCl(g)

/H=+0.025aS叔—I

15.答案:(1)吸热(2)相同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仅与反应的始态和始态有关,而

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⑶CH30H(g)=HCHO(g)+lh(g)JH=(E2-EI)kJ-moC'

(4)CH3OH(.g)=HCHO[g}+H2(g)JH=(E2-E,)kJmor'

1(E2-EO

MCH3OH)n(%)(E2-Ei)n(C%。”)

”2(g)+/o2(g)=H2O(g)dH—-aU-mo/1

n(“2)n((?2)2an((?2)

则(E2-Ei)n(C,3OW)=2an(O2),

即n(CH30H):n(O2)=2a:(E2—Ei),

则n(CH30H):n(空气)=2a:5(E2-EI)»

课时作业2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热不仅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还与反应的途径有关

B.根据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中直接相加即可得总反应热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定的反应的反应热

D.同温同压下,H2(g)+Cb(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不同

2.已知:Imol晶体硅中含有2moiSi—Si键。工业上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SiCU(g)

+2H2(g)』雪Si(s)+4HCl(g),根据表中所列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可判断出该反应的反应热

公”为()

化学键Si—ClH—HH—ClSi—Si

键能/(kJ・mo「)360436431176

A.+412kJ-mol'B.—412kJ-mol1

C.+236kJmor'D.-236kJmol-1

3.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用50mL0.50moi-L।盐酸和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实

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酸碱混合时,量筒中NaOH溶液应缓慢倒入小烧杯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B.装置中的隔热层的作用是减少热量损失

C.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时,仰视读数,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

D.改用25mL0.50moi七一|盐酸与25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求出的中和

热AH和原来相同

4.向足量稀H2s。4中加入lOOmLO.4moi匚出2(0引2溶液时,放出的热量为5.12kJ,如

果向足量Ba(0H)2溶液中加入lOOmLO.4moiL1稀盐酸时,放出的热量为2.2kJ。则Na2sCM

溶液与BaCL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Ba"(aq)+SO:(aq)=BaS04(s)

A//=-2.92kJmol1

B.Ba2(aq)+S04(aq)=BaS04(s)

AW=-0.72kJmor1

C.Ba2(aq)+S04(aq)=BaSO£s)

AW=-73kJ-mor'

D.Ba"(aq)+SO;(aq)^=BaSC>4⑸

AW=-18kJmor1

5.已知H2(g)+Bn(g)=2HBr(g)AH=-72kJ-molL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

HBr(g)

H2(g)Br2(g)

I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436a366

则表中。为()

A.404B.260

C.224D.200

6.三硫化四磷用于制造火柴等,可由白磷和单质硫化合而得。它们的结构如下:

B.(32a+24〃-24c)kJ-mo「i

C.(48c—24tf-24/7)kJ-moP1

D.(8a+3h—3c)kJ-mol1

7.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CH3coOH⑴+2O2(g)==2CO2(g)+2H2O⑴△&=-

870.3kJ/mol

@C(s)+O2(g)=CO2(g)A“2=-393.5kJ/mol

③H2(g)+|o2(g)=H2O(l)A,3=-285.8kJ/mol

则反应2c(s)+2H2(g)+O2(g)=CH3COOH⑴的为()

A.+488.3kJ/molB.-244.1kJ/mol

C.+244.1kJ/molD.-488.3kJ/mol

8.下图分别表示白磷、红磷燃烧时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能量能量

红磷P(s)+-^-O2(g)

白磷P4(s)+5O2(g)

2983.2kJ738.5kJ

P4Oio(s)

yP4O10(s)

A.白磷比红磷稳定

B.白磷燃烧产物比红磷燃烧产物稳定

C.Imol白磷转变为红磷放出2244.7kJ的热量

D.红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4P(s)+502(g)=P40io(s)AW=-2954kJ-morl

9.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yN2(g)+O2(g)+2H2(g)必MH'g)+NO2(g)

Q1

^-N2(g)+2H2O(D-一~—N2H4(D+yN2O4(g)

A.相同质量的N2H4(g)和N2HMI),前者具有的能量较高

B.相同物质的量的NCh(g)和N2O4(g),后者含有的总键能较高

C.A//5=+A//2+A//3+A//4

3

D.N2H4(1)+NO2(g)=2N2(g)+2H2O(1)AH,则

10.丙烷燃烧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

途径I:C3H8(g)+5O2(g)=3CO2(g)+4H2O(1)

A/7=-akJmor'

途径H:C3H8(g)=c3H6(g)+H2(g)

A//=+/>kJmol'

2c3H“g)+9O2(g)=6CO2(g)+6H2O(1)

△H=-ckJmol1

2H2(g)+O2(g)=2H2O⑴△"=-i/kJ-mol

(a、b、c、d均为正值)

则有关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A.2h=c+d—2aB.b=c+d~2a

C.2b—c—d—2aD.6=c+4+2a

1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

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图为N2(g)和0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oo+・放出能量

鹦嚼“飕%,2x632kJ-mor1

'•o«o

o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molO原子结合生成O2(g)时放出的能量为498kJ

B.28gN2(g)和32go2(g)完全反应生成NO(g),放出的能量为180kJ

C.lmolN2(g)和lmolO2(g)具有的总能量高于2moiNO(g)具有的总能量

D.通常情况下,NO(g)比NKg)稳定

12.一定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热量为QkJ(Q>0),经测定完全吸收生成

的二氧化碳需消耗5moiLiKOH溶液100mL,且恰好生成正盐,则此条件下反应:C4H10(g)

+yO2(g)=4CO2(g)+5H20(g)的AH为()

A.+8QkJ-mo「B.+16QkJ-moir

C.-SgkJmol'D.-16QkJ-mori

13.红磷P(s)和Cb(g)发生反应生成PCb(g)和PCk(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

中的△,表示生成Imol产物的数据)。

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P和Cb反应生成PC1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⑵PC15分解成PC1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P和C12分两步反应生成ImolPCk的△%=,P和C12一步反应生成ImolPCh

的△%(填“〉或“=”)。

14.(l)lmol石墨⑸转变成金刚石(s)需要吸收1.9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在25℃、101kPa下,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QkJ,其燃烧生成的

CO2用过量饱和澄清石灰水吸收可得IGOgCaCCh沉淀,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Fe2O3(s)+3CO(g)=2Fe(s)+3CO2(g)

△,i=-25kJ-mo「①

3Fe2O3(s)+CO(g)=2Fe3O4(s)+CO2(g)

△%=-47kJ-moir②

Fe3O4(s)+CO(g)=3FeO(s)+CO2(g)

△%=+19kJ-moL③

写出FeO(s)被CO(g)还原成Fe(s)和CO2(g)的热化学方程式:

(4)已知CO中的C与O之间以三键连接,且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原理为CO(g)+2H2(g)

:CH30H(g)AH。下表所列为常见化学键的键能数据:

化学键C—CC—HH—HC—050H—O

键能

348414436326.81032464

kJmol1

则该反应的△//=kJmol

15.某学生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他将50mL0.50molL1

的盐酸与50mL0.55moi।的NaOH溶液加入如图甲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请回答

下列问题:

-温度计

泡沫塑

料板

-碎泡沫

塑料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甲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由图甲可知该装置有

不妥之处,改正的操作是

(2)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1的盐酸与50mL0.55moi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

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的数值

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

(3)该同学做实验时有些操作不规范,造成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请你分析可能的原

因是(填序号)。

A.测量盐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然后去测NaOH溶液的温度

B.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烧杯时动作迟缓

C.做本实验的当天室温较高

D.将50mL0.55mol-L'1氢氧化钠溶液错取成了50mL0.55mol-L1的氨水

(4)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Ig-cmr,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

=4.18J<'.0C-'o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起始温度h/℃终止温度t2/℃

序号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

120.020.223.2

220.220.423.4

320.320.525.6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4=(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

(5)将VunLl.OmolL盐酸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温度,

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50mL),通过分析图像可知,做该实验时环

境温度(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2℃,该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

________mol-L1o

课时作业2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

1.解析:反应物的总能量与产物的总能量决定反应热,所以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

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A项错误;热化学方程式按一定系数比加和时其反应

热也按该系数比加和,8项错误;盖斯定律表明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无关,只与反应体系的始

态和终态有关,C项正确,。项错误。

答案:c

2.解析:1机。/晶体硅中所含的Si—Si键为2”?。/,即工业上制取高纯硅的反应的反应

热/H=4X360口巾。厂।+2X436V-/wZ-1-(2X176口巾。尸+4X43lkJ-moL)=+23(>kJ-mol

-\

o

答案:c

3.解析:把Na。“溶液缓慢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会使热量散

失,导致反应后的温度偏低,山偏小,由Q=mc/t可知测量结果偏低,A错误;大、小烧

杯之间的隔热层可以保温、隔热,作用是减小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散失,8正确;量取MvOH

溶液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所量取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偏大,质量偏大,反应过程中/t偏小,

测得的中和热偏小,C正确;中和热是稀溶液中酸和碱反应生成15。/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

所以改用25〃40.50,〃o/1r盐酸跟25〃/0.55,“。/1W“OH溶液进行反应,测得的中和热数值

和原来相同,。正确。

答案:A

4.解析:100欣10.4加〃1一1&(。,)2溶液中&/(。”)2的物质的量为0.04〃?0/,向稀H2SO4

中加入100,泣0.4加0/丁|氏/(0//)2溶液,发生的离子反应是①物2'(“)+20,「(四)+24'(的)

+SO:(“q)^=BaSOMs)+2H2O(/),/Hi=一病父£=—128H."2。厂;lOO,"X).4,〃0/・Z/i稀盐

酸中HC7的物质的量为0.04加〃,向&(。切2溶液中加入100,"ZQ4"〃1r稀盐酸,发生的

22H

离子反应为②H'(aq)+OH3)=比0(。,/比=一。„〃荷=-55kJ-mol'oNa2so4溶液与

BaC/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q)+S0f(aq)=8“SO4(s),根据盖斯定律,①一2X②

可得目标反应,则/H=/H|-2JH2=(-128k/加。厂1)-2X(—55kJ-moF')=-1SkJ-moF',

故D正确。

答案:D

5.解析:根据反应热与键能之间的关系可得:JH=+436kJ-mol1+akJ-mol1—

2X366kJmor1=-12kJ-moF',解得a=224。故选C。

答案:C

6.解析:/H=反应物的总键能一生成物的总键能=8*6乂£(尸一2)+3*8*£(5—5)一

8X3XE(P-P)-8X6XE(P-5)=48a+24b—24a—48c=24a+24b-48c=24(a+b-2c),A

正确。

答案:A

7.解析:根据盖斯定律,由②X2+③X2一①即得题中目标反应,故/H=(-393.5X2

-285.8X2+870.3)kJfmol=-488.3AJ/mo/。

答案:D

8.解析:等质量的白磷和红磷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白磷比红磷多,说明白磷能量高

于红磷,由于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红磷稳定,故A错误;两者燃烧产物相同,状态相同,

所以产物稳定性相同,故B错误;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尸4(s,白磷)=4P(s,

红磷)JH=-2983.2U-WO/-'-4X(-738.5)kJmor'=-29.2kJ-mor',所以Imol白磷转变

为红磷放出29.2口的热量,故C错误;红磷燃烧是放热反应,红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P(s)+502(g)=P40io(s)zfH=4X(-738.5)kJ-moF1=-2954kJ-moF1,故D正确。

答案:D

9.答案:D

10.解析:由途径I:C3”8(g)+5O2(g)=3CO2(g)+4“2O(/)/H=-afc/Mo/r可得

2c3%(g)+10O2(g)=6CO2(g)+8H2OO)/H=-2a舒加。尸。途径H:①C348(g)=C346(g)

+”2(g)/H=+bfc/M。厂1;②2c3H6(g)+9O2(g)=6CQ(g)+6H2O(/)/H=-ckJ-mol';

③2H2(g)+O2(g)=242O(/)/H=-dSnw尸(a、b、c、d均为正值)。根据盖斯定律,反应

①X2+②+③可得2c3H8(g)+10O2(g)=6CO2(g)+842O(Z),则JH=(2b-c-d)kJmoJ

由盖斯定律可知,两种途径的热效应是相同的,所以-2a=2b—c—d,即2b=c+d-2a,A

正确。

答案:A

11.解析:原子结合形成分子的过程是化学键的形成过程,是放热过程,N原子半径大

于。原子半径,由题图可知,2,〃。/。原子结合生成02(g)时放出498^/能量,A正确;焙变

=反应物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一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M(g)+O2(g)==2NO(g)

JH=946W-m<?r'+498fc/-/M<?/-1-2X632W-wor'=+ISOkJ-moF',反应吸热,B错误;M(g)

和02(g)生成(N0)(g)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则L"o/M(g)和1,〃。/02短)具有的总能量低于

2,”HN0(g)具有的总能量,C错误;断开1〃?。/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与形成1机。/化学键释放的

能量数值相等,则由题图可知,断开氮分子中N三N键吸收的能量大于断开\molNO

中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故氮气更稳定,。错误。

答案:A

12.解析:根据CO2+2KOH=K2c0什fhO,n(CC>2)=1n(KO/7)=^5mol-L1X0.1L

=0.25,〃。/,则生成4〃?”CO2(g)放出的热量为万引而XQH=16Q。,故所给反应的/H=一

16Qk.l-mor1o

答案:D

13.解析:⑴由题图看出,1〃3尸(s)在Cl2(g)中燃烧生成PCh(g)放出的热量为306kJ/mol,

3

所以「与C/2反应生成PC/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P(s)+1C/2(g)=PC73(g)4H=-3Q6kJ/mol。

(2)中间产物PCh和未完全反应的C/2的总能量高于最终产物PCk的能量,其/H=一

93kJ/mol,所以PCX分解成PCh和Ch的热化学方程式为PCl5(g)=PCh(g)+Cl2(g)/H=

+93kJ/mol.(3)由盖斯定律可知,一步生成PC/5和两步生成PC/5的总热效应相等,即/H3

=/氏=/印+/也=-399以〃"。/。

3

答案:(l)P(s)+]C/2(g)=Pa3(g)/H=-306fc//〃?。/

(2)PC/5(g)=Pa3(g)+C/2(g)/H=+93kJ/mol

(3)—399kJ/mol=

14.解析:(1)1相〃石墨(s)转变成金刚石(s)需要吸收1.9口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

程式为C(石墨,s)=C(金刚石,s)/H=+1.9AJsRr。

(2)因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澄清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100gCaCO3沉淀,则CaCOi

的物质的量是1成。/,由碳元素守恒可知,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也为1〃?。/,即无水乙醇完全

燃烧生成1,"。/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为QkJ,而完全燃烧1m“无水乙醇时生成2mH二氧化

碳,则放出的热量为QkJX2=2QH,热化学方程式为C2H50”(/)+3。2但)=2<:。2@+342。(/)

(3)依据盖斯定律可知,①X3—(③X2+②)得6CO(g)+6FeO(s)=6Fe(s)+6CO2(g)

AH^-66kJmoF',则FeO(s)被CO(g)还原成Fe(s)和C(?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

FeO(s)=Fe(s)+CO2(g)JH=-WU-moF'.

(4)该合成甲醇反应的/H=1032fc/-mo/-1+2X436Wmo/-1-3X414",电「।一

326.SkJ-moF'-464kJ-moF'=-128.8。

答案:(1)C(石墨,s)=C(金刚石,s)JH—+1.9U-WW7/1

(2)C245O”(/)+3O2(g)=2CO2(g)+342O(/)AH=-2QkJ/moF'

(3)FeO(s)+CO(g)=Fe(s)+CO2(g)/H=-11kJ-nw「

(4)-128.8

15.解析:(1)根据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缺少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搅拌器,该装置中

小烧杯口与大烧杯口不相平,且未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碎纸条),应该在大、小烧杯间填满碎

泡沫塑料(或碎纸条)使小烧杯口与大烧杯口相平。

(2)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有关,若用60mL0.50molL'的盐酸与

50〃/0.55,加力厂|的NaO〃溶液进行反应,与题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

量偏多,但是中和热是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与酸

碱的用量无关,所以用60mL0.50m。/•厂।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反应,与

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相等。

(3)测量盐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再测NaOH溶液的温度时,会发生

酸碱中和,使反应前后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值减小,导致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故A

符合题意;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烧杯时动作迟缓,会导致一部分热量损失,实验

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故B符合题意;做本实验时的室温和反应热的数据之间无关,故C

不符合题意;将50〃/0.55,〃。/•厂।氢氧化钠溶液错取成了50〃辽0.55%“小1的氨水,由于

NHTH2。是弱碱,弱碱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所以导致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故。符

合题意。

(4)3次实验温度差分别为3.1℃、3.1℃、5.2℃,第3次数值与前2次差别很大,舍去,

前2次温度差平均值为3.1℃;50mL0.50mo/-L1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2H溶液发

生中和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05LX0.50"?”[-।=0.025,"。/,溶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