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二中学广雅中学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二中学广雅中学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二中学广雅中学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二中学广雅中学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二中学广雅中学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二中学广雅中学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在毕业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C.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D.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我们任重而道远。下列做法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不符的是A.焚烧秸秆,增加肥效B.乙醇汽油,缓解能源C.共享单车,绿色出行D.一水多用,节约水源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碘酒均一稳定且是混合物,碘酒属于溶液B.氧化钙、氢氧化钠都具有吸水性,故它们都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C.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所以盐中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D.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4.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通常甲为固态单质,乙、丙为两种气体,且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乙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丙能产生温室效应B.①②④三个转化的反应中有一种相同的反应物C.③的转化只能通过和氧气反应来实现D.乙和丙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其分子构成不同5.化学在工农业生产、科技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铝合金制飞机外壳是因其硬度大、密度小、耐腐蚀B.无土栽培的营养液中常含有K2SO4是一种复合肥C.发射火箭采用的液氢、液氧都是无污染的纯净物D.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6.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表示阳离子B.①和②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C.①和②形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D.①和②属于同一周期的元素7.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x的值是19B.丙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丁一定是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7:138.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酸,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酸的是()A.食醋中的醋酸 B.汽水中的碳酸 C.胃液中的盐酸 D.蓄电池中的硫酸9.补充一定量的粗粮有益于身体健康。下列粗粮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玉米 B.黄豆C.紫薯 D.荞麦10.某同学用pH计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肥皂水牙膏西瓜汁食醋pH10.28.55.82.4A.肥皂水中加入酚酞试液显红色B.表中物质的pH数据也可用pH试纸测得C.西瓜汁的酸性比食醋强D.食用食醋可帮助消化,大量食用对人体无害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下。请回答:除去水中固态杂质的设备是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过滤池B.吸附池C.清水池通常向清水池投放高铁酸钠(化学式为Na2FeO4)杀菌消毒,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我国有关部门规定,经上述流程净化后进入用户的饮用水含铁<0.3mg·L-1,含铜<1.0mg·L-1,……。其中的“铁、铜”指的是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原子B.分子C.元素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取12.5g的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假设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和颜色反应),其反应的情况如图所示,请计算:12.5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要求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金属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合金是在金属中_____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制得的具有金属特征的材料。生铁和钢是两种含碳量不同的铁合金,其中钢的含碳量为_____。金属的热处理有两种方法,其中一种热处理,能使钢材的硬度和耐磨性增强,塑性和韧性降低。这种热处理方法是_____(填“淬火”或“回火”)。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再滴加稀硫酸,没有任何现象,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填化学式)。冶炼含四氧化三铁的磁铁矿石,理论上能得到含杂质的生铁的质量是_____(结果精确到)。14.认识溶液的变化。根据如图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①M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②50℃时,将40g甲物质投入到50g水中,形成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③20℃时,处于a点状态甲溶液,升温至50℃,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④分别将5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100g降温到20℃时,甲、乙、丙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为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亮亮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的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的进一步实验探究如下:(实验原理)(1)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实验设计)(2)向装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先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再不断地滴入稀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就可以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其中玻璃棒所起作用是___________,加入酚酞试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3)向装有一定量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再向其中加入锌粒,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说明二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你对此观点的看法及理由是___________。(拓展思维)(4)下列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的方案序号有______________。A先测定NaOH溶液的pH,然后再向其中滴加稀硫酸,pH逐渐减小B用温度计测定NaOH与稀硫酸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温度明显上升C向一定量NaOH溶液中滴入稀硫酸,振荡,再滴硫酸铜溶液无现象D向一定量NaOH溶液中滴入稀硫酸,振荡,再加入碳酸氢钠无现象(微观分析)(5)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的某一时刻溶液中的离子微粒示意图如下。①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应用)(6)某造纸厂产生的废水中NaOH质量分数为1.6%,现有质量分数为20%的废硫酸4.9t,可以处理的废水质量为_____________。16.过氧化钠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种药品,它是浅黄白色颗粒粉末。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与水中能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方程式:Na2O2+2H2O=2NaOH+H2O2,过氧化氢又能分解放出氧气。区分水和过氧化氢的实验方法是:_____;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某同学为了证明过氧化钠加入水中生成了氢氧化钠,在生成的溶液中滴加了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变红后褪为无色,请你对此现象进行探究。:什么导致溶液先变红再褪色?:猜想1:甲同学“可能是无色酚酞溶液变质导致溶液褪色”;猜想2:乙同学“可能是生成的过氧化氢使溶液褪色”。:a:甲同学提出的猜想,立即遭到其他同学的反对,因为_____;b: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乙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并实验验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稀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变红后_____观察现象溶液依然为_____色_____(讨论交流):你还能提出不同的猜想吗?猜想3:_____。方案3: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析】

A、将用水和酒精浸湿的手帕点燃,手帕表面燃烧,片刻后抖动手帕,火焰熄灭,而手帕一点也没有烧坏,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手帕不是可燃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将用水和酒精浸湿的手帕点燃,手帕表面燃烧,片刻后抖动手帕,火焰熄灭,而手帕一点也没有烧坏,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酒精燃烧消耗了空气,氧气不充足,故选项说法错误;C、将用水和酒精浸湿的手帕点燃,手帕表面燃烧,片刻后抖动手帕,火焰熄灭,而手帕一点也没有烧坏,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着火点降低,故选项说法错误;D、将用水和酒精浸湿的手帕点燃,手帕表面燃烧,片刻后抖动手帕,火焰熄灭,而手帕一点也没有烧坏,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2、A【解析】

A、就地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会严重污染空气,故A选项说法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B、乙醇属于可再生资源,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缓解能源危机,故B选项说法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C、共享单车出行,不消耗化石燃料,绿色出行,故C选项说法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D、爱护水资源包括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一水多用,节约水资源,故D选项说法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故选:A。3、A【解析】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碘酒均一稳定且是混合物,碘酒属于溶液,选项正确;B.氧化钙、氢氧化钠都具有吸水性,但氧化钙遇水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与二氧化碳反应,它们都不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选项错误;C.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但盐中不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如氯化铵,选项错误;D.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如碳酸钠是盐,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选项错误。故选A。4、C【解析】A、乙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故乙是一氧化碳,则丙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过多能产生温室效应,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反应①是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②是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④是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三个转化的反应中有一种相同的反应物是碳,正确,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C、一氧化碳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也可以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反应③的转化不只是通过和氧气反应来实现的,错误,符合题意,故C正确;D、乙是一氧化碳,丙是二氧化碳,乙和丙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其分子构成不同,正确,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选C。5、B【解析】

A.铝合金制飞机外壳硬度大、密度小、耐腐蚀,故可以做制造飞机外壳的原料,正确;B.K2SO4只含有钾一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原料,而复合肥是含有两种及两种以上元素的化合物,故不属于复合肥,错误;C.发射火箭采用的液氢、液氧的构成微粒只有一种,因此都是无污染的纯净物,正确;D.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可以使水中的Ca2+、Mg2+形成沉淀,故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正确;故选B。6、C【解析】

A.①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大于电子数,表示阳离子,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①和②最外层电子数为8,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①和②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D.①和②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都有三个电子层,属于同一周期的元素,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7、C【解析】

由图可知反应前的总质量为14g+26g+3g+5g=48g,反应后的总质量为2g+xg+3g+36g=(41+x)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有41+x=48,解得x=7,则有:A、x的值是7,A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使不反应的杂质,B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甲、乙在反应前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丁的质量在反应增加是生成物,甲和乙反应生成丁,丁一定是化合物,C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4-2):(26-7)=12:19,D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如图所示的直方图及数据计算出未知的质量,再根据化学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尤其注意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使不反应的杂质。8、A【解析】A、食醋中的醋酸,其化学式是CH3COOH,属于有机酸;B、汽水中的碳酸,其化学式是H2CO3,,属于无机酸;C、胃液中的盐酸,其化学式是HCl,属于无机酸;D、蓄电池中的硫酸,其化学式是H2SO4,属于无机酸。点睛∶醋酸是一种中等强度的有机酸。9、B【解析】

A、玉米中富含糖类物质。A错误;B、黄豆中富含蛋白质。B正确;C、紫薯中富含大量的淀粉,属于糖类。C错误;D、荞麦中富含维生素。D错误。故选B。10、A【解析】

A、肥皂水的pH为10.2,大于7,滴加入酚酞试液显红色,符合题意;B、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只是一个大约的整数值,不能测得表中物质的pH数据,不符合题意;C、西瓜汁的pH为5.8,食醋的pH为2.4,因为pH越小,酸性越强,所以食醋的酸性比西爪汁的强,不符合题意;D、食用食醋可帮助消化,但酸性过强,大量食用对人体有害,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A+6C【解析】(1)除去水中固态杂质的过程为过滤操作,故设备是过滤池;(2)通常向清水池投放高铁酸钠(化学式为Na2FeO4)杀菌消毒,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化学式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为+6价;(3)我国有关部门规定,经上述流程净化后进入用户的饮用水含铁<0.3mg·L-1,含铜<1.0mg·L-1,……。其中的“铁、铜”指的是元素,与其具体存在形态无关。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10g18.25%【解析】

(1)由图象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盐酸中溶质的质量y。x=10gy=7.3g(2)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18.25%答:(1)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0g;(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8.25%。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加热熔合淬火【解析】

(1)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而制得的具有金属特征的材料;(2)生铁中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3)淬火能使铁的硬度、耐磨性增大,塑性、韧性减弱,回火能使铁的韧性增强;(4)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稀硫酸会先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当铜离子与氢离子同时存在时,铁先和铜离子反应.当向滤渣中再滴入稀硫酸,没有任何现象,说明铁没有剩余,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铜;(5)设生成铁的质量为x,x=840t能得到含杂质的生铁的质量是≈866.0t。14、在50℃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5不变丙>乙>甲【解析】

①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M点表示的含义是:在50℃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②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将40g甲物质投入到50g水中,形成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0g:50g=2:5;③20℃时,处于a点状态甲溶液,升温至50℃,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④分别将5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100g降温到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较大,析出晶体最多,乙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较小,析出晶体次之,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所以甲、乙、丙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为丙>乙>甲。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搅拌,使氢氧化钠与硫酸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通过检验NaOH的消失判断化学反应发生不合理,NaOH可能不足导致H2SO4有剩余BCDH+Na+50t【解析】

[实验原理](1)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设计](2)向装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先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再不断地滴入稀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如果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就可以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因为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与稀硫酸反应后生成新物质,碱性物质不存在,所以溶液呈中性。其中玻璃棒所起作用是搅拌,使氢氧化钠与硫酸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加入酚酞试液的目的是通过检验NaOH的消失判断化学反应发生。(3)向装有一定量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再向其中加入锌粒,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说明二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你对此观点的看法及理由是不合理,NaOH可能不足导致H2SO4有剩余,因为稀硫酸过量时加入锌粒也有气泡产生。[拓展思维](4)下列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的方案序号有BCD。A先测定NaOH溶液的pH,然后再向其中滴加稀硫酸,pH逐渐减小,不能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因为加水时,溶液的pH也会减小,故错误;B用温度计测定NaOH与稀硫酸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温度明显上升,因为中和反应放热,故正确;C向一定量NaOH溶液中滴入稀硫酸,振荡,再滴硫酸铜溶液无现象,说明无氢氧化钠溶液,故正确;D向一定量NaOH溶液中滴入稀硫酸,振荡,再加入碳酸氢钠无现象,说明无稀硫酸溶液,故正确。[微观分析](5)①由图知,表示氢离子,符号为H+;表示钠离子,符号为Na+。[工业应用](6)设可以处理的废水质量为x80/1.6%x=98/(20%×4.9t)x=50t所以可以处理的废水质量为50t。【点睛】利用中和反应的相关特征解答相应问题。如反应后温度升高,pH改变。第6小问,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16、分别取等量的两种无色液体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二氧化锰观察现象,有气泡产生的是过氧化氢2H2O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