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部分旗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0-2021学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部分旗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0-2021学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部分旗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0-2021学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部分旗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0-2021学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部分旗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22页2020-2021学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部分旗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共42.0分)2014年3月,我国渔民在117°E、16°N附近海域进行海上捕捞作业时,受到某邻国军舰的干扰,我国渔政船立即从F地出发前往事发海域维权,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事发点位于东半球

B.事发点位于北温带

C.事发点位于F点的东北方向

D.事发点所在的纬线比F点所在的纬线短7月暑假期间,小强旅游来到甲城镇。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2~4题。关于甲城镇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处北温带 B.位于低纬度 C.位于南半球 D.位于东半球对甲城镇的地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该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B.该季节昼夜平分

C.正午时分有阳光直射 D.该地此时是冬季对该地区的野外考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河流大致自东向西流

B.乙处的海拔为200米

C.山顶的海拔在1000米以上

D.如遇暴雨,为安全起见应避开丁处如图为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为“水半球”)。读图完成5~7题。F点的经纬度是()A.(23.5°N,60°W) B.(23.5°N,60°E)

C.(23.5°S,60°W) D.(23.5°S,60°E)以下有关F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北极的正北方向 B.位于低纬度

C.位于北极的西南方向 D.位于东半球下列关于陆半球的叙述,正确的是()A.面积比水半球大 B.集中分布了七个大洲

C.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D.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龙龙从北京去乌鲁木齐出差,登机时,太阳刚好升起;到达时,太阳也刚好升起.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两地()A.跨纬度大,与地球自转有关 B.跨经度大,与地球自转有关

C.跨纬度大,与地球公转有关 D.跨经度大,与地球公转有关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的海拔高度是200米 B.丙地的海拔高度是100米

C.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 D.甲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米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 B. C. D.某夏令营开展野外考察活动,首先要了解活动区的情况。读图回答11~12题。攀岩是目前一种时尚的运动方式,图中比较适合这一运动的地点是()A.① B.② C.③ D.④对活动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B.①处气温比④处气温高

C.③地的地形部位是山脊 D.山顶①的海拔高度约为750米如图为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海岸线,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乙地代表陆地

B.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地代表陆地

C.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地代表海洋

D.该区域位于南半球,乙地代表海洋某人驾驶汽车从图中a向b、c方向行驶,其行驶方向是()

A.先向东,后向东北

B.先向东北,后向北

C.一直向北

D.先西南,后向南

天气状况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下列天气符号与生产、生活搭配适宜的是()A.出海捕鱼 B.春游踏青 C.室外锻炼 D.树下站立如图所示地区地壳活跃,板块运动明显,由图可得出的正确推论是()A.阿拉伯半岛将会在地球上消失

B.地中海的面积将来会扩大

C.阿尔卑斯山是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D.红海的面积将来会缩小下列比例尺中,能更详细显示地理事物的是()A.1:4000000 B.

C.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0千米 D.读图,完成18~19题。图中A、B、C、D四处中,降水量最多的是()A.A地 B.B地 C.C地 D.D地在A地测得气温为16℃,若只考虑地形因素,则C地的气温应该是()A.4℃ B.2℃ C.0℃ D.-2℃如图中的民居建筑特色反映的自然环境是()A.炎热干旱的沙漠

B.终年严寒的地区

C.炎热多雨的气候

D.地势高峻的高原

根据下列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国家总人口(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M国6

3982.500.65N国12

6870.940.82①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是M国②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是N国③M国属于发达国家④N国属于发达国家。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8.0分)读大洲、大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大洲是______,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______。

(2)图中B地区的人口密度______(大或小),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

(3)图中C大洲是______,由C、D两个洲组成的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______。

(4)图中C与E两洲的分界线是______。D大洲居民主要信仰的宗教是______。

(5)图中F是______洋,该大洋周围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与下列哪一板块无关?______。

A.美洲板块

B.南极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非洲板块

(6)图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_,面积最小的大洲是______。如图是亚欧大陆上不同位置的五个地区的气候资料图.请认真分析这些地区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不同位置的气温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柱状图,描述A、C、E三地气候特征:

A地______.

C地______.

E地______.

(2)A地气候与B地差异很大,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3)C、D、E三地比较,降水季节变化最大的是______地,降水各月均匀的是______地;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______地,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__地;造成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4)写出图中字母对应的气候类型:A______,C______,E______.甲图是太阳直射点一年当中回归运动示意图,乙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乙可知,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公转周期是______。

(2)造成甲图太阳直射点一年当中回归运动的原因是______运动,甲图太阳直射点位于③点时,对应乙图A、B、C、D中的______。

(3)当地球公转到乙图所示D位置时,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甲图中的______,当太阳直射点由③点向④点移动过程中,呼和浩特昼夜长短及其变化状况是______。

A.昼短夜长,昼渐短

B.昼短夜长,昼渐长

C.昼长夜短,昼渐长

D.昼长夜短,昼渐短

(4)当呼和浩特物体的影子在一年中最短时,太阳直射点位于甲图①、②、③、④中的______。当我们举办元旦活动时,地球位于乙图A、B、C、D中的______附近。图1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为某同学绘制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形部位名称:A是______,B是______。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不低于______米。

(2)A地位于王庄的______方向;若两地图上直线距离为4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为______千米。

(3)图2是沿图1中______(aa′或bb′)剖面线绘制而成的。

(4)B、C两处河段,流速较快的是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

(5)下列活动,主要能用到等高线地形图的是______。

A.查找国家位置

B.确定旅游景点

C.了解交通线路

D.组织野外登山

答案和解析1.【答案】A

【解析】解:根据题干可知,事发点的经纬度是(117°E、16°N)。

A、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根据事发点的经度117°E可知,事发点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故A正确;

B、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根据事发点的纬度16°N可知,事发点位于23.5°N-23.5°S之间,属于热带,故B不正确;

C、读图可知,F点的经纬度是(20°N、110°E),因此可知,事发点(117°E、16°N)位于F点的东南方向,故C不正确;

D、赤道的纬度为0°,是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越来越短(即纬度越高纬线越短),因此可知,事发点所在的纬线比F点所在的纬线长,故D不正确。

故选:A。

(1)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3)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4)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本题考查了经纬网的判读,难易适中。

2~4.【答案】C、D、D

【解析】1.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本题考查利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读图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甲地的地理坐标为65°W,40°S;

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依据甲地的纬度可知,甲地位于南温带;故A错误。

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依据甲地的纬度可知,甲地位于中纬度;故B错误。

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依据甲地的纬度可知,甲地位于南半球;故C正确。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依据甲地的经度可知,甲地位于西半球;故D错误。依据题意。

故选:C。2.

【分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

本题考查了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读图理解解答.【解答】解:读图可知,甲城镇位于40°S处,属于的南半球温带(23.5°S~66.5°S之间为南温带)地区,南温带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现象;南北半球季节正好相反,7月该地为冬季,此时昼短夜长。根据题意。

故选:D。3.

【分析】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根据等高线不同形状判定山体的不同部位:山地海拔最高点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的低地为鞍部,等高线向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高处凸为山谷,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解答即可.【解答】解:读图可得,图中河流大致自北向南流,故A错误;

乙处的海拔高度是400米,故B错误;

图中的等高距是200米,山顶的海拔高度范围是800-1000米,故C错误;

图中丁是山谷,如遇暴雨,该部位可能有山洪暴发的现象,所以为安全起见应避开该处,故D正确。

故选:D。

5~7.【答案】A、B、C

【解析】1.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掌握判读规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依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由此可知,图中F点的经纬度为60°W,23.5°N。

故选:A。2.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站在北极点上,四周都是南方。F点的经纬度是23.5°N,60°W,由此可判定,F点位于北极的正南方向,属于低纬度,位于西半球。

故选:B。3.

【分析】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

本题考查世界海陆分布概况,牢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解答】解:将地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陆地,所以,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七大洲的分布陆半球和水半球都有;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8.【答案】B

【解析】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因此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且我国东西跨经度大,故从北京去乌鲁木齐出差,登机时,太阳刚好升起;到达时,太阳也刚好升起.根据题意.

故选:B.

(1)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2)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本题考查了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属基础题.

9.【答案】C

【解析】解:海拔是指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读图可知,甲地海拔是300米,乙地海拔是100米,丙地的海拔是200米;相对高度是指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米-100米=200米,甲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米-200米=100米。

故选:C。

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要理解相对高度的概念,理解是答题的关键.

10.【答案】C

【解析】解: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应为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应为顺时针方向。读图分析可知,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

本题考查了地球自转的方向,要比较记忆北极上空和南极上空地球自转的方向特点,读图记忆解答。

11~12.【答案】B、A

【解析】1.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的②处是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陡崖处适合攀岩运动。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2.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的比例尺为1:100000,用文字式表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故选项A正确。

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①海拔为600米以上,④地海拔为100米,①处气温比④处气温低,故选项B错误。

③地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故选项C错误。

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山顶①的海拔为600米~700米之间,故选项D错误。根据题意。

故选:A。

13.【答案】B

【解析】解:读图可知,图示显示气温从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该地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的7月为夏季,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图中显示同纬度的甲、乙两地,甲地气温高于乙地,甲地代表陆地,乙地代表海洋。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地形地势因素和人类活动等。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气温的分布,读图理解解答。

14.【答案】B

【解析】解: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根据指向标定向。根据指向标的指向,驾车从图中a向b行驶是向东北方向;再向c是向北方向行驶;

故选:B。

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①一般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行判断;②是根据指向标判方向,③是经纬网定向.

本题主要考查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要识记.

15.【答案】B

【解析】解:A、为台风及其中心,不适合下海捕鱼.

B、为晴天,适合出游.

C、为沙尘暴,不适合户外活动.

D、为雷雨天气,树下站立很危险.

故选:B.

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合,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

本题考查了常用的天气符号,解题的关键是牢记天气符号并能熟练应用,此题基础性较强,易于掌握.

16.【答案】C

【解析】解: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有的碰撞挤压,有的张裂拉伸,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其面积逐渐减少。​红海受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拉伸作用,在不断扩张。阿拉伯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阿尔卑斯山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依据题意。

故选:C。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本题考查板块运动,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7.【答案】B

【解析】解: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比例尺是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反之,分母越小,比例尺就越大。把选项中的比例尺改写成数字式:B、1:100000,C、1:1000000,比较四个选项的比例尺,分子为1,分母越小的比例尺越大,选项中分母最小的是选项B,故比例尺最大,表示地理事物最详细。

故选:B。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详略的关系判定。

18~19.【答案】B、D

【解析】1.

【分析】降水类型主要有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图中所示的是地形雨的形成过程,其中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据此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地形雨的形成过程,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背风坡与迎风坡的特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从图中看出,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暖湿气流被迫沿山坡爬升,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叫地形雨。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在迎风坡的B点。

故选:B。2.

【分析】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考查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解答】解:地势对气温的影响是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读图可知,图中A地的海拔为0米,C地的海拔为30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0米。若在A地测得气温为16℃,则C地的气温应该是16℃-3000米÷100米×0.6℃=-2℃。

故选:D。

20.【答案】C

【解析】解:图中民居是高架房,墙体单薄,门窗开的较大,建有完善的排水系统,有利于通风散热和雨水的排泄,这种特点适应炎热多雨的气候。

故选:C。

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炎热多雨地区为了更好的通风散热、隔潮,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的双层木楼或竹楼;热带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为了减少热量的传递和风沙的入侵多建窗小平顶的碉堡房;寒冷地区为了抵御严寒,墙体厚实、窗户较小、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

各地的民居建筑风格一定要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

21.【答案】C

【解析】解:从表中可以看出,M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0%-0.65%=1.85%,N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4%-0.82%=0.12%.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是M国,该国应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的是N国,该国应属于发达国家。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说出人口密度的计算公式。

22.【答案】北美洲

英语

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合人类生存

亚洲

亚欧大陆

苏伊士运河

基督教

太平

D

南极洲

大洋洲

【解析】解:读图可知,(1)依据位置,图中A是北美洲,居民主要是欧洲移民,以白种人为主,通用的语言是英语。

(2)图中B赤道地区的人口密度小,主要自然原因是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合人类生存。

(3)依据位置,图中C是亚洲,由C亚洲、D欧洲两个洲组成的大陆是亚欧大陆,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4)依据位置,图中C亚洲与E非洲两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

(5)图中F是太平洋,该大洋周围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与非洲板块无关。故选D。

(6)由于所有的经线交汇于极点,所以南极洲是各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大洋洲是面积最小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故答案为:

(1)北美洲;英语;

(2)小;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合人类生存;

(3)亚洲;亚欧大陆;

(4)苏伊士运河;基督教;

(5)太平;D;

(6)南极洲;大洋洲。

(1)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2)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本题考查大洲、大洋的概况,掌握大洲、大洋的相关知识,读图解答即可。

23.【答案】全年高温多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

纬度因素

C

E

E

D

海陆因素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解析】解:(1)读气候资料图可知,A地的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多雨.C地的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E地的气候特点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

(2)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气温也逐渐降低.A地纬度低,B地纬度高,是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3)亚欧大陆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受海陆因素的影响,C地降水季节变化大;E地由于常年受西风的影响,形成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的气候特点,其气温年较差较小.D处深居内陆,气温变化剧烈,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最大.造成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因素的影响.

(4)图中字母A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C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E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故答案为:

(1)全年高温多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

(2)纬度因素;

(3)C;E;E;D;海陆因素;

(4)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