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项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关键技术标准规范文档_第1页
综合项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关键技术标准规范文档_第2页
综合项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关键技术标准规范文档_第3页
综合项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关键技术标准规范文档_第4页
综合项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关键技术标准规范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TechnicalcodeforsafetyoftemporaryelectrificationonconstructionsiteJGJ46-J405-同意部门:中国建设部施行日期:7月1日中国建设部公告第322号建设部相关公布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公告现同意《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46-,自7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l.0.3、3.l.4、3.1.5、3.3.4、5.1.l、5.1.2、5.l.10、5.3.2、5.4.7、6.1.6、6.l.8、6.2.3、6.2.7、7.2.l、7.2.3、8.1.3、8.1.11、8.2.10、8.2.11、8.2.15、8.3.4、9.7.3、10.2.2、10.2.5、10.3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建设部4月1总则1.0.1为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律和法规,保障施工现场1.0.2本规范利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工业和民用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中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220/380V三l.0.3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专用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220/380V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系统,必需符合下列要求:1采取三级配电系统;2采取TN-S接零保护系统;3采取二级漏电保护系统。1.0.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除应实施本规范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2术语、代号2.1术语2.1.1低压lowvoltage交流额定电压在1kV及以下电压。2.1.2高压high交流额定电压在1kV以上电压。2.1.3外电线路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配电线路以外电力线路。2.1.4有静电施工现场constructionsitewithelectrostatlc存在因摩擦、挤压、感应和接地不良等而产生对人体和环境有害静电施工现场。2.1.5强电磁波源。soureofpowerfulelectromopeti辐射波能够在施工现场机械设备上感应产生有害对地电压电磁辐射体。2.1.6接地goundconnect设备一部分为形成导电通路和大地连接。2.1.7工作接地workinggoundconnect为了电路或设备达成运行要求接地,如变压器低压中性点和发电机中性点接地。2.1.8设备接地线上一处或多处经过接地装置和大地再次连接接地。2.1.9埋入地中并直接和大地接触金属导体。2.1.10人工接地体人工埋入地中接地体。2.1.11自然施工前已埋入地中,对兼作接地体用多种构件,如钢筋混凝土基础钢筋结构、金属井管、金属管道(非燃气)等。2.1.12接地线groun连接设备金属结构和接地体金属导体(包含连接螺栓)。2.1.13接地装置接地体和接地线总和。2.1.14接地电阻ground接地装置对地电阻。它是接地线电阻、接地体电阻、接地体和土壤之间接触电阻和土壤中散流电阻之和。接地电阻能够经过计算或测量得到它近似值,其值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电压和经过接地装置流入地中电流之比。2.1.15频接地电阻powerfreque按经过接地装置流入地中工频电流求得接地电阻。2.1.16按经过接地装置流入地中冲击电流(模拟雷电流)求得接地电阻。2.1.17电气连接electricc导体和导体之间直接提供电气通路连接(接触电阻近于零)。2.1.18带电部分live-正常使用时要被通电导体或可导电部分,它包含中性导体(中性线),不包含保护导体(保护零线或保护线),按通例也不包含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合一导线(导体)。2.1.19外露可导电部分e电气设备能触及可导电部分。它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但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带电。2.1.20触电(电击)electric电流流经人体或动物体,使其产生病理生理效应。2.1.21直接接触directcontac人体、牲畜和带电部分接触。2.1.22间接接触indirectconta人体、牲畜和故障情况下变为带电体外露可导电部分接触。2.1.23配电箱di一个专门用作分配电力配电装置,包含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如无特指,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合称配电箱。2.1.24末级配电装置通称,亦可兼作用电设备控制装置。2.1.25隔离变压器isolatingt指输入绕组和输出绕组在电气上相互隔离变压器,用以避免偶然同时触及带电体(或因绝缘损坏而可能带电金属部件)和大地所带来危险。2.1.26安全隔离变压器safe为安全特低电压电路提供电源隔离变压器。它输入绕组和输出绕组在电气上最少由相当于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绝缘隔离开来。它是专门为配电电路、工具或其它设备提供安全特低电压而设计。2.2代号2.2.1DK2.2.2H—2.2.3L1、L2、2.2.42.2.5N2.2.6NPE2.2.72.2.8RCD2.2.92.2.10TN2.2.11TN-C2.2.12TN-C-S2.2.13TN-S—工作零线2.2.14T2.2.15W3临时用电管理3.1临时用电组织设计3.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3.1l现场勘测;2确定电源进线、变电所或配电室、配电装置、用电设备位置及线路走向;3进行负荷计算;4选择变压器;5设计配电系统:1)设计配电线路,选择导线或电缆;2)设计配电装置,选择电器;3)设计接地装置;4)绘制临时用电工程图纸,关键包含用电工程总平面图、配电装置部署图、配电系统接线图、接地装置设计图。6设计防雷装置;7确定防护方法;8制订安全用电方法和电气防火方法。3.1.33.1.4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及变更时,必需推行“编制、审核3.1.53.1.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以下和设备总容量在50kW以下者,应制订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方法,并应符合本规范第3.l.3.2电工及用电人员3.2.13.2.2安装、巡检、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必需由电工完成,并应有些人监3.21使用电气设备前必需按要求穿戴和配置好对应劳动防护用具,并应检验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严禁设备带“缺点”运车转;2保管和维护所用设备,发觉问题立即汇报处理;3临时停用设备开关箱必需分断电源隔离开关,并应关门上锁;4移动电气设备时,必需经电工切断电源并做妥善处理后进行。3.3安全技术档案3.3.11用电组织设计全部资料;2修改用电组织设计资料;3用电技术交底资料;4用电工程检验验收表;5电气设备试、检验凭单和调试统计;6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和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参数测定统计表;7定时检(复)查表;8电工安装、巡检、维修、拆除工作统计。3.3.2安全技术档案应由主管该现场电气技术人员负责建立和管理。其中“电工安装、巡检、维修、拆除工作统计3.33.34外电线路及电气设备防护4.1外电线路防护4.1.14.1.2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周围和外电架空线路边线之间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符合表4.表4.1.2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外电线路电压等级(kV)<1l~1035~110220330~550最小安全操作距离(m)4.06.08.01015注:上、下脚手架斜道不宜设在有外电线路一侧。4.1.3施工现场机动车道和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最低点和路面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表4.表4.1.3施工现场机动车道和架空线路交叉时最小垂直距离外电线路电压等级(kV)<ll~1035最小垂直距离(m)6.07.07.04.1.4起重机严禁越过无防护设施外电架空线路作业。在外电架空线路周围吊装时,起重机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在最大偏斜时和架空线路边线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表4.表4.1电压(kV)安全距离(m)<l1035110220330500沿垂直方向1.53.04.05.06.07.08.5沿水平方向1.52.03.54.06.07.08.54.1.54.1.6当达不到本规范第4.l.2~4.1.架设防护设施时,必需经相关部门同意,采取线路临时停电或其它可靠安全技术方法,并应有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和专职安全人员监护。防护设施和外电线路之间安全距离不应小于表4.防护设施应坚固、稳定,且对外电线路隔离防护应达成IP30级。表4.1.6外电线路电压等级(kV)≤l035l10220330500最小安全距离(m)1.72.02.54.05.06.04.1.7当本规范第4.4.1.84.2电气设备防护4.2.14.25接地和防雷5.1通常要求5.1.1在施工现场专用变压器供电TN-S接零保护系统中,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必需和保护零线连接。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总配电箱)电源侧零线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图5.1.l图5.1.1专用变压器供电时TN1-工作接地;2-PE线反复接地;3-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正常不带电外露可导电部分);L1、L2、L3-相线;N-工作零西安;PE-保护零线;DK-总电源隔离开关;RCD-总漏电保护器(兼有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效漏电断路器);T-变压器5.1采取TN系统做保护接零时,工作零线(N线)必需经过总漏电保护器,保护零线(PE线)必需由电源进线零线反复接地处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形成局部TN-S接零保护系统(图5.图5.l.2三相四线供电时局部TNS接零保护系统保护零线引出示意1-NPE线反复接地;2-PE线反复接地;L1、L2、L3-相线;N-工作零西安;PE-保护零线;DK-总电源隔离开关;RCD-总漏电保护器(兼有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效漏电断路器)5.1.3在5.1.4在TN接零保护系统中,PE零线应单独敷设。反复接地线必需和5.1.5使用一次侧由当采取一般隔离变压器时,其二次侧一端应接地,且变压器正常不带电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和一次回路保护零线相连接。以上变压器尚应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保护方法。5.1.6施5.1.7接地装置设置应考虑土壤干燥或冻结等季节改变影响,并应符合表5.1.7要求,接地电阻值在四季中均应符合本规范第5.表5.1.7接地装置季节系数埋深(m)水平接地体长2~3m垂直接地体0.51.4~1.81.2~1.40.8~1.01.25~1.451.15~1.32.5~3.01.0~1.11.0~1.1注:大地比较干燥时,取表中较小值;比较潮湿时,取表中较大值。5.1.8干线所用材质和相线、工作零线(N线)相同时,其最小截面应符合表5.1.8表5.1.8P相先芯线截面S(mm2)PE线最小截面(mm2)S≤16516<S≤3516S>35S/25.1.9配电装置和电动机械相连接PE线应为截面大于2.5mm2绝缘多股铜线。手持式电动工具PE线应为截面大于1.55.1.10P5.1.11相线、N线、PE线颜色标识必需符合以下要求:相线L1(A)、L2(B)、L1(C)相序绝缘颜色依次为黄、绿、红色;N线绝缘颜色为淡蓝色;PE线绝缘颜色为绿/黄双色。任何情况下上述颜色标识严禁混用和相互代用5.2保护接零5.2.1在TNl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手持式电动工具金属外壳;2电气设备传动装置金属部件;3配电柜和控制柜金属框架;4配电装置金属箱体、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金属围栏和金属门;5电力线路金属保护管、敷线钢索、起重机底座和轨道、滑升模板金属操作平台等;6安装在电力线路杆(塔)上开关、电容器等电气装置金属外壳及支架。5.25.2.31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坪干燥房间内,交流电压380V及以下电气装置金属外壳(当维修人员可能同时触及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和接地金属物件时除外);2安装在用电柜、控制柜金属框架和配电箱金属箱体上,且和其可靠电气连接电气测量仪表。电流互感器、电器金属外壳。5.3接地和接地电阻5.3.l单台容量超出100kVA或使用同一接地装置并联运行且总容量超出100kVA电力变压器或发电机工作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4Ω。单一容量不超出100kVA或使用同一接地装置并联运行且总容是不超出100kVA电力变压器或发电机工作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10Ω。在土壤电阻率大于1000Ω·m地域,当达成上述接地电阻值有困难时,工作接地电阻值可提升到30Ω。5.3.2TN在TN系统中,保护零线每一处反复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在工作接地电阻值许可达成10Ω电力系统中,全部反复接地等效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5.3.35.3.4每一接地装置接地线应采取2根及以不得采取铝导体做接地体或地下接地线。垂直接地体宜采取角钢、钢管或光面圆钢,不得采取螺纹钢。接地可利用自然接地体,但应确保其电气连接和热稳定。5.3.55.3.6l移动式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固定在同一金属支架上,且不供给其它设备用电时;2不超出二台用电设备由专用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出50m,且供、用电设备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电气连接时。5.3.7在有静电施工现场内,对集聚在机械设备上静电应采取接地泄漏份施。每组专设静电接地体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0Ω5.4防雷5.4.1在土壤电阻率低于200Ω·m区域电杆可不另设防雷接地装置,但在配电室架空进线或出线处应将绝缘子铁脚和配电室接地装置相连接。5.4.2施工现场内起重机、井字架、龙门架等机械设备,和钢脚手架和正在施工在建工程等金属结构,当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防雷装置接闪器保护范围以外时,应按表5.4.2要求安装防雷装置。表5.4.2中地域年均雷暴日(d)应按本规范附录当最高机械设备上避雷针(接闪器)保护范围能覆盖其它设备,且又最终退出现场,则其它设备可不设防雷装置。确定防雷装置接闪器保护范围可采取本规范附录B滚球法。表5.4.2地域年平均雷暴日(d)机械设备高度(m)≤15≥50>5,<40≥32≥40,<90≥20≥90及雷害尤其严重地域≥125.4.35.4.4机械设备上避雷针(接闪器)长度应为1~25.4.5安装避雷针(接闪器)机械设备,全部固定动力、控制、照明5.4.6施工5.4.76配电室及自备电源6.1配电室6.1.1配电室应靠近电源,并应设在灰尘少、潮气少、振动小、无腐蚀介质、6.1.26.1.3配电室和控制室应能自然通风,并应采取预防雨雪侵入和动物进6.1l配电柜正面操作通道宽度,单列部署或双列背对背部署大于1.5m,双列面对面部署大于2m2配电柜后面维护通道宽度,单列部署或双列面对面部署大于0.8m,双列背对背部署大于1.5m,部分地点有建筑物结构凸出地方,则此点通道宽度可降低0.23配电柜侧面维护通道宽度大于1m;4配电室顶棚和地面距离不低于3m;5配电室内设置值班或检修室时,该室边缘处配电柜水平距离大于lm,并采取屏障隔离;6配电室内裸母线和地向垂直距离小于2.5m7配电室围栏上端和其正上方带电部分净距大于0.8配电装置上端距顶棚大于0.5m;9配电室内母线涂刷有色油漆,以标志相序;以柜正面方向为基准,其涂色符合表6.10配电室建筑物和构筑物耐火等级不低于3级,室内配置砂箱和可用于扑灭电气火灾灭火器;表6.1相别颜色垂直排列水平排列引下排列L1(A)黄上后左L2(B)绿中中中L3(C)红下前右N淡蓝---11配电室门向外开,并配锁;12配电室照明分别设置正常照明和事故照明。6.1.56.1.66.1.76.1.8配电柜或配电线路停电维修时,应挂接地线,并应悬挂6.1.96.2230/400V自备发电机组6.2.16.2.26.26.2.4发电机组应采取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和独立设置TN-S接零保护系统,其工作接地电阻值应符合本规范第5.6.2.5l交流电压表;2交流电流表;3有功功率表;4电度表;5功率因数表;6频率表;7直流电流表。6.26.27配电线路7.1架空线路7.1.1架空线必需采取绝缘导7.1.27.1.31导线中计算负荷电流小于其长久连续负荷许可载流量。2线路末端电压偏移小于其额定电压5%。3三相四线制线路N线和PE线截面大于相线截面50%,单相线路零线截面和相线截面相同。4按机械强度要求,绝缘铜线截面大于10mm2,绝缘铝线截面大于16mm5在跨越铁路、公路、河流、电力线路档距内,绝缘铜线截面大于16mm2,绝缘铝线截面大于25mm7.1.4架空线在一个档距内,每层导线接头数不得超出该层导线条数50%,在跨越铁路、公路、河流、电力线路档距内,架空线不得有接头。7.1.51动力、照明线在同一横担上架设时,导线相序排列是: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1、N、L2、L3、PE;2动力、照明线在二层横担上分别架设时,导线相序排列是:上层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1、L2、L3;下层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1(L2、L3)、N、PE。7.1.67.1.7架空线路线间距不得小于7.1.8架空线路横担间最小垂直距离不得小于表7.l.8-1所列数值;横担宜采取角钢或方木,低压铁横担角钢应按表7.1.8-2选择,方木横担截面应按80mm×80mm表7.1.8-1横担间最小垂直距离(m)排列方法直线杆分支或转角杆高压和低压1.21.0低压和低压0.60.3表7.1.导线截面(mm2)直线杆分支或转角杆二线及三线四线及以上16253550∟50×52×∟50×52×∟63×57095120∟63×52×∟63×52×∟70×67.1.横杆长度(m)二线三线、四线五线0.71.51.87.1.9架空线路和邻近线路或固定物距离应符合表7.表7.1.9项目距离类别最小净空距离(m)架空线途经引线、接下线和邻线架空线和架空线电杆外缘架空线和摆动最大时树梢0.130.050.50最小垂直距离(m)架空线同杆架设下方通信、广播线路架空线最大弧垂和地面架空线最大弧垂和暂设工程顶端架空线和邻近电力线路交叉施工现场机动车道铁路轨道1KV以下1~10KV1.04.06.07.52.51.22.5最小水平距离(m)架空线电杆和路基边缘架上线电针和铁路轨道边缘架空线边线和建筑物凸出部分1.0杆高(m)+3.01.07.1.10架字线路宜采取钢筋混凝土杆或木杆。钢筋混凝土杆不得有露筋、宽度大于0.7.1.11电杆埋设深度宜为杆长1\/加0.6m,回填土应分层扎实。在松软土质处宜加大埋7.1.12直线杆和15°以下转角杆,可采取单横担单绝缘子,但跨越机动车道时应采取单横担双绝缘子;15°到45°转角杆应采取双横担双绝缘子;45°7.1.131直线杆采取针式绝缘子;2耐张杆采取蝶式绝缘子。7.1.14电杆拉线宜采取不少于3根D4.0mm镀锌钢丝。拉线和电杆夹角应在30°~45°之间。拉线埋设深度不得小于7.1.15因受地形环境限制不能装设拉线时,可采取撑杆替换拉线,撑杆埋设深度不得小于0.8m,其底部应垫底盘或石块。撑杆和电杆夹角宜为307.1.16接户线在档距内不得有接头,进线处离地高度不得小于2.5m。接户线最小截面应符合表7.1.表7.1.接户线架设方法接户线长度(m)接户线截面(mm2)铜线铝线架空或沿墙敷设10~256.010.≤104.06.0表7.1.16-接户线架设方法接户线档距(m)接户线线间距离(mm)架空敷设≤25150>25200沿墙敷设≤6100>6150架空接户线和广播电话线交叉时距离(mm)接户线在上部,600接户线在下部,300架空或沿墙敷设接户线零线和相线交叉时距离(mm)1007.1.17架空采取熔断器做短路保护时,其熔体额定电流不应大于明敷绝缘导线长久连续负荷许可载流量l.5倍。采取断路器做短路保护时,其瞬动过流脱扣器脱扣电流整定值应小于线路末端单相短路电流。7.1.18采取熔断器或断路器做过载保护时,绝缘导线长久连续负荷许可载流量不应小于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或断路器长延时过流脱扣器脱扣电流整定值1.25倍。7.2电缆线路7.2.1五芯电缆必需包含淡蓝、绿/黄二种颜色绝缘芯线。淡蓝色芯线必需用作N线;绿/黄双色芯线必需用作PE线,严禁混用。7.2.2电缆截面选择应符合本规范第7.l.3条1、7.27.2.4电缆类型应依据敷设方法、环境条件选择。埋地敷设宜选择铠装电缆;当选择无7.2.5电缆直接埋地敷设深度不应小于0.7m,并应在电缆紧邻上7.2.6埋地电缆在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介质腐蚀场所及引出地面从2.0m高到地下7.2.7埋地电缆和周围外电电缆和管沟平行间距不得小于7.2.8埋地电缆接头应设在地面上接线盒内,接线盒应能防水、防7.2.9架空电缆应沿电杆、支架或墙壁敷设,并采取绝缘子固定,绑扎线必需采取绝缘线,固定点间距应确保电缆能承受自重所带来荷载,敷设高度应符合本规范第7.架空电缆严禁沿脚手架、树木或其它设施敷设。7.2.10在建工程内电缆线路必需采取电缆埋地引入,严禁穿越脚手架引入。电缆垂直敷设应充足利用在建工程竖井、垂直孔洞等,并宜靠近用电负荷中心,固定点每楼层不得少于一处。电缆水平敷设宜沿墙或门口刚性固定,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0装饰装修工程或其它特殊阶段,应补充编制单项施工用电方案。电源线可沿墙角、地面敷设,但应采取防机械损伤和电火方法。7.2.11电缆线路必需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电器和电缆选配应符合本规范第7.l.17条和7.1.187.3室内配线7.3.17.3.2潮湿场所或埋地非电缆配线必需穿管敷设,管口和管接头应密封;当采取金属管敷设时,金属管必需做等电位连接,且必需和PE线相连接。7.3.3室内非埋地明敷主干线距地面高度7.3.4架空7.3.5室内配线所用导线或电缆截面应依据用电设备或线路计算负荷确定,但铜线截面不应小于1.5mm7.3.6钢索配线吊架间距不宜大于12m。采取瓷夹固定导线时,导线间距不应小于35mm,瓷夹间距不应大于800mm;采取瓷瓶固定导线时,导线间距不应小于100mm7.3.7室内配线必需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电器V和绝缘导线、电缆选配应符合本规范第7.1.17条和7.1.188配电箱及开关箱8.1配电箱及开关箱设置8.1.1配电系统应设置配电柜或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施三级配电。配电系统宜使三相负荷平衡。220V或380V单相用电设备宜接入220/380V三相四线系统;当单相照明线路电流大于30A时,宜采取220/380V三室内配电柜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6.l节要求,8.1.2总配电箱以下可设若干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以下可设若干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区域,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区域,分配电箱和开关箱距离不得超出30m,开关箱和其控制固定式用电设备水平距离不宜超出3m。8.1.3每台用电设备必需有各自专用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2台及2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8.1.4动力配电箱8.1.5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不得装设在有严重损伤作用瓦斯、烟气、潮气及其它有害介质中,亦不得装设在易受外来固体物撞击、强烈振动、液体浸溅及热源烘烤场所。不然,应8.1.6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2人同时工作空8.1.7配电箱、开关箱应采取冷轧钢板或阻燃绝缘材料制作,钢板厚度应为l.2~2.0mm,其中开关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2rnm8.1.8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端正、牢靠。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中心点和地面垂直距离应为1.4~1.6m。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坚固、稳定支架上。其中心点和地面垂直距离宜为0.8.1.9配电箱金属电器安装板和金属箱体应做电气连接。8.1.10配电箱、开关箱内电器(含插座)应按其要求位置紧固在电器安装板上,不得歪斜和松动。8.1.1l配电箱电器安装板上必需分设N线端子板和PE线端子板。N进出线中N线必需经过N线端子板连接;PE线必需经过PE线端子板连接。8.1.12配电箱、开关箱内连接线必需采取钢芯绝缘导线。导线绝缘颜色标志应按本规范第5.1.118.1.13配电箱、开关箱金属箱体、金属电器安装报板和电器正常不带电金属底座、外壳等必需经过PE线端子板和PE线做电气连接,金属箱门和金属箱体必需经过采取编织软铜线做电气连接。8.1.14配电箱、开关箱箱体尺寸应和箱内电器数量和尺寸相适应,箱内电器安装板板面电器安装尺寸可根据表8.表8.1.14间距名称最小净距(mm)并列电气(含单极熔断器)间30电器进、出线瓷管(塑胶管)孔和电器边缘间15A,3020~30A,5060A以上、上、下排电器进出线瓷管(塑胶管)孔间25电器进、出线瓷管(塑胶管)孔至板边40电器至板边408.1.15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在箱体下底面。8.1.16配电箱、开关箱进、出线口应配置固定线卡,进出线应加绝缘护套并成束卡固在箱体上,不得和箱体直接接触。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进、出线应采取橡皮护8.1.17配电箱、开关箱外形结构应能防雨、防尘8.2电器装置选择8.2.1配电箱、开关箱内电器必需可靠、完好,严禁使用破损、不合格电器。8.2.2总配电箱电器应含有电源隔离,正常接通和分断电路,和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效。电器设置1当总路设置总漏电保护器时,还应装设总隔离开关、分路隔离开关和总断路器、分路断路器或总熔断器、分路熔断器。当所设总漏电保护器是同时含有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效漏电断路器时,可不设总断路器或总熔断器。2当各分路设置分路漏电保护器时,还应装设总隔离开关、分路隔离开关和总断路器、分路断路器或总熔断器、分路熔断器。当分路所设漏电保护器是同时含有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效漏电断路器时,可不设分路断路器或分路熔断器。3隔离开关应设置于电源进线端,应采取分断时含有可见分断点,并能同时断开电源全部极隔离电器。如采取分断时含有可见分断点断路器,可不另设隔离开关;4熔断器应选择含有可靠灭弧分断功效产品。5总开关电器额定值、动作整定值应和分路开关电器额定值、动作整定值相适应。8.2.3总配电箱应装设电压表、总电流表、电度表及其它需要仪表。专用电能计量装设电流互感器时,其二次回路必需和保护零线有一个连接点,且严禁断开电路。8.2.4分配电箱位装设总隔离开关、分路隔离开关和总断路器、分路断路器或总熔断器、分路熔断器。其设置和选择应符合本规范第8.2.28.2.5开关箱必需装设隔离开关、断路器或熔断器,和漏电保护器。当漏电保护器是同时含有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效漏电断路器时,可不装设断路器或熔断器。隔离开关应采取分断时含有可见分断点,能同时断开电源全部极隔离电器,并应设置于电源进线端。当断路器是含有可见分断点时,可不另设隔离开关。8.2.6开关箱中隔离开关只可直接控制照明电路和容量小于3.0kW8.2.7开关箱中多种开关电器额定值和动作整定值应和其控制用电设备额定值和特征相适应。通用电动机开关箱中电器规格可按本规范附录C8.2.8漏电保护器时装设在总配电箱、开关箱靠近负荷一侧,且不得用于开启电气设备操作。8.2.9漏电保护器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剩下电流动作保护器通常要求》GB6829和《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要求》GB13955要求。8.2.10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使用于潮湿或有腐蚀介质场所漏电保护器应采取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8.2.11总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0.1s,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乘积不应大于30mA·s8.2.12总配电箱和8.2.13配电箱、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宜选择无辅助电源型(电磁式)产品,或选择辅助电源故障时能自动断开辅助电源型(电子式)产品。当选择辅助电源故障时不能自动8.2.14漏电保护器应按漏电保护器正确使用接线方法应按图8.2.14系统专用变压器供电TN-S系统三相四线制供电局部TN-S系统接线图8.2L1、L2、L3一相线;N一工作零线;PE一保护零线、保护线;1一工作接地;2一反复接地;T一变压器;RCD-漏电保护器;H一照明器;W一电焊机;M一电动机8.2.15配电箱、开关箱电源进线端严禁采取插头和插座做活动连接。8.3使用和维护8.3.18.3.28.3.3配电箱、开关箱应定时检验、维修。检验、维修人员必需是专业电工;检验、维修时必需按要求穿、戴绝缘鞋。8.3.4对配电箱、开关箱进行定时维修、检验时,必需将其前一级对应电源隔离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8.3l送电操作次序为: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2停电操作次序为: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但出现电气故障紧急情况可除外。8.3.6施8.3.7开关箱操作人员必需符合本规范第3.8.38.38.3熔断器熔体更换时,严禁采取不符合原规格熔体替换。漏电保护器天天使用前应开启漏电试验按钮试跳一次,试跳不正常时严禁继续使用。8.3.11配电箱、开关箱进线和出线严禁承受外力,严禁和金属9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式电动工具9.1一般要求9.1.1施工现场中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式电动工具选购、使用、检验和维修应l选购电动建筑机械、手持式电动工具及其用电安全装置符合对应国家现行相关强制性标准要求,且含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2建立和实施专员专机负责制,并定时检验和维修保养;3接地符合本规范第5.1.1条和5.l.2条要求,运行时产生振动设备金属基座、外壳和PE线连接点不少于24漏电保护符合本规范第8.2.5条、第8.2.8~8.2.10条及8.2.12条和8.25按使用说明书使用、检验、维修。9.1.2塔式起9.1.3手持式电动工具中塑料外壳=2\*ROMANII类工具和通常场所手持式电动工具中=3\*ROMANIII类工具可不连接PE线。9.1.4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式电动工具负荷线应按其计算负荷选择无接头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GB5013中第1部分(通常要求)和第电缆芯线数应依据负荷及其控制电器相数和线数确定:三相四线时,应选择五芯电缆;三相三线时,应选择四芯电缆;当三相用电设备中配置有单相用电器具时,应选择五芯电缆;单相二线时,应选择三芯电缆。电缆芯线应符合本规范第7.2.l条要求,其中PE线应采取绿/黄双色绝缘导线。9.1.5每一台电动建筑机械或手持式电动工具开关箱内,除应装设过载、短路、漏电保护电器外,还应按本规范第8.2.5条要求装设隔离开关或含有可见分断点断路器,和根据本规范第8.2.9.2起重机械9.2.1塔式起重机电气设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2.2l轨道两端各设一组接地装置;2轨道接头处作电气连接,两条轨道端部做环形电气连接;3较长轨道每隔小于30m加一组接地装置。9.2.39.29.29.2.69.2.79.2.9.2.99.2.10外用电梯和物料提升机在每日工作前必需对行程开关9.3桩工机械9.3.1潜水式钻孔机电机密封件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9.3.2潜水电机负荷线应采取防水橡皮护套铜心软电缆,长度不应小于l9.3.3潜水式钻孔机开9.4夯土机械9.4.1夯土机械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必需符合本规范第8.2.109.4.2夯土机械PE线连接点个得少于9.4.39.4.4使用夯土机械必需按要求穿戴绝缘用具,使用过程应有专员调整电缆,电缆长度不应大于9.4.5多台夯土机械并列工作时,其间距不得小于5m;前后工作时,其间距不得小于9.4.69.5焊接机械9.5.1电焊机械应放置在防雨9.5.2交流弧焊机变压器一次侧电源线长度不应大于9.5.3电焊机械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必需符合本规范第8.2.9.5.4电焊机械二次线应采取防水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电缆长度不应大于9.5.59.6手持式电动工具9.6.1空气湿度小于75%通常场所可选择I类或=2\*ROMANII类手持式电动工具,其金属外壳和PE线连接点不得少于2处;除塑料外壳=2\*ROMANII类工具外,相关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其负荷线插头应含有专用保护触头。所用插座和插头在结构上应保持一致,避免导电触头和保护触头混用。9.6.2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操作时,必需选择=2\*ROMANII类或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3\*ROMANIII类手持式电动工具。金属外壳=2\*ROMANII类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时,必需符合本规范第9.6.l条要求;其开关箱和控制箱应设置在作业场所外面。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严禁使用I类手持式电动工具。9.6.3狭窄场所必需选择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3\*ROMANIII类手持式电动工具,其开关箱和安全隔离变压器均应设置在狭窄场所外面,并连接PE线。漏电保护器选择应符合本规范第8.9.69.6.5表9.6.5测量部位绝缘电阻(MΩ)=1\*ROMANI类=2\*ROMANII类=3\*ROMANIII类带电零件和外壳之闻271注:绝缘电阻用500V兆欧表测量。9.69.7其它电动建筑机械9.7.1混凝土搅拌机、插入式振动器、平板振动器、地面抹光机、水磨石机、钢筋加工机械、木工机械、盾构机械、水泵等设备漏电保护应符合本规范第8.2.109.7.2混凝土搅拌机、插入式振动器、平板振动器、地面抹光机、水磨石机、钢筋加工机械、木工机械、盾构机械负荷线必需采取耐气候型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不得有水泵负荷线必需采取防水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严禁有任何破损和接头,并不得承受任何外力。盾构机械负荷线必需固定牢靠,距地高度不得小于2.5m。9.7.310照明10.1通常要求10.1.1在坑、洞、井内作业、夜间施工或厂房、道路、仓库、在一个工作场所内,不得只设局部照明。停电后,操作人员需立即撤离施工现场,必需装设自备电源应急照明。10.1.2现场照明应采取高光效、长寿命照明光源10.1.3l正常湿度通常场所,选择开启式照明器;2潮湿或尤其潮湿场所,选择密闭型防水照明器或配有防水灯头开启式照明器;3含有大量尘埃但无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选择防尘型照明器;4有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按危险场所等级选择防爆型照明器;5存在较强振动场所,选择防振型照明器;6有酸碱等强腐蚀介质场所,选择耐酸碱型照明器。10.1.410.1.5无自然采光地下大空间施10.2照明供电10.2.1通常场所宜选择额定电压为220V10.2.2l隧道、人防工程、高温、有导电灰尘、比较潮湿或灯具离地面高度低于2.5m等场所照明,电源电压不应大于36V2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3尤其潮湿场所、导电良好地面、锅炉或金属容器内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10.2.3l电源电压小于36V;2灯体和手柄应坚固、绝缘良好并耐热耐潮湿;3灯头和灯体结合牢靠,灯头无开关;4灯泡外部有金属保护网;5金属网、反光罩、悬吊挂钩固定在灯具绝缘部位上。10.2.4远离电源小面积工作场地、道路照明、警卫照明或额定电压为12~36V照明场所,其电压许可偏移值为额定电压值-10%~5%;其它场所电压许可偏移值为额定电压值±5%10.2.510.2.6照明系统宜使三相负荷平衡,其中每一单相回路上,灯具和插座数量不宜超出25个,负荷电流不宜超出10.2.7携带式变压器一次侧电源线应采取橡皮护套或塑料护套铜芯软电缆,中间不得有接头,长度不宜超出3m,其中绿/黄双色线只可作10.21单相二线及二相二线线路中,零线截面和相线截面相同;2三相四线制线路中,当照明器为白炽灯时,零线截面大于相线截面50%;当照明器为气体放电灯时,零线截面按最大负载相电流选择;3在逐相切断三相照明电路中,零线截面和最大负载相相线截面相同。10.2.9室内10.3照明装置10.3.1照明灯具金属外壳必需和PE线相连接,照明开关箱内必需装设隔离开关、短路和过载保护电器和漏电保护器,并应符合本规范第8.2.5条和第8.2.610.3.2室外220V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m,室内220V一般灯具和易燃物距离不宜小于300mm;聚光灯、碘钨灯等高热灯具和易燃物距离不宜小于500mm,且不得直接照射易燃物。达不10.310.3.410.3.5碘钨灯及钠、铊、铟等金属卤化物灯具安装高度宜在10.3.610.31灯头绝缘外壳无损伤、无漏电;2相线接在和中心触头相连一端,零线接在和螺纹口相连一端。10.3.8灯具内接线必需牢靠,灯具外接线必需做可靠防水绝缘包扎。10.3.9l拉线开关距地面高度为2~3m,和出入口水平距离为0.15~0.2rn,拉线出口向2其它开关距地面高度为1.3m,和出入口水平距离为0.15~0.2m10.3.10灯具相线必需经开关控制,不得将相线直接引入10.3.11对夜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