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大赵中学七年级(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大赵中学七年级(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大赵中学七年级(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大赵中学七年级(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大赵中学七年级(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大赵中学七年级(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1.下列哪类营养物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A.维生素 B.脂肪 C.蛋白质 D.淀粉2.人在发高烧时,常常没有食欲,最根本的原因是()A.所吃食物不能消化 B.食物残渣不能排出

C.体温超过37℃,消化酶的活性下降 D.不能吸收营养物质3.下列不属于物理性消化过程的是()A.牙齿的咀嚼 B.小肠的蠕动

C.胆汁乳化脂肪 D.胃腺分泌胃液消化食物4.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的实验过程,分析错误的是()

A.去掉操作步骤C对实验没有影响

B.本实验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变量是唾液

C.此实验说明了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D.在步骤D中,滴加碘液后的现象是1号变蓝,2号不变蓝5.下列有关人的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胃液能消化维生素 B.糖类是人体的主要储能物质

C.肠液和胰液有消化脂肪的酶 D.小肠能直接吸收脂肪6.不经过消化就能直接被吸收的物质是()A.水、无机盐、维生素 B.麦芽糖、葡萄糖、氨基酸

C.脂肪、蛋白质、淀粉 D.淀粉、无机盐、维生素7.下列对人体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认识合理的是()A.胃可初步消化蛋白质和脂肪

B.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不起作用

C.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D.小肠能吸收氨基酸、麦芽糖等物质8.维生素C水溶液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某生把甲乙丙丁四种果蔬研磨成汁,并用统一规格的滴管将它们分别逐滴滴入到2毫升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中,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所用汁液滴数如下表,据此分析果蔬维生素C含量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果蔬甲乙丙丁滴数12587A.乙丁丙甲 B.甲丙丁乙 C.丁甲丙乙 D.丁丙乙甲9.如图表示某种物质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这种物质是()

A.水 B.蛋白质 C.脂肪 D.淀粉10.如图为小肠内壁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其吸收功能无关的是()A.小肠很长,有5~7米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

C.小肠内含有多种消化液 D.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11.有一位同学在小烧杯中倒入10ml植物油,加入几种消化液,并充分振荡,置于37℃的温水中1小时左右,植物油不见了,你认为这一组是()A.唾液、胆汁、胃液 B.胆汁、肠液、胰液 C.胃液、肠液、唾液 D.胰液、肠液、唾液12.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③是胃,能将蛋白质初步分解成氨基酸

B.①是肝脏,它分泌的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C.⑤是小肠,内有胰液、肠液和胆汁三种消化液,利于消化

D.②是大肠,只有消化功能,没有吸收功能

13.李奶奶最近一到晚上就看不清东西,到医院检查后,医生不仅给她开了药,而且要求李奶奶加强营养,进行食物辅助治疗,在下列物质中,请你帮助李奶奶选择,她最需要的食物是()A.鸡蛋 B.牛奶 C.带鱼 D.猪肝14.若某同学患了佝偻病,在下列含有4种不同营养成分的食品中,该同学经常食用的一种食品是()

A.A B.B C.C D.D15.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已成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如图是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均衡的饮食应该是a层食物吃得最多

B.b层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可为人体提供能量

C.c层食物只能在小肠开始消化

D.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可多吃一些d层食物16.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A. B. C. D.17.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A.咽和气管 B.鼻腔和气管 C.呼吸道和肺 D.支气管和鼻腔18.下列表示人吸气后“氧气的旅行”途径正确的是()A.氧气→咽、喉→食道→肺

B.氧气→鼻腔→咽、喉→食道→气管→肺→肺泡→血液

C.氧气→口腔→气管→肺→肺泡→血液

D.氧气→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肺泡→血液→组织细胞19.通常情况下,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原因是()

①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湿润②嗅细胞能接受气味的刺激

③鼻毛可阻挡灰尘④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下列结构中,食物和空气共同经过的是()A.咽 B.喉 C.气管 D.支气管21.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气体中总是氧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其根本原因在于()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B.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

C.气体在呼吸过程中的扩散

D.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22.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的,其中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下列有关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肺泡数量很多

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

④肺泡分布广泛.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3.正常人在平静呼吸时,胸廓容积扩大是由于()A.肋间内肌收缩,膈肌舒张 B.肋间外肌收缩,膈肌收缩

C.肺容积缩小,气压升高 D.肺容积增大,气压下降24.下列肺的结构特点中,与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无关的是()A.肺泡壁薄 B.肺位于胸腔内

C.肺泡数目多,面积大 D.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25.如图中A、B、C为膈肌三种不同状态,当肺泡内二氧化碳含量最高时,膈肌内应处于()A.A处

B.B处

C.C处

D.均有可能26.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a与b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B.气体c代表二氧化碳,气体d代表氧

C.与血管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多层细胞构成27.以下对人体内能量利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B.人在一天中所消耗的能量与性别、活动强度、环境温度、身体状况等有关

C.糖类和脂肪的热价都是17.15千焦/克,蛋白质的热价是38.91千焦/克

D.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释放出能量,用于进行各项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28.吸入的氧气会从肺泡内进入血液的过程,其原理是()A.呼吸作用 B.扩散作用 C.消化作用 D.呼吸运动29.为了分析人体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成分及含量的变化,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两个锥形瓶内澄清石灰水的量不相等

B.吸气时,打开a阀门,关闭b阀门

C.呼气时,呼出的气体进入甲瓶内

D.乙瓶的澄清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甲不变

30.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一些必备的急救技巧,是中学生完成学习后必须具备的生物学素养。请根据生物学常识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当有人溺水造成呼吸停止时,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

B.将因煤气中毒而昏迷的人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救治

C.每次人工呼吸都要看到病人胸廓有起伏

D.遇到心肌梗死的病人,应立即把病人搬到室内床上平躺休息,然后拨打120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31.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自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来源于食物,食物中含能量的有机物有______。

(2)图一中,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其中7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其内壁上有很多环形皱襞,皱襞上又有许多______,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3)图二中,X、Y、Z三条曲线代表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表示脂肪消化过程的曲线是______,脂肪消化过程中需要的消化液有______。

(4)感冒时,服用的药品中往往有胶囊,胶囊外壳是用淀粉做成的,主要原因是避免药物对图一中[______]______产生刺激;图二中,曲线______所代表的营养物质是从这一部位开始被消化的。32.图A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B是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1、2、3、4表示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C点表示______(吸气或呼气结束),此时肺内气压______大气压。

(2)图B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序号4模拟人体的______。

(3)曲线AB段表示的肺内气压变化与图B中的______图表示的生理过程相同,此时膈肌______。

(4)空气中的氧气最终到达人体的组织细胞的______,进行呼吸作用,用于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______。

(5)图C中,发生在①处的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__实现的。过程②和③是通过______实现的。

(6)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中,需要依次经过______等结构。

答案和解析1.【答案】C

【解析】解: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还能分解释放能量,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故选:C。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熟记六大类营养物质对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缺一不可。2.【答案】C

【解析】解:A、发高烧时,常常没有食欲,并不是因为食物没有消化,只是温度高,消化酶的能力下降,错误。

B、发高烧时,由于温度高,消化酶的能力下降,并不是因为食物残渣不能排出,错误。

C、发高烧时,由于温度高,消化酶的能力下降,食物消化的慢,所以没有食欲,正确。

D、发高烧时,由于温度高,消化酶的能力下降,并不是因为不能吸收营养物质,错误。

故选:C。

由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1)食物的消化主要与消化酶有关.

(2)消化酶的消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消化酶的消化能力下降,37℃时消化酶的消化作用最强.

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重点知道消化酶的消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消化酶的消化能力下降,37℃时消化酶的消化作用最强.3.【答案】D

【解析】解:食物的消化方式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胃肠的蠕动、胆汁的乳化,可以将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这是物理性消化;物理性消化并不能改变食物的分子结构。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化学性消化;化学性消化改变了食物的分子结构,使它们由大分子的物质分解为了小分子的物质,胃腺分泌胃液消化食物属于化学性消化过程。

故选:D。

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解答即可。

明确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是同时进行的,物理性消化能够促进化学性消化的进行,化学性消化有新物质生成。4.【答案】A

【解析】解:A、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最适宜的温度是37℃,因此要把两个试管放在37℃水浴中加热,A错误;

B、本实验是一组对照实验,其探究的变量是唾液,B正确;

CD、1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2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把淀粉分解,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所以此实验证明了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CD正确;

故选:A。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3)消化酶的特性:一、专一性:一种特定的酶只能催化一种特定的底物二、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无机催化剂要高三、酶有个最适温度(或者范围)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的方法步骤。5.【答案】C

【解析】【分析】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蛋白质、脂肪、水分、维生素和无机盐,其中水分、维生素和无机盐不需要消化就能被吸收,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必须经过消化才能吸收。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先是胆汁(不包含任何消化酶)将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再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是学习和考试的重点。

​​​​​​​【解答】

A、胃液能消化蛋白质,维生素不需要消化,A错误;

B、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B错误;

C、肠液和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够参与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C正确;

D、脂肪属于大分子物质,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小肠吸收,D错误。

故选:C。6.【答案】A

【解析】解:食物中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故选:A。

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胃中的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最终在小肠内,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理解掌握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7.【答案】C

【解析】解:A、胃可初步消化蛋白质,但是不能初步消化脂肪。A错误。

B、胆汁中虽然不包含任何消化酶,但能对脂肪进行物理消化,将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不是对食物消化不起作用。B错误。

C、肠液和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够参与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C正确。

D、麦芽糖不是消化终产物,不能在小肠中被吸收。D错误。

故选:C。

食物的消化过程如图: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是学习和考试的重点。8.【答案】B

【解析】解:如果像蔬菜汁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直到加入高锰酸钾不被褪色为止。滴加高锰酸钾溶液的滴数越多,表明维生素C的含量越多。从表格中看出,所滴加果蔬的滴数从多到少依次是甲12滴、丙8滴、丁7滴、乙5滴。因此果蔬维生素C含量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甲丙丁乙。

故选:B。

维生素C的分子结构中,有不稳定的“C=C”,又有“-OH”,所以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当维生素C溶液与高锰酸钾接触后,即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维生素C还原高锰酸钾,使其褪色。向高锰酸钾中滴加维生素C,滴的滴数少,维生素C含量高。如果像蔬菜汁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直到加入高锰酸钾不被褪色为止。滴的滴数越少,表明维生素C的含量越少,滴的滴数越多,表明维生素C的含量越多。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维生素C的特性以及鉴定方法。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越高,所滴菜汁或果汁的量就越少。9.【答案】D

【解析】解: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胃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分析图示可知,该物质在口腔内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完毕,因此这是淀粉的消化曲线。

故选:D。

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此题考查了食物中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由于这些物质在消化道中的起始消化部位不同,因此其消化曲线也是不同的。10.【答案】C

【解析】解:A、小肠很长(约5~7米),是人体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大大增加小肠的消化和吸收面积,A不符合题意。

BD、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小肠的消化和吸收面积,小肠绒毛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也很薄也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BD不符合题意。

C、小肠内有许多消化液,只与消化功能有关,而与其吸收功能无直接关系,C符合题意。

故选:C。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基本的生物学观念,小肠的结构就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这是该知识点考查的重点。11.【答案】B

【解析】解:参与消化食物的消化液有口腔中的唾液、胃里的胃液、小肠中的肠液、胰液和胆汁,唾液中只含有能够初步消化淀粉的酶,胃液中只含有能够消化蛋白质的胃蛋白酶,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因此能消化植物油的是胆汁、肠液、胰液.

故选:B

食物中的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而这些物质的消化需要各种消化液的参与.

此题有一定的难度,除要知道各种消化液的作用外,还要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理.12.【答案】C

【解析】解:A、③是胃,胃中的胃腺能够分泌胃液,胃液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初步分解成多肽,A错误;

B、①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流入小肠后,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B错误;

C、⑤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C正确;

D、②大肠,只有吸收功能,没有消化功能,D错误。

故选:C。

图中结构:①肝脏,⑤小肠,③胃,④胰腺,②大肠。

关键是把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3.【答案】D

【解析】解: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对人体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维生素A的作用是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时人体会患夜盲症,即傍晚看不清东西。维生素A在动物的肝脏中含量丰富,植物性食物中一般不含维生素A,但是玉米、胡萝卜等植物性食物中含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转化成维生素A,因此经常食用胡萝卜或适量动物肝脏,有助于预防夜盲症。李奶奶最近一到晚上就看不清东西,就是夜盲症的表现,应多吃猪肝等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故选:D。

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下表:维生素种类主要功能缺乏症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佝偻病、骨质疏松等

掌握人体需要的主要的营养物质以及功能,重点了解维生素A的作用、缺乏症以及食物来源。14.【答案】D

【解析】解:A、食物A中含钙、维生素D较多,不会导致人患佝偻病,A错误;

B、食物B中含钙、维生素D较多,不会导致人患佝偻病,B错误;

C、食物C中含钙、维生素D较多,不会导致人患佝偻病,C错误;

D、食物D中含钙、维生素D都较少,若长期以食物D为主食,易患佝偻病,D正确。

故选:D。

图中用坐标的方式给出了四种食物所含有的部分营养成分。人体缺乏维生素D时易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因为维生素D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即使食物营养中含有钙,但由于身体缺维生素D最终会导致缺钙,使得幼年患佝偻病,因此补钙的同时一定要补充维生素D.据此解答。

掌握维生素D和钙的作用,并能正确识图是做好此题的关键。15.【答案】A

【解析】解:A.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即谷类食物进食量最多,其后依次是蔬类水果类、鱼、肉、蛋类、豆奶类、油脂类;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A正确。

B.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也不会产生热量,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B错误。

C.c层主要含有蛋白质,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C错误。

D.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组成物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组织细胞更新的重要原料,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应该多补充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对应膳食宝塔的

c

层,D错误。

故选:A。

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大致比例,并以直观的宝塔形式表示出来,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顶端需要量最少,由下往上a层为谷物类,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能提供能量;b层为水果蔬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c层为肉、鱼、蛋、奶等富含蛋白质;d层为油脂类,富含脂肪。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合理营养及平衡膳食宝塔的含义。16.【答案】D

【解析】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既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动脉内流得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氧气很少。在流经肺泡时,由于肺泡内是从外界吸入的空气,氧气的浓度高于血液中的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氧气就会自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直到平衡,所以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应该是增多,直至平衡,不能无限增多;二氧化碳会从血液中扩散到肺泡中,直至平衡,故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逐渐减少的,直至平衡的。根据上述,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根据气体扩散的原理血液中的氧气不可能全部扩散到组织细胞,因此血液中氧气不能为0,也不能无限增多;因此选项A、B、C不符合题意;选项D曲线体现气体扩散后,达到平衡。

故选:D。

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这是气体的扩散作用;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也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完成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气体扩散的原理。17.【答案】C

【解析】解: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如图所示: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故选:C。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呼吸系统的组成。18.【答案】D

【解析】解:外界氧气沿呼吸道进入人体,在肺泡处扩散到血液,血液中运输氧气的血细胞是红细胞,氧气由这种细胞携带,经过血液循环运输扩散到组织间,通过呼吸过程进入组织细胞,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即: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肺泡→血液→组织细胞。

故选:D。

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

2、外界氧气沿呼吸道进入人体,在肺泡处扩散到血液。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19.【答案】C

【解析】解: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是呼吸系统的通道之一,

①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湿润

③鼻毛可阻挡灰尘

④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

故选:C。

呼吸道的作用:气体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解题关键明确呼吸道对空气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20.【答案】A

【解析】解: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构成,其中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通过二者对比可知:咽既是空气又是食物的通道。

故选:A。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构成,其中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咽之所以能成为食物和呼吸共同的通道,是会厌软骨起了关键的作用。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组成是考查的重点,复习时应注意。21.【答案】B

【解析】解:人体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吸入的氧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此过程可以用表达式表示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这个过程是在细胞中的线粒体内完成的。所以这个过程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经过一系列的途径被运输到肺,由人体呼出,导致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故选:B。

此题考查了人体呼吸时气体成分的变化,解答此题要从人体呼吸最终目的去分析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成分的变化。

做此题最容易马虎,把呼出气看成吸入气来进行分析。做题一定要仔细,切忌犯此类错误。22.【答案】A

【解析】解:肺的功能单位是肺泡,肺泡数量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如图所示:

肺泡只分布在肺中,并不广泛。

故选:A

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与此功能相适应,肺有一系列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此题考查了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肺泡的结构特点。23.【答案】B

【解析】解:平静吸气时,膈肌与肋间外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结果胸廓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形成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引起胸腔前后径、左右径及上下径均减小,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升高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形成呼气运动。

可见,平静呼吸时,胸廓容积的扩大是由于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的结果。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呼吸运动是指胸廓的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呼吸肌的舒缩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相交替的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本题主要考查了呼吸运动的过程及胸廓、肺和肺内气压的变化,注意理解和掌握,不能死记硬背。24.【答案】B

【解析】解: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肺由许多肺泡构成,肺泡数目多,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气体交换的效率高;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可见肺位于胸腔内与气体交换无关。

故选:B。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数目极多,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在肺泡和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肺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有利于物质出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肺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25.【答案】A

【解析】解: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叫做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图中当膈肌由状态A向状态C转换时,膈的顶部下降,因此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胸廓扩大,此时膈肌收缩,肺随胸廓的扩大而扩大,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形成吸气。图中当膈肌由状态C向状态A转换时,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泡借弹性→缩回,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泡完成呼气。因此,当肺泡内二氧化碳含量最高时,膈肌内应处于A呼气状态。

故选:A。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

此题主要考查了呼吸运动的吸气过程中膈肌、膈的顶部位置、肺的容积和肺内气压的关系。26.【答案】B

【解析】解:A、过程a代表呼气,过程b代表吸气,此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A错误。

B、c、d表示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因此c、d分别指的是二氧化碳和氧,B正确。

C、血管甲是肺动脉,血管乙是肺静脉,与血管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C错误。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气体交换,D错误。

故选:B。

(1)人体的呼吸包括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四个步骤。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2)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各部分的名称分别是ab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cd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管甲是肺动脉,乙是肺静脉。

掌握肺泡内气体交换的原理和血液成分的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7.【答案】C

【解析】解:A、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A正确。

B、正常人每天的热量消耗在1500卡左右,男女会有一些差异,男性可能是1400-1800卡范围内波动,女性可能在1000-1400卡范围内波动,如果是一个体力劳动者,每天消耗的热量要比坐在办公室里的人高得多,可见人在一天中所消耗的能量与性别、活动强度、环境温度、身体状况等有关,B正确。

C、糖类的热价为17.15千焦/克,蛋白质的热价为17.15千焦/克,脂肪的热价为38.91千焦/克,C错误。

D、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用于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和维持体温,这个过程是呼吸作用,D正确。

故选:C。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无机盐等。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28.【答案】B

【解析】解: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人体经过吸气,肺泡内充满了新鲜的空气,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血液中的浓度小;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因此吸入的氧气会从肺泡内进入血液的过程,其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

故选:B

此题考查的是肺部毛细血管处发生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关键是理解气体扩散的原理.29.【答案】C

【解析】解:A.本实验的变量是通入甲和乙装置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所以除变量以外,其它条件应该都相同,及两个锥形瓶内澄清石灰水的量应该保持相等,A错误。

BC、在吸入气体时,关闭阀门a,打开阀门b,乙瓶中的空气被吸出,气压降低且低于大气压,空气通过玻璃管进入乙瓶中的石灰水;在呼出气体时,关闭阀门b,打开阀门a,呼出气通过玻璃管进入甲瓶中的石灰水中,B错误,C正确。

D、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存在的差别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故多次重复实验后,甲瓶石灰水由于进入较多的二氧化碳而变浑浊,乙不变浑浊,D错误。

故选:C。

根据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验证人体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石灰水。人体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相比,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熟记吸气、呼气过程中肺内气体组成、含量和气压的变化。30.【答案】D

【解析】解:A、人工呼吸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用于救助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停止呼吸的病人,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人工呼吸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A正确;

B、煤气中毒又叫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大得多,血红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因此,发现有人煤气中毒,迅速关紧煤气阀,打开门窗通风,降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快速移到通风处,再救治,B正确;

C、进行人工呼吸时,每次吹气都应看到病人的胸廓随吹气而起伏,并吹气后气体能够从口排出,证明人工呼吸有效,C正确;

D、遇到心肌梗死患者要迅速拨打“120”,同时采取胸外心脏挤压以及人工呼吸进行救助,不能搬运送往医院抢救,D错误。

故选:D。

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人工呼吸以及胸外心脏挤压是常用的两种急救措施。

掌握常用的急救措施,即解决题目,最好又会在必要的时候能用于救助他人。31.【答案】蛋白质、脂肪和糖类

1

肝脏

小肠绒毛

Z

胆汁、肠液和胰液

5

Y

【解析】解:(1)食物中含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有三种:糖类、蛋白质和脂肪。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脂肪一般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2)图一中的1是肝脏,为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其分泌的消化液是胆汁,首先储存在2胆囊中,然后经人体胆囊上的导管流入小肠;4是小肠,它是消化道中最长的器官,健康成年人长达5—6米,大大延长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时间;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襲和小肠绒毛,大大扩大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内有胆汁、胰液和肠液等多种消化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小肠绒毛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都是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