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1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2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3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4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201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

详解

2013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3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

详解

2014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4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

详解

2015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5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

详解

2016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6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

详解

201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

详解

2018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8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

详解

201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34国际

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

版)

一、选择题(10个,共20分)

二、名词解释(5个,共30分)

1对外贸易依存度

2特别提款权

3两缺口模型

4买权

三、简答题(5个,共50分)

1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条件。

2国际商务谈判人员应该具备的知识。

3简述最惠国待遇条款与国民待遇条款。

4简述利率平价理论。

5简述幼稚工业理论。

四、论述题(共50分)

1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与金汇兑的异同。

201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34国际

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

版)及详解

一、选择题(10个,共20分)

二、名词解释(5个,共30分)

1对外贸易依存度

答: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为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

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其中,进口总额占GNP或

GDP的比重称为进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占GNP或GDP的比重称为出口依

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是衡量一国对

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2特别提款权

答:特别提款权,又称“纸黄金”,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

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代表会员国在普通提款权之外一种使用资金的权

利。特别提款权按照成员国上年底对基金组织缴纳的份额比例分配。会

员国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特别提款权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它会

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的贷款,还可与黄

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作国际储备。但是,由于特别提款权只是一种

记账单位,不是真正的货币,使用时必须先换成其他货币,不能直接使

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

3两缺口模型

答:两缺口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H·B·钱纳里等于20世纪60年代提

出,用来解释同时存在储蓄不足和出口不足的经济现象的理论模型。发

展经济学一般认为,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扩大投资。

为了实现一定的国民经济增长率所必需的投资水平,就要有相应的储蓄

水平。如果储蓄小于投资,就会出现“储蓄缺口”。这时需要利用外国储

蓄,而从国外进口机器设备等又可能会造成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的不平

衡,使进口大于出口,因而又出现了出口不足引起的“出口缺口”。这是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常面临的两个难题。

解决两个缺口的办法是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一笔外资以机器设备的

形式进入,它是投资,但不需要用国内储蓄来支付;同时它又是进口,

但不需要用出口收入来抵付。此外,外资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可以直

接扩大出口或间接刺激出口,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储蓄水平。因

此,适当引进外资有利于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储蓄不足和出口不

足这两大缺口。

随后,有些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证明,引进外资虽然重要,但不能忽

视引资中的负面影响。为了最终消除两个缺口,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内

经济结构。而且,外资引进不当或缺乏效率,还有可能扩大两个缺口。

4买权

答:买权也称看涨期权、择购期权,是指期权合约的买方有权在有

效期内或到期日按约定汇率从期权合约卖方处购进特定数量的货币。由

于进口商或投资者预测某种货币有上涨趋势,所以这种期权被称为买

权。购买期权是为避免汇率风险。买权的约定汇率越低,对买方越利,

卖方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越大,则会要求较高的期权费作为补偿;反之,

买权的约定汇率越高,买方获利的机会越小,所愿意支出的期权费越

小。买权的期权费与契约价格呈反向变动。

三、简答题(5个,共50分)

1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条件。

答: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条件包括:

(1)政局稳定。这是最基本的条件,稳定的政局才能保证国内经济

和金融的稳定,才有可能建立一个国际金融中心。

(2)有较强的国际经济活力。对外开放,贸易具有一定规模,对外

经济交往活跃。

(3)外汇管制少。基本上实现自由外汇制度,管理很松,征低税或

免征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较松。

(4)健全的金融制度和发达的金融机构。这包括健全的市场化利率

运行机制,金融产业的有效监管,良好的金融产业发展环境,金融诚信

化的产权基础,完善的金融法律法规制度及其监管体系以及完全市场化

运作的金融机构与组织等。

(5)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通讯设施完善。

(6)训练有素的国际金融人才。人才是能否提供优良服务的关键因

素,也是国际金融市场形成的关键因素。

2国际商务谈判人员应该具备的知识。

答:国际商务谈判是指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当事人通过彼此沟通来

满足各自现实和潜在利益的过程。狭义的国际商务谈判是指为了达成一

笔交易(如签订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而进行责任与义务的磋商过程。广

义的国际商务谈判贯穿国际商务活动的全过程,是指从事国际商务的人

员(在国际贸易中主要是进出口商)通过沟通整合和满足各自利益,解

决利益冲突的过程。

参加国际商务谈判的人员需要具备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善于综合

运用各种知识。一般来说,应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知识:

(1)必须熟悉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方面的方针政策和制度,并了解国

家关于对外经济贸易方面的具体政策措施。

(2)必须掌握商务谈判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各种商务知识和文化礼仪

知识,包括商品知识、市场知识、金融知识和运输、保险知识、社交礼

仪知识等。

(3)必须熟悉我国颁布的有关涉外法律法规,并了解有关国际贸

易、国际技术转让和国际运输等方面的法律、惯例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

知识。

(4)应当熟练地掌握外语,并能用外语直接洽谈交易和处理有关商

务问题。

(5)具有较高的政治、心理素质和策略水平,并善于机动灵活地处

理洽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简述最惠国待遇条款与国民待遇条款。

答:(1)最惠国待遇原则

最惠国待遇原则是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

和豁免,必须同样给予对方。这是贸易条约和协定中的一项重要条款。

在贸易协定中,其适用范围一般包括:

①有关进口、出口、过境商品的关税和其他捐税;

②商品进口、出口、过境、贮存和转运方面的有关海关规定、手续

和费用;

③有关进出口商品国内管理和使用的法律、规章。

最惠国待遇原则分为有条件和无条件两种。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原则

是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和豁免,立即无条

件无补偿地自动地适用于对方。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原则是指如果缔约

国一方给予第三国的优惠和豁免是有条件的,那么另一方必须提供同样

的条件,才能享受这些优惠和豁免。

(2)国民待遇原则

国民待遇原则是指从商品贸易角度就是缔约国一方保证缔约国另一

方的公民、企业和船舶在本国境内经济上享受与本国公民、企业和船舶

同等的待遇。它适用的范围通常包括:外国公民的私人经济权利(私人

财产、所得、房产、股票)、外国产品应交的国内税、利用铁路运输和

转口过境的条件、船舶在港口的待遇、商标注册、版权、专利权等。但

沿海贸易权、领海捕鱼权、土地购买权等均不包括在内。在服务贸易方

面,国民待遇的实施不如商品贸易彻底,是按相关国家在贸易谈判中作

出的具体承诺的范围和程度来实施的。

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构成WTO非歧视原则的重要内

容,都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员国承诺对其他成员国实施的

优惠贸易措施,有利于促进贸易自由化进程。

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也具有以下区别:

①最惠国待遇必须由条约规定,而不能由国内立法规定;国民待遇

既可以在国内立法中也可以在国际条约中规定;

②最惠国待遇的受惠国可以根据最惠国条款的规定,自动取得与第

三国同等的待遇,无须再与施惠国订立新条约或再作请求;国民待遇不

涉及第三方,而且需要在法律或条约中明确规定;

③最惠国待遇的适用范围一般限制在经济贸易领域,通过自然人、

法人、货物、商船等所享受的待遇表现出来;国民待遇的适用范围一般

是在物权、债权、婚姻家庭、财产继承等民事关系方面;

④最惠国待遇的作用是保证在国内的有关各外国公民和法人的民事

权利地位平等,从而排除或防止某一外国的公民和法人的权利地位低于

第三国公民或法人;国民待遇是以国内人的待遇为标准,作用是使在国

内的外国人在某些领域与国内人的民事法律地位相同。

4简述利率平价理论。

答:(1)利率平价说的理论基础

利率平价说的理论基础是一价定律或同一价格理论。即在完全竞争

市场上,同一产品(包括资产、货币等)的价格或成本,在世界范围内

用同一货币表示时,应该一致或趋于相同。

现实的汇率必须考虑货币的购买力、通货膨胀率、利率、对外名义

汇率等,因此,汇率应是以上四个方面的综合表现。

(2)基本内容

远期汇率差价是由两国利率差异决定的,并且高利率国家货币在期

汇市场上必定贴水(贬值),低利率国家货币在期汇市场上必定升水

(升值)。利率平价条件的表达式为:

Y(1+IA)=Y·ET(1+IB)/E0

其中,Y为投入资产,IA、IB分别表示a、b两国的利率,E0、ET分

别表示即期、远期汇率。将公式整理可得:

ET/E0=(1+IA)/(1+IB)

两边同时减1,得:

(ET-E0)/E0=(IA-IB)/(1+IB)

若IB很小,可认为1+IB≈1,令ρ=(ET-E0)/E0,ρ即为远期汇率

的升(贴)水(率)。所以:

ρ=(ET-E0)/E0≈IA-IB

可以得出,当IA>IB时,ET>E0,说明a国的利率高于b国的利率,

则会出现a国货币对b国货币的汇率上升,即a国货币将会贬值,而b国货

币则会升值。这就证明:低利率货币在期汇市场上趋于汇率升水或升

值,而高利率货币在期汇市场上则趋于汇率贬值。

从抛补套利和无抛补套利的利率平价的一般形式来看,可以得到预

期的远期汇率变动率等于远期汇率升(贴)水(率)。这是由于在外汇

市场上,始终存在着一种交易者——投机者,他们的投机活动使得两种

平价统一起来,对远期汇率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投机者总是试

图从汇率变动中牟利,当预期的未来汇率与相应的远期汇率不一致时,

市场上就出现了套利机会,投机者就会立即购买或出售远期外汇,这样

就将获得这一差价所形成的利润,同时使得远期汇率与未来即期汇率水

平之间的偏差很小而且接近于零。远期汇率可以视为未来即期汇率的无

偏差预测。从投机者的投机行为可以看出,远期汇率无偏差的条件是在

投机者的投机行为中形成的。在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投机者只有在

远期合约价格等于预期未来即期汇率时,才会执行交易。

(3)理论评价

利率平价说对于理解期汇汇率的决定以及期汇汇率与现汇汇率之间

的关系都很有意义,它从资金流动的角度指出了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密切

关系,这有助于正确认识现实外汇市场上汇率的形成机制。由于现实的

外汇市场上资金流动非常迅速且频繁,使得利率平价的前提始终较好地

成立。而且,利率平价说具有特别的实践价值,为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

进行灵活的调节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即培育一个发达的、有效的货币市

场,在货币市场上利用利率尤其是短期利率的变动对汇率进行调节。

但是这一理论也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为:

①该理论没有考虑交易成本。然而,交易成本却是很重要的因素,

如果各种交易成本过高,就会影响套利收益,从而影响汇率和利率的关

系;如果考虑交易成本,国家间的抛补套利活动在达到利率平价之前就

会停止。

②它假定不存在资本流动障碍,实际上,资金在国家间流动会受到

外汇管制及外汇市场不发达等因素的阻碍。

③它还假定套利资金规模是无限的,故套利者能够不断进行抛补套

利,直到利率平价条件成立。事实上,从事抛补套利的资金并不是无限

的。

5简述幼稚工业理论。

答:(1)幼稚工业理论的观点

幼稚工业理论由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提出。李斯特认为,一国实行

什么样的贸易政策,必须同本国工业发展的过程相适应。根据国民经济

发展程度,李斯特把国民经济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原始未开化时

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和农工商业时期。各国经济发展

阶段不同,采取的政策也应不同,即不同时期应该采取不同的贸易政

策。处于农业时期的国家,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引入工业品,刺激国

内工业的建立;处于农工业时期的国家,工业刚刚建立,缺乏竞争力,

应该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处于农工商时期的国家,工商业十分发达,具

备对外自由竞争的能力,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李斯特还认为,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要重要得多,因此,与其

实行自由贸易而获得财富,还不如通过保护发展本国的工业,以获得财

富的生产力。

(2)李斯特幼稚工业理论政策主张

①保护对象

李斯特不主张对所有的工业都实施保护,需要保护的是那些处于发

展初期阶段而又面临外国强大竞争的有发展前途的工业。

②保护手段

李斯特认为关税是作为保护国内工业的主要手段,但关税的征收应

因时间、产业而异。并主张逐步提高关税税率。因为突然征收过高的关

税会割断原来存在的与各国的商业联系,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反而对

本国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③保护程度

李斯特认为,对不同行业要采取不同程度的保护。对奢侈消费品,

只需征收很低的保护关税。这类产品进口总值不大,影响较小,征税过

高反而刺激走私。生活必需品的生产部门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其建

立和经营需要大量资本、技术和人力投入,需要通过高关税给予充分保

护。对国内不能生产的各种复杂机器的进口应当免税或征收很低的关

税,对这类产品的过分限制会影响国内工业的快速发展。

④保护期限

李斯特认为,对国内某项工业的保护不能永久持续下去,保护只能

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当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护后发展

起来,能够与外国竞争时,就不再需要保护。他认为,对工业部门的保

护最长不能超过30年。在此期限内仍不能成长起来的产业,政府不应继

续对其给予保护。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保护幼稚工业理论认为,保护是为了不保护,

保护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一旦时机成熟,幼稚产业成长起来以

后就撤销这种保护。即使在保护期间,也不绝对排斥国外的竞争,只是

要把这种竞争限制在本国工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⑤幼稚产业的判定标准

幼稚产业的评判标准主要有穆勒标准、巴斯塔布尔标准和坎普标

准。

(3)理论评价

幼稚工业保护理论现在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方面,幼稚工业保护理论具有其合理的内涵。李斯特关于经济发展的

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的观点是科学的,为落后国家实行

贸易保护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幼稚工业保护理论在现实中有着

广泛的影响力,WTO也以该理论为依据,设计有幼稚工业保护条款,

这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合理保护自己的幼稚工业提供了法律依据。

另一方面,幼稚工业保护理论在实践中也遇到很多问题,其中最主

要的是无法准确界定幼稚工业。发展中国家都很注重对幼稚工业的保

护,但多数都未达到预期效果,有些甚至付出惨痛代价。此外,李斯特

虽然以经济部门作为划分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基础,但未能说明生产力

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及真实过程。

四、论述题(共50分)

1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答:当代西方研究跨国公司问题的著名专家约翰·邓宁提出了国际

生产折衷理论。邓宁认为,过去的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都只是从某个

角度进行片面的解释,未能综合、全面地分析,因此需要用一种折衷理

论将有关理论综合起来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

(1)基本观点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核心是,企业跨国经营是该企业具有的所有权

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这三种优势综合作用的结果。

①所有权特定优势,又称垄断优势,是指企业所独有的优势。所有

权特定优势可以分为两类:a.资产性所有权优势,指在有形资产与无

形资产上的优势,前者指对生产设备、厂房、资金、能源及原材料等的

垄断优势,后者指在专利、专有技术、商标与商誉、技术开发创新能

力、管理以及营销技术等方面的优势。b.交易性所有权优势,指企业

在全球范围内跨国经营、合理调配各种资源、规避各种风险,从而全面

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所获得的优势。

邓宁认为,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必然具备上述所有权特定优势,

但具有这些优势并不一定会导致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即所有权特定

优势只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企业仅仅具

有所有权特定优势,而不具备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时,国内生产出口

销售或许可也是企业实现其优势的可行途径。

②内部化优势,是指拥有所有权特定优势的企业,为了避免外部市

场不完全对企业利益的影响而将企业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的能力。内部

交易比非股权交易更节省交易成本,尤其是对于那些价值难以确定的技

术和知识产品,而且内部化将交易活动的所有环节都纳入企业统一管

理,使企业的生产销售和资源配置趋于稳定,企业的所有权特定优势得

以充分发挥。

但邓宁同样认为,内部化优势和所有权特定优势一样,也只是企业

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同时具有所有权特定优势

和内部化优势的企业也不一定选择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因为它也可以在

国内扩大生产规模再行出口。

③区位优势,是指某一国外市场相对于企业母国市场在市场环境方

面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有利程度,也就是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因素中具有的

优势条件,具体包括:当地的外资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基

础设施、资源禀赋、劳动力及其成本等。如果某一国外市场相对于企业

母国市场在市场环境方面特别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那么这一市场就

会对企业的跨国经营产生非常大的吸引力。

邓宁认为,在企业具有了所有权特定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这两个必要

条件的前提下,又在某一东道国具有区位优势时,该企业就具备了对外

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对外直接投资就成为企业的最佳选

择,如表1所示。

表1供应国际市场方式的选择

(2)理论评价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实际上是将垄断优势论、内部化理论和对于区位

优势因素的考察结合在一起,综合分析跨国公司形成原因的一种理论。

由此也可以认识到,促成跨国公司形成和发展的不仅是某一种因素单独

的影响,而是上述多方面具体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理论渊源上融合了以往各种学说的精华,并加

以归纳与总结,使理论更加丰富,较以往的各种理论更全面地解释了企

业国际经营的动因,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理论体系。但是,该

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它过于注重对企业内部要素的研究,忽略了企业

所处的特定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而且这一理论

是对前人理论的综合与折中,并没有很重要的理论突破,当然这并不妨

碍该理论在政策上的重要参考意义。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与金汇兑的异同。

答:(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

系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该协定对各国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

节、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等问题共同作出的安排、所确定的规则、采取

的措施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形式的总和。

①本位制度

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直接与黄

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即以美元为中心的汇兑平价体系,

即所谓的“双挂钩”体系。

②汇率制度

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称为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即各国货币与

美元保持可调整的固定比价,一般规定波动幅度为上下各1%,各国当

局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保持汇率的稳定。只有当一国发

生“根本性国际收支不平衡”时,才允许升值或贬值。

③储备制度

在储备制度方面,美元取得了与黄金具有同等地位的国际储备资产

的地位。

④国际收支调整制度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份额的25%以黄金或可兑换成黄金的货币

缴纳,其余则以本国货币缴纳。会员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本国

货币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规定程序购买(即借贷)一定数额的外汇,

并在规定时间内以购回本国货币的方式偿还借款。会员国所认缴的份额

越大,得到的贷款也越多。贷款只限于会员国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

即用于经常项目的支付。会员国对于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外汇交易不得

加以限制,不得施行歧视性的货币措施或多种货币汇率制度。

⑤组织形式

为了保证上述货币制度的贯彻执行,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

界银行两大国际组织。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货币制度实质上是以黄

金——美元为基础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2)金汇兑本位制的内容

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特点是:国内不铸造和使用金

币,而只使用银行券,银行券只能兑换外汇,而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外

汇也只能在国外兑换黄金;该国货币一般与另一个实行金本位制或金块

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的比价,并在后者存放外汇或黄金作为平准

基金,从而间接实行了金本位制。

(3)布雷顿森林体系与金汇兑本位制的相同点

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货币平价与金汇兑本位制的金平价相似。

②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国际储备除黄金外还有美元等可兑换货币,与

金汇兑本位制的国际储备相似。

③布雷顿森林体系对经常项目在原则上不实施外汇管制,与金汇兑

本位制的自由贸易和自由兑换类似。

(4)布雷顿森林体系与金汇兑本位制的不同点

①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中,黄金与美元具有同等的国际储备的地

位;而在金汇兑本位制中,国际储备以黄金为主,外汇只占一定比重,

外汇在国外才可兑换黄金,黄金是最后的支付手段。

②金汇兑本位制中处于统治地位的储备货币,除英镑外,还有美元

和法郎;而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中美元是唯一的主要储备货币。

③金汇兑本位制中英、美、法三国都允许居民兑换黄金;而布雷顿

森林体系之中美国只同意外国政府向美国兑换。

④金汇兑本位制中没有一个国际机构维持着国际货币秩序;而布雷

顿森林体系中建立了世界银行集团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作为国际货币体系正常运转的中心。

2013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34国际

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

版)

一、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

1离岸金融市场

2国际收支平衡表

3特里芬难题

4产品生命周期

5外汇储备

三、简答题

1H-O理论主要内容。

2货币贬值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3购买力平价的内容与评价。

4FDI对东道国的效应。

5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

四、论述分析题

1邓宁OIL原理分析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效应。

2试用超贸易保护理论论述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2013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34国际

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

版)及详解

一、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

1离岸金融市场

答:离岸金融市场,又称境外金融市场,是指把某一特定货币的存

放业务移到该货币发行国境外进而形成的市场,即在一国管辖范围之外

的金融市场。这种市场的最大特点是几乎不受任何管制,不受所在国金

融、外汇政策的限制,也不受货币发行国金融、外汇政策的限制,可以

自由筹措资金,进行外汇交易,实行自由利率,无需缴纳存款准备金,

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市场。离岸金融市场最早出现在伦敦,以

后在新加坡、香港等地相继开设。自60年代中期以来更有了极其迅速的

发展,它大大改变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性质,即以原先的本国居民和非居

民之间的信贷中介,变成了同市场所在国国内金融体系相隔离,主要由

市场所在国的非居民从事境外交易的国际信贷中介。离岸金融市场的存

在和发展加剧了国际银行间的竞争和国际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2国际收支平衡表

答: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一国根据国际经济交易的内容和范围设置

项目,按照复式记账原理,系统地记录该国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对外往来

所引起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报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收集并公布各成员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为此,基金组织制定

了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方法和基本内容。

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方法是复式记账法,即每一笔交易都是

以价值相等、方向相反的账目表示。因此,国际收支平衡表在反映和记

录一个国家对外经济交易时,一切收入项目或负债增加、资产减少项目

都列为贷方,或称正号项目;一切支出项目或负债减少、资产增加项目

都列为借方,或称负号项目。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非常复杂、广泛,各国编制的国际收支平衡

表也不尽相同,但均包括三个主要项目:①经常项目,反映实际资源在

国际间流动的经济行为的项目,它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

项目,主要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②资本和金融项目。其

中资本项目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收买或

放弃。金融项目反映金融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所有权交易的账户,

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③平衡项目。它反映

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收支差额的项目,主要有错误与遗漏项目。

3特里芬难题

答:特里芬难题是指一种主权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货币制度的

两难处境,即信心和清偿力之间的矛盾。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直接

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双挂钩”体系,实际上是一

种美元本位制。因此,它的运行既要求储备货币发行国美国保证美元按

固定官价兑换黄金,以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又要求美国提供足够的

国际清偿力即提供足够的美元,以促进生产和国际贸易发展的顺畅运

转。而信心和清偿力又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美元供给太多就会有不

能兑换的危险,从而发生信心问题,美元供给太少就会发生国际清偿力

不足的问题。这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

芬在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提出的,故称“特里芬两难”。从四、五十年代

的“美元荒”到60年代以后的“美元灾”,布雷顿森林体系实实在在地陷入

了“特里芬难题”中。这一根本缺陷,即使后来创设特别提款权复合货币

也无法修补,最终使布雷顿森林体系无法维持。

4产品生命周期

答:产品生命周期简称PLC,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

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品

生命是指市场上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

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就产品而言,也就是要经历一个开发、引

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而这个周期在不同的技术水平的国家

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期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

正是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它反映了同一产品在

不同国家市场上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

化。为了便于区分,弗农把这些国家依次分成创新国(一般为最发达国

家)、一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5外汇储备

答:外汇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是一国最主

要和最重要的储备资产,占国际储备的绝大部分比例。外汇储备的主要

形式为国外银行活期存款与外国政府债券。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外汇

储备的增加记录在平衡表的借方,但借方同时反映外汇的流出。

三、简答题

1H-O理论主要内容。

答:H-O理论又称为要素禀赋理论,最早由两位瑞典经济学家——

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后经萨缪尔森等人不断加以完善。H-O理论是从

要素禀赋相对差异出发,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贸易型态的理论。

(1)H-O理论的假设前提

①假设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

L和资本K)。

②两国生产方法、技术、劳动生产率相同,即生产函数一样。

③一国的K相对丰裕,另一国L相对丰富,两国K/L不同。

④一种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一种产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且要

素密集度固定。

⑤K相对丰裕的国家利率低,L丰富的国家工资率低。

⑥商品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K、L在国内可完全自由流

动,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

⑦不考虑需求,或两国需求偏好相同,并且不变。

⑧完全自由贸易,商品在两国间流动没有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等限

制。

(2)H-O理论的基本命题

①产品生产靠单一要素是不可能的,两种要素的比例在生产商品中

非常重要,即生产成本的高低取决于生产要素价格和要素结合的比例。

②国内、国际贸易都是不同区域之间的贸易,贸易交换双方以K/L

不同为标准条件,即一国将出口它以相对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的

是它稀缺要素密集的产品。也就是K丰裕的国家将出口K密集型产品,

进口L密集型产品。反之亦然。

(3)H-O理论的基本结论

①如果两国要素存量的比例不同,即使两国的K与L的劳动生产率

一样,也会使产品成本产生差异,两国亦可发生贸易。

②一国若用自己相对丰裕的要素或资源生产,将会处于有利地位,

相反,则处于不利地位。

③国际贸易会使各国要素价格或要素报酬的差异缩小。

④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

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⑤在两种产品、两种要素的情况下,如果生产要素(或产品)的相

对价格不变,规模报酬不变,那么,生产要素单一增长(或两种要素增

长速度不同)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生产的产品产量绝对(或相对)增

加,而密集使用另一种要素生产的产品产量则绝对(或相对)减少。

(4)H-O理论的评价

①优点

a.H-O理论进一步用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解释了为什么比较成本有

差异,在理论上有所发展和创新。

b.H-O理论把李嘉图的个量分析扩大为总量分析,直接比较两国

生产要素总供给的差异,从一国经济结构中的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这

些最基本的因素来解释贸易分工基础和贸易格局。

c.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虽属于比较成本理论的范畴,但生产要素禀

赋的分析更加接近经济运行的现实,从而增强了理论的实用性。

②不足

a.建立在一系列假定基础之上的,如自由贸易、完全竞争、两国

的生产技术水平一致、生产要素在国内能自由流动而在国际间不能流

动、同种生产要素具有同样的劳动生产率等,而这些假定与现实有一定

差距。

b.没有考虑政府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c.完全从要素禀赋、比较成本的角度来分析国际贸易分工格局,

没有考虑国际生产关系、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

2货币贬值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货币贬值受以下八个因素的影响:

(1)财政经济状况

一国财政经济状况,即财政收支及经济发展状况较以前恶化,该国

货币就会趋于贬值。与其他因素相比较,一国经济实力强弱对汇率变化

的影响是较长期的,即它影响汇率变化的长期趋势。

(2)国际收支状况

一国国际收支差额既受汇率变化的影响,又会影响到外汇供求关系

和汇率变化,其中,贸易收支差额是影响汇率变化最重要的因素。当一

国存在较大的国际收支逆差或贸易逆差时,说明本国外汇收入比外汇支

出少,对外汇的需求大于外汇供给,外汇汇率上涨,本币对外贬值。

(3)利率政策与利率水平

一般来说,利率的高低,会使国家间短期资本发生流动,进而影响

汇率。如果利率降低,资本流入减少,外汇供给减少,本币供给若保持

不变,必然使本币贬值,而外汇升值。但根据利率平价理论,从长期来

看,影响可能正好相反,即高利率货币在期汇市场上趋于贬值,而低利

率货币在期汇市场上趋于升值。

(4)通货膨胀因素

纸币制度的特点决定了货币的实际价值是不稳定的,通货膨胀以及

由此造成的纸币实际价值与其名义价值的偏离,而这就必然引起汇率变

化。具体地,一国通货膨胀率升高,货币购买力下降,纸币对内贬值,

进而对外贬值。进一步看,汇率是两国货币的比价,其变化受制于两国

通货膨胀程度之比较。如果两国都发生通货膨胀,则高通货膨胀国家的

货币会对低通货膨胀国家的货币贬值。

(5)财政、货币政策

一国政府的财政、货币政策对汇率变化的影响虽然是间接的,但也

非常重要。一般来说,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造成的巨额财政赤字和

通货膨胀,会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但这种影响是相对短期的,财政、

货币政策对汇率的长期影响,则要视这些政策对经济实力和长期国际收

支状况的影响而定,如果紧缩政策导致本国经济停滞不前,国际收支逆

差扩大,那么本币对外价值必然逐渐削弱,即本币贬值。

(6)市场预期

人们对市场预期的心理不同,直接导致外汇买卖方向的变化或外汇

投机的变化,从而使外汇的供求发生变化,这种外汇供求的变化直接导

致汇率的变化。当大量的投资者在同样的时间抛售本币,则会使本币在

短时间内迅速贬值。

(7)政府的市场干预

当外汇市场汇率波动对一国经济、贸易产生不良影响或政府需要通

过汇率调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时,货币当局便可以参与外汇交易,在

市场上大量抛出本币买进外汇,以改变外汇供求关系,使得本币贬值,

它对汇率变化的作用一般是短期的。

(8)重大的国际事件

一些重大的国际事件,如战争、动乱、政府更替或发生政变、突发

性恐怖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等可能会使本币贬值。

3购买力平价的内容与评价。

答:(1)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基础

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论和一价定律或称一价原则。一

价定律是指同一商品在世界各国的价格当用同一货币表示时,应该是一

致或相同的。

(2)主要内容

购买力平价从人们持有外币的原因入手,认为持有外币是因为这些

外币在国外市场上具有购买商品、劳务的能力,同理,外国人持有本国

货币,是因为在本国市场上可以购买商品和劳务,这样,货币所具有的

购买商品、劳务的能力便决定了货币的价格,两国货币之间的比率应该

取决于它们之间的购买力之比。

购买力平价的表达方式有两种:绝对购买力平价与相对购买力平

价。绝对购买力平价是指,在某一时点上,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

决于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用公式表示为:

TT

EA/B=PA/PB

TT

其中,PA表示A国可贸易商品的价格(水平),PB表示B国可贸

易商品的价格(水平)。

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指当两国都存在通货膨胀时,在两个时点上汇率

的变动。当两国物价水平发生变化时,汇率的变化与同一时期内两国物

价水平的相对变动成比例,或者说,当期汇率等于过去汇率乘以两国价

格指数之比。用公式表示为:

000

EA/B/EA/B=(PA/pA)/(PB/PB)=PAT/PBT

0

EA/B=EA/B(PAT/PBT)

00

其中,EA/B、EA/B分别表示基期、当期的汇率,PA、PA表示A国

0

可贸易商品基期、当期的价格(水平),pB、PB表示B国可贸易商品基

期、当期的价格(水平),PAT、PBT分别表示A、B两国的价格指数

(等于1+通货膨胀率)。

如果A国通货膨胀率高于B国(PAT>PBT),则A国货币相对B国货

币的价值下降,反之亦然。

(3)对购买力平价的评价

这一学说在汇率理论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一国货币的对外价值是货

币内在价值的体现。购买力平价说在各国放弃金本位制的情况下,指出

以国内物价对比作为汇率决定的依据,说明货币的对内贬值必然引起货

币的对外贬值,这当然有其合理性,它提示了汇率变动的长期原因。在

西方各国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当今,这一汇率理论自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

汇率运动的实际规律,因此有很强的生命力。

购买力平价说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①由于一价定律很难符合现实,特别是短期来看难以符合现实,所

以购买力平价说对短期汇率的变动来说,没有太强的说服力。实际上,

购买力平价法没有反映出不同国家中同种商品的质量差异。

②它没考虑市场结构的差异,这包括经济结构、价格政策等方面因

素。

③它也没考虑支出结构或消费结构的差异。在现实中,世界各国的

支出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差异是很大的,这都使同样商品的价格产生很大

差异。

④在估算发展中国家的货币购买力时,购买力平价法大多高估了,

而在估算发达国家的购买力时大多低估了,因此,结果是用购买力平价

法比较各国经济实力时,富国不显得那么富了,穷国不显得那么贫穷

了。

⑤它只考虑了可贸易品的价格,没有把非贸易品价格考虑进去,因

而不能准确说明不同国家的实际价格及其比价问题。

⑥选择基期比较难,选择合适的物价指数也不容易,而且它只是一

种静态或比较静态分析,没有对物价如何影响汇率的传导机制进行具体

分析,这也是其局限性所在。

4FDI对东道国的效应。

答:(1)东道国的收益

对东道国来说,外来直接投资主要的收益是资源转移效应、就业效

应、国际收支效应以及对竞争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①资源转移效应

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经济有积极的贡献,它可以提供东道国所

缺乏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提高该国的经济增长速度。

②就业效应

就业效应是指其能为东道国带来原先没有的就业机会。国际直接投

资的就业效应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外国跨国公司雇佣了一

定数量的东道国居民,这就形成了直接效应。而作为这项投资的结果,

当地供应商创造的就业机会以及跨国公司员工在当地增加消费所创造的

就业机会则是间接效应。当然,对外直接投资也可能导致东道国就业机

会的减少。

③国际收支效应

如果国际直接投资取代了商品和服务的进口,它就可以改善东道国

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使得东道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得

到了改善。另外,当跨国公司利用其国外子公司向其他国家出口商品和

服务时,也有助于改善东道国国际收支状况。

④对竞争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当国际直接投资采取新设投资的方式时,市场参与者的数量增加,

从而使消费者的选择也增加了。这又转而提高了国内市场的竞争水平,

从而降低价格,提高消费者的经济福利。竞争的加剧往往能够刺激企业

在工厂、设备以及研发方面加大资本投入,以求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占据

优势地位。由此导致的长期结果包括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品和生产过

程的革新以及更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2)东道国的成本

东道国在吸引外来直接投资方面面临三种成本,分别是东道国国内

竞争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国际收支的负面效应以及国家主权与独立性

的丧失。

①竞争的负面效应

外国跨国公司可能会利用自身优势将东道国本国的企业赶出市场,

从而垄断该市场。外国跨国公司一旦在该市场获得垄断地位,就会提高

价格,使之高于竞争市场条件下的价格,对于东道国的经济福利产生不

利影响。

②国际收支的负面效应

国际直接投资对于东道国国际收支可能产生两个方面的负面效应:

首先,国际直接投资带来的最初的资本流入会导致随后的国外子公司向

母公司的利润流出。这种流出将表现为国际收支账户的资本流出。其

次,若国外子公司从国外进口大量用于投入的产品,结果就须记入东道

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借方。

③国家主权与独立

一些东道国政府担心外来直接投资会使其丧失部分经济独立性。这

种忧虑来自于对东道国并没有作出实际承诺的外国母公司作出的重大决

策会影响东道国的经济,而东道国政府对此却没有实际的控制能力。

5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

答:欧洲货币市场是指非居民之间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介,在货

币发行国国境之外进行的该国货币借贷的短期资金市场。欧洲货币是指

存放在发行国境外银行的任何一种货币。对于国际商务来说,欧洲货币

市场是一个重要的、成本相对较低的资金来源。这里的“欧洲”,是

指“非国内的”“境外的”“离岸的”,并非地理上的意义。

欧洲货币市场是一个真正的完全自由的国际资金市场,它与传统的

国际金融市场相比,具有许多突出的特点:

(1)摆脱了任何国家或地区政府法令的管理约束

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必须受所在地政府的政策法令的约束,而欧

洲货币市场则不受国家政府管制与税收限制。因为一方面,这个市场本

质上是一个为了避免主权国家干预而形成的“超国家”的资金市场,它在

货币发行国境外,货币发行国无权施以管制;另一方面,市场所在地的

政府为了吸引更多的欧洲货币资金,扩大借贷业务,则采取种种优惠措

施。因此,这个市场经营非常自由,不受任何管制。

(2)突破了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业务汇集地的限制

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通常是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业务极其发达的中

心城市,而且必须是国内资金供应中心,但欧洲货币市场则超越了这一

限制,只要某个地方管制较松、税收优惠或地理位置优越,能够吸引投

资者和筹资者,即使其本身并没有巨量的资金积累,也能成为一个离岸

的金融中心。

(3)建立了独特的利率体系

欧洲货币市场利率较之国内金融市场的独特性,表现在其存款利率

略高于国内金融市场,而放款利率略低于国内金融市场。存款利率较

高,是因为一方面国外存款的风险比国内大,另一方面不受法定准备金

和存款利率最高额限制。而贷款利率略低,是因为欧洲银行享有所在国

的免税和免缴存款准备金等优惠条件,贷款成本相对较低,故以降低贷

款利率来吸引顾客。因此,欧洲货币市场对资金存款人和资金借款人都

极具吸引力。

(4)完全由非居民交易形成的借贷关系

欧洲货币市场的借贷关系,是外国投资者与外国筹资者的关系,亦

即非居民之间的借贷关系。国际金融市场通常有三种类型的交易活动:

①外国投资者与本国筹资者之间的交易,如外国投资者在证券市场

上直接购买本国筹资者发行的证券;

②本国投资者与外国筹资者之间的交易,如本国投资者在证券市场

上购买外国筹资者发行的证券;

③外国投资者与外国筹资者之间的交易。如外国投资者通过某一金

融中心的银行中介或证券市场,向外国筹资者提供资金。

第一种和第二种交易是居民和非居民间的交易,这种交易形成的关

系是传统国际金融市场的借贷关系。第三种交易是非居民之间的交易,

又称中转或离岸交易,这种交易形成的关系,才是欧洲货币市场的借贷

关系。

(5)拥有广泛的银行网络与庞大的资金规模

欧洲货币市场是银行间的市场,具有广泛的经营欧洲货币业务的银

行网络,它的业务一般都是在银行间、银行与客户之间进行;欧洲货币

市场是以批发交易为主的市场,该市场的资金来自世界各地,数额极其

庞大,各种主要可兑换货币应有尽有,充分满足了各国不同类型的银行

和企业对不同期限和不同用途的资金的需求。

(6)具有信贷创造机制

欧洲货币市场不仅是信贷中介机制,而且是信贷创造机制。进入该

市场的存款,经过银行之间的辗转贷放使信用得到扩大,这些贷款如果

存回欧洲货币市场,便构成了货币市场派生的资金来源,把其再贷放出

去则形成了欧洲货币市场派生的信用创造。

四、论述分析题

1邓宁OIL原理分析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效应。

答:(1)邓宁OIL原理的内容

OIL原理又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提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核心是:企业跨国经营是该企业具有的所有权特定

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这三种优势综合作用的结果。

①所有权特定优势,又称垄断优势,是指企业所独有的优势。所有

权特定优势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资产性所有权优势,指在有形资产与

无形资产上的优势,前者指对生产设备、厂房、资金、能源及原材料等

的垄断优势,后者指在专利、专有技术、商标与商誉、技术开发创新能

力、管理以及营销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另一类是交易性所有权优势,指

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跨国经营、合理调配各种资源、规避各种风险,从而

全面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所获得的优势。

邓宁认为,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必然具备上述所有权特定优势,

但具有这些优势并不一定会导致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也就是说,所

有权特定优势只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企

业仅仅具有所有权特定优势,而不具备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时,国内

生产出口销售或许可也是企业实现其优势的可行途径。

②内部化优势,是指拥有所有权特定优势的企业,为了避免外部市

场不完全对企业利益的影响而将企业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的能力。内部

交易比非股权交易更节省交易成本,尤其是对于那些价值难以确定的技

术和知识产品,而且内部化将交易活动的所有环节都纳入企业统一管

理,使企业的生产销售和资源配置趋于稳定,企业的所有权特定优势得

以充分发挥。

但邓宁同样认为,内部化优势和所有权特定优势一样,也只是企业

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同时具有所有权特定优势

和内部化优势的企业也不一定选择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因为它也可以在

国内扩大生产规模再行出口。

③区位优势,是指某一国外市场相对于企业母国市场在市场环境方

面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有利程度,也就是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因素中具有的

优势条件,具体包括:当地的外资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基

础设施、资源禀赋、劳动力及其成本等。如果某一国外市场相对于企业

母国市场在市场环境方面特别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那么这一市场就

会对企业的跨国经营产生非常大的吸引力。

邓宁认为,在企业具有了所有权特定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这两个必要

条件的前提下,又在某一东道国具有区位优势时,该企业就具备了对外

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对外直接投资就成为企业的最佳选

择。

(2)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效应

①所有权特定优势方面

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人员素质等

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中国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虽然中

国的工业制造业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但同一些发展

中国家相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中国长期形成的某些传统技术、民间工业等

产业是人无我有的产业,在发达国家市场具有所有权特定优势。

②内部化优势方面

我国不少企业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及技术标准化产品,但

这些企业在引进与生产这类产品并使之与东道国市场方面发展了技术优

势,并尽量将技术优势内部化以保护其知识产权;但也有一些企业由于

缺乏对无形资产的保护意识,对产品技术疏于保护,或为了眼前利益而

将其低价转让,造成了一些有优势的无形资产的流失。

因此,虽然目前我国的跨国企业取得了不少的内部化利益,但内部

化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③区位优势方面

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域分布的行业结构来看,资源开发型投资主

要集中在拉美、非洲、澳大利亚等资源丰裕的地区和国家,加工制造业

中的对外直接投资大部分是在发展中国家,而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投资于

发达国家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几乎所有大型家电企业都在美国或日本建

有研发基地,信息产业的代表性企业如联想、四通亦在美国、中国香港

设有带研发特征的机构。

由此可见,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区域分布遵循了区位优势理

论,符合邓宁的生产折衷理论。

2试用超贸易保护理论论述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答:(1)超贸易保护理论的内容

超贸易保护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凯恩斯的贸易理论的

基本思想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利用贸易顺差保持国内充分就业,具体

有如下两种观点:

①“投资乘数论”和“外贸乘数论”

凯恩斯认为增加国内投资与国民收入增加有关。他认为增加投资可

以引起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增加,从而引起从事生产资料生产的人收入增

加,接下来又引起对消费品的需求的增加,进而引起生产消费品的人的

收入的增加。如此下去,增加的国民收入是当初投资量的若干倍,因此

他把这种现象称为“投资乘数论”。“外贸乘数论”与“投资乘数论”相似,

即增加出口像增加投资一样,都具有提高国民收入、促进就业的效果,

并且这种效果具有乘数效应。具体说来,本国出口增加,会使外汇收入

增加、出口商收入增加,从而引起出口部门消费增加,引起对生产资料

和消费品需求的增加,进而引起从事这两个部门生产的人们的收入增

加,如此反复下去,国民收入的增加量将为出口量的若干倍。

②“国家干预论”

凯恩斯全面地论述了其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认为“萨伊定律”并不

成立,即供给不能自动创造需求,资本主义经济也不能自动地达到均

衡。因为,在边际消费倾向一般比较稳定的情况下,人们总是把所增加

收入的大部分用于储蓄,而不是消费,这使得有效需求经常表现为不

足,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难以自动实现均衡。因此,为解决有效需

求不足,凯恩斯主张放弃自由主义,实行国家干预的方针和政策。国家

干预最直接的表现是增加公共投资和公共消费支出,实行扩张性的财政

政策。由此而产生的财政赤字不仅无害,而且有助于把经济运行中

的“漏出”或“呆滞”的财富重新用于生产和消费,从而可以实现供求关系

的平衡,促进经济增长。凯恩斯最后得出结论:资本主义市场中不存在

一个能把私人利益转化为社会利益的“看不见的手”,资本主义危机和失

业不可能消除,只有依靠“看得见的手”即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资本

主义国家才能摆脱经济萧条和失业问题。

(2)超贸易保护理论的简评

①优点

a.在理论上,凯恩斯否定了“萨伊定律”,否定了传统经济学的市

场均衡假定,因而对经济危机、失业的解释取得了突破。

b.在研究方法上,凯恩斯用宏观分析代替微观分析,开创了现代

宏观经济学分析。

c.在政策主张上,凯恩斯提出的国家干预论认为国家应该实行财

政赤字政策与货币膨胀的货币政策来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提高社会需

求和实现充分就业。

②缺陷

a.“外贸乘数论”何时发挥作用取决于不同的生产方式。工业国家

扩张工业生产比较快,乘数效用灵敏,而农业国家扩张农业生产比较

慢,乘数作用迟缓。

b.若国家已经充分就业,无闲置资源,国家无法扩大生产,这时

如果扩大出口,则会造成过度需求,从而引起通货膨胀,进而引起出口

价格的升高,降低竞争力。

(3)基于超贸易保护理论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2013年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充满变数。中国既面临着发展的机

遇又面对着发展的挑战。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3年将继续实施

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

革、惠民生中的作用。适当增加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结合税制改革完

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

管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握好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和防

范金融风险之间的平衡。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发挥货币政策逆周期

调节作用,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

险底线。2013年宏观调控政策继续由2012年的“保增长、调结构、防通

胀”向“稳增长、防通胀、调结构、惠民生”方向转变。

凯恩斯的超贸易保护理论主要解释了我国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

原因。首先凯恩斯认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一

定的促进作用而并不是对经济发展无能为力的。凯恩斯否定了“萨伊定

律”,认为供给不能自动的创造需求,只有政府的宏观调控才能使经济

摆脱危机,走向复苏和繁荣,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

凯恩斯为政府如何干预经济,促进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他提

出了“投资乘数论”和“贸易乘数论”认为,投资和出口都对国民经济的增

长有着倍数增长的效应。为政府通过宏观政策,采用宏观政策工具干预

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

2013年国际经济局势复杂,国内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我们面临

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而是倒逼

扩大内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了解决上述

问题,我国必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内对外扩大投资,加大对国家

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提高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

级。通过“投资乘数论”,增加的投资可以引起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增加,

从而引起从事生产资料生产的人收入增加,接下来又引起对消费品的需

求的增加,进而引起生产消费品的人的收入的增加。如此反复进行下

去,增加的国民收入会是投资额的若干倍,这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

充足的动力。在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也要实施积极的外贸政

策。由于出口同样也具有收入倍增效应,因此,我国应实行积极的外贸

政策。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2014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34国际

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

版)

一、单选题

二、名词解释

1跨国并购

2交叉汇率

3固定汇率制

4内部化优势

5贸易条件

三、简答题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内涵。

2简述H-O理论。

3比较关税与进口配额的区别。

4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商品贸易的区别。

5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机有哪些?

四、论述题

1说明环境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结合国际环境壁垒的发展和

我国的环境恶化现状分析我国在环境壁垒方面的主张和措施。

2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有哪些,提出防范措施。

2014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34国际

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

版)及详解

一、单选题

二、名词解释

1跨国并购

答:跨国并购是指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的总称,是指一国企业(又

称并购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标,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

国企业(又称被并购企业)的所有资产或足以行使运营活动的股份收买

下来,从而对另一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行为。

跨国公司的国际并购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两个或两个

以上国家的市场和两个以上政府控制下的法律制度,其中“一国跨国性

企业”是并购发出企业或并购企业,“另一国企业”是他国被并购企业,

也称目标企业。这里所说的渠道,包括并购的跨国性企业直接向目标企

业投资,或通过目标国所在地的子公司进行并购两种形式,这里所指的

支付手段,包括支付现金、从金融机构贷款、以股换股和发行债券等形

式。而跨国公司的国内并购是指某一跨国性企业在其国内以某种形式并

购本国企业。

2交叉汇率

答:交叉汇率又称套算汇率,是指制定出基本汇率后,本币对其他

外国货币的汇率就可以通过基本汇率加以套算得出的汇率。外汇交易中

常常会涉及两种非美元货币的交易,而国际金融市场的报价多数是美元

对另一种货币的报价,此时,需要进行汇率套算。

3固定汇率制

答:固定汇率制是指汇率的制定以货币的含金量为基础,形成汇率

之间的固定比值。是货币当局把本国货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加以基本固

定,波动幅度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保证汇率的稳定。固定汇率是在

金本位制度下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通行的汇率制度,这种制度规定本国

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维持一个固定比率,汇率波动只能限制在一定

范围内,由官方干预来保证汇率的稳定。

4内部化优势

答:内部化优势是指拥有所有权特定优势的企业,为了避免外部市

场不完全对企业利益的影响而将企业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的能力。内部

交易比非股权交易更节省交易成本,尤其是对于那些价值难以确定的技

术和知识产品,而且内部化将交易活动的所有环节都纳入企业统一管

理,使企业的生产销售和资源配置趋于稳定,企业的所有权特定优势得

以充分发挥。

5贸易条件

答:贸易条件表示一国每进口一单位商品需用多少单位出口商品进

行交换(或每出口一单位商品,可以换回多少单位的进口商品)的比

率。通常是用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的对比来反映贸易条件的变

化情况,若出口价格指数上涨幅度超过进口价格指数上涨的幅度,则贸

易条件改善,相反,则贸易条件恶化。贸易条件可分为净贸易条件(商

品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单因素贸易条件和双因素贸易条件。

三、简答题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内涵。

答:(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内容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典型

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即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

衰退期。

①导入期

在这一阶段,创新产品刚生产出来,这时对新产品的国内需求弹性

较低,需求量相对较大,生产者只是少数垄断技术的厂商,这些厂商拥

有垄断地位,属卖方市场。

在新产品的引入阶段,生产是非标准化的,产品差异性明显,生产

规模较小。生产主要是满足国内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不存在国际贸

易,或者只有规模非常小的国际贸易活动。由于产品需求在很大程度上

依赖于收入水平,所以在新产品引入阶段,即便存在小规模的国际贸

易,也主要是集中在收入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

②成长期

在这一阶段,技术已经成型并已开始扩散,生产过程的标准化程度

不断提高。生产从研发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

本在内的资本成为生产的关键投入。生产阶段的转化和生产特征的变

化,使得生产过程中的规模经济效应越来越明显。此外,在创新国内

部,新进入的厂商不会受到技术约束,市场竞争程度不断提高。产品价

格弹性提高,出现一些国内模仿者,这使得企业必须不断扩大生产规

模,以降低单位成本和增加竞争力。生产的增加带动出口的增加,包括

对其他发达国家的出口和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并逐步达到高峰。产品

开始由技术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生产逐步标准化。

在成长阶段,因为面临国外的竞争,所以创新国企业开始选择服务

国外需求的最优方式。基于对国际贸易成本的考虑,会在本国生产并出

口、到目标市场投资生产并在当地销售和对外技术转让这三种方式之间

进行权衡选择。

③成熟期

成熟期,即进入标准化阶段。这时产品的生产技术完全标准化,由

于技术已凝聚在标准化的机器设备中,通过购买这些标准化的机器设备

就可以获得全部生产技术和工艺,产品之间无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劳

动成本成为决定竞争结果的关键因素。拥有劳动成本优势的发展中国家

大规模扩大生产,并开始向发达国家出口。包括创新国在内的发达国家

的国内生产不断降低,并从出口逐步变为进口。

在这一阶段,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消费者对产品已有较大的选择

余地,市场开始变成买方市场,生产已专门化。而且外国厂商开始大量

模仿生产该产品,创新国垄断地位已逐步丧失,出口开始大幅度下降,

模仿国产品在第三国已开始取代创新国产品。

④衰退期

到达衰退期后,模仿国开始向创新国出口,创新国逐步退出生产,

成为净进口国。由于这种创新产品在创新国已完全失去竞争优势,因此

创新国已着手研究开发新的产品。

四个阶段在创新国结束后,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在创新国基本完结,

但在其他国家并未完结,仍在继续。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启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首次将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

纳入一个分析框架,同时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有效地结合起来,因此

具有一定的理论地位。该理论的特点是:

①将垄断优势与区位选择结合起来作综合分析,较为全面地阐释了

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时机与区位选择之间的动态关系;

②说明企业的比较优势会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性发展而发生动

态变化,旨在启发各国顺应产品生命周期,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比较

优势开展跨国生产和国际贸易。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不足在于:

①理论的出发点是二战后美国跨国公司在西欧的直接投资,因此难

以解释后起投资国如西欧、日本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与规

律;

②无法解释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建立起来以后遍及全球的投资行

为,也无法说明非替代出口的投资增加以及跨国公司海外生产非标准化

产品的现象;

③从目前全球直接投资的存量和流量来看,其中大部分是发生在美

国、欧盟与日本等发达国家产业内的双向投资行为,对这一现象该理论

无法解释。

2简述H-O理论。

答:H-O理论最早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后经萨缪

尔森不断完善形成。H-O理论是从要素禀赋相对差异出发,解释国际贸

易的起因与贸易型态的理论。

(1)H-O理论的假设前提

①假设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

L和资本K)。

②两国生产方法、技术、劳动生产率相同,即生产函数一样。

③一国的K相对丰裕,另一国L相对丰富,两国K/L不同。

④一种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一种产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且要

素密集度固定。

⑤K相对丰裕的国家利率低,L丰富的国家工资率低。

⑥商品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K、L在国内可完全自由流

动,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

⑦不考虑需求,或两国需求偏好相同,并且不变。

⑧完全自由贸易,商品在两国间流动没有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等限

制。

(2)H-O理论的基本命题

①产品生产靠单一要素是不可能的,两种要素的比例在生产商品中

非常重要,即生产成本的高低取决于生产要素价格和要素结合的比例。

②国内、国际贸易都是不同区域之间的贸易,贸易交换双方以K/L

不同为标准条件,即一国将出口它相对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的是

它稀缺要素密集的产品。也就是K丰裕的国家将出口K密集型产品,进

口L密集型产品。反之亦然。

(3)H-O理论的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