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教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教案部_第1页
2024新教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教案部_第2页
2024新教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教案部_第3页
2024新教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教案部_第4页
2024新教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教案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教学目标】1.唯物史观:学生通过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认识一战传播的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在客观上推动了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高潮的形成及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2.时空观念:学生通过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出现,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3.史料实证:广泛搜集关于独立新兴国家文化面貌的史料,提升史料鉴别能力。4.历史解释:对于已经掌握的史料形成正确的认识。5.家国情怀:学生通过两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国家文化的新面貌,认识战争对文化的不同影响。【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历史上的重大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战争带了的不同文化的交锋,认识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难点:了解历史上的重大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战争带了的不同文化的交锋,认识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教学方法】1.教师利用教科书及其他相关备课资料进行前期课前准备。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提前完成导学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5200多年历史中大小战争:14500多次2.8次/年近2000年无战争的日子:58天战火中丧生:36.4亿人毁灭的财富:可铺宽150公里、厚10米的金带,环地球一圈——邵锡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东南大学学报》958期)新课讲授: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斯(1918年)原因一战前,部分被压迫民族已经有不断高涨的民族独立愿望和行动。一战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一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民族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到各地。一战后期,俄、奥匈、德意志、奥斯曼土耳其四大帝国解体,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在帮助宗主国作战中,民族自决原则的传播,成为指导民族独立斗争的武器。十月革命的影响。一战后期,俄、奥匈、德意志、奥斯曼土耳其四大帝国解体,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一战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一战(1914-1918年),是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该战主要是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和协约国(英国、法国、俄国、意大利和美国)之间的战斗,参战国(含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共33个,约6500万人参战,超过3000万人伤亡,物资总损失达4万亿美元。在帮助宗主国作战中,民族自决原则的传播,成为指导民族独立斗争的武器。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对德和约,在近现代中国外交史上是一个空前事件,它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独占中国的狂妄野心。中国虽未派兵直接参加一战,但却“以工代兵”,派出了5万左右的劳工到欧洲战场去挖战壕、搬运物资等,并给协约国中一些国家送去大批粮食,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十月革命的影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毛泽东胡志明(1890年5月19日—1969年9月2日),越南乂安省南坛县人,越南民主共和国缔造者,第一任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总理,越南劳动党(今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任主席。印度的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我尽力向我的同胞表明:暴力不合作只能增加邪恶,既然邪恶只能靠暴力来雄持,那么对邪恶不予支持,就需要完全戒除暴力。非暴力的含义,就是指为了不与邪恶合作而自愿服刑受罚”——《甘地在法庭上的书面声明》(1922年)贾瓦哈拉尔·尼赫鲁1889年11月14日,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出生。1905年,尼赫鲁远赴英伦,进入哈罗公学学习。1907年10月,尼赫鲁提前考入剑桥大学。1920年,尼赫鲁参加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次年被捕入狱。印度独立前先后8次被捕,在狱中度过9年。1929年,尼赫鲁当选为国大党主席,在他主持下的国大党拉合尔会议提出印度完全独立的政治斗争目标。此后成为全国知识分子和青年的领袖,并多次当选为国大党主席。1946年9月,英国初步移交政权,成立印度临时政府,英印总督兼任总理,尼赫鲁任副总理。1947年3月,蒙巴顿方案公布,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8月15日印度作为自治领独立、尼赫鲁任总理。埃及华夫脱运动1881年英国开始占领埃及,一战期间,埃及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英国为拉拢埃及参战,曾先后四次许诺战后给予埃及独立。因此,停战后,埃及人民希望英国殖民当局履行诺言。1918年11月13日,即停战后第三天,埃及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扎格鲁尔等三人去见英国驻埃及高级专员温盖特,以埃及的名义要求英国撤回保护权,结束战时状态,实现埃及的政治独立。因为代表团一词在阿拉伯语中称为华夫脱,所以扎格鲁尔为首的组织就叫华夫脱党(Wafd)。是推动埃及国家独立和废除君主制度的政党。又译埃及国民党。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的特点(1)在地区上具有普遍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兴起各具特色的民族民主运动,特别是亚洲各国兴起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的新高潮。(2)运动领导具有更高的层次性:①由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②由民族主义政党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3)参加者具有广泛性:参加斗争的主体更加广泛,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等都参加进来,逐渐具有了全民族运动的规模,改变了以往主要停留在下层人民的自发起义或民族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局面。(4)民族自决原则成为各国斗争的普遍所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法将殖民地的士兵大量投入战场。但是,正是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殖民地人民认识到,白人不是天命所注定的应当统治有色人种的种族。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成为指导当地人民为独立、民主而斗争的武器。(5)运动具有持续性:(6)呈现不平衡性:①斗争诉求不同。亚洲在争取民族独立的同时,提出争取民主的要求;非洲主要是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拉丁美洲以争取民主革命和改革为主要任务。②领导阶级不同。(7)影响更加深远: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民族自决原则成为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日、意轴心国和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为另一方进行的全球规模的战争,是人类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二战中直接死于战争及与战争相关原因(如因战争导致的灾害、饥馑、缺医少药、传染病蔓延、征兵、征募劳工、屠杀等)的人约为7000万。①二战期间,反法西斯联盟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独立要求。

②二战后,亚非拉地区经济发展,民族民主意识广泛传播,雅尔塔体系重新绘制了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地区的归属和边界。包括将“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摘自徐蓝《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的新进展》表现:①朝鲜获得独立,中国收回台湾。②印度独立,印巴分治;英帝国迅速解体。大英帝国(BritishEmpire)是指一个以英国为中心的大大帝国,在20世纪初达到鼎盛,大约有4到5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领土约3300万平方千米。到20世纪中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随着全球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英国殖民统治发生严重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英国被迫允许广大的殖民地独立或半独立,为了继续在前广大殖民地地区发挥重要影响力,英国政府倡议督导建立了一个和平组织——“英联邦”,前英国大部分殖民地独立而成的国家加入了该组织,但也有少数没有加入。二战后,构建了几个世纪之久的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土崩瓦解,退出了历史舞台。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殖民时代的终结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接受了西方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基本价值取向。政治体制学习英国,中央与地方分享权力,宗教与政治分离,主要官方语言为印地语和英语。同时,注重发扬印度传统文化。崇尚甘地思想,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仍然是印度的主要宗教;种姓制度仍然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新加坡李光耀谈新加坡的经济增长与儒家文化的关系没有所谓的亚洲模式,但是东亚儒家社会同西方自由放任的社会,有着根本的差异。儒家社会相信个人脱高不了家庭……新加坡依赖家庭的凝聚力、影响力来维持社会秩序,传承节俭、刻苦、孝顺、敬老、尊贤、求知等美德。这些因素造就了有生产力的人民,推动了经济增长。——李光耀《经济腾飞路——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课堂练习:见幻灯片课堂小结:本节课教学内容属于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最后一课。本单元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