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表格式_第1页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表格式_第2页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表格式_第3页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表格式_第4页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表格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科学教案苏教版版六年制五年级科学学科上册学校燎原小学教师张博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备课(教学计划)教材分析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五册。全册教材包括了《白天和黑夜》主要使学生知道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懂得一天中气温和影子与太阳的运动有关;能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对昼夜现象认识的历程等。《光与色彩》主要使学生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光是有颜色的;日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以及有关眼睛的构造及保健方面的知识。《电和磁》本单元主要使学生知道电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能源;认识完整的电路组成;会组装一个简单电路;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掌握安全用电的常识;认识磁铁的性质;知道电能产生磁性;会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等。《呼吸和血液循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呼吸器官、呼吸过程及常见呼吸疾病的产生和预防的初浅知识;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增强健康及保护的意识。《解释与建立模型》和5个单元,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教学目标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活动拓展全课总结提问:通过今天的探究你知道了?学生畅谈体会。板书设计1、太阳和影子太阳运行高度高低自东向西气温气温高气温低(东南西)影子影子短影子长自西向东(西北东)教学反思

课时备课第2周第1课时课题2、太阳钟课型新授第1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利用太阳的影子变化规律设计一个时钟。2、能用手掌测定时间。科学知识:1、知道太阳钟是利用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制成的。2、了解古代的记时工具日晷及其原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掌握利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服务。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各种不同形状、不同国家、不同制作方法的日晷(太阳钟)的制作原理。难点:根据当地的纬度制作太阳钟。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评价活动准备课件、标杆、指南针和做太阳钟的相关材料。小棒、直尺、胶水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如果在没有钟表的情况下你如何知道时间?2谈话:对。在没有钟表之前人们就是这样来掌握时间的。3、讲述:由于太阳的变化引起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所以古代人很聪明,他们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设计了很多记时工具。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二)了解古代的记时工具1、提问:你知道古代有哪些记时工具?2、播放课件。(一边播放一边讲解)3、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能给同学们说一说吗?4、小结:内容略。(三)制作太阳钟1、谈话:同学们有兴趣做一个吗?2、讲述;制作方法略。3、老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完成。4、老师和学生共同评价各小组的作品。(四)玩手掌日晷1、谈话:其实我们还可以用我们的小手来做日晷。2、讲解;面向正南方,手掌摊开(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用大拇指夹住一枝笔,让笔与手掌垂直,拇指关节对着南方,影子落在手上的不同位置代表不同的时间。3、组织学生到教室外玩手掌日晷,并与钟表作对比。可能会说:白天看太阳,晚上看月亮和星星。1、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说一些相关的话题。2、观看课件,了解古代的记时工具。3、学生交流:看到的、想到的、理解到的。1、看课文说明制作方法。2、讨论制作方法。3、学生制作。4、介绍自己的作品。1、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2、了解手掌日晷的方法。3、看课本的的介绍。4、玩手掌日晷。检验其准确程度。活动拓展全课总结谈话: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畅谈。板书设计太阳钟太阳方向规律太阳钟影子教学反思

课时备课第2周第2课时课题3、昼夜交替课型新授第1课时教学目标1、会做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X-k-b-1.-c-o-m2、知道昼夜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3、意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进步的。重点难点重点:会做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难点:知道昼夜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实验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评价活动准备昼夜交替的图片,投影仪,地球仪手电筒、小地球仪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比较思考:昼夜是怎样形成的1、在连续24小时(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中会出现哪此现象?2、出示校园白天和夜晚的图片。3、谈话:关于昼夜现象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探索关于昼夜交替的原因。二、模拟昼夜交替的成因1、游戏活动:①一人从你左边出现,又在你右边消失,又在你左边出现。猜想一下你和这个人是怎样运动才会产生这样的现象的?可能有几种情况?②谈话:那你认为昼夜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以上三种情况会是哪一种)2、教师演示实验:①用地球仪的投影仪做昼夜交替实验。②谈话: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你认为地球仪应朝哪个方向转动。③启发学生质疑:在这个实验中你认为哪些地方值得注意?3、谈话:你能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解释昼夜交替的现象吗?参与学生讨论(出示地球仪和手电筒)4、倾听并作相应提示:①把手电筒的光射向地球仪。②手电筒不能靠地球仪太近,要让光“包围”地球仪。www.xkb1.com5、巡视,与学生一同观察并适时指导。6、通过以上实验能够说明昼夜形成到底是什么原因吗?7、小结讲述: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会交替出现。三、推断某地时间1、谈话:①我们观察转动的地球仪,想想地球仪上一部分国家和地区是白天的时候,哪些国家和地区是黑夜?哪些国家和地区是清晨?哪些国家和地区是黄昏?②提示:先找到昼夜分界线。然后再判断。注意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转时哪边先进入白天,哪边先进入黑夜。2、拓展思考:①如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8点,那么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观众应该分别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②认真倾听,并适当介绍。③为什么美国主张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游泳、篮球、田径的决赛放在早上8点进行。1、根据自己了解讲述(白天和黑夜)。2、学生欣赏优美的景色。3、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新-课-标-第-一-网1、①学生讨论并交流:(人不动自己转、自己不动别人绕着自己转、两人都转,但转的速度不一样。)②学生发表各种可能性见解。2、①学生观察②学生回答(逆时针转动)③学生提出注意点3、4、汇报方法并演示过程。5、以小组为单位分组模拟实验,讨论昼夜成因。6、分组汇报。7、认真倾听。1、①讨论并交流。②小组实验并在横线上写出国家或地区的名称:当是白天时,是黑夜,是黄昏,是清晨。2、①确定国家所处的位置并考虑地球自转方向。②分组讨论汇报。③分组讨论并汇报。新课标第一网活动拓展信息交流1、用多媒体介绍有关昼夜形成原因的科学史。2、谈话:了解了这些资料后,你有什么想法?3、小结讲述:科技是在不断发展的,科学事业也是在争论中不断进步的。1、看后相互讲述:这几种理论中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2、交流各自在的发现。板书设计3、昼夜交替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教学反思

课时备课第3周第1、2课时课题4、看月亮课型新授第1、2课时教学目标1、能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2、知道月相的变化规律。3、能设计一些方法,真实地记录月相的变化。重点难点重点:能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难点:知道月相的变化规律。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实验法、讲授法Xkb1.com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评价活动准备记录纸、月相盒、制作月相盒的材料(鞋盒、细线、乒乓球、小电筒)、月相日记表鞋盒、细线、乒乓球、小电筒、月相日记表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了解月亮基本情况1、猜谜语:小时候两只角,长大了没有角,到了二十多,又生两只角。(打一天体)2、谈话:关于月亮的事情,你们知道多少?3、提供月亮基本情况资料二、画出记忆中的月亮1、巡视、观察学生画的情况。2、按时间先后给他们排排队。3、倾听汇报,对学生的发言不作评价。4、讲述:月相的定义。三、观察模拟环境下的月相变化1、指导学生制作月相盒。2、讲述:盒盖内部的乒乓球代表“月亮”,电筒光线代表“太阳”,八个小孔代表八个方位,从不同的小孔看到的乒乓球发光的部位是不一样的,就如天空中的月亮形状的变化。3、巡视,与学生一同观察并适时指导:①观察顺序错误的。②观察角度错误的。4、组织学生汇报。四、课后延伸1、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画月亮,排月亮来认识月相的,你们认为,怎样才能更准确地认识月相呢?2、要实际观察月相变化,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怎样观察?什么时间观察?3、认真倾听,并引导学生补充。www.xkb1.com1、学生思考后汇报。2、根据课前了解讲述。3、阅读后相互讲述:知道了月亮的哪些基本情况。1、画出印象中的月亮形状。2、组内按照时间顺序给画好的月亮“排队”,选择几组代表意见粘帖在黑板上。3、汇报“排队”理由。4、认真倾听。www.xkb1.com1、小组合作制作月相盒。2、认真倾听。3、以小组为单位在模拟环境中观察“月相”,并记录观察到的“月相”。4、汇报交流:①描述观察到的月相及其变化的规律。②在观察月相过程中的其他发现。1、生答:实际看月亮。2、小组讨论:观察的方面和方法及观察的时间。3、汇报交流。活动拓展1、讨论:如何把观察的内容记下来,记录哪些内容。2、认真倾听,并引导学生补充。3、提示:①适当了解当晚的月亮大约什么时候出现,做到定时观察。②注意天气状况,阴雨天看不到月相。③记录在书后p65—66页上。1、学生讨论:要记录哪些内容,怎样记录。2、汇报交流。3、记录作业。板书设计看月亮新月(朔)满月(望)初一十五教学反思

课时备课第4周第1、2课时课题5、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课型新授第1、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身边动植物与昼夜的关系,知道昼夜对动植物会产生影响。2、知道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3、能观察、记录植物在一天中的变化。新课标第一网重点难点重点:通过调查身边动植物与昼夜的关系,知道昼夜对动植物会产生影响。难点:知道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评价活动准备教材中相关的图片资料,多媒体课件,课前观察一种植物早晨、中午、傍晚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了解昼夜变化对植物的影响1、谈话: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地球上生长着各种植物,昼夜的变化对它们有什么影响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昼夜变化对植物的影响。2、播放郁金香、牵牛花、合欢树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图片课件。3、谈话:这些植物在白天和黑夜有什么不同,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呢?二、交流:身边植物受到昼夜影响的变化1、谈话:我们周围有许多植物,它们也会随昼夜发生这样的变化吗?课前大家已经进行观察并做了记录,把你们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引导学生从植物的花、叶子的变化考虑。2、谈话:从这些植物的变化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吗?3、教师讲述:每种植物的习性和生命活动都受着节律的支配,这种节律有的按24小时变化着,和时钟的变化周期一样,这就是植物体内的生物钟。三、了解林奈的花钟新课标第一网1、展示有关花钟的详细内容。2、谈话:我们能不能根据一些常见开花植物编制一个花钟呢?(出示p12页图)巡视指导3、倾听并引导学生补充。四、课后活动布置学生调查自己生活周围的小动物在昼夜交替过程中的活动情况。第二课时一、昼夜对人的影响1、谈话:昼夜交替,日复一日。一天中不同时刻,我们都在进行不同的活动。谁能谈谈你一天的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2、到了深夜,我们会觉得很疲劳,想睡觉,早晨没有闹钟,我们常能自己醒来,你们认为这是为什么呢?3、小结讲述:我们发现大家的作息时间有类似的规律,都是按24小时变化的,这就是我们的生物钟。二、昼夜对动物的影响1、图片展示教材列举的8种动物。2、提问:它们哪些在白天活动,夜间休息?哪些在夜间活动,白天休息?3、为什么鸡等在白天活动,而猫头鹰等在夜晚活动?它们都在干什么呢?4、课前大家已经调查了一些动物在昼夜交替过程中活动的情况,谁能说说你调查的发现?你认为蜜蜂和蝙蝠会相遇吗?说说你们的想法?三、了解改变光照可以影响动植物的生活规律1、谈话:你们认为白天和黑夜有哪些不同呢?新-课-标-第-一-网2、大家猜一猜,如果人为地将白天变成黑夜,黑夜变成白天,生物的习性会发生什么变化。3、布置观察书p14的插图,补充介绍。4、小结讲述:改变光照可以影响动植物的生活规律。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2、认真观看课件。3、学生自由回答。1、分组交流。2、交流每个人的植物日记。3、认真倾听。1、阅读后介绍林奈是怎样编排花钟的。2、分组尝试编制花钟。(只要能表现出时段差异即可)3、汇报交流。新课标第一网课后完成1、从白天到黑夜不同时段说(要排除特殊日子或事件)2、学生自由回答。3、认真倾听。1、说出这些动物名称。2、分组讨论交流各自见解。3、交流各自见解4、思考后回答并说明理由。X1、发表意见(主要区别:有无光照)。2、学生猜测。(影响开花时间、花期长短,影响动物的作息习惯等。)3、看图理解。4、认真倾听。活动拓展1、谈话:在我们周围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它们在夜间干些什么。2、该怎样调查,要注意些什么?举例启发思考。3、小结讲述:调查的方法及注意点。1、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研究方法(调查、查资料)。2、小组讨论:调查的方法和调查的注意点。3、汇报,明确调查须知,课后进行。板书设计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郁金香白天:花朵开放傍晚:花朵收拢教学反思

课时备课第6周第1、2课时课题1光的行进课型新授第1、2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常见的光传播现象对光怎样行进作出合理的假设,能够想办法证明自己的假设。2、知道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会区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3、知道光在同一物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4、通过制作小孔成像仪,形成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光在同一物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难点:能够根据常见的光传播现象对光怎样行进作出合理的假设,能够想办法证明自己的假设。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实验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评价活动准备课件资料,光学实验盒,手电筒,制作小孔子成像的相关材料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渲染学习气氛1.谈话:同学们,让我们先来朗读一首小诗:

是谁,2.猜一猜: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3.谈话:每当我们朗读这些科学小诗的时候,大家就想接着写下去,做一回小诗人。下面就让我们接着写下去,每小组选出你们认为写得最好的,一会儿全班交流。

4.小结:今天就让我们进入色彩斑斓的光的世界吧!二、认识光源1、课件展示各种光源的图像资料。

2、提问:这些画面漂亮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3、谈话:我们把这些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4、提问:你还能说出哪些光源呢?6、谈话:我们也能把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那么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呢?

7、谈话:对于光你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吗?8、揭题:你知道,光是怎样行进的吗?三、探究光是怎样行进的1.谈话: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测一下,光可能是怎样行进的。2.课件展示各种光直线行进现象的图像。

3.谈话:这些光现象的图像对你有什么启发吗?4.谈话:刚才大家对光是怎样行进的进行了猜测,你的猜测对吗?怎样证明?5.讨论:你能让手电筒的光穿过几个纸板中间的孔照到墙上吗?

四、引导学生了解“小孔成像”1、教师运用实验盒中的蜡烛、纸屏和小孔板指导学生做小孔成像实验。2、提问:同学们有什么发现?4、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介绍墨子的发现。5、提问:你们在玩小孔成像盒的时候有什么发现?透过小孔所成的像上下颠倒,那么左右是不是也相反呢?6、提问:你怎么解释这个奇妙的现象?能画出解释图吗?7、教师小结。学生自由朗读学生自由编诗全班交流1、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2、讨论:你们能按照一定的方法给这些光分类吗?

3、学生交流:是怎么分类的?4、小组研究后全班交流

1.学生交流,说自己猜测的理由。2.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3.学生小组设计实验并进行研究。

4.学生小组交流:

△你们是怎么做的?

△发现了什么?

△实验说明了什么?1、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小孔成像的实验。2、学生利用制作材料制作小孔成像盒。3、学生玩制作好的小孔成像仪4、学生讨论、交流。9、学生画图、交流。活动拓展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畅谈收获板书设计2.1光的行进1、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2、光是沿直线传播的。3、小孔成像教学反思

课时备课第7周第1、2课时课题2照镜子课型新授第1、2课时教学目标1、能联系生活说说能照出影像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2、了解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认识各种各样的镜子并了解镜子的用途,能动手制作简易的万花筒或潜望镜。3、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和科学知识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重点难点重点:了解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认识各种各样的镜子并了解镜子的用途。难点:动手制作简易的万花筒或潜望镜。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实验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评价活动准备几面小镜子,万花筒,潜望镜,曲面镜,制作材料等。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出示镜子):这是什么?你用它做过游戏吗?怎么做的?二、师生共同游戏,了解镜子的作用1、谈话:我们一起再来玩照镜子的游戏,好吗?

2、游戏一:(玩一面镜子)照镜子。3、提问:通过照镜子,你在镜子中看到了什么?仔细看一看,比一比,谁的发现多?4、游戏二:(玩两面镜子)改变两面镜子的角度,观察镜中物体的变化5、游戏三:(玩多面镜子)日光接力打靶游戏。6、在游戏中你有什么发现?你能解释其中有道理吗三、动手制作万花筒和潜望镜1、教师出示万花筒和潜望镜,想做一个玩玩吗?2、教师介绍制作万花筒和潜望镜的方法和步骤。3、你能告诉老师和同学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吗?4、你能设计一种能看到你自己脑后的装置吗学生交流1、在老师带领下做游戏一和二2、交流自己的发现3、选几组学生上去,一位学生站在阳光下,另一位站在阴影里,让学生想办法怎样使阴影里的同学也有阳光射到桌肚里,比一比哪一组最快想出办法,最后全班分组玩这个游戏。)

4、学生在经小组讨论后尝试解释实验中现象的道理。www.xkb1.com1、学生选择一种最想做的进行制作,并玩一玩。

2、小组活动:用语言或图画解释用潜望镜看到物体的原理。3、学生动手设计并相互交流各自的好办法。活动拓展四、玩凹面镜和凸面镜1、教师讲述什么叫曲面镜以及曲面镜的种类:镜面弯曲的镜子叫曲面镜,曲面镜有凹面镜和凸面镜等。2、想玩玩它们吗?请把自己的发现记下来好吗3、谈话:生活中哪些地方看到过这样的镜子?哪些地方用到了这样的镜子?1、小组活动:玩凹面镜和凸面镜并记录下自己的发现。2、学生汇在玩曲面镜中发现的现象。3、学生汇报生活中应用贡面镜的事例。板书设计2、照镜子1、照镜子2、制作万花筒和潜望镜3、凹面镜和凸面镜教学反思www.xkb1.com

课时备课第8周第1课时课题3研究透镜课型新授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光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2、通过研究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镜片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作用。3、通过制作简易望远镜,能提出更多可自己研究的有关透镜的问题。重点难点重点:通过研究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镜片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作用。难点:通过研究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镜片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作用。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实验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评价活动准备凸透镜,凹透镜,,光学实验盒,制作材料,课件资料等。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仔细年过放在水杯中的铅笔吗?2.水中的铅笔看起来怎么了?在什么地方弯曲了?知道这是务什么吗?3.讲述:光通过两种不同的透明物体时(这里就是空气和水传播方向会在交界处发生偏听偏信折,这种现角象就叫做光的拆射现象。二、亲密接触,认识透镜,并研究其特点1.谈话:透镜是光的折射现象的典型下面我们来通过用手摸眼看的形式来了解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好吗?2.讲述什么叫凸透镜和凹透镜以及它们的共同的特点。(共同的特点就是透明)三、亲手实践,认识透镜的作用1.提问:你们知道凸透镜,凹透镜有什么作用吗2.想通过动手动脑来研究它们吗?(友情提示:千万不要用凸透镜对着太阳看,以防灼伤眼睛)四、联系生活,认识凸透镜的用途1.谈话:小小的凸透镜、凹透镜真神奇,那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它呢?2.出示图象资料:凸透镜,凹透镜的应用。1.学生把铅笔放入小杯中,仔细观察。2.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1.学生用看、摸等方法观察凸透镜片、凹透镜并做好记录。2.学生汇报观察结果。1.学生讨论、汇报。2.学生分组实验(可从下列实验中选1~2个):⑴用特透镜看物体;⑵尝试用透镜在纸上屏上成像;⑶尝试用透镜聚光;3.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结果。1.学生讨论交流。2、学生观看资料活动拓展五、制作望远镜,拓展延伸1、出示望远镜:认识它吗?想自己动手做一个玩玩吗?2、讲解制作望远镜的方法。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望远镜板书设计3、研究透镜1、凸透镜,凹透镜有什么作用?2、制作望远镜教学反思

课时备课第8周第2课时课题4七色光新-课-标-第-一-网课型新授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日光是由七种色光全成的;2、会做日光的色散与合成的实验了解阳光的色散现象;3、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妙,欣赏大自然的缤纷色彩。重点难点重点:知道日光是由七种色光全成的难点:会做日光的色散与合成的实验了解阳光的色散现象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实验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评价活动准备玻璃纸的长纸筒,图像资料,七色陀螺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图像资料:夏秋雷雨过后,天空出现了一条七色的彩虹。2.谈话:有谁知道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它有哪几种颜色组成?3.彩虹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有哪位同学知道吗?(空气中充满小水滴,有阳光)二、分解阳光,研究色散的原理讨论:我们还可以怎样制造彩虹?讲述人工制造彩虹的几种方法;你在研究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告诉老师和同学好吗?三、研究光的合成1.出示七色陀螺,会玩它吗?2.你有什么发现吗?能告诉大家这是怎么回事吗?3.小结: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彩色光构成的。4.介绍牛顿对光色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四、做滤光实验研究1.问:如果我们分别在罩着红、蓝、绿三种颜色滤光片的手电筒下,白色的纸上会有什么变化呢?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2.小结:物体呈现什么样的颜色取决于它的反射什么颜色的光。3.讨论:为什么日光下物体呈南白色呢?小组讨论彩虹的形成汇报小组的情况X-k-b-1.-c-o-m1.讨论并设计实验(每组选1~2个进行实验研究):

△利用三棱镜△利用平面镜和水△利用光盘△在无风的情况下背对太阳用喷雾器向空中喷水2.汇报各自在实验研究的发现。1.游戏:玩七色陀螺2.学生小组讨论在玩七色陀螺发现的现象。3.汇报解释发现的现象。学生小组进行探究并尝试解释是怎么样回事。学生讨论并解释日光灯下物体为什么呈现白色。活动拓展4.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物体,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呢?(小结:彩色滤光片只能透过其呈现颜色的光。如:红色的滤光片只允许红色光透过,当它覆盖在有红色图案的白纸上时,只会让白纸反射的七色光中的红光透过,使纸看起来是红色;白纸上红色图案反射的红光也被透过来,但因为和纸是一样的红色,所以看起来就如同隐去了一般,而绿色线条反射的绿光是不能透过来的,所以看起来就是黑色的,格外清楚。)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玻璃纸进行实验并尝试解释其中的道理。X-k-b-1.-c-o-m板书设计4、七色光彩虹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有哪位同学知道吗?(空气中充满小水滴,有阳光)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彩色光构成的。教学反思课时备课第11周第1、2课时课题简单电路课型新授第1、2课时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2、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电路。3、能够制作简单的红绿灯模型。

科学知识:1、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要素。2、认识一些常见的电路符号并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愿意与同学一起去探讨有关电路的问题。2、体会制作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要素。难点:认识一些常见的电路符号并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实验法、讲授法www.xkb1.com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评价活动准备导线、电池、开关、小灯泡、小电机、各种电工工具。活动过程活动过程导入新课1、出示一株用许多发光小电珠点缀的圣诞树,灯光忽闪忽闪,光彩夺目;2、谈话:是什么把这棵圣诞树点缀得这么漂亮?如果给你小电珠,你能连亮它么?还需要什么材料?二、基本活动1、独立接亮小电珠。要求:用这些材料把小电珠连亮,方法越多越好,并把每一次连亮的方法用图记录下来。(贴出电池和小电珠的模型卡片)2、汇报接亮电珠的方法3、归纳接亮的方法(1)小结:电池的正、负极和小电珠的上、下两个接线点都连接起来,小电珠就发光了;(2)介绍干电池和小电珠的基本构造这样连接起来以后,小电珠为什么就亮了呢?(有电流通过小电珠里的灯丝)。老师介绍干电池和小电珠的基本结构和电流中的流动路径。(出示课件或图片)(3)出示几种错误的连接方法。(4)小结归纳小电珠接亮的正确方法。4、连接其他的用电器,了解所有用电器的通用连接方法。如果把小电珠换成一个小电机连接在电路上,小电机会怎样呢?(转动起来)交流并小结方法。5、连接带有开关的电路,使开关控制小电珠的亮灭提问:电路畅通好吗?谈话:就让它一直这么亮着?是呀,我们如果能控制它,让它想亮就亮,想灭就灭该多好!要加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打开材料盒,找出能控制电珠亮灭的电器元件。(教师指导),交流各自的电路图和连接好的电路。小结:这就是一个能人为控制的电路,开关控制电路的通和断,使电珠亮和灭。而一个完整的闭合电路一般就是由电池、灯泡、开关、导线这四部分组成。许多小电珠通电发光。学生说一说并领走所需的材料(一节干电池、一个小电珠和两根导线)。小组合作实验并画出示意图。连亮小电珠的小组逐个到黑板上画出连接方法。(用老师提供的模型卡片摆好,用粉笔把它们连起来就行)对着黑板上的几种接亮的电路图,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学生试着说一说电流是怎样流动的新课标第一网找出错误的原因。合作实验。要求:把开关加进前面的简单电路中,使开关控制电珠的亮灭或电机的转动,试一试,该怎样连接?先画出简易安装图再连接。学生找出开关学生分组实验活动拓展1、设计“可控制的红绿灯”的活动:(1)现在老师给你们一些电路元件,你能当一个小小设计师来设计电路吗?(2)红绿灯的研究:材料:回形针,红、绿灯,导线,图钉,小木板,电池。(3)汇报总结活动。2、还能制作其他电控小玩具吗?课后可以试一试。3、今天学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吗?请说一说。你还想研究有关的什么问题(1)设计一个“可控制的红绿灯”电路并画出来。(2)用材料试着组装。板书设计简单电路教学反思

课时备课第12周第1课时课题导体和绝缘体课型新授第1课时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 能够对物体的导电性能进行预测;2. 能设计验证性的实验方案并学会研究记录;3. 能够在电路中对物体的导电性能进行检验;4. 能根据实验的结果进行科学性的总结。科学知识:1.认识导体和绝缘体;2.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认识到交流与合作在研究中的价值;2. 体会到学习可以为生活服务,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3. 愿意投入到问题的研究之中;感受科学活动和探究的乐趣。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导体和绝缘体难点:能够在电路中对物体的导电性能进行检验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实验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评价活动准备橡皮、塑料尺、泡沫、螺丝刀、海绵、回形针、玻璃杯、钥匙、一角硬币、五角硬币、橡皮筋、调羹、木条、螺帽、信封、石块、陶瓷片等待检测物体,板书纸板。橡皮、塑料尺、泡沫、螺丝刀、海绵、回形针、玻璃杯、钥匙、一角硬币、五角硬币、橡皮筋、调羹、木条、螺帽、信封、石块、陶瓷片等待检测物体、科学记录表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1、展示:简单的电路(一节电池、一颗灯泡)接通灯泡为什么会亮?指出:要使灯泡亮,电路必须是通的。2、(出示电工剪刀),如果现在将电路中的导线剪断,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剪断导线)剪断以后,中间隔着什么?指出:可见空气是不会让电流流过的。3、有什么办法重新接亮小灯泡?可演示把电线直接接上。追问:为什么没亮?4、通过刚才这个小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小结:电线里面的材料和外面的材料是不一样的,里面的铜丝可以让电流通过,外面的塑料不可以让电流通过。5、概括概念:这种能使电流通过的本领叫导电。像铜丝这样容易导电的物体,我们称它们为导体;像电线外面包着的塑料这样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我们称它们为绝缘体。(板书)师追问:刚才我们的电线两头隔着什么?是什么体?(空气,绝缘体)二、讨论研究计划,开始探究活动1、初步了解一些能够导电的物体(1)你们还想在他们之间加一段什么东西,使灯泡能亮起来? 有选择的贴出相应的板书纸板。(2)分组试验验证,出示要求:a记录预测结果;b4人一组合作验证(两次);c填写完成记录;(3)汇报实验的结果,并把黑板上的板书纸板重新分类贴好。(实验中有的物体没能测准确,交流后可以用老师做的电流放大器,即电池增多,也可方便测出下面的液体和人体是否是导体,就无需验电球了)(4)小结:通过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情况看,导体基本都是哪些物体呀?那么其他非金属物体是否都是绝缘体呢?2、各种各样的水的导电性能(打来一盆水)问:这水能导电吗?你还想到了哪些水?(板书)怎样设计水是否能导电的实验?汇报总结研究水的导电性的实验步骤。交流时测得不准的可以借助电流放大器。小结:(略)3、检测人体是否导电。小结:一般来说,各种金属都容易导电,是导体,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也是导体,塑料、橡胶是常见的绝缘体。说说电流在电路中是怎么流的。重新接起来。要把里面的电丝接起来才能亮。讨论得出结论。自由罗列身边的小物品。小组合作实验并填写记录单。金属做的物体。分组讨论。四人为一组,分组实验盐水和纯净水的导电性能。活动拓展三、拓展探究内容,引导用电安全1、(出示实物或图)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物体吗?(2)讨论:这些物体的各部分哪些是用导体材料做成的?哪些是用绝缘材料做成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小结: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电的地方,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2、了解安全用电:(1)电力给我们带来了能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他也有巨大的力量,如果我们不能够合理的使用,就会被电击伤。看书本,说一说,这些行为错在哪里?(2)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通过实验和讨论,知道了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但是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课件演示实验:从一个废灯泡里取出里面的玻璃心,连接好。常温下玻璃不导电,小灯泡不发光),问:灯泡不亮说明什么?(用酒精灯给玻璃加热到红炽状态,玻璃变成导体,电路接通,小灯泡发光)。再问:灯泡现在亮了,又说明什么?(3)指出:这个实验表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在一定的条件下,绝缘体可以转化为导体。(课件列举:玻璃在加热的情况下可以变为导体;木头在潮湿的情况下可以变为导体;空气在强电力的作用下可以变为导体;水在掺有杂质的情况下可以变为导体。)3、今天学到了什么?辨认各种工具或材料。小组交流讨论,全班汇报。全班交流讨论。说说自己的收获。板书设计导体绝缘体五角硬币橡皮钥匙塑料尺回形针陶瓷片螺丝刀海绵一角硬币玻璃杯不纯净的水木条…………教学反思

课时备课第12周第2课时课题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课型新授第1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盒中的电路;2、能够根据在检测器中观察到的现象对暗盒作假设性的解释;3、能对检测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与反思;4、能利用简单图形整理检测结果。重点难点重点:根据现象推测暗盒里的电路连接情况。难点:有顺序地进行测试和记录,不遗漏。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实验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评价活动准备暗盒、电池、小灯泡、导线(每组一套)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揭示方法。1、引导猜想,判断电路的连接与断开。师提问:你们看,老师的两只手里分别握着一根电线,但是其中有一根是断开的,如果我不松开手,你们知道哪一根是连着的,哪一根是断开的吗?2、验证猜想,揭示判断方法。你有什么办法来证明你的猜想是对的吗?什么样的检测器?那我们就依照同学们的想法,用上一节课检验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制作一个“检测器”来检测老师手中的电路哪根是断开的。你认为“检测器”在什么状态时老师手中的电线是断开的呢?(松开手,验证学生的猜测。)3、如果我手里握的是一只小灯泡,或是一节电池,情况会有什么变化呢?二、初步观察、认识并制作暗盒1、展示暗盒,你看到了什么?2、里面是一些电路元件,你能说出哪些电路元件的名称?3、讲解:由于看不见里面的构造,我们把它称为“暗盒”。4、制作暗盒:谈话:现在每个小组都有两个小灯泡、一节电池还有一些导线,请小组同学之间商量好之后组装一个暗盒电路,然后给你们设计的暗盒确定难度等级,是初级还是中级或者高级。5、展评。6、分难度等级交送暗盒。三、判断暗盒里电路的方法1、今天的任务就是要弄清楚暗盒里面到底有怎样的秘密。在研究暗盒的过程中不允许打开暗盒。你认为想知道暗盒里面的电路,可以怎样做呢?2、你觉得应该怎样使用这个“检测器”?3、对演示的结果作初步的分析:这样检测的结果说明了什么,暗盒的两点之间会有什么电路元件?(小电珠不亮不通?小电珠亮了通?小电珠变暗了通了,但是增加了用电器?小电珠变亮了是增加了电池?)四、学生分组探究暗盒的秘密选择适合自己组的难度等级的暗盒,两人一组,合作操作并分析暗盒的秘密。要求: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书本上。根据记录,你认为暗盒里的电路应该是什么样的?3、画出暗盒中的电路图。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解决出现的各类困难。4、汇报总结分析活动在用检测器进行检测的时候出现了哪些情况?列出各类情况(不亮、更亮、亮了)展示各组的电路图,说明试验的情况。说出本组验证的想法和依据,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打开暗盒,与自己的电路图作对比,你能给自己评多少分?学生猜测。用电路检测。用导线连接的一节电池和一个小灯泡的简易装置动手实验。小灯泡亮的电路是闭合电路。小灯泡不亮的电路是断开的。学生交流。生:如果是小灯泡,检测器检验后,外面的小灯泡变暗,这里的两只小灯泡是串联的。生:如果是一节电池,检测器检验后,外面的小灯泡变亮,这里增加了电池的个数,使小灯泡更亮起来。学生观察,新-课-标-第-一-网讲述学生讨论,设计暗盒并确定难度等级。学生讲述本组暗盒设计思路,以及难度等级。学生交送暗盒学生思考回答利用“检测器”判断里面电路元件。学生演示学生对演示的结果作初步的分析,判断。分组探究暗盒的秘密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书本上讨论暗盒里的电路并画出暗盒中的电路图。说出验证的方法、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打开暗盒,与自己的电路图作对比,给自己评分。活动拓展五、总结:今天的活动非常有趣,同学们分析得很出色,善用了以前学过的知识,下一节课我们将了解更多电的知识。板书设计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电池导线灯泡开关亮了说明:更亮了说明:不亮说明:教学反思

课时备课第13周第1、2课时课题4.研究磁铁课型新授第1、2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不同形状的磁铁;2.知道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3.知道指南针的作用;4.知道磁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5.掌握制作简单指南针及磁性玩具的技能。(二)过程与方法1.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出磁铁的性质;2.能够描述磁铁的有关性质;3.能利用各种方法测出两块磁铁磁力的大小;4.能够对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作相关的解释。(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探究磁铁有浓厚的兴趣;2.意识到磁现象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价值;3.乐于探究,善于发现。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和磁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难点:磁铁实验盒,大头针,水杯,调查表格。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实验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评价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巧取水中大头针:1.问题: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大头针想给同学们做实验用的,结果一不小心全部掉到这个水杯了,谁有办法不伸手到水里全部取出大头针?2.提问:你需要什么帮助?(有吸铁石)二.认识磁铁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1.谈话:刚才用吸铁石吸上大头针,吸铁石在科学上称作磁铁,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磁铁(板书课题)。2、提问:你们在平时看到过哪些形状的磁铁?3、提问:还有哪些形状的磁铁?4、教师出示:条形磁铁、蹄形磁铁、菱形磁铁(指南针),让学生辨认。三.探究性质(一)指导学生探究磁铁的性质:1.给学生分组,每组都有两根条形磁铁、两根马蹄形磁铁、四根小圆棍、若干大头针、一杯水。2.提问:你们知道磁铁有哪些性质呢?3.提示: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一样吗?4.为每一个小组提供一些材料,引导学生把两块条形磁铁放在圆形铅笔上,相互靠近,看一看会发生什么现象等。5.板书:同极相斥,异极相吸6.介绍:教师出示指南针,指出:指南针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指南的一端成为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成为北极,用“N”表示。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战国时被称为司南。7.问题:那么磁铁是否也可以指南北方向呢?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好呢?8.讲述:悬浮法和悬挂法。9.小结:磁铁和指南针一样,都有北极和南极,也分别用“N”和“S”表示。(二)引导学生探究两块磁铁磁力的大小。1.提问:我们来猜一猜这块条形磁铁和这块环形磁铁的磁力谁大谁小?2.点拨:要想知道这两块磁铁的磁力大小,用什么方法可以测量出来?3.汇报交流,让每一个小组自选一种方法进行实验。4.小结:两块磁铁磁力大小不一样,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测量,磁极上的磁力比别的地方大。6.板书:磁力可以测量(三)与学生一同探究磁化现象1.操作:用磁铁的一极在大头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20次2.要求学生把这根大头针去吸引另一根大头针。3.指出:这根大头针被磁化,也具有磁铁的性质。板书:磁化四.动手制作1.

与学生一同制作简易指南针。2.指导学生用自制的指南针在室外测方向。3.与学生一同制作磁性玩具。4.组织全班评比。1.思考:不伸手到水里如何取水中大头针?2.用吸铁石吸大头针1.汇报:环形磁铁(或说条形磁铁,或说蹄形磁铁,或说菱形磁铁,或说其他。)2.再说出其它形状的磁铁。3.辨认各种形状的磁铁,并说出名称。(一)探究磁铁的性质:1.在小组内动动手,用磁铁吸引大头针,自由研究。2.汇报:磁铁会吸铁;隔着物体能吸铁。3.用磁铁不同部位吸引大头针,并做好记录。4.汇报:磁铁有两极。5.学生把两块条形磁铁放在圆形铅笔上,相互靠近,观察现象,做好记录。6、交流探究的成果,汇报: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7.观察指南针,找出南极和北极。8.思考、议论。9.小组内探究:用悬浮法或悬挂法验证磁铁指向。10.汇报:磁铁可以指南北方向。(二)探究两块磁铁磁力的大小。1.猜测2.思考3.小组内交流。4.汇报:比吸大头针的数量;比吸铁的距离远近(三)探究磁化现象1.(跟教师操作)用磁铁的一极在大头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20次2.尝试:把这根大头针去吸引另一根大头针。3.把磁化的大头针插在小块塑料泡沫中央,放在水面上,观察它的指向。1.制作简易指南针。2.用自制的指南针在室外测方向。3.制作会“飞”的纸蝴蝶或制作“自己游水”的小鸭子。4.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制作的原理。活动拓展五.调查应用指导学生调查磁铁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1.谈话:磁铁有了这么多的性质,它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2.适时的补充和点拨3.发放课前设计好的调查表格,内容有磁铁应用在哪些方面,作用是什么,运用磁铁六.扩展提高进一步探究磁铁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调查磁铁在日常生活中应用。1.

小组讨论得出:磁悬浮列车、门吸、冰箱门、磁性铅笔盒等等。2.对生活周围进行调查,填好调查表。3.交流自己在生活中了解到的磁铁应用范围,并作相关的解释。继续探究,让学生保持本课的兴趣。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课时备课第14周第1、2课时课题电磁铁课型新授第1、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电磁铁:电磁铁南北极可以改变。线圈绕向改变了,电池两极接法改变了,电磁铁两极都会改变。2.知道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断电没有磁性。电磁铁有南北两极。3.知道电磁铁的制作方法。4.学会制作电磁铁。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实验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评价活动准备1.演示器材:自制小电磁铁一个、长10厘米和50厘米绝缘导线各一根、大铁钉两个、小盒式指南针一个、指南针投影器件一个、大头针一盒。2.分组器材:每组长10厘米和50厘米绝缘导线各两根、大铁钉四个、大头针一盒、电池盒(带电池)一个、小指南针一个。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教学引入谈话:(出示电磁铁)这是电磁铁。师出示课件:物理学家——奥斯特(师讲解奥斯特发现电与磁的过程。)今天我们学习怎样制作电磁铁,研究电磁铁有什么性质。(二)学习新课1.电磁铁的制作方法演示电磁铁制法:用10厘米和50厘米绝缘导线。各演示一次,电磁铁制作方法。演示实验电磁铁特点:用一节电池,接通电流吸上大头针。切断电流,大头针落下。提问:怎样制作电磁铁?2.指导学生研究电磁铁的性质(1)电磁铁磁性的有无与什么有关系提问:怎样让它产生磁性?谈话:请你们分组每人制作一个电磁铁,亲自试一试。(教师行间指导,提醒接头留的长短,提示学生分别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缠绕,指导缠线圈时,怎样开始第二层、第三层缠绕。制作完成后,研究它的磁性是怎样来的。)(2)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磁力大小不同①讲述:下面,各组再制作一次电磁铁。比一比,各个电磁铁吸起大头针的数量相同吗?大家试一试。②汇报实验结果:你制作的电磁铁能吸起几个大头针?③讨论:有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较多,有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较少。这说明什么?④教师小结:(3)指导学生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①谈话:对于以上实验结果,你有什么问题?(启发学生提出要研究的问题。)②观察:看一看,磁力大小不同的电磁铁有什么不同?请你推想一下,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动手实验。③汇报实验结果④讨论实验证明,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在什么条件下,电磁铁的磁力比较大?⑤:教师小结:(4)电磁铁有南北极①提问: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根据什么?②谈话:同学们的想法对不对呢?请大家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一下。③设计实验,鼓励学生进行多种验证实验设计。④教师小结,表扬鼓励大家,指出最好设计方案。⑤根据学生最佳设计,指导实验方法。教师行间指导,注意发现绕向不同,电池正负极接法不同,钉眉钉尖极性不同等现象。重点了解验证结果是什么。⑦提问:你们有什么新发现、新问题?⑧提问:为什么同是钉尖,有的是南极,有的是北极。(5)电磁铁两极变化谈话:电磁铁两极变化,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②谈话:同学们的看法对不对呢,请大家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一下。设计实验。教师行间指导.③教师小结。演示实验:根据学生设计,当场改变线圈绕向,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利用指南针投影器件。进行实验验证。④教师小结:实验证明同学们的想法是对的。(三)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的用途讲述:(出示电磁起重机图。)利用电磁铁可以制作电磁起重机。电磁起重机主要由一大块铁心和缠绕在铁心周围的线圈构成。通电后,可以吸起很多铁块、铁管、铁板等;断电后,可以自动将这些铁制的物体放下。电磁起重机多用在炼铁厂和搬运铁器的地方。拓展知识让学生说一说你还知道在哪些地方应用电磁铁?(师放课件)想一想电磁铁磁力大小都一样吗?怎样磁力就大?怎样磁力就小?交流感想学生观察,指名答。学生分小组学习制作电磁铁。学生答:将绝缘导线,按一个方向,往大铁钉上缠绕。绕成线圈,制成电磁铁。学生制作与实验。学生汇报。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不同的。学生回答。分组制作、实验。指名回答。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电磁铁可能有南北极。因为磁铁有南北极,电磁铁也是磁铁,所以可能也有南北极。学生开始分组实验(实验时,记录员要做好记录。)用盒式指南针测试。将电磁铁两端轮流从侧面慢慢接近指南针。观察排斥哪极,吸引哪极。根据异极相吸的道理,确定钉尖和钉帽,各是什么极。判断电磁铁分不分南北极。学生汇报:电磁铁像其它磁铁一样也分南北极学生猜想。分组学生实验,观察研究学生汇报:两极变化可能和线圈绕向、电池正负极接法有关。学生谈一谈。活动拓展(四)布置作业1.观察、了解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电磁铁?在这些地方的电磁铁有什么作用?2.设法利用电磁铁进行新产品的发明,制作一个小玩具。板书设计电磁铁有没有电电池节数磁力大小线圈匝数有南北极两极变化实际应用教学反思

课时备课第16周第1课时课题1、测量呼吸和心跳课型新授第1课时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2、能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自己的判断。科学知识:新课|标第|一|网1、知道心跳、呼吸和运动是有联系的,运动可以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恢复到正常状态。2、了解自己正常情况下1分钟心跳、呼吸的次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研究运动对身体的影响,意识到事物和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2、意识到采集、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重点难点重点:难点:www.xkb1.com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实验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评价活动准备手表、记录表等活动过程活动过程情境导入1、同学们,首先请跟老师一起来做个热身运动,好不好?——抱头下蹲10次,注意感觉自己的身体有什么变化?2、通过刚才的运动,你身体有哪些变化呢?3、通过运动,我们都感到心跳和呼吸加快了,那么运动前后心跳与呼吸到底会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呢?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测量心跳与呼吸,了解运动前后心跳与呼吸的变化规律。(板书出示课题)二、学习测呼吸新课标第一网1、关于呼吸和心跳,在我们研究之前,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想问吗?(如没有教师提醒如:我觉得同学们一定想知道是男生的心跳快还是女生的心跳快呢?我们班谁的心跳或呼吸最快呢?)2、科学上常用一分钟呼吸与心跳次数来表示我们呼吸与心跳的快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测量呼吸与心跳。我们先来看呼吸。请大家静静地坐好,手摸在肚脐眼处,当感觉到自己的肚子鼓起来又瘪进去一次,这就是一次呼吸。老师还要提醒大家一定要保持自然状态。3、那么你估计你的呼吸每分钟会是多少呢?请大家把你的估计数填在实验单上。4、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次实际测量。5、教师巡视指导。6、交流实验结果。问:你的测量结果和你的估计一样吗?(差不多一样差一点估计是建立在一定的生活经验上的,他不是乱猜。当然也不是准确的测量数据,与实际测量可能会有一些差异)7、有时,我们需要测量别人的呼吸,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测量别人的呼吸呢?(教师提示用手放在同桌的鼻子下面,感受同桌的呼吸。)三、测量心跳1、刚才我们学习了测量呼吸,下面我们再来学习测量心跳。有没有同学以前测量过心跳?你是怎么测的?2、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心脏的位置。感受到了吗?什么才是一次心跳呢?谁能形象地描述一下。3、看多媒体课件。心脏的一次扩张与收缩就是一次心跳。4、学生自己测心跳,记下实验结果。5、教师巡视指导。6、医生通常是帮别人测心跳,那么医生是用的什么方法呢?(介绍听诊器)老师也给同学们准备了简易听诊器。(老师演示简易听诊器的用法)5、分组实验。下面我们就像小医生一样给同学测量心跳。拿出桌上的听诊器,先由右边同学给同桌测量,记下实验结果,然后交换。6、比较一下,自己的测量结果和同学帮你测的心跳有什么区别?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呢?(引出脉搏的概念,简单介绍脉搏。)教师介绍:中医为了更好地帮助别人测心跳,通常用搭脉的方式,也就是望闻问切中的“切”,脉搏的跳动次数和心跳次数是一样的,下面就跟老师一起来把一下脉。(指导学生把脉)7、下面我想请一个同学告诉我刚才你的心跳与呼吸各是多少?有没有比他高的?四、测运动后心跳与呼吸的变化1、不同的人心跳与呼吸是不一样的,那么我们同一个人呼吸与心跳是否一样呢?下面请每一组的右边一个同学进行运动,听好要求:A、每人进行20次下蹲运动。B、完了后马上回到位置上,准备自己测量自己的呼吸,另一个同学拿好听诊器准备帮他测量心跳,并及时做好纪录。2、教师巡视指导。3、交流实验结果。运动后你感觉怎么样?你的测量结果呢?(与常态下比较,得出结论:心跳呼吸加快。)4、现在已经过了几分钟了,刚才运动的同学心跳与呼吸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让我们再来测量一下。实验:测休息两分钟后的心跳与呼吸。5、现在的数据和刚运动完后的数据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请把你的三次测量结果告诉老师。6、今天,我们测量了同学们常态下,运动完后,休息后的心跳与呼吸,下面我们把三项数据制作成柱形统计图。(以一个组为例)7、交流小结。通过图你有什么发现?8、试想一下,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他的心跳呼吸会怎样变化呢?(学生运动)(学生回答)生答(学生体会)学生估计,填写表格学生实验,记录实验结果汇报实验结果学生动手感觉。1、用手摸。2、用听诊器3、测脉搏学生感受,汇报描述。学生看多媒体课件学生动手自己测心跳。交流实验结果学生看。(学生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学生实验,记录实验结果汇报实验结果学生实验,记录实验结果汇报实验结果学生交流发现学生回答活动拓展六、结束课堂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觉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我们知道,运动可以使人的心跳与呼吸加快,从而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所以健身对人体是有很大的帮助的。但是运动场上时常有运动员猝死的事件发生,那么到底要不要运动呢?到底运动多好还是运动少好呢?运动和人体又有什么关系呢?课后大家搜集关于运动和健身的资料,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学生谈自己的收获。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课时备课第16周第2课时课题2、肺和呼吸课型新授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人的呼吸器官,了解呼吸的意义和呼吸器官的作用。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人体呼吸器官的形态)和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说明人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成分不同的实验)。3、向学生进行呼吸卫生教育,使学生知道呼吸卫生的基本要求。重点难点重点:生知道人的呼吸器官,了解呼吸的意义和呼吸器官的作用。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人体呼吸器官的形态)和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说明人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成分不同的实验)。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实验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评价活动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说明人呼出的气体比吸进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实验装置(广口瓶、玻璃片、吸管、石灰水)、说明人呼出的气体比吸进的气体含氧气少的实验装置(水槽、水、广口瓶、吸管、玻璃片、火柴)。测试自己的肺活量的材料(气球、软尺)。2.课件——人的呼吸器官。活动过程活动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让我们屏息凝视,停止呼吸,试一试感觉怎样?这说明了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人为什么要呼吸?呼吸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呼吸”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人的呼吸器官(1)谈话:你知道人有哪些担负呼吸任务的器官?它们在人体的哪个部位?(2)出示人的呼吸器官课件。(3)讲述:对照人的呼吸器官课件说说,人有哪些呼吸器官?(4)讲解:人的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鼻、咽、喉在人的头部。(5)提问:指图说明,人吸气时气体经过哪些器官?呼气时气体经过哪些器官?(7)提问:哪个器官是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8)小结:肺是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2、指导学生认识呼吸的意义(1)谈话:肺每天都帮我们进行气体交换,那么,人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是否有什么不同。为此,我们来做两个实验。(2)实验1:比较呼出和吸进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①讲解:每组桌上都有一个广口瓶、食品保鲜袋,在瓶里装着澄清的石灰水。首先用袋子收集空气,捏紧袋口,再往袋里倒石灰水,摇晃一下,观察石灰水变浑吗?接着用另外一个袋子,收集呼出的气体,然后往袋里倒入石灰水,摇晃一下,观察石灰水变浑吗?②教师巡视指导。③。讨论: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什么?④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知道,人呼出的气体比吸进去的气体含的二氧化碳多。(出示课件)(3)讲解呼吸的意义:人体只有连续不断地得到充足的氧气,经过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才能与氧气发生反应,转化为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4)我们每年都进行身体检查,其中一个项目是测试肺活量的。究竟什么是肺活量呢?(出示课件)(5)现在,让我们测试一下自己的肺活量。①吸一口气,然后尽你所能吹大一个气球,气球的末端用线绑紧,使它不漏气。②请一位同学测量气球最宽处的周长。③周长越大表示呼出的空气量就越大。④把测量的结果填在活动记录表上。(6)比较肺活量大的同学和肺活量小的同学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你能发现什么?(7)肺活量大,对健康有什么好处?(8)讲述:我们已经知道呼吸的意义和呼吸器官的重要作用,那么我们怎样注意保护呼吸器官,不要让它生病?(9)师生小结:为了保护呼吸器官健康,必须做到:①注意呼吸卫生,如不随地吐痰,扫地前先洒水,用湿布擦黑板。这样可以保持空气的清洁,预防肺结核等传染病;②坚持锻炼身体,以增加肺活量,预防感冒和气管炎;③不要吸烟。烟不仅刺激气管,使气管发炎,还能使人得肺癌。新-课-标-第-一-网(学生尝试)生答学生观察学生汇报学生指图说明学生回答(学生看教师演示)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讨论汇报(学生看教师演示)学生看课件学生动手www.xkb1.com讨论回答学生阅读、讨论并回答。活动拓展布置作业。收集资料,设计并制作鼓励人们戒烟的小报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课时备课第17周第1课时课题3、心脏和血液循环课型新授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血液循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2、知道心脏的形态和功能。3、会测量自己的脉搏,知道心跳和脉搏的关系。4、知道坚持体育锻炼有利于心血管的健康。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心脏。难点:认识心脏的功能。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实验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评价活动准备心脏模型等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认识心脏和心跳。1、谈话:今天我们来进行一项比赛,“看谁找得快”,要求大家在老师说完比赛内容后,迅速去找,然后坐端正。(比赛内容是:在身体上找出一处有血管的地方)2、教师讲解:血管遍布我们的身体,它们有的粗,有的却很细,最细的毛细血管10根合起来才有一根头发粗,如果把一个人全身的血管连起来,足足有9.6万多千米,血管里装满了血液。血液在血管里是静止的吗?你怎么知道的?3、提问:那么是什么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的流动?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血液要想在血管里不停流动,必须有一个动力源,这个动力源就是心脏。你知道心脏是什么样子吗?(板书:心脏)5、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心脏模型,向学生介绍心脏的形状和大小:心脏是由肌肉构成的,形状像一个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头接近,成人的心脏重量在300克左右,和一个大鸡腿的重量差不多。6、提问:心脏大致在我们身体的什么位置,请你找找看。7、提问:你根据什么找到心脏的位置的?8、根据学生回答再问:你知道心脏是怎样跳动的?9、指导学生探究、体会心脏的跳动10、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心跳就是由心脏的收缩与舒张产生的。二、认识心脏跳动的作用:血液循环1、提问:1、提问:心脏为什么要不停的跳动?让学生进行猜测,可以把他们的猜测记录在黑板上。2、谈话:心脏不停跳动究竟有什么作用?我们来研究一下(1)出示输液器,谈话:如果输液器就是心脏,它会怎样动呢?(2)用输液器搬运红水。(3)谈话: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4)出示人体血管分布图。(5)讲解:图上红色的血管叫动脉血管。血液从心脏出发,经过动脉血管流向全身。兰色的血管叫静脉血管。血液通过静脉血管又流回心脏。(6)播放血液循环课件。3、活动:让学生找一找在身体哪些地方能找到动脉的跳动。4、测量:和同伴合作,同时测出脉搏和心跳两个数值。同学帮助测脉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