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人之初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_第1页
8人之初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_第2页
8人之初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_第3页
8人之初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_第4页
8人之初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人之初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人之初

[教学目标]

1.通过巧妙地运用已知的汉字进行加减变化,结合上下文语境,我们能够轻松认识“之、初、性"等13个生字,并能够熟练掌握“之、相、近”等7个生字的书写方法。

2.认读“初始、初夏、性格、个性"等8个词语,同时复习“不”字的变调规律,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我们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并能够熟练背诵,充分展现我们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良好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集中在识字书写以及课文的流畅背诵上,使学生能够扎实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功。

教学难点则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初步领略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博大精深。

[教学课时]本课程精心规划为两个课时,以确保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吸收知识,实现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动视频,畅谈开场

1.众所周知,《三字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被誉为儿童启蒙的圣经,无数宋朝之后的读书人,皆以此书为启蒙之门。其中所蕴含的礼仪之道,至今仍然熠熠生辉。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同走进《三字经》的世界,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2.现在,请允许我为大家播放一段小学生《三字经》的舞蹈表演和朗读视频,让我们一同欣赏他们的才华和激情。(学生认真观看)

3.观看完这段视频,你们是否也被他们的表演所感染,想要亲自一试身手呢?但请稍安勿躁,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我们开始表演之前,首先要深入学习课文,领悟其内涵。

二、初读课文,深入探索生字

1.教师领读,深情并茂,点燃学习的火花。

2.学生畅游文本海洋,自由朗读课文,独立钻研生字,确保每个字的读音准确无误。

3.自学成果展示,教师呈现不带拼音的生字。学生们踊跃举手,轮流发音,如同火车奔驰在知识的轨道上。

4.展示拼音,学生自我检查,查找读错的字音。教师细心纠正,重点指导易错的字音。

(1)领略翘舌音的魅力:之、初、善、专,宛如清晨的露珠,晶莹剔透。

(2)多音字的世界:教,jiāo(教书),如细雨滋润;jiào(教师),如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

5.小组间展开激烈比赛,共同挑战生字难关,角逐朗读的桂冠。

三、朗读课文,深入文本

1.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感受文本的魅力。

2.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间相互协助,共同探讨文本的内涵。

3.小组间展开朗读比赛,看谁能以最流利的语言展现文本的韵味。

4.师生共同拍手朗读,共享阅读的喜悦,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四、深入学习第一小节

1.让我们以自在的心境朗读课文,细心探寻那些尚未明朗的点滴疑惑。

2.师生携手,共同分享这些思维的火花,相互碰撞以求解。

3.教师将细致阐述重点词汇的深层含义:“苟”代表“如果,假如”,它假设了一种情境;“乃”便是“就”,表示结果的承接;“迁”则暗指“改变、变化”,意味着随环境或时间而转变。

4.我们将更进一步地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去深度解读文中的内涵。例如: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向我们揭示了人类初始的善良本性,以及因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而产生的习性差异。

(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句话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并告诉我们,专注和坚持是教育的关键。

5.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再次朗读第一小节,品味其中的哲理和深意。

朗读并连线:

人之初-性本善,揭示人性的本真

苟不教-性乃迁,警示教育的缺失

教之道-贵以专,强调教育的重点

通过这样富有诗意的学习方式,我们能更精准地把握文章的主旨,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

五、写字指导:“之”、“远"、“近”

1.观察字的占格和结构。

2.教师进行讲解并示范书写。(特别注意“之"和走之旁的书写,平捺部分要舒展。)

3.学生口头描述笔顺并在空中模拟书写。

4.学生进行练习,教师给予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重温旧知,引领新课

精美课件呈现生字,学生争相认读,角逐读音之冠。

二、深入研读课文,精心学习第2小节

1.悠闲地朗读课文,悉心寻找那些令人困惑的词汇。

2.教师如同明灯,照亮疑难之处,师生间的对话如清泉流淌。(其中,“宜”如春风拂面,意味着适宜与和谐;“琢"则如雕刻家手中的刀,精心雕琢;而“义”则是深远的道理,如同星辰指引方向。)

3.教师如同引导者,带领我们穿越生活的丛林,深入理解文中的意蕴。

4.教师细致讲解,我们静心体会,文中的智慧如泉水般涌流。

(1)“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这句话仿佛古人的叹息,告诫我们:孩子若不愿学习,实为憾事。若在年幼时疏于学问,待到老年,既不明人生之理,又无知识之光,岂不是虚度此生?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句话如匠人的箴言,告诉我们:玉石若未经雕琢,岂能成为精美之器?同样,人若不勤于学习,又怎能明理成才,成就辉煌人生?

5.学生分组进行交流与探讨。

(1)老师询问:“你们之中,哪句话给你们带来了最大的启示?请说明原因。"

(2)老师引导:“要想在未来有所作为,你们小时候应该如何努力呢?”(学生自由表达观点)

三、深入研读,探索记忆

1.接龙式阅读。男生引领一段,女生紧随其后。(每四句为一单元)

2.学生竞技阅读。师生共同诵读,形成和谐之声。

3.自在背诵。低声自我背诵,或与同桌默契合作,共同记忆。

4.师生互动,挑战记忆。

(1)教师试探学生。教师念出前句,学生迅速回应后句。

(2)学生挑战教师。学生抛出前句,教师巧妙接续后句。

5.全班齐声,以拍手助背。共同背诵全文,形成磅礴之势。

6.竞赛记忆,看谁背得既快又准。(优胜者将获得红旗荣誉)

四、写字指导与词语记忆

1.展示带音节的生字,引导学生正确认读,感受每个字的音韵之美。

2.发放生字卡片,鼓励学生用独特的方法去铭记字形,让学习变得更加富有趣味性。

3.分享你认为最容易记忆的字,并阐述你的记忆方法,让我们共同感受学习的智慧和乐趣。

4.细心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强调“义"字的起笔要准确落在中线位置,一点之间尽显书法之美。

5.引导学生认读课后“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体会词语背后的深厚文化意蕴。

[教学板书]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教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学

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让我们一起品味,共同成长。

[教学反思]

本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