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辅导讲义模拟_第1页
基础知识辅导讲义模拟_第2页
基础知识辅导讲义模拟_第3页
基础知识辅导讲义模拟_第4页
基础知识辅导讲义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知识》辅导讲义

目录

第一章劳动经济学................................................................2

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3

♦[课堂练习1-1]............................................................................................................................4

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6

♦[课堂练习1-2]............................................................................................................................9

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11

♦[课堂练习1-3]..........................................................................................................................12

第四节就业与失业.........................................................12

♦[课堂练习14]..........................................................................................................................19

第二章劳动法...................................................................22

第一节劳动法的体系.........................................................22

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26

第三章现代企业管理..............................................................28

第一节企业战略管理..........................................................28

♦[课堂练习3-1]..........................................................................................................................32

第二节企业计划与决策........................................................34

♦【课堂练习3-2]......................................................................................................................35

第三节市场营销..............................................................36

♦[课堂练习3-3]..........................................................................................................................42

第四章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44

第一节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分析.................................................44

♦[课堂练习4-1]...........................................................................................................................48

♦[课堂练习4-2]...........................................................................................................................52

第三节领导行为及其理论....................................................53

♦[课堂练习4-4]...........................................................................................................................55

第四节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测量技术........................................57

♦[课堂练习4-4]...........................................................................................................................57

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59

第一节人力资源的基本理论...................................................59

♦[课堂练习5-1]...........................................................................................................................63

第二节人力资源开发.........................................................64

♦【课堂练习5-2】...........................................................66

第三节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67

♦[课堂练习5-3]...........................................................................................................................69

精讲班理论部分模拟题.............................................................71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基础知识》

一、考情说明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2007年修订)》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

总体分值三级20%;二级10%

二、考情分析・相重的考点较多

•二级、三级的考题相重的考点较多

•考点较为集中

・只有选择题

三、结构分析相关度②劳动经济学(第一章)

③劳动法(第二章)

④现代企业管理(第三章)

⑤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第四章)

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五章)

四、教材考点概要(见下文)

第一章劳动经济学

节次主要考点教材页码历年考题

第一节・劳动资源的稀缺性P12008.5多选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P3-52008.5-11单多选;2009.5-11多选

第二节•劳动力供给P5-62007.5/2009.5单选

•劳动力市场的含义P112008.5/2009.5单选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P132007.5单选

•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P132007.5多选

第三节工资形式P15-162007.5/2009.11单选

第四节就业与失业P18-272007.5-11单多选

2008.5-11单多选

2009.5-11多选

■2010.511k如■■,’■二

▲内容精讲

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内容考点考题

序P1劳动经济学定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

义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劳1.相对的稀缺性(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2008.

动资源2.绝对的稀缺属性(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的增长、变化)5多

的稀缺3.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选

性属性4.现代劳动经济学产生于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与成本的存在,其研究对

P1-2象正是这种客观存在所决定的。

二、效1.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运作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

用最大2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

化P23.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4.利润最大化是效用最大化的变形(企业追求的目标是个人追求的目

标的变形)

5.效用最大化行为的观点,通常作为经济分析的基本假设。

三、劳引:在生产要素市场:居民户是生产要素供给方;企业是生

动力市产要素需求方

场P2-3在商品市场:居民户是商品和服务需求者;企业是商品

和服务供给者

1.在劳动力(1)居民户是劳动力的供给方,企业是劳动力的需求方。

市场上(2)通过双方的无数次选择,按照一定的工资率(从供

给的角度看,是要素服务收入;从需求的角度看,是要

素使用成本)将劳动力配置于某种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的

职业岗位上。

2.劳动力市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2009.

场的基本功11单

能选

3.劳动经济要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理解并提示劳动力

学的主要任供给、劳动力需求,以及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

务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

4.劳动经济劳动力市场配置的资源、交换的商品是劳动力,这与其

学产生的基他市场配置的资源、交换的商品相比,具有显著的特殊

础性,这种特殊性导致劳动力市场与其他市场有重大区别。

四、劳1.实证研(1)定义: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2008.

动经济究方法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5单

学的研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选

究方法(2)特点(2个)P3-42009.

P3-55多

2.规范研究(1)定义: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

方法经济现象及其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2)特点(2个)P4-52009.

5:200

9.11

多选

(3)经济运行过程中影响互惠交换的主要障碍有三类:2008.

信息障碍,体制障碍,市场缺陷。11多

选题

3.两种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排斥价值判断;规范研究方法却以价值判断为基

的关系础;二者并非完全对立。

♦[课堂练习1-1]

1.下列哪些不是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属性()

A.相对的稀缺性

B.绝对的属性

C.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D.效用最大化

答案:D

解析:准确把握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属性三点内容。

参见:P1

2.劳动力市场上,居民户是劳动力的()

A.供给方

B.需求方

C.中介方

D.合作方

答案:A

解析:辨别劳动力市场上居民户与企业的供需关系,企业为需求方,居民户为供给方。

参见:P2

3.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两种()

A.实证研究方法

B.调查研究方法

C.规范研究方法

D.理论研究方法

答案:A、C

解析:理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学术用语。

参见:P3

4.实证研究方法重点是研究是()o

A.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B.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C.现象本身“不是什么”的问题

D.现象“不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答案:A

解析:理解劳动经济学的两个研究方法的范围界限。

参见:P2-3

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P5-7)

(-)劳动力和劳动力参与率的概念

1.劳动力它是指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

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即社会劳动力。

2.劳动力参与(1)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总人口)*100%

率(2)年龄别(性别)劳动力参与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该年龄(性

别)人口)*100%

(二)劳动力供给

考点具体内容考题

1.劳动力供它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定主体—

给定义(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2.劳动力供(1)定义: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2007.5

给弹性公式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单选

(2)公式:Es=(AS/S)4-(AW/W)

例如:大地公司相关资料见下表,请计算劳动力供给弹性。

4月2日4月3日增长量(△$,AW)

工作时间(小时)(S)6(S0)8(S1)2

工资(元/天)(W)50(W0)70(W1)20

解:Es=(AS/S)/(AW/W)=[(SI—SO)/S0]/[(Wl-WO)/WO]=[24-6]/[204-50]=0.83<

3.劳动力供(1)供给无弹性,即邑=0。

给弹性分类(2)供给有无限弹性,即

(5类)(3)单位供给弹性,即&=1。

(4)供给富有弹性,即

(5)供给缺乏弹性,即&V1。上例计算结果表明,大地公司劳动

力供给缺乏弹性。

(三)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附加性劳动力假说和悲观性劳动力假说)

考点具体内容考题

1.两种劳动参与假说前提观(1)男性成年人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周期不存

点相同在敏感的反应性,男性成年人为一级劳动力。

(2)中年妇女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周期存在较

敏感的反应性,中年妇女为二级劳动力。

2.附加性劳动力假说的观点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正向关系:—

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

3.悲观性劳动力假说的观点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反向关系:

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

4.综合结论二级劳动力市场是经济周期中劳动参与变动幅—

度较大的群体。

二、劳动力需求(P7-9)

考点具体内容考题

1.劳动力需求的理论它是关于生产的理论—

2.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计算公式(1)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

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E(/=A2/AI

DW

(2)劳动力需求量与工资率存在反向关系,故

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值为负值。

3.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分类(5类)(1)需求无弹性,即:瓦=0;

(2)需求有无限弹性,即:氏-8;

(3)单位需求弹性,即:瓦=1;

(4)需求富有弹性,即:瓦>1;

(5)需求缺乏弹性,即:瓦VI。

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P9-11)

短期企业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投入,故可变的成本也就是工资。

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P11-13)

考点具体内容考题

1.狭义劳动力市场它是广义的劳动力市场交换关系的外在表现,是实现劳2008.5

动力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单选

2.劳动力市场主客体(1)主体:2009.5

①劳动力的所有者个体;单选

②使用劳动力的企业。

(2)客体:劳动者的劳动力

3.劳动力市场本质属性劳动力市场所维护、反映和调节的经济利益的性质。—

4.劳动力市场均衡意义(1)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这是劳动力市场均衡在理2007.5

论上所具有的第一个意义。多选

(2)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

(3)充分就业。经济社会在均衡时,实现了充分就业。

五、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P13-14)

考点具体内容考题

(一)人口1.人口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供给与人口规模—

对劳动力供模成正向关系。

给的影响2.人口年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2007.5

龄结构方面:多选

(1)通过劳动年龄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的变化,

影响劳动力供给;

(2)通过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的变动,影响劳

动力供给内部构成的变化。

在劳动年龄组人口比重一定的情况下,其内部年龄

构成不同,劳动力供给也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主

要体现在人力资本存量方面。

3.人口城人口城乡结构及其变动,对正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

乡结构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特别是对劳动力供给弹性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向非

农业的转移,使劳动力供给弹性趋向增大。

(二)资本1.资本存量的增加,根本改变了劳动力与资本的配置比例,从

存量对劳动而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的边际产品增加。

力需求的影2.一般情况表明,生产率增长最终将导致整个经济劳动力需求

响的增加。

(三)人口、资本存量的增长率高于人口的增长率,其结果是均衡工资率得到2008.11

资本存量与提高,就业也在扩大单选

劳动力市场

均衡

♦[课堂练习1-2]

1.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o

A.ES>1

B.ES<1

C.Es>2

D.Es<0

答案:B

解析:准确理解劳动力供给弹性类型,此种属于供给缺乏弹性类。

参见:P6

2.对于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

A.Ed>0

B.Ed<2

C.Ed>l

D.Ea<l

答案:C

解析:准确理解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类型,此种属于需求富有弹性类。

参见:P9

3.劳动力供给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劳动力需求量

B.劳动力需求增长量

C.劳动力供给量

D.劳动力供给增长量

答案:C

解析:准确理解劳动力供给弹性的涵义,注意括号后的“变动”两字,以后出题有可能答

案是“劳动力供给量变动”。

参见:P6

4.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有(

A.充分就业

B.同质劳动力获同样工资

C.体现工资差异

D.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

E.增大工资总额

答案:ABD

解析:准确理解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的范围界限

参见:P13

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

一、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P14-15)

考点具体内容考题

1.均衡价格论只是运用供求理论说明局部均衡价格的形成,而非价值理—

论。

2.工资就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即劳动力的需求价格—

与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价格。

3.工资的决定是以劳动力价值为基础,最终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和劳—

动力再生产费用及劳动的负效用。

二、工资形式(P15-17)

考点具体内容考题

1.生产要素分类(4类)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

2.工资形式的关键是以何种方式准确反映和计量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

动数量。

3.货币工资(1)定义:是指工人单位时间的货币所得。

(2)影响因素:

・货币工资率•工作时间长度•相关的工资制度安

4.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是应用最普遍的基本工资支付方式。

5.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2007.5

关系例题:2011年6月份某地区城镇职工平均工资4000单选

元,消费品价格比上月提高2%,则该地区城镇职工实

际工资为: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4000+

(1+2%)43922元

6.福利支付方式实物支付、延期支付

♦[课堂练习1-3]

1.下列哪些工资的说法是对的()o

A.工资的决定是以劳动力价值为基础

B.工资就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

C.工资是劳动力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价格

D.工资形式的关键,是以何种方式准确反映和计量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数量

答案:ABCD

解析:从各角度理解工资的多种涵义。

参见:P14-17

2.实际工资=()

A.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B.价格指数+货币工资

C.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D.价格指数+货币工资

答案:A

解析:准确把握实际工资的涵义。

参见:P16

3.生产要素分为几类()..

A.土地

B.劳动

C.资本

D.企业家才能

答案:ABCD

解析:准确把握生产要素类别范围,这是基本问题。参见:教程P15

第四节就业与失业

一、就业总量的决定(P18-20)

考点具体内容考题

1.就业的(1)劳动就业的主体是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能够参加某种劳2009.

三层含义动。5单选

(2)所参加的劳动属于社会劳动,对社会有益。

(3)所从事的劳动有酬劳动,既可以是劳动报酬,也可以是经营收入。

2.总供(D总供给•定义: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2008.

给、总需服务按价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总量。11单

求与均衡选

国民收入・总供给=各类生产要素的总和2010.

=各类生产要素相应的收入的总和5

=消费+储蓄单选

(2)总需求•定义: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产品和服务需求

的总和。假设:总需求只包括消费品需求和投资品

需求。

・总需求=消费品需求+投资品需求

(3)均衡国民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总需求2007.

收入=消费+储蓄5

=消费品需求+投资品需求多选;

设:均衡国民收入为Y,消费为C,储蓄为S,投资2010.

为I,则有:5

Y=C+S单选

=C+I

3.社会就业总量取决于均衡国民收入,或者更准确地说,取决于总需求水平2009.

5

多选

二、失业及其类型(正常性2007.11;2010.11多选)(教材第20页)

考点具体内容考题

1.摩擦性失业(1)它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经常的动态性变化,表明劳--

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之中。

(2)摩擦性失业是一种岗位变换之间的失业。2007.5单选

(3)摩擦性失业是一种正常性失业,即使劳动力市场2008.5多选

处于劳动力供求均衡状态时也会存在这种类型的失

业。

(4)基本特征:失业劳动力与就业岗位在数量上是平2008.5多选

衡的。它是动态性市场经济的一个自然特征,是高效

率利用劳动资源的需要。

2.技术性失业(1)这类失业是效率提高的必然结果。2008.5多选

(2)解决技术性失业最有效的办法是推行积极的劳动

力市场政策,强化职业培训,普遍地实施职业技能开

发。

3.结构性失业(1)结构性失业在全部正常失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2)缓解结构性失业最有效的对策是推行积极的劳动

力市场政策,包括:超前的职业指导和职业预测、广

泛的职业技术培训,以及低费用的人力资本投资计划

等。

4.季节性失业人们的消费习惯、流传久远的习俗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进而对劳动力需求的连锁反应所形成的失业,亦属于

季节性失业的范畴。

三、需求不足性失业(P21)

考点具体内容考题

1.表现的两种形式增长差距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2.周期性失业它是一种最严重、最常见而又最难对付的失业类—

型。

3.总需求不足是造成非正常失业(亦可理解为非自愿失业)的主要原因。2008.5单选

4.刺激总需求及扩大有效供给是解决需求不足性失业的根本方向。—

四、失业度量和失业影响(P21)

考点具体内容考题

1.常用的反映(D公式:2008.11

失业程度的指失业率=失业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100%单选

标(失业率和失=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

业持续期)(2)平均失业持续期=E失业者*周数/失业人数

(3)平均失业持续期的长度是反映失业严重程度的重要指

标。平均失业持续期相对地短,一般来说,此类失业为正

常失业,它反映了经济的动态性;如果在失业相同的情况

下,平均失业持续期的延长,则表明劳动力市场中存在长

期失业者。

2.就业与失业(1)就业一失业

状态(6种)(2)就业一非劳动力

(3)失业一就业

(4)失业一非劳动力

(5)非劳动力一就业

(6)非劳动力失业

3.失业给经济(1)失业造成家庭生活困难。

增长与社会发(2)失业是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

展带来的负面(3)失业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影响

五、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P23-27)

考点具体内容考题

(一)政府支出分为: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两类.—

(二)劳动力市场的制1.最低劳动标准2007.11

度结构要素(1)最低工资标准。

(2)最长劳动时间标准:其立法宗旨在于确保劳2010.11

动者的休息休假权的实现。多选

2.最低社会保障:最低社会保障是以国家或政府—

为主体的。

3.工会最基本的功能

(1)与雇主或雇主组织进行集体谈判

(2)参与决定基本劳动条件

(3)对各项劳动条件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

4.最低劳动标准、最低社会保障、工会权利义务—

等3个制度结构,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都以法律的

形式确定下来,受到法律的保护。

(三)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P24-27)

对就业总量影响最大的宏观调控政策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

1.财政政策(P24-25)

考点具体内容考题

定义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运用财政预算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2007.11

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单选

内容包括:通过增减政府税收和预算支出来调节经济2008.5多选

类型①扩张性A.措施:2008.11

财政政策通过采取扩大政府购买、增加政府转移支付、降低税率等措施来刺多选

激消费和投资,增加总需求,以提高就业水平的宏观经济政策。

B.适用:

当经济处于不景气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由于有效需求不足,

导致企业开工不足,经济中存在较高水平的失业率,政府就要实行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如免税、退税、降低税率,增加公共工程开支、

扩大政府购买,增加政府转移支付等。

②紧缩性A.措施:2009.11

财政政策通过采取减少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提高税率等措施来削弱消费与多选

投资,减少总需求,以稳定物价的宏观经济政策。

B.适用:—

当经济处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通货膨胀严重,政府就

要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主要措施①调整政府购买水平2007.11

②调整政府转移支付水平单选

③变动税率

2.货币政策(P25)(2007.11单选)

考点具体内容考题

类型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适用①当经济处于不景气时期:政府就要实行扩张性的货市政策,如隆

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贴现率、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等。

②当经济处于繁荣时期:政府就要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如削减

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以减少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

主要措施①调节法定准备金率2009.5

②调整贴现率多选

③公开市场业务。

3.收入政策(P25-27)

考点具体内容考题

(1)收入政策及其作实行收入政策,可以限制收入差距的过度扩大,有利于达到社会福

用利最大化的目标和维持社会的公平。在这一问题上要处理叱效率

与公平”的关系。

(2)收入差距的衡量①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在现代经济学中)有:2007.11

指标——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单选;

•基尼系数(最常用)2010.11

•库兹涅茨比率单选

•人口(或家庭)众数组分布频率

•帕累托定律等。

②基尼系数定义和公式

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依据洛伦茨曲线创制的用来判断某种收入分

配平等程度的一种尺度,亦即社会居民或劳动者人数与收入量对应

关系的计量指标。(详解见下文)

(3)收入政策措施①调控收入与物价关系的措施—

②收入平等化措施。

4.基尼系数综合详解(P26)

考点具体内容考题

公式G=A/(A+B)

其中:

(A+B)为图1-6中对角线右下方三角型面积;

A为图1-6中阴影部分面积;不平等面积

B为图1-6中对角线右下方三角型面积剔除A后剩余的面积;平等

面积

特点(1)方法简单(用一个数值即可表示社会收入差距程度)—

(2)可比性强

表现形式及其例题,寰球销售公司2季度有销售业务人员10人,准备发放奖金

表达的涵义10,000元。现预备三种分配方案:

第一种方案:人均各1000元;

第二种方案: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第三种方案:销售经理一人独享10000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说明三种奖金分配方案的涵义

解:

第一种方案:人均各1000元

•如果收入分配完全平均,则洛伦茨曲线是一条成45°角的直线。

(阳光普照型)

第三种方案:销售经理一人独享10000元

•如果全部收入都归一人,则洛伦茨曲线将构成正方形的底边和右

边,即折线(吃独食)

第二种方案: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5.基尼系数综合结论(P26)

数值(0〜1之间)收入平等程度洛伦茨曲线形状

=0绝对平等45°角的直线(阳光普照型)

=1绝对不平等正方形的底边和右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