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达标名校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达标名校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达标名校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达标名校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达标名校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达标名校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所用的方法或试剂,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方法或试剂A鉴别铁粉和木炭粉硫酸铜溶液B除去生石灰中的石灰石加水C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碳酸钠粉末D除去CO2气体中的CO氢氧化钠溶液A.A B.B C.C D.D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的试剂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AFeCl2溶液(CuCl2)过量铁粉BCO2(CO)适量氧气C盐酸(硫酸)适量Ba(NO3)2溶液DNaCl(NaOH)适量稀硫酸A.A B.B C.C D.D3.从下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B.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D.①表示阴离子,②表示原子4.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A.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和扬尘B.PM2.5是造成雾霾的“元凶”之一C.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D.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5.下列符号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的是()A.O2 B.2O C.2O2 D.2O2﹣6.录像用的高性能磁粉,主要材料之一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学式为CoFe2O4的化合物,其中铁元素为+3价,则钴(Co)的化合价为()A.+1B.+2C.+3D.+57.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C.氧气验满D.探究分子运动8.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需鉴别的物质主要实验操作A硬水和蒸馏水滴加肥皂水观察现象B棉纱线和羊毛线点燃并闻气味C稀盐酸和稀硫酸滴加石蕊试液观察现象D固体NaOH、NH4NO3、NaCl加水溶解测温度A.A B.B C.C D.D9.人们常说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与一种气体物质的总排放量有关。这种气体物质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天然气10.下列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可以看做纯净物的是A.铁锈 B.蒸馏水C.食用盐 D.汽油11.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钉生锈 B.衣服晾干 C.干冰升华 D.剪纸成花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汽车尾气在装有催化剂的净化器中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1)在B中补充画出相关粒子图形,使其表示正确。_____(2)该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14.图是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象回答问题.温度为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t3℃时,A物质50g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是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精确到0.1%)15.我校大力推广垃圾分类,以实现资源回收利用。(1)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下列属于可回收垃圾的是_____(填字母代号)。A铝制易拉罐B香蕉皮C废旧电池D塑料矿泉水瓶(2)垃圾如果不妥善处理,会使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气味,同学们不禁掩住口鼻。从微观的角度说明能闻到气味的主要原因是_____。16.请回答与水有关的问题。(1)生活中常用活性炭净水,是利用其具有_____性。(2)实验室用的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可以通过将自来水____制取;(3)在电解水实验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_____(填粒子名称)。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实验(图中夹持已略去),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加入药品,并已在装置中充满二氧化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分析①缓缓通入CO2,点燃A处木炭粉减少。D中有气泡产生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_________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②点燃B处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B处玻璃管内______实验①②说明______有还原性③停止通入二氧化碳,熄灭A、B两处的火焰D中液体沿导管进入C中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2)有同学认为该装置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你认为是否需要并说明理由______。18.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的Cu(NO3)2、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出固体的组成有____种情况。请你设计实验对滤出固体中组成最复杂的情况进行验证,填写下列实验报告。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某硫酸厂欲测定排放的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假设废水中只含硫酸一一种溶质),取废水样品200g,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废水中硫酸的质量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变化如下图所示,要配制100g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固体质量为___________g;计算该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

A、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铁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碳粉,单质碳与硫酸铜不反应,无明显现象,用硫酸铜溶液可以鉴别铁粉和碳粉,A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B、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石灰石与水不反应且不溶于水,加水不能除去生石灰中的石灰石,B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C、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二者的现象一样,不能用碳酸钠粉末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C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CO2气体中的CO,D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2、A【解析】

A、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铁比铜活泼,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通过过滤即可得到氯化亚铁溶液,选项A正确;B、除去CO2中的CO,因一氧化碳的量太少,不能够点燃,且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选项B不正确;C、除去盐酸中的硫酸,加入适量Ba(NO3)2溶液,Ba(NO3)2和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新杂质,选项C不正确;D、除去NaCl中NaOH,加入适量稀硫酸,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新杂质,选项D不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除杂,需牢记除杂的原则,一不增加新的杂质,二被提纯的物质不能减少,三易分离。3、A【解析】

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了原子的结构,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得电子则形成阴离子,失电子则形成阳离子。【详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得电子则形成阴离子,失电子则形成阳离子。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其化学性质。题中①的质子数是8,②的质子数是10,它们不是同一类元素;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核外电子数相同;①粒子的最外层得了2个电子,是阴离子;②既没得电子,也没失电子,是原子。4、C【解析】

A、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和扬尘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PM2.5是造成雾霾的“元凶”之一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错误,因为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要比分子大的得多,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D、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正确,因为活性炭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一些染料、色素、异味等,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C。5、A【解析】

A、O2宏观上表示氧气,微观上表示1个氧分子等,既具有微观意义,又具有宏观意义,故选项正确。B、2O微观上表示2个氧原子,不具有宏观意义,只具有微观意义,故选项错误。C、2O2微观上表示2个氧分子,不具有宏观意义,只具有微观意义,故选项错误。D、2O2﹣微观上表示2个氧离子,不具有宏观意义,只具有微观意义,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掌握在化学符号前面添加数字,此时的化学符号只有微观含义,不能再表示其宏观含义;离子符号只表示微观意义。6、B【解析】

设钴元素化合价为x,则:x+(+3)×2+(-2)×4=0,则x=+2;故选:B。7、A【解析】

A、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A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了CO2密度比空气的大。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故B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C、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若复燃,则集满。故C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D、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而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氨分子运动到了酚酞溶液中。故D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A。8、C【解析】

A、蒸馏水属于软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等量的肥皂水来区分等量的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蒸馏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B、羊毛线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棉纱线和羊毛线灼烧分别产生烧焦羽毛、特殊气味,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C、稀盐酸和稀硫酸均显酸性,均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固体NaOH、NH4NO3溶于水分别放热、吸热,分别使温度升高、降低,NaCl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点睛】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9、C【解析】试题分析:指将的二氧化碳的排放,“碳”指二氧化碳。考点:空气的保护10、B【解析】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详解】A、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蒸馏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C、食用盐有氯化钠和碘酸钾等,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D、汽油是由石油中分离出来的,成分复杂,主要有烷烃类,不符合题意。故选B。11、A【解析】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导致氯化钠质量偏小,从而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正确;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而量筒中水的体积偏大,最终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正确;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错误;④溶液具有均一性,将配制好的溶液往试剂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溅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故选A。12、A【解析】A、铁钉生锈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氧化铁,属于化学变化,正确;B、衣服晾干是水变成水蒸气扩散到空气中去,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由固态变成了气态,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剪纸成花是纸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A。点睛:判断一个变化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关键是看变化过程是否生成了新物质,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原子【解析】

由微观粒子反应示意图可知:2NO+2CO2CO2+N2(1)2个一氧化碳分子与2个一氧化氮分子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和1个氮分子;其中有1个一氧化氮分子未参加反应;故B中补充画出相关粒子图形是:(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该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原子。14、B>A=C饱和溶液44.4%【解析】

(1)由图知: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是B>A=C;故答案为B>A=C;(2)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80g,所以将50gA物质放入50g水中,最多溶解40g,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0%≈44.4%;故答案为饱和溶液;44.4%.15、AD分子在不断运动【解析】

(1)A、铝制易拉罐属于可回收垃圾,符合题意;B、香蕉皮属于厨余垃圾,不符合题意;C、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不符合题意;D、塑料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符合题意。故选AD。(2)能闻到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16、吸附蒸馏氢原子、氧原子【解析】

(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是利用其具有吸附性;(2)实验室用的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可以通过将自来水蒸馏制取;(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在电解水实验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氢原子、氧原子。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液面下降、石灰水沿右侧导气管进入EC+CO22CO红棕色固体变黑色木炭、一氧化碳温度降低,导致玻璃管中气压减小不需要,这是因为未反应的CO进入D装置不会逸散到空气中【解析】

(1)①缓缓通入CO2,点燃A处木炭粉减少,是因为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木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实验现象是:木炭粉减少,D中有气泡、石灰水变浑浊且液面下降、石灰水沿右侧导气管进入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CO22CO;

②点燃B处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实验现象为:B处玻璃管内红棕色固体变黑色,实验①②说明木炭、一氧化碳有还原性;

③先停止通入二氧化碳,再熄灭A、B两处的火焰,温度降低,导致玻璃管中气压减小,D中液体沿导管进入C中;(2)不需要,未反应的CO进入D装置不会逸散到空气中,不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18、三铁、铜、银的混合物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硫酸固体部分溶解,同时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加入稀硫酸有气体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