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考点卡片_第1页
201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考点卡片_第2页
201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考点卡片_第3页
201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考点卡片_第4页
201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考点卡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卡片

1.词语(熟语)使用

【考点讲解】

一、课标要求

通过在语境中解读词汇、理解语意的过程,树立语言和言语的相关性和差别性的观念。

二、考查形式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①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②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其中

不仅有词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好的问题。近义词的使用、成语的使用是

必考点,虚词的使用是常考点。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大都有词语试题,一般是成语和词语轮换检测。重点考查考生

正确辨析和使用词语的能力。考生需根据语境和词义来辨析,避免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

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

方式上,高考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考查,已经完全抛弃了以往对语言静态的分

析,而是以词语为载体,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注重检测考生在社会生活情境

中运用词语的能力。

(-)语境运用题。提供一个语境,让考生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熟语。这种题型不仅考查语

言运用的能力,同时也考查语言积累的水平。

(二)俗语、成语置换题。这种题型将熟语中两种不同风格的语言形式进行了互换,旨在考

查考生的成语、俗语的积累和运用。

三、词语适用方法指导:

能根据语言环境判断一般词语和近义词语使用正确与否;能认识高考题型并熟知高考题型的

解法。下边主要谈一谈辨析近义词的角度和方法。

(-)辨析词语的确切含义

有些词语看起来意思比较接近,但其所表达的内容常有细微的差别,因此一定要理解词

语的确切含义,比较其异同,这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如: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

的建设进展顺利,截至(截止)九月中旬,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90%.“至”与“止”是应

用于不同的语境中的,“截止”是指到一定期限停止,它与“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90%”不

符;“截至”是指截止到某个具体时候,与建设尚未最后完工的语境相符。

(二)辨析词义的轻重

有些近义词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在表现程度上却有轻重、深浅的不同。例如“损坏”

“毁坏”“破坏”都表示因某一动作行为而造成伤害,但“损坏”的语意要轻、程度要小,

而“毁坏”“破坏”则层层升级,程度加重。“他损坏了公物”“他毁坏了公物”“他破坏了公

物”在程度上有明显的区别。再如,“他门门功课在班里名列前茅,还发表了几首小诗,可

见文学造诣很深”,这句中“造诣”一词使用不当。

(三)辨析词语的适用对象和范围

如“爱戴”用于对上(周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爱护”用于对下(老师爱护学生)。

又如“边疆”和“边境”,前者指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较大,而后者指靠近边界的地方,

所指范围较小。

(四)辨析词语的不同搭配

有些词语在使用时一般有比较固定的搭配,不能混用。如“交换”用于具体的、范围小

的事物(交换礼物或意见),“交流”用于抽象的、范围较大的事物(交流思想或经验)。再

如“充足”“充分”“充沛”都有“足够”的意思,但一般来讲,“充足”多与自然界或物质

方面的比较具体的东西搭配(阳光充足,水源充足),“充分”多与比较抽象的事物搭配(条

件充分、理由充分),“充沛”多与表示精神方面的抽象概念搭配(精神充沛、体力充沛)。

(五)辨析词语的语法功能

有的词虽属近义词,但词性不同,其语法功能自然不同。例如“突然”和“猛然”都有

变化快、出人意料的意思,但前者是形容词,除作状语外,还可作定语和谓语(突然事变,

情况很突然);后者是副词,只能作状语(她猛然转过头来)。

(六)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

从感情色彩的角度来说,词语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在使用时,应辨析其感

情色彩。如“爱护”,指爱惜并保护,褒义词;“庇护”指袒护,贬义词;“保护”指尽力照

顾,使不受损害,中性词。再如,说某人办事“果断”,是褒奖:用“武断”一词,则含有

贬斥、否定或憎恨之意;而“诀断”一词基本上属中性词。

(七)辨析词语的语体风格

如: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说明文体与文学作品用语的区别,新闻语体与一般书面用语

的区别等。

(八)辨析词语的语境义

词语的语境义比较灵活,它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所产生的特定意义或临时意义。它常

常要根据上下文的特定接受对象、人物关系、情感氛围等多种因素来考虑,而不能简单看其

字面用语。

1、把握具体的环境气氛。如两个人为一件小事吵了半天,旁边一个人叹息说:“太有意

思了,太有意思了。”那么,结合当时的氛围,自然能听出这话中的特定含义,即:太无聊

了,太乏味了。

2、注意特定情景或处境。如:“繁漪(喝一口):苦得很,谁煎的?"(《雷雨》)这儿的

“苦”并非仅指“药”苦,而是指“日子过得痛苦,精神痛苦”。如果不了解繁漪在周家的

处境,就很难理解到这层意思。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写到那些不争气的留学生,“也有解

散辫子,盘得平的,摘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

在标致极了。”“标致”多形容女子相貌、姿态美丽。鲁迅先生是用辛辣笔法讽刺了那伙男不

男、女不女的纨绮子弟。

【规律总结】

熟语辨析题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

1、词义辨析

(望文生义、误用褒贬、搭配不当、谦敬错位)

a.望文生义,即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词语的含义。有些词语有古今两个意思,但在语言的

发展变化过程中,它的本意已经不再使用,人们只采用它的引申义,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就

容易犯“舍本逐末”的错误。

b.误用褒贬是指词语的感情色彩不同,运用时要根据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命题

者往往故意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

c.搭配不当是指一个词语依据的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

搭配,则容易出错。

d.谦敬错位,是指有些词语本身表示自谦,有些词语则表示敬称,如果辨别不清,就会导

致谦敬错位。

2、语境辨析

(用错对象、重复累赘、自相矛盾、不合习惯)

a.用错对象是指有些词语只适用于特定的人或物,有特定的“方向性”,命题者常常故意偷

梁换柱,张冠李戴,把使用的对象,特定的“方向性”故意搞错,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就会

犯用错对象的错误。

b.重复累赘是指不明白词语的确切含义,从而造成了语境中的一些词语的含义与考查的词

语本身的含义重复。这种类型的误用主要表现在句子中已含有该词语的部分意思的词语,造

成整个句子重复罗嗦的毛病。

C.自相矛盾是指我们没有准确而全面地掌握它的意义,在使用过程中有些词语的意义与其

他部分表达的语意相反,如句意肯定,而词语却否定,或句意赞成,而词语却反对等,这些

都是词语使用自相矛盾的表现。

d.不合习惯是按有些词语有约定俗成的意思,不能按词语本身的含义解释,有些词语有特

定的适用对象或用于特定的场合中,这些情况都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综合判断。

2.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考点讲解】

一、《课标》要求:

在“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中明确提出“语言的运用简明、连贯、得体”。

二、考查形式: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三、知识讲解:

近几年来,关于“语言连贯”的考题类型,主要有两种:

一是句序排列型。其考查的形式是,给定一组句子,要求将它们排列成语意连贯,语气顺畅

的语段。

二是句子衔接型。其考查的形式是,提供一段文字,在它的开关或者中间,或者结尾空缺一

句,然后提供四个选项,从中选择一项填入空白处。

(一)“简明”应遵循的准则是:

1.在一段文字内,不能有表意功能完全相同的两个成分,交际双方共同具有的背景知识应

该简化或简略。

2.能用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不要再重复。如'‘中国象形文字总会使你产生无穷诗情画

意的遐想,中国象形文字是我们祖先的一个伟大创造。”此句中后一个“中国象形文字”可

用“它”来代替。

3.词语能省的应省。如“这是我新买的红色的毛纺织的衣服。”这句可简化为“这是我新买

的红毛衣。”

4.所提供的语境应足以确认多义词的词义。这是防止简而不明的措施。

(二)“连贯”是从语言的组合衔接上对语言提出的要求,它包括句与句之间的语言衔接(如

照应、替代、省略等)和语义衔接(指句与句之间在内容上的逻辑联系)。要保持语言的连

贯,得讲究三个条件:

(1)要保持统一的话题,使各句围绕一个中心。

“话题”,即谈话、语言表述的中心内容;“统一”是要求话题一致,不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分歧的话题,要首尾如一,不能偏离、偷换话题,要保持陈述角度的一致。如:

“这幅漫画讽刺了一些人作风不深入、做事不坚持到底的现象。例如我们不少学生学习不深

入,到处找复习资料,东看一点,西看一点,就是不抓课本。有的干部也是这样,整天坐办

公室,办事虎头蛇尾,使工厂亏损,与漫画中的挖井一样,毫无实效。”这个语段话题不断

转换,一会儿学生,一会儿干部,从而造成语言不连贯。

(2)要注意合理的句序。

句子(含分句)的排列顺序合理,必须“言之有序”,按照各句与中心的关系合理地组织起

来。句子排列有序,语言表达才能连贯,思路才显得清晰。句间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

序、心理顺序和逻辑顺序。前两种较为熟悉,现专讲后两种:①心理顺序,是以作者(或

作品中人物)的心理状态为组合语句的线索。如:

“大豆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还含有多种维生素以及钙、镁、磷、铁、硫

等矿物营养成分。特别是蛋白质的含量达到将近40%,比其他粮食都高。”这段话先讲大豆

的各种成分,再讲其中的某种成分含量特别高。这是由一般到特殊。

(三)“得体”,就是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语境条件的变化会引起语言“得体”的变化。

语境可分为“内部语境”与“外部语境”。“内部语境”是指上下文,“外部语境”是指语言

交际时的各种情景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目的、内容、对象、时间、地点、

场合、手段等。要使语言“得体”,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注意称呼的得体

(1)敬称和谦称:称对方亲属时,常加“令”字表敬重,如令尊、令堂、令爱、令郎等。

相反,称自己的长辈或比自己年龄大的平辈,称呼前常加“家”字,表谦称,如家父、家母、

家兄等。称比自己年龄小的亲属,称呼前常加“舍”字,表谦称,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过去对敬称与谦称的用法,有个七字诀:家大、舍小、令外人。

(2)掌握一些习惯用语。如称岳父为泰山,夫妻为伉俪,女婿为东床等。

2.注意特定文体的得体

特定文体对语言的要求也不同。如议论文讲究语言准确严密;记叙文讲究语言的流畅生动;

说明文讲究语言平实严谨;应用文讲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新闻稿讲究简洁、扼要,概括性

强;广播稿、演讲稿要求明白易懂、口语化,避免同音字混淆;广告词通俗凝炼、新颖活泼、

幽默易记;合同措辞严密,表述清楚,杜绝歧义;贺辞热情典雅,寿礼庄重,讣告严肃沉郁;

政令词语庄严而有分寸等等。

此外,一篇文章中还要保持语言得体的统一性。

3.注意场合的得体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因此不同的场合决定不同的用语,如在医院里看望病人,

不宜提“死”字;在人多的地方批评人,不宜直截了当;欢乐的场面,语言宜热情奔放;悲

伤的场面,语言宜严肃低沉;在有许多不同人的场合,不能随便,一定要兼顾各种人,否则

会在无意之中伤害了别人。

4.注意特定目的、对象的得体

同一内容,不同的语言表达,产生的效果也就不一样。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或者为了达到

不同的目的就得选择恰当的语言,否则就达不到目的,甚至会背道而驰。所谓“对象”,-

是指讲话者,二是指听话者。由于他们的地位、身份、学识、性格、修养的不同,决定着讲

话者应讲怎样的话,掌握语言的分寸感。说话要看对象,要有针对性,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千万不能混淆。

【规律总结】

1、简明的三种方法:

去次留主法:此法常要求考生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原文的意思。考生要善于找到所给语段的中

心句、关键句,以次作为答案的核心内容,删除无关的语句。

辨识歧义法:可从以下角度辨识:句中有多义词;指代不明;重音不明;切分不明;关系不

清。

删除繁冗法:多出现在改错题里。找到题目中的重复、繁冗的词语并删除掉。

2、连贯的八项注意:

a.话题的同一性:在连贯的语句中,前后各句的话题应该保持一致。如果换了话题,整个

句子就显得不连贯。

b.事理的逻辑性:在行文中,要遵循生活的逻辑、自然的逻辑和思维的逻辑。如果在表述

中违背了逻辑,就一定会影响语言的连贯。

c.行文的照应性:既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这样才能保

证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部层次的连贯性。

<1.分承的对应性:在几句话中,前后提出两个、三个或更多的并列成分,后面也必须按照

前面的提到的次序,分别加以说明、描写或补充,使前后语句对应承接,紧密衔接。

e.风格的趋同性:在一段连贯的语句中,前后的语言的风格应该同一。不然就显得不协调。

f.组合的俗成性:有些并列词语,句子的先后顺序是人们在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在语言的

具体表达中,也要满足这样的顺序。

g.音节的协调性:对音节数错落不同的短语的排序,需要将音节数少的短语排在前,音节

数长的短语排在后,这样就保证了句子由短而长的自然顺序,语句就显得连贯了。

h.格式的一致性:在分述几个对象或同一对象的几个方面时,要注意句子或短语格式的一

致性。这样,可以增强语势,又可以加强语句的通畅性。

3、得体的四个方面:

①要考虑对象,即根据不同交际对象的社会背景、文化修养、语言习惯等采用相应的语言

形式。

②要考虑场合,在不同场合(如正式场合、工作场合、日常生活、娱乐场所等)采用不同

的语言形式。

③要考虑目的,目的不同,语言表达自然有别。如广播稿是念给人听的,所以要多用短句、

口语,不容易引起歧义的词和生僻的词等。再如失物招领启事语言要简洁,寻物启事语言要

较详细等。

④要考虑表达方式,表达方式的差异主要指不同语体所用的表达方式不同。语体分谈话语

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谈话语体包括日常谈话、演讲、辩论等;书面语体分为文学语体、政

论语体、科学语体、事务语体等。

3.名篇名句默写

【考点讲解】

一、《课标》要求: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二、考查形式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三、知识讲解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

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

1.突破生僻难写字

对于文质兼美的名篇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往往在考试中得不到分,原因就是生僻

字、难写字书写有误,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例如:固时俗之工巧兮,俪规矩而改错。(屈原《离骚》)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蝮岩不可攀。(李白《蜀道难》)

以上句子中的“他i”“峨”就极易写错。

2.注意同音异义词

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在名篇名句中大量存在,这也是命题人设置陷阱的热点。

复习中应该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通过有意识地分析比较,既知其音,更知其义。

例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以上句子中,“幽”的意思是‘‘隐藏的、隐蔽的”,容易由后面的“愁”想当然地写作“忧”,

若联系后面与它对举的“暗恨”,理解了词意,就不会误写了;第二句中“暗”的意思是‘'绿

柳成荫”,易误为“岸”。

3.区分同义异形词

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词在名篇名句中也是屡见不鲜的,这类词对学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

导性,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例如,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在这个例子中,“直”容易误写成“值二

4.要留意具体环境

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

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

写成“使”。

下面列举了几个省市的默写真题:

(北京卷)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本诗描绘的是巴峡风俗,而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的则是田园风光,其诗云:“,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②本诗写到了登高望远,王勃《滕王阁序》中也有登高望远的语句:“披绣网,俯雕薨,

③本诗与辛弃疾《菩萨蛮》同为游记之作,辛词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水。

答案:

(1)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2)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纤其骇瞩。

(3)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鹏蚂。

(天津卷)补写下列名句名篇重点空缺部分。(5分)

(1),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2)羽扇纶巾,谈笑间,.(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4)复道行空,?(杜牧《阿房宫赋》)

(5)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答案:(1)羁鸟恋旧林(2)橘橹灰飞烟灭(3)内无应门五尺之僮(4)不霁何虹(5)申之

以孝悌之义

(江苏卷)名句名篇默写(8分)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诗经•卫风•氓》)

(2)小知不及大知,.(庄子《逍遥游》)

(3)锦瑟无端五十弦,.(李商隐《锦瑟》)

(4),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5),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

(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仁者不忧,智者不惑,.(《论语•宪问》)

(8)在天愿作比翼鸟,.(白居易《长恨歌》)

答案:(1)来即我谋(2)小年不及大年(3)一弦一柱思华年(4)无言独上西楼(5)浩

浩乎如冯虚御风(6)古道西风瘦马(7)勇者不惧(8)在地愿为连理枝

(浙江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于我如浮云•(《论

语》)

(2)且矫诏纷出,,,不敢复有株治。(张溥《五人墓碑记》)

(3)女也不爽,,,二三其德。(《诗经•氓》)

(4)青泥何盘盘,,,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5)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辛弃疾《鹏鸽

天》)

答案:(1)曲肱而枕之不义而富且贵(2)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3)士

贰其行士也罔极(4)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5)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

头养菜花

(山东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述而》中将“君子”与“小人”的心态进行对比的两句是:“,

(2)曹操《短歌行》中“,”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

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两句,描写了骇浪

惊涛的壮丽景色。

答案:(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辍)

(3)惊涛拍(裂)岸卷起千堆雪

5.要注意语句出处

很多名句经过长期流传,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大众名言”。但是,在演变流传过程中,有

相当一部分的名句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了新的说法。这样答题时,就一定要看清句子后

面的出处。

如:同样是关于“三人行”后一句的填写,如果后面出处标注是《论语》的话,则填写“必

有我师焉",而若标注是韩愈的《师说》,则需填写“则必有我师”。

【规律总结】

(-)要突破生僻难写字。

(-)要注意同音异义词

(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

(四)要留意具体环境

(五)要留心语句顺序

(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4.小说阅读

【考点讲解】

一、《课标》要求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

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

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小说的命题形式和内容:主要针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作用以及表达技巧等方面设题。

另外,还有揭示小说标题意义、探究主题多重性等命题形式。考查内容主要有:分析人物形

象的性格特点、塑造方式、理解分析作品中句子的含意及作用,分析表达技巧中对比、衬托、

铺垫、以小见大等的具体作用,探究作品的丰富意蕴,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

读等。

二、考查形式

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三、知识讲解

(-)小说的概念

小说是文学类文本中的重要体裁,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

表现方法,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

(二)小说的“三要素”

1.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的核心是思想性格,因此高考题在考查人物形象时,主要在概括、分析人物性格方

面设题。

(1)人物描写的手法

①正面描写,即直接描写,是对所要描写的人物进行直接的刻画,不借助于其他人物和媒

介物的烘托。其中包括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描写等。

②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则是对所描写的对象不进行直接的刻画,借助于对其他人物或

媒介物,如人所处的环境、场面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人或物。这种手法比较含蓄、委

婉,给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

(2)人物描写的作用

①肖像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进行描绘的手法,具体包括容貌、身材、表情、衣

着、姿态等描写。肖像描写有着重要的烘托作用。

②语言描写--包括对话、独白、旁白及对语气的描写。语言描写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

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代表性的语言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③动作描写--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行为动作进行描写的手法。动作描写可以写出人物

的心灵世界,有助于揭示人物心理及性格特征。

④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情景中的想法、感触、情绪、意识等进行的具体刻画.心理

描写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及行动的内在依据,表现人物的思

想品质和性格特征,推动故事情节的进展。

⑤细节描写--对生活中那些细致又富有表现力的典型环节所做的特写型描写。它是叙事

类文章最小的描写单位,它把事物细微本质的情状特点,鲜明逼真地呈现出来。细节描写都

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可随意取代。小说中运用恰当的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

氛,细腻地展示人物某方面的性格特征及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⑥场面描写--在特定的时间及环境中,展开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主要

体现在人与人之间发生关系而构成的人物活动的“动态”描写上,同时也表现在作为人物活

动背景的特定环境的渲染上,通过环境及人物活动的描写,来烘托、演染气氛,以刻画人物

性格。

2.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是小说中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间关系的一系列事件的发展过程。小说往往以

情节取胜。情节是人物思想性格的发展史,其主要作用就是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从

而表现主题思想。

(1)小说情节的构成

小说的故事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这是小说的基

本构成环节。

(2)小说情节的作用

分析鉴赏某个情节的作用时.,应主要从该情节对人物形象、主题、其他情节、构思等方面的

作用入手。

①从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来看,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

及由此引起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

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人物的鲜明个性。因此,一定的情节能够表现一定的人物形

象。

②从对其他情节、构思上来看,在开头的故事情节可以起到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做铺垫、

埋伏笔等作用;在中间可能有过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等作用;在结尾可能有交代故事的

结局、照应上文、构思精巧(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等作用。

③从对文章的主旨方面来看,情节是围绕文章的主旨,为深化主题服务的。

(3)小说情节安排的技巧

小说中的情节安排指的是小说中各种叙述手法的运用及变换,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平叙等,此外还有呼应、抑扬、突转、悬念、伏笔等叙述技巧,丰富的技巧运用可以使小说

的内容更丰满,更有层次性,也能更好地吸引读者。

顺叙:按照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展开情节。顺叙可以使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倒叙:先将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者结局交代出来,再按照顺序叙述故事。这样容易造成悬念,

引人入胜。

插叙:哲时中断正在叙述的事件,插入与该事件或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这样可以对

小说的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构成必要的补充,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

实。

补叙:在行文中用一小段话对故事前面已经交代过的人或事件进行补充交代,这样追加的内

容一般没有情节,也不需要有过渡,但可以使故事内容更加完整。

平叙:平行地叙述两件或者两件以上同时发生的事,这样可以使故事发展的头绪更加清楚,

照应更加得体,但要交代清楚事件的始末时间等。

突转:情节演进的突然转折,事件的结局与人物的命运由此改变,即''柳暗花明”“风波骤

起”等。

悬念:使读者产生疑惑、猜想、思索与期待,为情节的高潮做铺垫,最终结局的出现或事件

真相的揭示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

伏笔:前文为后文埋伏线索,或上文对下文的暗示。交代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

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

铺垫:预先布置局势,安排一些情节或场景作为征兆,制造气氛。

(4)小说的常见结局方式

①出人意料的结局(“欧亨利”式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

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

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

主题.

②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

塑造人物性格;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③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耐人寻味;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

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

美好生活的愿望。

④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局:具有开放性,它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

进行艺术再创造。

3.环境描写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可以用于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突出主题,在文学作品中也是

人物性格描写的一个延伸。

(1)环境描写的分类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①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

围以及人际关系等的描写。

②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自然场景。自然环境描写主要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

季节、气候、景色的描写。

(2)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社会环境的作用: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交代

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揭示社会本质,揭示主题。

②自然环境的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

人物做铺垫;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展开、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旨;象征和暗示。

(三)线索及主题

1.线索:线索是小说中贯串作品始终的情节发展的脉络,线索可以是作品中的某个人物、

事件,也可以是作品中所灌注的作者的情感,还可以是具体的时间、空间。线索常见的有单

线及双线两种形式,也有多线并行或者复合结构的。

2.主题: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贯串小说始终的基本思想,它是作者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

通过描绘故事情节、塑造艺术形象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和观照,主题是否深刻决定着作品

价值的高低及内涵的深浅。主题一般通过情节和形象展现出来。

(四)表达技巧

小说的表达技巧是作者在小说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表现手法的总称。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其中抒情部分主要指直抒胸臆和间接抒

情,间接抒情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情由境生、融情于景等。

2.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抑扬、联想、演染、悬念、反衬、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托物言志、借景抒怀、用典、以小见大、以动衬静、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等,分析表现手法主

要看它们的运用对塑造形象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3.材料及结构安排:材料方面主要指先后、主次、详略、繁简的安排,结构方面主要指抑

扬、过渡、衔接、铺垫、伏笔、前后照应、开门见山、逐层深入、卒章显志等。

4.语言技巧:看语言是否简练、生动、准确、形象;具有怎样的艺术风格(幽默、辛辣、

平实、自然、明快、含蓄);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些也是散文语言所具有的,要特别注

意小说语言的独特之处。

【规律总结】

一、解答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类试题,要掌握以下三种方法

1.摘要法。即直接从相关解题素材中摘录关键词。这里所说的“关键词”,主要是指文学作

品中直接揭示人物品质、性格的形容词:一是作者对人物品质、性格的评价的形容词;二是

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试题要求分析概括的人物的品质、性格进行评价的形容词。

2.归纳法。即对分散的答案素材进行整理、合并。对分散在文章中的作者的评价、其他人

物的评价等不同类型的关键词句,以人物品质、性格的不同侧面为序,进行重新组合。

3.提炼法。即从作品的故事叙述和人物描写中,提炼出人物的品质、性格特点等。从作品

的情节、所叙事件里提炼人物性格特点与品质;从人物语言、动作描写以及细节描写里提炼

人物的性格特点与品质。

二、分析景物描写作用的解题技巧

1.联想段落位置:环境描写所处的段落位置不同,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也会有区别。在开

头:交代时间、地点、背景,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在中间:承上启下,推动情节发展等。

在结尾:照应开头,营造余韵,升华主题等。

2.联系词语选用:用能突显主观情感的词语来描绘环境,可营造故事的特定氛围,增强故

事的真实性,表现出独特的环境效果。

3.联系描写对象:恰当的环境描写有助于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有助于主题

的表达。

4.联系情节发展:特定的自然环境描写,可展示事态风情、暗示人物命运和推动情节发展。

5.联系作品主题:环境影响人物性格的形成,并决定人物的行为举止,它会体现出一定历

史时代、社会现实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三、小说标题常见的作用有

1.作为情节线索贯穿全文。标题若是文中出现的某一事物,该事物很可能是文章的线索,

有意无意地贯穿情节始终,甚至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

2.点明时间、地点,交代故事背景,渲染氛围。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

能是要向读者提示某方面的信息,而这个信息对读者理解文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在理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

等。小说的标题,有的十分含蓄,如结合社会现实,深入思考之后,会发现它实际上还具有

深层的含义,语义双关。

4.反映小说的主要内容,寄托作者思想情感,揭示文章中心主旨。标题是小说的眼睛,有

的标题直接点出了事件的主要情节,反映了小说的主要内容;有的标题暗示了作者的写作目

的,点出小说的主旨。有的标题具有反讽义,体会文章主旨时要结合社会现实来理解。

四、分析情节作用的答题方向

1.结构方面的作用。所处具体位置不同,结构方面的作用不同。①开头部分情节的作用常

常是开门见山、点明题旨;统领全文、交代写作原因,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

与下文形成对比,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渲染气氛,奠定文章感情基调等。②文章中间情

节的作用常常是照应或承接前文,开启下文某个情节,起纽带作用。③文章结尾情节的作

用常常是照应标题、开头,强化、深化某种思想、情感;卒章显志,揭示文章主旨;总结全

文,点明文章主旨,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2.内容方面的作用。从人物、主旨、作者思想情感等不同的角度思考。①根据人物在具体

情节里的语言、行为、心理活动等,分析情节在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性格特点等方面的作用。

②根据情节的发展趋向、设计情节的目的,分析情节在表达文章主旨方面的作用.③根据

作者设计情节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轻、重、褒、贬等),分析情节里蕴含的思想情感等。

五、小说中次要人物常有如下作用

1.牵线搭桥,推动情节。在一些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往往能从次要

人物的眼里看出来;作者对人物的感受、评价,往往从次要人物的嘴里说出来。通过次要人

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发展。他们的出现主要是担当特

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叙事功用,常常能起到线索作用。

2.侧面衬托,个性鲜明。次要人物可以衬托、凸显主要人物的品质、思想感情,使主要人

物形象更加鲜明清晰。

3.治染气氛,奠定基调。很多小说中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

起到了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溶染气氛的次要人物多是群体人物。

4.揭示主题,增添魅力。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的,更是为揭示小说主题

服务的。小说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貌似轻描淡写,实则蕴含着厚重的力量,既揭示了小说的主

题,又增添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六、做小说探究题的注意事项

1.明确任务。即审明探究任务,把握探究的指向。探究题题干表述有区别,注意审清题干。

有的题干直接说“请你探究一下……问题”;有的不明说,诸如“谈谈你的看法”“说说你的

理解”等等。

2.明确观点。即要做到观点明确,具有探究意味。”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要求考生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根据题目要求,能够提

出有探究意味的观点。在答题的开始就要亮出自己的观点,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3.明确结构。即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做合理分析,一般采用“述”和“评”相结合

的形式。

4.明确文本意识。即贴近文本,尊重文本。强调个性阅读,并不是能够脱离文本而随意地

天马行空,一味地陈述自己独特的见解。而应该是紧扣文本,从文本中引述论据,结合引述

论据围绕已定观点做分析论述,阐明自己的见解。

5.论述类文本阅读

【考点讲解】

一、《课标》要求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

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

方法。

考查材料为论述类文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

等为考查热点。客观选择题为重要考查形式。

二、考查形式

选择题、简答题兼有,课标卷一直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一般设3个题目,以单选为主,

部分自主命题卷采用“选择题+简答题”的题型。

三、考点讲解

(-)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重要概念”是指那些含义丰富、深刻,能够蕴含文章重要思想、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概念。

通常指:①体现全文主旨的关键概念;②体现作者意图或感情倾向的概念;③重点代词的

指代内容;④有深层含义的词语;⑤有具体语境义的词语;⑥内涵上容易混淆的词语。理

解重要概念的含义,往往是指理解其深层内涵、隐含义和语境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重要句子”是指对语段、意义层次、篇章结构等的内容或形式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句子。主

要包括:①从内容上说,指那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能揭示文

章题旨或主旨(文眼)、概括段意的句子。②从结构上说,指能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句子,

能承前启后的过渡句。③从表达方式上说,指那些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意的语句。④从

修辞上说,指运用了比喻、对比、象征等手法的句子。⑤从位置上说,指段首的观点性、

提示性或引导性的句子,段末的总结性、论断性的句子。

(二)分析综合,能力层级为C级。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文中的信息”是指文中的文句及其所表达的内容,多是作者在文中所传达或阐述的事实、

知识、理论、观点或设想等。所谓“筛选”,就是根据题目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

提取出来;所谓“整合”,就是在提取信息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分类,再用准确的语言

条理化、清晰化、概括化和简洁化。''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考查的主要内容有:能够对照

题中的语言材料辨别选项的正误,能从材料中筛选出答题的相关语句,并进行归纳整合。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结构”是指文字材料的组织和安排形式,“文章思路”是作者按一定条理由此及彼表

达思想的路径与脉络,二者互为表里。“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指对文章结构进

行分析,并在理解观点和材料间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分析

文章结构”与“把握文章思路”是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结构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思路是靠

文章的结构呈现出来的。能够正确地分析文章的结构,就能准确把握文章的思路。因此,在

解答试题前,阅读文本,就是沿着文章作者思维轨迹活动的过程。有了这一过程,就可对文

章有深入、全面的认识。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是指针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或部分内容,用几句或一句简明扼要的话表达,

是一种提炼和综合的过程,即在正确理解有关内容的本质后进行提炼说明。考查考生对文本

具体内容加以概括,对繁杂的内容加以梳理的能力。''概括中心意思”是把文章内容、主旨

具体化地阐发或概括,是“化零为整”的归纳整理的过程。文章的中心意思,包括两方面:

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文中表现出来的作者对所论述的具体事物或谈论的某问题的

主观倾向。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有的是直接表述,有的则是间接表述;有的是集中表

述,有的则是分散表述。阅读时应加以分析概括,分辨出作者的观点态度,究竟是批评还是

支持,抑或有一定的保留。

5.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查要求学生从论述文的文体角度,对文章进行宏观及微观的

解读,明确中心论点是什么,有哪些分论点,运用了哪些论据,不同的论据的作用是什么,

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论证结构如何,论证过程怎样,等等。解答时除了要了解论述类文本

的一般常识,还要对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结构有全面而正确的解读,从而做出判

断或准确归纳。

【规律总结】

一、论述类文本解题技巧

1.精读。不是“精细”地读,而是“精明”地读。所谓“精明”地读,就是该读的读,抓

紧勿松,读得精确;不该读的不读,置之不理,弃得坚决。应读的是重要信息,要精确把握;

不该读的是次要信息,要置之不理。分割两类信息,是解决所有阅读题目的根本方法。

2、审题。审题干时先要明确选“正确的一项”还是“不正确、错误的一项",再比较选项和

题干,看是否答非所问。有的选项本身符合原文的意思,但却不是题干所问的问题。

3.定位。依据选项的“关键词”定位选项的对应句。在选项中择定“定位”的关键词语,

在文中择出与之“对应”的词语,据此确定选项的对应句。

4.对照。逐一对照选项和对应句,判定与原文信息是否相符。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找到与

二者有差异的表述并相互对照。

5.选取。比较选项,选出正确的或错误的一项。其间需通过联想、推断,自觉调动知识和

能力积累,快速而准确地判定选项正误。在做该类文章阅读题时,如果不仅读懂了所给的材

料,而且明白命题意图,清楚题目所设的陷阱有哪些,那就能很容易识破陷阱,轻而易举地

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二、论述类文本设置错误选项的方法

1.从信息范围的大小上看,有范围不清和以偏概全两种错误,范围不清--选项对原文论

述内容的范围加以随意的扩大或缩小。以偏概全--即扩大范围,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

围加以随意的扩大。

2.从信息的有无上看,有无中生有和有意缺失两种错误。无中生有--选项中信息在原文

中找不到,也不能由原文中推断出来。有意缺失--原文中某些信息在选项中被命题者故意

略去。

3.从因果逻辑关系上看,有强加因果和因果颠倒两种错误。强加因果--选项把原文没有

因果关系的信息都说成是有因果关系的。因果颠倒--选项把原文的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

因,颠倒了两者之间关系。

4.从信息指代内容上看,有偷换概念和指代不明两种错误。偷换概念--选项将原文中相

关信息换成一种与之不符的说法,或对个别字词进行改动、变换等。指代不明--指选项中

代词的指代内容发生错误。

5.从信息的时态上看,有未然说成已然和已然说成未然两种错误。未然说成已然--忽视

原文中“将来”等修饰语,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已然说成未

然--忽视原文中“己经”等修饰语,把原文中既成事实说成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

6.从信息的准确度上,有推测变肯定、肯定变推测两种。推测变肯定--选项把原文中可

能、或许发生的事说成是一定、绝对会发生•肯定变推测--选项把原文中一定、绝对会发

生的事说成是可能、或许会发生。

三、准确解答“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类试题,要做好三个加强

1.加强快速找准论点的训练。议论文的考查目标之一,就是要求考生学会从整体上感知作

者所要阐明的见解和主张,也就是要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考生在寻找论点时要注意的是:

一篇简单的议论文或一段议论性的文字,一般只有一个论点。当一篇议论文中出现多个论点

时,需要明确的是只能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中心论点来统率全文。

2.加强分析论据作用的训练。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源。一篇议论文中,提出论点以后,还

必须举出事实讲出道理,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这些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就是论据。作为

论据的“事实”,包括现实事例、史实以及相关的统计数字等。作为论据的“道理”,应该是

经过时间检验的,其正确性应以公认的、规范的论证过程为基础。

3.加强论证方法分析的训练。论证方法包括结构和方法两个方面。在论证过程中,恰当运

用论证方法是很重要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引证法、例证法、对比论证法和比喻论证法。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主观题答题思路

1.仔细准确审读题干,如果题干中有原文的词语或句子,首先要找出它们在原文的位置。

因为答案基本上就在附近(就近原则)。

2.结合上下文语境推导答案,答案有时不会集中在一处,更多时候要善于通过标记性词语

或结构相似的句式来推导答案。

3.如果能原文照抄则最方便,但是一般来看,需要考生根据所需变换句式。肯定句、否定

句互换,各类型问句换成陈述句等,把有效信息加工成准确的答题语言。

4.答题要完整。这一点是绝大多数考生所忽略的。答题分点作答,要写好序号;答题要使

用陈述句;注意开头和结尾的完整,清晰地罗列答题要点。

6.文言文阅读

【考点讲解】

一、考查形式

多以选择、简答的形式考查。一般考查实词、虚词、文言断句、古代文化常识、筛

选概括信息、翻译等。

二、知识讲解

(-)五类常考实词

1.通假字: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它的分类如下:

(1)通用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想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

例:《烛之武退秦师》中“失其所与,不知”的“知”就是“智”的意思,“知”和“智”这

两个字在古代是通用的,现代一般认为“知”通“智”。

(2)假借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也可以借代。

例:《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蚤”,本义是跳蚤,因为它和“早”的读

音相同,被借用了“早”的意义。“早”是本字,“蚤”是假借义,“蚤”是“早”的假借字,

"蚤”通"早”。

(3)古今字: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

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

例:《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受”字是古字,'‘授"是今字。

2.一词多义: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

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如“道”的本义是“路途、

道路”。

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如“道”的引申义为“方向、

方法、道理”。

词的比喻义,就是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

牙齿”,比喻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现在属贬义词。

3.古今异义:是指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和用法不同的词语。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

言的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大致包括词意扩大、词意缩小、词意转移、词意强化、感情色彩变

化几种。

(1)词义扩大: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如“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今义指“整个中

国”。

(2)词义缩小: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如“谷”,古义是粮食作

物的总称,故有“五谷”“百谷”之说;今义在北方专指“小米”,在南方专指“稻谷”。

(3)词义转移:词义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如“孙子膑脚”的“脚”,古义指“小

腿”,今义专指“足二

(4)词义弱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强,现在表示的语义较弱。如“羞”,古

义是“羞愧,感到耻辱”,今义是“害羞,不好意思”。

(5)词义强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弱,现在表示的语义较强。如“宣言”,

古义是“扬言”,今义是“宣告、声明”。

(6)感情色彩变化:词语在使用过程中,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如“逢迎”,古义是“迎接”,

中性词;今义是“迎合”,贬义词。

4.偏义复词:是指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对的语素构成,而词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

外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如《鸿门宴》中“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的“出入”,翻译的

时候词义偏在“入”。

5.词类活用:指在古汉语中某些实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也有少量数词)的特

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词性和用法,有了新的意义。

(1)名词的活用

名词作状语:

“日扳仲永谒于邑人”中“日”是名词作状语,“每天”的意思。

名词作动词:

“沛公军霸上”中“军”是名词作动词,“驻扎、驻军”的意思。

名词的使动用法:

“既东封郑”中“封”是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为边境”的意思。

名词的意动用法:

“越国以鄙远”中“鄙”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把……作为边境”的意思。

(2)动词的活用

动词活用为名词:

“盖失强援”中“援”是动词活用为名词,“援助者”的意思。

动词的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中“活”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的意思。

动词的为动用法:

“等死,死国可乎”中“死”是动词的为动用法,“为……死”的意思。

(3)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四美具,二难并”中“美”和“难”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意思分别为“美好的事物”

和''难得的贤主和嘉宾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火尚足以明也”中“明”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照明”的意思。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变绿”的意思。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中“美”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丽”的意思。

(4)数词的活用:

数词活用为名词:

“其一犬坐于前”中“一”为数词活用为名词,“一匹狼”的意思。

数词活用为动词: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贰”为数词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的意思。

数词活用为形容词: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中“一”为数词活用为形容词,''全、满”的意思。

(二)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常见文言虚词18个。(文言文中)一

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虚词种类:副词,

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代词七类。

18个文言虚词为:于、与、焉、何、其、若、因、为、所、以、则、而、且、乃、之、

乎、者、也。

【规律总结】

一、文言实词“推断7法”

1.字形推断法

汉字虽历经演变,但表意的功能并没有丧失,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

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推知字的意义。如“天”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

“皿”与器且有关,“系”与捆绑有关,“名”与丝织晶有关。

2.成语推断法

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

3.联想推断法

很多实词的意义都能在所学课文中找到印证。因此,我们要善于联系课内所学实词的含义,

排断试题中的实词含义。

4.语法推断法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也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断词义握供了

依据。主语、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

充当。

5.语境推断法

利用语境(句内语境和句外语境)来推断实词的含义,这是最主的推断方法。

6.结构推断法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

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相反或相对,因此,通过对己知词语的词义、词性进行分析,就可

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义、词性。

7.通假推断法

当到一个句子中某字的本义、引申义都讲不通时,便可以从通假字角度考。然后根据通字与

本字大多音同音近、字形也相近的特点推知本字。

二、文言虚词“推断7法”

1.语境推断法

虚词通常有多种用法,因此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

题。

2.语法推断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句子成分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分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

用法。

3.标志推断法

一些特殊文言句式是以某些虚词为标志的,如表被动的“见”“于”“为”“为所”,表示宾语

前置的“之”是";含有虚词的固定格式“是以"“无以”“有所”等。

4.句位推断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如“其”,在句首一般作代词(今者项庄拔剑舞,

其意常在沛公也);还常作语气副词,表反问或揣测(其李将军之谓也);在句中动词后一般

是代词(秦王恐其破壁);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表期望、祈使语气(尔其无忘

乃父之志)。

5.对称推断法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时应位置上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

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虚词的用法。如“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

中“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并列的连词,由此可推断“以”也是表并列的

连词。

6.句意推断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一句的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