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线路施工及检修规程样本_第1页
输配电线路施工及检修规程样本_第2页
输配电线路施工及检修规程样本_第3页
输配电线路施工及检修规程样本_第4页
输配电线路施工及检修规程样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输配电线路施工及检修规程

本规程适于我局所属10-66KV架空输配电线路大、小修改造工程10KV如下低压配电线路也参照本规程执行。

本规程根据部颁《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试行)架空送电线路

设计规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程》、《架空送电线路施.验收规范》。

线路检修、运营所有人员,配电变压器运营、维护人员。严格执行本规程。生产副局长、生技人员、关于技术人员应熟悉本规程。

本规程与上级规程有抵触时,应按上级规程执行;,别条文需要

修改时,应提出修改意见,由生技科审定,生产局长批准后执行。

定位分坑

1.1

定位分坑规定:施工测量工作,应按设计规定进行,如原设计无规定,对于10干伏及以上线路使用经纬仪测定。对于10千伏及如下线路如长度不大于500米,可使用花杆进行人工测定。

1.2

对于特殊塔杆更换工作,其定位应按施工设计进行,如无设计时可参照下列规定进行。

1.2.1

为防止中心桩发生位移,施工前应对所有设计桩位进行复测、对定线位测量应力求精确,且以中心桩上小钉为基点中心。

1.2.2

以杆位中心桩为准进行分坑测量时,应设立坑位方向桩和作为基本找正用辅桩,还应在垂直线路中心方向设立辅助桩作为校核杆塔起立后与否迈步偏移根据。

杆塔基本

2.1

基本挖掘:

2.1.1

杆坑深度应满足设计规定,其容许施工误差下翌过+100毫米,-50毫米。

2.1.2

挖掘基坑时,坑底应平整,坑底规格应为底盘周边各加200毫米左右咨度。

2.1.3

杆塔基本坑深应以设计杆体施工基面为基准,拉线基本坑深度设计未提出施工基面时,普通应以拉线基本中心地面高度为基准,见图2-1,图2-2

图2-1杆塔基本坑

图2-2拉线基本坑

a一施二基面值

b一坑深

0一中心桩

2.1.4

在基坑深度误差超过+100毫米以上时应按下列规定解决。

2.1.4.1

铁塔基坑其深某些应以铺石灌25号水泥砂浆解决。

2.1.4.2

水泥杆塔基坑深度超过规定值在100一300毫米之间时,其超深某些应填土夯实超过300毫米铺石灌25号水泥砂浆解决。

2.1.4.3

凡不能做填土夯实解决基坑超深某些,如水泥、流沙坑、淤泥坑一石坑等均应以铺石灌浆解决或采用其他办法解决,如超深不影响对地面及其她各种线下设施对线路交叉跨越时,也可不做解决,但要做记录。

2.1.4.4

基坑深度因特殊状况,达不到设计规定期,应采用加固办法,并做好记录(有设计单位时应获得批准)。

2.1.5

供施工立杆用杆坑马道,其方向和长度应满足立杆需要,普通马道坡度不不不大于45℃,其长度普通为杆塔深度2/3或者相似,宽度略不不大于杆根直径,其深度普通掌握在离底盘0.5米。

2.1.6

拉线地锚及拉线盘埋设深度除设计者外立符合下列规定。

66KV及以上输电线路地线拉线盘埋深普通不得不大于2米,但导线拉线盘埋深不得不大于2.4米,如系砾石、流沙基坑恰当加深。lOkV及如下配电线路拉线盘埋深普通不应不大于1.5米,但土壤较差,如砾石、流沙等地锚石应恰当深埋。

2.1.7

拉线基坑马道,应以拉线与地面夹角为准。

2.1.8

接地沟长度及位置应满足设备所需接地电阻,其深度不应不大于600毫米。

2.2

配电线路水泥电杆埋深:

2.2.1

水泥电杆埋设深度无设计规定期,普通应符合表2-1规定:特殊地质条件要通过验算方可工作。

水泥杆高(米)

8

9

10

11

12

13

16

18

埋深(米)

1.5

1.6

1.7

1.8

1.9

2.O

2.3

2.6-3.0

2.2.2

拉杆埋设深度为:

7米如下者1米、8米以上者1.2米,

2.3

预制基本安装:

2.3.1

混凝土双杆或三联杆底盘基本应操平找正。

2.3.2

水泥杆底盘表面应保持水平、找正后应及时在周边填土夯实以防立杆时底盘走动,水泥底盘容许安装误差为:

2.3.2.1

单杆底盘中心及两底盘中心连线中点与中心桩之间在横线路及顺线路方面偏离应不不不大于30毫米。

2.3.2.2

两底盘中心在垂直线路方向扭转(迈步)应不不不大于根开

2.3.2.3

同一基杆各底盘主心根开误差应不不不大于正负击。

2.3.2.4

底盘在满足设计坑深容许误差值后,其互相间高差应不超过20毫米。

2.3.2.5

单杆底盘中心偏离线路中心误差不得不不大于50毫米。

2.4

混凝土基本灌溉:

2.4.1

铁塔基本安装,如无设计者,应参照下列规定:

2.4.1.1

如主柱与底盘垂直度正角后,即进行柱顶高差操平,如图2—3所示。

图2-3制基本安装图2.4.1.:

交差操平后即进行找正,办法如图2—4所示。

a.

先测A角基本对角线与否在线路转角45℃线上(正方形基本为45℃,对于长方形基本,按计算出0角)。

b.

用钢尺从中心桩丈量到基本地角螺丝中心距离。

c.

以上角度与距离不对时,应用千斤顶将基本缓缓移动,直至完全合乎规定为止。

d.

A角找正操平后,以同样办法测量B、C、D脚,并以A脚为基点测量A脚与B、D脚螺丝之间互相距离,然后测A脚与C脚螺丝互相距离,(对角线)与否与规定尺寸相符,其最大误差不得超过。()

e.

四脚基本基面应复查与否在同一水面上,所有操平找正后,

四脚螺丝互相距离对角线符合规定。普通转角塔基本受压侧两个腿应比受拉两个腿高出2-3公分。

f.

所有操平找正后,再紧固一次底盘和主体本体接触紧密。安装螺丝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开始浇制保护帽。

2.4.2

现浇铁塔混凝土基本,校正操平办法可参照2.4.1条执行。其他办法和注意事项如下:

2.4.2.1

浇制前应按设计图纸检查模板,钢筋各部尺寸,钢筋与模板间隙,如系角度塔,还应检查角度塔角度方向。

2.4.2.2

浇注前必要检查混凝土标号与否符合设计规定;

2.4.2.3

混凝土运到基本边,应及时进行灌溉。若发生沉淀应重新搅拌后再灌溉。

2.4.2.4

灌溉办法必要从一角开始,不得从四周八方同步灌溉。灌溉混凝土工作必要持续进行不浮现施工缝。如不得已而中断施工2小时,必要等到混凝土坑压强度不不大于12公斤/平方厘米后。将旧面打毛并清洗干净,先浇一层与本基本混凝土同样成分泥沙浆,然后继续灌溉。

2.4.2.5

灌溉过程中不得有漏浆现象,发现漏浆应及时堵塞;

2.4.2.6

浇制中如模盒支撑发生变形移动,应及时停止浇制,浇未凝时,将变形某些找正操平,改正后重新捣固一遍再继续工作;

2.4.2.7

浇入基本地脚螺丝安装前应除锈,并将丝扣某些包裹好,安装位置要对的,绑扎要牢固,防止浇制混凝土时移位。

2.4.2.8

浇制前应将坑内积水群除干净,基本坑深超过设计深度时,应用毛石填平,灌溉25#水泥沙浆。不得作素土夯实。

2.4.2.9

混凝土应分层浇制和捣固,每层厚度以200毫米为宜。

2.4.2.10

浇制自高处倾落时,其自由倾落高度应不超过2米,如果超过2米时应设斜槽,沿槽沟高处滑落。

2.4.2.11

大型断面混凝土基本,要渗入毛石应由设计决定。

2.4.2.12

浇制中随时进行捣固,特别注旨在角落和狭窄处不得参差不均,直至表面开始露水泥砂浆为好,也不要过度捣固,浇完后进行找平。

2.4.3

混凝土质量检查:

2.4.3.1

塌落度:每基至少进行两次检查,作好记录。

2.4.3.2

配合比:每基至少进行两次检查,作好记录。

2.4.3.3

强度:每一转角耐张塔基本取一组样品(三块20×20×20(厘米)3),每5基直线塔取一组样品,在现场制作(同样保护条件)。

2.4.4

混凝土养护:

2.4.4.1

混凝土养护工作必要在浇制完后12小时内开始,用湿草袋鸯召草复盖在上面每日浇水多次,在24小时后更应加强浇水。保持混凝土经常湿润,直至拆模后,仍须在其表盖草袋等物直至养护期满。

2.4.4.2

拆模普通在灌溉后5-6天进行,拆模后发现缺陷,应会同设计部门及时解决补强。

2.4.4.3

冬季普通施工,必要时加防冻剂保温。

2.5

基坑回填:

2.5.1

回填基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2.5.1.1

运用原有土质回填时,每填入400毫米应夯实一次。

2.5.1.2

对于10米以上配电线路水泥杆,普通规定用块石及泥土掺填,并在最后夯实一次,以加固杆基。

2.5.1.3

回填石坑时应尽量掺入碎石和好土。

2.5.1.4

回填冻土时应将冻块打碎。

2.5.1.5

回填水坑时应排除坑内积水,若积水难以排涂,回填土后其暂时拉线必要待电杆稳固后解除。

2.5.1.6

当回填普通土质时,应修筑防沉层,防沉层上部面积应不不大于坑(沟)口。对杆杭、拉线坑及马道防沉层高出地面300毫米。接地沟防沉层高出地面普通为100毫米,当回填土为不易夯实地壤时,基本坑防沉层应高出地面500毫米,接地沟防沉层应高出地面200毫米。

2.5.2

杆塔基本因施工困难达不到设计埋深以及夕盆山坡和河道附近易受冲刷时,应采用其他加固办法,以防杆塔倾斜。

器材检查

3.1

线材:

3.1.1

线路使用所有线材,其技术特性,制造规程应符合国家现行原则,在获得合格证或出厂证明后,尚须进行下列外观检差。

3.1.1.1

不得有松股、交叉、折叠、硬弯、断裂及破损等缺陷。

3.1.1.2

铝线不得有严重腐蚀现象。

3.1.1.3

钢线表面要镀锌良好,不得锈蚀。

3.1.1.4

绞股线绞制方向与否一致。

3.1.2

新规格线材,必要获得国家或电力部相应技术鉴定后方可使用。

3.2

金具:

3.2.1

所有金具其规格、型号应符合国标规定,使用前应作下列外观检查,不合格者,不应使用。

3.2.1.1

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

3.2.1.2

线夹压板及导线接触面应光滑平整。

3.2.1.3

悬垂线夹以回转轴为中心能自由转动45度以上。

3.2.1.4

镀锌无脱落锈蚀现象。

3.2.1.5

使用带肖孔螺栓应与金具配合。

3.2.2

螺栓表面不得有裂纹、砂眼、锌皮剥落、锈蚀等现象。螺杆与螺母应配套合格。

3.3

绝缘瓷件

3.3.1

各种绝缘瓷件必要有厂家合格证,其电气与机械各项性能应符国家规定。

在使用前和检修中尚须进行下列检查,如有缺陷应进行解决:

3.3.1.1

各种尺寸符合规定,装配适当。

3.3.1.2

铁件与瓷件应结合紧密,铁件镀锌完好。

3.3.1.3

新架线路绝缘瓷件表面应光滑、无裂纹、掉纹、掉渣、缺陷、斑点、烧痕、气泡或瓷釉烧坏等现象。

3.3.1.1

弹簧肖镀锌良好,弹力适当,厚度符合规定。

3.3.2

运营中绝缘子,当发既有裂纹、放电痕迹、瓷釉烧损、铁件裂纹,松动及外部损伤,针式绝缘子超过6×6毫米2,悬式绝缘子、瓷横拄超过10×10毫米2时应予更换。

3.3.3

新装和轮换绝缘子,必要通过电气实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4

水泥电杆及水泥预制品

3.4.1

水泥电杆表面应平直光滑,内外壁均不应有露筋、跑浆、水泥脱落等观象,放置地面检查时杆身不得浮现纵向裂纹,横向裂纹宽度不应迢过0.1毫米,裂纹长度但是1/3圆周长。

3.4.2

水泥叉梁、横担等长大予制构件应符合表3-1规定。表3-1

构件几何尺寸容许误差

长度6杆及以上者为

±20毫米

6杆如下者

±10毫米

安装孔距

±5毫米

构件弯曲

1/1000

横断面尺寸

+8毫米-5毫米

3.4.3

水泥底盘、拉线盘、应无裂纹,露筋等缺陷,并以符合表3—2规定

表3-2

构件几何尺寸容许误差

构件厚度:摇盘、拉线盘

±5毫米

构件长度

±10毫米

水泥塔杆安装与检修:

4.1

普通规定:

4.1.1

水泥电杆分段接口及组装用铁附件,应采用防锈办法,并应妥加保护。在运送、组装、起吊过程中不得其变形,损坏防锈层,应刷防锈漆。

4.1.2

水泥杆塔附件组装应按设计图纸规定进行施工,组装扣各部尺寸必要对的。

4.1.3

水泥杆塔各部件组装应配套,且紧密牢固,交叉构件在交叉处有空隙者,应装设相似厚度垫圈或垫板。

4.1.4

用螺栓连接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4.1.4.1

螺柱应与构件面垂直,螺杆与螺头平面与构件间不应有空隙。

4.1.4.2

螺帽紧好后露出丝扣应少于2扣。

4.1.4.3

承受剪力较大螺栓,其丝扣不得位于连接构件剪力面内。

4.1.4.4

必要加垫者,每端所加垫圈不应超过两个,在个别状况下,螺帽端所加垫圈数量也不应超过五个。

4.1.5

螺栓穿入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

4.1.5.1

立体构造。

a.水平方向者由内向外;

b.垂直方向者由下向上:

4.1.5.2

单面构造。

a.顺线起方向者由送电侧穿入:

b.横线起方向者两侧由内向外,中间者由左向右(指面向受电侧);

c.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4.1.6

杆塔所有螺栓应紧固两次,第一次在杆塔组装时,第二次在架线后。

4.2

排杆与焊杆:

4.2.1

运至各桩号水泥电杆元件应按杆型图检查其规格、尺寸及予埋件位置与否对的,同步检查与否有因运送而导致混凝土剥落、裂纹及露筋等缺陷,放置地面检查时横向裂纹宽度应不超过0.1毫米。

4.2.2

分段连接水泥杆,在连接前必要将电杆精确排好,垫固稳当,排杆后各段必要在同一轴线上。

4.2.3

排杆时应注意各段予留孔位置应符合各部件组装规定。

4.2.4

排杆时场地不平要修整、支点垫件尽量采用垫木,支点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0米及如下高度水泥杆采用二点支撑。4.2.6.5

所有焊条牌号应符合设计规定。

4.2.6.6

雨、雪、大风中只有采用妥善防护办法后,方可施焊。当气温低于–20℃焊接时,应采用予热办法,予热温度为100℃一200℃,焊后并使温度缓慢下降。

4.2.6

焊后尺寸应符合表4—1规定

表4-1

钢圈焊接缝规定(单位:毫米)

钢圈厚度

焊接高度

焊接宽度

6

1.5

11.13

多屋焊接

8

2.O

14.18

多屋焊接

10

2.5

17.21

多屋焊接

4.2.6.8

焊缝应是平滑线鳞状,焊缝中禁止堵塞焊条或其他金属,并不得有严重气孔、咬边等现象。

4.2.6.9

焊完后水泥杆弯曲度,不得超过杆长2/1000,如弯曲度超过此规定期,必要割断后调直重新施焊。

4.2.6.10

焊完后钢圈防锈解决应在完全冷却后进行,应涂刷防锈漆和灰油各一道。

4.3

水泥杆组立:

4.3.1

水泥杆在起立前,应检查上端者头与否完整。如堵头脱落,应封堵严密并抹平。

4.3.2

组装双杆型水泥杆塔,应先测量两杆上下两端根开及对角线,符合规定后,方进行。

4.3.3

组立12米及如下单杆或10米如下π型杆,所有单根绳径不不大于19毫米综绳复式滑轮组。控制电杆倾向暂时拉线所用10毫米综绳或10毫米钢丝绳。用后制动控制杆根。

4.3.4

组立15米以上单杆或10米以上π型杆应采用用绞磨,控制杆塔暂时拉线应使用直径为13毫米钢丝绳,杆根制动绳应带有地锚或复式滑车制动器,其绳径不应不大于22毫米钢丝绳。

4.3.5

组立15米及以上单杆或10米及以上π型杆时,制动牵引暂时地锚应符合下列规定。

4.3.5.1

木质地锚直径不应不大于280毫米,长度不不大于1.2米,地锚钢丝绳直径不不大于2毫米2。

4.3.5.2

地锚坑深应满足所承受拉力,但其深度不应不大于1.3米。

4.3.5.3

埋入地下地锚其回填土应夯实。

4.3.5.4

牵引地锚位置与杆塔基杆中心距离不应不大于杆塔高度1.2倍。

4.3.6

组立杆塔用木抱杆规定:

4.3.6.1

组立12米及以上单杆或10米以上π型杆,应使用“人”字抱杆,抱杆与地面夹角应为60°,抱杆高度应不不大于杆塔高度1/2。

4.3.6.2

组立15米如下单杆或10米如下π型杆塔其抱杆梢径不应不大于130毫米。

4.3.6.3

组立15米以上单杆或10米以上π型杆塔其抱杆梢径不应不大于170毫米。

4.3.6.4

组立15米以上π型杆,其抱杆梢径不应不大于190毫米。

4.3.6.5

在土壤松散或硬滑地面上工作,应分别采用防止抱杆基脚下沉或滑动办法。

4.3.7

起立构造形式特殊或重量过大杆塔,必要执行该工程开工前制定施工安全技术办法。

4.3.8

一切牵引绳索,在吊持处至少缠绕2圈。

4.3.9

如因起吊需要在某些涂刷油漆或有尖锐棱角钢铁部件上栓挽钢丝绳时,应在栓挽处采用衬垫办法。

4.3.10

起立拨梢15米及如下单杆时,吊点可参照下表:

表4-2

15米如下单杆起立时吊点

长度(米)

重心距大头(米)

参照重量(公斤)

Φ190

9

10

11

12

13

14

15

3.95

4.4

4.85

5.3

5.7

6.6

710

800

900

1020

1280

1560

4.3.11

组立带有水泥叉梁π型杆塔时,为防止叉梁自重导致下垂,应在叉粱中间加绑补强横木。组立无叉梁π型杆塔时,为防止杆身偏扭,亦应加装暂时补强办法装置。

4.3.12

杆塔起吊开始后,其顶部离开地面0.5米时,应暂时停止起吊,检查各部状况安全可靠后再继续起吊,在起吊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杆根与否对准杆基中心,各部地锚与否有上拔现象,如杆根偏斜或地锚有上拔现象应停止立杆,待采用办法后再行起吊。

4.3.13

在杆塔起吊过程中,若发现抱杆滑动,应及时停止起立,设法固定好抱杆后再继续起吊。当杆起立到70°左右时,应留好反向方向暂时拉绳,起立到80—85°时,应停止起立,然后缓缓压缩牵引绳调节杆塔。

4.3.14

当杆塔起立后,其基本回填尚未夯实前,不准拆除暂时拉线。浅埋式杆塔必要加装正式拉线后,方可拆除暂时拉线。

4.4

质量原则

4.4.1

水泥杆组立后安装尺寸,其误差不得超过下列规定。

4.4.1.1

根开距离尺寸±5/1000

4.4.1.2

两杆扭转(迈步)1/lOO(根开距离)

4.4.1.3

横栏长杆塔结耕面歪扭5/1000,(横担长度)

4.4.1.4

杆塔偏离中心线50毫米

4.4.1.5

杆塔顺线路向先后移动,直线、耐张杆为100毫米,转角杆50毫米

4.4.1.6

杆塔倾斜度3/1000杆高。

4.4.1.7

双杆型杆高低差:根开3米及如下距离时,不得超过30毫米,根开3米以上距离不得超过40毫米。

4.4.2

终端杆及转角杆在架线后禁止拉线点向受力侧偏离,因而在未架线前应依照受力大小预先向外侧倾斜杆径1/2或全径。

4.5

运营中水泥杆检修工艺:

4.5.1

运营中水泥杆塔其倾斜、弯曲超过容许范畴矫正工作应遵守下列规定:

4.5.1.1

顺线路倾斜矫正,66千伏以上线路可依照倾斜状况使用牵引工具,并在倾斜方向装设暂时拉线后再刨开基部泥土矫正。有卡盘应将卡盘露出,矫正后如导线线夹和防震锤倾斜时应调节。10KV线路可依照倾斜状况使用大绳或人力矫正,但事先应将瓷瓶线所有松解,并恰当将塔基部泥土刨开。

4.5.1.2

横线路方向倾斜矫正,除不松解导线线夹及瓷瓶绑线外,其他均应按上述规定执行。但对有又梁π型杆应采用边矫正杆塔边矫正叉梁办法。

4.5.1.3

转角和终端杆端倾斜矫正,应依照杆塔倾斜限度和导线或避雷线弛度松紧状况拟定施工办法。可将导线松开进行矫正,但必要设好暂时拉线,防止松解导线和避雷线时杆塔倾倒和被拉扭。可运用杆塔拉线进行,但事先应检查拉线强度和牢固状况与否可靠,必要时设立绞磨或其他牵引机具进行矫正。

4.5.2

对于特殊杆塔或吨位较大杆塔,其矫正工作须有施工安全技术办法。

4.5.3

杆塔因受外力冲击或运营中老化变形而浮现弯曲露筋及裂纹,在轻微影响杆基强度状况下,可增抹环氧树脂胶泥解决。

横担安装组合:

5.1

横担组装位置除设计有规定外,一律装在受电侧,承力杆横担装于拉线侧,转角杆横担应装于分角线上。

5.2

铁横担及杆塔上其他铁件均应热镀锌解决。绝缘子用螺栓孔径,必要与螺栓直径相等。其他螺栓孔径容许比直径大1.5-3毫米。

5.3

高低压横担垂直与交叉距离,在无设计规定期不应不大于表5--1所列数值。

表5-1

单位:毫米

项目

380/220V

低压线与6—10

千伏线路

垂直

交叉

垂直

档距不超适60m

750

400

1500

5.4

线间距离在无设计规定期,至少不应不大于表5-2规定:

表5-2

单位:米

电压级别

距(米)

40如下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6-10千伏

0.6

O.65

O.70

O.75

O.85

O.90

1.OO

1.05

1.15

380/220伏

0.30

0.40

0.45

O.50

5.6

横担安装后歪斜普通不应超过横担全长

铁塔安装与检修

6.1

普通规定

6.1.1

铁塔组立,可采用分段组立、整体组立和地面组装逐段上顶组塔施工办法,分段组立分为:

6.1.1.1

内抱杆单吊法。

6.1.1.2

内抱杆双吊法(只合用螺栓式塔)。

6.1.1.3

小抱杆逐个构件吊装法(只合用于螺栓式塔)

6.1.2

铁塔组立办法,可依照施工经验、施工机具和现场状况选定,但施工前必要制定组塔技术办法和组织办法。

6.1.3

铁塔组装前,应对塔材规格、数量、件号对照施工图纸认真核对,按段分类堆放塔材应平直,无变曲变形,普通容许弯曲度为3度,且最大弯曲变形量应不超过5毫米,禁止用塔材撬动或抬运东西。

6.1.4由于运送及其他因素导致变形,但未超过表6-1规定数值量,准许在现场用冷矫正法,矮正后不得有裂纹和硬伤。

表6-1

冷矫正法角钢变形限度

角钢宽度(毫米)

变形限度(%)

角钢宽度(毫米)

变形限度(%。)

40

45

50

56

68

70

75

80

35

31

28

25

22

20

19

17

90

100

110

125

140

160

180

200

15

14

12

11

10

9

8

7

6.2

铁塔组装:

6.2.1

组立铁塔前,必要检查铁塔基本符合下列规定期方可施工:

6.2.1.1

经中间检查已验收合格

6.2.1.2

混凝土强度达到如下规定值:

分解组塔时不不大于设计强度70%。

整体立塔时,应达到设计强调100%。

6.2.2

铁塔组装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6.2.2.1

螺栓式铁塔分段组装,应先将塔脚基座装在基本地脚螺丝上予以找正并紧固。

6.2.2.2

铁塔在组装中,必要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如遇不易组装构件时

应查明因素,不得强行组装,如发现号件不符时,应按施工图纸认真核对其尺寸和方位,不得随意代替。

6.2.2.3

构件连接螺栓长度和无扣某些应符合设计规定。

6.2.2.4

螺栓垫圈应按照施工图纸规定部位装设,其数量不增减。

6.2.2.5

螺栓穿入方向,立体构造者,水平方向,

由里向外穿,垂直方向,由下向上穿。

6.2.3

各部连接均应适当,对螺孔位置不正者,其扩孔某些不应超过3毫米,若超过3毫米,应堵焊重心打眼,禁止用电、气焊扩孔或烧孔。

6.2.4

组装校正后,所有螺丝应紧固两次。第一次在铁塔立后。第二次在架设导线及避雷线后。在第二次紧固后丝扣漏出应不少于2扣。复紧后,应随后将基本顶面以上6米上端应为300毫米。所用直径不不大于3.2毫米单股镀锌铁线绑扎。

下端露出某些应500毫米。且用直径不不大于3.2毫米单股镀锌铁线绑扎

7.2.1.3

拉线交叉处不得互相摩擦;

7.2.1.4

拉线调好后,UT型线夹露出丝扣长度应为10一30毫米。

7.2.2

架线后所有拉线应进行一次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7.2.2.1

拉线应呈始终线,与杆身夹角误差应不超过1度。

7.2.2.2

拉线由多根构成者,每根受力应一致。

7.2.3

跨道板桩埋深为参照杆塔埋深度规定进行,其倾斜度普通应为10度左右,拉线抱箍距杆顶为200毫米。

7.2.4

水平拉线在跨越马路、汽车路及其他交通道路时,其地距离普通不应不大于6米。

7.2.5

在居民区若拉线高于带电导线,应加装拉线瓷瓶,且必要使拉线瓷瓶距位于带电部位如下,普通状况下,拉线瓷瓶距拉线上端头3米。

7.2.6

输配电线路拉线应采用混凝土拉线盘,并应符合设计规定。

7.2.7

拉线所用水泥拉线盘,除有设计者外,应符合表7—1规定。

表7-1

拉线盘规格及配合表

拉线规格

拉线盘规格

拉线棒直径

U型环参格

备注

GJ-35-50

LP-8

≥16

Ul一20

GJ-70

LP-10

≥20

U1一20

2×GJ-70或GJ-100

LP-12

≥22

U1一30

2×GJ-70或GJ-120

LP-14

≥25

U1一30

2×GJ-70或GJ-120

LP-16

≥28

Ul—30

拉线长度可用下列公式近似计算(a=30°一60°时)c=O.72(a+b)

a.为拉线对夹角

b.为拉线在杆塔上固定点到地面距离(米)

c.为拉线杆塔基至地锚距离(米)

d.为拉线长度。

图7-1拉线长度计算图

7.2.8

水泥拉盘如有裂纹,水泥剥落破损缺陷,应增补水泥沙浆后使用,但裂纹位于受拉力侧或剥落长度贯穿一种面,且深度已露主筋时,则不准使用。

7.2.9

拉线盘与拉线棒必要垂直,不得倾离中心位置。

7.2.10

拉线棒与拉线必要成一条直线。

7.2.11

拉线坑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7.2.12

拉线棒在埋入基坑前,均应将构件安装牢固。拉线棒与拉线连接应使用双螺母。

架线工程

8.1

导线、避雷线选取:

8.1.1

送电线路所采用导线和避雷线,应符合国家电线产品技术原则。

8.1.2

钢芯铝绞线及其他复合导线及按综合瞬时破坏应力进行计算。

8.1.3

送电线路导线截面,普通应依照经济电流密度选取。大跨越截面普通应按容许载流量选取,并宜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拟定。

8.1.4

导线和避雷线设计安全系数不应不大于2.5,避雷线设计安全系数应不不不大于导线设计安全系数。

8.1.5

避雷线与导线配合应符合表8—1规定。

线

LGJ-35

LGJ-50

LGJ-70

LGJ-95

LGJ-120

LGJ-150

LGJ-185

LGJQ-150

LGJQ-185

LGJ-240

LGJ-300

LGJQ-240

LGJQ-300

LGJQ-400

LGJ-400

LGJQ-500及以上

避雷线型

GJ-25

GJ-35

GJ-50

GJ-70

8.1.6

导线应满足机械强度规定,但其最小截面钢芯铝绞线不得不大于50平方毫米,钢绞线不得不大于35平方毫米。

8.2

放线

8.2.1

搬运导线和避雷线时应轻装轻卸。

8.2.2

放线迈进行下列准备工作:

8.2.2.1

依照方向及长度布置线盘安放位置。

8.2.2.2

将放线支架装设稳固。

8.2.2.3

清除放线通道上障碍物或采用可靠护线办法。

8.2.2.4

跨越电力线、通讯线、铁路及公路时,应搭设安全稳固越线架或采用可靠跨越办法。

8.2.2.5

依照详细状况合理布置护线人员,工作地点间通讯联系应及时可靠。

8.2.3

导线与避雷线在施放过程中注意发生磨伤、断股、金钩等现象。放线时应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断股损伤时,应及时做出明显标志,以便解决。对于制造厂在线上设有标志地方,必要查明清晰,妥善解决。

8.2.4

施放导线与避雷线时,应尽量采用架空牵引办法。且放在放线滑轮内施放线滑轮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8.2.4.1

滑车轮槽与直径应与导线或避雷线直径相适应。滑车轮应不不大于导线或避雷线直径15倍。

8.2.4.2

线路中如有上拨、悬挂点高差大、连接管过滑轮时,应选用特制放线滑轮。

8.2.4.3

施放钢芯铝线应使用铝制滑轮。其他线材可使用铁滑轮。不准直接放在横担上或针式瓷瓶上松紧线。

8.2.4.4

放线滑轮应转动灵活。

8.2.4.5

放线滑轮活门必要关好肖牢,且应牢固可靠挂在电杆或横担恰当位置。

8.2.5

交叉跨越处及也许损伤导线和避雷线地方派人看守。

8.2.6

更换导线和避雷线工作,可采用旧线带新线办法。

但必要认真检查杆塔稳固状况及旧线上有无障碍物后方可抽放。

8.2.7

导线在同一截面处损伤符合下列两种状况,采用将棱

角、毛刺修光解决。

8.2.7.1

7

股及以上导线单股损伤深度不大于直径1/2。

8.2.7.2

损伤某些面积为导电某些总截面5%及如下时。

8.3

导线、避雷线连接

8.3.1

导线、避雷线损伤面积及断股普通剪断重接原则如表8—2规定

8.3.2

导、地线损伤及断股虽未达到上述剪断重接原则,但具备下列状况之一者也应剪断重接。

8.3.2.1

无法修复永久性变形:

表8-2

导线、避雷线剪断重接原则

导线型号

同一处损伤面积占导电某些总面积%

断股数或占总股数比例

线路状况

LGJ

LGJQ

25%以上

35%以上

钢芯1股及如下

铝线1/4以上

新架运营中

TJ

17%以上

1/6及以上

新架运营中

GJ

7股14%以上

9股10%及以上

37股8%及以上

7股断1股及以上

19股断2股及以上

37股断3股及以上

新架

GJ

7股30%及以上

9股15%及以上

37股11%及以上

7股断1股及以上

19股断3股及以上

37股断4股及以上

运营中

8.3.2.2

损伤长度已超过一种修补管或绑扎所能补修长度。且在10米以志

伤超过三处者。

8.3.3

钢芯铝绞线修补可按下列规定解决:

8.3.3.1

同一处损伤面积占股总面积17%如下,7%以上时,可用补修线管或预绞线修补。

8.3.3.2

在同截面损伤断股面积占股总面积5%以上7%如下时,可用直径不不大于导线单股直径铝线缠绕修补,其长度应不不大于100毫米。

8.3.4

钢绞线修补将断伤处以直径不小2毫米镀锌铁丝缠绕150毫米并绑扎牢固。

8.3.5

镍铜绞线断股损伤不超过该导线总面积15~17%时,应以直径不不大于2.0毫米铜绑线缠绕修补,其长度不不大于下列数值:

8.3.5.1

7股裸铜绞线修补缠绕长度不应不大于150毫米:,

8.3.5.2

19股裸铜绞线修补缠绕长度不应不大于200毫米。

8.3.6

以补修管补修导线时,导线损伤某些应于补修管两端各30毫米以内,以绑线缠绕办法补修导线时,导线损伤某些应位于缠绕绑线两端各50毫米以内。

8.3.7

裸铜导线剪断重接规定如下:

8.3.7.1

多股绞线连接一律采用分股插接缠绕法,单股铜线为绞线接法。

8.3.7.2

接头长度应不不大于下列数值:

单股绞线:1.76—2.24

70毫米

2.73—3.2

100毫米

4.0—5.0

150毫米

8.3.7.3

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捻回方向导线与避雷线不得在一种耐线段内连接,只容许使用专用连接器在杆塔跳内连接。

8.3.7.4

连接某些导线及避雷线不得有线股缠绕不良、断股、缺股等缺陷。

多股插接:截面16平方毫米、长度200毫米

35平方毫米、250毫米

50平方毫米、350毫米

70平方毫米、450毫米

95平方毫米、500毫米

8.3.7.5

钢芯铝绞线及钢绞线,在档距中连接办法,可采用钳压法、液压法及爆破压接法三种办法。

8.3.8

钢芯铝绞线断股损伤超过容许范畴内,应按下列规定切除损伤某些使用钳接管连接,重要程序及规定如下:

8.3.8.1

检查合格铝制导线钳接管内壁垫片及导线端头与否光滑平整,然后用细钢丝刷或砂布将其氧化物及脏物擦掉,钳接管内壁应用汽油冲刷干净,随后将涂上中性凡士林后导线端头相对地插入钳接管内,中间加垫片,准备钳压。

8.3.8.2

擦刷导线端头长度约为钳接管全长1.25倍,导线端头应用细铁丝扎牢固,钳压后不准拆去,剪截铝线钢芯铝线可用断线钳或铁据。

8.3.8.3

准备好钳压机并检查钢模规格与否与连接线号相等,然后用卡尺竞量两钢模之间距离尺寸恰当否后,固定止动螺丝,使其比压后规定值略不大于0.5-1.0毫米。

8.3.8.4

在钳压前应依照下表规定检查绞接管表面,并予先刻好尺寸,其尺寸应符合

表8-3规定

线

从两端量至第一道刻印距离(mm)

刻印间轮离(毫米)

钳接次数

压后尺寸(毫米)

钳接管

全长(毫米)

钳接管

上面

下面

LGJ-50

105

48.5

38

16

20.5

420±5

QLG-50

-70

123.5

54.5

46

16

25.0

500±5

-70

-95

142.5

61.5

54

20

29.0

690±5

-95

-120

160.5

67.5

62

24

33.0

910±5

-120

150

166.0

70.0

64

24

36.0

940±5

-150

185

173.5

74.5

66

26

39.0

1040±5

-185

240

161.5

68.5

62

2×14

43.0

550±5

-240

8.3.8.5

压接钢芯铝绞线从中间开始,先向一端一面一模地交错压完后,罩底另一端交错压接,压接前须先查压接顺序,若一端压完后最后一钳与否在线头上一面见图8-2

图8-3-2钳压连接管操作示意图

(Ⅰ)

钢线及铝线

(Ⅱ)普通钢芯铝线(Ⅲ)LGJ一240

钢芯铝线

1,2,3……压口顺序、a-连接、b一垫片、d一压后尺寸

8.3.8.6

每个钳接管压完第一钳后,应测量钳压深度与否合乎原则,每钳压完后应停留半分钟。

8.3.8.7

钳压完后、钳接管应平直无裂纹,压接管弯曲度应不不大于1%,不不大于1%时容许校直,自校直发生裂纹时应割断重接。

8.3.8.8

压好后钳接管两端应涂上红丹漆。

8.3.8.9

压接管在压接后,与同长度导线电阻值相比,安装时不得不不大于1倍,运营中不不不大于2倍,否则应切断重接。

8.3.8.10

钳接后导线端头露出管外长度应不小20毫米。

8.3.9

用液压连接管进行连接及补修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8.3.9.1

容许用液压连接管连接各种规格纲绞线及钢芯铝绞线。

8.3.9.2

液压钢芯铝线切除铝股时,禁止伤及钢芯。

8.3.9.3

液压钢芯铝线钢芯及钢绞线直接连接管时,钢线两端必要接触,且位于钢管中点、压接顺序是由中间分别向两端进行。液压钢芯铝线铝股时铝管中心必要与钢管中点重叠。液压时,铝管与钢管重迭某些不压,液压顺序是自重迭某些两端各让出10毫米处分别向两端进行。

8.3.9.4

液压钢芯铝线耐张连接管时,钢线端头必要穿至锚定端管底,液压顺序是自管底处向管中进行,但凸出某些不压。液压钢芯铝线耐张铝管时,液压顺序是先自钢管凸出某些15毫米处

向管口压接,压后再由始压处反向压接。

8.3.9.5

液压补修管时,液压顺序是由管中点分别向两端进行。

8.3.9.6

液压跳线联板与耐张连接管跳线端时,液压顺序是由管底向管口进行。

8.3.9.7

液压时,压模重迭某些应为5-8毫米。

8.3.10

压后呈六角型连接管,压后不应有扭曲现象,液压式直线管还应进行半管比实验,其比值大小1.15。

8.3.11

用液压管进行连接时,应视为重要隐蔽工程。对下列各项应于操作前定出妥善检查鉴定办法。

8.3.11.1

直线连接时,钢芯铝绞线钢芯断头与否在钢管中心。

8.3.11.2

直线连接时,钢芯铝线管中点与否与铝管中点重叠。

8.3.11.3

耐张连接时,钢芯线或钢芯铝线钢芯断头与否与管底接触。

8.3.12

每一档距内每根导线或避雷线只准有一种直线连接管及三个补修管,补修管间或补修管与直线连接管间距离应不不大于15米。

8.3.13

交叉跨越档内与否容许有直线连接应按规程规定。

8.3.14

直线连接管补修管与悬垂线夹距离愈远愈好,至少位于护线剪或防震锤安装范畴以外,(10kv线路无防震装置应不不大于0.5米)与耐张线夹距离不不大于15米。8.3.15

在与铁路、ⅠⅡ级公路,Ⅲ等通讯线路,重要河流及重要电力线路交叉跨越档内,均不得有导线接头。

8.3.16

爆炸压接工艺执行一九八0年七月水电部颁发架空电力线路爆炸压接施工工艺规(试行)各项规定。

8.4

导线、避雷器收紧工艺。

8.4.1

紧线前必要做到

8.4.1.1

基本水泥强度达到100%设计规定或杆塔完全稳固。

8.4.1.2

全耐张段内杆塔通过检查所有符合紧线规定。

8.4.1.3

拉线已承力,并按规定打好暂时拉线。

8.4.2

紧线工作应在白天进行,如遇大风,雾雪等天气影响弛度观测时应停止紧线。

8.4.3

紧线前应指定专人沿线路检查导线、避雷线与否放在滑轮内,滑轮悬挂位置与否恰当,消除影响紧线障碍物,并搞好联系和信号传递。

8.4.4

长度较小耐张段及孤立档在紧线时,对紧线杆塔应严密观测,发现倾斜应及时采用办法。

8.4.5

观测驰度时必要实测气温。温度表应悬挂在距离地面2米以上背阴处。

8.4.6

紧线可在杆塔上直接进行,当收紧至原则驰度时压好耐张线夹挂线,也可以划印后将导线、避雷线放落地面压好耐张线线夹后再收紧挂线。

8.4.7

驰度观测档应尽量选取接近代表档距档杆和悬挂点高差较小杆档。应符合下列规定

8.4.7.1

耐张段在5档及如下时,接近中间选取一档作为观测档。

8.4.7.2

耐张段在6-12档时,接近两端各选取一档作为观测档。

8.4.7.3

耐张段在12档及以上时,在耐张两端和中间各选取一档作为观测档。

8.4.8

驰度观测档应力求符合两个条件,既档距较大及悬挂点高差小。

8.4.9

观测导线、避雷线驰度时,应使用经纬议和驰度板。使用驰度板观测时,应由2人分别在相邻两基杆塔上先依照原则挂好驰度板。当观测到两个驰度板上像与最大驰度点、导线

避雷线下缘成一水平时即驰度合格。

8.4.10

观测档距如果与该耐张段代表档距相差较大时,观测驰度值可按下列公式校正后再挂驰度板f1=f2式中fl一观测档驰度值,L1一观测档距,f2一按代表档距查得驰度值,L2一代表档距

8.4.11

新架导线及避雷线要考虑初伸长,如无设计规定期输电线路采用降温法,配电线路采用减小弧垂法补偿。

8.5

导线避雷线工艺量原则:

8.5.1

导线避雷线驰度在挂线后检查时,其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8.5.1.1

实际驰度与原则驰度比较误差应不不不大于+5%,

-2.5%,但输电线路误差最大值不得不不大于500毫米。

8.5.1.2

不大于400米耐张段或档距不大于400米弧立档,在未使用可调金具时驰度容许误差为+500毫米或-2.5%。

8.5.1.3

特殊大跨越及特殊驰度误差容许值,应按设计规定施工。

8.5.2

导线、避雷线各线驰度应力求一致,其容许误差在满足容许驰度误差范畴内最大应不超过下列原则。

8.5.2.1

水平排列者为200毫米。

8.5.2.2

其他排列者为300毫米。

8.5.3

紧好导线、避雷线上不应挂有杂物,紧好线后应及时进行附件安装。

8.6

跳线

8.6.1

跳线普通采用连引或搭引方式,搭引跳线应用双连引方式。

8.6.2

导线跳线连接应尽量地采用爆压和钳压法、LGJ―240如下导线跳线视条件不同,可采用并沟线夹连接。其规定如表8-4表8-5所示

8.6.3

跳线近似县链线状自然下垂弧垂应符合设计规定。

8.6.4

采用两个以上并沟线夹时,线夹之间距离应配备对称。

8.6.5

跳线连接操作工艺参照本规程导线连接某些。

8.6.6

并沟线夹螺栓一股应由下向上穿。

8.6.7

跳线应满足导地距离规定,其规定见表8—6所示。

表8-4

并构线夹使用原则

导线型号及;范(平方毫米)

应用线夹

绞绕量度(毫米)

LGJ

GJ

TJ

型号

个数

5O

JB-1

2

70-95

JB-2

3

120-150

JB-3

3

185-240

JB-4

3

35

JBB-1

2

5O-70

JBB-2

2

35-50

150

70-100

200

表8-5

引留线钳接表

单位:毫米

导线规范

从管端量起至第二道刻痕距离

刻印间距离

钳接次数

钳接管全长

钳接管型号

LGJ-50

42

42

42

4

210

QLG-50

LGJ-70

33

33

33

4

166

QLG-70

LGJ-95

35

35

32

4

230

QLG-95

LGJ-120

34

34

32

6

227

QLG-120

LGJ-150

35

35

33

6

235

QLG-150

LGJ-158

50

51

49

6

340

QLG-185

LGJ-240

40

40

38

6

270

QLG-240

表8—6

带电部与杆塔地面最小距离

线路电压(千伏)

6

1O

35

110

22O

最小距离(米)

O.15

0.2O

0.45

1.00

1.90

跳线弧垂(米)

0.40

0.40

O.70

1.40

3.OO

8.6.8

如跳线弧垂不能满足上述规定期,应用绝缘瓷瓶支持跳线支架悬垂串过渡。

8.6.9

禁止将跳线直接连接在导线上,

(T接和支线除外)

8.6.10

铜线与铝线搭引应采用铜铝线夹或其他过渡办法进行连接。

附件安装

9.1

线路上绝缘子附件及金具在组装前应依照规程进行外观

检查,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9.2

悬式绝缘子串除耐张杆及有设计规定者外,应垂直地平面。

其误差不得超过5°,且最大偏移值不应超过200毫米。

9.3

垂直地面悬式绝缘子串上穿钉及弹簧肖一律向受电侧穿。耐张杆上绝缘子串弹簧肖一律向下穿。

9.4

固定穿钉开口肖应开口60°一90°度,开口后,不得有拆断、裂纹等现象。穿钉呈水平方向时,开口肖子开口侧应向下,禁止用其他线材代替开肖口。

9.5

金具上各种连接螺栓;顺线方向由送电侧穿入,横线路方向由内向外穿,垂直方向由上向下穿。

9.6

金具上各种连接螺栓均应有防止因震动而自动松口措

施,如加弹簧垫,用双螺母或在露出丝扣某些涂以铅油。

9.7

10千伏以上线路,钢芯铝线除使用护线者外不得与瓷瓶或金具直接接触,安装时应用铝包带衬垫。铝包带缠绕方向与导线外层铝股绕向一致,每端露出线口10—30毫米,高压线路铝质导线,35平方及以上铜导线,均应采用耐张线夹固定,用并勾线夹连接引流线时,不该缠绕铝包带。

9.8

采用针式绝缘子时,其导线与绝缘子固定应满足下列规定。

9.8.1

直线杆导线安装在针式绝缘子顶槽中。

9.8.2

绑扎钢芯铝线时应先在导线上扎铝包带,包扎长度使两端露出绑扎处不不大于20毫米。

9.8.3

绑线应与导线单股线径相似,普通状况下铜绑线直径不得不大于2.0毫米,铝绑线直径不得不大于2.6毫米。

9.9

直线转角杆上导线在针式绝子上,应绑扎在转角外侧边槽中。

9.10

低压接护线瓷瓶绑扎,应审图并符合规定。

9.11

导线避雷线夹金具必要与线材规范配合使用。

表9-1

导线与悬垂线夹配合

线夹型号

导线规范

LGJ

LGJQ

GJ

TJ

XGU—1

35

35

XGU—2

30-70

50-70

50-70

XGU-3

95-150

95-150

XGU-4

185-240

185-240

185-240

XGU-5(A)

300-400

300-400

注:包缠预绞丝时各导线规范使用悬垂线夹都要打一号

表9-2

导线与倒装式螺栓型耐张线夹配套

线夹型号

截面导线

LGJ

TJ

NLD-1

35

16-50

NLD-2

50-70

70-95

NLD-3

90-150

120-185

NLD-4

185-240

表9-3

导线与爆压型耐张线夹配套装

线夹型号

导线截面

备注

LGJQ

LGJJ

NB-185J

185

LB-240J

240

NB一300Q

300

NB-400Q

400

表9-4

导线与释放线夹配套

线夹型号

导线截面

备注

LGJ

LGJ

XS-1

95-150

包缠铝包带

XS-2

185-240

XS-3

95-150

护线条

XS一4

185-240

9.12

护线条规范应符合设计规定,其安装必要在导线紧好后再进行。

9.13

护线条在安装时必要在导线中心划好印记,线夹中心,护线条中心与导线印记应三者重叠

9.15

防震锤安装数量、规格、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安装后应与地面垂直,其夹板缺口,边线者向内,中线者向左,螺栓应紧固,安装位置误差不应不不大于+30毫米。在无设计规定期,防震锤

安装距离和规格个数见表9-5和表9-6所示。

线路设备

10.1

变压器台架

1O.1.1

配电变压器在安装前弄清该变压器与否已做绝缘防止性实验,与否按规程规定实验合格,安装前变压器油位应正常,各部无漏油现象,瓷套管清洁完整。

表9-5

防镇锤规格安装距离(米)

120

150

150

200

201

250

251

300

301

350

351

400

401

450

451

500

防震锤

规格

LGJ-70

0.63

O.65

0.66

FD-2

LGJ-95

0.77

O.81

0.84

O.85

O.86

O.86

0.86

O.86

FD-2

LGJ-120

0.84

O.89

O.93

0.94

O.96

O.96

0,97

0.97

FD-3

LGJ一150

3.94

1.01

1.06

1.08

1.19

1.10

1.10

1.00

FD-3

LGJ-185

1.04

1.11

1.17

1.20

1.22

1.23

1,24

1.24

FD-4

LGJ一240

1.18

1.27

1.35

1.39

1,41

1.43

1,44

1,45

FD-4

LGJ-300

1.30

1.37

1.43

1.46

1.49

1.51

1.53

1.54

FD-5

LGJ-400

1.66

1.69

1.72

1.75

1.77

1.78

1.79

1.79

FD-5

GJ-35

O.77

O.78

0.79

0.79

0.79

0.79

0.79

0.79

GJ-50

O.67

O.68

O.69

0.69

O.68

O.68

O.67

0.67

FD50

表9-6

防震锤安装个数

1

2

3

LGJ一70,GJ一35~GJ一70

≤300

301-600

601-900

LGJ一95,GJ-35<~GJ一240≤350

351-700

701-1000

LG3Q—300~LGJQ-400

≤450

451-800

S01-1200

10.1.2.2

所有变压器台应满足在高压线路不断电状况可以检查和更换变压器。

10.1.2.3

变压器台安装完毕后,变压器台平面坡度不应不不大于1/100。变压器台两杆根开普通为2—2.5米固定点高压不得不不大于20毫米。

10.1.2.4

跌落保险对主导线距离普通在1.8米-2米,便于带电更换。

10.1.2.5

承受变压器重量横梁应有足够强度。

10.1.2.6

变压器台引上线、引下线应平直拉紧高压带电体对地距离均应不不大于200毫米,低压引上线两相邻之间距应不不大于150毫米,禁止低压线穿越高压引下线,高压引下线应使用绝缘铜线,截面不应不大于16平方毫米。

10.1.3

变压器高低压侧应分别装设高低压熔断器。高压熔断器装设高度,对地面垂直距离不适当不大于4.5m,低压线熔断器装设高度,对地面垂直距离不适当不大于3.5m。各相熔断器间水平距离,高压线熔断器不应不大于0.5m,低压熔断器不应不大于0.3m。

10.1.4

变压器外壳应可靠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低压电力网中零线应在电源点接地引低压配电线路在干线和分支线终端以及沿线每隔一公里处,应重复接地。低压配电线路在引入车间或大型建筑物涉及集体宿舍楼,应将零线重复接地。

10.1.5

总容量为lOO千伏安及以上变压器其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不不大于4欧,每个重复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不不大于10欧。总容量为100千伏安如下变压器其接地电阻不应不不大于10欧,每个重复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不不大于30欧且重复接地不应不大于3处,柱上油开关防雷装置接地电阻不应不不大于10欧姆。

10.1.6

配电变压器高低压套管浮现螺丝在压线时应特别注意不应使用螺丝松动或转动,特别是高压侧,普通应用两把搬手进行压线工作

10.2

开关设备

10.2.1

各种开关安装,应检查符合如下规定:

10.2.1.1

有实验合格证;

10.2.1.2

绝缘瓷质应符合规定;

10.2.1.3

遮断容量应满足规定;

10.2.1.4

操作机构应灵活可靠,油开关分合批示要对的,刀闸接点要接触良好。

10.2.2

一、二保险选取见表10-1所示,跌落保险熔丝有下列状况之一者不得使用。

10.2.2.1

熔丝面表面有损伤,死弯熔丝禁止使用。

10.2.2.2

熔丝两端软线损环者不得使用。

10.2.3

油开关安装质量原则如下:

10.2.3.1

安装办法应符合设计和制造厂阐明书规定,油开关安装完毕应牢固且不得倾斜。

10.2.3.2

安装后操作以便,开关铭片及分合批示器应便于观看。

10.2.3.3

引线截面不应不大于导线截面,接点应牢固可靠并符合导线连接规定,引线于开关外壳距离应不不大于200毫米,油开关外皮接地应良好。

10.2.3.4

跌落保险安装质量规定如下:

10.2.3.5

安装应牢固可靠,上下接点应在同一种垂直面内。

10.2.3.6

三相保险管倾斜角应一致,普通为20-30度。

10.2.3.7

熔丝长度应恰当,运营中不得发生无端自掉现象。

10.2.3.8

禁止用其他线材做保险丝。

10.2.3.9

跌落保险应装在槽型绝缘子上,以加强绝缘。

10.2.4

跌落保险熔断器上、下部件间必要转动灵活,上端接触头外罩处应光滑无烧损毛刺现象,否则应打磨检修或更换。熔丝管内衬有消弧管者,其作用是保护外管不受电弧烧损,并能在电弧作用下产生全体协助灭弧。因而在安装时应将其抽出或损坏,运营中当消弧管因多次熔断灭弧后,还应将消弧管更换新。

10.2.5

刀闸安装质量原则如下:

10.2.5.1

刀闸本体及操作机构应固定牢固,不得有松动现象。

10.2.5.2

操作应以便灵活,合上后不得震动而脱落,开距角度须为90度以上。

10.2.5.3

转动某些应涂润滑油。

10.2.5.4

刀闸片应装在受电侧。

10.2.5.5

刀闸应加槽型绝缘子上以加强绝缘(防污刀闸除外。)

10.2.6

跌落式保险操作顺序:停电时先拉中相,再拉背风向,后拉迎风相,送电时顺序与上述相反。

表10-1

三相配电变压器保险丝和低压引流线选取参照表

电压(千伏)

电流(安)

变压器容量(KVA)

10

0.4

低压引线截面铜线

额定电流

保险丝

电流

额定电

保陛ll皂电

10

20

30

50

1OO

200

315

500

O.58

1.16

1.74

2.89

5.78

11.55

18.48

28.87

2

3

5

7.5

15

20

30

60

14.4

28.8

43.4

72.2

144.O

260.0

462.0

721.7

15

30

45

75

145

260

460

850

25

25

25

25

50

95

150

2×150

注:

低压侧按额定电流选取

容量在100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