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赏景之乐,理趣之妙——苏轼《石钟山记》品读【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苏轼的生平及文章的写作背景。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文章的文脉,感受文章情理交融的特点。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富于哲理的思考,把握其中承载的文化理念,学习作者质疑和求实精神。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作者表现的景趣、情趣、理趣融为一体之美。【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作者表现的景趣、情趣、理趣融为一体之美。难点:感受作者所阐发的“事须目见耳闻,不可断有无”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探究的科学精神。【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观书有感(其一)(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首诗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特点?明确:都是写景说理。(1)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2)从字面上看好像是一首风景之作,实际上说的是读书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读书需要求异求新,诗作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读书,不断从读书中汲取新的营养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写景说理的游记--《石钟山记》,跟着苏轼去游石钟山。旷世奇才苏东坡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诗歌:题材广阔,清新豪健,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绘画: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论画主张“神似”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一贬再贬的人生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名动京城。宋神宗时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绍圣元年(1094年),因与守旧派发生分歧,被贬惠州。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自题金山画像》林语堂先生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着,一个瑜伽术修行者,佛教徒,巨政治家,一个夜行者......”视频:了解苏轼一生。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州,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石钟山简介石钟山,素有“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城区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石钟山,实际上是两座山,南面一座濒临鄱阳湖,称上钟山;北面一座濒临长江,称下钟山,两山合称“双钟山”,相隔不到1000米。都由石灰岩构成,下部均有洞穴,形如覆钟,面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击,响声如洪钟,故皆名为“石钟山”。石钟山在历史上是儒家的圣地,也是佛家的道场。早在唐代就有高僧在此建寺住持,直至清朝,香火鼎盛。古代儒学名流陶渊明、孟浩然、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朱熹、文天祥、王守仁等曾登临览胜,或题诗、撰文,以记胜抒怀。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夜泊山下,他撰写的《石钟山记》闻名天下,与石钟山相得益彰。石钟山海拔61.8米,相对高度约40米左右,面积0.2平方公里。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击出如钟鸣之声而得名。文体知识:游记古代游记作为古代散文的一种,前人多把它归入“杂记体”。它是摹山范水,专门记游的文章,以描绘山川自然、风景名胜为内容,写旅途的见闻和对大自然风光之美的感受。一般的游记重在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但宋朝的游记往往在记游的基础上增加大量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记叙只是引子。有带议论色彩的,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丰乐亭记》。初读课文,明确字音音频朗诵疏通文意,走近文本1.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预设: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持何种态度?人物得名由来人们的态度作者质疑的依据郦道元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人常疑之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李渤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古代纪年法知识补充:王公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干支纪年法:十天干十二地支,六十年一周期。苏轼的实地考察分几个阶段?作者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的?尝试找出一个字概括。阶段态度内涵白天:寺僧演示余固笑而不信也不信,不屑暮夜:夜泊绝壁因笑谓迈曰自信,自得经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是什么?水石相博说声源声音微波-山下石穴罅噌咗如钟鼓不绝风水一中流之大石有竅坎镗鞯之声预设:石钟山得名是因为风水进出石汇一穴发出的声音与钟声相似。作者和郦道元的观点基本一致,都认为石钟山以声命名,只是作者的描述更加详细。郦道元认为“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而苏轼明确指出是怎样的水和怎样的石相击,发出怎样的钟声。5作者苏轼为何非要选择有月亮的夜晚去?这时具备白天没有的哪种因素?“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有月亮的夜晚能够引起人更多联想的神秘。6.作者是如何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景象的?有何作用?手法:比喻摹状-如猛兽奇鬼比喻摹声-若老人咳且笑、如钟鼓不绝直接摹声-磔磔、噌咗、簌坎镗鞯视听结合--大石侧立千尺、磔磔、噌咗、簌坎镗动静结合-大石侧立;栖鹘惊起高低结合-山上栖鹘;山谷鹳鹤侧面烘托-心动、大恐作用:①描绘出一幅阴森恐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形有声,有动有静,有高有低,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②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衬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照应)7.作者认为前人不能准确解释石钟山名字由来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对前人不同做法的态度又是什么?前人原因作者态度郦道元言之不详叹士大夫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惜陋者(李渤)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笑8.面对所有人对石钟山命名的考察,作者有何论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强调“目见耳闻”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反对主观臆断,草率盲从。)资料补充:苏轼平生最讲究求实,早年他针对北宋危机的形势,上书仁宗皇帝,要求革新弊政。神宗时代,他认为熙宁新法有些激进,便站在保守派边反对,等到哲宗亲政,旧党上台要彻底废除新法时,他却又“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而倒行逆施,竭力主张保留新法的合理内容。即使遭贬,也不“随时上下”,这种可贵的求实精神不仅贯穿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深入实地考察和因事阐发。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州,游览了石钟山,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进行实地考察,写了这篇文章。文本探究1.文章作者写了三次“笑””,他在笑什么?明确:一笑:“余固笑而不信也”,这是因李渤的“击石得声”之说本不可信,而一般人却盲目相信,这是作者对这种盲目自信行为的耻笑。二笑:“因笑谓迈曰……”这是经过惊心动魄的夜探而弄清石钟山命名由来之后的自得的笑。三笑:“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对李渤浅陋的说法和做法的嘲笑(“余固笑而不信也”,这是因李渤的“击石得声”之说本不可信,而一般人却盲目相信,这是作者对这种盲目自信行为的耻笑。“因笑谓迈曰……”这是经过惊心动魄的夜探而弄清石钟山命名由来之后的自得的笑。“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对李渤浅陋的说法和做法的嘲笑。)2.苏轼感慨“郦元之简”“李渤之陋”,认为已经得到“石钟山”的命名原因。亦有后人认为苏轼自己的观点也未必完全正确,你如何看待?丙午春余过湖口,临渊上下两山,皆若钟形……东坡舣涯,未目其麓,故犹有遗论。--明·罗洪先《石钟山记》盖全山内空如钟覆地,面上钟山,亦中多空洞。且山势上锐下宽,似宜以形论,不以声论。苏子……乃过其门未入其室也。--清·彭玉麟《石钟洞叙》石钟山之片石寸草,诸将皆辨识,上钟岩与下钟岩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彭侍郎玉麟于钟山之顶建立昭忠祠。乃知钟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郦氏、苏氏所言,皆非事实也。--清·曾国藩《石钟山名考异》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既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课文注解)人之耳所闻,不若目亲照。耳闻有异同,目照无多少。并弃耳目官,专用舌口校。不成天下功,止成天下笑。--邵雍《观物吟四首》苏轼的“见闻之知”具有时代价值。明·杨慎《三苏文范》:通篇讨山水之幽胜,而中较李渤、寺僧、郦元之简陋,又辨出周景王、魏献子之钟音,其转折处,以人之疑起已之疑,至见中流大石,始释已之疑,故此记遂为绝调。明确:即使在石钟山得名的考证上苏轼最终是不完全成功的,但就其探究石钟山得名这件事上,他表现出的求真品格和为求真而不畏危险的勇敢精神却是当时众多士大夫们永远无法相比的。其次《石钟山记》作为一篇缘事说理的散文,其写作写作意图不但是从实地考察的角度找出石钟山因何命名的原因,而是要以此阐发求真证实之必要,倡导一种科学的精神。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和苏轼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正是一致的。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其思想的可贵之处。小结:本文主旨本文主旨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本文记录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文中的叙事、议论皆由探寻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而发,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表现了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的精神。3.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是什么呢?观点一:不轻信前人的说法。苏轼的说法也许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观点二:实践出真知。作者在文中强调耳闻目见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性,反对主观臆断,草率盲从,这是科学的、重调查研究的态度。我们强调实践出真知,就应该像苏轼一样勇于实践。(千年之前的石钟山月夜已经逝入岁月的烟云中,无数风流人物也随大江东去,但他们敢于质疑、勇于实地考察的佳话却流传至今。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都敢于质疑,我相信,敢于质疑的你们一定能成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课外探究石钟山之游前后的苏轼:*元丰七年五月十日,与友同游宝云寺*五月十三日,过温泉,和可遵诗*五月十九日,与友同游庐山,诵诗*六月初九,夜游石钟山*六月十一,舟中题《文选》*六月二十三日,书温庭筠作品赠僧友--《苏轼年谱》1.在文中我们有没有看到苏轼的挫折和痛苦?如果你是苏轼,你此时是什么心绪,没有一般人所有的悲伤,反而是出游?明确:酒脱豁达,游兴十足。这种在挫折和困境中仍能保持酒脱、寄情山水的状态,我们可以称它为文人的情趣。一般的游山玩水并不稀奇,但在这样的逆境中仍然能保持豁达和酒脱就不简单了。“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余秋雨《苏东坡突围》2.这两首诗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特点?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代诗人的情趣与理趣:“理趣”这个说法是宋人首先提出来的。“理趣”,顾名思义,是要说理而有趣。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和宋诗的特点有密切关系的。宋诗由于受理学泛滥和韩愈“以文为诗”的影响,与唐诗以抒情为主的特点不同,比较侧重于说理。如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注重“理趣”虽是宋诗的重要特点,但它的渊源却是很早的。像陶渊明谢灵运这样有成就的诗人,也常在诗中表现“玄旨”,却并不影响他们诗作的艺术水平。比如谢灵运的《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末尾四句全写“玄理”:“虑淡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理语入诗,而不觉其腐,全在骨高。”所谓“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