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二十四中学2024年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武汉二十四中学2024年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武汉二十四中学2024年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武汉二十四中学2024年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武汉二十四中学2024年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武汉二十四中学2024年中考四模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B.利用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打造大型客机C919C.用液体氢气、氧气发射火箭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2.港珠澳大桥设计寿命120年,对桥体钢构件采用了多种防腐方法,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钢的含碳量为2-4.3%B.钢构件在沙漠地区锈蚀更慢C.铜构件可采用不锈钢材料以减缓腐蚀D.钢构件表面喷涂涂层,是为了隔绝空气和水3.下列有关物质组成、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氯酸钾中含氧元素,是氧化物B.空气中含有多种元素,是化合物C.硝酸钾含有两种营养元素,是复合肥料D.过氧化氢溶液只含氢、氧两种元素,是纯净物4.下列化学实验与数据记录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10.15g食盐,B.用10mL量筒量取9.0mL酒精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D.用75mL酒精和25mL水配制100mL消毒酒精5.“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达到4%-5%会使人感到气喘、头痛、眩晕B.缺钙会影响幼儿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生长迟钝,发育不良C.正是因为有了温室效应,全球平均温度才提高到目前适合人类生存的15℃D.人体内的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6.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2.3X2.02.8反应后的质量/g1.10.93.62.4A.未测值X为0.9B.该反应可表示CO与O2的反应C.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3:4:1D.丙一定是化合物,甲或乙可能是单质7.氢氧化钠的俗名是()A.烧碱B.纯碱C.熟石灰D.小苏打8.在科学研究中,常常通过实验的方法将不易观察的现象直观地反映出来。下列实验与这一思想方法不符合的是()A.用红墨水和水扩散研究分子的运动B.以木块移动距离表示钢球动能的大小C.用铁屑显示磁体周围磁场分布D.研究铁生锈9.某有机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图甲是该物质的元素质量分数饼状图,图乙是该物质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元素A、B、C分别表示氢、碳、氧 B.该有机物化学式为CH4OC.乙中的生成物是两种氧化物 D.乙中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OH+3O22CO2+4H2O10.焦亚硫酸钠在食品加工中常用作防腐剂、漂白剂和疏松剂。焦亚硫酸钠(Na2S2O6)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A.-2 B.+3 C.+4 D.+5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B.可燃冰作燃料C.活性炭除冰箱异味 D.氮气用作保护气12.如图所示,将液体X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①②③④⑤X稀盐酸水水双氧水水Y铁粉氢氧化钠氯化钠二氧化锰硝酸铵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⑤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元素周期表能够反映元素原子结构的许多信息,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和物质的组成有关。请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钙元素的“身份证”(见下图),填写以下各图中横线上的空白。(1)_____(2)_____(3)_____(4)_____(5)_____。14.近年来,为更好告知公众生产生活中的危险源,各单位都贴出了职业危害告知牌。某燃气公司的煤气告知牌如图所示。煤气的主要成分为CO,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从告知牌中可知CO的物理性质为_____(请举出两项)。煤气是通过固体燃料——煤的干馏获得的,煤的干馏属于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除了煤以外,另外两种化石燃料为_____。虽然煤气使用不慎会导致事故,但其主要成分CO却在高炉炼铁中发挥重要作用,请写出高炉炼铁原理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某炼铁厂用97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冶炼得到含杂质3%的生铁质量是_____吨。15.在点燃的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1)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填字母);(2)保持B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名称是_____;(3)在该化学变化过程中,不可再分的粒子有_____种(填数字);(4)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5)该反应中A、D的质量比是_____。16.(1)用化学用语填空:①2个氢离子__________________;②氮气________________;③乙酸________________。(2)工业上利用石墨制金刚石,要得到纯净的金刚石,常用高氯酸(HClO4)来清洗金刚石中混有的石墨,高氯酸和石墨在常温下反应生成三种物质:水、有毒的氯气(Cl2)和一种常见的无毒的气态化合物,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t1℃时a、b、c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②取t3℃时a、b、c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t1℃,此时三种溶液中含溶剂质量最多的是__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化学方程式_____。(3)选择装置B作为制取CO2气体的发生装置,其突出优点是_____,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进入。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欲使用G、H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_____(用导气管端口字母表示)(4)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蒸馏水的洗气瓶一段时间后,测得该装置中溶液的pH<7,对该现象的合理解释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8.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两种气体制备、收集或净化的多种功能装置。(1)若制备的气体是氢气,且产生的气体中不含有酸性杂质气体,则试剂X常用_____,用图示的乙装置收集氢气,A端应与_____(填“B”或“C”)端相连。(2)若制备的气体是氧气,且Y是黑色粉末,则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取50.00g某质量分数浓度的NaOH溶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再向溶液中逐滴滴入18.25%的盐酸,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假设反应后CO2完全逸出)与所加的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保留两位小数)(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l:35.5)(1)计算原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2)求NaOH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及其质量_____.(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

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A不正确。B、利用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打造大型客机C919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B正确。C、用液体氢气、氧气发射火箭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C不正确。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D不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可以依据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实质进行。2、A【解析】

A、钢的含碳量为0.03%—2%,符合题意;B、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氧气接触,在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故钢构件在沙漠地区锈蚀的更慢,不符合题意;C、合金的耐腐蚀性更强,故可采用不锈钢材料以减缓腐蚀,不符合题意;D、钢构件表面喷涂涂层,是为了隔绝空气和水,防止生锈,不符合题意。故选A。3、C【解析】

A、氯酸钾由钾元素、氧元素、氯元素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C、硝酸钾含有钾、氮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料,符合题意;D、过氧化氢溶液是由过氧化氢、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叫做混合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4、B【解析】

A、由于用托盘天的精确度是0.1g,不能称取10.15g食盐,故A错误;

B、由于量筒精确度是0.1mL,用10mL量筒能量取9.0mL的酒精,故B正确;

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故C错误;

D、由于分子间有间隔,用75mL酒精和25mL水不能配制100mL消毒酒精,消毒酒精的体积应小于100mL,故D错误。

故选:B。5、B【解析】

A、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正常为0.03%,达到4%-5%会使人感到气喘、头痛、眩晕,正确;B、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思维迟钝,缺钙使人骨质疏松或患佝偻病,故说法错误;C、温室效应有利的一面是它使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提高到目前适合人类生存的15℃,故正确;D、人体内的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正确;故选B。6、B【解析】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物质总质量,即:2.3+X+2.0+2.8=1.1+0.9+3.6+2.4,则X=0.9;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CO与O2恰好完全反应:2CO+O22CO2其中CO与O2的质量比(2×28):32=7:4;反应物甲与丁的质量比(2.3-1.1):(2.8-2.4)=3:1;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C、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2.3-1.1):(3.6-2.0):(2.8-2.4)=3:4:1;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可以表示:甲+丁丙,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丙一定是化合物,甲或乙可能是单质;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7、A【解析】

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熟石灰是氢氧化钙俗称,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故选:A。8、D【解析】

A.分子的运动是我们不能直接看到的,但我们可以通过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来证明,正确;

B.动能的大小我们直接是看不到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向下滚动的小球撞击木块移动的距离来说明,正确;

C.磁场的分布我们直接是看不到的,但我们可以通过铁屑的分布来说明,正确;

D.研究铁生锈的快慢是利用控制变量和比较的方法,错误。故选D。9、A【解析】

由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1个甲分子由1个C原子、4个A原子和1个B原子构成,则其化学式为:BA4C;A、该物质中氢、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2:(16×1)=1:3:4,元素三种元素A、B、C的质量比是:12.5%:50%:37.5%=1:4:3,所以元素A、B、C分别表示氢、氧、碳,故A说法不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该有机物化学式表示为CH4O,故B说法正确;C、乙中的生成物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水,是两种氧化物,故C说法正确;D、乙中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OH+3O22CO2+4H2O,故D说法正确。故选A。10、D【解析】

根据化合物中正负总价代数和为零原则,焦亚硫酸钠(Na2S2O6)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1﹚×2+2x+﹙-2﹚×6=0,x=+5.11、C【解析】

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应用了镁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B、可燃冰作燃料利用了可燃冰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C、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符合题意;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作保护气,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12、C【解析】

将液体X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说明X和Y反应生成气体或者是混合之后放出热量。【详解】①稀盐酸和铁粉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亚铁,符合题意;②水和氢氧化钠混合之后放出大量的热,符合题意;③水和氯化钠不反应,混合之后也不放热,不符合题意;④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符合题意;⑤水和硝酸铵混合之后溶液的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20失2Ca2++2CaO【解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其中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20,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的原子比较容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得到最外层电子数目为8的稳定结构,故一个钙原子在反应中易失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的阳离子;根据离子符号的书写方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用数字标明离子所带电荷数,并在数字后面用“+”或“-”标明电性,钙离子符号为:Ca2+;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和离子的电荷,通常数值相等正负号相同,故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根据化全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钙显+2价,氧显-2价,故钙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CaO;【点睛】离子符号的书写方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用数字标明离子所带电荷数,并在数字后面用“+”或“-”标明电性。14、+2无色、无味(或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化学变化石油、天然气56【解析】

(1)煤气的主要成分为CO,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2)=0;得x=+2;故填:+2(2)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从告知牌中可知CO的物理性质为:无色、无味(或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故填:无色、无味(或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3)煤气是通过固体燃料,煤的干馏获得的,煤在干馏之后产生了新物质,因此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化石燃料分为三种,统称三大化石燃料,分别是煤、石油、天然气;除了煤以外,另外两种化石燃料为石油、天然气。故填:石油、天然气(4)虽然煤气使用不慎会导致事故,但其主要成分CO却在高炉炼铁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原理是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把氧化铁还原成铁单质;其高炉炼铁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5)解:设理论上可冶炼得到生铁质量为x。答:某炼铁厂用97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冶炼得到含杂质3%的生铁质量是56吨。故填:5615、D氧分子3置换17:27【解析】

(1)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叫氧化物,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D;(2)构成物质的微粒就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保持B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名称是氧分子;(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不可再分)微粒,在该化学变化过程中,不可再分的粒子有氢原子、氧原子、氮原子3种;(4)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5)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2N2+6H2O,其中A、D的质量比是(4×17):(6×18)=17:27。16、2H+HeCH3COOHa=c<bc【解析】

(1)①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离子表示为2H+;

②氦气是单原子分子,可以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所以氦气表示为He;

③乙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

(2)高氯酸和石墨在常温下反应生成三种物质:水、有毒的氯气(Cl2)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4HClO4+7C=2H2O+2Cl2↑+3CO2↑;

(3)①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c<b;

②t3℃时,c物质的溶解度最小,a、b、c的饱和溶液各100g,c溶液中的溶剂最多,所以分别降温至t1℃,不会影响溶剂的变化,此时三种溶液中含溶剂质量最多的是c。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铁架台A可以控制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be→f→c→dCO2+H2O=H2CO3【解析】

(1)①是铁架台;(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3)选择装置B作为制取CO2气体的发生装置,其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