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济宁院附属中学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济宁院附属中学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济宁院附属中学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济宁院附属中学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济宁院附属中学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济宁院附属中学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基本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A. B. C. D.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t2℃时,125gb的饱和溶液中含有b物质25gB.t3℃时,分别将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降温至t2℃,析出的固体质量关系是:a>bC.分别将t1℃时a、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均变为不饱和溶液D.a中含有少量b时,可采用冷却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3.图1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20℃时,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10g水,使其充分溶解,观察到如图2所示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图2中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乙中混有少量甲,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乙C.升高温度可使试管中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增大D.从20℃降温到t℃,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溶质的质量分数甲比乙小4.下列化肥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A.KNO3 B.NH4Cl C.K2SO4 D.Ca3(PO4)25.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由碳元素组成B.都是黑色固体C.都能导电D.硬度都很大6.镨可用于玻璃染色,陶瓷上釉,和钕一起制造透镜等,下图是镨元素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镨元素是非金属元素B.镨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9gC.镨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9D.镨原子的中子数等于597.过滤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集气瓶 B.漏斗C.量筒 D.托盘天平8.下列数轴表示正确的是A. B.C. D.9.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的微观示意图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386320反应后的质量/g1050x14注: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甲、乙、丙、丁都可能是氧化物C.甲和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4:15D.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10.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活中常用铁锅、铝锅和铜火锅用来炒菜做饭和涮肉B.夏天运动时常穿纯棉的衣服,主要原料属于合成材料C.钢和生铁是人们使用较广泛的铁合金D.为满足计算机、生物工程、海洋工程和航空航天业等尖端技术发展的需要,人们研制出了具有光、电、磁等特殊功能的复合材料11.今年3·15晚会上揭露,很多“土鸡蛋”其实就是普通鸡蛋,之所以蛋黄颜色更红,是因为添加了名为斑蝥黄(C40H52O2)的食品添加剂。下列对斑蝥黄的叙述,正确的是A.斑蝥黄属于有机物B.斑蝥黄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0:52:2C.斑黄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每个斑蝥黄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12.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C.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D.打开止水夹,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的减少会导致水面的上升13.下列物质间的反应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A.稀硫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 B.将CO2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C.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D.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铜中14.将少许食盐投入到一杯水中,食盐逐渐溶解,水变咸了。若将水温提高,再投入食盐,食盐能继续溶解,且溶解速率加快。通过上述现象得出下列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微观粒子间是有间隔的B.溶解前后,水分子的化学性质没有变化C.温度升高微观粒子运动速度加快D.温度升高,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增大15.如图所示,集气瓶中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和一氧化碳,当插入灼热的薄铜片,一会后再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剩余气体。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可验证CO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B.图B的现象是:受热部分的铜片由亮红色变为黑色C.图C实验一段时间后振荡,只能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D.图D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瓶中的剩余气体,瓶口可能出现蓝色火焰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已知:水仅由H、O两种元素组成,氢、氧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和16;在t℃和1.01×105Pa时,氢气的密度为m

g•L-1,氧气的密度为n

g•L-1.根据在t℃和1.01×105Pa时水的电解实验:水→1体积氧气+2体积氢气,可推知水的化学式为(原子个数用m、n表示)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铁的广泛应用钢铁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如图为生活中常见“暖贴”的部分标签.暖贴可以贴于身体的某个部位,自行发热,用于取暖或热敷.使用时空气进入暖贴,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与暖贴中的_____发生反应而使暖贴放热.使用后,发现暖贴内有的物质变为红色,该红色固体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铁化学性质的探究将m克Zn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Cu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为mg,对所得滤液和滤渣有如下四种判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__.A.滤液可能是无色B.滤渣中的物质可能有3种C.滤液中一定有ZnCl2和FeCl2D.滤渣中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炼铁过程的探究在化学实验室里,可以利用如图装置制得铁:①在装置B的反应中,实验开始前应先_______(选填“通CO”或“加热”);②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③工业上,高炉炼铁的原料是赤铁矿、焦炭、空气和____;某铁矿粉,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FeXOy),一学生利用上图实验作进一步分析,过程及数据如下。(注:铁矿粉中杂质不参与下列过程中的反应)ⅰ.取29g该铁矿粉在CO气流中充分加热,将反应后的气体用烧碱溶液充分吸收,烧碱溶液增重17.6gⅱ.将上述加热后的固体取出后,再向固体逐滴加入稀硫酸,测得产生气体与滴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计算该铁的氧化物化学式中,x、y的最简整数比x︰y=______。18.(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咨询老师准备用亚硫酸钠溶液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备一定量的SO2(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老师给他们提供了一瓶亚硫酸钠溶液并告知该瓶溶液放置时间可能较长,不知是否变质。兴趣小组的同学分成甲、乙两小组对该瓶亚硫酸钠溶液成分进行实验探究。①该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②该瓶溶液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Na2SO3有较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2Na2SO3+O2==2Na2SO4;Na2SO3能与酸反应产生SO2气体;SO32-、SO42-均能与Ba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aSO3可溶于稀盐酸。猜想1:没有变质,成分是Na2SO3;猜想2完全变质,成分是Na2SO4;你认为还可能有的猜想3: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两组分别进行实验探究溶液是否变质:小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甲组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气泡没有变质,还是Na2SO3乙组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盐酸。_____已部分变质(评价)有同学质疑甲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甲组设计如下实验测定Na2S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影响忽略不计)连好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在锥形瓶中放入126g该样品实验前称量C装置的质量;关闭活塞K,用注射器推入浓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打开活塞K,缓缓鼓入一定量的氮气,关闭活塞K;再次称量C装置的质量发现比反应前增重6.4g。由此,计算出该溶液中Na2S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若没有进行第4步操作,则测得亚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实际的____(填”偏小”或”偏大”)。乙组仍使用第一次实验的原理,进行如下实验测定Na2S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第一步:称取试样ag;第二步:在溶液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和足量稀盐酸;第三步:过滤、洗涤、烘干沉淀;第四步:称量沉淀的质量为bg;第五步:计算溶液中Na2SO3的溶质质量分数=(1-142b/233a)×100%。试完成下列问题:加入氯化钡溶液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操作要洗涤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保存亚硫酸钠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做了有关稀盐酸的化学性质实验。甲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四支试管,其中_____试管中的固体一定全部溶解。实验后将甲、乙、丙试管中的所有物质都倒入一个空烧杯中;稍后将丁试管中的物质倒入此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则:此气泡的气体物质是_____静置后,烧杯内上部的澄清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解析】

A、该装置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未构成封闭体系,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选项错误;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故选项错误;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选项错误;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项正确。故选D。2、C【解析】

A、t2℃时,b的溶解度为25g,设125g饱和溶液中溶质b质量为m,,m=25g,所以含有b物质为25g,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B、从图上可以看出a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而b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所以饱和溶液降温后,对温度变化明显的a析出固体多于b,所以降温后析出固体质量为a>b,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C、t1℃时a、c为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a的溶解度增大,溶质未增加,溶剂质量未减少,此时变为不饱和溶液,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溶剂的质量未变化,饱和溶液中析出固体c,但是此时c仍为饱和溶液,选项C不正确,符合题意;D、从图上可以看出a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而b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降温结晶a可以较易析出,而b不易析出,经过过滤后实现a的提纯,选项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3、B【解析】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b大;20℃时,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10g水,使其充分溶解,观察到如图2所示的现象,说明甲是b,乙是a。【详解】A、20℃时,图2中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错误,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选项A错误;B、乙中混有少量甲,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乙正确,因为乙是a,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比甲大;选项B正确;C、升高温度可使试管中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增大错误,甲增大,乙不变;选项C错误;D、从20℃降温到t℃,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甲比乙小错误,选项D错误;故选B。【点睛】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4、B【解析】

根据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KNO3不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无明显变化,不符合题意;B、NH4Cl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符合题意;C、K2SO4不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无明显变化,不符合题意;D、Ca3(PO4)2不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无明显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5、A【解析】A.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是碳的两种不同单质,正确;B.石墨是黑色固体,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晶体,错误;C.石墨能导电,金刚石不能,错误;D.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石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小的物质,错误。故选A。6、C【解析】

A.镨元素名称带“钅”字旁,是金属元素,选项错误;B.镨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1”,通常不写,选项错误;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的序数,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镨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9,选项正确;D.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59,中子数不是59,选项错误。故选C。7、B【解析】

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过滤操作的装置由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四种仪器组成。故选B。8、C【解析】

A、生铁中的含碳量高于钢中的含碳量,错误;

B、氨气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82.3%,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6.7%,错误;

C、在硫化氢中,硫元素为-2价,在单质硫中硫元素为0价,在二氧化硫中硫元素为+4价,在硫酸中,硫元素为+6价,正确;

D、火碱溶液显碱性,pH大于7,酸奶显酸性,pH小于7,错误;

故选:C。9、D【解析】

利用反应物质量会减小,生成物质量会增加,催化剂质量不变以及反应类型的特点解决此题。【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38+6+32)-(10+50+14)=2。A、反应后甲、丙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乙、丁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由微粒的构成都成可知,丁是单质,不可能是氧化物,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甲和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无法确定,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10、B【解析】

A、金属具有导热性,故生活中常用铁锅、铝锅和铜火锅炒菜、做饭和涮肉,不符合题意;B、纯棉衣服的原料是棉花,棉花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符合题意;C、钢和生铁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使用比较广泛,不符合题意;D、为满足计算机、生物工程、海洋工程和航空航天业等尖端技术发展的需要,人们研制出了具有光、电、磁等特殊功能的复合材料,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1、A【解析】

A、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故斑蝥黄属于有机物,符合题意;B、斑蝥黄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0×12):(52×1):(16×2)=120:13:8,不符合题意;C、斑蝥黄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0:13:8,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不符合题意;D、斑蝥黄由斑蝥黄分子构成,1个斑蝥黄分子由40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不含氧分子,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2、C【解析】

A.红磷的量不足时,它所消耗的氧气也就不完全;导致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结果偏小,会影响了实验结论,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装置不漏气是才能保证该实验是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进行的,才能使实验更加准确,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如果将红磷改为碳来进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实验的话,由于碳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占据氧气的原有的体积,导致测定结果偏小,而不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故错误,符合题意;

D.根据物理学中的压强知识可知,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的上升,从而使集气瓶内外的压强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13、C【解析】A、稀硫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生成气体,产生气泡;B、将CO2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C、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观察不到明显现象;D、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铜中,蓝色氢氧化铜固体逐渐消失,生成黄绿色溶液。故选C。点睛∶氢氧化铜是蓝色固体,氯化铜是黄绿色溶液,碳酸钙是白色沉淀。14、D【解析】

A、由食盐能溶于水,则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故A正确;

B、在溶解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则分子没有改变,分子的性质就不变,故B正确;

C、由水温提高时投入食盐,食盐能继续溶解,且溶解速率加快,则说明升高温度,分子的运动加快,故C正确;

D、对多数物质来说,升高温度溶解度增大,而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D错误;

故选:D。15、C【解析】

A、集气瓶中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和一氧化碳,当插入灼热的薄铜片,铜片上的氧化铜被一氧化碳还原为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观察到铜片由黑变红,振荡集气瓶,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束后用燃着的木条接近瓶中的气体,气体燃烧产生蓝色火焰,这是一氧化碳燃烧形成的,所以该实验可验证CO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选项正确;B、图中的铜片受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所以受热部分的铜片由亮红色变为黑色,选项正确;C、集气瓶中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和一氧化碳,当插入灼热的薄铜片,铜片上的氧化铜被一氧化碳还原为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观察到铜片由黑变红,振荡集气瓶,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选项错误;D、实验结束后用燃着的木条接近瓶中的气体,气体燃烧产生蓝色火焰,这是一氧化碳燃烧形成的,选项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H32mOn【解析】

根据在t℃和1.01×105Pa时水的电解实验:水→1体积氧气+2体积氢气,则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2×mg•L-1):(1×ng•L-1)=2m:n,因此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m:n;则水中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32m:n,故可推知水的化学式为H32mOn;故答案为H32mOn。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混合物铁粉Fe2O3C通CO除去尾气中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石灰石3:4【解析】

(1)根据钢铁是铁合金进行分析解答。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2)根据铁锈蚀的条件来分析;(3)锌比铁活泼,铁比铜活泼,将Zn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CuCl2溶液中时,锌先与氯化铜反应,若氯化铜足量,则铁再与氯化铜反应;(4)①根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点燃时能发生爆炸及热的铁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分析实验的步骤;②根据一氧化碳有毒能污染空气分析C处的作用;③根据高炉炼铁的原料分析;(5)根据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解答。【详解】(1)铁中含碳量较高时,属于生铁,含碳量较低时,属于钢,所以钢铁属于混合物;(2)暖贴中的铁粉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暖贴中的水发生缓慢氧化生锈,释放出热量,使用后,发现暖贴内有的物质变为红色,该红色固体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Fe2O3;(3)锌比铁活泼,铁比铜活泼,将Zn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CuCl2溶液中时,锌先与氯化铜反应,若氯化铜足量,则铁再与氯化铜反应;A、锌、铁和氯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锌和氯化铜反应时固体质量减小,铁和氯化铜反应时固体质量增大,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为mg,说明锌已经完全反应,铁参加反应生成了氯化亚铁,因此滤液颜色一定不是无色的,故A错误;B、滤渣中一定含有反应生成的铜,可能含有铁,因此滤渣中的物质不可能有3种,故B错误;C、因为锌和铁都与氯化铜发生了反应,因此滤液中一定有ZnCl2和FeCl2,故C正确;D、滤渣中一定含有反应生成的铜,可能含有铁,如果没有铁,则加稀盐酸时没有气泡产生,故D错误。故选C;(4)①由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点燃时能发生爆炸,实验开始前应先通CO;②由于一氧化碳有毒能污染空气,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点燃能生成二氧化碳,C处的作用是:除去尾气中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③工业上,高炉炼铁的原料是赤铁矿、焦炭、空气和石灰石;(5)铁矿粉在CO气流中充分加热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根据“取29g该铁矿粉在CO气流中充分加热,将反应后的气体用烧碱溶液充分吸收,烧碱溶液增重17.6g”可知铁矿粉在CO气流中充分加热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17.6g;根据产生气体与滴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图可知,反应生成的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为0.6g。设生成0.6g的氢气需要铁的质量为m562设: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xOy,则有:56x44y所以该铁的氧化物化学式中,x、y的最简整数比x:y=3:4。【点睛】当多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时,最活泼的金属先反应。18、部分变质,成分是Na2SO3和Na2SO4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后沉淀部分消失,生成气体部分变质也会产生气泡10%偏小使溶液中Na2SO4全部转化成沉淀沉淀表面溶液中含有NaCl、BaCl2,烘干时一并析出造成沉淀质量偏大密封保存防止氧化【解析】本题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主要考查了盐、酸、碱的性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认真审题,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作出猜想:猜想1是没有变质,成分是Na2SO3;猜想2完全变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