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_第1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_第2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_第3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_第4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目标〔1〕概述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与开展、国民革命、长征、解放战争等的有关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2〕比拟新旧民主革命的异同,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含义。〔3〕明确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近代历史开展的必然结果。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北伐胜利进军提供了保障,第二次国共合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根底。国共两党和那么有利于国家和人民。教学重点: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开展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与开展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918年,这一年,一战刚刚结束,中国人欢呼假设狂。这一年,中国迎来了一次国际战争的胜利。政府宣布放假3天以示庆祝,人们聚集在太和殿一起庆贺这来之不易的胜利。为什么选在太和殿呢?因为中国人永远无法忘记,18年前,就是在这个象征中华民族至高点的宫殿里,长驱直入的八国联军在这里庆祝他们对大清政府的压倒性胜利。侵略者们在庄严的大殿里嬉笑,公然羞辱这个民族。而现在,角色对调了,中国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之一,曾经的侵略者成了阶下囚,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时候到了。所有的中国人都这样认为。但是巴黎和会的噩耗犹如一桶冷水浇熄了这一场沸腾的喜悦,政府沉默了,中国沉默了。连世界也以为,中国会像曾经签订不平等条约一样用妥协为这一场荒唐买单。直到1919年5月4日,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点燃了中国人压抑了近百年的怒火。这就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1.背景每一次巨大行动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五四运动也不例外。在巴黎和会这条导火索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巨大的一座火药库呢?巴黎和会上提出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那我们就来看看日本在此之前的表现。①一战期间当西方列强都忙于战事,无暇顾及遥远的中国时,日本借着天时地利,加紧侵略中国,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中国人民反帝情绪高涨。①政治方面:签订“二十一条”的另一方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这是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②阶级方面:〔一战对于日本来说是一个开展的契机,对于中国又何尝不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开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开展,为运动发生准备了阶级根底。③思想方面: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而承当传播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马克思主义的就是陈独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这次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革命指明了方向。正是在这些因素的交织影响下,才最终酿成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2.运动的爆发和经过阶段时间中心主力斗争形式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6月初北京青年学生学生集会游行、罢课第二阶段6月初一6月底上海工人阶级学生、工人、商人的“三罢”斗争这场运动的过程到底如何?我们用一张表格来梳理一下。运动的第一阶段以谁为主力,主要斗争形式是什么?他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这是当时由五四运动的旗手傅斯年起草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请一位同学朗诵。〕我们今天仍然可以感觉到这字里行间所包含的坚决和激昂。我们姑且不管它的内容,但从文体上看,这是一份······以白话文写就的,而当时国内所采用的教科书依然是文言文,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哪一次运动为五四运动做了铺垫?〔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学生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群体。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生也被称为“学老爷”。在晚清时期,士兵甚至不敢进学堂闹事,到了民国,这种情况也没有改变。所以,五四运动中,学生的流血牺牲是非常少的,相比工人运动,动辄流血,可谓差假设天渊。而学生中最具战斗力的两位——张国焘、刘仁静,打又不能打,骂又骂不过,令北洋政府十分头疼。虽然头疼,政府并没有对学生的要求作出正面回应。于是,从6月起,运动中心转移到了大都市上海,运动主力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谁?这时的主要斗争形式是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为联合的三罢斗争。当时这种斗争取得成效了吗?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表现为:(1)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2)罢免了曹、章、陆的职务;(3)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课本P55页资料卡片有这样一段话:“学生罢课,政府·····曹、章、陆去。”从中我们看到,对学生罢课,政府的态度是什么?什么时候政府的态度发生改变?商人罢市和工人罢工,哪一个影响更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工人阶级在运动中起了什么作用?〔工人阶级是运动的主力军,给北洋军阀以强大的压力,使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为什么说“只取得初步胜利”?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山东的状况;没有完成革命任务。4.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性质:五四运动是广阔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难点突破:1.如何理解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从反帝方面看:运动的兴起是为了对抗巴黎和会对中国山东权益的宰割,斗争口号中也明确提出“外争国权”“废除二十一条”,不成认巴黎和会对山东问题的决议。最终迫使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从反封建方面看:学生斗争口号中要求“内除国贼”,工人参加后,斗争进一步指向北洋政府。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并惩罚了三个卖国贼。从毫不妥协方面看:五四运动一直到“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要求得到满足之后才停止斗争。从人民群众方面看:运动的群众根底非常广泛,学生、工人、商人等地联合斗争。五四运动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五四精神永存。五四精神:爱国、科学、民主、进步。不同历史时期,五四精神的主旨各有不同,五四运动时期主要是救亡图存,新中国成立后是报效祖国的拳拳之心,到拨乱反正时期是追求真理,关心国家命运,而新时期的五四精神那么表现为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用理性、开放的眼光看待世界。国家规定:青年的年龄界限为14周岁以上,28周岁以下,在座的各位都是青年,所以要牢记五四精神,践行五四精神。意义:〔根据课本分析,指出改造中国的新途径是“发动人民群众”〕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新民主主义革命含义: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群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人民民主革命。1840——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拟名称领导阶级指导思想革命前途革命范畴任务性质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资本主义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局部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化的一局部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运动之后,曾经有人思考过一个问题,如果五四运动一直进行下去,有没有可能取得彻底的胜利?毛泽东是这样想的。材料:“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阔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毛泽东提问,毛泽东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他认为,五四运动要取得彻底胜利,还需要什么?〕①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工人阶级迫切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一个自己的政党。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工人运动开展的必然要求。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三大历史条件是什么?〔提问〕(1)阶级根底: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开展。(2)思想根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马克思主义者出现。(3)组织根底: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4〕国际因素:共产国际的帮助〔1921年初,陈独秀和李大钊酝酿成立共产党时,共产国际派维经斯基等人来中国,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并同北京大学的先进分子讨论了建党的问题。然后,维经斯基又到了上海,会见了陈独秀,帮助陈独秀进行建党的准备工作。〕2.成立概况:中共一大的召开单位代表单位代表上海李达李汉俊济南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张国焘刘仁静广州陈公博包惠僧长沙毛泽东何叔衡旅日周佛海武汉董必武陈潭秋共产国际马林〔列席〕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出席大会的13位中国代表中,年纪最大的何叔衡45岁,最小的刘仁静才19岁,13位代表的平均年龄为28岁,正好是毛泽东当时的年纪,毛泽东在后来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他们因为同一个梦想走到了一起,有的为此奋斗终生,如毛泽东、董必武,有的壮志未酬身先死,如王尽美、何叔衡、邓恩铭和陈潭秋,有的身离心不离,如李汉俊、李达,虽脱离党组织但不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和革命工作,有的历经曲折,迷途知返,刘仁静和包惠僧,曾任职于国民党政府,又在新中国成立后回归党组织,当然也有背信弃义,投敌叛党的,陈公博是一大代表中最先脱党的人物,抗战时期和周佛海一同追随汪精卫卖国求荣,而张国焘在长征途中和到达延安后因分裂中央的严重错误受到批判,在国共合作抗日期间,叛党投靠蒋介石并当了军统特务,最后客死异乡。革命就像一个大熔炉,只有经过苦难之火的淬炼,才能显出金子的光辉。这里有两位重量级的人物没有出席,他们是谁?〔陈独秀、李大钊〕陈独秀并没有出席“一大”,为什么中共“一大”会上还要选举他为中央局书记?〔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青年导师,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陈在青年人中的威望当时无人可及,同时他也是最早在上海发起共产主义组织,李大钊的推荐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陈虽未出席一大,却毫无疑义地中选为中央局书记。〕那为什么李大钊没有中选呢?他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几乎与陈同时发起建立共产主义组织,在青年人中有着极高的威望。这就要说到李大钊个人生活了。在1920—1924年,是李大钊最为繁忙的时期,他既要担任北大的评议员,又是北大事务的具体负责人,几乎没有时间参加中共会议,所以他推荐了陈独秀。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一大除了成立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还通过了哪些决议?〔提问〕(2)主要内容:①通过党纲: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联合第三国际。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③成立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诞生的意义: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到底“新”在哪里,我们刚刚的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拟中已经表达了,就不再赘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将会把中国革命引向何方呢?我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完成这一张表格。中共成立后的第一个难题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一大制定的党的任务: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当时的北洋政府代表的是谁的利益?中国最大的敌人是谁?这些都没有看清,所以,中共的第一道难题就是革命纲领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在经过一年的考察后,在中共二大上解决了。3.中共二大1922年内容:最高纲领: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意义: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也是在这次会议上中共决定参加共产国际,成为它的一个支部。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大多是青年,一般没有固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而要在短时间内建立一个全国性有影响力的政党,缺乏经费是万万不能的。在建党初期,主要经费来源仅仅是靠陈独秀、李大钊等少数知识分子教书、写文章挣来的稿费和其他一些人的捐献来维持,这显然绝非长久之计。因此,经费问题成为建党中的一个大问题,最后只能依靠共产国际的援助,才完成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各项工作。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中共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服从共产国际指示的原因之一。三、国民革命从1922年起,中共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在全国掀起了工人运动的高潮,但是,这次浪潮很快转入了低谷。这是为什么呢?材料1:二七惨案: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各站工会代表在郑州召开总工会成立大会。吴佩孚命令军警用武力加以阻挠和破坏。总工会当即组织全路2万工人举行总同盟罢工。2月4日总罢工开始,各站工人一致行动,全线所有客货车一律停开。……2月7日,曹锟、吴佩孚等派大批军警分别在长辛店、郑州和武汉江岸等处进行血腥镇压……材料2:中国现存的个政党,只有国民党是比拟革命的民主派,比拟是真正的民主派,而且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威信,在南方又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它的领导人孙中山也真诚地欢送中国共产党同他合作。孙中山在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以后,深深感到国民党内的人员过于复杂,应当改组。提问:1.工人运动为什么转入低谷?〔军阀的血腥镇压〕2.中共从中得到什么教训?〔敌人力量异常强大且凶残,革命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共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3.中共找到的盟友是谁?这位盟友有哪些优势?中共的想法能实现吗?为什么?国民党是比拟革命的民主派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威信,在南方又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孙中山个人思想的转变。〔孙中山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人,他一直思考,从洋务运动时的改革到甲午战争后的革命救国,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他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的步伐。〕;共产国际的帮助。2、国共合作的建立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合作方式: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在国民党内工作。〕3、北伐的胜利进军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为北伐的开展和胜利创造了根本的前提。黄埔军校及国民革命军建立,为北伐奠定了军事根底。概况:目的:打到列强除军阀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图片〕方针:先打吴,再打孙,最后打张经过:26年7月——27年初两湖战场、江西战场、闽浙战场〔地图〕结果:前期北伐取得重大胜利1927年初,国民政府北迁武汉北伐军众志成城,一路凯歌,一直打到南京、上海,1927年初,国民政府北迁武汉。但是,最巩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开始被攻破的。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蒋介石等逐渐掌握了最高领导权,最终露出本质面貌,叛变革命,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失败的原因:材料1:北伐战争开始以后,英帝国主义加紧干预中国革命。先后制造了四川“万县惨案”和汉口“一三惨案”。1927年初,北伐军向江浙进军,英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派军舰到上海,扬言要武装干预。3月,北伐军攻克南京以后,英美军舰炮轰南京,制造了“南京惨案”。材料2:“国民党最高党部全体会议之议决,已昭示全世界,决无有驱逐友党摧残工会之事。上海军事当局,表示服从中央,即或有些意见与误会,亦未必不可解释。……我们应该站在革命观点上,立即抛弃相互间的疑心,不听信任何谣言。………”——《汪精卫、陈独秀联合宣言》材料3:马林:中国革命目前的任务,只是进行国民革命,国民党是代表国民革命运动的党,主张“一切工作归国民党”。客观方面:①帝国主义势力的干预;②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主观方面:①中共处于幼年时期,缺乏经验,犯了右倾时机主义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教训:工人阶级应该坚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武装斗争的领导权。大革命失败真的是陈独秀的错吗?中共一切,虽然事实上是遵照共产国际的指示进行,但不能让共产国际担这个失败的责任,因为莫斯科威信的丧失,将会影响世界革命,也会助长托洛茨基派攻击斯大林的气焰,更会使中共党员不信任共产国际的领导。为了使共产国际今后能够领导世界革命,中共中央只有挺身出来负担起这个责任,才是避重就轻的方法。瞿秋白更具体地表示,如果这一责任要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来担负,中央的领导就会破产,损失也太大了。陈独秀在这次失败中,原有重大过失;现在又采取了不正确的消极态度,那我们不如把全部的失败责任,推在他一人身上。——选自张国焘《我的回忆》1930年,维经斯基以求是的态度检讨说:“陈独秀的错误是不久前才成立的殖民地国家的年轻共产党所犯的错误”,“对中国共产党所犯错误我要承当很大的责任,要承当比中国共产党领导更大的责任。”可见,大革命过程中的诸多让步乃至失去革命领导权并非是陈独秀的错误,相反,陈独秀曾在国共合作一开始就对关于党内合作的问题投了反对票。在此,我们姑且不管陈独秀本人命运如何,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前所未有的大革命终究如烟花一般落下了帷幕。共产党又一次陷入了迷茫。今后的路又该怎么走呢?所幸,1927年的南昌起义似暴风雨来临前的声声惊雷,给布满阴霾的中国大地又送来了丝丝希望。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1.南昌起义1927年8月,周恩来、朱德等领导南昌起义。它虽然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但它打响了武装对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创立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且在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把8月1日定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实际上,当时的这支军队是国民党所属的国民革命军,起义的指示还是以国民党左派名义发表的。一直到1928年才正式定名为红军。南昌起义等一系列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斗争终究是失败了,为什么会失败呢?〔请学生阅读课本56页资料卡片,进行归纳〕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没有民主制度,在外无法取得民族独立,城市里资本主义经济开展落后,工人的力量弱小,无法与反革命势力相抗衡。共产党到什么时候才认识到这个血的教训呢?新的革命道路又将通往何方?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下面是关于起义的一段材料: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西江月秋收起义(1927.09)〔提问:根据诗词,答复:这支起义军的名称是什么?起义的时间、地点?起义的条件?〕旗号镰刀斧头:这是当时的军旗。三三年改为镰刀锤子,后演变为现在的八一军旗。匡庐:原为“修铜”,即修水、铜鼓,江西省县名。潇湘:原为“平浏”,即平江、浏阳,湖南省县名。1927年9月,毛泽东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起义军攻打长沙受挫后,毛泽东当机立断率余部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自此,共产党走上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新的革命道路。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1〕含义: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根据地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2〕三者的关系:共产党的领导是红色政权存在的重要条件;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核心内容,进行土地革命,能充分发动群众,为革命开展提供广泛的群众根底;武装斗争是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离开了武装斗争就不能保卫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赖以开展的战略基地,如果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不与根据地建设相结合,武装斗争就失去了阵地和依托,土地革命就失去了根基。〔3〕意义:这一理论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科学地指出了中国革命开展的客观规律,为中国革命在城市遭到失败后的进一步开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4、红军的长征红军为什么会选择长征?〔提问〕1928年东北易帜后,蒋介石所在的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现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却出现了另一个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提问政权名称和建立时间)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这不断壮大的红军自然成为当时的国民政府的眼中钉、肉中刺。于是,蒋介石连续组织了5次围剿。前四次都在毛泽东的游击战术下败退了。这时,共产党内部也出现了危机。〔提问:党内出现了什么危机?〕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长征根本原因:博古、李德推行“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王明的“左”倾路线是过分夸大革命力量,无视敌人的力量和客观困难,盲目照抄照搬苏联的一套,逞一时之勇,实是“不可为而为之”。以第五次反“围剿”为例,国民党军队为50万,共产党仅10万,毛泽东的战术是敌进我退,敌疲我扰,却被批为右倾时机主义,硬要红军和国民党正面对敌。这不是鸡蛋碰石头么?于是,第五次反“围剿”红军损失沉重,1934年10月,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七律·长征〔毛泽东1935.10〕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配合地图讲解〕我们就跟着毛泽东的这一首长征,一起来领略这两万五千里的革命征途。五岭逶迤腾细浪,说的是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突破四道封锁线,到达贵州的遵义。在这里,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名称是?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长征一开始,博古等又犯逃跑主义错误,红军损失沉重,处于极端危险境地,红军将士对博古、李德不满。在这紧急关头,召开了一次攸关全党生死的重要会议,就是遵义会议。〔1〕内容: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2〕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为什么说是“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呢?也就是说,名义上,毛泽东并不是党内的第一把手。当时确定了周恩来是最高军事领导者,而党中央书记那么是张闻天。在这个领导集体中,毛泽东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这是因为当时党的中心工作是军事斗争。谁能领导红军战胜敌人的围追堵截,谁就是核心。毛泽东不仅参与最高军事指挥,而且确实在决策中起了核心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遵义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提问:共产党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困境党的成长谁来领导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诞生制定什么样的革命纲领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革命力量缺乏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大革命失败南昌起义城市道路失败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党内左倾错误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的成熟是一个过程:从中共一大到二大;从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到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从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武装对抗国民党反动派;从攻打中心城市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从听命于共产国际到遵义会议独立而又正确地解决自己的问题。这个过程既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不断将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又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成熟的过程。我们回到长征。乌蒙磅礴走泥丸,是指四渡赤水出奇兵。金沙水拍云崖暖,那么是红军巧渡金沙江,大渡桥横铁索寒,是说红军北上,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更喜岷山千里雪,自然是指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红一方面军终于在1935.10与陕北红军在陕北吴起镇会师。而为长征画下句号的是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甘肃会师。提问:“三军过后尽开颜”指的是哪一次会师?〔因为这首诗是毛在1935年写的,其中的三军只是一个虚指。所以是指吴起镇会师。〕长征的意义:(1)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播下了革命的火种,铸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鼓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3)保存了党和红军的精华,成为以后领导抗日战争的骨干。长征精神:革命大无畏,乐观主义,艰苦奋斗五、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在长征过程中,华北事变爆发,日本步步紧逼,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两党暂息干戈,共同抗日,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战争结束后,人们的视线又转回了原点。国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国际力量比照发生变化,社会主义力量壮大,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国内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蒋介石:坚持专制和内战方针〔请学生读图“磨好刀再杀”〕;共产党:冲破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在人民渴望民主与和平〔请学生读图“炮弹做花瓶,人世无战争”〕的压力下,国共双方进行了重庆谈判。重庆谈判〔1945年8月—10月〕〔10年全国卷1〕16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A国民党一大召开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双十协定》的签订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意义: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主动,在人民面前说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和各民主党派中扩大了影响。迫使国民党成认和平建国的根本方针,国民党假设破坏协定、发动内战,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地位。毛泽东诗词中颇具盛名的《沁园春·雪》也是在这时打响名号。到达重庆的第四天,毛泽东就会见了老朋友柳亚子。柳亚子诗兴不减当年,一见面就赠了毛泽东一首诗,又请毛泽东也赋诗一首。正值剧烈的政治角力中,毛泽东哪有雅兴写诗,于是他就把1936年2月在陕北时所作的一首旧作《沁园春·雪》赠给了柳亚子。后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