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高效整合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1页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高效整合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2页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高效整合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3页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高效整合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4页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高效整合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知识“路线图”1.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生产工具是人工制造物,在它们身上包含着人类的智慧、人类的技术,成为人类物质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工具也同样凝聚着人们的一种思想观念,被打上了人类精神文化的烙印。2.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生产经验,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工具的进步。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厂制度的确立,现代工厂的管理制度逐渐形成。工业革命后,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伴随城市的发展,交通的发展拉近了世界不同区域之间的距离,加强了联系。工业革命提升了农村生产力,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别。但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3.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让生产、办公、家庭生活、出行都实现了智能化的动作,预示着人类社会从机器时代到电气时代,最终步入智能化时代。太空探索和海洋科技的开展标志着人类已经开始掌握、并不断探索地表以外的世界,同时也代表人类进入一个辽阔的陆海空立体新时期。现代科技不仅带来了物质上的现代化变革,同样使人的生活观念、思维、行为方式也随之步向现代化。线索“互联网”整合一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1.春秋时期:春秋末年开始使用牛耕;开始出现铁农具。2.战国时期:在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器的基础上,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铁器时代到来;牛耕得到推广;各国兴修水利工程,最著名的是秦国的都江堰。3.秦朝:中原铁器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珠江流域(今广东、广西),逐渐为越族人民所掌握。4.西汉:铁农具向边疆传播,西域开始使用铁器;发明和使用了播种工具——耧车;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各族得到了铁器,还学会内地铸造铁器的技术。5.三国:大批北方农民为避战乱迁居江南,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6.南北朝:贾思勰总结北方人民长期生产经验,写出《齐民要术》这部我国历史上最早、最完整的农书。7.隋唐:为加强南北经济交流,隋朝开凿大运河;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造了曲辕犁;创制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车。8.北宋: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在福建普遍种植,政府把它推广到江浙和淮河流域。9.南宋:棉花种植从广东、福建向北扩展到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10.元朝:棉花种植区域进一步推广到全国。11.明朝:政府推广植棉,棉花种植遍及南北各地,棉布成为人民的主要衣料;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烟草等作物传入我国。整合二劳作方式的变化及人类社会的主要改变阶段劳作方式的变化人类社会的主要改变古代人类的农业生产工具经历了石器、木器到铁器的演进过程,铁器工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①劳动工具变得多样化和精细化,人们开垦的耕地越来越多,人口数量也随之增加②在农耕时代,生产开始借助畜力、机械力、自然力来提高生产能力近代工业革命中机器大生产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劳作方式①机器大生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占主导地位,劳动分工得到极大发展②工厂制度普遍实施,人们开始了一种新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③社会日益形成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④工业化在提高社会生活水平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贫富差距现代新技术革命以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①网上看病、网上授课、网上会议、网上购物、网上娱乐等成为人们新型的生活方式②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减轻人类的体力劳动,还极大地降低了人类脑力劳动的强度,并可以辅助人类进行数据分析或事务决策③人们易于沉迷网络;网络的开放性使个人的隐私安全问题凸显;网络使现实中真实的社会道德关系日趋松散,人际关系渐趋淡漠整合三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1.科技发展促进劳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的变革。例如,炼铁技术的发展使得铁器应用于农业生产,代替了石器工具;机械农机的使用代替了手工农具。2.科学技术促进劳动对象的变革。例如,海洋探测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生产活动扩展到海底,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步伐迈向了广阔的宇宙,纳米技术使人类有了更多更新的生产资料等。3.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4.科学技术发展是现代社会生产及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增长点所在。最明显的是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自从工业革命后,机器大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工业迅速发展,逐渐超过了农业的比重,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第三产业不断发展,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5.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例如,改变人们的交往方式、消费方式、学习方式、休闲方式以及娱乐方式。整合四现代科技革命的新特点1.智能化:得益于自动化和大数据等的发展,人工智能正迎来发展新高潮。从智能终端到智能网络,从信息的智能化处理到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新科技革命将更有力地扩张着人类的体力,更有效地延伸着人类的智力。2.分散化:随着互联网、物联网、能源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本次科技革命正带来一股分散化的新趋势。分布式能源、分布式制造、个性化定制、众包式研发、共享经济等日益模糊着生产者与消费者、创造者与应用者的界限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个人美好体验。3.高速化:每次科技革命的一个重点就在于交通手段的重大变革,人们对更快速度的追求永无止境。随着电力和无线电的出现并得以广泛应用,能量和信息传输已经实现了光速化。为实现更广泛的全球化,新科技革命将带来更高速度的新交通、新物流和新动力。4.生态化:绿色生态可持续将是新科技革命的重要主题。这不仅是因为地球环境不容继续恶化,更是因为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大国正在努力开辟出新的工业化道路、新的发展模式,从而确保不再发生类似两次世界大战那样的巨大人类悲剧的发生,在和平环境中形成新的、更公平的世界权力结构分布。解题“金钥匙”一、选择题满分导练[解题技法]——“三看三思”快速、准确解答选择题选择题是学考和选考的主要题型,快速解答选择题的前提是准确审题,要对题干中明确规定的或隐含着的时间、空间、角度、次数等限制条件看懂、审清、抓好关键,要注意“三看三思”:(1)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明确其内涵和外延。(2)备选项要三思:认真思考每一个选项是否符合历史事实;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经典示例]——技法支招,有章可循[技法点拨]

解答本题要注意“三看三思”,看时间、看关键信息、看判断要求,三思分析选项,应抓住关键信息:18世纪后半期开始,英国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实现了机器大生产,以工厂代替工场,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机器生产的陶瓷不仅迅速占据了英国市场,并将中国瓷器逐渐挤出欧洲。[模拟演练]——创新应用,立竿见影1.[2022·山东威海期末]北齐文学家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篇》云:“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植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生之具已足,但家无盐井尔。”这反映了当时(

)A.小农经济的发达B.生产力显著提升C.庄园经济的特点D.家庭手工业占主导答案:C[点拨]

解答时,一看时间北齐即南北朝时期,二看关键信息:除了盐井,所有的生产生活都能够实现自给自足,三看判断:反映了当时,三思选出正确选项。2.[2022·山东济南历城考试]下表是英国各部门就业人员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的比例。此表可以用来说明英国(

)A.在世界上第一个实现了城市化

B.工业化程度遥遥领先他国C.工业革命推动了产业结构变化D.第三产业发展超过工农年份1841186118711901农业22.3%18.8%15.3%9.0%工业48.5%55.7%54.6%64.1%其他29.2%25.5%30.1%26.9%答案:C[点拨]

依据“三看三思”解答选择题,从材料中的时间可以看出,此时正值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各部门中从事农业的人员比重下降,从事工业的比重上升,判断正确选项。3.德国率先将焦油染料从实验室转入工厂生产,并从煤炭中提炼人造染料,不久,人造染料排挤了植物染料,德国的化学工业领先欧洲;美国打出世界第一口油井,分解合成技术扩大了石油的用途,与内燃机共同推进石油产量在30年间增加了25倍。材料说明了(

)A.美德技术超过同期的其他国家

B.化工行业引领了产业结构的变革C.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环境污染

D.科技进步对生产力发展至关重要答案:D[点拨]

“三看三思”解答本题,焦油染料生产、煤炭提炼技术、石油分解合成技术等共同推动了石油产量的上升,而这得益于科技的进步,判断正确选项。4.[2022·辽宁省抚顺市期中]在蔬菜专用的收获机器收获莴苣时,会先用射线照射莴苣头以确定其是否成熟。当机器横向通过作物时,作物发出的辐射能量下降到低于某预定数值时,仪器就会发出一个信号,用以说明射线所照射的莴苣是可以摘取的,机器上的切割机就会自动切下所选定的莴苣。这主要体现了现代农业生产工具的(

)A.智能化B.规模化C.市场化D.社会化答案:A[点拨]

首先“三看”:据蔬菜收获机器利用射线确定莴苣是否成熟,并对成熟莴苣进行自动收割,这是现代农业生产新技术的体现,再“三思”析选项。判断这一新技术的特点。二、非选择题高分导练[解题技法]——读材料、审设问、条理答“三步法”解答材料型非选择题1.读材料(1)粗读:了解材料涉及的主要内容,材料出处、明确材料所反映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2)细读:仔细阅读材料,获取关键信息。2.审设问(1)答案来源于教材:设问一般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解答时一般依据教材中的知识。(2)答案来源于材料:设问一般要求“依据材料”,解答时要从材料中归纳,提取有效信息。(3)答案来源于教材和材料:设问一般要求“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时既要利用材料中的信息,又要迁移教材中的知识。3.条理答(1)卷面清洁,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书写工整,字迹清晰。(2)在规定的答题区域答题。表述是要根据分值思考要点,尽量细分,用分号或①②③④等符号清晰表述。(3)语言要简洁,答中要害。语言表述要规范,尽量用专业术语。[经典示例]——技法支招,有章可循[例]

[2021·福建高考,18](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彩瓷一般分为釉上彩和釉下彩两大类。明代最著名的彩瓷属于釉下彩,清代出现了粉彩、珐琅彩等新型的釉上彩彩瓷。珐琅器制作技术约在元代从西亚传入,明清时期的珐琅器在制作过程中吸收了中国青铜器、瓷器工艺的一些制作特点,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工艺品。清代出现了画珐琅、錾胎珐琅等新型产品,不少还绘有西方神话故事。到了18世纪,通过日益频繁的中外贸易,中国商品尤其是工艺品被不断输往欧洲。——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材料二17~18世纪,以中国商品为代表的亚洲奢侈品涌入欧洲,很多欧洲贵族和富裕家庭以使用中国产品和效仿中国生活习俗为时尚。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英国的制造商和工匠们积极寻求仿制东方奢侈品的方法,他们对来自亚洲的商品进行研究,吸收其特点并加以改造,进而制造出了全新的、为市场所追捧的、具有英国风格的产品,白棉布印花工、制陶工和油漆匠是其中最具活力的创新群体。这类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至于新消费品已然成为不列颠的代名词。从18世纪后半期开始,一股“盎格鲁热”出现了,这是一波针对英国新式商品的热潮。——摘编自[英]马克辛·伯格《奢侈与逸乐:18世纪英国的物质世界》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珐琅彩瓷生产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后半期英国“新式商品”的形成过程,并分析“盎格鲁热”的影响。(10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世界近代史上东西方文明交往的现象,谈谈你的认知。(4分)[参考答案]

(1)特点:注重技术的传承与创新;产品风格与品种丰富多样;适应海外市场需求。(6分)(2)过程:从仿制、改造以中国奢侈品为代表的亚洲商品到实现创新,制造出英国的新式商品。(4分)影响:带动了英国的产业技术创新,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世界市场(世界体系)的形成;客观上助推了英国的殖民扩张。(6分)(3)认知:文明交流是相互作用的过程,东西方文明都对彼此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