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10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课件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10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课件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10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课件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10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课件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10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英雄纪念碑耸立于天安门广场南端纪念碑是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近百年来为我国独立、自由、幸福而牺牲人民英雄而兴建。这座雄伟建筑于1952年8月开工,经过五年修建,到1958年4月22日建成。作者周定舫在纪念碑落成后,开幕前怀着崇敬心情,瞻仰纪念碑,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最早登载在1958年4月23日《人民日报》上,后收入散文、特写集《北京在前进》一书。该文向全国人民及时介绍了这座表示亿万人民缅怀革命先烈之情雄伟建筑。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课文。1/36人民英雄永垂不朽10说明文2/361.学习目标2.作者介绍3.背景透视5.相关资料6.检验预习7.听读课文9.句段品析10.疑难探究11.板书设计13.本课突出艺术特色归纳14.拓展延伸15.教材习题讲解4.文体知识8.整体感知12.本课主旨16.课后作业布置3/36(难点)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绪,学习时间次序和空间次序相结合说明事物方法。品析准确而富有改变语言,学习在说明中利用记叙方法。了解中国革命艰辛历程和人民英雄光芒业绩,激励自己继承先烈未竟事业,奋勇向前。(重点)(重点)4/36来自《点拨》周定舫,浙江省定海县人。1953年8月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新华社北京分社担任记者,现为北京新闻学会会员。5/36来自《点拨》

新中国建立后,在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代表们一致决定修建一座纪念碑来悼念那些死难英雄们。这座雄伟建筑于1952年开工,1958年4月建成。纪念碑刚才建成而还未开幕之时,全国人民热切希望及时了解这座纪念碑相关情况。新华社记者周定舫为此瞻仰了纪念碑,听取了工地责任人介绍,写下了这篇文章,向全国人民介绍了这座雄伟建筑。6/36来自《点拨》说明文概念

说明文概念:是以说明为主要表示方式,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用简明、准确语言介绍事物、说明事理一个文体。

说明文范围比较广泛,如科普读物、科学小品、讲解词、说明书等均属于说明文。7/36来自《点拨》

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历史事件。此事以后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那次战争时清政府签署。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历史事件。虎门销烟开始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恰好是国际禁毒日。虎门销烟8/36上溯

挑衅

旌旗矗立

五卅

庑殿一

读一读字音部分来自《点拨》sùtiǎoxìnjīngchùsàwǔ9/36wēi()峨liú()金chóngmàn()

镶()qiàn

慷kǎi()激昂yú()越天()qiàn二

写一写字形部分来自《点拨》巍重幔镏嵌慨逾堑10/36三

记一记词义部分来自《点拨》1.瞻仰:2.巍峨:3.顶天立地:恭敬地看。瞻仰、敬仰辨析同:二者都是动词。异:“瞻仰”指恭敬地看,对象是详细人或事物。“敬仰”指仰慕,对象是人。例:我们假期中瞻仰了英雄纪念碑。我们都敬仰周总理。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雄伟。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例句:在危急关头,许多市民挺身而出,不愧为顶天立地华夏儿女。11/36部分来自《点拨》4.耸立:5.永垂不朽:6.丰功伟绩:高耸地立着。(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例句:我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面,向这些永垂不朽革命烈士深深鞠了一躬。伟大功劳。丰,多、盛。例句:巍峨人民英雄纪念碑承载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12/36部分来自《点拨》9.怒形于色:10.勇往直前:11.逾越:内心愤恨在脸上显露出来。形,表现,显露。于,在。例句:听到日本议员又一次参拜靖国神社消息,全体中国人民怒形于色,表示强烈训斥。勇敢地一直向前走。例句:海上波涛汹涌;我们战舰却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跨越,超越。13/36

请同学们朗诵课文,并在书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格调。圈点要求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2.认为用得好词语用方框。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语句)用波浪线。4.有疑问地方,用问号标注。14/361.从总体上看,作者是按照怎样次序把纪念碑一步

步介绍到我们面前来?部分来自《典中点》【答案】进入广场——越过广场——踏上石道——走到碑前——踏上台阶——到了平台。15/362、作者介绍浮雕时用了什么次序?部分来自《典中点》【答案】空间次序与时间次序相结合16/363.全文按照怎样结构方式?部分来自《典中点》【答案】总——分——总。

17/36部分来自《点拨》

1.从文章主标、副标中能取得什么信息?【答案】文章主标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纪念碑主题,点明了作者要歌颂对象——人民英雄,即革命先烈。副标题表明了说明对象——人民英雄纪念碑;“瞻仰”表现出作者对先烈们崇敬之情。18/36部分来自《点拨》2.试分析第二段所包含内容。【答案】(1)交代了作者第一个观察点,说明这是远望;(2)交代了纪念碑位置,突出了它巍峨;(3)第一次提到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突出了文章中心;(4)交代了作者由远到近瞻仰活动,并交代了第二个观察点——“纪念碑台阶前”。重点品析2-10段19/36部分来自《点拨》3.“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天安门还高4.24米。”这句话利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答案】列数字、作比较;使用准确数字,并将其与天安门进行比较,突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雄伟特点。20/36部分来自《点拨》4.碑文中“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含义分别是什么?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是哪些英雄?【答案】“三年以来”是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1946年到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三十年以来”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整个时期;“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暴发,由此标志着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由此可知,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年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人民英雄。21/36部分来自《点拨》5.第四段介绍纪念碑利用了什么说明次序?请结合原文详细分析。【答案】采取了空间次序,即先四面,后中间;先台阶,后碑身;先正面,后后面。第二部分第二层(④、⑤):介绍纪念碑结构、题字、碑文、装饰与造型等。22/36阅读方法解密部分来自《点拨》说明次序判断法。常见说明次序有三种:空间次序、时间次序、逻辑次序。判断时可用排除法,只要不是显著时间或空间次序,那就一定是逻辑次序。详细判断时,经过标志性词语来判断使用了什么说明次序,如表示时间词语(含朝代),表示空间方位地点词语,表示逻辑层次关联词等。23/36部分来自《点拨》6.第⑥段与后面四段是什么关系?【答案】总说和分说关系。第⑥段总说10幅浮雕,从位置、高度、全长、耐久年限等方面进行概括介绍,为下文详细介绍作准备。24/36部分来自《点拨》7.文中提到“外滩海关和银行大楼”有什么用意?【答案】海关和银行大楼是当初外滩标志性建筑,而外滩又是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在上海最早建立据点地方,这么写揭示了“五卅运动”发生原因。25/36部分来自《点拨》这是文章主体部分,介绍了纪念碑位置、兴建过程、碑结构、题字、碑文,以及十幅浮雕等内容。其中7-10自然段是详写部分,作者按照时间次序和空间次序,依次介绍了浮雕内容,利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当初情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重难点小结26/36部分来自《点拨》8.结尾再次出现“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有什么作用?【答案】紧紧围绕纪念碑主题,重复强调对人民英雄高度评价和热情赞颂,有力地突出了本文中心,起到了画龙点睛作用。27/36部分来自《点拨》【答案】作者采取了空间次序和时间次序相结合说明顺序。东、南、西、北介绍次序恰好是依据中国近代史历史发展次序展开,最终介绍正面三幅浮雕,反应了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上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反帝反封建最彻底史实,因而放在最终着重介绍,这么安排更合情理。1.【难点探究】介绍十幅浮雕时,作者为何按东、南(背

面)、西、北(正面)次序,而不是从正面介绍到后面呢?28/36部分来自《点拨》【答案】文章在重点说明同时,也有对行踪记叙,“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我越过广场”,“我踏上花岗石铺成台阶”等,直到离开纪念碑,把事情整个经过交代得清清楚楚。在介绍十幅浮雕时,将每幅浮雕所反应历史事件人、时、地、事等记叙要素交代得明明白白,并对其进行详略得当描写。在说明文中利用记叙、描写,增强了文章生动性和可读性。2.【主题探究】本文以说明为主,兼用了记叙、描写等表示方式。

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明分析。29/36点题,总领全文详细介绍纪念碑抒写瞻仰感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远景建造(插叙)题字、碑文等十幅浮雕首尾呼应30/36本文经过对人民英雄纪念碑详细而全方面介绍,热情赞颂了革命先烈丰功伟绩和他们英勇奋斗、前仆后继革命精神,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他们无限崇敬和深切思念之情。31/361.恰当安排说明次序。从总体上看,作者按照自己活动次序把纪念碑介绍给读者。先进入广场,再“越过广场”,进而踏着石道走到碑前,接着踏上台阶,而后到了平台,由远而近,把纪念碑位置、兴建经过以及整体形象介绍得一清二楚。纪念碑结构、题词等是按照空间方位次序来说明。2.抓住特征说明事物。文章开头用“巍峨、雄伟、庄重”六个字高度概括了纪念碑总体特征,然后围绕这一总体特征,说明了相关局部详细特征。如用确切数字介绍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度,介绍建造纪念碑所用石块数量等,详细说明了纪念碑“巍峨”。详细介绍碑心石32/36高度、重量,上面题字、碑文,碑身东西两侧上部装饰花纹以及小碑座四面雕刻大花圈等,突出了纪念碑“雄伟”“庄重”特征。3.语言准确,富于改变。文章在利用大量说明性语言准确介绍纪念碑同时,又利用记叙性、描写性及抒情性语言叙述瞻仰路线、描写十幅浮雕画面、抒发内心感受,还用议论性语言评论若干历史事件意义。33/36我们是时代幸运儿,我们应该愈加知道身上所担负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正当青春年少时,我要珍惜美好时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报国本事;深入学习党理论、政策方针等,以先进思想理论武装自己;加强本身思想道德建设,培养优异品德端正人生态度,为自己学习、生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我们要用慷慨激昂青春,投身到建设祖国洪流中去,投身到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去,用激情和活力谱写人生宏伟乐章!34/36一、“三年以来”是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1946年至1949年最终三年解放战争时期;“三十年以来”是指从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整个历史时期;“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1840年,这一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暴发,由此标志着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由此能够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尤其是三年解放战争时期,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