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1日四川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2022年5月21日四川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2022年5月21日四川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2022年5月21日四川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2022年5月21日四川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教育的根本功能是(

)。A、提高教育教学质量B、为了一切学生C、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D、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2、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而且也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世界,这种理论是(

)。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3、我国传统教育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是(

)。A、教师B、学生C、教材D、教师与学生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育的基本要素的是(

)。A、教育者B、学习者C、教育法律D、教育影响5、“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将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归结为(

)。A、遗传B、环境C、教育D、自我发展6、教育过程本身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学习,对异域文化进行判断和选择,对本土文化进行变革和改造,进而整合新的文化,这是教育的(

)。A、文化保存功能B、文化选择功能C、文化创造功能D、文化融合功能7、中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8、教师职业在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反映了(

)。A、教师职业的政治地位B、教师职业的经济地位C、教师职业的法律地位D、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9、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素质教育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C、应试教育D、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学说10、班级管理规定应属于(

)。A、观念性隐性课程B、物质性隐性课程C、制度性隐性课程D、心理性隐性课程11、无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以僵硬的对策为基础,又给予统一强制的指导,或一味斥责、威胁的班主任属于(

)。A、管理型B、专制型C、放任型D、民主型12、学前儿童的思维继承着婴儿动作思维的特点,小学低中年级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但又有了抽象思维的发展,这主要说明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

)。A、阶段性B、连续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13、格赛尔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支持了个体发展的(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二因素论D、交互决定论14、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某学生自发产生的积极行为被肯定,他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渐形成,能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的理论是(

)。A、经典条件反射理论B、操作条件反射理论C、精神分析学习理论D、符号学习理论15、学生自发组织的足球运动小组属于(

)。A、积极型正式组织B、消极型正式组织C、积极型非正式组织D、消极型非正式组织16、在学习菱形的概念时,学生将新的概念与原有的平行四边形概念实质性地联系起来,这种学习是(

)。A、联结学习B、意义学习C、发现学习D、机械学习17、关于“如何做”的知识称为(

)。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技能性知识D、言语知识18、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运用了歌谣口诀法教学生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组织策略B、复述策略C、精加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19、下列关于瞬时记忆说法正确的是(

)。A、记忆容量大B、进行组块化加工C、发生了意义识别D、也称短时记忆20、有孩子认为,因急事闯红灯违反了交通规则,扰乱了社会秩序,是不对的。这个孩子的道德发展水平(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前道德水平D、后习俗水平21、合理的观念导致了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不稳定的情绪。持这种观点的心理疗法可能是(

)。A、系统脱敏法B、认知疗法C、行为塑造法D、来访者中心疗法22、马斯洛所说的基本需要不包括(

)。A、尊重的需要B、认知的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安全需要23、喜欢与人有联系的情境,愿意选择与人有关的社会工作,这类人的认知风格是(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整体性策略D、系列性策略24、教室外汽车的鸣叫声引起了学生的“注意”。这一注意是(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转移注意25、某教师请求学校解除聘任合同的行为属于(

)。A、招聘B、续聘C、解聘D、辞聘26、从教育法规纵向层次看,《教师法》属于(

)。A、教育基本法B、单行教育法C、教育行政法规D、教育行政规章27、某校校长因违纪受到记过处分,这属于(

)。A、行政处分B、行政处罚C、民事处罚D、刑事处罚28、我国义务教育的年限是(

)。A、5年B、9年C、10年D、12年29、依据《教师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权利的是(

)。A、进行教育教学活动B、从事科学研究C、参加学术会议D、遵守学校规章制度30、以下关于学校与学生之间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中小学校应无条件接收所有残疾适龄儿童随班就读B、学校具有教育管理学生的权利C、学生具有遵守学校管理制度的义务D、学校与学生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二、判断简析题。判断简析题(本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在答题卡上题号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x"。无论正误,均简述理由。31、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是终结性评价。(

)32、皮亚杰认为顺应是量变。(

)33、艾里克森提出认知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

)34、前摄抑制是正迁移,倒摄抑制是负迁移。(

)35、教学过程包括了教书和育人两个部分,教书和育人不可分割。(

)36、“安其学,亲其师,乐其友,信其道”,说明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思想道德教育有效进行的保障。(

)三、简答题。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7、简述农业社会教育的特点。38、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点。39、学习效果与学习动机的关系。40、品德的形成过程。41、教育法规的主要社会职能。四、论述题。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42、20世纪末教育学的新特征五、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1分)(一)学生王某,男,9岁,某小学五年级学生,父母均在镇上做生意。王某自小学习成绩一直比较优秀,很受老师喜爱。上五年级后,因同桌的李某爱好玩电脑游戏,经常怂恿王某和他去街上网吧玩游戏,王某渐渐地玩上了瘾,经常和李某逃课出去玩电脑游戏。王某的父母由于生意上事情忙,没有对王某进行必要的管教。学校有的任课老师向该班班主任张老师反映过,但张老师认为现在学生不好管,而且学校也不指望每个学生都有好成绩,就对王某逃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这样一个学期下来,王某成绩一落千丈。后来,王某的父母才得知,王某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这才对王某严加看管,每天上下学由父母轮流接送。但由于王某沉溺于电子游戏太深,难以控制自己,仍然偷偷溜出学校玩游戏,晚上在家时,精神不振,无精打采,不但功课不想做,而且身体也一天天地差下去。其父母为此专门带王某去看过几次心理医生,花费不少。王某父母觉得,要是学校早点将王某逃课的情况向他们反映,好让他们早日管教,那王某也不至于落到现在这个地步,他们认为学校应当为此负责。于是他们找到学校,要学校为王某补上落下的功课,并赔偿为王某花去的心理咨询费。学校认为他们只负责教育在校内的学生,学生出了校门,他们管不着。双方争执不下,王某父母于是将学校诉至法院。43、结合所给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学校是否应当承担相应责任?请说明理由。(2)王某的父母是否应承担相应责任?请说明理由。答案解析1、本题考查教育的根本功能。教育的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教育功能可以按照下面三种方式分类:(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即教育的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即教育的派生功能);(2)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3)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而教育的根本功能就是为了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C项正确。A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强调“提高教育质量”,这是我们党站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部署。提高教育质量——是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是学校竞争生存的前提条件,它反映着学校教学工作的本质和规律。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人才,是时代赋予学校和教师的神圣任务。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2、本题考查教育起源学说。教育起源学说包括神话起源学说、生物起源学说、心理起源学说、劳动起源学说、生活起源学说和需要起源学说,等等。其中,生物起源学说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非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生存本能。代表人物有沛西·能和利托尔诺。题干中,利托尔诺认为教育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也存在于动物世界,体现的即是生物起源说。B项正确。A项:神话起源说认为教育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教育体现神(上帝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我国南宋理学家朱熹及所有宗教都持神话起源说观点。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孟禄。该起源学说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代表人物有苏联教育家米丁斯基和凯洛夫。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3、本题考查传统教育中教师的地位。在教育发展史上关于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问题历来是争论的焦点。一派意见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只是教育的对象,他们只有听从老师的教导,自己没有主动权。另一派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中心,教师只处于辅助地位。这两派意见都没有认识到师生两者在教育过程中的辩证关系,只强调了一方面的作用,忽视了另一方面的作用,都是片面的,不科学的。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传统是把教师放在中心位置。虽然二、三十年代杜威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儿童中心的教育思想曾经一度在我国流行过,但很快就烟消云散。解放以后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师的权威,仍然是把教师放在教育的中心,把学生视作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对象。A项正确。B、C、D三项:均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4、本题考查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教育中介系统、教育措施)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其中,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的设计者、教科书的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受教育者(学习者)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的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教育影响主要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因此,C项不属于教育的基本要素,符合题干,当选。A、B、D三项:均属于教育的基本要素。与题干不符,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5、本题考查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其中,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题干中,“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意思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反映的是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B项正确。A项: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物质前提),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会随着外界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介入而发生变化。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教育尤其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6、本题考查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为传递(保存)功能、选择功能、创造功能、融合功能。在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中,教育从两个方面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一方面是通过教育的交流活动,如互派留学生、教师的出国访问、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等,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吸收、相互影响;另一方面,教育过程本身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学习,例如引进国外的教材,介绍国外的学术成果和理论,对这些异域文化进行判断、选择,对本土的文化进行变革、改造,进而整合成新的文化,促进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因此,根据题干表述,D项正确。A项:教育将人类的精神文化财富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从而使教育有了保存文化的功能。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主要体现在:(1)选择有价值的文化精华,剔除文化的糟粕,传播文化中的真善美;(2)选择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主流文化;(3)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特点和教育、教学的规律,选择适合教育过程的文化。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教育的文化创造功能最根本的就是实现文化的创新。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1)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批判和融合,总是着眼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构建新的文化特质和体系,使文化得到不断的更新和发展;(2)教育直接生产新的文化;(3)教育创造文化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参考文献:梁双顺,钟雪梅主编.教育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08.7、本题考查我国学制的发展。我国学制主要包括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其中,1902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A项正确。B项:我国近代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系统学制是1904年颁布的“癸卯学制”。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壬子癸丑学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壬戌学制又称为“1922学制”“六三三学制”,它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和中国近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8、本题考查教师的社会地位。一般来说,教师的社会地位由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法律地位以及专业地位等构成。其中,教师职业的政治地位是指教师职业在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表现为教师的政治身份获得、教师自治组织的建立、政治参与度、政治影响力等。A项正确。B项:教师职业的经济地位即指将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相比较,其劳动报酬的差异状况及其经济生活状况。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教师职业的法律地位即指法律赋予教师职业的权利、责任。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是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内在标准,主要通过其从业标准来体现,有没有从业标准和有什么样的从业标准是教师专业地位高低的指示器。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参考文献:张相乐,郑传芹主编;熊德明,王世牧,宋少雄等副主编.教育学[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06.9、本题考查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基本观点有:(1)全面发展的人是指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2)社会条件决定了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上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5)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到实现;(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B项正确。A项: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应试教育(又称填鸭式教育)通常被视为一种以提升学生应试能力为主要目的且十分看重于考试成绩的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0、本题考查隐性课程。隐性课程也叫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隐性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观念性隐性课程、物质性隐性课程、制度性隐性课程、心理性隐性课程。其中,制度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组织机构、班级管理方式、班级运行方式。题干中的班级管理规定属于制度性隐性课程。C项正确。A项:观念性隐性课程包括隐藏于显性课程之中的意识形态,如学校的校风、学风,有关领导与教师的教育理念、价值观、知识观、教学风格、教学指导思想等。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物质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建筑、教室的设置、校园环境等。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心理性隐性课程主要包括学校人际关系状况,师生特有的心态、行为方式等。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11、本题考查班主任的风格类型。在班级管理中存在三种类型的班主任,包括: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其中,专制型的班主任属于支配性指导,无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以僵硬的对策为基础,只给予统一强制的指导,或一味地斥责、威胁。在强制性的指令下,学生的活动性显著降低,消极性、依存性行为增多。题干中描述的即属于专制型班主任的典型表现。B项与题干相符,当选。A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放任型的班主任属于不干预性指导,容忍班级生活的种种冲突,更无意组织班级活动,回避学生的主动精神。学生在无指导的班级中生活,有目的的活动水平低下,违背团体原则的自发行为增多。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民主型的班主任属于综合性的指导,能够灵活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以此为基础引出学生的自发行为,促进班级同学的思想在合作中进行交流。学生在民主的指导下,行为较稳定,自主积极的行为较多。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参考文献:贾玉霞,姬建锋主编.教育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7.05.12、本题考查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包括: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其中,连续性特征是指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以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萌发出下一阶段的新特征,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题干描述了个体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总是以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基础,体现了心理发展的连续性。B项正确。A项:阶段性特征是指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当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取代旧特征,从而处于优势的主导地位,表现出阶段性的间断现象。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水平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一方面,表现为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起讫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发展的差异性是指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上往往不尽相同,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3、本题考查内发论。内发论又叫遗传决定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内发论强调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通过双生子爬梯实验提出“成熟势力说”,强调遗传因素中成熟机制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决定作用,体现了遗传决定论的观点。A项正确。B项:环境决定论又叫外铄论,强调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二因素论主张个体心理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的。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交互决定论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等)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相互作用的结果。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14、本题考查操作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提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而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题干中,学生自发产生了积极行为再给予刺激强化,使其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渐形成,符合操作性条件理论的观点。B项正确。A项:巴甫洛夫提出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他把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反射,也称为本能。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经典性条件反射是先有刺激后有反应。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精神分析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的。他提出行为的动机源于强大的内在驱力和冲动,如性本能和攻击本能。他还认为成人的行为的根本原因是童年经历所遗留下来的未解决的心理冲突。心理学家需要做的就是理解这种内在驱力,无论它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会赋予行为能量并指导行为。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符号学习理论是托尔曼提出的,他通过白鼠迷宫实验,提出符号学习理论基本观点:(1)学习是有目的的行为,而不是盲目的;(2)学习是对“符号—完形”的认知(形成认知地图);(3)在外部刺激(S)与行为反应(R)之间存在中介变量(O)。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5、本题考查班级的结构类型。班级组织结构可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的规则,为完成某一共同的目标,正式组织起来的人群集合体,是具有一定结构、同一目标和特定功能的行为系统。非正式组织源于班级组织的个人属性层面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与活动中基于成员间的需求、能力、特点的不同,从个人的好感出发而自然形成的。非正式组织有四种类型:(1)积极型;(2)娱乐型;(3)消极型;(4)破坏型。其中,积极型非正式组织,指的是这类非正式的组织的目标以及活动对正式组织的目标活动具有积极的作用。题干中,学生自发组织的小组是属于非正式的组织,而足球运动小组产生的又是一种积极的作用,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属于积极型非正式组织,C项正确。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16、本题考查学习的类型。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其中,有意义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有意义的联系。题干中,在学习菱形的概念时,将新的概念与原有的平行四边形概念实质性的联系起来属于有意义学习。B项正确。A项: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发现学习是指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不直接呈现,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发现而获得。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机械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没有与已有知识建立某种有意义的联系。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7、本题考查程序性知识。根据知识的功能,可将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安德森)。其中,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无意识地提取线索,因而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的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具有动态的性质。B项正确。A项: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有意识地提取线索,因而能够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主要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这类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具有静态的性质。与题干不符,排除。C、D两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8、本题考查精加工策略。精加工策略是一种通过形成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新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和记忆的深层加工策略。精加工策略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常用的精加工策略包括: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联系实际生活、利用背景知识,等等。题干中,张老师运用了歌谣口诀法教学生学习,属于使用了记忆术,这种学习策略属于精加工策略。C项正确。A项: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复述策略是指为了在记忆中保持所学信息而对信息进行重复识记的策略。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资源管理策略是指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19、本题考瞬时记忆。根据记忆内容保持的时间长短,记忆可以划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其中,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感觉登记,是极为短暂的记忆。包括以下几个特点:(1)时间极短;(2)容量较大;(3)形象鲜明;(4)信息原始;(5)感觉记忆向短时记忆转换取决于注意。因此,A项是属于关于瞬时记忆的正确表述,A项正确。B、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20、本题考查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科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其中,习俗水平包括寻求认可定向阶段和维护权威定向阶段。维护权威定向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治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他们认为准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因此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题干中,孩子认为因急事闯红灯违反交通规则,扰乱了社会秩序,是不对的。说明其处于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属于习俗水平。B项正确。A项:前习俗水平包括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和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其中,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的道德价值主要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后习俗水平的特点是个体不只是自觉遵守某些行为规则,还认识到法律的人为性,并在考虑全人类的正义和个人尊严的基础上形成某些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分为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21、本题考查理性情绪疗法。艾里斯曾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方法(ABC方法),他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因此,题干中的观点属于认知疗法。B项正确。A项:系统脱敏法是指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行为塑造法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与题干不符,排除。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来访者中心疗法也称为求助者中心疗法,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由罗杰斯所倡导,这种咨询方法认为任何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有着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的成长潜力,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理解自己并解决自己的问题,无需咨询师进行直接干预,人能够通过自我引导而成长。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22、本题考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两种类型:匮乏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匮乏性需要,也叫基本需要或缺失性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是指人在满足这些需要的时候,完全依赖于外界。当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将直接危及个体的生命。成长性需要则包括: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认知的需要不属于基本需要而属于发展性需要。B项符合题干,当选。A、C、D三项:均属于马斯洛的基本需要层次。与题干不符,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23、本题考查个体的学习风格差异。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金依据认知加工中对客观环境提供线索的依赖程度,将人的认知风格分为了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其中,场依存型的学生是“外部定向者”,对事物作出判断时,倾向于以外部参照(身外的客观事物)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容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这类人喜欢与人有联系的情境,愿意选择与人有关的社会工作,因此,A项正确。B项:场独立型的学生是“内部定向者”,对客观事物作出判断时,常常利用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整体型指从全盘上考虑如何解决问题,倾向于对整个问题涉及的各个子问题的层次结构以及自己将采取的方式进行预测,做到未雨绸缪。其视野比较宽,往往从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着手。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系列型指把精力集中在一步一步的策略上,他们提出的假设一般来说比较简单,每个假设只涉及一个属性。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24、本题考查注意的分类。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其中,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题干中,教室外汽车的鸣叫声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是没有预先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属于无意注意,B项正确。A项:有意注意是自觉的、有目的的、需要做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又叫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有意后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是指有着自觉目的,但无须意志努力的注意。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25、本题考查教师聘任制度的形式。教师聘任制依其聘任主体实施行为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形式:招聘、续聘、解聘和辞聘。其中,辞聘主要是指受聘教师主动请求用人单位解除聘任合同的一种法定行为。D项正确。A项:招聘即学校面向社会公开择优选拔所需的教育教学人员。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续聘一般是指在聘任合同期满后,学校与教师继续签订聘任合同。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解聘主要是学校因某种原因不适宜继续聘任教师,双方解除聘任合同关系。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参考文献:李宜江主编.高等教育法规概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20.08.26、考查教育法规体系的纵向结构。教育法规体系的纵向结构,是指依据教育法规的制定机关和法律效力等级划分,形成的纵向体系。目前我国教育法规依次可分为教育基本法、教育单行法、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教育行政规章等。其中,教育单行法(也叫教育部门法)是我国教育法规体系的第二个层次。它是指根据宪法和教育基本法原则制定的调整某类教育或教育的某一具体部分关系的教育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因此,B项正确。A项:教育基本法是以宪法为依据制定的基本法律,主要规定我国教育的基本性质、地位、任务、基本法律原则和基本教育制度等,是全部教育法规的“母法”,是协调教育部门内部以及教育部门与其他社会部门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制定教育部门其他法律规范的依据,我国的教育基本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教育行政法规是教育法规体系的第三个层次,主要是为实施教育法和各单行法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教育行政规章是我国教育法规体系的第五个层次。它是根据宪法、法律和国家行政法的授权,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所属的各业务主管机构和地方行政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制定,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27、本题考查行政处分。行政处分是根据法律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由国家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给予犯有违法失职行为或部纪律的所属人员的一种制裁。行政处分有时也称“纪律处分”,共有八种: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留校察看和开除。题干中,某校校长违纪受到记过处分,这属于行政处分。A项正确。B项: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其他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且尚未构成犯罪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给予的一种以惩戒违法行为为目的的具有制裁性的具体行政行为。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民事处罚即民事制裁,是指国家对于违反民事法规的违法当事人依其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措施。民事制裁的形式具有多种:如恢复财产原状;返还原物;排除妨碍;损害赔偿等。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刑事处罚是指违反刑法,应当受到的刑法制裁,简称刑罚。刑事处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部分。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和驱逐出境。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28、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8年修正)第一章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因此,B项正确。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29、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规定教师享有的权利有: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指导评价权、获取报酬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等。其中,D项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属于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而非权利。与题干相符,当选。A、B、C三项:均属于教师享有的权利。与题干不符,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30、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8年修正)第二章第十九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班),对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班)应当具备适应残疾儿童、少年学习、康复、生活特点的场所和设施。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因此,中小学并不是无条件接收参加适龄儿童随班就读。A项表述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B、C、D三项:均表述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31、本题考查教学评价的类型。根据实施功能的不同,教学评价可以分为诊断性、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直接指向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所以形成性评价可以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同时对下一个教学任务做出正确的预测和调整。因此,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是形成性评价而非终结性评价。故表述错误。32、本题考查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认为人类所有的心理反应归根到底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适应分为同化和顺应。(1)同化是指儿童把新的刺激物纳入已有图式中的认知过程。同化是图式发生量变的过程,它不能引起图式的质变,但影响图式的生长。(2)顺应是指儿童通过改变已有图式(或形成新的图式)来适应新刺激的认知过程。顺应是图式发生质变的过程。通过顺应,儿童的认知能力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因此,皮亚杰认为顺应是质变而非量变。故表述错误。33、本题考查艾里克森的社会发展理论。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美国当代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命全程划分为相互交错、更叠的八个发展阶段。因此,埃里克森虽然是分为八个阶段,但是社会化发展理论,并不是题干中所说的认知发展。故表述错误。34、本题考查迁移的类型。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来划分,迁移可以分为正迁移、负迁移。正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来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倒摄抑制是指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不论前摄抑制还是倒摄抑制都属于抑制,都是消极的影响,均属于负迁移。故表述错误。35、本题考查教学过程中教书和育人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过程。即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从教学过程的概念可以看出,内含了教书和育人两个部分,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故表述正确。36、本题考查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题干中,“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出自《学记》,意为:安心学习,亲近师长,乐于与群众交朋友,并深信所学之道。这说明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思想品德教育有效进行的保障。故表述正确。37、农业社会是人类进入的第一个文明社会。农业社会的教育有以下一些特点:(1)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2)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38、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策略有:教师方面:(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提高自身素质;(4)发扬教育民主;(5)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6)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7)正确处理师生矛盾;(8)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学生方面:(1)正确认识自己;(2)正确认识教师。环境方面:(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纯洁性。(2)加强学风教育,促进良好学风的养成,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风氛围下健康地学习,这对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和价值。39、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另外,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得森的研究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动机的最佳水平还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学习较复杂的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些;在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些。40、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1)依从: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行为受外界的压力,而不是内在的需要。(2)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这一阶段的学生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3)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41、教育法规作为法律的一个分支,具有法律的两大根本职能,即调整职能和保障职能。虽然职能不等于作用,但教育法规基本社会职能的实现是通过教育领域内的一系列具体作用来表现的。教育法规具有以下几方面社会职能:(1)促进和保障国家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保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3)协调教育内外关系;(4)确认并保障公民的教育权利和义务。参考文献:教育法学,李晓燕主编;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_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_2006.0642、时代在前进,科学在进步,教育在发展,教育学也不断地出现一些新的面貌,以至于20世纪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