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_第1页
北师大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_第2页
北师大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_第3页
北师大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_第4页
北师大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丹东七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照相与电影在中国的出现与发展;了解民国初年剪发

辫、改称呼和服饰的改变等基本史实,并试分析其原因,了

解对社会的影响。

对古今旗袍进行对比,培养对比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以及对美的鉴赏力。

通过思考“为什么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有如此大的

变化”等向题,培养学生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客观地思考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搜集老照片、旧服饰等,形成对百年来中国社会习俗变迁

的直观认识。以服装表演和服装图片展示的形式,使学生直

观地理解服装的内涵。以新旧照片的对比、中外男装的对比、

古今旗袍的对比等,培养学生掌握对比学习的方法。阅读《老

照片》、《百年中国》等书籍和,资料,加深认识。

放映老电影片断,加深学生对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状况的了

解,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国社会接受西方传入的照相、电影、剪发辫、改称呼以

及服饰受西方影响发生的变化等都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必然

性。

今天我国的旗袍在世界服饰界占有重要的地位,人类对美

好的事物能够形成共识,培养学生勇于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

物。

教学重点:了解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情况,即

知道照相和电影的出现、社会习俗的变化。

教学难点:分析剪发辫、该称呼的原因和尝试从服饰的

变化中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并在分析的基础上,使学生

能够知道这些变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有关课件;指导学生查找有关照相、

电影、剪发辫、改称呼、服饰变化的资料。收集自己以及家

庭的新旧照片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介绍。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课前五分钟式8分钟)

课前五分钟活动内容;师: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状

况?

二、导入新课(情境式2分钟)

使用自制课件为学生展示百年中国的大事:洋务运动、戊

戌变法、辛亥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在这些探索和变革中,

中国的近代化开始了艰难的起步,而在这过程中,人们的生

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探求新知(多媒体课件式20分钟)

(一)照相与电影的出现(6分钟)

照相:大家分小组将自己准备的新旧照片对比、介绍。请

每组的代表展示有代表性的自己或家庭不同时期的照片,本

就照相的时间、相片中的人物、当时的生活进行对比,感受

不同。

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照相术的传入及其艰难的推广历程,

体会新旧势力之间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差异及斗争。

电影: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电影及影星引起学生共鸣,导入

电影的传入和中国第一部电影的诞生。利用学生搜集的资料

和教师准备的材料结合,为学生进行演示,了解电影发展的

过程。

为学生放映反映旧电影的片段,使学生加强直观感受。

小组讨论:那么照相和电影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

些影响?

师小结:保存了我们成长过程中的美好的记忆,是人类珍

贵的历史资料,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二)剪发辫、该称呼(8分钟)

1.学生编演历史短剧“革命军在街头剪辫子”,师问“为

什么孙中山要颁布剪辫令?”学生讨论、阅读、归纳。对比

今天的发型(图片)多样。

2.多媒体课件放影片,让学生注意淇中的称呼及变化。问:

以前清朝官场的称呼是什么?为什么要改称呼?改成什么

称呼?学生讨论归纳。

(三)服饰的变化(6分钟)

展示学生课前临摹、搜集的清代服饰,由学生观察、议论

有哪些款式、特点。(生)观察、讨论、发表意见,进行归

类。那么同一时期外国的服饰是什么样呢?继续展示图片,

学生对比发现特点。

小组讨论:外国的西服与我们的长袍马褂有什么不同,哪

一种更好?身着中山装的男生表演,使学生直观了解中山装

的式样,了解来历,领悟孙中山的爱国之情。身着现代旗袍

的女生上台表演,对比图,片旧式旗袍,引导学生从式样和特

点上进行比较。引申:为什么旗袍会有如此大胆的改良?小

组讨论。

(师)正是社会的发展,思想的解放,人们更加追求人体

的自然美,服饰才会有如此巨大的变革。

四、归纳升华(问答式5分钟)

(屏幕显示)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哪些重大

变化?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进行归纳总结,作为本节

课的小结。

结束语:历史就象一条小溪,从我家流到你家,记载着

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愿我们每一位同学为历史的小溪画上

精美的一笔,使我们的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五、达标测评(学生完成5分钟)

P58自我测评、《创新设计》。

六、板书设计

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r照相的出现

社会电影的出现

生活剪发辫

变迁该称呼

I易服饰

教学反思:

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程标准:

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

实。

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

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照相与电影在中国的出现与发展。

了解民国初年剪发辫、改称呼和服饰的改变等基本史

实,并试分析其原因,了解对社会的影响。

对古今旗袍进行对比,培养对比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

能力以及对美的鉴赏力。

通过思考“为什么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有如此大

的变化”等问题,培养学生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客观地思

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搜集老照片,、旧服饰等,形成对百年来中国社会习俗变

迁的直观认识。

以服装表演和服装图片展示的形式,使学生直观地理解

服装的内涵。

以新旧照片的对比、中外男装的,对比、古今旗袍的对比

等,培养学生掌握对比学习的方法。

阅读《老照片》、《百年中国》等书籍和资料,加深认

识。

放映老电影片断,加深学生对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状况的

了解,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随着学习的深入和扩展,逐步认识上社会的进步以及人

类文明的发展、世界文化的交流等,必会促使人类的生活发

生重大的变化,中国必将要从闭关锁国步入世界的轨道。中

国.社会接受西方传入的照相、电影、剪发辫、改称呼以及服

饰受西方影响发生的变化等都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必然性。

今天我国的旗袍在世界服饰界占有重要的地位,人类对

美好的事物能够形成共识,培养学生勇于向往和追求美好的

事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情况,即知道

照相和电影的出现、社会习俗.的变化。

难点:通过参与式学习,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培养

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在分析的基础上能够知道这些变化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查找有关照相、电影、剪发辫、改称呼、服饰

变化的资料。

收集自己以及家庭的新旧照片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介

绍。

准备具有鲜明特色的旗袍,由学生练习表演。

导入:

使用自制课件为学生展示百年中国的大事: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在这些探索和变革中,

中国的近代化开始了艰难的起步,而在这过程中,人们的生

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照相与电影的出现

照相:大家分小组将自己准备的新旧照片对比,介绍。

请每组的代表展示有代表性的自己或家庭不同时期的照片,

本就照相的时间、相片中的人物、当时的生活进行对比,感

受不同。

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照相术的传入及其艰难的推广历

程,体会新旧势力之间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差异及斗争。

.电影: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电影及影星引起学生共鸣,导

入电影的传入和中国第一部电影的诞生。利用学生搜集的资

料和教师准备的材料结合,为学生进行演示,了解电影发展

的过程。

为学生反映旧电影的片段,使学生加强直观感受。

小组讨论:.那么照相和电影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

哪些影响?

(师)保存了我们成长过程中的美好的记忆,是人类珍

贵的历史资料,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二、服饰的变化:

展示学生课前临摹、搜集的清代服饰,由学生观察、议

论有哪些款式、特点。

(生)观察、讨论、发表意见,进行归类。

那么同一时期外国的服饰是什么样呢?

继续展示图片,学生对比,发现特点。

小组讨论:外国的西服与我们的长袍马褂有什么不同,

哪一种更好?

身着中山装的男生表演,使学生直观了解中山装的式

样,了解来历,领悟孙中山的爱国之情。

身着现代旗袍的女生上台表演,对比图片旧式旗袍,引

导学生从式样和特点上进行比较。

引申:为什么旗袍会有如此大胆的改.良?.

小组讨论。

(师)正是社会的发展,思想的解放,人们更加追求人

体的自然美,服饰才会有如此巨大的变革。

三、生活习俗的改变

剪发辫。师生共同回顾清朝的发型,

四、,问题解答

【每课一得】

提示:不要求学生记住中山装造型的具体含义,只是作

为补充资料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山装。

【资料阅读】

提示:1、政府是治理事务的机关,政府中的职员是人

民的公仆,不是特殊的阶级,不应该有非分的称呼。2、清

朝政府根据官位等级,有大人、老爷等称呼,这明显反映了

封建的等级制度,落后而腐朽;共和国追求民主平等,,如果

再以大人、老爷作为称呼,是对共和政体的玷污。而官职和

先生、君作为称呼,即表示对人的尊敬,又没有等级之分,

适用于当时的共和政体。

【课后反思】

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总课时

课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照相和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的史实;了解

民国初年剪发辫、改称呼的基本史实,并分析其原因。

2.了解清末民初人们服饰的变化和中山装、旗袍的基本

知识,尝试通过服饰的变化来了解社会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逐步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文明的

发展、世界文化的交流等,人类的生活必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重点难点】

重点是了解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情况。

难点是分析剪发辫、改称呼的原因和尝试从服饰的

变化中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出示目标】

三、【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尝试练习】

一、阅读课文”照相与电影”的出现,回答1—2题:

1.简单说一说照相技术何时传入中国?

2.照相摄影技术的传入与运用,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

请你讲一讲电影在中国发展的情况。(列举中国近代

电影的两个“第一”。)

二、阅读教材“剪发辫,该称呼”一目,回答4—5题:

4.图中事件发生于什么时间以后?为什么说这一事件成为

革命的标志?为什么要剪发辫?

被剪辫的人有的高兴很好理解,为什么有许多人不愿意剪辫

子?分析一下他们的心理。

5.民国政府为什么要更改前清官场称呼?体现了什么愿

望?

三、阅读最后一目,回答第6题:

6.清末民初,人们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出现了哪些

具有新意的服饰?

比一比高领服装与旗袍有什么不同?

四、【生生互动】

五、【师生互动】

六、【拓展延伸,巩固提升】

分析一下,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面貌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七、【归纳整理】

归纳一下,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哪些重大变

化?

八、【课堂达标】

1.(2010•江苏淮安)下列事项可能出现在20世纪20

年代初北京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A.出行可以乘坐飞机B.用手机和亲友联系

C.可以看到无声电影D.称呼政府官员“大人”、“老

爷”

3.(2010•山东聊城)”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

辫子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引起这些习俗变化的

最重要的事件是()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

化运动D.五四运动

4.(2009•孝感中考)中华民国建立后,明令废除“大人”、

“老爷”等称呼。这种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

上出现的什么新观念?

A.平等观念B.民主观念C.自由观

念D.等级观念

5.目前全国很多地方都在积极筹备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活动。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决定以“辛亥革命”为主题进

行探究学习,现邀请你一起参加。

【探究一】知识回顾

(1)辛亥革命100周年是哪一年?辛亥革命首先爆发于哪

个省?其最主要的领导人是谁?

(2)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探究二】资料收集以下是三位同学收集到的资

料:

甲:

乙:⑤1914年,北京普通民众“至今剪辫子者甚稀”⑥

“自强”、“求富”

丙:⑦“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

业”⑧“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探究三】分析整理

(3)请认真分析以上收集到的资料,选择最恰当的三项填

入下表相应位置,并写出结论。

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相关资料(填序号)结论

政治方面④

经济方面

思想观念方面

社会生活方面

【探究四】深入研究

(4)材料⑤对研究辛亥革命有何价值?请谈谈你的看法。

【探究五】探究体会

(5)通过以上的探究,你学到了什么历史学习的方法?

九、【布置作业】

十【课后反思】

学生反思

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对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情况有

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且这一课内容丰富生动、贴近学生日常

生活,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分析剪发辫、改称呼的原因和从服装的变化中了解社会的变

化与发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同学即兴表演,不同时期

即清朝、民国、当代,不同的服饰及见面怎样打招呼,来体

现社会的变迁、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化解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通过调查问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本课相关内容掌握的程度,

具备的能力。初二学生基本上已经能使用网络查询和下载资

料,加上善于表现的个性和急于探究的心理,敢于发表自己

的观点,思想新潮、开放,让他们去探究与本课内容中的相

关知识,将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照相和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

2.了解民国初年剪发辫、改称呼和服饰的改变等基

本史实,并试分析其原因,了解对社会的影响。

3.对古今旗袍进行对比,培养对比思考、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美的鉴赏力。

4,o通过思考“为什么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会

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学生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

客观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反映民国初年社会变迁的文字、

图片等史料,并对其进行归纳,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信

息的能力。

2、通过学生表演不同时期称呼的变化,认识社会在不断地

发展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它在改造着中国社会的

物质文明的同时,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在发生

着深刻的变化。中国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

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

观和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起学生的好奇

心,在教学中开发教材的伸缩点,使学生不但学到了基础知

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得

到了教育。

根据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知识、心理特点等方面

的分析,教学活动将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重视教学过程的

学生的参与性、探究性,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体验学习的快

乐,成功的喜悦。更好地体现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和合作伙伴的新型师生关系。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为反抗侵略、

挽救中国,从各个途径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请同学们回顾一

下,历史上都有过哪些尝试和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

(通过对百年中国历史的回顾,学生们再一次

深刻地感悟到,在这些探索和变革中,中国的近代化开始了

艰难的起步,而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生活也必然会随之发

生巨大的变化)

教师:这些都是近代以来,西方列强携坚船利

炮打开国门而引发的社会生活的变化,你想更确切的了解它

吗?以及当时的社会生活还有哪些变化?让我们一起走入

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学习新课

(一)照相与电影的出现”,

师设计疑难

照相术是何时传入中国的?它有什么历史作用?

电影刚传入中国被称为什么?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

片是什么?

照相术和电影在西方发明不久就传入中国并得到了发展,说

明了什么?

通过组织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照相与电影的出现”,目

的是使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并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家乡的

变化相联系,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热爱家乡

的思想教育。

(二)“箭发辫改称呼”和“服饰的变化”

通过多媒体展示文字材料及剪发辫的图片,深入探究。

自由提出问题,生生答疑、师生答疑,并及时进行点评,采

取生生评价。例如:既然剪辫子有好处,那么当时为什么有

人(包括一些留学生在内)不愿意剪辫子呢?组织学生深入

探究,如果观点不一,可以互驳,说明原因。归纳结论:把

剪辫子看作是革命的标志。小组探究:从服饰的变化中,反

映了历史怎样的变迁呢?再一次突破难点,反映社会的不断

发展变化。逐步培养学生从事物的表面现象看出事物的本质

特征。知识拓展

探究变迁:

观看一组服装的图片(马褂、旗装、旗袍、中山装和西装),

并请学生自由表述,例如:说出图片中服装的名称及其来历;

服装反映的是什么时代;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是:中山装与

旗袍,具有生命力。看多媒体图片一组,反映出近现代名人

都穿民族服装。

观看另一组图片(清末、民初男女头像各一),并请学生观

看图片后,让学生自由搭配图片,而且要求反映真实的历史,

并能说明理由。从发式的演变过程,突出这种变化的进步性。

小组讨论:从清末到民国初年发式、服装的变化有什么好

处?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突出社会在发展和历史

在不断进步,并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认识到

“美”要符合时代的特征。

请同学分成三组,每组派两名同学表演,不同时期即清朝、

民国、当代,不同的服饰,见面怎样打招呼,要求符合历史,

并注意称呼与礼节。学生两分钟时间进行准备,同时多媒体

出示具体要求。为了体现公平性,采取抽签的方式来决定选

择哪一个历史时期服饰和称呼的变化。请大家看看称呼有什

么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

除了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的变化外,还在哪些方面发生

了变化呢?先让学生自由表述,然后组织学生带着问题看

书:

每一小组汇报结束后,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对汇报小组提出问

题。汇报小组的成员给以解答。(教师可以适当的点拨、指

导,进行调控)

老师:

(屏幕显示)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哪些重大变

化,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3.课堂小结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归纳,完成对本课的总结)教师组

织学生探究: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哪些重大变

化?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进行归纳总结,作为本节

课的小结。

结束语:历史就象一条小溪,从我家流到你家,记载着人们

生活的点点滴滴,愿我们每一位同学为历史的小溪画上精美

的一笔,使我们的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4.课堂练习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出现了许多新气息、新事物,除了教材

上介绍的几方面以外,你还能举出一些其他的例子吗?可以

以史实资料或图片说明。

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程标准:

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

实。

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

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照相与电影在中国的出现与发展。

了解民国初年剪发辫、改称呼和服饰的改变等基本史

实,并试分析其原因,了解对社会的影响。

对古今旗袍进行对比,培养对比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

能力以及对美的鉴赏力。

通过思考“为什么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有如此大

的变化”等问题,培养学生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客观地思

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搜集老照片,、旧服饰等,形成对百年来中国社会习俗变

迁的直观认识。

以服装表演和服装图片展示的形式,使学生直观地理解

服装的内涵。

以新旧照片的对比、中外男装的.对比、古今旗袍的对比

等,培养学生掌握对比学习的方法。

阅读《老照片》、《百年中国》等书籍和资料,加深认

识。

放映老电影片断,加深学生对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状况的

了解,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随着学习的深入和扩展,逐步认识上社会的进步以及人

类文明的发展、世界文化的交流等,必会促使人类的生活发

生重大的变化,中国必将要从闭关锁国步入世界的轨道。中

国社会接受西方传入的照相、电影、剪发辫、改称呼以及服

饰受西方影响发生的变化等都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必然性。

今天我国的旗袍在世界服饰界占有重要的地位,人类对

美好的事物能够形成共识,培养学生勇于向往和追求美好的

事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情况,即知道

照相和电,影的出现、社会习俗的变化。

难点:通过参与式学习,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培养

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在分析的基础上能够知道这些变化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查找有关照相、电影、剪发辫、改称呼、服饰

变化的资料。

收集自己以及家庭的新旧照片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介

绍。

准备具有鲜明特色的旗袍,由学生练习表演。

导入:

使用自制课件为学生展示百年中国的大事: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在这些探索和变革中,

中国的近代化开始了艰难的起步,而在这过程中,人们的生

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照相与电影的出现

照相:大家分小组将自己准备的新旧照片对比,介绍。

请每组的代表展示有代表性的自己或家庭不同时期的照片,

本就照相的时间、相片中的人物、当时的生活进行对比,感

受不同。

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照相术的传入及其艰难的推广历

程,体会新旧势力之间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差异及斗争。

电影: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电影及影星引起学生共鸣,导

入电影的传入和中国第一部电影的诞生。利用学生搜集的资

料和教师准备的材料结合,为学生进行演示,了解电影发展

的过程。

为学生反映旧电影的片段,使学生加强直观感受

小组讨论:.那么照相和电影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

哪些影响?

(师)保存了我们成长过程中的美好的记忆,是人类珍

贵的历史资料,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二、服饰的变化:

展示学生课前临摹、搜集的清代服饰,由学生观察、议

论有哪些款式、特点。

(生)观察、讨论、发表意见,进行归类。

那么同一时期外国的服饰是什么样呢?

继续展示图片,学生对比,发现特点。

小组讨论:外国的西服与我们的长袍马褂有什么不同,

哪一种更好?

身着中山装的男生表演,使学生直观了解中山装的式

样,了解来历,领悟孙中山的爱国之情。

身着现代旗袍的女生上台表演,对比图片旧式旗袍,引

导学生从式样和特点上进行比较。

引申:为什么旗袍会有如此大胆的改良?.

小组讨论。

(师)正是社会的发展,思想的解放,人们更加追求人

体的自然美,服饰才会有如此巨大的变革。

三、生活习俗的改变

剪发辫。师生共同回顾清朝的发型,

四、问题解答

【每课一得】

提示:不要求学生记住中山装造型的具体含义,只是作

为补充资料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山装。

【资料阅读】

提示:1、政府是治理事务的机关,政府中的职员是人

民的公仆,不是特殊的阶级,不应该有非分的称呼。2、清

朝政府根据官位等级,有大人、老爷等称呼,这明显反映了

封建的等级制度,落后而腐朽;共和国追求民主平等,如果

再以大人、老爷作为称呼,是对共和政体的玷污。而官职和

先生、君作为称呼,即表示对人的尊敬,又没有等级之分,

适用于当时的共和政体。

【课后反思】

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说课稿

、教材分析:

本课出自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本第二单

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本课和前几课联系紧密。

中国在近代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国门被强迫打开,

中国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

化、社会风尚,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变革。本课主要从

“照相和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剪发辫,改称呼”,

“易服饰”这三个题目介绍清末民初社会的变迁,突

出了社会生活也随着时代潮流不断进步的特点。内容

丰富多彩,都属于实际生活的典型事例,理论性不强,

意在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八年级学生无论在学习方

法还是知识的积累上,都有了初步的基础,有一定的

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这个年龄的学生抽象

思维开始发展,但仍然相对较弱,仍以形象思维为主,

虽然参与意识很强,但却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对

生活习俗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而不会对其内涵和历

史意义进行深度思考。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新课程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

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照相术,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

2.了解民国初年剪发辫,改称呼的基本史实,并试

分析出现的原因。

3.了解中山装、旗袍的基本知识,尝试通过服饰的

变化来确定社会发展变化。以此来培养学生站在

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加工整理所收集的资料,组织开展主题

活动汇报会,向全班同学汇报展示各小组探究的结

果。

2、教师在学生汇报活动中,及时引导学生思考,

透过表象看本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社会生活

变迁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中逐步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

步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世界文化的交流等,

人类的生活必将发生重大的变化。中国社会接

受西方传入的照相和电影,剪发辫,改称呼以

及服饰受西方影响发生变化等反映了时代发

展的必然

四.重点难点:【基于对教学目标理解及学生实际的了解,

我将本课重点,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知道照相,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了解民

国初年剪辫,改称呼,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

变化。

难点:理解剪发辫,改称呼的原因和尝试从服饰的变化

中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使学生认识到这时中国社会的进

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五、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学习

(基于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与合作

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的要求,确定此教学方

法。)

六、教具选择:多媒体

七、课前准备:

1、将学生分成三组:科技组、礼仪组、服饰组。

2、教师帮助学生制定自学提纲。

3、教给学生整理资料的方法。

4、推荐资料:《老照片》丛书、电影《西洋镜》

八、教学过程:

(一)导课: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二)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检测学习效果。

(三)成果展示交流。

1、学生展示交流学习成果。

2、教师提问,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并总结深化。

(四)、归纳拓展:

学生讨论:为什么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

的变化?

教师纠正或补充、深化,提升学生的认识。

九、练习:中考链接。

强化训练中考考点。

十、小结和板书设计相结合。培养学生归纳知识、梳理

知识的能力。

十一■、反思:

优点: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交流的能

力,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不足:时间安排前松后紧。

教学《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题

教学1、面向学生:初中二年级学科:

对象历史

2、课时:1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①预习第11课的教学内

②通过网络和课外资料,搜

集清末民初时的旧照片及

当时人们的服饰

教材

内容本课讲述的是鸦片战争到民国时期,随着外

分析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深入,中国由传统逐步向近代

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生活领域发生了一

些重大的变革。本课的内容与新中国成立后人们

社会生活的变化紧密相关,所以,本课具有承上

启下的作用。

塾1.知道照相和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

2.了解民国初年剪发辫、改称呼的基本史

学力实,并试分析其原因

3.了解清末民初人们服饰的变化和中山装、旗袍

目的基本知识,尝试通过服饰的变化来了解社会

的变化

搜集老照片、旧服饰等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

程生,让学生形成对百年来中国社会习俗变迁的直

与观认识

在学习中逐步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

感人类社会的发展、

世界文话的交流等,人类的生活必会发生重

度大的变化。中国社会接受西方传入的照相和电

影、剪发辫、改称呼以及服饰受西方影响发生变

价化等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必然性。

重点了解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情况

难点分析剪发辫、改称呼的原因

教学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是合作探究的学习

方法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教学目标,通过小

组合作、讨论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综合运用多媒

体展示和互联网搜索等方法。

教学多媒体课件展示、互联网搜索

手段

教师活动学生活设

动计目的

导入:同学们,你想成为

名人,出现在报纸或是杂志上

吗?很简单,我可以帮助你。观看激发

(通过多媒体展示用软件编杂志上的学生的

辑的人物的照片出现在杂志人物照兴趣,导

上)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问:片,思考入新课

学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跟问题

我一起学习了今天的课程,你

就知道了。由此导入新课。

一、照相与电影的出现

过(一)照相:19世纪30年代

沫在西方国家

诞生,19世纪

40年代以后传

入中国。在19

世纪晚期,照相仔细

术在清朝的宫观看多媒

廷十分盛行。不体上的照

久,中国的许多片,描述通过观

城市都有了照照片里的看照片

相馆,拍照留影人和事物和剧照,

逐步融入社会了解照

生活。片和电

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清晚期影在中

的宫国的产

廷照生与发

片【百展

度搜

索】

1.http:〃image,baidu.com/观看

i?ct=201326592&cl=2&lm=《定军

T&st=-l&tn=baiduimage&山》剧照

istype=2&fm=index&pv=&z

=0&word=%B4%C8%EC%FB%D5

%D5%C6%AC&s=0#pn=0提供

2.http:〃image,baidu.com/资料,提

i?ct=201出问题,

326592&cl=2&lm=T&st=T让学生

&tn=baid的自主

uimage&istype=2&fni=inde学习

x&pv=&z二

0&word=%Dl%AB%Cl%E4&s=0

(二)电影:《定军山》一一

揭开中国电影事

业的序幕。

多媒体展示图片《定军

山》【百度搜索】

教师活动学生活设

动计意图

http:〃image,baidu.co观看有的

m/i?ct=20132《阿Q的放矢,从

教692&cl=2&lm=-l&st;T&tn=b见闻》及而培养

aiduimag《剪发学生的

e&istype=2&f口=index&pv=&z令》的有合作意

=0&word=关规定,识和表

%B%B6%A8%BE%FC%C9%BD%BE%E自由分成达与配

7%D5%D5&若干小合能力

s=05组,讨论

通过多媒体展示清末人问题

物阿Q的见闻导入第二个框

题。让学

二、剪发辫、改称呼生了解

(一)剪发辫:阿Q走在观看新旧称

大街上,看见男人头上的辫子多媒体展呼、新旧

被剪掉了……不远处,一群人示的旧礼礼仪的

正在看告不。走近一看,阿Q仪与新礼不同,感

冒了一头汗。《剪辫令》“令到仪,找出受社会

之日,限20日官军民一律剪差别的变化

掉辫子,有不遵者,以违法与平等

论。”看到革命军在旁边剪辫

子,阿Q落荒而逃……根据阿

Q的见闻教师总结:1912年3

月,孙中山以规定:临时大总

统的名义颁布剪辫令,令到之

日,限20日,官军民一律剪让学

掉辫子,有不遵者,以违法论。生在图片

命令也很严厉,但没以死相对比中选

挟。然而,响应者却最众。仅择正确

在广东,一天就有20余万人的、适合

男了辫子。而且剪不剪辫成了中学生的

是否革命的标志。发型。

讨论:中华民国成立后,

孙中山为什么要颁布剪辫

令?为什么被剪辫的人有的使

高兴,有的则痛哭流涕,或者学生直

像阿Q一样逃跑呢?观的感

(多媒体展示图片近代男受清末

子发型、规范的中学生发型与民初时,

流行发型的对比)人们服

(二)改称呼:饰发生

大人、老爷---------的变化,

职务感受中

民间普通称呼------国社会

先生、君的变化,

教师总结:剪辫适应了时从而感

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观看受到西

表现。称呼也是与时代同步服饰变化方文化

的,这些都体现了资产阶级追的图片,与中国

求平等的愿望。根据图片传统文

三、服饰的变化回答问题化的结

服饰是社会生活的一合。

种反映,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清末民初时,人们的服饰也发

生了变化。(通过多媒体展示

有关清朝官员的服饰,并展示

西装的演变。)

继续通过多媒体展

示阿Q的见闻,以此来说明清

末民初人们服饰的变化。

阿Q走进服装店,要

求老板给他看当时最时兴的

衣服

讨论:如果你是当时的老

板,你打算拿什么衣服给阿Q

看呢?(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

不同的服装,让学生从中选

择)

通过多媒体展示图

片:【百度搜索】

中山装、穿中山装的明星

图片、女士旗袍,通过过去和

现在的对比,让学生直观感受

到服装的变化。

1.http:〃image,baidu.

com/i?tn=baiduiniage&ct=20

1326592&lm=T&cl=2&word=

穿中山装的明星#

2.百度图片搜索旗袍装

自从鸦片战争英国殖民者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

国的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学习西方,进行了各种近代

化的尝试,这种尝试也带来了中国人在社会生活方面

结的变化。清末民初,中国社会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

政治上的变革也引起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这

些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发展,也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第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板11

一、照相与电影的出现

二、剪发辫改称呼

三、服饰的变化

在上今天这节课之前,我做了充分准备。为

了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也为了拓展学生学习的知

识面,我查阅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准备了大量的图片。

这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也很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

有很多图片资料可以利用,这些资料很容易引发学生

课的兴趣和共鸣。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大

U量联系今天的现实生活,通过一连串的问题设计,情

景再现以及巧妙的过渡,有目的的启发诱导,充分发

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

思过程中主动地去探究。而且我大胆的把第二环节的内

容“剪发辫改称呼”与第三个环节的内容”服饰的

变化”相融合,组织学生自由讨论,自愿组合即兴表

演不同时期即清朝、民国和当代,不同的称呼,见面

怎样打招呼。目的是让学生从了解当时的社会称呼、

礼节和服饰的变化,反映出社会等级观念和思想观念

的变化,是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这样很容易就

突破了难点。同时,用表演的方式,可以把枯燥的历

史史实通过学生生动、有趣的表演再现出来,使学生

在新奇、有趣的笑声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知识,达到

“寓教于理”、“寓教于乐”的效果。

作为历史教市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历

史是讲述过去发生的事情,学生往往不感兴趣。但如

果教师将历史与现实结合,那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

往往就是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而且,历史教师在进行

历史知识教育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

育,比如在这节课中,通过对清末明初社会生活变化

的了解,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国在一天天的发展,在一

步步的强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师姓名:刘丽萍地址:黑龙江省大庆

介市第六中学

绍邮编:163111联系电话:

11.《社会生活的变迁》

K教学内容』

19世纪中期,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西方各国开始

加速向全世界扩张的步伐,而中国则仍旧徘徊在封建社会的

门槛中自大。1840年,英国利用鸦片和炮舰首先打开了

中国国门。随后,各国侵略者纷纷涌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

略欺凌,中国在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从经济、政治到思

想文化、社会风尚,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变革。

中国社会开始接受西方传入的照相、电影等科技文明成

果,发型、服饰、称呼也受西方影响发生变化。这些都反映

了时代发展的必然性。

K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照相和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

了解民国初年剪发辫、改称呼和服饰的改变等基本史

实,并试分析其原因,了解对社会的影响。

对古今旗袍进行对比,培养对比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

能力以及对美的鉴赏力。

通过思考“为什么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会有如此

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学生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客观地

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搜集老照片、旧服饰等,形成对百年来中国社会习俗变

迁的直观认识。

以服装表演和服装图片展示的形式,使学生直观地理解

服装的内涵。

以新旧照片对比、中外男装对比、古今旗袍对比等,培

养学生掌握对比学习的方法。

阅读《老照片》《百年中国》等书籍和资料,加深认识。

放映老电影《十字街头》片断,加深对中国早期电影事

业发展状况的了解,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内容,并引

导学生从中体会革命前辈投身革命、积极抗日、为祖国甘洒

热血的爱国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随着学习的,深入和扩展,逐步认识到社会的进步以及人

类文明的发展、世界文化的交流等,必会促使人类的生活发

生重大变化,中国也必将要从闭关锁国步入世界的轨道。中

国社会接受西方传入的照相和电影,剪发辫、改称呼以及服

饰受西方影响发生变化等都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必然性。

今天我国的旗袍在世界服饰界占有重要地位,人类对美

好的事物能够形成共识,培养学生勇于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

物。

K教学重点难点R

重点了解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情况,即知道

照相和电影的出现、社会习俗的变化等。

难点通过参与式学习,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培养

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在分析的基础上能够知道这些变化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K教学方法』

师生谈话法,表演法,讨论法,比较法,学生活动法(自

学互论,展示材料),教师点评、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对书本上的知识点只做底线要求,作为一种知识储备。

主要是通过实施参与式学习,侧重于探索知识、获取知识的

方法。

K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历史的回顾。

教师: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为反抗侵略、挽救中国,

从各个途径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请同学们回顾历史上都有过

哪些尝试和探索?

学生: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

(通过对百年中国历史的回顾,学生们再一次深刻地感

悟到,在这些探索和变革中,中国的近代化开始了艰难的起

步,而在这过程中,人们的生活必然也会随之发生巨大的变

化)

讲授新课

一、照相与电影的出现

(一)照相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和家庭的新旧照片,在小组内互

相介绍,讲讲照片中自己和家人的故事。

师:请几位学生分别展示并描述自己或家庭不同时期的

照片,如照相的时间、相片中的人物、当时的生活等等。引

导学生思考:通过对比,你感觉新旧照片有什么不同?

生:在视觉观察和听他人介绍中,能够非常直观地发现

在色彩、逼真程度、反映内容等多方面有很大的差别。

(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亲身经历,缩短了教材与学生的

距离,学生对照相术的发明和发展产生了深入探究的愿望,

更能引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师:你们想知道照相术是怎样传入中国,又是怎么流行

起来的吗?.

生.:介绍课前收集的有关照相术的资料。

师:进一步深入:为什么在19世纪40年代以后传入

中国?

生:回答略。

师:对!是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世界在发展,

时代在进步,中国必将步入世界的轨道。在这一时期,随着

国门的被迫打开,外国先进的科技成果传入中国,并终将被

国人所接受。.

(培养学生横向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同时进行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教育)

(二)电影

师:与照相术同时传入中国的还有一项更为先进的记录

方式,这就是电影。谁能说说,现在我们大连的电影院里正

在上映哪些新影片?你最喜欢哪些电影明星?

生:自由回答。

(电影和电影明星是学生最感兴趣和最关注的。学生熟

悉,就易引起共鸣和学习兴趣,由此也顺利导入关于电影的

学习,引出关于电影的有关问题)

生:阅读教材,简要回答。对《定军山》进行资料介绍。

师:播放老电影艺术家赵丹主演的有关抗日题材的电影

《十字街头》片断。

生:欣赏。感受革命老前辈的抗日斗志和爱国热诚。

师:你认为照相和电影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保存成长过程中美好的记忆,是珍贵的人类历史资料也

能丰富我们的生活。

二、服饰的变化

总体设计为服装表演和图片展示,但要引导学生注意古

今中外对照,总结服装服饰变化学生通过调查资的趋势,理

解服装的内涵。

(课前亲自临摹,准备多幅清朝服装的图片。请学生上

前为大家展示,其他学生认真观察、思考问题)

.师:清代人的衣着是什么样子?

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特点为长、笨、麻烦。

男装一一中山装

1.西服

师:同一时期外国男子的主要衣着是什么?与清代男装

相比有什么不同?

生:对比长袍马褂与西服的区别。

(通过直观图片的强烈视觉对比,学生很容易发现并注

意强调西服的优点一一简捷、美观、大方、方便)

2.中山装

生:一位男学生模特着中山装上场,其他学生阅读教材,

了解中山装的结构。另请一位学生上前与模特合作,介绍该

服装的各部分含义。

(考虑到现代学生乐于表现自我,所以支持学生上场担

任模特,鼓励学生上前做介绍和分析,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

识。在直观的介绍和分析中,学生对中山装的革命涵义加深

了理解,领悟到孙中山的爱国之情)

女装一一旗袍

生:几位身着各式现代旗袍的女学生上场服装表演。

(在美的欣赏中,学生将其与教材中慈禧太后的照片以

及前面展示的清装图片相比较,对比出改良后的旗袍与老式

旗袍的区别。普遍认为现代旗袍更合体,显得体态窈窕,气

质高雅)

师:马上引申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大胆的变化?

(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正是社会的发展,思想的解放,

人们更加追求人体的自然美,服装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三、生活习俗的改变

剪发辫

师:我们一起来回顾清朝男子的发型。

生:回答并讨论男子留辫影响的好坏。

(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自由地发表意见。教师注意

引导学生在讲述现象后,明确自己的观点一一辫子该剪或不

该剪)

.表演课本剧《剪辫风波》。

师:在这段课本剧中,剪发辫的过程都受到哪些思想的

阻挠?你觉得还可能有其他哪些反对力量?最终是如何解

决的?

生:回答略。

(教师的小结要注意使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结论变

革的过程是曲折的。同时,这是几千年来人们生活中、思想

上的重大革命,因此变革也是困难重重的)

改称呼

两学生表演普通百姓拜见清朝官员时的情景跪

拜行礼,称“老爷”或“大人”。其他学生就这种“见面

礼”的实质发表个人观点。

师:民国初年,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发布的重要

法令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就是改变具有封建等级色彩的

旧称呼。

生:简介改称呼的情况。明确称呼的改变实质是,随着

社会的变革,人们开始追求政治上民主、平等的权利。

小结

1.小组讨论:

为什么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培养学生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宏观地思考和解决问

题)

2.照片里的故事:

将各自的照片配以文字介绍《照片里的故事》,展示在

班级历史活动园地,课后以投票的形式进行评比,列入小组

积分。

自我评价和互评

本课采取自学互论教学法,有小组活动,有师生讨论,

有学生自编自演,学生亲自参与了整个教学过程,所以采用

学生自评的评价方法,锻炼学生既能正确地评价他人,又能

客观地判断自己的优与劣。

各活动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填写学生自评、小组互评

表,评选出班级的最佳活动小组及个人单项奖,如“最佳表

演奖”“最佳配角奖”“最佳资料员”“最佳形象代言

人”等。

附录课本剧

《剪辫风波》

街头,革命军剪辫处。

革命军:革命!革命!剪辫子,闹革命!

(行人甲经过)

革命军:老乡!还留着这大清的尾巴!来,剪了它!

行人甲:不!不!不!毛发乃父母.所生,留了一辈子了,

我可舍不得。

(甲终被革命军剪掉了辫子。行人乙、丙、丁见状)

行人乙:快来看啊,瞧这假洋鬼子!

行人丙:嘿!你可真够胆子大的!

行人丁:我可不剪,万一大清又回来了可怎么办?

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最早到中国摄影的人是()

A*英国

人B.法国

C,俄国

人D.美国人

2.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

A.《定军山》B.《渔

光曲》

C.《开国大典》D.《英雄儿女》

3.清朝剃掉头顶发,编辫垂肩这种发式起于哪个少数民族

()

A.汉族B.满

C.维吾尔族D.藏族

4.清入关后,颁布剃发令,全国男子一律剃发留辫。这样

做的目的是()

A.使天下是一家B.维护封建孝道

C.铲除汉人的民族意识D.保持中国的传

5.中国二三十年代比较普遍的称呼是()

A.老

爷B.先

C同

志D.师

6.孙中山下令民间普通的称呼为“先生”或“君”,是因

为()

A.西方人都是这样称呼的

B.这样对别人更显尊重

C.革命了,所以称呼要变

D.有利于革除封建色彩,体现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意向

7.在国际上被视为最具有中国气派的民族服装是()

A.丝绸服饰B.唐

装和长袍

C.满族服装D.中

山装和旗袍

8.新中国建立后,人们一般将中山装作为自己的正装,是

因为()

A.它是孙中山创制的B.中西的完

美结合

C.它是革命的象征D.设计非

常科学,有利人的健康

9.1917年,张勋拥溥义复辟帝制的时候,在北京出现了戴

假辫子的人,这些人是()

A.清朝的遗老遗少B.满族人

C.孝顺父母的人D.下层

群众

10.改革开放以后,男性正装首选()

A中山

装B.茄

C.大

衣D.西

二.填空题

11.电影刚传入中国时被称为,中

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