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袁家村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调查研究分析 旅游管理专业_第1页
咸阳市袁家村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调查研究分析 旅游管理专业_第2页
咸阳市袁家村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调查研究分析 旅游管理专业_第3页
咸阳市袁家村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调查研究分析 旅游管理专业_第4页
咸阳市袁家村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调查研究分析 旅游管理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咸阳市袁家村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调查研究摘要乡村旅游项目作为新兴旅游业态和农业发展模式,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化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强化落实国家及各省市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方案,明确“十三五”期间发展建设着力点,很多地区都加强对乡村旅游的发展重视程度,袁家村也不例外,但是袁家村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是比较成功的,其采取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但总的来说,还有待完善,需要提出相应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本文将以袁家村为例,分析袁家村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发展历程以及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其可持续发展运行系统进行分析,从而明确其发展的限制因素,最后结合该村的实际,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便促进袁家村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方法等;第二部分是相关理论概述,主要对乡村旅游的概念、类型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阐述,明确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为论文的写作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袁家村乡村旅游的现状分析,主要分析袁家村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发展历程及发展存在问题;第四部分对袁家村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系统进行分析,了解其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第五部分是袁家村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包括加大宣传力度,打造生态文明环境;强化体验营销,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深入挖掘袁家村的文化内涵;完善乡村旅游产业链以及改善袁家村的环境建设等;最后一部分是结论,主要对本文的观点进行总结性概述,并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希望本问的研究可以为袁家村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指导作用。关键词:袁家村;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AbstractRuraltourismasanewtourismandagriculturaldevelopmentmode,hasbecomeanimportantwayforurbanandruraldevelopment,narrowingthegapbetweenurbanandruralareas,toresolvethecontradictionbetweeneconomicdevelopmentandecologicalprotectionandtransformationofagriculturaldevelopment,promotethetransformationandupgradingofindustrialstructureinruralareas.Inordertofurtherstrengthentheimplementationofnationalandprovincialruraltourismprojectconstructionplan,clearthe"13thFive-Year"duringthedevelopmentoftheconstructionofthefocalpoint,manyareashavetostrengthenthedevelopmentofruraltourismtothedegreeofattention,Yuanjiacunisnoexception,butYuanjiacunismoresuccessfulinthedevelopmentofruraltourism,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mode,butingeneral,havetobeperfect,toputforward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andmeasuresofsustainabledevelopment.ThispaperwilltakeYuanjiacunasanexample,analyzestheexistingstatusquo,Yuanjiacunruraltourismdevelopmentprocessandthedevelopmentproblemsonthebasisof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systemanalysis,soastoclarifyitsdevelopmentfactors,combiningwiththeactualofthevillage,putforwardseveralpoints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ofcountermeasures,inordertopromote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ruraltourismyuanjiacun.Theresearchcontentsofthispaperareasfollows:thefirstpartistheintroduction,mainlyintroducestheresearchbackground,significance,researchstatus,researchcontentsandmethods;thesecondpartisanoverviewofrelevanttheories,concepts,typesofruraltourism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theoryinthepaper,clear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ruraltourism,theorythebasisforthewritingofthethesis;thethirdpartistheanalysisofcurrentsituationofYuanjiacunruraltourism,developmenthistoryanddevelopmentstatus,themainanalysisofYuanjiacunruraltourismproblems;thefourthpartanalyzestheoperationsystemofYuanjiavillageruraltourismsustainabledevelopment,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constraints;thefifthpartisCountermeasuresYuanjiacun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ruraltourism,includingpropaganda,buildanecologicalcivilizationenvironment;strengthenthecampPin,buildtourismbrand;digYuanjiacunculturalconnotation;improvetheenvironmentconstructionofruraltourismindustrychainandimprovingYuanjiacunetc.;thelastpartistheconclusion,summarizingthemainideaofthepapersummary,andpointedouttheshortcomingsofthisstudy.Itishopedthatthestudyofthisquestioncanprovideacertainreferencefor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ruraltourisminYuanjiavillage.Keywords:YuanJiavillage;ruraltourism;sustainabledevelopment目录第1章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1.2.1研究目的 11.2.2 研究意义 1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1国外相关研究 21.3.2 国内相关研究 31.4研究方法 4第2章相关理论概述 62.1乡村旅游的概念 62.2乡村旅游的类型 62.3可持续发展理论 72.4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82.4.1减轻环境压力 82.4.2有利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82.4.3改善乡村生态环境质量 9第3章咸阳市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103.1咸阳市袁家村概况 103.2咸阳市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113.3咸阳市袁家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123.3.1产业规模迅速壮大 123.3.2产业效益逐年递增 133.3.3产业布局日益明显 133.4咸阳市袁家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43.4.1宣传和推广力度弱,品牌知名度有待提高 143.4.2同质化竞争严重,客源市场结构单一 143.4.3乡村旅游产品缺乏特色,文化内涵不足 143.4.4乡村旅游产业链不够完整 153.4.5乡村旅游环境有待改善 15第4章咸阳市袁家村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 174.1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分析 174.1.1政治法律环境 174.1.2区域经济环境 184.1.3社会文化环境 184.1.4技术环境 184.1.5区域生态环境 194.2咸阳市袁家村乡村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行目标 194.2.1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94.2.2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运行目标的利害相关者 194.3咸阳市袁家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保障机制 204.3.1政策和法律保障系统 204.3.2资金保障系统 204.3.3基础设施保障系统 214.3.4社会文化保障系统 214.3.5宣传支持系统 214.3.6危机管理机制系统 224.3.7反馈调控机制系统 22第5章咸阳市袁家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235.1加大宣传力度,打造生态文明环境 235.2强化体验营销,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235.3深入挖掘袁家村的文化内涵 235.4完善乡村旅游产业链 245.5改善袁家村的环境建设 24结论 26参考文献 28致谢 31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追求开始从物质需求转向精神需求方面,再加上现代社会节奏不断加快,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缓解压力,追求精神享受,很多人开始选择旅游。据统计,我国城镇居民周末休闲70%以上选择周边乡村旅游点,全国主要城市周边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年増长均高于20%,2016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6亿人次,乡村旅游营业收入3200亿元,同比増长15%[1]。在旅游消费需求不断攀升的市场背景下,我国已形成以乡村旅游为导向的、多产业联动的乡村经济综合体,实现了农民自主经营、创新生产的新型乡村旅游模式,对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路径,极大地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乡村经济水平的提升。基于乡村旅游的产业联动性,积极推进乡村旅游建设能加快乡村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互补协调和新型城镇化。此外,乡村旅游经济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乡村文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乡村经济的战略转型,更为农民带来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袁家村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较大,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旅游需求。目前袁家村的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不利于其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开发出一种符合新型城镇化要求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就是一种非常值得采取的模式,但如何开展可持发展的模式,是目前袁家村乡村旅游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1.2研究目的及意义1.2.1研究目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与影响,不仅可以促进农民收入的提升,而且可以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但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目前,袁家村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本文将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观点,基于城乡互动和城乡统筹的思路,对咸阳市袁家村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找出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袁家村的实际,提出几点针对性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由于现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发展历史短暂,理论研究薄弱,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以及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均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缺乏旅游开发理论的指导理论,对袁家村乡村旅游的案例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结合袁家村的实际,提出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有利于丰富和完善乡村旅游系统理论,形成中国特色的乡村旅游科学,推动我国乡村旅游学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2)现实意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的加速,大幅提高了农村地区的现代化水平,很多农村纷纷开展了乡村旅游,加大了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但在开发的过程中没有遵循可持续的原则,从而导致过度开发的问题,对乡村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鉴于此,本文以袁家村为例进行分析,可以为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作用,构建科学、合理、适度开发的乡村旅游系统,从而确保袁家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得旅游业可以发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特殊功能和作用,也为更多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因而还有应的现实意义。1.3国内外研究现状1.3.1国外相关研究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在欧洲发达国家可以追溯到十九世中期,由于铁路等交通设施的发展,改善了乡村的通达性,使欧洲阿尔卑斯山区和美国、加拿大落基山区成为世界上早期的乡村旅游地区。目前,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的乡村旅游已具有相当规模,走上了规范发展的轨道。目前,学术界也加强了对乡村旅游的研究力度,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体包括如下方面:一是关乡村旅游的定义及分类。Lane(1994)认为乡村旅游不仅是在乡村地区进行的旅游活动,更是一种复杂的、多侧面的旅游活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形式不同[2]。Gilbert和Tung(1990)认为乡村旅游是农户为旅游者提供住宿等条件,使其在农场、牧场等典型乡村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将乡村旅游的对象局限于农场、牧场,其实质是农业旅游。Ladki(1993),Owens(1984)等研究者认为在国家公园和野外的户外休闲即为乡村旅游,并将乡村旅游业产品分为农庄旅游(Farmtourism)、乡村旅游(Ruraltourism)和农业旅游(Agro-tourism)。二是关于乡村旅游与环境、社会等因素的关系方面。HunterSu(2010)将旅游业发展过程之中的环境与旅游两大因素进行了优先权比重研究,其在研究中表示要形成乡村旅游发展的环境优先模式,使得环境放在优先的位置来进行考虑,其次在考虑其他成本因素。CaterGare(2012)在研究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之中充分研究了环境保护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其主要关系程度是双赢以及输赢、赢输以及双输这四种关系模式,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结果。三是关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方面,Johnston&Tyrrell(2003)研究了单一的旅游业发展模式,从而确保生态旅游能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行,并对环境以及经济因素进行了系统化论证,验证了结论的真实性。Weaver(2012)将乡村可持续发展总结为三大模式,即市场驱动以及治理驱动和综合路径,在他看来,这三种模式完全可以总结归纳出乡村旅游未来的发展状况。四是关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方面,ChrisRyan(2002)认为,公平和公正、社区参与管理和分享权利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称之为“新旅游”发展观[3];AbbyLiu(2006)指出乡村旅游发展中导致乡村社区环境退化的原因之一是一些乡村地区过度看重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乡村本有的承载力进行了过度的开发。HwanSukChrisChoia(2006)提出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125个指标,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技术等多个层面[4]。综述可知,在国外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中,强化的几个要点是社区参与、本地化以及乡村性的保护等核心问题,这些为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国内相关研究乡村旅游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晚,国内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也起步较晚,但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乡村旅游研究跨学科的成果较多,经验分析方面的案例研究也有增多的趋势,但研究角度并不是集中于经济学或管理学。主要研究成果如下:一是关于乡村旅游的定义方面,刘红艳(2005)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其活动场所,以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景观、聚落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等为旅游资源,以居住地域环境、生活方式及经历、农事劳作方式有别于当地乡村社区的居民为目标市场的一种生态旅游形式[5]。蔡家成(2008)研究了乡村旅游的扶贫致富作用,认为发展旅游业可以平衡地区发展和缩小地区、城乡、工农差别。二是关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方面,魏卫、黄杜佳(2015)将有机旅游与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了交互结合研究,并将其当做是一种新型的乡村旅游模式,全面阐释了乡村旅游所具有的实际意义及如何推动绿色乡村生活发展的措施。吴必虎(2014)在研究市民农园旅游情况的调查分析之中针对市场需求与资源基础之间的相互关系展开了探讨,并结合RMP模式提出了针对体验性旅游产品所产生的RME模式,即Resource(资源)-Market(市场)-Experience(体验)模式。三是关于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方面,李莺莉、王灿(2015)认为,生态环境制约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主导因素[6]。若想要更好的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就必须实现生态转型与经济转型,这也是未来乡镇发展所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张文等(2012)认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也给乡村社区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需要从个方面着手解决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即建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控制旅游收益漏损、建立社区居民主导机制、突出地方特色和乡村特色以及协调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矛盾。四是关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尤海涛(2014)从乡村生态伦理的角度认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乡村的可持续发展[7]。高鑫,董青(2010)分析了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发展的互动关系,阐述了乡村旅游对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提出了在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景点依托型和新农村建设示范型两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总体来说,国外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较多,大部分研究都是关于乡村旅旅游的模式、影响等,缺乏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研究和案例研究,个别著作和一些论文涉及乡村旅游发展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国内论文类成果关于相关问题的经验分析及案例研究比较多,但是缺乏对袁家村的案例研究,研究内容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具体化。1.4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方法如下:(1)文献法。本文立足于咸阳袁家村发展的具体实际情况,通过网络、图书馆和其他渠道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学习相关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制定了本论文的研究框架,为文章提供了理论基础。(2)实地调查法。首先从当地村委会获取相关资料,其次选取其中具有典型代表的民俗文化一条街进行实地调研,调研的主要形式为问卷调查和访谈。(3)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目前国内外不同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方式、方法进行研究,对袁家村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在乡村旅游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第2章相关理论概述2.1乡村旅游的概念目前,国外学术界对乡村旅游的定义还不统一,Gilbert和Turg(1990)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农户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等条件,使其在农场、牧场等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也就是人们所认识的农场旅游。Clock(1992)将乡村旅游的定义为:在乡村开展的旅游,田园风味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杜江和向萍(1999)将乡村旅游定义为[8]: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虽然学者对乡村旅游的定义各有侧重,但基本上是从乡村旅游的目的地、吸引物、主要参与者、目的等进行定义的。本文综合学者的观点,将乡村旅游定义为:以乡野农村特有的田园风光、农事活动、民俗风情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娱乐、度假、求知、回归自然等各种旅游需求为目的的旅游消费行为及其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2.2乡村旅游的类型与国外乡村旅游的内容和方式不同,国内的乡村旅游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1)田园型:主要以农业生产活动、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为旅游对象。主要存在于富有特色的种植业、渔业、牧业、果业和副业中,具体表现在甘蔗林、香蕉园、苹果园、花卉园、瓜果园、基塘地、油菜花、刀耕火种、水车灌溉、围湖造田、渔鹰捕鱼、采藕摘茶等,如广西桂林的阳朔渔村、滇西南的刀耕火种。我国集中地体现在大中城市附近的“农家乐”上,如上海浦东的孙桥[9]。(2)风俗型:主要以地域、语言、民族等差异造就了不同生活习惯、节日庆典、服饰歌舞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为旅游对象。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传统节日;各地的舞龙灯、舞狮子、陕北农村的大秧歌、东北的二人转等乡村风俗;游春踏青、龙舟竞赛、荡秋千、赛马、射箭、赶歌、阿细跳月等农村活动;潍坊风筝节、贵州蜡染、南通扎染、青田石刻以及各种刺绣、草编、泥人、面人等民间工艺。(3)居所型:以建筑形式和聚落形态为旅游对象。主要表现在聚落景观、乡村民居、乡村宗祠和其它建筑形式,如团状、带状、环状、点状、帐篷、水村、土楼和窑洞等聚落形态;云南农村的干阑、黄土高原的窑洞、东北林区的板屋、客家的土楼等民居;祠堂、塔、寺庙等。(4)复合型:旅游对象不是以某一种类型为主,而是包括多种内容,如农业景观、民族风俗、各种建筑、聚落形态,甚至包括附近的山水景观和周边优美的生态环境。这是一种内容较丰富、活动最多样的类型[10]。(5)历史文化型:以厚重的历史文化为旅游对象,表现为历史名人、著名的历史事件,文物古迹等作为乡村旅游资源。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普及,旅游者对乡村旅游品种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和体验差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不再满足于一些成熟的乡村旅游点和较固定的旅游项目,自主开辟新的旅游点,提出了新的旅游要求,使乡村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内容有不断泛化的趋势。2.3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起源于生态环境领域,人们起初是从生态的可持续性来定义可持续发展的,强调维护和强化生态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此后,人们又从社会属性、经济属性和科技属性等方面去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如此定义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同时要考虑环境和资源的承受能力,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关系,追求资源利用与开发在同代人之间乃至代际之间的公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盲目追求今世的发展与消费[11]。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基本属性。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的不同阶段,可持续发展的程度或强度也不尽相同。我国在现阶段追求的乡村开发目标仍然是以广大农民的生存和发展为中心的,这在多数发展中国家是比较普遍的。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处于“非常弱”到“弱”的状态,乡村旅游面临经济增长和资源保护的双重压力。《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中指出:在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旅游环境的同时,改善旅游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在开发过程中维持旅游供给地区生态环境的协调性、文化的完整性和旅游业经济目标的可获得性;保持和增强环境、社会和经济未来的发展机会。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与一般意义上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因此,根据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乡村旅游本身的特性,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满足需要。发展乡村旅游必须与当地经济有机结合,以其提供的各种机遇作为发展的基础,不断满足乡村旅游开发地的基本发展需要,满足当地居民长期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需要。其次,要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满足旅游者对更高生活质量的渴望,实现自身发展与文化娱乐等高层次的需要[12]。(2)保护资源与环境。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发展形式,应有效保护乡村旅游资源与环境,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与方法正确处理旅游开发与乡村旅游资源、环境和乡村文化特色的关系。乡村旅游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之上,与乡村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相协调,自觉理智地循序渐进,并保障乡村资源利用的持续性。(3)公平享受。乡村旅游要满足乡村旅游资源公平享受,一方面,同代人之间应公平受益、公平享有消费机会,不能一部分受益,另一部分来承担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旅游资源和环境应该实现代际共享,当代人旅游需要的满足不能以旅游区环境的恶化为代价,剥夺后代人的社会发展能力和生活需求。乡村旅游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乡村旅游需求,也要满足未来各代人公平享有乡村旅游资源的权利。2.4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意义2.4.1减轻环境压力在旅游旺季,许多旅游热点地区出现了人满为患的局面,身置其间犹如进入拥挤的商场,给景区带来了很大的环境压力。而乡村地域广大,景点分布不拥挤,旅游活动空间大,若能鼓励条件成熟的农村地区开发乡村旅游,引导游客到农村旅游,对旅游者进行分流,可以减轻旅游热点的环境压力,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条件[13]。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化交通工具及通讯设施的发展,游客停留的时间缩短了,直接影响了旅游收入,乡村旅游因其参与性强等特点,可延长旅游者的滞留时间,增加旅游收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2.4.2有利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能给景区及周边地区的农民创造致富的环境,为农村经济发展增添新的血液,使农村经济得到活跃和繁荣。旅游经营者为游客提供各种产品和旅游服务所收取的费用,为农村建设开辟了新的积累资金的渠道,据调查,我国已有至少1万个村、约300万人口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走上了致富之路。此外,它还可以带动与旅游业相关的行业的发展,为乡村带来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它还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根据乘数效应理论估算,旅游业每创造1个直接就业机会,将产生另外3个间接就业机会。2.4.3改善乡村生态环境质量乡村旅游还能激活村民整治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乡村生态环境的质量。因为良好的乡村自然环境是乡村旅游这一充满活力的经济产业的基础,为了吸引旅游者,村民就要美化乡村的居住环境,爱护树木、花草和动物,因此,发展乡村旅游能极大地推动地区景观与环境的整治。此外,为了满足旅游者消费“绿色食品”的需求,开展乡村旅游的社区居民还会在农业生产中减少农药和化肥的用量,增加使用农家肥,这对促进生态建设,改善环境质量都有积极的作用[14]。第3章咸阳市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概况3.1咸阳市袁家村概况袁家村地处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座落在举世闻名的唐太宗李世民陵山下,处在西咸半小时经济圈内,附近有312国道、福银高速、陇海铁路等主要对外道路及107省道、关中环线、礼泉旅游大道、唐昭陵旅游专线等多条省内交通线路,距离西安78公里,约一小时车程,交通非常方便。袁家村景区自2007年建成后正式对外开放,景区占地1000亩,是一个集关中民俗体验、休闲养生、餐饮娱乐、农业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休闲文化景区。景区内含村史博物馆、宝宁寺、作坊街、酒吧街、小吃街、艺术长廊等旅游休闲产品。景区自开放以来,获得了中、省、市、县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得到了健康、快速的发展,深受国内外游客青睐。先后获得“全国生态示范村”、“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2014年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最具魅力休闲乡村”、“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村”、“2013年度最美乡村”、“全省新乡村示范村”、“陕西省著名商标”等荣誉称号[15]。袁家村以关中文化打造“关中印象体验地”,通过旅游业带动周围村庄的发展,周围村庄都在学习袁家模式,因此袁家村也是烟霞镇的社会和文化中心。本文主要研究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概况。通过分析发现,袁家村乡村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如下方面:(1)自然资源礼泉县袁家村位于关中平原腹地,自然资源不是特别多,但是它背靠九峻山,山上丰富的石灰石为袁家村最早创办的水泥厂坚定了坚实的基础。使袁家村获得了发展旅游业的第一桶金。同时袁家村有耕地总面积201.9亩,主要用来种植农业作物,还拥有林地204.2亩,主要用来种植核桃,苹果,石榴和柿子等经济林业。这些自然资源,为袁家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坚定了基础,做好了支撑。同时袁家村依托昭陵、昭陵博物馆、礼泉御桃观光园也吸引着不少游客。(2)生态资源袁家村生态环境优美宜人,是自然人文交相辉映的美丽乡村。袁家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西部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近年来,政府领导和村干部们致力于打造美丽、浪漫、温馨的乡村家园,建设了一批具有关中地区特色的主题鲜明的古典建筑景观和特色农家乐,整个乡村洋溢着浓郁的关中风情[16]。蓄意引来的小溪流,环绕着村庄,像极了云南的丽江,这里溪水叮咚作响,给袁家村增添了灵气,引来了人气。旅游区内有好多桃树,每当桃花盛开时节,整个村显得姹紫嫣红。除了桃树、杏树、梨树,还有其他的一些花木,林木繁茂,花草芬芳,动植物种类丰富。袁家村生态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在这里体闲度假旅游,有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清新感受。(3)文化资源袁家村周边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唐太宗昭陵的所在地,同时袁家村属于关中地区,关中平原素有“八百里秦川”的称号,是组成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黄河中游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这里汇聚了浓郁的关中文化:陕西特有的饮食文化,关中特有的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农耕景观文化以及现代的康体养生文化等等,这里是一个文化的盛宴。3.2咸阳市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历程袁家村的乡村旅游经历了如下几个发展过程:(1)乡村旅游的萌芽阶段(1970-1978年)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人民公社时期,袁家村是当地有名的“烂杆村”,“耕地无牛,点灯没油,干活选不出头”。全村37户人,大都居住在破旧、低矮的土坯房里,其中有15户居住在低洼潮湿的地坑窑里。全村503亩耕地大都分布在崎岖不平的古河道上,“地无三尺平,沙石到处见”[17]。1958-1970年12年间村子没有向国家交过一斤粮,村民没有从“生产队”分过一分钱,村集体积累只有5700元,外债却达10600元,连换35任队长,工作也无起色。1970年,24岁的郭裕禄出任第36任队长。在他的带领下,全村上下大力发展粮食生产,通过挖坡填沟、打井积肥,把全村503亩靠天吃饭的坡地、小块地翻了个过儿,使之成为平展整齐、旱涝保收的水浇地。粮食亩产从1970年的160斤,逐年提高到1650斤,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村里户户有余粮,人均向国家贡献粮食1000多斤。通过发展农业生产,袁家村彻底扔掉了“讨饭棍”,解决了温饱问题,袁家村成为集体经济发展的标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

(2)乡村旅游的探索阶段(1978-2005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这一时期,发展村办企业,转移富裕劳动力,加快工业化进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成为我们袁家村发展的主导思想。在村支书郭裕禄同志的带领下,村里先后建成了白灰窑、砖瓦窑、水泥预制厂等村办工业企业。1983年投资建成的水泥厂,经过不断改造升级,年产值一直稳定在80万元左右,占全村工农业总产值的56%,成为80年代村上的支柱产业。1988年,改革开放的第十个年头,我们袁家村成立农工商公司,村办工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进一步增强了袁家村发展集体经济的信心和勇气。1990年,村上先后投资460万元,建起了硅铁厂、印刷厂、海绵厂等一批村办企业,同时围绕这些企业的发展,成立了汽车运输队和建筑队,办起了商业服务部。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不但使群众个人收入猛增,而且使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1992年10月,郭裕禄同志参加了全国第十四次党员代表大会。这次会后,村上加大投资规模,拓宽发展领域,使原有的村农工商总公司迅速发展成集建材、餐饮、旅游、运输、服务、房地产、影视为一体,总资产达到10亿元的大型集团公司,袁家村成功地将发展的触角伸进并迅速融入了大西安经济圈,实现了从农业稳村向工业富村的华丽转型。2000年该村村民人均年收入由1970年的29.6元增加到8600元,村上集体资本积累达到6.8亿元,成为闻名全国的“小康村”[18]。(3)乡村旅游的起飞阶段(2007-至今)2000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加之国家节能对小型水泥厂关停政策的出台,村办企业的发展陷入了徘徊阶段,村上一度找不到发展的新路径。

袁家村成了一个典型的“空心村”,青壮年外出打工,老弱病残守家,萧条破败,没有生气。既没有山清水秀的美景,也没有古镇老村的风貌,搞旅游没有任何可资利用的资源。党支部书记郭占武大胆创新,提出打造关中民俗文化体验地,以乡村旅游带动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在没有任何外部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的帮助和参与下,带领全村的父老乡亲,硬是在一片荒沟荒地和旧厂区的废墟上建成了今天享誉全国的关中印象体验地旅游景区,使关中民俗文化再现神韵,大放异彩。郭占武及其创新团队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循序渐进[19]。不贪大求全,毕其功于一役。把乡村旅游作为袁家村发展的突破口,全面向服务业转型。并提出袁家村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思路和战略。分步建设,逐步推进。3.3咸阳市袁家乡村旅游发展现状3.3.1产业规模迅速壮大袁家村最早开始发展旅游做的是农家乐。但是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逐渐失去吸引力,需要改变原有的经营策略,重新定位。顺应大众的口味和游客的需求,袁家村将乡村旅游定位为“两轮驱动,,相互支撑”。首先,在村民居住的民居下功夫,借助关中农家四合院的魅力,大力支持村民自发形成特色农家乐,以出售农家饭菜,提供农家宾馆,农事体验、农家特色服务、农家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实现农民足不出户的致富路径。其次,学会变通,从打造特色入手,,目的在于聚集更多的游客,袁家村褐石打造了以关中传统建筑、作坊、民俗、文化为一体的全新的民俗体验模式——关中印象体验地。两者互补,相互支撑,相互促进。还有精心打造的酒吧街、艺术长廊等值得游人流连的项目,加上“陈家班子”、“王家大院”、“百年老店”、“葫图手工坊”、“老街酒吧”、“旅迹”“如此陶器”等风情各异,特色突出的店铺,让游客充分享受在袁家村的特色时光。为了长时间的留住游客,这里还兴起了客栈和青年旅舍[20]。3.3.2产业效益逐年递增2007年袁家村建立了关中印象体验地,从2008年到2016年,袁家村乡村旅游实现跨越式飞速发展,接待人次从10万增长到250多万,年均增长率超过80%。2015年春节期间袁家村共接待游客78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6%,村民都过上了家家有车,年年旅游的好日子。表3.12010-2016年袁家村乡村旅游产业效益情况年份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接待人次(万)41100130150200230250旅游收入(万)2900360055006800700074007600人均纯收入(万)1.7823.53.84443.3.3产业布局日益明显根据袁家村旅游资源禀赋和发展状况,袁家村乡村旅游业态分为三大功能板块的乡村旅游区:一是以关中四合院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农家乐乡村旅游圈。围绕村民原居住地的四合院做为依托的农家风味饮食外加农家宾馆接待区域,这一领域是归村上指导、村民自主经营,发展接待服务、旅游线路指导的乡村旅游;二是关中印象体验地乡村旅游带[21]。利用新建康庄街、小吃一条街、酒吧街、文化创意与体闲娱乐等绝好的乡村旅游资源,发展集活动参与、文化体验、体闲度假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产品。在这一区域上,实行统一管理模式,村上进行规划建设,吸纳来各式有特色的商户进行自主经营;三是为丰富旅游内容,目的在于为袁家村旅游的整体发展提供配套设施,而布局和建设在上述两区域外的旅游及招商引资的项目,主要包括宾馆饭店、特色观光农业等。这些项目的投资和经营归第三方负责,但是土地由村上提供,需要进行项目审核。表3.2袁家村乡村旅游产业布局产业布局一二三表现形式农家乐关中印象体验馆配套设施3.4咸阳市袁家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3.4.1宣传和推广力度弱,品牌知名度有待提高在眼球经济时代,谁能迅速抓住大众的眼球,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谁将是潮流,必将会成为一种时尚,会影响一个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对袁家村的长远发展而言,扩大宣传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袁家村,来到袁家村旅游成为其必须做好的一件事。旅游营销的关键在于增强品牌吸引力,目前袁家村的宣传只是停留在单纯的广告牌、口头宣传、报刊、政府网站上,仅以口碑宣传为主不能有效进行推广。应通过多种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媒介平台比如博客、微信、微博等,展示当地富有民俗特色的旅游产品,增加该知名度,是未来袁家村旅游开发的焦点[22]。3.4.2同质化竞争严重,客源市场结构单一在袁家村乡村旅游打出招牌火爆之后,西安、咸阳市周边地区也逐步推出了兴平县的马鬼骚、周至沙河水街、富平县的和仙坊和市内的永兴坊等等同质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层出不穷,其他的类似袁家村的旅游项目还在不断陆陆续续的推出中,但是各地的旅游产品基本相同,缺乏差异性创新性的项目。在这种情况的发展下,西安及其周边乡村旅游地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将来会不可避免地进入“红海”时代,在未来的经营管理中将面临巨大的客源市场压力。面对如此多的类似乡村旅游产品的出现,有限游客的数量会被分散到各处,调研结果显示,主要的游客来自西安、咸阳和周边省市,目前外地游客所占比例很小,客源市场有限,且结构单一。必须开拓市场,调整产业结构。3.4.3乡村旅游产品缺乏特色,文化内涵不足首先是对关中文化的挖掘不足。目前对关中民俗文化的挖掘不足,只是单纯的体现在以“乡土建筑”为基础营造氛围下的陕西特色小吃这种表象上。其他的一些关中特色文化虽然也有所体现,但都没有深入挖掘,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呈现对游客的吸引力有限,也不利于旅游地的永续发展。要在突出产品特色上下功夫,首先要深挖文化内涵,开发出更有文化内涵,且易于旅游者参与体验的创新性的旅游产品。总有吃够的一天,仅靠关中特色小吃是不行的,所有另辟蹊径势在必得。3.4.4乡村旅游产业链不够完整袁家村乡村旅游存在赔钱赚吃喝的现象。作为旅游开发项目,旅游企业最为关心的是经济效益,但目前的情况下,袁家村的盈利模式非常单一,主要依靠餐饮项目,缺乏具有持续盈利能力的旅游产品和经营模式。如果继续发展这种没有模式的创新,袁家村的发展将十分有限[23]。袁家村的民俗乡村旅游发展,没有从完整的产业链角度考虑问题。目前主要集中开发经营餐饮项目,而农村经济发展主要依赖的农业、手工业等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关联却很少,在这些产业中没有主导的拳头产品。袁家村发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应该开发多元化的产品,以此来构建袁家村乡村旅游的产业链。3.4.5乡村旅游环境有待改善首先,在自然生态环境方面,随着袁家村乡村旅游的发展,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良好的资源条件、清凉的气候、丰富的物产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吸引了众多的城市游客,但是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多,袁家村在污水设施规划、山体生态保护、森林生态涵养、文物科学保护等方面缺少科学有效的措施,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部分项目因为建设成本高、建设周期长、环境维护成本高等原因,可引入的社会投资较少,政府投入又不够,就出现了部分质量低不规范的基础设施,从而影响了乡村旅游的满意度。一部分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习惯随便乱扔生活垃圾,胡乱排放生活污水,影响了袁家村的整体村容建设。另外,在人文环境方面,袁家村的乡村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尤其是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短时间内涌入大量游客,拉动当地经济的同时,对社会形态产生了较大冲击[24]。一方面是本地居民的价值观随着旅游的发展和游客的到来发生了变化,传统观念被替代,固有的思维模式、组织结构、家庭结构和社会关系也受到了侵染,原有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另一方面,民俗文化、民间工艺文化等也发生着改变,变得商业化和世俗化,一些古村古镇、古建筑、古街道因旅游的需要被翻新改造扩建等,失去了原来的风貌。第4章咸阳市袁家村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可持续发展三产融合,后期发展一产做到三二一。一产要用到大量土地和大量人力,一产传统农业,机器要靠人做到零添加,无污染尽量不施化肥,做到当季产销,七月西瓜,六月桃子,每个季节有每个季节的特色,倡导每个季节都能吃到所有的东西,恢复原来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旅游目的地,目前正在跟省旅游局和市旅游局正在做,目前在申请全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品牌。从去年2016年10月之前是没有做过主动宣传和营销。所有的媒体、来客、企业去自发的做宣传,袁家村本身的宣传不到位,但正是因为大家的自发宣传,袁家村形成了一个口碑效应所以形成了袁家村的名气[25]。后期袁家村的一些主动的宣传和营销,就是目的地出行系统旅游支持,袁家村跟游客还有相关部门都在做沟通,装置景区人流量监控设备。前期景区人流量靠车站收费系统,从看车流量的多少去推算人流量。景区人流量监控设备是直接扫描人脸的是一个最为直接的数据,上传到旅游局的总台就更为直接,后期会加一些智慧旅游的政策。4.1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分析4.1.1政治法律环境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阶段的重大历史任务。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定,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并在同年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指出:“旅游行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以旅游促‘三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使乡村旅游产业融入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环境。2009年,国家旅游局制定颁发了《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41号),明确指出,在未来五到十年内,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通过乡村旅游让农民发家致富。2014年,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等走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通知》,同时公布了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分省名单[26]。2015年,全国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推进会议召开,强调要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扶贫开发中的战略作用,发布了一系列深化乡村旅游发展,推动旅游扶贫的相关优惠政策。因此,在国家政策环境的支持下,袁家村的乡村旅游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袁家村乡村旅游的法律环境不断完善,前期礼泉县政府给了袁家村很大法律上的支持,袁家村本村聘请的专业的法律团队有西北政法博士担任袁家村特聘律师。很多的对外项目,包括国家旅游局和国家政府景区,法律环境在逐步完善。但袁家村的村民缺乏维权意识,当旅游资源过度开发导致村环境受到影响时,村民基本上默不作声,选择忍气吞声,从而使得自身的利益得不到保护。2013年后,陕西省境内模仿袁家村的民俗村比比皆是,有马嵬驿、李家村等等,但这类村子没有看到袁家村发展的精髓,带动农民致富,只是单纯的模仿商业街或者小吃一条街,这种抄袭行为从法律上讲属于侵权行为,但袁家村前期没有完备的法律体系和品牌意识。目前袁家村在这方面不断完善,包括农民和商户的法律意识,也会请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去培训相关法律知识。4.1.2区域经济环境袁家村经济是一个带动和支撑的作用,袁家村所处的礼泉县是一个果业大县,但是礼泉县的经济并不是很好,在咸阳市所有县市里是排中间,不靠前不靠后,礼泉是一个靠旅游,以旅游为主体的县区,其中袁家村和昭陵景区是两大支柱。礼泉县大力发展工业,有一个礼泉县工业园,旅游经济这是一个支撑作用,这是我们相互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带动作用[27]。4.1.3社会文化环境乡村文化和乡村生活,就是袁家村一种社会文化,现在还会去保护和发掘传统文化,兼职、印刷、传统小吃,等亚文化的保护开发,都会请过来袁家村发展,包括含满腔,就是当地的秦腔戏种。4.1.4技术环境专业网络和推广网络,袁家村在13年以前没有做过主动宣传所以这个版块也算是薄弱环节,现在袁家村有自己的官方微博、官方微信,也跟陕西的村友网也在合作电商平台,包括电商一条街。“关中印象”城中店也属于一种模型输出,即资源输出,实际上把袁家村设为一个大点,城中店是一个辐射的点,通过以点带面形成点与面把整个陕西省,市场辐射包括我们现在也在做的对外项目。出省把袁家村发展模式和发展经验带出去和当地的乡村民俗地理环境相结合,形成一个当地版的袁家村,但它的目的还是要带动农民致富,打造一个当地版的袁家村,以袁家村现有的袁家村发展十年经验和与农民大交道的理念去带动当地[28]。在国家政府的倡导下国家美丽乡村建设还有扶贫政策,最新的一带一路,通过十年的探索的经验和模式希望带动更多的全国发展不起来的农村去发展起来,主要目的还是要带动农民致富。着也算是技术输出。4.1.5区域生态环境袁家村是在没有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保护性开发,前期规划用地有限,利用的是本村的集体建设用地,基本没有破坏周边村落的耕地,包括果园后期要用的耕地,采取租用的形式给农民付租金,在尽量不破坏大环境的情况下去开发建设,在东门地区保留的二百亩做农业公司,即现在的农业观光园,为后期的一产做一个前期铺垫。4.2咸阳市袁家村乡村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行目标4.2.1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从最早的目标,就是带动本村经济发展。由带动本村到带动周边村再到带动更多的希望把这个模式推广下去,不仅仅只是乡村旅游,或者是袁家村一样的模式,袁家村只跟农民打交道,从中总结出的经验让农民改变思想提高觉悟,如何把农民聚集起来去做一个产业,通过这个理念去带动农民致富,而不是复制袁家村。终极目标是带动全国的农民去致富。现有目标就是把袁家村资源整合,做到三产融合。后期的小目标是:二三年后在甘肃的一些地区超市的农副产品区可以看到袁家村品牌的农副产品。初算这个体量很大,因为全国13亿人口有六亿农民剩下的一半都是城市居民。需求量很大袁家村把农副产品推行出去,进入超市全国认可,可以增加收入,通过品牌效应带动更多的人更多的产业经济,最后去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29]。4.2.2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运行目标的利害相关者袁家村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运行目标的利害相关者中,农民是最大的受利者,对相应的政府国家目前支持政策就是发展农民带动农民的产业,不论是习主席年初的“一号文件”“美丽乡村”,还是“一带一路”“精准扶贫”等,都是希望通过一系列措施把农民的温饱问题,贫穷问题还有后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都解决掉。政府把袁家村模式推广出去,可以切实的把当地农民问题解决掉,政府也会去倡导包括很多政府来袁家村考查,都觉得袁家村模式可以切实解决农民问题,都是有利方。袁家村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运行目标的利害相关者中,当地企业会受到损害尤其是农副产品的企业。因为全国各地都有各种农副产品公司,但袁家村一旦强势进入,就会把原有的分散型模式打散。当地企业会进行抵制,原本他们赚的钱让袁家村农民赚了,袁家村的效益是农民的效益。当地企业不理解,会有抵触情绪。当地政府会引导从中调和因为袁家村不希望去破坏当地经济环境。对外袁家村和政府也有合作[30]。我们是属于一个三方合作关系,主体还是当地农民但是当地政府或说当地企业,袁家村只是把模式和人带过去。4.3咸阳市袁家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保障机制4.3.1政策和法律保障系统袁家村有乡村旅游整体的发展思路和宏观规划,国家大方向针对农民,针对乡村发展的支持政策,上到省发改委,下到礼泉县省旅游局、各级政府,都是比较支持袁家村发展,2015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中重点提出要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包括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研究制定促进乡村旅游休闲发展的用地、财政、金融等扶持政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乡村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强线上线下营销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挖掘发展潜力等[31]。2015年8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国办发[2015]59号)又进一步明确了强化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相关政策意见与建设举措。从中可以看出,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的经验。4.3.2资金保障系统袁家村城中体验店以公司的模式入股,股金的来源于第三方,我们有投资合同,还有商场,商场付租金,等于是两方,袁家村和管理公司,袁家村占到40-50%,把原始的投资资金拉出来大家入股,股民的主体是村民、商户,他们通过前期所赚资金入蜜蜂股,资金数额在1万-1千元不等。股民的主体是村民。把原先填满持续性分红的过程,我们的资金链是一个滚雪球的模式,所有的新开项目对外项目是前期小资金,通过个人和大家的共同努力越来越大[32]。这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袁家村现在所做的效益都很好,基本一年收回成本,涵盖城西、城北、城中、城东、城南。东西南北中。整个辐射完毕,下一步进驻宝鸡、榆林。整个把陕西省涵盖完后,这个体量很大,实现了让农民的持续增收。4.3.3基础设施保障系统袁家村基础设施这个板块,要跟政府合作包括医疗教育,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景区内养老院、小学、初中、幼儿园已建设并投入使用,包括加气站、充电桩,垃圾污水处理厂,袁家村在使用污水处理时,通过管道排污,垃圾处理厂后期会建,尽力不影响整个生态环境,这都是跟政府合作,政府在积极影响建设就是为了后期的可持续发展作保障。4.3.4社会文化保障系统礼泉县要做县域旅游,把整个礼泉县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打造一个AAAAA级景区。袁家村目前是AAAA级景区。袁家村在本身景区发展内保留传统文化,手工艺制造。也去发掘一些新的可以适应于乡村旅游和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产品。政府积极合作国家现在倡导区域旅游。项目倡导的是一种体验式的乡村度假村,袁家村把项目引进来不仅仅去进行展示和售卖,袁家村要让游客参与进来,比如茯茶制作,不是说仅仅展示出来,而是要让游客参与就你来。2017年暑假做的一个亲子夏令营,效果很好[33],让孩子知道自己所食用的醋是怎样做的,从醋最初的原料到如何发酵,到最后灌装这样的全程参与。这是一个教育,也是文化的传承,我们通过一系列措施在保护开发宣传传统文化。4.3.5宣传支持系统宣传是袁家村比较薄弱的环节,袁家村目前是处于一种被动式宣传。比如外省政府、企业、村民过来学习和参观也是一种宣传模式,理解袁家村的初衷看到袁家村模式的先进之处,回到当地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宣传袁家村,更具有深远影响力。进行商业宣传,通过村政府去宣传,因为村政府是没有收入的,所有赚得的报酬都是大家的,村委会要花钱对外宣传集体性支出资金,我们要通过村民一致统一,所以要去宣传村民们会不同意。主要宣传还是来自政府。袁家村的宣传口号是“我们不是一个景区,我们就是一个村子”,按正常景区来算,袁家村的硬件设备、宣传力度来说尚未达到AAAA级景区标准,宣传只能求助于政府,相关部门去宣传。从2013、2016年旅游局报告可知,陕西省内模仿袁家村的要有120家,但是只是单纯模仿袁家村的小吃街,并来抓住核心问题,即袁家村可持续开发模式理念,带动农民致富。后期袁家村被迫性把袁家村模式讲出来,让市场和游客去区分,袁家村和其他的一些村有哪些区别,这个是一个被迫式的宣传。可持续发展宣传就是城中店、对外合作店,目的是把袁家村的理念宣传出去,只要理念,符合发展,民情可以带动农民致富那么就达到了实质性的效果。袁家村带入的理念和人在实物落地后。当地政府在向当地农民去宣传时需要注重实效。要把所有的产品落地后再看效果。袁家村模式在本地是成功了,但如果把此模式引入到外地,又形成一个真的可行的模式并产生效果,真正的把农民问题解决掉,这是一个最大的宣传。这是我们所做的实效宣传。4.3.6危机管理机制系统一个品牌建立起来不容易,袁家村在做品牌,食品安全和原生态农副产品,这是袁家村通过10年发展建立起来的袁家村品牌,我们也会去很好的保护袁家村的品牌形象,袁家村遇到的危机也很多,比如模仿袁家村建设,市场是一个有限的蛋糕,一个蛋糕做起来之后,其他的去模仿所做的劣质品会去影响整个市场,但是2013年前有由于疏忽,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后期发现市场确实会受到影响,但是并没有办法直接干预,但从法律层面来说,袁家村初期没有确立品牌,也没有注册知识产权,所以此情况下也很为难,只能把权利交给市场去评判。通过市场机制自主淘汰。自主进行危机处理在于自身产品出现问题,在自身找问题,积极处理在保护自身品牌不受危害的情况下处理,目前的危机管理机制尚未完善健全。在产品运输过程中所有的问题我们无法保障,但支持进行质检,也会包换是对我们品牌的信任。4.3.7反馈调控机制系统2013年,来袁家村旅游的游客达到了100万,2013年后每年递增100万游客,去年接待游客500万,2017年年初是单日121万游客,通过监控体系缓和,相关部门的客量是一个持续递增的趋势。游客比例在发生变化之前80%是省内游客,外省游客很少,2017年外省游客比例在上调占40%-50%包括国际游客从2017年3月-5月[34]。所接待的国际游客有印尼、非洲、德国等。国际游客占5%但是游客总体,数量也在增加,省内游客有所下降,城中店分散掉一批省内游客,在城中店可以购买到袁家村农副产品,包括饮食还有一批省内游客带外省游客来袁家村参加体验。第5章咸阳市袁家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5.1加大宣传力度,打造生态文明环境为了有效增强村民与游客的环保意识与生态文明,需要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构建完善的生态文明方面的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其引导与约束作用,纳入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中,对本地村民、游客与管理者的行为,为生态文明环境的打造提供切实保障,促使其有序推进。在袁家村可适当开展环保相关的公益讲座,提升环保意识,也可以在旅游宣传手册中增印生态文明相关内容,在口常的民俗体验等活动环节增加环保因素,在营销宣传中加入生态文明内容,在通过互联网、电视、展示牌等多种形式将生态文明倡导深入村民与游客的意识中,构建浓厚的生态文明氛围[35]。由于关中印象袁家村旅游项目地处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腹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分为南部台源和北部丘陵沟壑区两大类,缺水少绿亦是制约该项目发展的主要因素,可根据地质环境特点种植耐干常绿景观植物,提升景区内美观度与和谐度。5.2强化体验营销,打造特色旅游品牌袁家村旅游项目以关中特色旅游观光体验为主打内容,通过体验式营销的强化与运用,能够有利于丰富游客旅游观光内容,提升游览体验兴趣,同时也有助于袁家村旅游项目提炼品牌特性与满足游客的个性需求,有效提升“袁家村”旅游品牌认知度。在现有体验式旅游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区分,丰富体验营销内容,可从主题体验营销、感官体验营销、情感体验营销、绿色体验营销、行动体验营销、文化体验营销多方面开展重点建设,在每个环节都配有完善的生动有趣的解说服务系统,增加体验营销的深度与宽度,同时也能够有效增加游客停留天数,全面提升袁家村特色旅游品牌内涵与游客满意度。5.3深入挖掘袁家村的文化内涵袁家村将民俗文化融入农业旅游发展当中,跳出了多数农家乐的狭隘发展路径,不再满足于一桌饭菜、垂钓、采摘等简单活动,而是把更丰富的地域文化汇聚起来,使游客可以有更多的兴趣和乐趣。游袁家村应加强两关建设:一是自然之关,袁家村一步一景,四季不同;二是文化之关,老街、旧式宅院、老式农具和工具、老味道的作坊,无不散发出传统的文化味道,村史馆更是用文化拉近了经营者与游客的距离[36]。同时,袁家村还可以把“时尚”理念悄然植入到各个环节中,如紧跟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关注,袁家村的饮食崇尚绿色生态,对原材料监管严密,还有符合时尚潮流的酸奶、手工挂而等健康食品;针对现代人对休闲文化的追求,这里还有品茶、听戏、按摩等体贴的服务,住所既有舒适的农家院也有高标准的农家会所,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在这里得到了融合,迎合游客追求传统又享受现代的需求。5.4完善乡村旅游产业链乡村旅游在发生发展中存在着巨大的旅游乘数效应,即通过乡村旅游与乡村传统产业先天紧密的关联性,可以有效促进彼此产业链的延伸,促进三次产业间的融合,进而可以起到调整乡村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融合,带动乡村地方综合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袁家村也应完善乡村旅游的产业链,对农家乐产品、景区化产品等方面进行优化升级。袁家村的农家乐不仅要注重吃,还要为城市居民提供住的环境,这符合休闲的基本需求,住的内置环境要符合城市居民关于舒适、卫生最基本的要求,这需要对传统的农舍结构进行改造提升。另外,参与性的活动也是“农家乐”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现在普遍发展的采摘外,还应把一些传统农事、节事活动转化成城市居民能方便参与的活动,如播种、插秧、收割、养殖等,吸引更多游客的加入[37]。在景区产品方面,不断完善景区外围的其他公共服务设施,诸如绿道、邮电、通讯、银行、医疗、租车、修车等,提高游客与当地居民对公共产品与服务需求的保障,进而带动景区外围乡村社区或旅游小城镇的发展,为当地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与增收机会,从而真正发挥和体现乡村旅游城乡统筹的功能和意义。5.5改善袁家村的环境建设首先,抓公共卫生,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强化环境及容貌管理。通过多层次多手段的宣传及立法立规进行有效约束,打造景区环境卫生面貌良好,无乱丢弃垃圾及废弃物现象,在景区内合理布置游客游览、休息的设施与设备,合理布局垃圾箱、果皮箱等公共设施,并定期清理,保持清洁卫生。强化公厕管理,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公厕(含残疾人吨位)建设标准进行公厕的设置与建设,并配有专人进行即时管理,打造内部清洁卫生、通风良好的公厕卫生体系,并对废弃排放物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定期清理。做好食品卫生与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景区内各类服务设施环境清洁卫生,各种证照齐全有效,置于醒目位置,配备完善的消毒处理设备,所有餐饮食店有完善的防蝇防鼠设施。其次,改善道路交通,打造生态停车服务。由于在前期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中缺乏长远规划,导致目前景区发展规划与交通规划不协调,路网结构不合理,构成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各种交通方式衔接不上,管理水平不高、组织不科学,在国庆、春节等节假日期间极易造成交通拥堵与混乱,还需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搭建合理的道路交通网络,合理渠化交叉口,构建道路微循环,发展公共交通系统与服务设施,及时给予合理导引。由于关中印象袁家村旅游项目游客量伴随着季节、节假日的巨幅波动停车场的容量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考验景区接待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应着重考虑停车场的环保性、可进入性、可容纳性等内容,按照生态停车场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搭建。结论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一种重要的旅游发展模式,目前其理论研究更多地局限于旅游范畴。由于乡村旅游与乡村的紧密关联及其较高的乘数效应,乡村旅游被广泛地视为促进乡村变革与发展的一种重要内生力量。但由于对乡村旅游的认知不足、散化的发展模式、社区参与失败以及产业化程度不高等因素影响,乡村旅游发展己进入一个瓶颈期,而这些瓶颈因素的解决,需要跨越单纯的旅游范畴获得相关理论的整合与支撑,因此,多学科、多视角以及多元方法的综合运用己成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种必然要求和趋势。本文通过分析发现,袁家村在乡村旅游的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相乡村旅游的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