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梳理_第1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梳理_第2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梳理_第3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梳理_第4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梳理第三单元知识清单

基础知识梳理

一、易读错的字

隶书(lì)领域(yù)蜀国(shǔ)枇杷(pa)

祭祀(sì)蜷曲(quán)造诣(yì)外甥(sheng)

提供(gōng)楷模(mó)书籍(jí)报刊(kān)

小篆(zhuàn)匈奴(xiōng)皋陶(yáo)打磨(mó)

二、多音字。

间殷

创龟笼

三、字谜盘点

①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日)

②一块土,两人站,中间隔条线,两人看不见。(坐)

③有人不是我,有马飞跑过,有水能养鱼,有土庄稼活。(也)

④右边有,左边无。后面有,前面无。哥哥有,弟弟无。周家有,李家无。(口)

⑤一个人站在大树下。(休)

⑥时针和分针都指向12。(斗)

⑦相传唐伯虎曾在街头畔卖画。一天,他挂出一幅水墨画来,上画一只黑狗,十分可爱。唐伯虎对人们说:“这是一则字谜,要购买者,须付三十两银子,如果猜中谜语,则分文不收。"好半天过去了,仍无人猜中。这时,有一年轻人说:“我猜中了。”唐伯虎请他说出谜底。他却笑而不答,取下画来便走。唐伯虎望着这年轻人的背影哈哈一笑:“猜中了!他猜中了!"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字吗?(默)

四、谐音字盘点

①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②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③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④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⑤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五、汉字的演变

汉字字体的演变顺序: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六、词语积累。

遨游应声蜷曲祭祀趣味信息量悠久

规范报刊狩猎纤细铸刻繁琐楷模

造诣途径搜集奠定蕴含涌现古往今来

笑而不答力所能及源远流长威名远扬举世闻名

七、词语归类

①描写书法的词语:笔酣墨饱笔走龙蛇

类似的词语:力透纸背入木三分龙飞凤舞龙蛇飞动铁画银钩方刚圆柔

②词语搭配:(古老)的文字(漫长)的演变过程

类似的词语:(独特)的艺术(著名)的书法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仔细)地研究(创造)文字(奠定)基础(治疗)创伤(查阅)书籍(搜集)资料

八、字体盘点。九、

篆书:大篆、小篆的统称。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楷书有楷模的意思。

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九、书法家盘点。

1.历代书法家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世称“书圣"。中国书法四贤,是指张芝、钟繇、王羲之和王献之。

王献之:书法家、诗人,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

颜真卿:中国唐代书法家。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

柳公权: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是唐朝最后一位著名书法家。

文徵明:明代杰出画家、书法家、道家、文学家。

2.历代名书法家名作

王羲之,其代表作为《兰亭序》;颜真卿,其代表作为《祭侄文稿》;米芾,其代表作为《研山帖》;赵孟頫,其代表作为《洛神赋卷》;欧阳询,其代表作为《九成宫泉铭》;王铎,其代表作为《拟山园帖》。

十、课文内容回顾。

1.《字谜七则》中根据字的形状、拆字解意和会意等方法猜字谜。

2.《有趣的谐音》中有六组歇后语,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

3.形声字是指汉字的一种造字方式,表示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

4.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汉字的演变从(甲骨文)开始,经过了(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字体的发展演变过程。

5.甲骨文一般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我国文化领域中研究甲骨文的学科叫“(甲骨学)"。

6.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有:一是(有利于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二是(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三是(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7.《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是一则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内容一般包含四个部分: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研究结论。

十一、素养与能力

1.《汉字真有趣》学习如何制订活动计划和搜集材料;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并对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会制订活动计划;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2.《我爱你,汉字》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努力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书法作品的欣赏中,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能力。学会撰写调查报告。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单元课文知识梳理

《汉字真有趣》

1.课题解读

汉字产生于几千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汉字之一,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沿用至今。本课通过:字谜七则、门内添“活"字、有意思的谐音、“枇杷”和“琵琶"、有趣的形声字来感受汉字的趣味

2.制定活动计划

提示:我们可以自由组成小组,结合下面的内容,选择其中一个制订活动计划活动计划一般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和分工情况等。

①搜集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如制作灯谜、举办猜字谜游园会、设置猜字谜擂台赛等。

②搜集能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资料。

③搜集有关形声字的知识,了解形声字的形成与发展。

④办一次趣味汉字交流会,体会汉字的趣味性,做好交流会记录。活动结束后,认真整理活动资料。

3.活动计划范例

“有趣的汉字”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x年x月x日

活动地点:学校活动室

活动内容:了解丰富而有趣的汉字。

活动过程:①搜集字谜,猜字谜。

②搜集能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资料。

③搜集有关形声字的资料。

④举办趣味汉字交流会。

4.阅读材料

材料一:字谜七则

(1)什么叫字谜?

理解:字谜是一种文字游戏,也是汉字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它主要是根据汉字笔画繁复、偏旁相对独立、结构组合多变的特点,适用离合、增损、象形、会意等多种方式创造出来的。字谜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字谜,指所有的文字词语谜,如字类谜、词奥谜、句类谜等。狭义的字谜,指单个汉字的谜语。后者注重文字形体的组合及偏旁部首的搭配,以简短的词句从形态、功用和意义上对谜底汉字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多角度描绘,对行文播辞和谜面修辞技巧的要求较高。

(2)七则字谜的谜底是什么?

理解:①至④是文字谜,谜底分别是“日"坐”“也"口”。和是画谜,⑤画的是一个人()靠在树(木)旁,谜底是“休";⑥画的是一块时钟,正好是十二点(“十”与两个点),谜底是“"。⑦是故事谜唐伯虎画的是一只黑狗,狗即犬,所以黑狗可以叫作“黑犬”,“黑"加“犬”,组成“默"字,年轻人用“笑而不答”的方式来回答唐伯虎的问题,正好对应了“默"字的含义。

(3)共同搜集字谜

①再会。(观)

②半个人。(伴)

③一头牛。(生)

④拿不出手。(合)

⑤上下连体。(卡)

⑤雨后相会。(霜)

……

(4)共同研究字谜

猜字谜主要有三种方法组合法、象形法和会意法。

组合法是根据谜面的暗示,把谜面上的关键字的笔画或部件作加减,重新组合拼凑成一个字。比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口"把“牛”的尾巴咬掉了,就成了“告"。

象形法是根据谜面描绘的具体事物形象猜出与汉字的关联。这类谜面把汉字的笔画比拟成事物,猜这种字谜需要观察力和想象力。比如,“河边一蜻蜓,天上双雁飞”,猜两个字。蜻蜓是细细长长的,两对翅膀一个头,形状像个“干"字,三点水代表“河边”,所以这是“汗"字。双雁形状像“从”,“天"的上面是一横,合起来成了“丛”。

会意法要求猜谜的人根据谜面的意思去联想。比如,“客满”,猜一个字。客满就是人多的意思,谜底是“侈”。

猜字谜的时候,常常需要把这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材料二:门内添“活"字

一起阅读材料

(1)门内添“活”字,曹操的意思是什么?

“门"里写个“活”字,是“阔"字,曹操的意思是门被造得太宽大了,得改小。

(2)曹操设置的这个谜语有什么特点?

曹操巧妙利用“阔”这个汉字的构成特点,运用实物与汉字的组合来设置谜语,“门"用实物来表示,“活”用手写的字,可谓构思新颖,也让人感慨汉字的奇妙、有趣。

拓展

一人一口酥

一天,有人送给曹操一盒酥,曹操亲自在盒子上写下“一合酥"三个字,然后把酥放在了桌子上。杨修进来看见了,让人拿来汤匙,和众人分着吃完了。曹操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杨修回答说:“盒子上明白地写着‘一人一口酥’,我怎么敢违抗丞相您的命令呢?”

材料三:有意思的谐音

一起阅读材料

(1)什么叫谐音?

谐音就是利用与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字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的修辞格。

(2)什么叫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人们通常说出前一部分,“歇"去后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这样别人可以领会或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3)材料中列举的是谐音歇后语,说一说哪些字词有谐音。

有谐音的字词:照旧(舅)无(吴)用、开动(冻)了、有言(盐)在先、名(鸣)声在外。

拓展

(1)谐音歇后语。

飞机上吹喇叭—空想(响)

飞机上挂暖壶———高水平(瓶)

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空中布袋—装疯(风)

(2)谐音古诗。

竹枝词二首(其一)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

南歌子词二首(其二)

[唐]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嘱)伊,

共郎长行莫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

入骨相思知不知。

(3)谐音对联。

贾岛醉来非假倒(贾岛)刘伶饮尽不留零(刘伶)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缺衣(一)少食(十)

材料四:“枇杷"和“琵琶”

一起阅读材料

(1)送礼的人为什么会闹出把“枇杷"错写成“琵琶”的笑话?

因为这两个词谐音,都读pípá

(2)如何理解客人说的“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枇杷”是一种植物,能开花、结果。而“琵琶"是一种乐器,“箫管”泛指管乐器。客人的意思是如果把琵琶当成能开花结果的枇杷,那么箫管等乐器也能开花。

拓展

谐音笑话。

这天,蟑螂妹妹哭着跑了回来。蟑螂爸爸问:“女儿,怎么了?"蟑螂妹妹说:“爸爸!为什么别人都说我是害虫?呜呜呜…”这时蟑螂弟弟也回来了,他一脸高兴地说:“爸爸!这辈子第一次有人热情地和我打招呼!"蟑螂爸爸问:“真的吗?他们怎么说?”蟑螂弟弟答:“我刚刚出去,他们看到我就说‘嗨——虫’。"

材料五:有趣的形声字

一起阅读材料

(1)什么是形声字?

形声字是指由“形”和“声"两部分合成的字。形旁和全字的意义有关,声旁和全字的读音有关。

(2)材料中列举的形声字有哪些特点?

(1)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形成新的形声字。

“星”:起初用三个相同的形体表示字形,但这些简单的形体能表示的事物太多,所以后来就加了一个声符“生”,通过强化字音使其和其他事物区分开。

“凤”:为了将“凤"与表示其他鸟的字形区分开,在原来的字形上面增加了一个部件“凡”,用来标示字音。

(2)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创造出形声字。

“蜀":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部件“虫”充当形符,强化类别,原来的象形字变为声符。

“祭":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了表示祭祀的部件“示”,使其变为“示"充当形符、原来的象形字变为声符的形声字。

《我爱你,汉字》

1.课题解读

本课通过:汉字字体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书法欣赏、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等知识的学习,了解汉字文化,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2.制定活动计划

活动建议:

①搜集更多的资料,围绕汉字历史、汉字书法或其他感兴趣的与汉字有关的内容,开展简单的研究。

②调查同学的作业本、街头招牌、书籍报刊等,围绕生活中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开展简单的研究。

3.活动计划范例

关于街头不规范用字的调查

活动时间:x年x月x日

活动地点:xx城市街头

活动内容:关于街头不规范用字的调查。

活动过程:①明确分工,沿街查看招牌上、广告中用字不规范的情况。

②整理内容,同组之间互相展示交流调查结果。

③汇总结果,写成调查报告。

活动分工:调查招牌上、广告中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小明、小亮

整理调查结果:洋洋

编写调查报告:青青、华华

4.阅读材料

材料一:汉字字体的演变

一起阅读材料

(1)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汉字字体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和楷书。

(2)汉字字体在不同的阶段有怎样的特点?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它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主要记录祭祀、战争、狩猎、农事、气象等内容。它的特点是字形的象形性较强,字的线条比较纤细,写法不固定。

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它的特点是字的线条粗壮,早期部分字形的象形性还很明显,西周晚期之后,字形逐渐规整、美观。

小篆是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由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秦统一全国后得到推行。它的特点是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粗细基本一致,象形意味不明显。

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它的特点是将篆书圆转的线条改为直笔或方笔,象形意味已基本消失,笔画简化,书写方便,汉字的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已经形成。

楷书产生于魏晋时期,一直通行至今。它的特点是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更加便于书写和认读。

(3)汉字字体的演变趋势是怎样的?

汉字字体的发展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书写也更加快速、便捷。

材料二:汉字字体的演变

一起阅读材料

(1)什么是甲骨文?

人们把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

(2)甲骨文是由谁发现的?

清代国子监主管官员王懿荣。

(3)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受?

我们在生活中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这样才能有所发现。

材料三:书法欣赏

一起阅读材料

(1)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欣赏书法作品时,不仅要体会作品点画、结体、章法的匠心与功力,了解作品的师承、流派和风格,还要通过作品去感受作者的气质、情感及审美追求。

欣赏书法作品时,既要从书法的气势、神采、布白等宏观方面去体会,又要从用笔、用墨、结构、线条等方面细致观察。第一是感受作品的气势。优秀的书法作品笔势流畅、气势雄浑,缺乏气势的作品则毫无生气。第二是欣赏神采,神采就是指书法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神采是作者精神境界的忠实记录,与作者的情感、性格和修养密切相关。优秀的书法作品必须形美神足、形神兼备,欣赏者要领会体势、捕捉神采。第三是欣赏布白,包括结体、行气、章法,分析由线条点画组合的汉字结构所体现出的意趣和哲理。第四是欣赏线条质量,从中可以细致地观察出作者创作时的用笔、用墨及笔法。

(2)说说南朝智永楷书《千字文》(局部)唐代怀素草书《千字文》(局部)和明代文征明行草《千字文》(局部)各自的特点。

南朝智永楷书《千字文》(局部):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端庄雄伟。

唐代怀素草书《千字文》(局部):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灵动自然。

明代文征明行草《千字文》(局部):行草行云流水、舒展有型、挥洒自如。

材料四: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

一起阅读材料

(1)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有哪些?

有利于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

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

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什么时间颁布和实施的?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材料五: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起阅读材料

(1)研究报告由几部分组成?

研究报告由四部分组成: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研究结论。

(2)读了这份研究报告,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我国的姓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通过调查研究,我们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疑问,还能拓宽我们的知识面,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搜集资料,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成一份研究报告。

示例:

关于街头不规范用字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街头不规范用字的现象非常普遍,商店的招牌上、街头广告中、社区标语里等的不规范用字处处可见。这些不规范用字不仅影响了市容,还容易对人产生误导,所以急需治理。为了查清楚街头不规范用字出现的原因、净化语言文字环境,我们对街头不规范用字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街头调查。走上街头,寻找街头不规范用字的现象,记录或拍摄下来。

2查阅书籍。到学校阅览室、图书馆或书店,在语言类或文化类书柜,查找相关书籍,并将街头不规范用字的相关内容记录下来。

3网络搜索。在网上查找一些有关街头不规范用字的图片等资料,并整理汇总。

三、资料整理

我们一共调查了70家商店的招牌,有9家出现了不规范用字问题。例如:一家餐厅将“凌晨"错写成了“零晨”,一家家具店将“家具"写成了“家俱”,一家洗车店把“洗车打蜡"写成了“洗车打腊”,一家服务公司把“安装下水管道"写成了“按装下水管道”,甚至一家快餐店把“大排档"写成了“大排挡”。

通过查阅书籍和网络搜索,我们发现在一些街头广告中,不规范用字的现象也是五花八门。例如:将“打折"的“折”写成“拆”,“啤酒”的“酒"写成“洒”,“寻人启事"的“事”写成“示”,“停车收费”的“停"写成“仃”。

四、研究结论

1街头不规范用字出现的原因:

(1)同音字产生混淆,如:“再"和“在”、“以"和“已”、“报"和“抱”、“坐"和“座”、“象"和“像”、“凌"和“零”“具"和“俱”等。

(2)形近字产生混淆,如:“喝"和“渴”、“档"和“挡”、“折"和“拆”、“酒"和“洒”等。

(3)商家随意使用已经废止的“二简字”,如:“停车”和“仃车"等。

(4)字义分析错误,如:“和”和“合"、“像”“象"和“相”等。

2.针对上述现象,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建议:

(1)成立“消灭街头不规范用字"志愿者活动小组,定期走上街头,向商家说明街头不规范用字的危害。

(2)倡议商家制作标准、规范的广告牌。

(3)建议城市管理部门和文化稽查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出台整治措施。

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努力消灭街头不规范用字,净化祖国的语言文字环境!

6.活动总结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自由组成几个活动小组,分别制订了活动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我们一起搜集字谜谐音歇后语、谐音笑话,一起了解了有关形声字和汉字字体演变的知识,一起欣赏了书法作品,一起走上街头寻找生活中常见的不规范用字。

每个小组的成果展示也各具特色。幻灯片、手抄报、猜字谜、讲故事真是异彩纷呈。猜字谜时,同学们热情高涨,再难的字谜也都被大家一一猜了出来;幽默通俗的谐音歇后语让我们忍俊不禁,使我们不禁感叹中国人民的智慧;学习完《汉字字体的演变》,我们了解了汉字字体的发展轨迹;读了《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姓氏文化的悠久历史。

通过这次“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我有了很大的收获。我初步了解了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了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也提高了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在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的过程中,我也增强了合作意识,掌握了沟通技巧,认识到了团队的力量。

6.课外拓展

(1)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属于上古汉语,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

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具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2)汉字书法

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2008年6月选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人历来都视诗、书、画为一家,或曰诗、书、画同源。以往,中国人写诗、作文用毛笔,书法、画画用毛笔,理所当然就是一家同源。

中国书法,能集中体现一个人的精神气质、文化修养等总体素质。无论是单字成幅或多字组合成幅,对于运笔的力度,起、承、转、合、收笔等技术的掌握配合,都必须适宜得当,恰到好处。如甲骨文要古朴,篆书要富有钟、鼎、籀之神韵,隶书要具秦、汉、魏诸碑之精华﹔楷书,须含魏、晋苍松古柏之雄劲与俊美﹔行书与草书,要自然潇洒,飘逸秀丽,引发和给人以观赏的乐趣。

(3)历代书法家

王羲之:(303-361年)东晋书法家,世称“书圣"。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玡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著名书法著作有《兰亭序》等。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因此,《书谱》概总为:“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有二王之妙"。四人被称为古代书家“四贤”。中国书法四贤,是指张芝、钟繇、王羲之和王献之。

王献之:字子敬,东晋琅琊临沂人,书法家、诗人,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王献之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

颜真卿:(709-784,一说709-785),字清臣,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中国唐代书法家。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颜鲁公的书法虽然肥厚,但是丰润饱满,端庄尊重,绝对不是所谓的“墨猪”,颜体楷书,于圆满中见筋骨,笔力雄健,力沉势足,大气磅礴,树立了一代新风。如果说在中国书坛上还有谁能和书圣王羲之并肩而立的话,也只有颜真卿有这个声望与影响力了。

柳公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