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小满亦动人》审题方法指导_第1页
中考作文《小满亦动人》审题方法指导_第2页
中考作文《小满亦动人》审题方法指导_第3页
中考作文《小满亦动人》审题方法指导_第4页
中考作文《小满亦动人》审题方法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作文《小满亦动人》审题方法指导2023年天门中考作文《小满亦动人》审题方法指导

真题再现

小满,一个富于哲理的节气。小满,小得盈满。生活中,小小的充实,淡淡的满足,亦能给人成功的喜悦。小满,未满,一切皆有上升的空间,亦令人无限期待……

请以“小满亦动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温馨提示: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可用化名代替);③文章不得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20行);④请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审题立意】

本题考查命题作文。要求以“小满亦动人”为题写一篇文章。材料中由“小满"这一节气,引发对于“满”的思考,根据材料可知“小满"是指小小的充实,淡淡的满足,但是还未完全成功,有成长、上升的空间,使人向往,给人期待;“亦”,也,理解为“同样";“动人”是指能够给人带来成功的喜悦,强调的是“小满"的意义。文章能够体现“小满”的动人之处即可。

重视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中考作文审题常与作文构思同步进步,是决定考场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步,然而又些考生轻视审题,或者审题能力较弱,盲目动笔,又受到考试时间的限制,即使后来发现写作跑题,也是悔之晚矣,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对一类文一般有“切合题意"描述,对于四类文以下则有“偏离题意或文不对题”等类似表述。

文体与思路。该习作更适合写成记叙文,记叙自己在学习或者生活中,为了完成大目标,先完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就能够收获成功的喜悦,为更远大的目标不断努力的事例。例如:自己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为此自己会多阅读一些书籍,向名人大家学习写作手法,会用心感悟生活,获取灵感,在作文比赛中名列前茅,虽然距离“作家梦”还很遥远,但是这小小的成就亦使我满足;我希望早日独立,我跟妈妈学习收拾卫生、做饭,即便是父母几天不在家,我也能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这使我很满足等等,要体现自己的“小满"是什么,为了“满”做的努力,结尾深化中心,围绕文题表达自身成长的感悟。

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

很多学生惧怕作文,最主要的援用是觉悟得无话可说,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除了审题要灵活地审出克供自己发挥的范围之外,还应当指导学生有效地积累写作素材,每人每天至少一条,日积月累的写作素材,每天每人至少一条,日积月累就是以个庞大的素材库。

【范文】

01.小满亦动人

花未开全月未圆。小满,刚刚好。

二十四节气中,有小暑大暑,小雪大雪,有小满,却独独没有大满,为何?

我以为,生命因为小满而丰盈。

“满招损,谦受益。"古人恪守中庸之道,不把任何事做到极致,不把任何话说得太满,正是给生命留有余地。正因为此,在丰富的侧面和宽厚的背景下,中华民族的文化得以延伸至今,从没断流。帆只扬五分,船便安;水只注六分,器便稳;花看半开,瞻前大有希望;酒饮微醺,顾后也没绝生机。许多时候,含苞待放时最美,酩酊大醉则生厌。眼中有分寸,胸中有底线,生命才不会因为满溢而迅速萎败。

水满则盈,月盈则亏。很多时候,过犹不及。走在人生边上,三毛愿做一棵树,一半安详,一半飞扬;杨绛与谁都不争,与谁争她都不屑,终于成就了内心的一方宁静。小满,即是不争。把自己处在至高点以下,宁愿仰视攀登,不愿俯视跌落。坐在中庸的位子上,虽无众星捧月之飘飘然,但有仰望星空之喜悦。人生至此,足矣。

一直以来,根植于中国人内心的“中庸之道”常为中外新兴学者所诟病,以为此非小满,乃为折中主义,是在以自我保护的姿态躲避问题。我以为,中庸之道不可与折中主义划等号,小满也绝非一味逃避现实。胡适曾言:“容忍,比自由还重要。"

他从未被那个黑暗时代所激怒,却也没有沦陷于退隐避世的文人情怀,因为他骨子里的不过火又不妥协的中庸君子气质,让他以独特的姿态成为“温而厉”的斗士。折中多半是妥协,容忍往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反观当下,物质生活及其丰富的今天,很多人一味推崇完美主义,事事追求“大满”,在网络上做“键盘侠”,在现实中不愿“断舍离”,物质比精神丰盈,生命也少了韧性。与满相反,未满是一种临界状态,中国画上讲究的留白,亦是如此。因为快节奏,我们不如从过分充实的生活中抽身出来,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沉潜蓄力。

小满,看似亏损,其实充盈。

02.小满亦动人

小满江河满,这是我从小常听母亲说的。

小满之后,雨水渐丰,家乡的小江小河水涨船高。一条小桥连接着我和外婆所在的村庄,每每经过小桥,我都会留心桥下的流水。河水涨满,我过桥的步伐便小心翼翼起来。外婆的家门口也有一条小河,她总会让二舅撑着小船,带我逆流而上,去捉鱼捕虾。河虾鲜美,令人回味无穷。

园中桑树壮,棚里菜瓜甜。村头有几棵桑树,小满之时桑果成熟,红得发紫。那是小孩极爱吃的食物,几个小伙伴相约着一起摘来吃,在嘻嘻哈哈间,酸酸甜甜的桑果尽入腹中。那时,后山荔枝园里的荔枝也开始成熟了,红艳艳地挂满枝头。于是,小伙伴们又嬉笑着转移阵地,到荔枝园摘甘甜的荔枝吃。儿时,流行一个关于荔枝的谜语:红布包白布,白布包珍珠,珍珠包和尚。形象至极,印象深刻。

傍晚,我喜欢和母亲一起到菜地里忙活。此时,青菜、卷心菜、莴笋、黄瓜和番茄都到了收获的时节。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西瓜。天气越来越热,吃一口甜甜的西瓜,立马感觉身体凉丝丝的,十分痛快。没有种西瓜的人家,便在地里摘黄瓜、番茄,用溪水一洗,坐在路边上吃起来。天高云淡,瓜果清爽,悠然自得。

小满雀来全,青天下听得见各种鸟儿的啼唱。还有一个多月水稻就成熟了,布谷鸟仿佛闻到稻香一般,飞上飞下,相互追逐,发出“布谷——布谷——”的欢快鸣叫。麻雀在树林里忽聚忽散,屋檐下的燕子在黄昏里飞驰。

听说,有些地方在小满这一天有食野菜的习俗。我的家乡倒是没有任何关于小满的习俗,但这时屋后蜗牛山上的蕨菜已纷纷冒出来了。村民们三三两两地到山上摘蕨菜,洗干净、撕开,放在盆里浸泡两三天,捞出来用豆瓣酱一炒,芳香四溢,鲜美可口。有的人哪怕已经搬到县城居住,每到这个季节都会开车回来,到山上摘几捆蕨菜带回去吃。

我喜欢小满,河虾鲜、菜瓜甜、鸟儿鸣,小小的幸福盈满心田。

03.小满亦动人

人生最好是小满,花未全开月未圆——小满亦动人。

二十四节气中,小满是第八个节气,“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小满也许是所有节气中最富有哲思意味和最有境界让人回味的节气。

小满,很难让人望文生义,它不像立春、夏至等反映季节变化或雨水、霜降等反映气候变化的节气一样可以顾名思义。小满译成英语“grainbuds”,“grain"是谷物的意思,“buds”意指植物的芽和蓓蕾。相较而言,英语字面的意思也许比汉语更好理解。小满是指麦类等夏季成熟的农作物灌浆乳熟,籽粒逐渐灌浆饱满,但是小满而非大满,并没有完全成熟。正如常言所说:四月小满时,月儿恰弯弯,小满麦渐黄,阶下花含苞,畦田菜发芽。

的确,小满时分,一切刚刚好,“密叶初成幄,已隐啼鸣鸟"。枝头的芽孢不再单薄稚嫩,树叶初展颜,嫩叶枝头伸,却又不是盛夏的郁郁葱葱蓊蓊郁郁,如翠屏般遮挡视线。四月芳菲未全尽,花去蕊还在,仔细探看枝头,花红才褪却,青果已藏蕊间,是对“花褪残红青杏小”的最完美的画面诠释。邵定《缫车》描述小满家家户户都缫丝时,如果懒惰落后,小满时不做好这一切,就会“一步落人后,百步输人先”,那么秋天就没有御寒的衣服,待到那时为时已晚。因此,小满颇含意蕴,是最向上的阶段,也是最进取的时候,万物蒸蒸日上,一切未满但都努力致于臻美的境界。

然而天道忌满,人道忌全。所以有冬至就有夏至,有小暑必有大暑呼应,有小雪则有大雪对比,唯有小满而没有大满,因为“水满则溢,月满则亏”,满则招损,小满则是最好的,既有奋发向上的余力,又有蓄势待发的潜力。

小满虽不是富而有余,但绝无匮乏之忧,小满而不盈最是恰到好处。小满是一种心态,小而不卑微,满怀且知足;小满是一种意志,小而不放弃,满怀信心;小满是一种信念,小而上进,满怀进取,小满意蕴着上升的气势,万物初成且勃勃成长,一切生机待盎然。

望那坡上初现草色青青,以后定是漫坡如茵;拂那岸边柳丝微垂,不日将成幕遮物;想那青果不待满熟际,就会有人折枝烦扰。

专修小满,即得大满,小满到,盛夏即将登场。物至于此,做人从事,小得盈满,人生最好。

04.小满亦动人

小满,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之一,是进入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在心中喃喃有着些许的诗意。怪不得古诗中写道:“入夏迎来小满,林中小鸟欣欢,池莲青翠柳含烟。"短短不到二十个字,静中有动,婀娜多姿的小满就亭亭于眼前。

在二十四节气中,小满是特别的,独立的,也是动人的。在盛夏,有小暑,就有大暑,而冬天,有小雪,就有大雪。而小满没有,只有小满,没有大满。满,即是完全,满足,足于溢出的意思。但这世上,又哪里来满足之感?何为满,何为足,不过是人心的欲望和贪念在作怪。

在《历书》中记载:“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未全熟,故名也。”意思就是夏成熟的农作物正是颗粒饱满的时候,还没有成熟,还没有大满。正是小得盈满时,也表现出古人懂得小满即安,而安,即是安稳,是福气,只因这时也正是“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之时,眼下的场景,不正是欣欣向荣之时么?

小满时节,万物虽然少了春时的妩媚,却是最旺盛繁茂之时。也正如人生,到达顶峰。意气风发,昂首挺胸,有着对未来的期许。不会畏缩前路的坎坷和艰辛,总会去闯荡,去体验,去跌跌撞撞享受人生。却不知道,小满,恰恰是人生最佳的状态。精神饱满,精力旺盛,胸怀大志,从稚气天真的小儿,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有人说,能停止定格多好,小满,是不可多得的人生体验,所以,它没有大满。满,不可过满,就像盛,到了极盛就会跌落。再不可高攀,无法再上升,却会摔至谷底。人生多么奇妙,能左右你的思绪牵动你的步伐。让你拥有的同时,也懂得适可而止。满得刚刚好,才是幸福的前奏。不继续起念,不再费心去打拼。安之若素,小满就是满于现状,一切都是刚刚好!

《红楼梦》中,秦可卿托梦给王熙凤,她说:“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可见,凡事恰恰才是最好,到了顶峰,总是高处不胜寒,谁能保证千秋万代地富贵繁华?何不安然淡泊地度过?需求太多,必会有所失,而一旦跌落,将是遗憾终身。

恰恰好的人生小满,有着丰腴,沾着喜气,静待安好。年华锦瑟中,小满可谓人生的本真。红尘滚滚中,身处一方净土,心明如镜方为处世之道。

欧阳修写道:“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此情此景,比得上天上仙境。欧阳修心目中的小满就是如此,而人生亦如此,小满恰恰好,小满亦动人……

05.小满亦动人

小满在二十四节气中,虽然没有“立春、立夏、立秋"那么响亮,但是,“小满”亦动人,“小满"与我,有着别样的情思和幽香的记忆。

幼时的记忆中,每年春夏之交,是农村最难熬的日子。那时家家人口都多,到了青黄不接的五月,几乎家家断炊。记得有一年大旱,春节刚过,不少人家就开始断炊了,我们家也不例外,天天吃野菜,仅有的一点粮食还要尽着最小的弟弟妹妹吃。

好容易盼过立夏,到了小满,地里的麦穗就开始灌浆了。麦芒稍黄时,许多人家就迫不及待开镰收割了,然后脱粒上碾轧成粉熬粥。看着邻家用新麦熬出的香喷喷的米粥,我就眼馋得不行,就央求父亲也收割了吃顿饱饭。父亲摸着我的头说:“娃,忍忍吧,麦穗还在灌浆呢,这时候收割太可惜了。”

我实在受不了邻家麦香的诱惑,晚上和弟弟擎着镰刀到地头割了一捆麦子,回家用火烤了吃。这事被父亲知道后,暴跳如雷,一边用鞋底子打我的屁股,一边呵斥道:“让你嘴馋,糟蹋粮食!"

小满过后的四五天,别人家地里的麦子几乎都收割完了,只有我们家的麦子还那么倔强地站在地里。母亲说:“他爹,看孩子们馋的,要不咱也割了吧,让孩子们吃顿饱饭。”

父亲依然强硬地说:“你懂什么,我晚点收割就是让孩子们以后吃上饱饭哩!"

当地里的麦子就剩下我们家的时候,父亲就日夜守在田间,并“哧拉、哧拉”地使劲磨那几把镰刀。看着父亲磨镰刀的样子,我们就跟着心情激动。

终于有一天,父亲兴奋地说:“今天可以开镰收割了!"

我们一家来到地头,父亲就蹲下身,揽过一怀麦穗,用麦芒扎着自己的脸颊,动情地说:“这才是成熟了的麦穗啊!”那表情,是对土地的感恩和对丰收的喜悦。

“开镰!"在父亲的一声大喝中,我们一家兴奋地忙碌起来。

那一晚,我们家也吃上了新麦做的米粥。父亲刚吃第一口,就自言自语起来:“老话说得一点不假——小满十八天,青麦也成面啊!”

的确,后来的事实果真验证了父亲的做法,别人家的麦子晒干后都瘪了,而我们家的麦子晒干后都颗粒饱满。没过几月,不少人家就又开始断炊了,而我们家磨出的面粉一直接济到秋天收获。这让我对父亲刮目相看,也对父亲由衷地敬佩。

后来父亲对我说:“农民就要尊重节令,还要相信农谚,不然怎么会有‘小满未满,还有危险、‘小满不满,芒种开镰的谚语?"

正是因为那一年,让我深深记住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也被父亲熟稔的农事所深深折服。

每年,我祈盼小满,祈盼聆听父亲打磨镰刀的声响,祈盼嗅闻新麦的清香和农家炊烟的味道,一种浓浓的情思便随着小满节气弥漫开来……

06.小满亦动人

小满小满,小麦渐满。民谣里这样说,说的是小满节气的到来,小麦刚刚灌浆,青青的麦穗初露,远非到了一片金黄的成熟时候。麦穗在初夏的风中羞涩地轻轻摇曳,和清风说着似是而非的缠绵情话,远非在酷烈的热风中沉甸甸垂下金碧辉煌的头,摆出一副曾经沧海看穿一切,万事俱备只待开镰收割的骄傲样子。

然而,小满也是人生的一个好节气。如果说料峭的立春和春分,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萧瑟的小雪和小寒,已是一头霜雪的老太太了;小满则是立在这两者之间最富有生机和朝气的年轻姑娘。这个时候的姑娘,涉世未深,清浅如水,却已不再是一汪雨过地皮湿没心没肺的小水泡,更不是一潭幽深莫测的桃花水。

纵使孙犁《铁木前传》笔下的小满,是泛着载不动许多愁的一泓池水;纵使电影《万物生长》中的小满,是连一叶扁舟都没有驶向对岸的一湾湖水,却都是清澈的还没有被污染的水。小满,之所以让人怜爱,正在于此。荷才露尖尖角,是轻翰掠雨绡初剪,是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那样的清浅可爱,那样的天真纯洁,那样的美好动人。

小满大风,树头要空。这是另一句民谣,说的是在小满时节,忌讳刮大风。因为树的枝头上结出的果实尚未饱满,禁不住大风,会被吹掉。人生中对待同样时候的孩子们,切忌的也是大风来袭。

有一段时间,也就是我们年轻的时代,讲究的是年轻人要到大风大雨中去锻炼。那时候,高尔基的一篇《海燕》格外风靡,号召年轻人像海燕一样,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自然,这一切都是那个过去时代的口号。人生和节气一样,不是口号,而是自然的过程,要遵循客观规律才是。小满时,哪里经得住大风甚至暴风雨的洗礼呢?正如民谣所说,小满大风,树头要空。我们那一代人的青春是两手空空,就像林子里的过火木一样,徒留下历史大风掠过之后千疮百孔的痕迹斑斑。

在北大荒,这个节气正是放蜂人来此安营扎寨的时候。这时候,林中树木的各种花相继盛开了。有民谣说,小满时候置蜂箱,放蜂酿蜜好风光。北大荒的椴树蜜和野花蜜,一直很有名。大自然懂得,小满是蜜蜂采花酿蜜的好时候。我们人更应该懂得,人生的小满时节,是年轻人花朵般开放的青春时光,少挑刺多栽花,少刮风多酿蜜,才是正经的事由。

07.小满

小满节到了,我竟然没有察觉。昨天的一场大雨把我从琐事中拽起,让我走出了家门到田野去。

走出村庄,放眼望去,到处是干净的:马路像是用刷子洗过,每个细小的缝隙里已没有一点灰尘。昨天的大雨让小麦着实痛快地喝了个饱,也让庄稼人省了许多财力。我虽几年不曾下地,可知道庄稼是由节气管着,每到小满,麦子开始泛黄,里面的瓤儿已经半饱,要是在青黄不接的年代,现在就可以吃烧麦、吃碾馔了。说起碾馔,它可真不好做,先是用手磋去外皮,去壳干炒,再用石磨碾成长条状。做好后用新蒜泥加柿子醋,放上芝麻盐儿,坐在青石条的洋槐树下,喝着疙瘩汤,吃着喷香爽口的碾馔,那才叫得劲儿呢。

沿排水堤来到了一片成熟的油菜地,只见深黄色的油菜地里一台收割机在循环穿行,排水堤树下的田主们,或坐在三轮车上,或趔趄在地头的蛇皮袋上把弄着手机。如今他们不用起早贪黑地割麦、不用在火辣的太阳下翻晒、碾场、扬麦,也无需干垛麦秸养牲口的事。想想,现在的机械化作业,省去了多少工时和劳力。

想着种田的那些事,望着将要割完的油菜,突然一只野兔从不远处掠过,我很惊喜,多少年不曾在田间地头看见这灵活的小东西了,就连布谷鸟的叫声也不容易听到。记得小时候跟大人一起去收庄稼时,经常会遇见小刺猬;有时也会发现一堆野鸡蛋和灰鸽子蛋;还会在社员的尖叫声中,看到小蛇。而如今这些很少见到。唯有喜鹊、麻雀这些小东西一直零星地伴随着我们。

再往前是一个葡萄园,我没打招呼,便推开栅门走了进去,迎接我的是“汪汪”叫的小黄狗,它瞪着算盘珠似的眼睛,伸着寸把长的舌头,尽职地将我拦在门口。女主人一声招呼,小狗乖乖地坐在地上静了下来。我礼貌地对园主说:“我可不可以进去看看?"可以可以,大姐你随便看。”只见每行葡萄架都有一拃长的水泥杆相互连接,每个水泥杆的间距至少有两米,高度好像有两米多。最顶端是一根8毫米粗有塑料外套的钢丝绳固定在两端;一棵棵葡萄有秩序地生长在那里,像身穿绿色军装的战士挺拔威武。基地的种植不像家院里的葡萄,一颗就能将院子攀扯严实,它是讲究科学的。无论如何种植,小满时的葡萄都不成熟,基地的也不例外。

我走近细看,这时的葡萄皮翠绿如碧玉,只有青豆一样大小,一串串密密麻麻,像满天繁星挂在茂密的绿叶下,我伸手摸了一个,硬硬的,像捏了一颗小串珠,放进嘴里又酸又涩,“呸、呸”,吐了青涩的果子,转身看见一排花椒树,它是葡萄园的围墙,像卫士一样保卫着这些幼小的果实。我还没走近,它身上特有的香就让我闻到了葱花花椒叶油烙馍的味道。我顾不得它满是圪针的枝杈,小心地摘了一把,拽了两片葡萄叶,将带刺的香包了起来。我想,是不是带刺的都是香的?

转悠了一大晌,感受到了所有的生命都是随着气候的变化而逐渐成长、成熟的。

08.小满来的时候

夏季有个特殊的日子,我总不会忘记。虽然我不清楚它什么时候来,在哪一天会来。但是我知道,人们穿得少还在汗流浃背的时候,它准会来——那就是“小满”。

大人们都在嚷嚷“小满来了"的时候,想的是什么呢?是一望无际的金色麦田,还是堆满仓房数不清的麦粒?小孩子们想的是什么?不猜也知道,当然是一年一度热闹的“小满会”了。这可是个比过年还要火热的日子,要整整热闹10天呢!

小满来的时候,庄稼人地里不忙了,天气也正凉爽。每年这时候,镇上都会请来两台“大戏”,让庄稼人乐上一乐。东边一台搭在清凉河旁边,西边一台搭在水利站前面。东西两台大戏天天对着唱,一是为了方便观看,一是为了气氛热闹。

每天日上三竿,就会听到“锵锵锵锵锵”之声,紧接着是一声长长的凄厉嚎叫,一幕戏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戏唱来唱去无非是《寇准背靴》《小包拯》《铡美案》这些,无论唱什么,观众总会挤得满满的。台上是唱得投入的演员,台下是看热闹的观众。

大人们爱观戏,小孩子们爱凑热闹,他们在人群中钻来钻去找家长。找家长干什么呢?当然是要几个零花钱了。观戏时家长都特别仁慈,总不会扫孩子们的兴儿,吼上两句,便伸手往口袋里摸钱。小孩子们得了钱,总是围在戏台周围的小贩们身旁转悠。好吃的东西太多了,肚里的馋虫都在咬肠子,口水也在嘴巴里打转转。

拳头大的焦米团被一根细线穿起来系在小树枝上,风一吹来回飘动,连尾端那个红色的纸条也跟着动。真是挠得人心痒痒,让人抵挡不住淌口水了。

还有好多好吃的:黄澄澄的砂糖馅儿,蘸了糖稀的糖葫芦,冒着热气的水煎包,滴着油的糖糕,就连夏天常见的黄瓜,被人冰镇在水桶里,看起来都格外清甜可口。

该吃的吃了,该喝的喝了,小孩子们就围着戏台转。不是为了看戏,也不是为了零花钱,是为了看演员化妆。前面唱戏,后面化妆,中间隔了一层又大又厚又沉的布。戏台柱子是很粗的竹竿,它们根根直插云霄,使整个舞台高出人一个头来。小孩子们总会顺着竹竿往上爬,好不容易爬上去,迎面来个演员臭骂一顿:“滚下去!"调皮蛋们便嬉笑着一窝蜂又从竹竿上溜下来。

我从来没有爬到戏台上,只是站在地上望着。风吹过时,后台遮挡的布就会扯开很大一块空隙,能瞧见那些演员怎样拿着笔在脸上勾勒图案,那些颜色又浓重又鲜明的图案。

在台下,从来都看不清他们油彩下的脸是什么表情,从戏台木板的缝隙中,你却可以瞧见他们微妙的表情。他们会悄悄地吸鼻子,也会朝着对面的马路开小差,有时还会瞪大发酸的眼睛。这可比看戏好玩多了。

当时的我很快乐。

09.“小满”满满

春天来的时候,把冬天剥得光秃秃的枝丫涂得绿绿的,但枝头上的叶子嫩黄嫩黄,很细碎,那枝头还是显得稀疏,有些空荡荡的感觉。随着日子一天一天地走过,那树枝渐渐丰满起来,原先消瘦的山野是满目的绿。哦,原来是“小满"姗姗而来了。

“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上得盈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如是说。灿烂的阳光充足的雨水把春天里欣欣然张开眼的万物浇灌得枝繁叶茂,生机蓬勃。树呀草呀,谁也不想错过这样的大好时光,拼命地生长,“小满"便是万物开始繁茂饱满的时候。

在北方,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田间,小麦经几场雨水的沐浴,麦穗翠绿油亮,麦芒坚挺如刺,麦花洁白素净。而麦粒则开始灌浆饱满,鼓起了肚皮,农民们的希望也开始日渐饱满起来。在南方,除了那满坡满山饱满的绿,还有那瘦瘦的小溪更是丰满起来。南方的天空自从春天以来就是那么湿润润的,白晃晃的太阳没出来几天,那多情的小雨总是轻飘飘地洒着。山间坡头,小溪小沟便哗啦啦地唱着歌,南方的小满衍义为雨水的盈缺,“小满不满,无水洗碗”“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那天下雨的话,农民会格外开心,吃饭问天。江满河满,粮满仓满。小溪小沟的丰盈,使干了一冬的水田水波粼粼。

有的田里,人影绰绰,人来人往,有的在挑秧,绿绿的秧苗装满了一个个箩筐;有的猫着腰,手里的秧苗随着往后退的一步又一步一行行整整齐齐地排在水田里;有的用不着弯腰,只需直着身子,往箩筐里抓一两把,便轻松往耘好的田里抛。那抛出的秧苗在空中划了一个漂亮的圈,啪的一声,稳稳地落到了田里。插秧的人你追我赶,没半天的工夫,水波粼粼的田里已经插满了绿油油的禾苗。

还有慢慢“满”起来的是山间的水果。枇杷已经没了春天那种青涩清瘦的身子,在夏天热情的阳光抚摸下渐渐胀了起来,脸色也满满红润起来。只是远没有水果摊上的橙黄溜圆,小小的果子挨在一起,黄中略有青,但嘴馋的小孩们已经迫不及待了,趁大人不在家,偷偷跑到累累的枇杷树下,抄起一根长长的竹竿,呼啦啦往树上乱捅。那些半熟的果子经受不了这折腾,噼啪噼啪往下落。孩子们欢呼着,一窝蜂围上去,争着抢着。有的用衣裳兜着,一边捡,一边又从衣角中漏。抓不到的小孩子叫嚷声有些急切:打这边,打这边,这颗好大好黄。突然有人大喊:“有人,有人!"大伙急急忙忙扔下竹竿,一溜烟跑了,丢下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