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谏太宗十思疏你心目中的大唐盛世是什么样?

走进大唐盛世

中国的巅峰,世界的大唐。

中国的朝代,喜欢在名字前面加个“大”字。但可能不是每个王朝,都完全配得上“大”。大清,透着一股固步自封的自命不凡;大明,安稳的表象之下,难掩压抑与悲情;大宋,更有许多底气不足、强撑门面的苦涩……真正配得上“大”的,大概只有大汉和大唐,后人并以“汉唐气象”称之我们景仰唐朝的一切。国力昌隆,万邦来朝,胸襟豪迈,诗文璀璨,天生才情,发扬蹈厉……唐朝,是空前繁荣的年代。唐朝,是昌盛强大的中国。我们共同喜欢唐朝,就是因为它的全然绽放,它的气象万千。

爆火出圈的大唐文化

《唐宫夜宴》原名《唐俑》,郑州歌舞剧院舞蹈作品,编导:陈琳、袁时。曾入围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终评。忠臣批龙鳞,逆圣听,讽谏帝王确为不易之事。比干遭挖心,屈原被放逐,就是千古明证与教训。然而,魏征一生上疏言事二百余次,非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反而得到了唐太宗的称赞,成就了一段“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的佳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谏太宗十思疏》,体味其高超的劝谏艺术和敢于直谏的报国之心。大唐敢于直谏的魏征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今属河北)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曾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主张“薄赋敛”,“轻租税”,“息末敦本”,“宽仁治天下”等,对太宗的行动及政策措施给以极有益的影响,被称为“诤臣”。了解作者魏征——大唐第一“直男”见于唐人刘悚的《隋唐嘉话》,讲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名臣魏征的故事。唐太宗喜欢玩鸟,有一天,他得到一只形态俊异毛色漂亮的鹞鸟,十分宠爱,便放在手掌中赏玩不已。这时魏征从远处走来,太宗急忙把鹞藏在怀里;魏征发觉了,就近前来向太宗禀告事情,他乘机便向太宗讲述古代帝王由于贪图安逸享乐、沉醉声色犬马而最终丧国灭身的事,劝谏“明君”当以此为戒。魏征滔滔不绝地讲着不想停下来,那鹞鸟在太宗怀里快被憋死了,太宗感到可惜;但他一向敬重魏征,不想打断他的话。魏征便没完没了地讲下去,直到那鹞鸟死在了太宗的怀里。“太宗怀鹞”写作背景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亲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颇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借鉴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贞观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写了《答魏征手诏》,表示从谏改过。这篇文章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解题《谏太宗十思疏》①谏: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②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太宗”是他的庙号,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③十思:是本文主要内容,即十个值得深思的问题;④疏:奏疏,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讽——用委婉的言语暗示、劝告;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谤——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一般不作贬义词用;讥——指责别人的过失。“谤”是公开指责,“诽”是背地里议论,“讥”是微言讽刺;说——用话语劝说别人,使之听从自己的意见。

常识积累“

讽、谏、谤、讥、说

”浚jùn其泉源

虑壅yōng蔽

正身黜chù恶miù谬赏检查预习居安思危: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载舟覆舟:覆,颠覆。民众犹如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比喻百姓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择善而从:从,追随,引申为学习。指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垂拱而治: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却能使天下太平。多用来称赞帝王无为而治。通篇只重一“”字——《古文观止》

▶思什么?▶为什么思?▶怎么思?结果如何?

初步感知思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树木生长,这里指长得好古今异义,树根疏通水道德行和道义极愚昧无知的人,谦辞何况明智的人,这里指唐太宗使……稳固治理得好,安定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主持掌握指帝位处于天地间推崇皇权高峻无止境喜庆,福禄敦厚克服这性情形作名,重权形作名,重要的地位连词,表并列连词,表目的,来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比喻论证排比②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比喻论证排比正反中心论点:人君当厚积德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对比

本段作者在如何得出中心论点的?生动形象地引出自己的观点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人君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正反对比

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比喻论证

正反设喻明确观点后,作者是如何将观点更深入的?①因为作者要论述的是治国安民的根本大计,而进谏的对象又是国君。从流水、树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说理,显得更加亲切、生动,容易为人君所接受。②同时,要木茂就必须“固其根本”,要流长就必须“浚其泉源”,通过生活常识类比,推出要“国治”必须“德厚”,很有论辩力量。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以“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比作“伐根”“塞源”,这样,不居安思危的危害性不言自明,而作者的观点也就鲜明地表露出来了。作者为什么不开宗明义地直接提出论点,而要从设喻入手呢?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所有的帝王大深

开头做得好的确多能够语气副词,表示推断少竭尽诚心臣民看不起别人治理成效显著古:放纵自己的感情今:尽情形作动,坚持到底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古今异义,指父母兄弟子女路人督察同“震”,威吓苟且戒慎疾驰的马车腐烂的绳索表反问,难道轻视比喻百姓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表面上状后使动,使……颠覆1、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

(课内句子)2、以

(修辞手法)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和“得志”的不同心态说明:

是事业成败的关键;运用

(论证方法),从创业竭诚、守业纵情两个方面论述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3、用古人的论述以

的关系比喻

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理清第二段思路

君和民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设问

能否竭诚待人

水与舟

对比论证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之)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谦虚养居于……之下游乐,这里指田猎田猎时设网三面,留一面不设,指田猎有度,不过分捕杀慎采纳臣下的意见以谗言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斥退奸恶小人不恰当地奖赏滥用刑罚容器中水满而溢出,比喻骄傲自满而听不进意见建造,兴建使…安定确实,果真贪图的东西高被堵塞蒙蔽以…为乐古:把…作为今:认为形作使动,使……端正施加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劳损违背、毁坏无为而治最高的治世原则(百姓)得到教化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垂衣拱手,指不亲自处理政务争着做好自己的事情没有多少烦扰的事出游,游乐。帝王秋天出巡称“豫”,春天出巡为“游”献出诚信的人选拔施布使…光大指示代词,这形作名,好的意见仁爱,宽厚使动,使…辛劳/痛苦见可欲——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思江海下而百川乐盘游——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思无以怒而滥刑十思一戒贪心奢侈(俭生活)多用对偶的整句,两两对应,朗朗上口,音韵和谐找出“十思”,并思考如果要概括为“五戒”可以怎么概括?二戒骄傲自满(谦待人)三戒放纵懈怠(慎处事)四戒壅蔽谗邪(正用人)五戒谬赏滥刑(明执法)问题探究1、君王按“十思”去做会有怎样的结果?2、开头观点“积德义”和“十思”有什么关系?“十思”是“积德义”的具体内容。前边提出问题并进行了分析,后边则提出如何解决的建议。使得文章前后呼应,全文形成结构严谨的统一体。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问题探究3、文章最后“总此十思,……大道哉!”可以删去吗?它在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不能。这不仅是对“十思”的总结,而且是魏征向唐太宗巧妙地描绘出的“十思”后的美好境界:“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皇上“鸣琴垂拱”,也用不着“劳神苦思,代下司职”了。这样的境界当然是每一个皇帝都神往的,所以唐太宗也就较容易接受魏征的劝谏了。思解决开头问题思内容思路思什么?为什么思?怎么思?结果如何?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以“固本思源”为喻)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总结历史教训)诚能十思,垂拱而治(提出具体做法)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魏征以善谏著称,为什么他的进谏大都能被唐太宗接纳呢?①尽臣子之责,态度谦恭诚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