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科学观察【满分测试】七年级科学上册学练测(浙教版)(原卷版)_第1页
第3课科学观察【满分测试】七年级科学上册学练测(浙教版)(原卷版)_第2页
第3课科学观察【满分测试】七年级科学上册学练测(浙教版)(原卷版)_第3页
第3课科学观察【满分测试】七年级科学上册学练测(浙教版)(原卷版)_第4页
第3课科学观察【满分测试】七年级科学上册学练测(浙教版)(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观察【满分测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1.(2023七上·上虞期末)在《动物世界》中,我们常看到生物学家长时间隐藏在丛林中用摄像机等工具来研究动物的行为,这种方法属于()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文献法2.(2022七上·杭州期中)仅凭肉眼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观察时我们会借助工具。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更清晰B.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人眼看不到的微生物C.使用工具后的观察结果肯定正确D.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信息3.(2022七上·浙江月考)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其一般步骤是()①明确目的、对象、范围②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③制订合理的方案④做好记录,积累资料A.①②④③ B.①③④② C.②①③④ D.③④①②4.(2022七上·金东期中)做“观察蚯蚓的外形实验”时,为更仔细地观察它,你借助了以下哪种工具?()A.B.C.D.5.下列关于观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耳听为虚,眼见为实B.人观察事物有时要借助仪器才行C.人的感觉有很大的局限性,哪怕眼睛看到的也未必是真的D.观察时要集中注意力,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6.在科学研究中,对观察结果的记录有许多方法,如文字描述、表格描述、图形描述等,下列观察结果的记录比较适合采用表格描述的是()A.课堂上观察小组内同学的指纹图案B.观察小鸡在一个月内每天的体重情况C.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D.参观实验室时,观察消防器材放置的位置7.(2021七上·宁波期末)著名大科学家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好奇于青蒿治疟疾现象并通过数以万计的实验发现了青蒿素……他们的发现最初来源于()A.观察 B.调查 C.实验 D.阅读8.(2020七上·温岭期中)当一位科学家通过实验宣称他在某领域获得一项重要发现时,判断这项发现是否可信的最好理由是()A.该领域其他专家的意见 B.能否重复实验并得出相同结果C.该科学家是否权威 D.实验报告撰写的详细程度9.下列有关观察或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时应规范操作,仔细观察B.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C.观察就是用眼睛看、耳朵听的过程D.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客观对象的过程都是观察10.(2020七上·仙居期中)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项目

组别水质水量水温蛙卵数孵出的

蝌蚪数A组河水500mL22℃30个28只B组蒸馏水500mL10℃30个9只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A.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B.水量过多C.水温太高 D.水中没有水草11.(2020七上·新昌月考)小明为了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相同的大豆种子,并且设计如下的实验:这个实验设计应当改进的错误是两个花盆()花盆光线温度水甲向阳处20℃充足乙阴暗处20℃不充足A.都应该放在向阳处 B.都应当不浇水C.温度都应当是0℃ D.都应当浇给充足的水12.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关于下列实验中的观察实例,正确的是()A.用手摸感冒同学的额头,判断同学的发热程度属于定量观察B.用量筒测量石块的体积属于定性观察C.在生物实验中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属于直接观察D.用眼睛观察叶片的形状和构造属于直接观察13.(2020七上·台州期中)小妍对学校一窝蚂蚁做了三天的观察,记录了离开蚁窝的蚂蚁数目,每次观察5分钟,其结果如表所示。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下列推论合理的是()时间蚂蚁数目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7:008199:002742611:00981711013:001012111815:001042710717:0066156019:00427A.第二天觅食活动旺盛 B.上午7∶00前蚂蚁不活动C.11∶00~15∶00蚂蚁活动频繁 D.蚂蚁上午的活动比下午的频繁14.(2020七上·秀洲月考)下列观察仪器的选择与观测范围相匹配的是()

A.天文望远镜适于观察甲区间的物体B.光学显微镜适于观察乙区间的物C.电子显微镜适于观察丙区间的物体D.放大镜适于观察丁区间的物体15.在观察校园生物时,下列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A.甲同学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B.乙同学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C.丙同学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也把它记录下来D.丁同学的观察记录中有蜈蚣,其他同学都没有,她决定把它删掉16.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可以利用感觉器官进行直接观察,但有时也需要借助仪器和工具进行间接观察。下列属于直接观察的是()。A.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病毒 B.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C.用B超诊断病人的病情 D.用哈勃望远镜观察太空17.甲、乙两同学分别购买了两种不同的橡胶球,甲同学说:“我的球弹性比你的好。”乙同学说:“我希望你能证明你的说法。”下列验证方案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A.用手触摸两球,看哪一个球较硬B.把两球向地面掷下,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C.将两球向墙扔去,比较它们反弹时离墙的距离D.将两球于离地等高处由静止状态释放,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18.(2020七上·杭州月考)在实验与观察中,经常要借助仪器和工具来帮助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是因为()A.单凭人的感官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B.许多科学实验的结果往往需要得到一些具体的数值C.借助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D.以上说法都正确19.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粗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B.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致C.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D.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20.下列对太阳黑子观测方法,不正确的是()A.戴护目镜观测 B.用带滤镜的天文望远镜观测C.视力好的可以用肉眼直接观测 D.在倒有墨水的盆里观测二、填空题(共8题;共40分)21.分析下列几种情况的观察实例:①用体温计测量体温;②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③用眼观看叶片的形状和构造;④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⑤用天文望远镜探测星系;⑥用红外线测温仪快速测量旅客的体温;⑦用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⑧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结合自己所学,判断属于直接观察的是,属于定量观察的是。22.张辉为了研究水的一些特性,做了如下的实验:将100g水倒入一只烧杯中,然后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如下表。时间(分)0246810121416温度(℃)423835333231303030(1)当时的室温大约为℃,这些水冷却到室温总共用了分钟。(2)如果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你认为下图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A.B.C.D.23.(2021七上·江北期末)下面是“观察蚯蚓”的实验,请结合图像回答问题:(1)观察发现,蚯蚓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靠近图中1的一端是蚯蚓的。(2)用手指从前到后、从后到前触摸蚯蚓腹面感觉很粗糙,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许多刚毛,其作用是。(3)“观察蚯蚓”的实验结束后,对蚯蚓的最佳处理方法是。24.(2018七上·杭州月考)下面是几种情况的观察实例:①某学生用量筒测量石块的体积;②医院的化验员用显微镜观察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③在科学实验中观察大豆种子的萌发情况;④用体温计测量体温;⑤用耳朵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1)其中属于直接观察的是;(2)属于间接观察的是。(均填序号)25.(2020七上·温州期末)在进行观察蜗牛实验时,小明进行了下列活动。(1)为了更好地进行科学观察,我们需要借助(仪器名称)来观察蜗牛。(2)如图所示,小明测量的某只蜗牛体长是厘米。(3)构成蜗牛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26.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最近4年来,在南美的亚马孙热带雨林里,发现了441个新物种,其中有很多有趣的物种,比如吃素的食肉鱼、身上有耀眼色斑的蜥蜴,只有大拇指指甲大小的青蛙等。材料二:澳大利亚科研人员在昆士兰州发现了一个“失落的世界”,在这片与世隔绝了数百万年的雨林中找到了3个新物种,分别是叶尾壁虎、金色石龙子(一种蜥蜴)和一种居住在巨石堆中的蛙类。(1)拇指大小的青蛙个子小,而每到夏天宁波农田里也会出现不少青蛙,这些青蛙却是比较大的,如何判断它们是否属于同一物种?。(2)根据已有知识,新物种的产生是由于。(选填字母代号)A.地理隔离 B.出现天敌 C.食物变化(3)数百万年来昆士兰州的热带雨林始终得以生生不息的最主要原因是(选择生物基本特征的其中一个填写)。27.用肉眼观察图甲中标了箭头的线段AB和CD,长度更长的是,用肉眼观察图乙中的线段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